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多种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统计(附火电、核电、风电发电小时数字)

2014年我国多种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统计(附火电、核电、风电发电小时数字)

2014年我国多种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统计

2015年01月21日21:06

来源:新华网

0人参与0评论

新华网北京1月21日电国家能源局21日通报,据行业快报统计,受电力需求增长放缓、新能源装机比重不断提高等因素影响,2014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286小时,同比减少235小时,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数据显示,2014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3亿千瓦,设备平均利用小时3653小时,同比增加293小时,是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核电、火电、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核电方面,2014年底,全国核电装机容量1988万千瓦,设备平均利用小时7489小时,同比减少385小时。

火电方面,2014年底,全国火电装机容量9.2亿千瓦,设备平均利用小时4706小时,同比减少314小时,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风电方面,2014年底,全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9581万千瓦,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905小时,同比减少120小时。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word版)

ICS 备案号: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xxxx-200x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 Regulations for Wind Power Connecting to the System (征求意见稿) 200x-xx-xx发布200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DL/T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xxxx-2QQx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 Regulations for Wind Power Connecting to the System 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批准文号:

前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文件国能电力「2009]167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委托开展风电并网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函》,编制风电并网技术标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Z 19963- 2005于2005年发布实施,对接入我国电力系统的风电场提出了技术要求。该规定主要考虑了我国风电尚处于发展初期,风电机组制造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风电在电力系统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接入比较分散的实际情况,对风电场的技术要求较低。根据我国风电发展的实际情况,各地区风电装机规模和建设进度不断加快,风电在电网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原有规定已不能适应需要。为解决大规模风电的并网问题,在风电大规模发展的情况下实现风电与电网的协调发展,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土要针对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提出技术要求,由风电场技术规定、风电机组技术规定组成。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小东宋漩坤张琳郭佳李炜李冰寒韩晓琪饶建业佘晓平

风电相关国家标准整理

国家相关标准 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测试 主要依照IEC61400-12-1:2005风电机组功率特性测试是目前唯一一个正式版本电流互感器级别应满足IEC 60044-1 电压互感器级别应满足IEC 60186 功率变送器准确度应满足GB/T 13850-1998要求,级别为0.5级或更高 IEC 61400-12-1 功率曲线 IEC 61400-12-1 带有场地标定的功率曲线 IEC 61400-12-2 机舱功率曲线 IEC 61400-12 新旧版本区别 对于垂直轴风电机组,气象桅杆的位置不同 改变了周围区域的环境要求 改变了障碍物和临近风电机组影响的估算方法 使用具有余弦相应的风速计 根据场地条件将风速计分为A、B、S三个等级 根据高风速切入和并网信号可以得到两条功率曲线 风速计校准要符合MEASNET规定 风速计需要分级 电网频率偏差不超过2HZ 场地标定只能通过测量,不能用数值模拟 场地标定的每一扇区分段至少为10° 可以同步校准风速计 改进了对风速计安装的描述 通过计算确定横杆长度 增加针对小型风机的额外章节 MEASNET标准和旧版IEC61400-12标准区别 使用全部可用的测量扇区,否则在报告中说明 不允许使用数值场地标定 场地标定更详细的描述,包括不确定度分析 只允许将风速计置于顶部 风速计的校准必须符合MEASNET准则 不使用AEP不完整标准 轮毂高度、风轮直径、桨角只能通过测量来判定,不能按照制造商提供的判定报告中必须提供全方位的照片 IEC61400-12-1:Powe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for electricity producing wind turbine(2005)风电机组功率特性测试 可选择:场地标定 IEC61400-12-2:Power curve verification of individual wind turbine,单台风电机组功率曲线验证(未完成)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第一章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在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是确保火灾中建筑疏散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安全的主要措施。 一、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组成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吸风口组成。 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 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是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即在建筑内发生火灾时,对着火区以外的有关区域进行送风加压,使其保持一定正压,以防止烟气侵入的防烟方式,如图3-10-7所示。 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使人员安全疏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高层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第一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第二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第三类安全区为走道;第四类安全区为房间。依据上述原则,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同时还要保证各部分之间的压差不要过大,以免造成开门困难,从而影响疏散。当火灾发生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能够及时开启,防止烟气侵入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以确保有一个安全可靠、畅通无阻的疏散通道和环境,为安全疏散提供足够的时间。

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选择 1)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且其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当前室的加压送风口的设置不符合上述规定时,防烟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将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其目的是为了形成有效阻隔烟气的风幕;而将送风口设在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是为了形成正面阻挡烟气侵入前室的效果。

正压送风系统(知识)

