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献综述

马克思文献综述
马克思文献综述

大学校长与大学的发展文献综述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大变革的时期。此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现在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大学的校长是一个大学的灵魂,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几所世界著名大学的案例出发,同时结合一些学者的研究,归纳总结出一些大学校长在大学发展中共有的特点,并适当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研究的新方向。

关键词:大学校长大学发展关系

今日的高校正处在一个变革激荡的时代, 大学校长作为一个大学的灵魂,对大学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叶桂芹,袁本涛在大学校长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伯克利的案例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我们已经具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物质条件, 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决不仅仅是一个资金的问题,它需要一系列的条件相匹配,其中有些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如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赋有战略眼光的大学校长等,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其中,人和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来说就是要有一支卓越的教师队伍、有一批优秀的学生、有一群懂得大学经营与治理的管理人员,而这一切的关键又在于有一位精明强干的大学校长。[1]吕向虹在我国大学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校长中提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该校的校长。著名大学何以成为著名,这与它们的校长的作用密不可分,每个著名大学背后都镌刻着一连串的优秀校长的名字。[2]由此可见,一个大学的校长对一个大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研究大学校长与大学的发展。笔者就从获得的文献中,从几个国外著名大学的发展和一些学者的研究中找出一些共同的观点和看法,为我国大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研究背景及动态

伯克利大学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建立于1869 年,从建立到现在还不到140 年的历史,但已是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领先者。在伯克利的发展历史上,20 世纪初至50 年代是其高速发展的时期,正是这一时期的大发展确定了伯克利的世界地位。而这一段历史又是与其两位著名校长紧密相连的。一位是惠勒校长,一位是斯普劳尔校长,他们分别在位二十多年,使伯克利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学校发展成了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

叶桂芹,袁本涛在大学校长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伯克利的案例中提出,大学校长应该有以下几点:

1、赋有战略眼光的校园规划, 为积淀校园文化、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积极开拓财源, 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重视延揽人,致力于学术卓越,。

4、发挥教师特长, 不拘千篇一律。

5、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能力培养。[1]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是关国最古老的大学,在美国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哈佛大学成立之初仅有12 名学生,l 名教师同时兼任校长,而今已有1 8 2 7 3 名学生,其中1 1 5 9 6 名研究生在10 所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学习,教师2 20 0 名, 其中5 0 0名部分时间制教师。年支出达1.8 5 亿美元。哈佛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所关国最优秀的、独具特色的巨型研究型大学,是和它历史上三位校长的重大贡献分不开的。

王英杰在大学校长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一哈佛大学的经验中总结了哈佛各时期校长的观点和作用:

1、艾略特与现代大学

(1)、建立研究生院,开展研究生教育。(2)、改革专业教育。(3)、建立选修制。艾略特任哈佛大学校长四十年,给哈佛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课程从73 门增加到4 0 多门,基金从2 0 万美元增加到2 3 0 0 万关元;教师从4 人增加到2 2 人;学生从10 32 人增加到3 6 9 2 人。哈佛的改革影响了整个关国高等教育。在艾略特的领导下,哈佛大学已走在建立一所真正意义的大学的道路上。[3]

2、劳威尔与现代本科学院

(1)、建立集中和分配课程制度。(2)、建立学习社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这几项改革看来简单, 并无大的创新, 但却达到了他以秩序平衡自由的日标,把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用哈佛人的话来说,就是把教育“推销”给了哈佛学院。[3]

3、康南特与研究型大学

(1)、全力发展科研与研究生教育。(2)、制定普通教育计划, 强化普通教育。康南特任校长二十年,在多方而改革和发展了哈佛大学。他加强了本科生的普通教育;使学生来源多样化;在经理人员、政府官员、哈佛学院实现了男女合班上课;开展了专业继续教育,培训了中高级工会领导等专家。但是,他影响最久远的改革还是,他使科研和研究生教育在哈佛深深地扎下根来,使哈佛从一所以木科生教育为主的大学发展成一所研究型大学。康南特上任时,哈佛仅有一名教师获得过诺贝尔奖,到他离任11寸已有六名教师获此殊荣。[3]康普顿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作为美国著名的理工科研究型大学,在其发展历程中也离不开杰出校长的卓越贡献。其中1930年任职的康普顿(Karl Taylor Compton,1887-1954)被后人称之为“把MIT 推入世界名牌大学行列的功臣”。康普顿时期(1930-1948)可以说是麻省理工学院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他的领导下,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了从一个工程技术院校向理工结合的研究型大学的成功转型。

