2014年秋季班数学八年级讲义(3)

2014年秋季班数学八年级讲义(3)
2014年秋季班数学八年级讲义(3)

2014年秋季班数学八年级讲义(3)

掌握解有关一元一二次方程问题的技巧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20 (0)ax bx c a ++=≠的两个根为:

x x ==

所以:12b x x a

+=+=-,

12244ac c x x a a

?==== 定理:如果一元二次方程20 (0)ax bx c a ++=≠的两个根为12,x x ,那么:

说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由十六世纪的法国数学家韦达发现,所以通常把此定理称为“韦达定理”.上述定理成立的前提是0?≥.

【基础知识】

1. 解方程

(1)2430x x --= (2) 2(3)2(3)0x x x -+-=

(3)42)2)(1(+=++x x x (6)24810x x -+=

2. 关于x 的方程04

)2(2=+++k x k k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k 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等于0?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 2(12)10k x k ---=已知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的值

4.

22(1)2(1)10k k x k x +-+-=无论为何实数,方程一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提高练习】

1. 解方程:(1)4326240x x x x +--+= (2)24935120x x +-=

2. 已知下列三个方程:24430,x a x a +-+=()22241210x a x a -++-=,()2210,x a x a +-+=其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 已知关于x 的方程322210x ax ax a --+-=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4. 若12,x x 是方程2220070x x +-=的两个根,试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212x x +; (2) 1211x x +; (3) 12(5)(5)x x --; (4) 12||x x -.

5.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1(1)104

x k x k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k 的值. (1) 方程两实根的积为5; (2) 方程的两实根12,x x 满足12||x x =.

6. 已知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4410kx kx k -++=的两个实数根.

(1) 是否存在实数k ,使1212

3(2)(2)2x x x x --=-成立?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请您说明理由.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讲义(全册)

八年级数学讲义 第11章 三角形 一、 三角形的概念 1. 三角形的定义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 2.三角形的表示 △ABC 中,边:AB ,BC ,AC 或 c ,a ,b . 顶点:A ,B ,C . 内角:∠A ,∠B ,∠C .. 二、 三角形的边 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证明所有几何不等式的唯一方法) (1)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c>a (2)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b-ca 时,就可构成三角形. 1.2 确定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2.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2.1三角形的高线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①锐角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②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直角顶点; ③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线所在直线交于三角形外部一点 2.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2.3三角形的中线 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A C B A D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三、三角形的角 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结论1:△ABC中:∠A+∠B+∠C=180°※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 结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三角形中至多有1个钝角 注意: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内角可以求出第三个内角 如:在△ABC中,∠C=180°-(∠A+∠B) ②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内角和的比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求各内角. 如:△ABC中,已知∠A:∠B:∠C=2:3:4,求∠A、∠B、∠C的度数 2三角形外角和定理 2.1外角: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角. 2.2性质: 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与之相邻的内角互补 2.3外角个数: 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有两个外角,这两个角为对顶角(相等), 可见一个三角形共有6个外角 四、三角形的分类 (1) 按角分:①锐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 (2) 按边分:①不等边三角形②底与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③等边三角形 五多边形及其内角 1、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2、正多边形:各个角都相等、各个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3、多边形的对角线 (1)从n边形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 (2)n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4、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n≥3,n是正整数)。任意凸形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多边形外角和恒等于360°,与边数的多少无关. ※多边形最多有3个内角为锐角,最少没有锐角(如矩形); ※多边形的外角中最多有3个钝角,最少没有钝角. 5、实现镶嵌的条件:拼接在同一点的各个角的和恰好等于360°;相邻的多边形有公共边。【考点三】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8、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b-c)(c-a)=0,试判断△ABC的形状。 9、已知a,b,c是△ABC的三边,且满足a2+b2+c2=ab+bc+ca,试判断△ABC的形状。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各章复习讲义 并附带讲义分析

第一章《二次根式》复习 二次根式为了方便,我们把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如)也叫做二次根式。 二、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不小于0 1、下列各式中不是二次根式的是 ( ) (A )12+x (B )4- (C )0 (D ) ()2b a - 2、判断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 ⑴21, ⑵16-, ⑶9+a , ⑷12+x , ⑸222++a a , ⑹x -(0≤x ), ⑺()23-m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B 4、下列各式中,不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 B D . 5、下列各式中,是二次根式是( ). (A )(B (C ) (D )6、若01=++-y x x ,则20052006y x +的值为: ( ) A 、0 B 、1 C 、 -1 D 、 2 7、已知1y =,则y x = 。 8、若x 、y 都为实数,且152********+-+-=x x y ,则y x +2=________。 三、含二次根式的代数式有意义(1)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不小于0 (2)分母含有字母的,分母不等于0 1、x ( )

