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复习提纲(完整版)资料

(含例题和考试说明)
命题逻辑
复习知识点]
、命题与联结词(否定¬、析取∨、合取∧、蕴涵→、等价?),复合命题
、命题公式与赋值(成真、成假),真值表,公式类型(重言、矛盾、可满足),公式的基本等值式
、范式:析取范式、合取范式,极大(小)项,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
、公式类型的判别方法(真值表法、等值演算法、主析取/合取范式法)
、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公式类型的判定、命

复习要求]
、理解命题的概念;了解命题联结词的概念;理解用联结词产生复合命题的方法。
、理解公式与赋值的概念;掌握求给定公式真值表的方法,用基本等值式化简其它公式,公式在解释下的

、了解析取(合取)范式的概念;理解极大(小)项的概念和主析取(合取)范式的概念;掌握用基本等

、掌握利用真值表、等值演算法和主析取/合取范式的唯一性判别公式类型和公式等价方法。
、掌握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疑难解析]
、公式类型的判定

、范式
,结果的前一步适当使用幂等

、逻辑推理
12个(除第10,11)推理规则和3种证明法(直接证明法、附加前提证

1.试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
1)))()((PQQPP;(2))))((RQQPP
))()(())()((:)1PQQPQPPPQQPP原式解
QPPPQPPQP)()()(
)(())((QPPQQP
()()(QPQPQP
((()))(((:)2RQQPPRQQPP解

()()()(RQPRQPRQPRQPRQP
()()(RQPRQPRQP

.用真值表判断下列公式是恒真?恒假?可满足?
1)(PP)Q
2)(PQ)Q
3)((PQ)(QR))(PR)
解:
1) 真值表
Q P PP (PP)Q
0 1 0 1
1 1 0 0
0 0 0 1
1 0 0 0
因此公式(1)为可满足。
2) 真值表
Q PQ (PQ) (PQ)Q
0 1 0 0
1 1 0 0
0 0 1 0
1 1 0 0
因此公式(2)为恒假。
3) 真值表
Q R PQ QR PR ((PQ)(QR))(PR)
0 0 1 1 1 1
0 1 1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1 0 1
0 1 0 1 1 1
1 0 1 0 0 1
1 1 1 1 1 1
因此公式(3)为恒真。
.┐Q(P→Q)蕴涵 ┐P
1:真值表法2:若┐Q(P→Q)为真,则 ┐Q,P→Q为真,
所以Q为假,P为假,所以┐P为真。
法3:若┐P为假,则P为真,再分二种情况:

若Q为真,则┐Qù(P→Q)为假
Q为假,则P→Q为假,则┐Q(P→Q)为假
②,所以 ┐Q(P→Q)蕴涵 ┐P。)
.利用基本等价式证明下列命题公式为恒真公式。
(PQ)(QR))(PR)
(PQ)(P(QR)))(PQ)(PR)
1、证明:
((PQ)(QR))(PR)
=((PQ)(QR))(PR)
=((PQ)(QR))(PR)
(PQ)(QR)PR
((PQ)P )((QR)R)
(1(QP ))((QR)1)
QPQR
(QQ) P R
P R
1

((PQ)(P(QR)))(PQ)(PR)
=((PQ)(P(QR)))(P(QR))
=(P(Q QR))(P(QR))
=(P(QR))(P(QR))
=1)
.用形式演绎法证明:{SRRQQP,,}蕴涵SP

1)QP 规则P
2)QP 规则Q (1)
3)RQ 规则P
4)RQ 规则Q(3)
5)RP 规则Q(2)(4)
6)RS 规则P
7)PS 规则Q(5)(6) )
.用形式演绎法证明:(EFDDCBA)(),()蕴涵AE
(改()()(),()FDFDBABA为为)
1)
规则D
2)
∨B 规则Q(1)
3))()(DCBA 规则P
4)DC 规则Q(2)(3)
5)
规则Q(4)
6)FD 规则Q(5)
7)EFD)( 规则P
8)
规则Q(6)(7)
9)EA 规则Q(1)(8))
.┐(P∧┐Q),┐Q∨R,┐R 蕴涵 ┐P
1)┐Q∨R
(2)┐R
(3)┐Q
(4)┐(P∧┐Q)
(5)┐P∨Q
(6)┐P)
.某案涉及甲、乙、丙、丁四个,根据已有线索,已知:
1) 若甲、乙均未作案,则丙、丁也均未作案;
2) 若丙、丁均未作案,则甲、乙也均未作案;
3) 若甲与乙同时作案,则丙与丁有一人且只有一人作案;
4) 若乙与丙同时作案,则甲与丁同时作案或同未作案。

解:对问题中的四个简单命题用P1,P2,P3,P4分别表示甲,乙,丙,丁作案,则办案人员的推理如下:

P1P2P3P4
P3P4P1P2
P2(P3P4)(P3P4)
P4(P1P2)(P1P2)
P1。
P1P2P3P4) (P3P4P1P2) ( P1P2(P3P4)(P3P4))
P4(P1P2)(P1P2)) P1

取假,P2取真,P3取假,P4取真时,上式为假
P1不是前提的有效结论,
)
谓词逻辑
复习知识点]
、谓词、量词、个体词(一阶逻辑3要素)、个体域、变元(约束出现与自由出现)
、谓词公式与解释,谓词公式的类型(永真、永假、可满足)
、谓词公式的等值式(代换实例、消去量词、量词否定和量词辖域收与扩)和置换规则(置换规则、换名