刘贺鸟,田京在大学校长与大学发展——基于康普顿的个案研究中总结了康普顿的治校经验如下:

1、审时度势,调整学校发展方向。

2、大学服务社会。

3、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4]

二、评论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共同点:

1、大学校长要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要有敏锐的眼光,把握国家和社会的变化发展方向,分析学校的利弊,抓住机遇,尽力减少弊端。

刘贺鸟,田京在大学校长与大学发展——基于康普顿的个案研究总提到,从哈佛的经验来看,大学校长必须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要胸怀全局,把握国家的命脉,具有远见卓识,抓住有利时机,才能跟上时代步伐,领导大学前进。[3]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工学院向理工学院的转型是它所经历的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种转变要从1930 年康普顿上任算起。而麻省理工学院之所以能够成功的从一所工学院转变成为一所世界一流的理工大学,这与当时美国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更不能忽略了康普顿的重要作用。

[4]石芳华在略探大学校长与教育变革的关系中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校长在经营大学时,驾驭变化已经成为他们不可推卸的领导职能。[5]

2、大学校长应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各种渠道向全体成员传达校园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

王英杰在大学校长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一哈佛大学的经验中提到,我国的大学往往不太注重校园规划,特别是建国后新建的大学,大多一个样,缺乏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其实,校园规划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为一所大学打下了发展的基调,但凡著名学府,往往会在校园的

规划上下工夫,彰显自己独特魅力。如我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武汉大学(本部) 、厦门大学等学校的校园,无不美仑美奂,设计优美而精致,这些大学的校园都是由著名的设计师精心设计的,可谓匠心独运,古朴典雅,虽经百年,光彩依旧,弥漫着强烈的人文气息。和其他所有著名大学一样,当人们漫步伯克利大学校园时,仿佛置身在一个建筑艺术的历史长廊里,而这一校园的规划建设就是在惠勒校长时期基本完成的。[1]同时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哈佛大学的校园,既可以看到红砖白窗的乔洽式建筑,它们历经三百年沧桑,古朴而典雅;也可以看到钢筋水泥加巨型玻璃的现代化科学中心,它们是那样的醒目、标新立异;既可以看到古长春藤盘根错节,长出了新枝,又可以看到绿茵草坪上的喷泉如雨如雾,在阳光下闪烁着七色光。这一切都蕴藏着哈佛“精英”的传统、保守和傲慢,又显示出哈佛的进取与创新。在这里,新与旧,传统与创新达到了某种程度完关的和谐和统一正是哈佛人所创建的这种哈佛精神始终领导着关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3]

3、大学作为学术机构,大学校长不管是校长也应该是学术专家,大学校长应该追求学术自由。

庞桂美在论大学校长的多重角色及对大学发展的意义中提出,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校长无不是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国外大学自不必说,就拿国内著名大学来说,情况大致也是如此。[6]李宏,张夙在国外知名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大学发展中提出,艾略特在任职哈佛大学校长的40 年中实践着其教育理念,并把该校建设成为闻名世界的一流大学。在上任伊始,他就宣布了重建哈佛大学的宏伟目标:我们要在这里稳步建立一所最伟大的大学。他把德国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引入哈佛大学,从此,学术自由是继任校长坚持的办学理念。艾略特强调,不仅教师享有学术自由,而且学生也享有学术自由。教师可以竭力陈述自己的观点,但不能独断地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学生有选择学习的自由,学生不但在选修课中有选择权,即使在核心课程和专业课中也有很大的选择权,可以在一定的领域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艾略特还认为, 大学是教师的集合体,是知识的仓库,是真理的寻求者。他在上任后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提高教师工资,不惜重金聘请最优秀的人才,他提倡学术研究自由,要求教师能承担起教学和科研的双重职责,并为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最好的便利条件,从而使哈佛大学成为优秀学者的荟萃之地。[7]

4、大学校长应该重视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李宏,张夙在国外知名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大学发展中提到,劳威尔在担任哈佛大学校长期间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他主张自由教育,其精髓在于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熟知思考的方法,具有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不是简单记住一些理论,自由教育的最佳目标是培养知之甚广而在某一方面又知之甚深的人。劳威尔还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对选课制进行改造,推行集中与分配制,规定学生除了专业课以外还要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个不同的知识领域选修课程,以保证学生具有比较宽的知识面。[7]