正压送风系统 一、正压送风的概述 1、什么是正压送风阀 就和打气筒原理一样!与止回阀是同理!假设此阀将空间分为A空间与B空间!当A 空间与B空间分别在不同时间受压,但只能有一面的气体可以进入另一面!而另一面再受压力气体是回不到原空间的!能释放压力的空间为A空间!当A受压时那么此时正压送风!当B空间气体增多,此时对A空间而言处于负压空间!不过此时由于阀的正向送风,B空间的气体始终回不到A空间! 2、什么是正压送风机? 向逃生楼道里送风的风机,在意外发生的时候向逃生楼道里送风,利于逃生,同时送风时楼道内处于正压,也就是说楼道的气压比别的地方高,烟雾不会渗进来而引起人员窒息, 以保证安全。 3、什么是排烟风机? 意外发生时候用来将建筑物内烟雾抽走的风机,以提高建筑物内视野,驱除烟雾,便于灭火。 4、、正压送风口的作用 当发生火灾时,其内部的电机会打开风口,温感烟感或者是手动火灾报警会开启,塔楼顶正压风机自动打开,对送风竖井进行加压送风,楼梯的前室通过正压送风口会源源不断的对前室进行送风,使前室维持正压,保证烟气不会再这个区域蔓延,而给人逃生的空间。当温度高于280°C时人已无逃生可能性,其内部熔断器会熔断,风口自动关闭,防止火势蔓延。 4、正压送风口是不是必须设置在疏散楼梯前室?

楼梯前室是不是必须设正压送风?这个工程由于楼梯一层前室位置和上面几层不对照,现一层的正压送风设在房间内了,规范允不允许啊?哪个规范上规定的? 正压送风口是不是必须设置在疏散楼梯前室?---按规范要求,送风口应设于楼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 楼梯前室是不是必须设正压送风?---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合用前室必须设置。 这个工程由于楼梯一层前室位置和上面几层不对照,现一层的正压送风设在房间内了,规范允不允许啊?---不允许。这样的情况下,只能增设一段风管,引到前室。 哪个规范上规定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补风机和正压送风机的区别是什么? ●补风机:尤其在多层的地下室(如:-2、-3层),越靠下层与外界连通的空气 通道就越较少,单独使用排烟机,造成较大负压,降低了排烟效率,烟排出的比 较慢。采用补风机把外面的空气送进来,减小负压,从而使烟气更容易排出。 ●加压风机:一般用在楼梯间和电梯前室,使有毒烟气不能进入。楼梯间因为是 上下联通的,所以加压送风口可以同时开启,只要送风均匀即可,所以一般隔2 或者3层做自垂百叶送风。而前室却是不联通的,所以火灾时为了利于逃生,是 考虑打开着火层和相邻层的风口,所以要做成电动风口。一般用280度防火阀代 替,280度时熔断关闭。与消防系统的联动就是,发现火灾信号----打开加压风机 ---打开着火层及相邻层前室的风口。 二、正压送风与新风 1、正压送风与新风的区别

中国华能风电工程设计导则

中国华能风电工程设计导则 1 范围1 2 总则2 3 风能资源测量12 3.1 风电场宏观选址12 3.2 测风方案13 3.3 测风数据采集与整理18 4 风能资源分析评判21 4.1 风能资源分析21 4.2 风能资源评判26 5 风电场总体规划29 5.1 建设条件初步分析与评判 29 5.2 风电场总体规划34 6 风电机组选型36 6.1 风电机组选型原则 36 6.2 风电机组选型比较 37 6.3 风电机组轮毂高度选择40

6.4 风电场发电量估算 40 7 风电场总体布置42 7.1 风电机组布置方案 43 7.2 微观选址45 7.3 升压变电站位置选择48 8 风电场测量50 8.1 测量原则50 8.2 测量技术要求51 8.3 测量成果59 9 风电场地质勘察60 9.1 勘察时期划分60 9.2 各时期勘察技术要求62 9.3 勘察成果整编69 10 风电场土建设计71 10.1 交通工程71 10.2 风电机组基础设计78 10.3 箱变基础设计 101 11 升压变电站土建设计102

11.1 升压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原则 102 11.2 建筑设计107 11.3 结构设计112 11.4 采暖、通风空调设计 117 11.5 给排水设计123 12 电气设计128 12.1 接入电力系统设计128 12.2 电气一次设计 143 12.3 电气二次设计 158 12.4 场内架空线路设计186 13 消防设计193 13.1 一样设计原则 193 13.2 消防总体设计 194 13.3 工程消防设计 195 13.4 施工消防设计197 14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198 14.1 一样规定 198 14.2 要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00

正压送风系统(知识)

