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设计试题及答案说课讲解

图形设计试题及答案说课讲解
图形设计试题及答案说课讲解

图形设计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图形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

将图形描述转换成用像素矩阵表示的过程称为扫描转换。

1.图形:。

2.像素图:。

3.参数图:。

4.扫描线: 。

5.构造实体几何表示法: 。

6.投影: 。

7.参数向量方程: 。

8.自由曲线: 。

9.曲线拟合: 。

10.曲线插值: 。

11.区域填充: 。

12.扫描转换: 。

二、填空

1.图形软件的建立方法包括提供图形程序包、和采用专用高级语言。

2.直线的属性包括线型、和颜色。

3.颜色通常用红、绿和蓝三原色的含量来表示。对于不具有彩色功能的显示系统,颜色显示为。

4.平面图形在内存中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和矢量表示法。

5.字符作为图形有和矢量字符之分。

6.区域的表示有和边界表示两种形式。

7.区域的内点表示法枚举区域内的所有像素,通过来实现内点表示。

8.区域的边界表示法枚举区域边界上的所有像素,通过给赋予同一属性值来实现边界表示。

9.区域填充有和扫描转换填充。

10.区域填充属性包括填充式样、和填充图案。

11.对于图形,通常是以点变换为基础,把图形的一系列顶点作几何变换后,连接新的顶点序列即可产生新的变换后的图形。

12.裁剪的基本目的是判断图形元素是否部分或全部落在之内。

13.字符裁剪方法包括、单个字符裁剪和字符串裁剪。

14.图形变换是指将图形的几何信息经过产生新的图形。

15.从平面上点的齐次坐标,经齐次坐标变换,最后转换为平面上点的坐标,这一变换过程称为。

16.实体的表面具有、有界性、非自交性和闭合性。

17.集合的内点是集合中的点,在该点的内的所有点都是集合中的元素。

18.空间一点的任意邻域内既有集合中的点,又有集合外的点,则称该点为集合的。

19.内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20.边界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21.任意一个实体可以表示为的并集。

22.集合与它的边界的并集称集合的。

23.取集合的内部,再取内部的闭包,所得的集合称为原集合的

24.如果曲面上任意一点都存在一个充分小的邻域,该邻域与平面上的(开)圆盘同构,即邻域与圆盘之间存在连续的1-1映射,则称该曲面为。

25.对于一个占据有限空间的正则(点)集,如果其表面是则集为一个实体(有效物体)。

26.通过实体的边界来表示一个实体的方法称为。

27.表面由平面多边形构成的空间三维体称为。

28.扫描表示法的两个关键要素是和扫描轨迹。

29.标量:一个标量表示。

30.向量:一个向量是由若干个标量组成的量的一个分量。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图像的分辨率?

7. 什么是中点分割裁剪法?

8. 二维编码裁剪法如何对线段的端点进行编码?

9.多边形填充扫描线算法包括哪些计算步骤?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图形:能够在人们视觉系统中形成视觉印象的对象称为图形,包括自然景物和人工绘图。

2.像素图:点阵法列举图形中的所有点。用点阵法描述的图形称为像素图。

3.参数图:参数法描述图形的形状参数和属性参数。用参数法描述的图形称为参数图。

4.扫描线:在光栅扫描显示器中,电子枪扫过的一行称为一条扫描线。

5.构造实体几何表示法:用简单的实体(也称为体素)通过集合运算组合成所需的物体的方法称为构造实体几何表示法。

6.投影:投影是从高维(物体)空间到低维(投影)空间的一种映射。

7.参数向量方程:参数向量方程是包含参数和向量的方程。

8.自由曲线:形状比较复杂、不能用二次方程来表示的曲线称为自由曲线,通常以三次参数方程来表示

9.曲线拟合:给定一个点列,用该点列来构造曲线的方法称为曲线拟合。

10.曲线插值:已知曲线上的一个点列,求曲线上的其他点的方法称为曲线插值。

11.区域填充:根据像素的属性值、边或顶点的简单描述,生成区域的过程称为区域填充。

12.扫描转换:在矢量图形中,多边形用顶点序列来表示,为了在光栅显示器或打印机等设备上显示多边形,必须把它转换为点阵表示。这种转换称为扫描转换。

三、填空

1.图形软件的建立方法包括提供图形程序包、修改高级语言和采用专用高级语言。

2.直线的属性包括线型、线宽和颜色。

3.颜色通常用红、绿和蓝三原色的含量来表示。对于不具有彩色功能的显示系统,颜色显示为灰度级(或亮度级)。

4.平面图形在内存中有两种表示方法,即栅格表示法和矢量表示法。

5.字符作为图形有点阵字符和矢量字符之分。

6.区域的表示有内点表示和边界表示两种形式。

7.区域的内点表示法枚举区域内的所有像素,通过给区域内的像素赋予同一属性值来实现内点表示。

8.区域的边界表示法枚举区域边界上的所有像素,通过给区域边界的像素点赋予同一属性值来实现边界表示。

9.区域填充有种子填充和扫描转换填充。

10.区域填充属性包括填充式样、填充颜色和填充图案。

11.对于连接新的顶点序列即可产生新的变换后的图形。

12.裁剪的基本目的是判断图形元素是否部分或全部落在

13.字符裁剪方法包括、单个字符裁剪和字符串裁剪。

14.图形变换是指将图形的几何信息经过产生新的图形。

15.从平面上点的齐次坐标,经齐次坐标变换,最后转换为平面上点的坐标,这一变换过程称为规范化过程。

16.实体的表面具有连通性、有界性、非自交性和闭合性。

17.集合的内点是集合中的点,在该点的内的所有点都是集合中的元素。

18.空间一点的任意邻域内既有集合中的点,又有集合外的点,则称该点为集合的界点。

19.内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20.边界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21.任意一个实体可以表示为的并集。