5、大学校长的社会活动能力决定了大学获取教育资源的能力。

雷小生在论大学校长与大学的关系中提到,由于大学校长在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对大学校长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筹集资金成为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在美国,大学校长的这种职能很明显。在我国,筹款能力虽不是大学校长最主要的功能,但它也是大学校长的主要任务之一。有研究表明:学校的财政危机和教师的士气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财政危机往往导致教师士气的低落。当财政危机威胁到教师和学校的生存时,人们很难保持较好的精神状况,在许多大学里, 由于资源不足而分配时产生的紧张压力,对立情绪也有所发展,有时会损害和分裂这所学校,削弱教师对学校的忠诚,威胁学校成为富有生机的学习社会的前途。[8]

三、结语

每一所名校都有它独特的成长历程,在它们的背后都有很多令人激动的成功故事, 它们或许得到了很多的支持,或许抓住了当时特殊的机遇,或许得益于所制定的某项措施。但这些都必须是主动的行为,并且运用得当,其关键的因素是人,尤其是学校的灵魂人物校长。

[1]我们国家今天要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就离不开一大批优秀的校长,所以,对于如何训练、培养和选拔这样一些能够带领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人才的制度和方法,还需要我国去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叶桂芹,袁本涛.大学校长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伯克利的案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1):78-84.

[2] 吕向虹.我国大学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校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8-11.

[3] 王英杰.大学校长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一哈佛大学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1993,5:1-10.

[4]刘贺鸟,田京.大学校长与大学发展——基于康普顿的个案研究[J].科技导刊,2012,3:26-27.

[5] 石芳华.略探大学校长与教育变革的关系[J].交通高教研究,2001,3:1-3.

[6] 庞桂美.论大学校长的多重角色及对大学发展的意义[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9-101.

[7] 李宏,张夙.国外知名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大学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6,6:20-22.

[8] 雷小生.论大学校长与大学的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4):69-7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典阅读文献目录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典阅读文献目录 1、马克思、恩格斯恩合著:《共产党宣言》一、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第一卷第一章[Ⅱ][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节选)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6、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节选)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第二章《生产资本的循环》、第三章《商品资本的循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7、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9、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一编《哲学》三、九、十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0、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4、邓小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12月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1月23日)。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文献综述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 XX 设计学 设计中的生态文明——绿色设计 文献综述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脚步的加快,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现今全球社会,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在工业社会对资源的大度消耗下,资源问题也逐步困扰了全球。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日程,生态文明建设中最关键的战略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所学的工业设计和设计学中,也有紧密地与生态文明建设和持续发展相联系的绿色设计这个概念。 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的日益突出,使人类不得不重新评价自己在过去岁月中的发展行为,绿色设计理念是在此背景下开始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是一个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概念。绿色设计的研究已形成了理论体系,而我的论文目的是为了让合理的理论体系服务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理论融入实践,达到理论的实际目的。 正文 选题背景 生态文明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设计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所有绿色设计在促进及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上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学习设计的我们,更需要了解绿色设计以及学习怎么样将这个理论应用到我们的设计工作中,是理论融入实践形成真正的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在近些年来也成为热门话题,有关绿色设计方面的研究也层出不穷,绿色设计的理论体系已经比较完善,我搜集的文献中,已有将绿色设计理论阐述的很清楚的,在重新将这些文献资料分类整理以及理解后,我也找到了一些这些研究中的问题:对理论阐述得再清晰,却无法应用要实际中,也无法对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作用。 绿色设计的定义 绿色设计(GD, Green Design),也称为生态设计 ED(Ecological Design)或环境意识设计(ECD, Environmental Conscious Design)。其基本思想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环境因素并将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思想之中,将保护环境作为产品设计的主要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降为最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le、Reuse,即减少有限资源的使用率和有害物质的排放,使产品的各部分组件实现可回收或重新利用化。[1]绿色设计要面向从在产品的设计、制造、流通、使用、维护、回收和后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从摇篮到再现的过程。 绿色设计的起源[2] 随着环境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不断深入人心,为减少人类消费行为对于环境产生的破坏,20世纪80年代末绿色设计成为一种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问题的反思,同时也反映了设计师道德及社会责任心的回归。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 (Victor Papa Nek)出版了一本专著《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此书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他认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包装和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他同时强调设计应该认真对待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对于他的观点,当时能理解的人并不多。但是,自从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他的“有限资源论”才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绿色设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认同。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大会”,在一该次会议制定的“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如何在不破坏环境,不影响发展的条件下保护环境,第一次从把保护环境和发展统一起来的角度提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1980年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动作为一个当代的科学术语明确提出并给予系统地阐述。1981年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推出了第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件:《保护地球》,对可持续发展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的承受能力”。绿色设计概念最早是由 Avril Fox和Robin Murrell于1979年在他们的 (Green Design)一书中提出的。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受到各国政府、组织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政府纷纷制定了自己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了“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首脑会议”,大会针对过去10年来被忽视和未得到解决的一些最紧迫的环境生态问题设立了可行的时间表。生态环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著作选读试题