(A )x > 45 (B )x <54 (C )x ≥54- (D ) x ≤54- 2、如果x --35是二次根式,那么x 应适合的条件是( ) A 、x ≥3 B 、x ≤3 C 、x >3 D 、x <3 3、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1)x x --+31 5;(2)22)-(x ; 4、使代数式32 x x -+有意义的x 取值范围是( ) A .2x ≠-; B .32x x <≠-且,; C .32x x ≠且,;≤ D .32x x ≠-且,;≤ 5、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x 的取值范围: ⑴ 12-x , ⑵ 32+x , ⑶ 52-x , ⑷ x x --+22, ⑸ 11-+x x , ⑹ x x -22. 6、二次根式2 12--x x 有意义时的x 的范围是______ 7、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1)3a +; (2)13a --; (3)21a + 8、使代数式8a a -+有意义的a 的范围是( ) A 、0>a B 、0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代数部分综合复习讲义

A B C D h t t t t h h h 0 0 0 0 代数复习 基础知识点 1.若二次根式5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5 B .x <-5 C .x ≠-5 D .≥x -5 2.下列各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27 B .6 C . a 1 D .23a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kx b =+()0, 0k b <>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将直线1y kx =-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可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 A .3y kx =- B .1y kx =+ C .3y kx =+ D .1y kx =- 5.已知()()1122P 3, P 2, y y -, 是一次函数21y x =+的图象上的两个点,则12, y y 的大小关系是( ) A .12y y > B .12y y < C .12y y = D .不能确定 6.某同学对甲、乙、丙、丁四个市场二月份每天的白菜价格进行调查,计算后发现这个月四个市场的价格平均值 相同,方差分别为,,,,则二月份白菜价格最稳定的市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某班抽取6名同学进行体育达标测试,成绩如下:80,90,75,80,75,80.下列关于这组数据描述错误的是( ) A .众数是80 B .平均数是80 C .中位数是75 D .极差是15 8.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以固定流速向这个蓄水池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 和时间t 之间的变化关系的图象的是( ) 9.计算:368?-=_________. 10.如图,若设用户上网的时间为x 分钟,A 、B 两种收费方式的费用分别为A y (元)、 B y (元) ,它们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当上网时间 多于400钟时,选择 种方式省钱. 重点题型1 【二次根式】 例题1:(1)1 2123524 ?÷ (2) () 3482273-÷

八年级下册数学讲义

目录 第一节等腰三角形 (1) 第二节直角三角形 (7) 第三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2) 第四节角平分线 (16) 第五节一元一次不等式 (20) 第七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0) 第八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33) 第十节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44) 第十一讲中心对称 (49) 第十二讲本章复习 (54)

第一节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一: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例1.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70°,它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 例2. 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4 和3,则周长为。 例3. 如图1,△ABC 中,AB=AC=BD,DA=DC,则∠BAC 的度数是。 图1 图2 知识点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即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也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例4. 如图2,在三角形ABC 中,AB=AC。 若AD⊥BC,则,; 若BD=CD,则,; 若AD 平分∠BAC,则,; 例5. 如图3,在△ABC 中,AB=AC,AD 是BC 边上的中线,BE⊥AC 于点 E.求证:∠CBE=∠B AD. 知识点三:两边相等证等腰三角形 例6. 如图,点D,E 分别在△ABC 的边AC 和BC 上,AE 与BD 相交于点F,∠1=∠2;AD=BE。 求证:△ABF 是等腰三角形. 1

知识点四:两角相等证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例7. 如图1,△ABC 中,AB=AC,∠A=36°,BD、CE 分别为∠ABC 与∠ACB 的角平分线, 且相交于点F,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A. 6 个 B. 7 个 C. 8 个 D. 9 个 例8. 如图,点D,E 分别在△ABC 的边AC 和BC 上,AE 与BD 相交于点F,∠1=∠2;AD=BE。 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五: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 例9. 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E,过点E 作MN∥BC 交AB 于M,交AC 于N,求证:BM+CN=MN 2