22.集合与它的边界的并集称集合的。

23.取集合的内部,再取内部的闭包,所得的集合称为原集合的正则(点)集。

24.如果曲面上任意一点都存在一个充分小的邻域,该邻域与平面上的(开)圆盘同构,即邻域与圆盘之间存在连续的1-1映射,则称该曲面为二维流形。

25.对于一个占据有限空间的正则(点)集,如果其表面是,则该正则集为一个实体(有效物体)。

26.通过实体的边界来表示一个实体的方法称为

27.表面由平面多边形构成的空间三维体称为

28.扫描表示法的两个关键要素是和扫描轨迹。

29.标量:一个标量表示。

30.向量:一个向量是由若干个标量组成的,其中每个标量称为向量的一个分量。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图像的分辨率?

解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每单位长度(如英寸)所包含的像素点的数目。

7. 什么是中点分割裁剪法?

解答:中点分割裁剪法又称对分裁剪法,该方法用于代替求交运算。如图11所示,AB

为线段P1P2的可见部分。记P1和P2的中点为Pm。从P1出发求A,如果P1Pm部分可见部分不可见,则A点在该线段上,用该线段代替P1P2继续求解;

否则,用PmP2代替P1P2继续求解。求解过程直到P1P2的长度小于预先给定的一个常数时结束,这时,P2为离A最近的可见点。类似地可以求解B。

P2

P1

8. 二维编码裁剪法如何对线段的端点进行编码?

解答:将用户域用为9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相应的编码,当线段的端点落在某个区域内时,对该端点进行相应的编码。从高位开始,每位编码如下:(1)第1位,端点在y=ymax上方则取1,否则取0;

(2)第2位,端点在y=ymin下方则取1,否则取0;

(3)第3位,端点在x=xmax右方则取1,否则取0;

(4)第4位,端点在x=xmin左方则取1,否则取0。

如果线段两端点的4位编码全为零,则线段全部在窗口内;如果两端点的4位编码按位进行与运算,结果为非零,则此线段全部在窗口之外;其他情况下,线段部分在窗口内,部分在窗口外。编码裁剪法的编码用于判断线段与窗口的关系。

区域编码

9.多边形填充扫描线算法包括哪些计算步骤?

解答:对于一个给定的多边形,用一组水平(垂直)的扫描线进行扫描,求出每条扫描线与多边形边的交点,这些交点将扫描线分割为相间排列的落在多边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教学大纲

Photoshop 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 课程主要任务是介绍PHOTOSHOP CS3版工作界面,图像设计基本操作,选区的创建、编辑与应用,图像的填充、绘制与修饰,路径、形状的绘制与应用,色彩艺术,文字魅力,图层的应用,蒙版与通道的应用,神奇滤镜,动作和输入、输出等,最后通过综合实战演练的方式进行案例实训。学习Photoshop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现代化的设计工具的使用技巧,进行各种公益广告设计、商业广告设计、商业包装设计、网页设计,提高设计效率,适应社会要求,能够顺利的走上社会,并为以后独立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1)能够了解数字图像的基本理论、有关色彩理论和颜色模式的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PHOTOSHOP CS3的工作界面以及一些基础操作,例如:对图像 文件的新建、打开和保存操作,以及使用PHOTOSHOP CS中的各种辅助 工具等。 (3)" (4)能够熟练利用PHOTOSHOP CS3中的工具和命令创建、编辑和保存选区; 熟练掌握创建、编辑路径的方法与技巧。 (5)熟练掌握图层的一些概念、基本操作。 (6)对通道与蒙版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轻松掌握通道与蒙版的操作方 法与技巧。 (7)掌握滤镜的一些基础的操作。 3.课程特点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CS3实用教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大量的上机实例操作才能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在上课的全过程必须保证大部分的时间来上机。 `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1、教学内容 项目一Photoshop CS3快速入门 项目二制作滑稽小狗 项目三制作圣诞电子卡片 项目四制作完美婚纱照 项目五制作时尚皮包宣传页 项目六制作舞会门票 ; 项目七制作时尚照片 项目八制作室内装饰效果图 项目九制作学院网站首页

平面设计试题及答案十五

平面设计师考试复习题 2.下列关于色阶对图像的调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使用色阶只能针对图像中较暗的区域进行调整。 B.使用色阶可以对图像的整体亮度进行调整。 C.使用色阶可以对图像的色相进行调整。 D.使用色阶可以对图像的饱和度进行调整。 3. 图象分辨率的单位是(B ) A.dpi B.ppi C.lpi D.pixel 7.能直接绘制路径的工具是( C ) A.喷枪 B.画笔 C.钢笔 D.套索 11.在Photoshop中,( C )滤镜可以使图像中过于清晰或对比度过于强烈的区域,产生模糊效果,也可用于制作柔和阴影。 A.渲染B.画笔描边C.模糊D.风格化 14.在Photoshop中,如果输入的文字需要分出段落,可以按键盘上的( D )键进行操作。 A.+B.+ C.+D. 16.在Photoshop中,( B )模式,形成的效果是高强度的混合。 A.强光B.实色混合C.亮光D.亮度