一、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的内涵、实质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变革就是批判和超越以往一切形而上学旧哲学,颠覆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立足于实实在在的人,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从人间升到天国”,建立起崭新的世界观和哲学观。进一步说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质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旧唯物主义众多缺点的要害是“直观性”,对事物不能限于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要把它当作实践去理解,再有把实践作为一个把握历史观的范畴并以实践的历史观去统摄认识论,并且把生产实践提升为唯物史观逻辑体系的起点。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的关键和核心,否定和抛弃了本体的、实体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即从人的自身出发去理解人进而把人理解为现实的人,从现实出发去理解人和自然关系,从具体历史出发去理解主体和客体关系。 2、简述马克思历史观的精神实质及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历史观的精神实质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出发,肯定历史过程对人来说的客观性,同时高度重视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坚持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历史唯心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认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客观唯心主义历史现。 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有社会存在后有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唯心主义历史观则反之。 3、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一,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的历史进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形态变更的根本动力。 第二,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必须经过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自觉地、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的实现是自觉斗争的成果。 第三,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实现自身解放的社会形式是“自由人联合体”,先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解放,进而达到全人类的解放。 第四,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有先进分子组成,是民主性的政党。 第五,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掌握政权,实现的手段不外乎武装斗争和和平过渡,或两者相互配合; 第六,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后,还要经历几个历史阶段才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都要经历时间长短不一的过渡时期。 4、简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主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查问卷及其统计数据