八年级数学学困生辅导计划

八年级数学学困生辅导计划 河北远洋希望学校:张敬迎一个班集体,难免会有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显得十分迫切而又重要。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一、指导思想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班主任除了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后进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本学期,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计划:二、转化目的: 为了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尤其是充分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制定本计划。 三、转化时间 充分利用课间、班会、早、午、晚休时间进行转化,转化工作重在坚持,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信这些后进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班级工作也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四、转化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转化,本班学困生能基本掌握学习的方法,能树立学习态度,对于掌握基本技能起到推动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学生要学、肯学、苦学的思想,努力彻底地改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使本班学困生转化率达到90%。 五、目标要求 转化学困生的根本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思想转变,使后进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觉悟,提高思想素质,变得有道德、有教养、有纪律,从而少犯错误。培养学生具有爱学、肯学、勤学的学习习惯,帮助、教育学生敢于克服惰性思想,培养学生的吃苦进取精神。所以我们必须注意运用科学的批评教育的艺术和方法。 六、具体措施 1、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2、课外组织学困生加以辅导训练。 3、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4、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完整word)新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及训练

c b a C B A P E D C B A E D C B A P F E D C B 21A 直角三角形题型训练(一) 1、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如图,∵AD 是∠BAC 的平分线(或∠1=∠2), PE ⊥AC ,PF ⊥AB ∴PE=PF ·如图,在ΔABC 中,∠C=90°∠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若BD=10厘米,BC=8厘米,DC=6厘米,则点D 到直线AB 的距 离是________厘米。 ·如图:在△ABC 中,,O 是∠ABC 与∠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 求证:点O 在∠A 的平分线上。 2、线段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 的距离相等 。 如图,∵CD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PA=PB ·如图,△ABC 中,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AE=4cm ,△ABC 的周长是18 cm ,则△BDC 的周长是__。 ·已知:如图,求作点P ,使点P 到A 、B 两点的距离相等, 且P 到∠MON 两边的距离也相等. 3、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 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 a b c +=。 求斜边,则22c a b =+;求直角边,则22a c b =-或22 b c a =-。 ·如图是拉线电线杆的示意图。已知CD ⊥AB ,, ∠CAD=60°,则拉线AC 的长是________m 。 ·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和1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长是______。 O C B A O N M · · A B

人教八年级上册数学讲义

八年级数学讲义 第11章三角形 一、三角形的概念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 2.三角形的表示 △ABC中,边:AB,BC,AC 或c,a,b. 顶点:A,B,C . 内角:∠A ,∠B ,∠C.. 二、三角形的边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证明所有几何不等式的唯一方法) (1)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c>a (2)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b-ca时,就可构成三角形. 确定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2.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三角形的高线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①锐角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②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直角顶点; ③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线所在直线交于三角形外部一点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三角形的中线 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三、三角形的角 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结论1:△ABC中:∠A+∠B+∠C=180°※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 结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三角形中至多有1个钝角 注意: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内角可以求出第三个内角 如:在△ABC中,∠C=180°-(∠A+∠B) ②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内角和的比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求各内角. 如:△ABC中,已知∠A:∠B:∠C=2:3:4,求∠A、∠B、∠C的度数 2三角形外角和定理 外角: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角. 性质: 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与之相邻的内角互补 外角个数: 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有两个外角,这两个角为对顶角(相等),可见一个三角形共有6个外角 四、三角形的分类 (1) 按角分:①锐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 (2) 按边分:①不等边三角形②底与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③等边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精品讲义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第一节二次根式的相关概念 一、课标导航 二、核心纲要 1.二次根式 形如()0≥a a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称为二次根号. 注:(1)在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a 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分式等代数式. (2) 0≥a 是a 为二次根式的前提条件. (3)形如()0≥n n m 的式子也是二次根式,它表示m 与n 的乘积. 2.二次根式的性质 (1) ()00≥≥a a 具有双重非负性. (2) () ()02 ≥=a a a . ()() ()()?? ???<-=>==000032a a a a a a a 或()()?? ?<-≥==002a a a a a a 或()()???≤->==002 a a a a a a . 注:(1)化简2 a 时,一般先将它化成a ,再根据绝对值的意义进行化简. (2) ()2 a 与 2a 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以a2中的a可以取任意实数,而(a)2中的“必须是非负数.当a<0时,(a)2无意义,而a2=-a. 联系:当a≥0时,(a)2=a2=a. 3.非负数的三种常见形式 (1)绝对值:|a|≥0. (2)偶次幂:a2n≥0(n为正整数). (3)二次根式:a≥0(a≥0). 若|a|+b2+c=0,则a=b=c=0 4.积、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1)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ab=a?b(a≥0,b≥0) (2)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a b= a b (a≥0,b>0). 5.确定二次根式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 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只要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即可.即当a≥0时,a有意义. 6.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即根号内无分母,分母内无根号.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即开方开得尽. 我们把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7.同类二次根式 如果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它们的被开方数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注:(1)前提条件: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 (2)被开方数相同. 本节重点讲解:两个性质,三个概念