复习要求]
、理解谓词、量词、个体词、个体域、变元的概念;理解用谓词、量词、逻辑联结词描述一个简单命题;

、理解公式与解释的概念;掌

握在有限个体域下消去公式量词,求公式在给定解释下真值的方法;了解谓

[疑难解析]
、谓词与量词
概念的含义及在谓词与量词作用下变量的自由性、约束性与改名规则(即

、公式与解释
写成与之等价的公式,然后将解释中的数值代入公式,求出真

集 合
复习知识点]
、集合、元素、集合的表示方法、子集、空集、全集、集合的包含、相等、幂集
、集合的交、并、差、补以及对称差等运算及其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吸收律、 德摩根律
,文氏(Venn)图
集合恒等式的证明。
复习要求]
、理解集合、元素、子集、空集、全集、集合的包含、相等、幂集等基本概念。
、掌握集合的表示法和集合的交、并、差、补、对称差等基本运算。
、掌握集合运算基本规律,证明集合等式的方法。
[疑难解析]
、集合的概念
2n。
、集合恒等式的证明

二元关系
复习知识点]
、序偶、迪卡尔积,迪卡尔积的运算。
、关系表达式、关系矩阵与关系图
、复合关系(右复合)与逆关系
、关系的性质(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
、关系的闭包(自反闭包、对称闭包、传递闭包)
、等价关系与等价类
、偏序关系与哈斯图、极大/小元、最大/小元
、函数及其性质(单射、满射、双射)
、复合函数与反函数

复习要求]
、了解序偶与迪卡尔积的概念,掌握迪卡尔积的运算。
、理解关系的概念:二元关系、空关系、全域关系、恒等关系;掌握关系的集合表示、关系矩阵和关系图、

、掌握求复合关系与逆关系的方法。
、理解关系的性质(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掌握其判别方法(定义、图)。
、掌握求关系的闭包 (自反闭包、对称闭包、传递闭包)的方法。
、理解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价类的求法和偏序关系做哈斯图的方法,极大/小元、最大/小

、理解函数概念:函数、函数相等、A到B的函数、复合函数和反函数。
、理解单射、满射、双射等概念,掌握其判别方法。
疑难解析]
、关系的概念
熟练掌握二元关系的概念及关系矩阵、关系图表示。
、关系的性质及其判定
关系的性质既是对关系概念的加深理解与掌握,又是关系的闭包、等价关系、偏序关系的基础。对于五
空关系具有传递性,同时空关系具有对称性与反对称性,

、关系的闭包
7.10和7.11
、偏序关系及偏序集中特殊元素的确定
哈斯图画法掌握了,对于确定任一子集的最大(小)

、映射的概念与映射种类的判定

图论
复习知识点]
、 图的基本概念:无向图与有向图、顶点

与边的关联关系、顶点(边)与顶点(边)之间邻接关系、简

、 通路与回路、简单通(回)路与初级通(回)路;连通图与非连通图、连通分支、强连通图、单向连

、 图的矩阵表示:邻接矩阵、关联矩阵、可达矩阵;
、 欧拉通(回)路、(半)欧拉图;哈密尔顿通(回)路、(半)哈密尔顿图;
、 无向树、生成树、带权树、最小生成树,基本回路、基本回路系统、基本割集、基本割集系统、避圈
Kruskal算法);
、 有向树、树根、有序树、二叉树、前缀码、最佳前缀码、霍夫曼(Huffman)算法、带权图的最优二分

握手定理、点(边)割集、特殊图(欧拉图与哈密顿图、无(有)向树)
复习要求]
、理解图的有关概念:图、完全图、子图、母图、生成子图、图的同构等。
、深刻理解握手定理及其推论的内容,并能熟练地应用它们。
、理解图的矩阵表示(关联矩阵、相邻矩阵)和性质以及熟练掌握用有向图的邻接矩阵及各次幂求图中通

、深刻理解欧拉图、哈密顿图的定义及判别定理,对于给定的图,应用各定理准确判断;会用破坏哈密顿

、深刻理解无向树的定义,熟练掌握无向树的主要性质,并能灵活应用它们。
、深刻理解生成树的有关概念与性质;理解基本回路、基本回路系统、基本割集、基本割集系统;用Kruskal

、深刻理解有向树、根树、二叉树和前缀码的有关概念;掌握用霍夫曼(Huffman)算法求带权图的最优



、期末笔试为120分钟的闭卷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
、平时成绩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半期考成绩、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确定,占总评成绩30%。

30分 集合30 分 图论 40 分

16 分 填空题 18 分 证明题 12 分 计算分析(包括综合分析)题 54 分

命题逻辑自然推理证明,综合分析题或证明题;
用等值演算法求解主析取范式或主合取范式,并用真值表法验证,计算分析题;
集合恒等式的证明或化简,证明题或计算分析题;
集合中有穷集的计数;
偏序关系与哈斯图及极大、极小元、最大、最小元;计算分析题;
基本回路系统、基本割集系统或邻接矩阵及各次幂的运算;计算分析题;
利用握手定理和树的性质求解图或树的顶点数;
最优二叉树产生的最佳前缀码(根树的应用);综合分析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