1、你信仰马克思主义吗? 其中有57%的研究生表示信仰马克思主义,有22%的学生表示不信仰,而21%的学生表示不知道。 2、你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吗? 其中只有28%的研究生表示知道,38%的学生表示不知道,34%的学生表示听过但不太了解。 3、你知道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几部分? 其中只有49%的研究生能够正确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部分内容,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科学发展观。 4、你关注近期召开的“两会”的焦点问题吗? 其中有65%的研究生表示关注,17%的学生表示不关注,还有18%的学生认为无所谓。 5、你平时阅读《求是》《人民日报》《半月谈》《参考消息》等党报书刊吗? 其中有10%的研究生表示经常读,有21%的学生表示从来不读,有69%的学生表示偶尔读。 6、你阅读过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等名人传记吗? 其中有11%的研究生表示读过,有12%的学生表示从来不读,有77%的学生表示读过一部分。 7、你平时关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网站吗? 其中只有10%的研究生表示关注,而62%的研究生表示不关注,还有28%的研究生表示偶尔关注。 8、你会利用课余时间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吗? 其中有5%的研究生表示经常读,有46%的研究生表示从来不读,49%的研究生表示偶尔读。 9、你会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文章和书籍吗? 其中有7%的研究生表示经常读,35%的研究生表示从来不读,有58%的研究生表示偶尔读。 10、你对研究生阶段学校安排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类必修科目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其中有30%的研究生表示感兴趣,16%的研究生表示不感兴趣,有54%的研究生则认为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综述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综述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缘由、进程及经验、理论成果等方面,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进行综述,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研究特点与走向等进行分析、展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综述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并不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状况如何,其与中国社会政策选择和现实问题解决的关联等等,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进行综述,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是毛泽东总结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丰富经验,并且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于抗日战争初期提出来的。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根据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于本世纪初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作为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的中心任务重新提了出来。 1938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长篇报告。这一著名报告的第七部分,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他以北伐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经历的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历史经验为鉴戒,以抗日战争初期我们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出现的右倾错误为鉴戒,深刻地指出:“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 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 即是说, 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这里,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方面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形成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情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并在这一过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形式方面就是使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为中国形式的马克思主义, 赋予它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特点。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从新的角度对内涵进行解释和界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 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这是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有的研究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还有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体系,要有新的理论创新。也有研究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三层内涵, 即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运用的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 有学者提出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学术定位,认为要解决中国化中的问题与分歧,需要有个宏观视野上的转变,需要获得一个新的高度, 这个高度就是现代化,而改革开放前在中国化的定位上出现了偏差。还有的提出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的区别。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分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中国化和一种外来文化的中国化,这两个层面的中国化统一于中国革命和改革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有的研究者将学术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上的观点归结为“结合论”“实质论”“过程论”三种。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经验 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进程的分期,多数学者认为应分为三个阶段,但划分的标准又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四种标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题型: 一、简答(10分*4=40分) 二、论述(30分*2=60分) 1.《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主要内容: (1)研究得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哲学结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2)阐述了先进理论的作用,指出“批判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3)指出人类从各种形式的压迫下获得彻底解放的途径并论证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然性;指出无产阶级是能实现这种革命变革力量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把自己解放出来,也就必然推翻剥削制度的一切基础,从而解放全人类。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人类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重要意义: (1)开始用社会的物质生活来解释政治生活,表明马克思第一次试图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明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现象,从而成为马克思在发现唯物史观进程中的发端,为发现唯物史观开辟了途径。 (2)马克思还第一次表述了无产阶级作为旧制度的破坏者和新制度的创造者的历史使命思想。 (3)恢复、确定了走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哲学路线。 2.如何阐述异化劳动的思想及意义。 主要内容:马克思通过扬弃资产阶级哲学关于“异化”的概念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的概念,在用“异化”概念来分析社会关系式,把它同劳动的本质、私有制的产生及社会制度的变迁联系起来,创立了“异化劳动”范畴。认为它包含四个基本特征:(1)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2)工人同自己的劳动行为相异化;(3)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4)人同人的相异化。马克思还用异化劳动来论证历史的进场:私有财产是一切异化、首先是劳动异化的基础和基因,又是劳动异化的结果。因此,只有扬弃私有财产,才能结束异化劳动,而只有克服异化劳动,才能消除产生私有财产的条件。由此,马克思更加深刻的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 重要意义:异化理论在手稿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异化劳动”的观点也是马克思关于资本占有他人的雇佣劳动理论的最初表达形式。 3.《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整理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其研究部分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 2、《列宁选集》。 3、《毛泽东选集》。 4、《邓小平文选》。 5、《江泽民文选》及近年来党的重要文献。 6、《陈先达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孙伯鍨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1-3卷)。 8、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孙伯鍨、张一兵主编:《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转换》,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刘林元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版。15、刘放桐:《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当代走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任俊明:《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50年》,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二、西方译著部分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4卷),商务印书馆。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卷),商务印书馆。 3、本尼迪克特:《文化的模式》有多种译本。 4、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有多种译本。 5、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 6、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 7、麦基:《思想家》,三联书店出版社。 8、黑格尔:《逻辑学》,商务印书馆。 9、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阿尔蒙德:《公民文化》,华夏出版社。 1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多 种译本。 12、费正清:《中国的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 13、巴比:《社会研究方法论》(上、下),华夏出版社。 14、戴维·施韦卡特:《反对资本主义》,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15、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原著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共产主义原理 共产党宣言 雇佣劳动和资本 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资本论》 哥达纲领批判 反杜林论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怎么办? 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 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辩证法的要素 谈谈辩证法问题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国家与革命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论粮食税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阅读书目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阅读书目 第一部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阅读原著文献目录 1、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钟家栋等主编:《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孙晓莉著:《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吴剑杰:《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及其演进》,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孙冶方著:《社会主义经济论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版。 7、齐涛:《中国政治通史》(第十卷、第十一卷、第十二卷),泰山出版社2003年版。 8、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9、肖生生:《两种命运的决战》,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0、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11、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第1、2、3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3、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费正清:《剑桥晚清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5、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6、王宗华主编:《中国大革命史》,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7、军事科学院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中下卷),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 18、秦英军、李占才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二版。 19、中共中央党史办:《中国改革开放史》,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1、杜绍祥,段超主编:《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2、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3、陈勤等著:《中国现代化史纲》上、下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4、张子宏:《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25、刘佛丁等:《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6、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7、赵剑英主编:《复兴中国:中共第三代对中国现代化的新追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马克思文献综述