17.在Photoshop中,( A )命令能够将图像中的颜色替换成选择后的颜色。A.替换颜色B.可选颜色C.色调均化D.匹配颜色18.在Photoshop中,对图像进行自由变换时,按++键的同时,拖曳变换框的4个角上的任意控制手柄,可以将图像( B )。 A.扭曲变形B.透视变形C.进行旋转D.进行缩放 21.下面哪些选择工具形成的选区可以被用来定义图案的( A ) A.矩形工具B.椭圆工具C.套索工具D.魔棒工具 22.在Photoshop中,( A )工具可以模拟画笔效果在图像或选区中进行绘制。A.画笔B.矩形C.套索D.魔棒 24.同一幅图像的不同图层的分辨率(B ) A.不同 B.相同 C.与图层有关 D.都不对 25. Photoshop CS中最多可建立多少个图层(不考虑内存的限制)?(A) A.没有限制 B.24个 C.100个 D.以上都不对 26.历史记录调板在默认情况可以记录多少步?(B) A.10步 B.20步 C.1000步 D.没有限制 28. 平面网页设计中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图片,那么这些图片不可能是(B )格式。A.JPG B.TIF C.GIF D.PNG 30. 在Photoshop中,(A )可以用来选取不规则的并与背景反差大的图像。

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及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若干袋各种形状的物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小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请听他说了些什么?你们能帮上贝贝这个忙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结交好友为开头引入本课,唤起学生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一个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操作感知: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设计意图】学生对各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经历认识各类物品特点的过程。)(3)出示课件,揭示概念。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图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4)齐读图形名称。 (5)板题:认识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从实物到图形名称到立体图形的认知,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多媒体形象化教学的功能,展示出抽象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生成,解决本课重点。)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别出示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辩认。 2、学生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3、亲身体验,感知特点。 (1)学生选一个喜欢的物体做好朋友,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图形的相似教案(教学设计)

图形的相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理解相似形的特征,掌握相似形的识别方法。 2.掌握相似多边形的特征,会根据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并能运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进行相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观察生活中的形状相同的图形,初步认识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理解相似图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相似图形的识别方法,并通过归纳、类比、反思、交流,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并进行美育渗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难点】 1.理解相似形的特征,掌握识别相似图形的方法。 2.能运用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进行相关的计算。 【教学流程】 ~ 一、情境引入 问题1:图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关系什么样的图形是全等形 追问: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放大镜缩小,它们还全等吗 引出课题:这节课来探究这类问题。 二、探究归纳

(一)相似图形 @ 出示一组图形。 定义: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问题2:相似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你能再举出一些相似图形的例子吗 如:放电影时,银幕上的画面与胶片上的画面是相似图形;复印机把一个图形放大,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是相似图形。 问题3:国旗上的大五角星与小五角星是相似图形吗四颗小五角星呢 全等图形是相似图形,相似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即全等图形是特殊的相似。 、 问题4:观察这四组相似图形,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怎样变换得到 每对图形中的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 思考:一个女孩儿从平面镜和哈哈镜里看到的自己的形象,这些镜中的形象相似吗 平面镜中看到的图像,和自己是一样的,它们相似; 哈哈镜中看到的图像,有的被“压扁”了,有的被“拉长”了,它们不相似。 (二)相似多边形 ~ A B C D是两个大小不同的四边形。 问题5: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 1111 (1)它们相似吗

《Photoshop平面设计》考试试题(附答案)

Photoshop平面设计考试试题(附答案) 1.下列哪个是photoshop图象最基本的组成单元:C A.节点 B.色彩空间 C.象素 D.路径 2.下面对矢量图和象素图描述正确的是:C A.矢量图的基本组成单元是象素 B.象素图的基本组成单元是锚点和路径C.Adobe Illustrator 9图形软件能够生成矢量图D.Adobe photoshop 6 能够生成矢量图 3.图象分辨率的单位是:B A.dpi B.ppi C.lpi D.pixel 4.色彩深度是指在一个图象中什么的数量:A A.颜色 B.饱和度 C.亮度 D.灰度 5.图象必须是何种模式,才可以转换为位图模式:B A.RGB B.灰度 C.多通道 D.索引颜色 6.在双色调模式中双色调曲线的作用是什么:A A.决定专色在图象中的分布 B.决定陷印在图象中的分布 C.决定CMYK Profile(概貌)在图象中的分布D.决定超出色域范围的色彩如何在图象中校正 7.下面哪种色彩模式色域最大:D A.HSB模式 B.RGB模式 C.CMYK模式 D.Lab模式