八年级数学寒假班讲义二第17讲-平面向量(四川北路)864LB4V8JP8F

1对3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 辅导科目: 授课日期 时 间 主 题 第17讲 平面向量 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1.(1)既有 、又有 的量,叫做向量. (2)向量的 也叫向量的模(或向量的长度)——它是一个 . (3)零向量:大小为 ,方向 的向量;记作____ ____. 2.(1)方向 且大小 的两个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2)方向 且大小 的两个向量叫做相反向量. (3)方向 的两个向量叫做平行向量. 3.向量的运算: (1)向量加法、减法的三角形法则: AB BC +=u u u r u u u r _____________;AC BC -=u u u r u u u r ___ ____. (2)向量加法、减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AB AD +=u u u r u u u r _____________;AB AD -=u u u r u u u r ___ ____. (3)向量的加法运算律: 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即: ; 向量加法满足结合律,即: . 参考答案:1.(1)大小,方向;(2)大小,数;(3)零,任意,0r ; 2.(1)相同,相等; (2)相反,相等;(3)相同或相反; 3.(1)AC u u u r ,AB u u u r ; (2)AC u u u r ,DB u u u r ; (3);a b b a +=+r r r r , C B A D

()()a b c a b c ++=++r r r r r r 。 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若0a =r ,则0a =r ; ②若0a =r r ,则0a =r r ; ③若a b =r r ,则a b =r r 或a b =-r r ; ④若0a =r r ,则0a -=r r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2.设b r 是a r 的相反向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 r 与b r 的长度必相等 B 、a r ∥b r C 、a r 与b r 所在直线一定平行 D 、a r 是b r 的相反向量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零向量是没有方向的向量 B 、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C 、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D 、零向量只能与零向量相等 4.如图,梯形AECD 中,CD //A E ,AD =CE ,点B 在AE 上,BC //AD . 则图中与CD uuu r 相等的向量: . 与AB u u u r 相反的向量: . 与AB u u u r 平行的向量有: . AD =u u u r . 参考答案:1.B ; 2.A ; 3.A ; 4.略. 例题1: 练习 B A E C D

初二数学寒假培优班讲义

第一讲 分式 主要公式: 1.同分母加减法则:()0b c b c a a a a ±±=≠ 2.异分母加减法则:()0,0b d bc da bc da a c a c ac ac ac ±±=±=≠≠; 3.分式的乘法与除法:b d bd a c ac ?=,b c b d bd a d a c ac ÷=?= 4.同底数幂的加减运算法则:实际是合并同类项 5.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a m ● a n =a m+n ; a m ÷ a n =a m -n 6.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ab)m = a m b n , (a m )n = a mn 7.负指数幂: a -p =1 p a a 0=1 8.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平方差与完全平方式 (a+b)(a-b)= a 2- b 2 ;(a ±b)2= a 2±2ab+b 2 例1、当x 有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4 4+-x x (2) 2 32+x x 例2、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为0. (1) 3 1 +-x x (2) 4 2||2 --x x 例3、当x 为何值时,分式x -84为正; 例4、已知:511=+y x ,求 y xy x y xy x +++-2232的值. 例5已知:21=-x x ,求221 x x +的值. 例6、若0)32(|1|2=-++-x y x ,求y x 241 -的值.