大学校长与大学的发展文献综述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大变革的时期。此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现在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大学的校长是一个大学的灵魂,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几所世界著名大学的案例出发,同时结合一些学者的研究,归纳总结出一些大学校长在大学发展中共有的特点,并适当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研究的新方向。 关键词:大学校长大学发展关系 今日的高校正处在一个变革激荡的时代, 大学校长作为一个大学的灵魂,对大学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叶桂芹,袁本涛在大学校长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伯克利的案例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我们已经具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物质条件, 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决不仅仅是一个资金的问题,它需要一系列的条件相匹配,其中有些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如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赋有战略眼光的大学校长等,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其中,人和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来说就是要有一支卓越的教师队伍、有一批优秀的学生、有一群懂得大学经营与治理的管理人员,而这一切的关键又在于有一位精明强干的大学校长。[1]吕向虹在我国大学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校长中提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该校的校长。著名大学何以成为著名,这与它们的校长的作用密不可分,每个著名大学背后都镌刻着一连串的优秀校长的名字。[2]由此可见,一个大学的校长对一个大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研究大学校长与大学的发展。笔者就从获得的文献中,从几个国外著名大学的发展和一些学者的研究中找出一些共同的观点和看法,为我国大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研究背景及动态 伯克利大学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建立于1869 年,从建立到现在还不到140 年的历史,但已是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领先者。在伯克利的发展历史上,20 世纪初至50 年代是其高速发展的时期,正是这一时期的大发展确定了伯克利的世界地位。而这一段历史又是与其两位著名校长紧密相连的。一位是惠勒校长,一位是斯普劳尔校长,他们分别在位二十多年,使伯克利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学校发展成了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 叶桂芹,袁本涛在大学校长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伯克利的案例中提出,大学校长应该有以下几点: 1、赋有战略眼光的校园规划, 为积淀校园文化、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积极开拓财源, 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重视延揽人,致力于学术卓越,。 4、发挥教师特长, 不拘千篇一律。 5、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能力培养。[1]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是关国最古老的大学,在美国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哈佛大学成立之初仅有12 名学生,l 名教师同时兼任校长,而今已有1 8 2 7 3 名学生,其中1 1 5 9 6 名研究生在10 所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学习,教师2 20 0 名, 其中5 0 0名部分时间制教师。年支出达1.8 5 亿美元。哈佛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所关国最优秀的、独具特色的巨型研究型大学,是和它历史上三位校长的重大贡献分不开的。 王英杰在大学校长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一哈佛大学的经验中总结了哈佛各时期校长的观点和作用: 1、艾略特与现代大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目及书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3]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5]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6]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7]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9]马克思:《1857一1858年经济学手稿》 [10]马克思:《资本论》 [11]恩格斯:《反杜林论》 [1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4]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5]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6]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17]列宁:《辩证法的要素》 [18]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19]毛泽东:《实践论》 [20]毛泽东:《矛盾论》 [21]毛泽东:《论持久战》 [2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2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4]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二、马克思主义类书籍: [1]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2]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3]艾思奇:《大众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庄福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6]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赵智奎:《改革开放30年思想史》(上、下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萧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0]萧前、李秀林、汪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1]黄楠森:《人学原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韩庆祥:《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陈先达、靳辉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15]高清海:《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夏甄陶:《人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马克思大众化文献综述