正压送风系统 ?一、???????正压送风的概述 1、什么是正压送风阀 就和打气筒原理一样!与止回阀是同理!假设此阀将空间分为A空间与B空间!当A 空间与B空间分别在不同时间受压,但只能有一面的气体可以进入另一面!而另一面再受压力气体是回不到原空间的!能释放压力的空间为A空间!当A受压时那么此时正压送风!当B空间气体增多,此时对A空间而言处于负压空间!不过此时由于阀的正向送风,B空间的气体始终回不到A空间! ?2、什么是正压送风机? ?向逃生楼道里送风的风机,在意外发生的时候向逃生楼道里送风,利于逃生,同时送风时楼道内处于正压,也就是说楼道的气压比别的地方高,烟雾不会渗进来而引起人员窒息, 以保证安全。 ?3、什么是排烟风机? 意外发生时候用来将建筑物内烟雾抽走的风机,以提高建筑物内视野,驱除烟雾,便于灭火。 ?4、、正压送风口的作用 当发生火灾时,其内部的电机会打开风口,温感烟感或者是手动火灾报警会开启,塔楼顶正压风机自动打开,对送风竖井进行加压送风,楼梯的前室通过正压送风口会源源不断的对前室进行送风,使前室维持正压,保证烟气不会再这个区域蔓延,而给人逃生的空间。当温度高于280°C时人已无逃生可能性,其内部熔断器会熔断,风口自动关闭,防止火势蔓延。 ?4、正压送风口是不是必须设置在疏散楼梯前室?

楼梯前室是不是必须设正压送风?这个工程由于楼梯一层前室位置和上面几层不对照,现一层的正压送风设在房间内了,规范允不允许啊?哪个规范上规定的? 正压送风口是不是必须设置在疏散楼梯前室?---按规范要求,送风口应设于楼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 楼梯前室是不是必须设正压送风?---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合用前室必须设置。 这个工程由于楼梯一层前室位置和上面几层不对照,现一层的正压送风设在房间内了,规范允不允许啊?---不允许。这样的情况下,只能增设一段风管,引到前室。 哪个规范上规定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补风机和正压送风机的区别是什么? ?????????补风机:尤其在多层的地下室(如:-2、-3层),越靠下层与外界连通的空气通道就越较少,单独使用排烟机,造成较大负压,降低了排烟效率,烟排出的 比较慢。采用补风机把外面的空气送进来,减小负压,从而使烟气更容易排出。 ?????????加压风机:一般用在楼梯间和电梯前室,使有毒烟气不能进入。楼梯间因为是上下联通的,所以加压送风口可以同时开启,只要送风均匀即可,所以一般隔 2或者3层做自垂百叶送风。而前室却是不联通的,所以火灾时为了利于逃生, 是考虑打开着火层和相邻层的风口,所以要做成电动风口。一般用280度防火阀 代替,280度时熔断关闭。与消防系统的联动就是,发现火灾信号----打开加压风 机---打开着火层及相邻层前室的风口。 二、???????正压送风与新风 1、正压送风与新风的区别

风电并网运行技术导则自动化部分(试行)1

风电场并网运行技术导则自动化部分(试行) 宁夏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二O一一年七月

批准:丁茂生 审核:马军 编制:施佳锋、孙全熙、田炯、程彩艳

总述: 本导则严格遵循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风电功率预测功能规范(试行)》、《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等相关技术要求,综合考虑宁夏电网的特征、宁夏风电发展的趋势及宁夏电网内并网运行风电场的现状,诣在规范宁夏风电的发展,提高宁夏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增强大规模风电并网后与宁夏电网的协调能力,保证宁夏电网能够最大限度的接纳新能源发电。 本导则共包括三部分内容:信息接入及通讯导则、预测系统导则、有功/无功控制导则。

第一部分信息接入及通讯导则 一、总则 本部分内容主要规范调通中心与风电场的通讯方案及信息交互标准,该导则适用于宁夏电网内所有并网运行的风电场。 《调自[2009]319号文附件-省级及以上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总体设计(试行)》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应用功能系列导则第532部分:水电及新能源监测分析》 《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Q/GDW 215-2008 电力系统数据标记语言―E语言导则 DL/T634.510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IEC60870-5-101:2002,IDT) DL/T634.5104-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IEC60870-5-101:2002,IDT) 二、信息接入要求 调度系统不仅需要接入风电场升压站的信息,还需要接入风电场场内的信息: a)遥测信息: 风电场总有功功率和总无功功率; 单台风机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流、风向、风速; 风电场的气象信息(风向、风速、气温、气压、湿度);