8.索引颜色模式的图象包含多少种颜色:B A.2 B.256 C.约65,000 D.1670万 9.当将CMKY模式的图象转换为多通道时,产生的通道名称是什么:D A.青色、洋红和黄色 B.四个名称都是Alpha通道 C.四个名称为Black(黑色)的通道 D.青色、洋红、黄色和黑色 10.什么色彩模式的图象转换为多通道模式时,建立的通道名称均为Alpha:C A.RGB模式 B.CMYK模式 C.Lab模式 D.Multichannel 模式 11.当图象是何种模式时,所有的滤镜都不可以使用(假设图象是8位/通道):D A.CMYK B.灰度 C.多通道 D.索引颜色 12.若想增加一个图层,但在图层调色板的最下面NEW LAYER(创建新图层)的按钮是灰色 不可选,原因是下列选项种的哪一个(假设图象是8位/通道):D A.图象是CMYK模式 B.图象是双色调模式 C.图象是灰度模式 D.图象是索引颜色模式 13.CMYK模式的图象有多少个颜色通道:D A.1 B.2 C.3 D.4 14.当RGB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时,下列哪个模式可以作为中间过渡模式:A A.Lab B.灰度 C.多通道 D.索引颜色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公开课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认这几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认识的立体图形有哪些吗?它们分别有几个平平的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自主探究) (一)认一认——引入新知 师:大家还认识他们吗? (师依次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 师:谁来介绍一下它们。 生介绍这些立体图形。学生如果不认识三棱柱,教师直接介绍。 师:对于上学期学过的这些立体图形,大家认的很准。 师:请大家来摸一摸,看看其他的物体有“平平”的地方吗?拿出你们袋子里的实物,找一找,用手摸一摸它们“平平”的地方,感觉一下。 (学生动手,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实物上的平面,感知面在体上)(平平的,滑滑的) 师:大家摸到的平平的地方就是立体图形的面,圆柱上容易滚动的那个面是平平的面吗? 生:不是,是弯曲的,圆柱体的平面在两头,圆圆的。 师:是的,圆柱体上容易滚动的摸起来弯曲的面叫曲面,还有球的表面也是曲面,对于曲面,以后我们再研究,今天我们只研究平面,今

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立体图形上的这些平平的面,这是一种新的图形——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玩一玩——把面“请”下来 1、说一说 师:你能想办法把立体图形上的这些平平的面移下来吗?你准备用什么办法得到它们? 生1:把长方体的盒子放在纸上,用笔描出它的边线。 生2:剪一剪,从纸上剪下来一个面。 生3:用印泥把面印到纸上。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全班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从什么体上取下了一个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把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贴到黑板上。

设计基础复习题库 带答案

设计基础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13. “新北京,新奥运”宣传画的设计者是【A 】 A. 陈幼坚 B. 韩美林 C. 松永真 D. 陈绍华 14. 《读者》的刊徽的形象是一只【 B 】 A . 蜻蜓 B. 蜜蜂 C. 青蛙 D. 蝴蝶 15视觉识别系统的简称是【D 】 A. “AI” B. “MI” C. “CIS” D. “VI” 16.欧洲现存最大的教堂是莱茵河畔的【 C 】 A. 亚琛大教堂 B. 哥特大教堂 C. 科隆大教堂 D. 亚眠主教堂 17.文人参与后,中国园林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C 】 A. 天人合一 B. 道法自然 C. 诗情画意 D. 如歌如画 18. 被巴黎法兰西学院教授儒莲称为“技术百科全书”的是【A 】A.《天工开物》 B. 《考工记》 C. 《矿冶全书》 D. 《周礼》 19. 丹麦家具设计的最大特点是【 A 】 A. 简洁实用 B. 富丽堂皇 C. 色彩丰富 D. 沉稳大气 20.下列属于3D动画制作软件的是【 A 】 A.3dsmax B. Coreldraw C. Dreamwaeave D. Flash 21. “新包豪斯”学校的创建者是【B 】 A. 法宁格 B. 莫霍伊·纳吉 C. 康定斯基 D. 克里 22.下列不属于设计艺术美特点的是【 C 】 A. 功能美 B. 形式美 C. 结构美 D. 文化美 23. 人们一般将企业行为识别称作【D】 A. AI B. VI C. CI D. BI 24. 下列不属于招贴分类的是【C】 A . 社会公共招贴 B. 文化体育招贴 C. 娱乐资讯招贴 D. 商业招贴 25下列属于现代设计艺术的是【D 】 A. 展示设计 B. 企业形象设计 C. 标志设计 D. 个人形象设计

图形设计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图形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 将图形描述转换成用像素矩阵表示的过程称为扫描转换。 1.图形: 。 2.像素图: 。 3.参数图: 。 4.扫描线: 。 5.构造实体几何表示法: 。 6.投影: 。 7.参数向量方程: 。 8.自由曲线: 。 9.曲线拟合: 。 10.曲线插值: 。 11.区域填充: 。 12.扫描转换: 。 二、填空 1.图形软件的建立方法包括提供图形程序包、与采用专用高级语言。 2.直线的属性包括线型、与颜色。 3.颜色通常用红、绿与蓝三原色的含量来表示。对于不具有彩色功能的显示系统,颜色显示为。 4.平面图形在内存中有两种表示方法,即与矢量表示法。 5.字符作为图形有与矢量字符之分。