概论文献综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科学理论走向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面对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深入的局面,一定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本文先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出的基本过程,继而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 [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它使哲学的性质和智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使整个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幵放三十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到来极大提高。在十二五计划的开始阶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作为理论建设的重点具有重要意义。[正文] 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及特点等重要的基本概念。 大众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运动中形成的,时称新哲学。"大众",一般情况下指"人民大众"、"大多数民众"。这一词的外延较为模糊,在多重语境下被使用,它同"人民"一样,往往被赋予了政治含义。在革命时期,大众指作为主体出现的被压迫阶级,有时候则直接指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阶级;在后革命时期,革命已经胜利,进入新中国建设时期,由于统一战线的需要,大众的外延已有所扩大,可以包括部分曾是剥削阶级的民众。在现今和谐社会时代,"大众"的外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德意志意识形态》 (1) 《共产党宣言》 (4)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6)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8) 《论我国革命》 (10)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 恩格斯 (1845年11月——1846年8月) 意识形态这里指一种荒谬绝伦的诡辩术,是人们冥思苦想、瞎编乱造出来的东西,是脱离实际、没有任何生动内容的幻想。 (一)写作意图和背景 1.揭露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 2.彻底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 3.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 (二)本书主要贡献 第1卷,主要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批判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观点。 第2卷,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各种各样的代表性思想。 本书最伟大的贡献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次作了全面阐述,完成了第一个伟大发现,把社会主义学说奠定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三)主要内容 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史进行科学论述 1.对唯物史观前提的科学阐述。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基础)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物 质生产活动;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对唯物史观前提的全面而完整的概括,包含三层意思:1、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第5页),而不是“自我意识”、“类”、“唯一者”。2、这些现实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的本性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第6页)3、人的活动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人们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的活动的。所以“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第6页)总之,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三者的统一。 2.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是说,意识、思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不能把意识、思维与社会生活割裂开来。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共产党宣言》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共产党宣言》的研究 在我党的十七大报告当中,提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所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必要的。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由马克思执笔写成。自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以来,即成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共产党宣言”一名来自日语,最初是“共产主义者宣言”的意思,后来在1904年11月13日日本《周刊·平民报》上,这部著作首次被译成“共产党宣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共产党宣言”一名来自日语,最初是“共产主义者宣言”的意思,后来在1904年11月13日日本《周刊·平民报》上,这部著作首次被译成「共产党宣言」。1847 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马克思、恩格斯取得一致认识,并研究了宣言的整个内容和结构,由马克思执笔写成。《共产党宣言》(下文每段再次提及时简称《宣言》)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集中地阐述了他们的观点:“消灭私有制”,“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然后“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而且,“共产党人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达到。”上述就是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共产党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共产党宣言》还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巨大的社会改造,进而达到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共产党宣言》批判当时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对空想社会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共产党宣言》阐述作为无产阶级先进队伍的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斗争策略,指出为党的最近目的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的之间的联系。《共产党宣言》最后庄严宣告:“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并发出国际主义的战斗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1872年—189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宣言》的德文、俄文、英文、波兰文、意大利文版撰写了七篇序言。七

读《马克思经典文献选编》有感

读《马克思经典文献选编》有感 翻开《马克思经典文献选编》这本小册子,映入眼帘的便是醒目的五个大字——共产党宣言。紧接着就运用举例论证,引经据典等各种方式阐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者间的关系,最后得到无产阶级才能真正的领导社会发展的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西方有了很大的发展。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推动国家进步的同时也暗藏着危机,最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造成了深重的社会灾难。无产阶级也是在西欧陷入困难、停滞不前的状况下毅然决然的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从古至今,有太多个历史时代将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阶级。领导者企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有效的管理国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阶级矛盾也开始萌芽产生,也至于后来发现成为阶级斗争。到了今天这个时代,阶级思想仍然存在,只不过阶级矛盾被简单化了,社会开始被分裂为两大阵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自新航路的开辟后开始,世界从分散独立开始走向统一,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从而少不了政治上的交流以及文化思想上的碰撞。资产阶级也因此得到不断的发展,当然,资产阶级的每一处发展都伴随着有相应的政治上的成就,它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为扩大市场而奔走于世界各地,到处建立联系,推进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无一不是它为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但又因为一成不变的发展方式让它最后走向了毁灭。 资产阶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化为金钱与利益的关系。它挖掉工业脚下的名族基础,将旧的名族工业部门消灭。他们到处“掠夺”原料和资源,又强制让别的地方成为他们的消费市场。《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经典文献选编》这一文章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无形中造成了资产阶级站在统治地位的局面,它在封建社会中所造成的生产力比过去的时代多了很多倍。交通技术的发展,机器大时代的产生,在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中没有谁能料想到竟有这么大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和交换资料都是在封建社会中产生,并运用于这个社会。随着时代发展,自由竞争和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政治制度,即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

马克思经典文献读后感精选多篇.doc

马克思经典文献读后感精选多篇 马克思经典文献读后感精选多篇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的立党之本,立国之基。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马克思经典文献读后感精选多篇,希望能帮到大家! 篇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所选篇目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理。这里主要选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有关著作、文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方法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就是为广大研究生的需要而选编的。收入《选读》的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一些主要的著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导读》则以收入《选读》的著述为主体,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方面及其相互结合上,作了一些必要的梳理和解说。 读了此书,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一点了解,切实感受到了他思想的博大、深邃。粗略纵览了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对现实更有了切实的体会。对于几个伟人,也深感佩服。 读了此书,我受益匪浅。让我且思且行。