火力发电厂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大型火电厂锅炉-汽轮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杨景祺 目前我国火电站领域的技术具有快速的发展,单元机组的容量已从300MW 发展到600MW,外高桥电厂单元机组容量已达到900MW。DCS系统在火电站的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电站控制领域的自动化投入水平。本文主要对大型火电机组的两种主要炉型—汽包炉和直流炉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机理进行概要性的说明。 1.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和主要含义 协调控制系统是我国在80年代引进的火电站控制理念,主要设计思想是将锅炉和汽机作为一个整体,完成对机组负荷、锅炉主汽压力的控制,达到锅炉风、水、煤的协调动作。对于协调控制系统而言包含三层含义:机组与电网需求的协调、锅炉汽轮机协调以及锅炉风、水、煤子系统的协调。 1.1.机组与电网需求的协调 机组与电网需求的协调主要是机组最快的响应电网负荷的要求,包括了电网AGC控制和电网一次调频控制两个方面。目前华东电网已实现了电网调度对电厂机组的负荷调度和一次调频控制。 1.2.锅炉汽轮机的协调 锅炉汽轮机的协调被认为是机组的协调,主要是协调控制锅炉与汽轮机,提高机组对电网负荷调度的响应性和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从协调控制系统而言,对汽包锅炉和直流锅炉都具有相同的控制概念,但由于两种炉型在汽水循环上有很大的差别,导致控制系统具有很大的差别。 1.3.锅炉协调 锅炉协调主要考虑锅炉风、水、煤之间的协调。 2.汽包锅炉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 汽轮机、锅炉协调控制系统概念的引出,主要在于汽轮机和锅炉对于机组的负荷与压力具有完全不同的控制特性,汽轮机以控制调门开度实现对压力、负荷的调节,具有很快的调节特性,而锅炉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给水流量变为蒸汽,其控制燃料的过程取决于磨煤机、给煤机、风机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1 第一章“范围”的说明 第1.0.3 条对于目前尚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等技术要求且已投运的风电场及风电机组,在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情况时,须参照本标准实施改造。第三章“术语”的说明 1、第3.0.3 条本技术标准提出了风电有效容量的概念。根据统计结果,东北电网已投运风电场出力在40%装机容量以下的概率达到了95%;西北电网中甘肃酒泉地区风电场(总装机为 5160MW)出力在80%装机容量以下的概率达到了95%;内蒙电网的风电出力在60%装机容量以下的概率达到了95%;张家口地区风电场出力在地区风电装机容量75%以下的概率为95%;张家口某一风电场(装机容量为30MW)出力在风电装机容量90%以下的概率为98%。风电有效容量应根据风电的出力概率分布,综合考虑系统调峰和送出工程,使系统达到技术经济最优来确定。风电有效容量的确定考虑因素较多,计算复杂,根据对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研究,暂提出风电场有效容量和风电基地有效容量的选取建议值:对于单个风电场而言,根据风电场出力特性,在某一出力值以下的累积概率达到95%~100%时,建议选择这一出力值为风电场有效容量。 2 对于风电基地而言,根据风电基地出力特性,在某一出力值以下的累积概率达到90%~95%时,建议选择这一出力值为风电基地有效容量。 2、第3.0.4 条和第3.0.8 条关于“并网点”和“公共连接点”的定义。 图1 中以1 个接入220kV 电网的风电场为例进行“并网点”和“公共连接点”的说明。图1“并网点”和“公共连接点”图例 本定义仅用于本技术标准,与产权划分无关。第四章“风电场技术规定”的说明 1、第4.1 节风电场接入系统 66kV 220kV 并网点公共连接点 3 本技术标准提出用风电有效容量来选择风电场送出线路导线截面和升压变容量,使系统达到技术经济最优。 2、第4.2 节风电场有功功率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目的: 在电网特殊情况下限制风电场输出功率控制风电场最大功率变化率 3、第4.2.2 条本技术标准提出了在风电场并网以及风速增长过程中,每分钟有功功率变化率不超过2%~5%的要求。 本条的制定参考了德国、丹麦、英国等国家相关技术规定:德国要求每个风电场必须具备一定的有功调节能力,可运行在最小出力和最大出力之间的任何一点,可按每分钟1%额定功率的变化速率改变出力。 丹麦要求风电场可将出力约束在额定功率的 20%~100%范围内的任意点上,出力调节速度在1%~10%额定功率/分钟。英国要求风电场可将出力维持在任意设定的运行点上。根据对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研究,目前系统调频问题并不突出,不是制约风电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考虑到风电装机规模的不断增长,借鉴国外风电发展的经验,应对风电场有功功率变化率提出要求。 根据甘肃目前运行情况,在甘肃现有风电装机648.1MW 情况下, 1 分钟最大爬坡速率值为22.5MW,每分钟有功功率变化率为3%,可

