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焊接的设计标准

车身焊接的设计标准

李天奇(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姚培京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

车身焊接工艺种类

汽车车身的制造工艺主要是焊接,包括电阻

点焊、电弧焊、螺母凸焊、螺柱焊、铜钎焊、激光焊及摩擦焊等方法。从广义焊接来讲,还包括机械咬压、自穿铆接、胶接及卷边等连接方法。

车身焊接设计标准

为了确保汽车车身的连接设计具有可制造

性,各大汽车公司都制定了相应的焊接设计标准。下面对几种常用的焊接工艺进行相关介绍。

2.1

电阻点焊

电阻点焊是目前汽车结构制造应用最广泛的

焊接方法,尤其是针对钢板。设计汽车车身的电

阻点焊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见表1)。

(1)等效厚度。汽车车身的点焊往往是2层

板、3层板,或是更多层板搭接的结构,且每层板

表1焊接设计标准比较

序号

主要内容

某美国企业

某英国企业某德国企业

3层板焊接,且厚度都不同,取第二厚度;

2层板焊接,且厚度不同,取薄2层板焊接,取薄的厚度;

80%的薄板厚度

等效厚度

3层板焊接,取界面对应2层厚

的厚度;+20%的厚板厚度

2或3层板焊接,其中2层厚度度的平均值

相同,取相同厚度

裸板≥O.65;电镀锌板≥O.7;2

单板厚度(ffllffl)≤3.0

0.4~4.O

热浸镀锌板≥0.75

3搭接总厚度(mill)

≤6.O

搭接板层数2或3层

2或3层2或3层焊接搭接结构中任何2层的厚下列情形无特别限制:

一般≤2.5:15

板材厚度比例

度比例不超过3:1,3层搭接中3层不同厚度搭接时.最薄层在中特殊情况≤3:1

外侧的2层厚度比例不超过2:l

间;2或3层相同厚度搭接

最小焊点间距

标准19—64

10—46

10—63

(mm)

特殊

13—19

7端点焊点间距(toni),lO~17,

焊点边缘间距(nlln)

4.25~1l

5一13

平角(1800)14(无胶);16(含胶)13~23

钝角(90~179。)

12—15(含胶4-1)

最小焊接翻边10一14(中16)

11.5—17.5(中16)10—26(Ⅳ≤100)9

钝角(特殊情况)宽度(mill)

8一12(毋13)10.5—14.5(咖13)

15—39(日>100)

锐角(75—89。)12—17(含胶+1)

锐角(0—740)

不允许

13~23

焊枪通过最10

592520—50

小间隙(mm)

上海汽车2008.5

?37?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车身焊接的设计标准

作者:李天奇, 姚培京

作者单位:李天奇(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姚培京(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

刊名:

上海汽车

英文刊名:SHANGHAI AUTO

年,卷(期):2008(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崔颖载货车驾驶室标准件焊接工艺浅探[期刊论文]-汽车工艺与材料2008(4)

2.韩立军.HAN Li-jun白车身激光熔焊接头设计型式与质量评价标准[期刊论文]-电焊机2010,40(5)

3.张海亮.Zhang Hailiang帕萨特领驭车身激光焊接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应用激光2006,26(2)

4.党红霞ZQ6380微型面包车车身焊接工艺设计[期刊论文]-汽车工艺与材料2011(4)

5.谭洁.TAN Jie汽车车身焊接质量的分析和保证[期刊论文]-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6)

6.吴荣.张学亮.Wu rong.Zhang Xueling方形凸焊螺母专用电极的设计改进及应用[期刊论文]-新技术新工艺2001(1)

7.张志慧凸焊螺母的焊接工艺研究[期刊论文]-燕山大学学报2001,25(3)

8.姜亚非.张锐.黄文淑浅谈汽车车身焊接车间的工艺生产设备[期刊论文]-科技资讯2010(21)

9.杨泽华.陶奕骁.潘毅轿车悬架项目开发关键技术研究[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师2010(2)

10.梁雨兵关于车身——定位焊接的思考[期刊论文]-辽宁经济2009(1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416800552.html,/Periodical_shqc200805011.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