篇二: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的立党之本,立国之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掌握的,必须真学真懂、掌握精髓,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阅读使我们不断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不仅要用来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还要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指导我们的工作。因此,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一定要把学习与思考统一起来,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思维水平和思想境界,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它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纵观历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带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进一步指导中国建设,正是因为它能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适用中国的国情,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深入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才能进一步深化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而理解中国化理论成果,并用以指导实践。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还应该紧贴实际,要紧密结合单位和个人实际,以我们的工作、生活和遇到的问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正确分析和解答现实生活和本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指导工作推动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摩尔根及其《古代社会》 总结出古代社会发展的轨迹,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唯物主义结论。即技术和发明、财产观念、政治观念等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阐述了两种生产理论、家庭形式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私有制产生的原因、氏族制度的基本特征、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国家的本质特征等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家庭形式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指出家庭形式的发展、变迁受生产力水平发展的影响 4、国家的起源、特征及其消亡的必然性 伴随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氏族制度就被国家取代了;国家形成的过程、实质和国家消亡的条件。 列宁《国家与革命》、《最后的八篇书信和文章》 1、《国家与革命》写作的背景 国际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革命与战争为主题;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在无产阶级革命中造成恶劣影响。 国内背景:国内各种矛盾尖锐对立;要不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争议极大。 2、《国家与革命》的主要内容 1)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阐明了国家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规律; 2)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和1871年革命经验的总结” 3)论述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阐明了将要诞生的新国家的实质和特征 4)批判了机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学说的歪曲,针对当时的革命形势,重点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在国家方面的历史任务 3、《国家与革命》的主要观点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产物,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2)在国家走向消亡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国家是不可能走向消亡的,是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暴力革命)打碎的,消亡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国家。 3)代替资产阶级国家的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专政。 4)无产阶级国家消亡的条件是,共产主义经济基础的充分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彻底实现。 《最后的八篇书信和文章》 1)信——写给党的代表大会的信 (1)点评中央高层领导人性格和工作特点,建议对中央机构进行调整和人事变动。 (2)采取步骤扩大国家计划委员的职权,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 (3)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 2)口授的文章 (1)论证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特殊性,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 (2)苏维埃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发展道路 应把握的重点问题 1)人类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与各国所走道路的特殊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习题

1.为什么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①《提纲》首次第一次提出了新世界观的根本观点——科学的实践观点。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找到了解开困扰他思想的疙瘩的钥匙。 ②《提纲》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从根本上分析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陷,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③《提纲》标志着马克思同唯心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已经彻底摆脱了资产阶级哲学的影响,标志着新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已经产生。 2.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的根本缺陷是什么?马克思是如何批判的? 费尔巴哈所看到的只是人的生物本性,是生物学上的、自然的人。他对人的本质的这种理解只是简单地区分了人与动物。这种理论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抹杀了人的社会性,否认了人与人的阶级差别,是抽象的人性论。 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这种抽象的人性论,同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观点:?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就是说费尔巴哈脱离人的社会性,从单个人中抽象出人的共性,如理性、意志、情感、欲望、爱等,以为这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这样只能够把人与动物开来,而无法对人与人进行区分。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随着规定他的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3.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如何提出和回答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以往历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认为以往历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都是意识。点明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包括二个层次:(1)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是现实的个人;(2)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他们从科学的实践观点出发,阐述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社会历史观区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是生产实践,而生产实践又是在一定的交往关系中进行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结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有关论述和其他马列主义文献的有关精神,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理解。 首先,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一般来说,人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才能和志趣以及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全面的发展。 其次,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人的才能和个性可以得到自由的发展,人们能够主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愿从事各种社会活动。 再次,共产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获得高度发展,才能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全面发展其才能和个性的条件,人类总体的发展与人们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和才能的全面发展才真正趋于一致。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不仅包括为了人、尊重人,依靠人,还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为人的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5.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是如何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一论断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述: 首先论述了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资产阶级的产生有一个过程,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代替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的。 其次,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既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自己准备也了崛墓人,那么,马克思恩格斯自然地得出了一个结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两个不可避免”的论断。 6.马克思恩格斯预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联合体”就是指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马克思用来指代共产主义社会中代替国家的一种社会组织形态。在那里,没有阶级差别、没有阶级对立,既没有资产阶级也没有无产阶级,只有自由人,只有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最高理想。 7.根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论述,简述社会经济形态的一般结构。 马克思从作为社会历史前提和基础的物质生产出发,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并从两者的统一中揭示社会经济形态的一般结构。 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意思是说,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三个领域,它们之间既相独立、自成系统,又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人类社会的一般结构,即社会经济结构。具体构成是这样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经济结构,上层建筑中的政治上层建筑构成社会政治结构,思想上层建筑构成社会意识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