【精品】火电机组送风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1引言 1.1课题背景 火力发电厂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占有主要地位,是我国重点能源工业之一,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在国内外发展很快,是我国现以300MW机组为骨干机组,并逐步发展600MW以上机组。目前,国外已建成单机容量1000MW以上的单元机组。单元发电机组是由锅炉、汽轮发电机和辅助设备组成的庞大的设备群.由于其工艺流程复杂,设备众多,管道纵横交错,有上千个参数需要监视,操作或控制,而且电能生产还要求有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因此,大型机组的自动化水平受到特别的重视。送风量就是其中一项需要监视的重要参数。本次设计题目是:600MW火电机组送风控制系统。 1。2课题意义

锅炉送风量是影响锅炉生产过程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参数。大型锅炉一般配有两台轴流式送风机,送风量是通过送风机的动叶来调整的。如果送风量比较大,送风量与燃料量的比例系数K(最佳比例值)随之增大,炉膛内燃烧将不会充分,达不到经济性。如果送风量比较小,送风动叶开度就会比较小,临近送风机的喘振区,喘振危害性很大,严重时能造成风道和风机部件的全面损坏,而总风量小于25%时,就会触发MFT (主燃料跳闸)动作.所以,送风量、过高或过低都是生产过程所不允许的。为了保证锅炉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经济性,送风量必须通过自动化手段加以控制.因此,送风量的控制任务是:使送风量与燃料量有合适的比例,实现经济运行;使炉膛压力控制在设定值附近,保证安全运行.

2送风自动控制系统 2.1送风量控制系统 实现送风量自动控制的一个关键是送风量的准确测量。现代大型锅炉一般分设一次风和二次风,有些锅炉还有三次风,因此总风量是这三种风的流量之和. 常用的风量测量装置有对称机翼型和复式文丘里管。一些简单的测量装置,有装于风机入口的弯头测风装置和装于举行风道内的挡风板等。 在协调控制中,氧量-风量控制是燃烧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保证锅炉燃烧过程的经济性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稳态时根据锅炉主控指令的要求协调控制燃料量和送风量,保持适当的风煤比,即保证一定的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a,在动态调节过程中,必须保证增加负荷时先增加送风量再增加燃料量,降负荷时先减少燃料量再减少送风量,保证送风量大于给煤量,以达到空气与燃料交叉限制的目的。 由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准确地测量给煤量信号,工程实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1、四个安全区域:第一类防烟楼梯间,第二类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 室,第三类走道,第四类房间。 2、加压送风系统的选择:1、高度小于等于50米的公建、工业建筑和高度小于等于100米 的住宅建筑,当前室或合用的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且其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其他情况一律采用机械加压。 3、高度大于50米的公共、工业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 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3、当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时,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独立前室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但合用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防烟楼梯间与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剪刀楼梯的两个楼梯间、合用前室、独立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4、加压送风口:1、楼梯间宜每隔2-3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剪刀楼梯的两个楼梯间 应分别每隔一层设置一个。2、前室合用前室应每层设置一个常闭式的加压送风口,并应设置手动开启装置。3、送风口不宜设置在被门挡住的位置,送风口风速不宜大于7米/秒。4、设置加压送风的场所不应设置百叶窗,不宜设置可开启的外窗。 5、送风风速:金属管道不应大于20米/秒,非金属管道不应大于15米/秒,送风口不宜大 于7米/秒。 6、机械排烟系统的选择:1、不具备自然排烟的房间、走道及中庭。高层建筑。2、人防工 程。高度超过50米的公建,超过100米的住宅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每段高度公建不超50米,住宅不超100米。 7、防排烟系统联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在15秒内联动开启常闭式加压送风口和加压 送风机、以及联动开启同一排烟区域的全部排烟阀口、排烟机和补风设施,并应在30秒内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 消防应急照明 1、应急照明的转换: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转换时间不应大于秒,其他场所的应急转换时间 不应大于5秒。 2、蓄电池组初装容量:100米一下的建筑初始放电时间不应小于90分,100米以上的建筑 不小于180分,避难层的初始放电时间不小于540分。 灭火器的配置 1、宜设置在箱内、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米,底部离地面不宜小 于米 2、不应设置在不宜被发现、黑暗、潮湿、或强腐蚀的地点,对有视线障碍的设置点应设置 指示其位置的发光标志。 3、一个计算单元内的数量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不宜多于5具。 4、同一计算单元不得跨越防火分区和楼层。

风电并网调度管理指导意见

附件: 吉林省新能源优先调度工作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吉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贯彻落实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规范吉林风电场、光伏电站并网调度运行管理,促进新能源健康有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电网调度管理条例》、《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_19963-2011、《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_19964-2012、东电监市价〔2010〕418号《东北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东北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和《新能源优先调度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吉林省内已并网运行的,由省级电力调度机构(以下简称省调)直调的风力发电场、光伏发电