6.区域的表示有与边界表示两种形式。 7.区域的内点表示法枚举区域内的所有像素,通过来实现内点表示。 8.区域的边界表示法枚举区域边界上的所有像素,通过给赋予同一属性值来实现边界表示。 9.区域填充有与扫描转换填充。 10.区域填充属性包括填充式样、与填充图案。 11.对于图形,通常就是以点变换为基础,把图形的一系列顶点作几何变换后,连接新的顶点序列即可产生新的变换后的图形。 12.裁剪的基本目的就是判断图形元素就是否部分或全部落在之内。 13.字符裁剪方法包括、单个字符裁剪与字符串裁剪。 14.图形变换就是指将图形的几何信息经过产生新的图形。 15.从平面上点的齐次坐标,经齐次坐标变换,最后转换为平面上点的坐标,这一变换过程称为。 16.实体的表面具有、有界性、非自交性与闭合性。 17.集合的内点就是集合中的点,在该点的内的所有点都就是集合中的元素。 18.空间一点的任意邻域内既有集合中的点,又有集合外的点,则称该点为集合的。 19.内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20.边界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21.任意一个实体可以表示为的并集。 22.集合与它的边界的并集称集合的。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讨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能力是。 教学难点: 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法。 课前准备: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激情导入,初步掌握认识物体的方法。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狗,你们欢迎他们吗?1.出示图片:小猫和小狗 2.小狗说:“谢谢大家.”小猫说:“在学习前我想提一个问题,你们能记住我们吗? 请快想想,怎样才能记住我们.” (二)学生讨论 1.如何记住一只小猫?又如何记住一只小狗? 2.学生反馈:小猫矮矮的、胖胖的、黄色的猫。 小狗高高的、瘦瘦的.3.小结:要记住它们的特点. 二、活动二:练习分类 小狗说: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想请你们帮个忙,给它们分类. (一)出示图片:物体分类 (二)分组讨论 1.四人分小组讨论,边发表意见边演示课桌上的物品. 2.学生演示自己不同的分类方法. 出示图片:分类方法一、分类方法二 三、活动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小狗说: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物品好吗? 教师板书:认识物体 (一)认识长方体 1.出示图片:长方体 2.小狗问:它是什么样子? 3.每一名同学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一件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数一数有几个面,摸一摸每个面一样大吗?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的?起个什么名字? 4.学生反馈长方体的形状特点(1)有六个面;(2)有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个面是长方形,还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四个面是一样大的,还有两个面一样大.

设计基础完整试题

《设计基础》试题(第三章) (课程代码10177)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招贴内容属于社会公共招贴的是(D ) A.企业形象招贴 B.音乐演出宣传画 B.电影海报 D.“预防爱滋病”宣传海报 2.包装设计必须以市场调查为基础,以下可不考虑进行定位的是(C ) A.生产者 B.商品 C.销售渠道 D.销售对象 3.下列不属于包装设计审美的是(C ) A.材料美 B.结构美 C.文化美 D.装饰美 4、连接封面和内页,目的在于封面和内页牢固不脱离,常采用抽象的肌理效果制作的版面叫(A ) A.封面 B.扉页 C.环衬 D.目录 5.企业形象设计是围绕(B )为主体的一系列视觉符号的设计。 A.标志 B.标准字 C.标准色 C.吉祥物 6.具有实用价值和美感作用的包装外观形体,是指包装审美的() A.结构美 B.造型美 C.装饰美 D.材料美 二、多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平面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BDE) A 1922年美国设计师德维金斯在讲述自己的书籍装帧设计时第一次使用了这个名词 B 其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 C 它的一个现代特征是与现代印刷技术的结合 D 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 E 包括图形、字体、文字、插图、色彩、标志等基本元素 2.下面属于平面性广告的是( ADE)。 A 杂志广告 B 报纸广告 C 广播广告 D 路牌广告 E 车身广告 3.下面属于招贴内容美的有(BCD )。 A 社会现实 B 图形 C 文字 D 文化内涵 E 思想情感 4.标志按构成要素分类可分为(ABDE )。 A 公共标识 B 文字标志 C 图形标志 D 文字与图形结合的标志 E 徽标 5.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的外部视觉形象要素的是(BC )。 A 标志 B 标准字 C 企业的各种制度 D 名称 E 标准色 6.在我国,用于公益或文化宣传的招贴可称为() A 广告招贴 B 公益招贴 C 文化招贴D宣传画 E 商品宣传画 三、填空题 1.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是信息传达最直接、最可靠的构成因素。______是最具煸动性的要素。 2.招贴按服务对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I系统是由__________(MindIdentity简称MI)、_______(BehariourIdentity简称BI)和_________

图形设计试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将图形描述转换成用像素矩阵表示的过程称为扫描转换。 1.图形:。 2.像素图:。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直线的属性包括线型、和颜色。 3.颜色通常用红、绿和蓝三原色的含量来表示。对于不具有彩色功能的显示系统,颜色显示为。 4.平面图形在内存中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和矢量表示法。 5.字符作为图形有和矢量字符之分。

6.区域的表示有和边界表示两种形式。 7.区域的内点表示法枚举区域内的所有像素,通过来实现内点表示。 8.区域的边界表示法枚举区域边界上的所有像素,通过给赋予同一属性值来实现边界表示。 9.区域填充有和扫描转换填充。 19.内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20.边界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21.任意一个实体可以表示为的并集。 22.集合与它的边界的并集称集合的。 23.取集合的内部,再取内部的闭包,所得的集合称为原集合的

24.如果曲面上任意一点都存在一个充分小的邻域,该邻域与平面上的(开)圆盘同构,即邻域与圆盘之间存在连续的1-1映射,则称该曲面为。 25.对于一个占据有限空间的正则(点)集,如果其表面是则集为一个实体(有效物体)。 26.通过实体的边界来表示一个实体的方法称为。 27 28 29 30 1. 7. 8. 9 1. 2.像素图:点阵法列举图形中的所有点。用点阵法描述的图形称为像素图。 3.参数图:参数法描述图形的形状参数和属性参数。用参数法描述的图形称为参数图。 4.扫描线:在光栅扫描显示器中,电子枪扫过的一行称为一条扫描线。