例7、计算: (1) m n m n m n m n n m ---+-+22; (2)11 2 ---a a a ; 例8、先化简后求值 1 1 124212 22-÷+--?+-a a a a a a ,其中a 满足a=2. 例9、解下列分式方程 (1)x x 311=-; (2) 3 4 23-=--x x x ; 例10、若分式方程12 2-=-+x a x 的解是正数,求a 的取值范围. 例11.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若相向而行,则a 小时相遇,若同向而行,则b 小时甲追上乙,那么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 )。 (A ) a b b + (B)b a b + (C)b a b a +- (D)b a b a -+ 例12. A 、B 两位采购员同去一家饲料公司购买两次饲料,两次饲料的价格有变化,但两位采购员的购贷方式不同,其中,采购员A 每次购买1000千克,购贷员B 每次用去800元,而不管购买饲料多少,问选用谁的购贷方式合算?( ) (A )A (B)B (C)都一样 (D)不能确定 例13.某林场原计划在一定期限内固沙造林240公顷,实际每天固沙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4公顷,结果提前5天完成任务,设原计划每天固沙造林x 公顷,根据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 )。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同步精编讲义

第1讲二次根式 知识点1 二次根式的概念 二次根式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注意:①“”称为二次根号; ②a(a≥0)是一个非负数. 【典例】 【题干】下列各式中:①;②;③;④;⑤, 一定是二次根式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方法总结】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随堂练习】 1.(2018春?滨江区期末)当a=﹣3,则=____. 2.(2018春?东西湖区期中)已知是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是____. 知识点2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判断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1)二次根式的概念.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3)二次根式具有非负性.(a≥0)是一个非负数. 【典例】 1.若代数式有意义,则x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方法总结】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注意:当二次根式在分母上时还要考虑分母不能等于零.

【随堂练习】 1.(2018春?汶上县期末)若已知a、b为实数,且+2=b+4,则a+b= ___. 2.(2018春?瑶海区期中)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_____. 3.(2018春?黄陂区期中)若x,y为实数,y=,则4y﹣3x的平方根是____. 知识点3 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1)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 ①≥0;a≥0(双重非负性). ②=a(a≥0). ③=|a|= (2)二次根式的化简: ①利用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 ②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化简.=?(a≥0, b≥0),=(a≥0,b>0) (3)化简二次根式的步骤:

八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讲义(人教版)

2016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培优讲义 第一讲认识三角形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知道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内角、外角) . 4.掌握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5.会用方程的思想解与三角形基本要素相关的问题. 6.会从复杂的图形中找到基本图形,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经典·考题·赏析 【例1】若的三边分别为4,x,9,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当周长为奇数时,x=______________. 【解法指导】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即第三边小于两边之和而大于两边之差故5<x<13,18<l<26;周长为19时,x=6,周长为21时,x =8,周长为23时,x=10,周长为25时,x=12, 【变式题组】 01.若△ABC的三边分别为4,x,9,且9为最长边,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02.设△ABC三边为a,b,c的长度均为正整数,且a<b<c,a+b+c=13,则以a,b,c 为边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______个. 03.用9根同样长的火柴棒在桌面上摆一个三角形(不许折断)并全部用完,能摆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个数是() A.1 B.2 C.3 D.4 【例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18cm,周长为58cm,试求三角形三边的长. 【解法指导】对等腰三角形,题目没有交代底边和腰,要给予讨论.当18cm为腰时,底边为 58-18×2=22,则三边为18,18,22. 当18cm为底边时,腰为5818 2 =20,则三边为20, 20,18.此两种情况都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解:18cm,18cm,22cm或18cm,20,20cm. 【变式题组】 01.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6cm,12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A.24cm B.30cm C.24cm或30cm D.18cm 0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和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条边的是() A.13cm B.6cm C.5cm D.4cm 0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和10两部分,则此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______________. 【例3】如图AD是△ABC的中线,DE是△ADC的中线,EF是△DEC的中线,FG是△EFC 的中线,若S△GFC=1cm2,则S△ABC=______________.

2018年八年级数学寒假培训资料

2018年培训学校寒假班初二数学学习资料 【新授知识】第1课时1.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Ⅰ) 【知识概括】 1.掌握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 2.会用“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个判定方法判定直角三角形. 3.理解和掌握直角三角形性质“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典型题例】 旧知回顾: 1.什么叫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解:有一个角是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 2.直角三角形除了有一个角是直角这条性质外还有没有别的性质呢?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些问题. 知识模块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2说一说:回答:如图在Rt△ABC中,∠A=90°,则∠B+∠C=°.【合作探究】 如图(1)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A=40°,则∠BCD=°.如图(2)在△ABC中,∠B=50°,高AD,CE交于点H,则∠AHC=°. 归纳: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知识模块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2议一议:完成:在△ABC中,若∠A+∠B=90°,判定△ABC的形状. 【合作探究】 如图,AB∥CD,∠A和∠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H.那么△AHC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知识模块三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定理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 3探究:动手操作一下,你会发现什么结论? 归纳: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 . 【合作探究】 1.教材P 4例1. 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CD 是AB 边上的中线,将△ACD 沿AC 边折叠,使点D 落在点E 处.求证:EC ∥AB. 【考题训练】 1.如图,在ABC ?中,已知3:2:1::=∠∠∠C B A ,AB=10cm. (1)求证:ABC ?为直角三角形。 (2)求AB 边上的中线. 2.如图,090=∠C ,BD 是角平分线,若BD=AD ,AB=6cm,求BC 的长。 C