站。地(市)、县电力调度机构直接调度的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对吉林电网新能源优先调度职责分工、工作内容与要求进行了规定。 第二章并网管理 第四条符合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依法取得政府部门许可、满足并网技术标准的新能源场(站)申请并网时,应按要求向省调提交并网申请书,同时提交场站相关的详细资料,资料应经调度部门审核确认符合有关要求。 第五条并网风电机组、光伏逆变器必须满足相关技术标准,通过并网检测,并取得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的检测认证,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并网。 第六条风电场、光伏电站应按《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等技术标准要求进行并网测试,并向省调提供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出具有关风电场/光伏电站运行特性的正式测试报告,测试内容至少应包括风电机组/光伏逆变器低(高)电压穿越能力测试、风电场/光伏电站低(高)电压穿越能力验证、场站电能质量测试、

火力发电厂的设备作用和各系统流程

火力发电厂的设备作用和各系统流程 一、燃烧系统生产流程来自煤场的原煤经皮带机输送到位置较高的原煤仓中,原煤从原煤仓底部流出经给煤机均匀地送入磨煤机研磨成煤粉。自然界的大气经吸风口由送风机送到布置于锅炉垂直烟道中的空气预热器内,接受烟气的加热,回收烟气余热。从空气预热器出来约250 左右 的热风分成两路:一路直接引入锅炉的燃烧器,作为二次风进入炉膛助燃;另一路则引入磨煤机入口,用来干燥、输送煤粉,这部分热风称一次风。流动性极好的干燥煤粉与一次风组成的气粉混合物,经管路输送到粗粉分离器进行粗粉分离,分离出的粗粉再送回到磨煤机入口重新研磨,而合格的细粉和一次风混合物送入细粉分离器进行粉、气分离,分离出来的细粉送入煤粉仓储存起来,由给粉机根据锅炉热负荷的大小,控制煤粉仓底部放出的煤粉流量,同时从细粉分离器分离出来的一次风作为输送煤粉的动力,经过排粉机加压后与给粉机送出的细粉再次混合成气粉混合物,由燃烧器喷入炉膛燃烧。 二、汽水系统生产流程储存在给水箱中的锅炉给水由给水泵强行打入锅炉的高压管路,并导入省煤器。锅炉给水在省煤器管内吸收管外烟气和飞灰的热量,水温上升到300 左右,但从省煤器出来的水温仍低于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约330),属高压未饱和水。水从省煤器出来后沿管路

进入布置在锅炉外面顶部的汽泡。汽包下半部是水,上半部是蒸汽,下半部是水。高压未饱和水沿汽泡底部的下降管到达锅炉外面底部的下联箱,锅炉底部四周的下联箱上并联安装上了许多水管,这些水管内由下向上流动吸收炉膛中心火焰的辐射传热和高温烟气的对流传热,由于蒸汽的吸热能力远远小于水,所以规定水冷壁内的气化率不得大于40%,否则很容易因为工质来不及吸热发生水冷壁水管熔化爆管事故。 锅炉设备的流程 一、锅炉燃烧系统 1、作用:使燃料在炉内充分燃烧放热,并将热量尽可能多的传递给工质,并完成对省煤器和水冷壁水管内的水加热,对过热器和再热器管内的干蒸汽加热,对空气预热器管内的空气加热。 2、系统组成:燃烧器,炉膛,空气预热器组成。 二、锅炉的汽水系统 1、作用:对水进行预热、气化和蒸汽的过热,并尽可能多地吸收火焰和烟气的热量。 2、系统的组成:水的预热汽化系统,干蒸汽的过热再热系统。 三、燃料输送系统 1、作用:完成对原煤的输送、储存、供给。

风电机组控制及保护性能监督导则

风电机组控制及保护性能监督导则 1 概述 本导则规定了风力发电机组功率曲线验证、并网要求、变桨紧急电源、保护性能技术监督的技术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上风向、管式塔风力发电机组。 3 术语和定义 3.1 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当电力系统事故或扰动引起并网点电压跌落时,在一定的电压跌落范围和时间间隔内,风电机组/ 风电场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 3.2 风电场并网点point of connection of wind farm 风电场升压站高压侧母线或节点。 3.3 失电保护grid failure protection 风力发电机组由于电网断电、箱变故障等原因突然与电网脱离后,机组使用紧急电源等使气动刹车动作,叶轮转速降低,刹车制动, 将机组恢复至停机状态。 4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451.2-2012 风力发电机组 功率特性测试 GB/T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 NB/T 31018-2011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5 监督范围 风电机组控制及保护性能监督应包括以下项目: a) 功率曲线验证及叶片完好性; b) 并网性能要求,包括低电压穿越、有功、无功控制; c) 变桨系统动力源(变桨蓄电池及蓄能器); d) 机组控制系统及保护性能:包括主控系统、SCADA 及机组内部通信、变桨系统、变频系统以 及急停、扭缆、振动保护、超速、高温、失电保护、烟雾报警、紧急照明等。 6 监督内容及要求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word版)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word版)