5.构造实体几何表示法:用简单的实体(也称为体素)通过集合运算组合成所需的物体的方法称为构造实体几何表示法。 6.投影:投影是从高维(物体)空间到低维(投影)空间的一种映射。 7.参数向量方程:参数向量方程是包含参数和向量的方程。 8.自由曲线:形状比较复杂、不能用二次方程来表示的曲线称为自由曲线,通常以 9 10 11 12 1. 2 3 4 5.字符作为图形有点阵字符和矢量字符之分。 6.区域的表示有内点表示和边界表示两种形式。 7.区域的内点表示法枚举区域内的所有像素,通过给区域内的像素赋予同一属性值来实现内点表示。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教案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4-87页信息窗1和85、86、87页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中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会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 3.在具体情境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图形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来。 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述自己的发现。掌握探索的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每小组探究题卡两张、长方形正方形若干、三角板、直尺等。 学生课前学习活动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2)培养学生学会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84页“红点”和85页内容,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来验证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把85页上面的小方框补充完整。 问题生成单 1、请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2、请剪一张长方形、正方形卡纸,要注意什么? 3、预习课本第85页,想一想怎样在点子图中画出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课堂上通过老师地提问比一比谁学习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

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5分钟) 谈话:同学们,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和树木都吐出新芽,百花盛开绿意盎然、空气清新怡人。这么美,人们都喜欢外出踏青,却有人攀折踩踏花草树木,我们做几块警示牌来提醒人们保护环境好吗?你看,从图中,你能看出他们都制作了什么形状的警示牌吗?我们来看这两个牌子,他们是什么形状?哦,长方形和正方形,那这两个牌子是怎样制作的呢?长方形和正方形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图形”【板书】 生1:我发现有长方形、正方形。 生2:我发现有五边形。 生3: 我发现有六边形。 师:很好!再仔细观察,你们觉得要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样的特征,我们应该研究谁? 生:通过观察我发现应该研究边和角。 师:谁还有别的想法吗?(大多数同学赞同相等) 师:观察和猜测对解决问题很重要,但是我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还需要我们来验证一下。 学生思考验证方法,相互交流启发。 二、自主探究,尝试体验(20分钟) 1.观察比较,感知规律。 (一、)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师:首先我们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好的1号长方形 卡纸,先观察一下,用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研究长方形边和角。你会有什么发现呢?把你的发现写在任务一卡纸上。小组探索交流。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了 解学生的合作情况,并特别关注学困生。(2.)师:拿出长方形纸,跟我一起这样对折一下,我们会发现相对的这两条边互 相重合,用直尺量一下长度,发现这两条边的长度相等。换个方向对折,这一组相对的两条边也相等。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叫对边,我们可以说长方形对边相等。在长方 形中,我们把较长的边叫做长,较短的边叫做宽。

图形图像的加工 教学设计

《图形图像的加工》教学设计 图形图像的加工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或章节):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2)第四章第三节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4.学时数:1 2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0分钟,课下调研学生情况、访谈,搜集资料大约用 6 0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图像大小、色调的修改方法; (2)掌握图层的切换、图层合并及图层特效制作方法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1 )掌握对数字化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的方法。 (2)能对图像加工的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揭开数字化图像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的奥秘,培养学生对数字化图像进行艺术加工的兴趣,加强学生崇尚美欣赏美并追求健康和谐美的事物,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习、生活和工作服务; (2)加强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使学生逐步学会欣赏他人和正确评价他人的能力。 (二)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是在讲授完《多媒体技术应用》第四章第三节“图形图象像的加工”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构图的设计、背景的特效处理、文字效果的制作、图像的大小、色调的调整,图像的选取、移动、旋转、变形等知识点,搜集学习生活中的相关图片,将多幅图像利用Photoshop软件经过加工处理后,合成一幅具有艺术效果的图像的,突出表达设计者的主题。在图像的加工与合成的过程中,虽然学生已经学过这些知识点,但是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工具应用不当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所以通过Photoshop软件,将多幅数字化图片合成一幅艺术作品的任务,来把这些知识点串起来,从运用的角度而不是功能的角度来学习Photoshop的常用工具的使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利用所学工具进行数字化图像的加工与艺术合成

Photoshop平面设计考试试题附答案

P h o t o s h o p平面设计考试试题附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P h o t o s h o p平面设计考试试题(附答案)1.下列哪个是photoshop图象最基本的组成单元: C A.节点 B.色彩空间 C.象素 D.路径 2.下面对矢量图和象素图描述正确的是: C A.矢量图的基本组成单元是象素 B.象素图的基本组成单元是锚点和路径 C. Adobe Illustrator 9图形软件能够生成矢量图 D. Adobe photoshop 6 能够生成矢量图 3.图象分辨率的单位是:B A. dpi B. ppi C. lpi D. pixel 4.色彩深度是指在一个图象中什么的数量:A A.颜色 B.饱和度 C.亮度 D.灰度

5.图象必须是何种模式,才可以转换为位图模式:B A. RGB B.灰度 C.多通道 D.索引颜色 6.在双色调模式中双色调曲线的作用是什么:A A.决定专色在图象中的分布 B.决定陷印在图象中的分布 C.决定CMYK Profile(概貌)在图象中的分布 D.决定超出色域范围的色彩如何在图象中校正 7.下面哪种色彩模式色域最大:D A. HSB模式 B. RGB模式 C. CMYK模式 D. Lab模式 8.索引颜色模式的图象包含多少种颜色:B A. 2 B. 256 C.约65,000 D. 1670万 9.当将CMKY模式的图象转换为多通道时,产生的通道名称是什么:D A.青色、洋红和黄色