八年级数学培优讲义下册

第十六章 分式 测试1 从分数到分式 学习要求 掌握分式的概念,能求出分式有意义,分式值为0、为1的条件.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用A 、B 表示两个整式,A ÷B 就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除式B 中,该分式的分式. 2.把下列各式写成分式的形式: (1)5÷为. (2)(3x +2y )÷(x -3y )为. 3.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做9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可用式子表示成小时. 4.n 公顷麦田共收小麦m 吨,平均每公顷的产量可用式子表示成吨. 5.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 千米,水流速度是b 千米/时,轮船在逆流中航行s 千米所需要的时间可用式子表示成小时. 6.当x =时,分式 1 3-x x 没有意义. 7.当x =时,分式1 1 2--x x 的值为0. 8.分式 y x ,当字母x 、y 满足时,值为1;当字母x ,y 满足时值为-1. 二、选择题 9.使得分式 1 +a a 有意义的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0 B .a ≠1 C .a ≠-1 D .a +1>0 10.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 A .当32 =/x 时,分式2 31-+x x 有意义 B .当a ≠b 时,分式2 2b a ab -有意义 C .当2 1- =x 时,分式x x 41 2+值为0 D .当x ≠y 时,分式x y y x --2 2有意义 11.使分式 5 +x x 值为0的x 值是( ) A .0 B .5 C .-5 D .x ≠-5 12.当x <0时, x x | |的值为( ) A .1 B .-1 C .±1 D .不确定 13.x 为任何实数时,下列分式中一定有意义的是( ) A .x x 12+ B . 1 1 2--x x C . 1 1 +-x x D . 1 1 2+-x x

八年级数学培优讲义

三角形全等之类比探究(讲义) 知识点睛 1. 类比探究是一类共性条件与特殊条件相结合,由特殊情形到一般情形(或由 简单情形到复杂情形)逐步深入,解决思想方法一脉相承的综合性题目,常以几何综合题为主. 2. 解决类比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1)根据题干条件,结合_______________先解决第一问; (2)用解决_______的方法类比解决下一问,整体框架照搬. 整体框架照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常见几何特征及做法: 见中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讲精练 1. 在△ABC 中,∠ACB =90°,AC =BC ,直线MN 经过点C ,AD ⊥ MN 于D ,BE ⊥MN 于E . (1)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 求证:①△ADC ≌△CEB ;②DE =AD +BE . (2)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 =AD BE . (3)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请直接写出DE ,AD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 2. 如图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BC ,∠B =∠BCD =90°, 点E 是边BC 的中点,∠AEF =90°,EF 交正方形外角∠DCG 的 平分线CF 于点F . (1)求证:AE =EF (提示:在AB 上截取BH =BE ,连接HE ,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 (2)如图2,如果把“点E 是边BC 的中点”改为“点E 是边BC 上(除B ,C 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 =EF ”仍然成立吗?说明理由. (3)如图3,点E 是BC 的延长线上(除C 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E =EF ”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图1 B N E C D M A 图2 A C D E M N B G A B C D F E 图1 图3 A B C D E M N

八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讲义(人教版)

2016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辅导讲义 第1讲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性质 考点·方法·破译 1.二次根式的定义:形如的式子叫二次根式,其中叫被开方数,只有当是一 个非负数时, 才有意义. 非负性:a a ()≥0是一个非负数. 注意:此性质可作公式 记住,后面根式运算中经常用到. 2. ()( )a aa 20 =≥ 注意:此性质既可正用,也可反用,反用的意义在于,可以把任意一 个非负数或非负代数式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a a a =≥() ()20 3. a a a a a a 200==≥-3 B 、x ≥3 C 、 x>4 D 、x ≥3且x ≠4 2x 的取值范围是 -4 3 --x x