ICS 备案号: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xxxx-200x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 Regulations for Wind Power Connecting to the System (征求意见稿) 200x-xx-xx发布200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DL/T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xxxx-2QQx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 Regulations for Wind Power Connecting to the System 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批准文号:

前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文件国能电力「2009]167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委托开展风电并网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函》,编制风电并网技术标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Z 19963- 2005于2005年发布实施,对接入我国电力系统的风电场提出了技术要求。该规定主要考虑了我国风电尚处于发展初期,风电机组制造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风电在电力系统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接入比较分散的实际情况,对风电场的技术要求较低。根据我国风电发展的实际情况,各地区风电装机规模和建设进度不断加快,风电在电网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原有规定已不能适应需要。为解决大规模风电的并网问题,在风电大规模发展的情况下实现风电与电网的协调发展,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土要针对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提出技术要求,由风电场技术规定、风电机组技术规定组成。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小东宋漩坤张琳郭佳李炜李冰寒韩晓琪饶建业佘晓平

国网风电并网暂行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 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实施细则 西北电网公司 二○○九年十月

目 次 1 概述 (3) 2 通用技术条件 (4) 3开机与停机 (4) 4风电场有功功率 (5) 5风电场无功功率 (6) 6风电场电压范围 (7) 7风电场电压调节 (7) 8风电场低电压穿越 (7) 9安全与保护 (10) 10测报与预测 (10) 11调度自动化 (10) 12电能计量 (10) 13风电场模型和参数 (11) 14风电场通信与信号 (11) 15风电场接入电网检测 (12)

1 概述 1.1主题与范围 本实施细则提出了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求。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西北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通过110(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与电网连接的新建或扩建风电场。 对于通过其他电压等级与电网连接的风电场,也可参照本实施细则。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实施细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实施细则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实施细则;但鼓励根据本实施细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实施细则。 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 12326-2008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 15945-2008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 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技术导则 GB/T 20320-2006 风力发电机组 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 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 1.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和术语。 1.3.1风电机组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WTGS 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 1.3.2风电场 wind farm;wind power plant; 由一批风电机组或风电机组群组成的电站。 1.3.3风电场并网点 point of interconnection of wind farm 与公共电网直接连接的风电场升压站高压侧母线。 1.3.4风电场有功功率 active power of wind farm 风电场输入到并网点的有功功率。 1.3.4风电场无功功率 reactive power of wind farm 风电场输入到并网点的无功功率。 1.3.5功率变化率 power ramp rate 在单位时间内风电场输出功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变化量。 1.3.6公共连接点 point of common coupling

火电厂风烟系统讲解

风烟系统介绍: 一.系统流程 二.重要测点 三.顺控 四.模拟量控制 五.现场设备 一.系统流程 (1)制粉系统 每炉配六台正压冷一次风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磨配一台电子称重式给煤机、一个原煤仓。每台炉分六套独立制粉系统,燃用设计煤种时,五台磨运行可满足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要求,运行时,原煤仓中原煤进入给煤机,由给煤机输入磨煤机中碾磨、干燥,磨制后煤粉由干燥剂(一次风)带入分离器分离。每台磨煤机出4根送粉管道至炉前经煤粉分配器分成8根煤粉管道,分别对应锅炉一层8只燃烧器。在磨煤机每根送粉管出口设有气动煤粉关断闸板门,可以在3~5秒内快速关闭。每根送粉管道与燃烧器连接附近,设有手动插板门,用于检修时隔离运行炉膛中的热烟气,保证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冷风蒸汽只用在F 磨上去启动时,代替空预器加热一次风,采用辅汽加热。

(2)燃烧系统 锅炉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Π型炉。烟风系统采用平衡通风方式,空预器为四分仓容克式。在供风系统上,采用环形大风箱。在每个燃烧器上都设有二次风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可调节燃烧器的风量;为了减少NOx排放,在前后墙燃烧器的上方各布置二层燃烬风喷口。(降低燃烧温度以降低NOx排放)(3)一次风系统 一次风系统主要作用为输送煤粉用。一次风机向磨煤机提供一次风和密封风,并向给煤机提供密封风。一次风机为动叶可调轴流式。一次风经升压后分两路,一路进入空预器加热后,由炉侧两路管道引入联络母管再分配到每台磨煤机去。空预器一次风出口装有隔离风门,锅炉两侧热一次风道上设有流量测量装置。另一路不经过空预器,通过炉侧两根冷一次风管道引至炉侧联络母管上作为调温风、磨煤机和给煤机的密封风风源。调温风分配到每台磨煤机进口与热一次风混合,混合风通过调节装在每台磨煤机进口冷一次风道上的调节风门和热一次风道上的调节风门来调节混合风温,使之最终满足磨煤机出口风粉混合物70℃的