B.四个名称都是Alpha通道 C.四个名称为Black(黑色)的通道 D.青色、洋红、黄色和黑色 10.什么色彩模式的图象转换为多通道模式时,建立的通道名称均为Alpha:C A. RGB模式 B. CMYK模式 C. Lab模式 D. Multichannel 模式 11.当图象是何种模式时,所有的滤镜都不可以使用(假设图象是8位/通道):D A. CMYK B.灰度 C.多通道 D.索引颜色 12.若想增加一个图层,但在图层调色板的最下面NEW LAYER(创建新图层)的按钮是灰色 不可选,原因是下列选项种的哪一个(假设图象是8位/通道):D A.图象是CMYK模式 B.图象是双色调模式 C.图象是灰度模式 D.图象是索引颜色模式 13.CMYK模式的图象有多少个颜色通道:D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1. 想象印证 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 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 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5. 发明设计 (1)请小小设计师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组合,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

平面设计基础知识

平面设计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概念 1、设计的内涵 英文:指进行某种创造时计划、方案的展开过程,即头脑中的构思。 中文:动脑筋、想办法、找窍门、安排、计划、制定方案等含义。 广义: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它既可以指这种活动本身,此时它的词性是动词;同时“设计”也可以指这种活动的结果,此时它的词性是名词。 外延:“设计”一词的外延非常广泛,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领域。设计已深入到人类的知识体系中,尤其在应用学科中,设计是人为事物和活动的本质因素所在。 2、平面设计 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平面设计是这种活动所要采取的形式之一。 平面设计就是以文字、符号、造型来捕捉美感,表达意象,表达意念与企图,进而达到沟通与说服效果的一种设计活动。在平面设计中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设计者的设想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设计者的设想和计划。 3、设计的本源 人们一直寻找能够用视觉符号思想感情的方法。它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其超大型风格因素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代表着一种浓缩的时代精神。早期的画即是字,字即是画,即所谓的“书画同源”。文字的产生使平面上的基本元素得以完美地组合,印刷的发展及为此提供了舞台。这意味着现代平面设计的真正开始。 4、平面设计的特点 (1)手段性 设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不可能为设计而设计。设计作品是一种中介,它的核心目的是最终传达设计者的意图。因此当衡量一个作品好坏的时候,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能否实现传达目的是首要的指标。 (2)主观性 设计过程是设计师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对设计资源和素材的重新组织、整合过程。主观性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特性。对于同一个设计主题,不同的设计师有不同的设计方案。这就是主观性的体现。 (3)客观性 指的是设计表达的客观规律。合乎现实实际。 (4)创新性 设计不是模仿,设计的本质是创新。创新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所谓创新性,是指对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分解组合使之实现新的功能。艾伦弗莱彻是以设计为基础来探索一种意念的创造,因此十分强调设计意念的重要性,他说:“在设计中除了意念,其它所要做的就只不过是设色涂抹罢了。” (5)商业性 5、平面设计的分类 平面设计在二维空间的一切设计活动 (1)字体设计 (2)标志设计 (3)视觉识别设计 (4)名片设计 (5)平面广告设计(路牌、招贴、海报)

图形设计试题及答案终审稿)

图形设计试题及答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计算机图形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 将图形描述转换成用像素矩阵表示的过程称为扫描转换。 1.图形:。 2.像素图:。 3.参数图:。 4.扫描线: 。 5.构造实体几何表示法: 。 6.投影: 。 7.参数向量方程: 。 8.自由曲线: 。 9.曲线拟合: 。 10.曲线插值: 。 11.区域填充: 。 12.扫描转换: 。 二、填空 1.图形软件的建立方法包括提供图形程序包、和采用专用高级语言。 2.直线的属性包括线型、和颜色。 3.颜色通常用红、绿和蓝三原色的含量来表示。对于不具有彩色功能的显示系统,颜色显示为。 4.平面图形在内存中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和矢量表示法。 5.字符作为图形有和矢量字符之分。

6.区域的表示有和边界表示两种形式。 7.区域的内点表示法枚举区域内的所有像素,通过来实现内点表示。 8.区域的边界表示法枚举区域边界上的所有像素,通过给赋予同一属性值来实现边界表示。 9.区域填充有和扫描转换填充。 10.区域填充属性包括填充式样、和填充图案。 11.对于图形,通常是以点变换为基础,把图形的一系列顶点作几何变换后,连接新的顶点序列即可产生新的变换后的图形。 12.裁剪的基本目的是判断图形元素是否部分或全部落在之内。 13.字符裁剪方法包括、单个字符裁剪和字符串裁剪。 14.图形变换是指将图形的几何信息经过产生新的图形。 15.从平面上点的齐次坐标,经齐次坐标变换,最后转换为平面上点的坐标,这一变换过程称为。 16.实体的表面具有、有界性、非自交性和闭合性。 17.集合的内点是集合中的点,在该点的内的所有点都是集合中的元素。 18.空间一点的任意邻域内既有集合中的点,又有集合外的点,则称该点为集合的。 19.内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20.边界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21.任意一个实体可以表示为的并集。 22.集合与它的边界的并集称集合的。 23.取集合的内部,再取内部的闭包,所得的集合称为原集合的

