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孔施工方案

先导孔施工方案
先导孔施工方案

目录

先导孔施工方案 0

1、概述 0

2、地层岩性 0

3、施工工期及资源配备 (1)

4、施工布置 (2)

4.1 施工道路布置 (2)

4.2施工供水、供电布置 (2)

5、先导孔施工 (2)

5.1施工准备 (2)

5.2 施工工艺流程 (2)

5.3 先导孔主要施工方法及要求 (2)

6、质量控制要点 (3)

6.1 孔位放样及测量 (3)

6.2 钻机对位检查 (3)

6.3 钻孔深度控制 (3)

7、安全文明施工、环水保措施 (3)

7.1 安全保证的主要措施 (3)

7.2 环境保护措施 (4)

7.3水土保持措施 (4)

先导孔施工方案

1、概述

根据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要求,澧河渡槽灌注桩施工前,需对设计部位的地质条件进行复勘,检查地质条件与持力层埋藏深度与设计图纸是否吻合,并以复勘孔资料为依据绘制地质剖面图,作为灌注桩施工的重要依据。

根据设计要求,1#、2#、3#墩桩基础每根桩需进行超前钻孔勘探。钻孔位置为桩的中心部位;建筑物其它11个墩位的每一个承台都需进行超前钻孔勘探。钻孔位置为承台的中心部位,经测量定位后不得移动。钻孔深度应达到设计桩长以下5d(d为桩径)或进入微新岩石以下5m。通过地质复勘的情况确定每处桩基的长度。本工程共需施工先导孔64孔,设计总长度为3898m。

2、地层岩性

工程区地层有上元古界洛峪群(Pt3ly)、上第三系(N)和第四系(Q),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上元古界洛峪群:揭露的地层上、下部为石英砂岩,中部为厚约35m页岩夹泥质粉(细)砂岩,出露于孤山或埋伏于右岸Ⅰ级阶地覆盖层之下,揭露厚度278m。石英砂岩:岩质坚硬,厚243m。页岩:岩质软弱,仅被右岸Ⅰ级阶地退水闸附近SCHLI10、SCHLI12等钻孔揭露,厚约50m。泥质粉(细)砂岩:岩质较坚硬,仅SCHLI3孔揭露,厚约1.5m。

上第三系:河湖相沉积,成岩程度差,产状平缓,岩相变化大。由粘土岩、泥质粉(细)砂岩、中粗砂岩、砂砾岩组成,具多韵律构造。埋伏于河床、漫滩及左岸阶地覆盖层之下,自上而下划分为三个韵律层(N-①~N-③)。粘土岩:灰绿、棕黄色,泥质结构。微裂隙发育,裂面光滑,呈蜡状光泽。偶含砾,局部见有少量灰白色泥灰岩小团块。共揭露三层,单层厚度0.4-5.0m。泥质粉(细)砂岩:含少量细砾。中(粗)砂岩:泥质胶结,含砾卵石。砂砾岩:泥质胶结。

第四系:主要有上更新统冲积层(alQ3)和全新统冲积层(alQ4)。上更新统冲积层上部为厚3~5.5m壤土,局部有薄层砂砾石透镜体,结构较紧密;下部为砂砾(卵)石、中(粗)砂,含少量泥质,较密实。全新统冲积层可划分为全新统下部冲积层(alQ41)和全新统上部冲积层(alQ42)。全新统下部冲积层,厚3~10m,具双层结构,上部为粉质壤土,下部为中细砂、砂砾卵石。粉质壤土较疏松,可塑状;中细砂中密状,含少量泥及砾石;砂砾卵石呈密实状。全新统上部冲积层,层薄,主要为砂砾卵石。

3、施工工期及资源配备

根据总进度计划安排,澧河渡槽先导孔施工安排在2011年3月8日至2011年5月6日,共计60天。为确保如期完成先导孔的施工,计划投入地质钻机6台,确保平均每天至少完成1个。人员配备现场负责人2人、技术负责人1人、