风电调度规范标准[详]

Q/GDW 432-2010 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 周四, 2010-06-03 09:01 — miktex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 432-2010 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 Specification of dispatching and operating management for wind power 2010-02-26 发布 2010-02-26 实施 前言 为进一步加强风电场调度运行管理,根据《关于下达2009年度国家电网公司标准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09]217号)的要求,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和东北电网调度通信中心开展了《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的编制工作。 本规所参考的标准有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T 666-1999 《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DL/T 516-200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 544-1994 《电力调度通信管理规程》、国电法[2001]551号《关于发布《并网调度协议本》的通知》、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115号《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国家电网发展[2009]327号《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修订版)》。 为了规电网调度机构和风电场的调度运行管理,针对风力发电的特点和风电调度运行中所面临的 问题,编制本规。 本规由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规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规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本规主要起草人:裴哲义,纯,董存,高锋,查浩,家庆,宇民。 1 围 本规提出了并网运行风电场的调度管理要求,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省级及以上电网调度机构,省级以下电网调度机构可参照执行。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但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 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DL/T 666-1999 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T 516-200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DL/T 544-1994 电力调度通信管理规程 国电法[2001]551号关于发布《并网调度协议本》的通知 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115号电网调度管理条例 国家电网科[2009]1465号《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3.1 日前风电功率预测Day-ahead wind power forecasting 风电场次日全天的输出功率预测,时间分辨率为15分钟。

国外风电并网规则

国外风电并网规则 一、风电并网 目前,越来越多的风电正在接入电网,大量的风电接入电网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很多风电场都处在偏远地区,那里电源少负荷低,风电并网处的电网较弱。当高比例的风电接入相对较弱的电网时,会影响系统和风场的安全稳定性。针对风电比例增加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错失,欧洲的风电发展比较早,在风电并网方面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标准和规范。 二、欧美国家风电并网规则 (一)欧洲主要国家并网规则 欧洲风电发展的成就世人共睹。根据欧洲风能协会的数据,截至2009年年底,欧盟27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7476.7万千瓦,约占全球风电装机总量的一半,其中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206.1万千瓦,陆上风电装机容量7270.6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约占其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9.1%,发电量约占其全部发电量的3.5%。风电已连续两年成为欧盟新增发电装机中比重最大的电源。 尽管随着风电规模的扩大,一些欧洲国家纷纷修订了可再生能源法,许多国家已不再实行风电的全额收购制度,但欧洲风电快速发展的势头不减,欧盟提出了宏大的海上风电发展计划,部分国家也提出了更高的风电发展目标。经过多年发展,欧洲风电已从分散开发走向集中开发,风电并网已从配电网向输电网发展。欧洲成功实现大规模风电并网和有效利用,其跨国互联电网、风电并网管理规范、风电并网运行管理及相关政策法规、统一的电力市场及灵活电价机制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严格的并网技术标准是实现风电大规模入网的基础。德国、西班牙、丹麦等国执行的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强制性的并网导则。由于欧洲各国风电发展的情况不同,不同国家制定了不同的风电并网标准。但随着风电的发展,不一致的风电并网标准已给风机制造商和风电开发商带来了很大麻烦。为此,欧洲风机制造商、风电开发商、监管机构等共同组成了欧洲并网导则工作组,正在研究制定统一的欧洲并网标准。 (1)西班牙并网规则 西班牙风电还有一个与欧洲不同的特点即风能资源与用电负荷地域不匹配,其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的沿海区域,但电力负荷最大的地区是中部首都附近,其次是东部的巴塞罗那附近,电网需要跨地区输送风电。 为解决风电入网对电网的影响以及跨地区输送电网问题,西班牙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1、通过硬件建设,改进电网负荷平衡能力,如吸纳更多的气电和水电;通过软件建设,提高电网的调度能力和水平。 2、制订风电入网标准,促进风机制造技术的进步。西班牙一方面对风电采取相对于煤、油、气、核电宽松的入网条件,但另一方面又不是无限制地宽松,而是制订风电并网技术标准,迫使风机制造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尤其是大大提高了风机控制系统水平。严格的并网技术标准不仅使新安装风机采用新技术和新控制系统,也迫使风电场为老旧风机更换新控制系统,以满足并网技术要求从而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