(完整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四种图形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种图形的本质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图形的本质特点; 2、能利用所学知识拼摆图案。 学具准备: 1、积木各小组一套; 2、供折叠用的正方形、长方形纸片每人一张; 3、供学生拼图用的色卡纸及各种图形每小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猜谜语(课前):让小朋友把自己带来的谜语给大家猜一猜,然后教师提出“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小家伙,木脑袋,要说他的本领可不小,造房、造桥样样行,小朋友们喜欢他。”(积木)

2、导入:你们喜欢玩积木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是来玩积木,而是看积木;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块积木。挑好的请举手?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喜欢的积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孩子们能较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二、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 (1)活动:请你把手中积木的面摸一摸,你能把你摸的面用水彩笔描在这张白纸上吗?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描得又快又好! (2)展示:你能把你描的图形给大家看一看吗?抽学生的作品帖在黑板上,然后问:“有没有和这些图形不一样的?”帖出不同形状的: (3)认识揭题:请看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小朋友们描下来的,你们看的清楚吗?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他们放大到了屏幕上。你认识吗?一边认识,一边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些图形。出示课题:认识图形 (4)联系实际: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形状的?学生自由说。 2、认识特点 (1)观察交流:刚才小朋友们举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 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的课,我们要从一位喜欢的老朋友说起。 师:请看过来!他是谁? 生:黑猫警长。 师:是的,一向断案入神的黑猫警长来到我们的教室,却是要来找好人。找什么样的好人呢? 师:事情的经过是这样子的。QQ农场的张爷爷生病了,可他一直惦记着果园里的小草没有除掉。哎,怎么办呢?几天之后,张爷爷的病好了,他到果园一看,令人惊喜的是,这些小草不知被哪些好心人除掉了,欣喜之余,张爷爷请来了黑猫警长帮助他找这些好人。经过仔细观察黑猫警长在地上发现这样四个脚印。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师:孩子们,看到这四个脚印,你们是不是有种很熟悉的感觉?(生:是。)师:那能帮助你们想起了什么?看到这四个脚印,你们有没有想起我们以前认识的好朋友呢? 生1:球。 生2:圆柱。 生3: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那黑猫警长师怎么想的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师:黑猫警长经过仔细的观察,他终于确定了四个一向爱做好事的朋友。 师:今天,老师也把他们请到了课堂。 师:(出示三棱柱)这个朋友有点陌生,他叫做三棱柱。(出示正方体)他是我们的好朋友。 师:跟着这个思路猜一猜还有谁?看!(出示圆柱,长方体) 师:看来你们已经具备了做小侦探的潜质。那小侦探们,现在请你们大胆的猜一猜这些脚印分别是谁留下的? 指名生回答。 师:告诉你们,黑猫警长的想法和你们完全一样。但是这些脚印究竟是不是他们留下来的,我们得证明一下。 师:现在黑猫警长想请你们做他的小助手。愿意吗?(生:愿意。) 师:他想请你们把这些物体的脚印取下来。证明取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生回答。) 师:没关系,办法总比困难多。看看你们的桌上,有笔,有纸。他们能帮助你吗? 生:能。 师:想想你们能用什么好方法?同桌先互相讨论下。 同桌讨论取脚印的方法。 师:你想到了好方法了吗? 生:想到了。 师:那好,下面我们就同桌合作至少取下一个脚印。把取的脚印留在你们桌上的白纸上。开始行动! 师:好。请把东西放回原位。现在老师请同学起来说说你们用到了什么方法取下脚印,并给同学看看你们取下来的脚印师怎么样的? 学生作品展示。(用笔描) 师:现在我们也来描一描好吗?你们选择一个你们喜欢的物体,和老师比一比看谁描得又对又快?开始!(师生操作)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证明了张爷爷要找的好人就是这四个图形宝宝,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其实这些善良有爱心的图形宝宝就是同学们你们。

平面设计 考题(附答案)

第二章平面设计 思考题 1.如何填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2.如何填制“逐桩坐标表”; 3.如何选择圆曲线最小半径; 4.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和条件是什么? 习题 一、填空题 .确定公路几何线形并能使其相互协调的基本要素是。 .公路平面线形是由、和三要素组合而成。 .为了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稳定,横向力系数必须满足和。 .路面在平面上有三条基线,即路面未加宽时的、、。根据不同的旋转基线可以把超高缓和段分成种情况共种形式。 .公路路线平面设计成果主要反映在直线曲线及和两个方面。 .圆曲线上全加宽值的大小与、和等因素有关。 .缓和段有、和三种。 .平面线形中,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称为曲线, 而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称为曲线。 三种。 .在两相邻同向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长度一般不小于。 .在两相邻反向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长度一般不小于。 .《技术标准》规定,公路平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和三种。 .当圆曲线半径时要进行加宽。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类加宽值;对于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类加宽值。.平面线形组合共有基本型、、、、和型等六种形式。 .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适性,还增加了消耗和磨损。 .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物高。 .《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其方程表达式为。 .行车视距分为、、三种。 .平原地区,路基型式一般为;丘陵地区,路基型式一般为;越岭线中,路基型式一般为。.《设计规范》按计算行车速度的行程规定了平曲线最小长度。 .停车视距应包括、和三部分距离。 .根据测定,在转角小于时,司机容易产生错觉,即曲线长将被看成比实际的,公路产生急转弯。 .《技术标准》规定:当公路平曲线半径小于时,应设缓和曲线。但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