3、如果代数式mn m 1+ -有意义,那么,直角坐标系中点P (m ,n )的位置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例3】若y=++2009,则x+y= 解题思路:式子(a ≥0), ,y=2009,则x+y=2014 【变式题组】 1、 ,则x -y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3 2、若x 、y 都是实数,且y=4x 233x 2+-+-,求xy 的值 3、当a 1+取值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 4、已知a b 是1 2 a b + +的值 。 5、若3的整数部分是a ,小数部分是b ,则=-b a 3 。 6、若17的整数部分为x ,小数部分为y ,求 y x 1 2+ 的值 . 【例4】若则 . 【变式题组】 1、若0)1(32 =++-n m ,则m n +的值为 。 2、已知y x ,为实数,且()02312 =-+-y x ,则y x -的值为( ) A .3 B .– 3 C .1 D .– 1 3、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x 、y 的长满足|x 2 -4|+652+-y y =0,则第三边长 为 . 4、若 1 a b -+() 2005 _____________ a b -=。 【例5】 化简: 的结果为( )A 、4—2a B 、0 C 、2a —4 D 、4 【变式题组】 1、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2 3x -= ;4244m m -+= 429__________,2__________x x -=-+= 2、 1-= 5-x x -5a 50 ,50x x -≥??-≥? 5x =2 ()x y =+()2 240a c --=,= +-c b a 21a -+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资料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 形如)0(≥a a 的式子。 二次根式必须满足: ①含有二次根号“”;②被开方数a 必须是非负数;③非负性 2、最简二次根式满足的条件: 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或小数; 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 3、化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和步骤: (1)如果被开方数含分母,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 (2)如果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先将他们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 3、二次根式有关公式 (1) )0()(2≥=a a a (2)?? ???===)<()()>(0a a -0a 00a a 2a a (3)乘法公式)0,0(≥≥?=b a b a ab (4)除法公式)0,0(φb a b a b a ≥= 4、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5、二次根式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222c b a =+.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 满足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 互逆命题: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222c b a =+.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5、摄影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线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的摄影的比例中项,每条直角边是它们在斜边上的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① BD AD CD ?=2 ②AB AD AC ?=2③ AB BD BC ?=2 6、常用关系式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AB ?CD=AC ?BC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⑴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⑵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⑶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精品)数学讲义九年级寒假班第1讲:数与式-教师版

数与式 知识结构 模块一:实数与运算 知识精讲 一、数的整除 1、整数的意义和分类: 自然数: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2、整除: (1)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是整数而余数为零,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2)整除的条件(两个必须同时满足): ○1除数、被除数都是整数;○2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整数且余数为零. 3、除尽与整除的异同点: 相同点:除尽与整除,都没有余数,即余数都为0;除尽中包含整除; 不同点:整除中被除数、除数和商都为整数,余数为零; 除尽中被除数、除数和商不一定为整数,余数为零. 4、因数和倍数:

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也称为约数). 注意:(1)在整除的条件下,才有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5、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列乘法算式:根据因数的意义,有序地写出某数的所有两个数乘积的乘法算式,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就是 该数的因数. (2)列除法算式:用此数除以任意整数,所得商是整数而无余数,这些除数和商就是该数的因数. 6、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求一个数的倍数,就是用这个数,依次与非零自然数相乘,所得之数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7、因数和倍数的性质(规律总结): 1是任何一个整数的因数,任何整数都是1的倍数; 0是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整数的倍数,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整数都是0的因数; 一个正整数既是它本身的最大因数,也是它本身的最小倍数. 8、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 9、偶数、奇数的意义以及它们的运算性质: 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是偶数(即个位是0,2,4,6,8的数); 在自然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即个位是1,3,5,7,9的数) 注:最小的偶数是0,没有最大的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没有最大的奇数; 一个整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奇数的个位上的数是奇数. 10、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数字是0或5的整数,都是5的倍数. 11、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整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是3的倍数. 注:(1)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的整数的特征:个位上数字是0的数(或者说是10的倍数的整数);(2)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5整除的整数的特征:个位上数字是0或5,且各个位上数字相加之和是3的倍数 (或者说是15的倍数的整数); (3)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的整数的特征:个位上数字是0,2,4,6,8且各个位上数字相加之和是3 的倍数(或者说是6的倍数的整数); (4)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3和5整除的整数的特征:个位上数字是0,且各个位上数字相加之和是3的倍数 (或者说是30的倍数的整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