钻机机长6人、钻机工人18人、安全员2人、质量员2人和测量员3人,详见表1

表1 人员配置

4、施工布置

4.1 施工道路布置

根据工程施工总布置,结合施工主干道及场内施工道路,澧河渡槽先导孔施工均利用场内施工道路运输。详见附图1:《洺河渡槽工程施工道路布置图》。

4.2施工供水、供电布置

先导孔施工用水较少,采用洒水车直接供水。施工用电可就近从800KVA变电站接线供电,备用250KW发电机2台。

5、先导孔施工

5.1施工准备

(1)施工前将由项目部总工程师主持对先导孔施工图纸作详细会审,工程技术人员及钻孔施工班组成员都要对钻孔所在地区的地质和水文等情况必须有全面的了解,并熟悉图纸。

(2)钻孔施工班组成员及机材室负责机械的前期准备,保证钻机能正常运转;测量组按施工图纸准确放样,放出孔中心点,并认真进行复核,经监理复核后,才能进行施工。

(3)钻孔桩施工时根据桩顶设计标高、自然地面高程,用人工配合机械修

整修筑钻孔机械进出场道路。场地面积要满足摆放钻机位置。用粘性土填筑高出地面的钻孔平台后,应进行夯实,以免钻孔桩机在钻孔时发生沉陷或歪斜。

(4)施工前,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员应逐孔桩全面检查施工准备,逐级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要使安全、技术管理、组织、措施都得到落实。

5.2 施工工艺流程

先导孔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定位→先导孔钻进→封孔→绘制柱状图和编写地质勘探报告并上报。

5.3 先导孔主要施工方法及要求

(1)测量放样。先导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布置位置测量定位,确保每个先导孔都在中心位置;

(2)钻孔。钻孔采用干钻,并保证岩芯质量,砂砾石层采用套管跟进,冲击钻成孔。岩心采集率:粘性土岩心采取率≥90%,砂砾石层岩心采取率≥40%,粘土岩、砂质粘土岩岩心采取率≥80%,砂岩岩心采取率≥70%,砂砾岩岩心采取率≥60%,变质砂岩岩心采取率≥50%。岩心需装在岩心箱内,并用岩心隔板隔好,填写岩芯牌,注明孔深、回次进尺、采取率、日期等,并进行照相。

(3)取用回转钻探,钻孔终孔孔径不得小于75mm。钻探回次进尺不得超过2m。

(4)终孔。终孔深度为进入设计桩底高程以下5倍桩径,终孔直径不小于75mm(金刚石钻具≥59mm);

(5)封孔。采用粘土球回填并捣实;

(6)自覆盖层开始取芯,并按顺序装箱编号,各种记录要清晰完整。技术人员及时进行岩芯描述、作柱状图并对岩芯拍照登记造册,钻进过程中准确记录遇块石情况、基岩的具体深度,一个先导孔完成后作剖面图。

(7)根据现场素描资料绘制先导孔柱状图,并编写地质勘探报告,报送监理和设计部门,确定桩底高程。

6、质量控制要点

6.1 孔位放样及测量

施工现场通过测量复核场地平整标高,孔位放样采用控制桩引测出具体孔位的办法,保证孔位放样的偏差小于5cm。

6.2 钻机对位检查

钻机就位后,让钻头对准孔位中心,钻杆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后开钻,孔位偏差不大于5cm,确保成孔质量。

6.3 钻孔深度控制

钻孔深度为桩长以下5d(d为桩径)或进入微新岩石以下5m,以钻杆进尺来量测。

7、安全文明施工、环水保措施

7.1 安全保证的主要措施

(1)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1名,佩戴统一袖章和上岗证,配合工班长进行现场指挥,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2)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防护带,防止闲杂人等进入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7.2 环境保护措施

(1)开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护意识,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一律戴安全帽。

(2)施工中根据现场情况和基础处理施工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各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3)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未经考核合格不得上岗。

(4)施工用电必须符合安全用电规定。

(5)各种材料堆放时,应统一规划,严禁随意堆放材料,影响施工。

(6)选择性能优良、噪音小的施工机械,对本工程使用的钻机等机械要进行定期保养维护,以减少因机械故障产生的附加噪声与振动。

7.3水土保持措施

(1)严格组织施工管理,开展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施工前做到全员教育,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定期检查、监督本施工地段的各项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

(2)建立健全水土保持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面规划”原则,抓住本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坏。

(3)加强施工机械管理,注重日常保养,防止油品存放和机械在使用、维修、停放时油料泄漏、渗漏,污染水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