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幸福观

马克思的幸福观
马克思的幸福观

马克思简介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

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

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即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

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这几千

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一、历史上主要的幸福观

1 享乐主义幸福观 . 享乐主义主要观点是: 幸福在本质上是

一种尘世生活的快乐, 即现时精神和物欲的满足。人一生是

如此短暂, 及时行乐才不愧对人生。西方享乐主义始祖伊壁鸠

鲁说: 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 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

乐。严复提出, 人皆避苦趋乐, 凡属生人, 莫不有欲。

享乐主义以个人利己主义为出发点来追求个人幸福,是片面的, 事实上也是行不通的。

2 禁欲主义幸福观 . 禁欲主义主张最高的幸福在于精神。其根源在于人们曾极力想通过欲望满足来实现对幸福的体验, 却发现欲望的满足通常无法穷尽, 通过欲望的满足最终无法达到幸福。因此, 须抛开一切欲望去追求精神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在西方, 柏拉图说: 每种快乐和痛苦都是把灵魂钉住在身体上的钉子。禁欲主义认为肉体的物质欲望是卑贱的, 那是幸福的桎梏。在中国, 先秦思想家主张安贫乐道, 认为恬淡寡欲, 节制自足就是幸福。孔子: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 不必强求; 一箪食, 一瓢饮足矣。

3 功利主义幸福观 . 功利主义主要思想是趋利避害。17 世纪英国霍布斯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这一本性决定了追求利益成了人类一切行为的目的和归宿。荷兰斯宾诺沙认为相害取小, 有利取大是人的行为准则。19世纪边沁说: 所谓功利, 意即指一种外物给当事者求福避祸的那种特性, 由于这种特性, 该外物就趋于产生福泽、利益、快乐、善或幸福。或都防止对利益攸关之当事者之祸患、痛苦、恶或不幸。

二、反思各类幸福观

每一种哲学都内在地包含着对人生问题的探讨。享乐主义、禁欲主义、功利主义作为一种人生态度在社会各个时期都有表现, 对社会各阶级产生着独特的影响。但是, 它们能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潮, 则是因为制约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集中体现为三大统一: 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相统一, 享受和创造相统一, 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统一。

1 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相统一 . 马克思主义认为: 幸福在本质上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人不但是生物性、社会性的存在, 也是精神性的存在。幸福既不是超验的纯粹的精神体验, 也不是单纯的肉体感官满足。作为人, 除了外在的物质生活, 还有内在的精神生活。恩格斯说: 人他需要和外部世界来往, 需要满足这种欲望的食物、异性、书籍、谈话、辩论、活动、消费品和操作对象。

2 享受和创造相统一 . 马克思主义肯定享受并不是统治阶级的特权, 也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正当权利, 只有劳动人民才能真正有权享受自

己创造的劳动果实。首先, 创造是享受的前提, 享受是创造的结果。只有先创造, 才有享受的可能, 享受层次的高低也是由创造性劳动

所决定的。在创造中, 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层次

的需求才能得到完满。

3 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统一 . 马克思主义并不否定个人对物质利益的合理追求, 视物质利益为追求幸福的保证, 并辨证地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整体利益是个人共同利益的集体, 是个人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体现, 关注整体利益就是在维护个人利益的发展。在相互竞争、彼此发展的状态下, 既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个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从而,在根本上也为整体利益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两者共存共荣相互促进, 两者在终极意义上是一致的。

倡导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积极意义

纵观历史, 各哲学派别对待幸福问题的总态度可集中地表现为: 享乐主义幸福观、禁欲主义幸福观、功利主义幸福观, 但究其实质, 却都未能给出幸福内涵的满意解答, 究竟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始终困扰着人类。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 幸福问题更成为日渐富裕起来的人们所思考和追寻的焦点。反思历史上主要幸福观的思想本质, 界定幸福的内涵, 倡导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来指导人们追求幸福。

四、结语

综观各个哲学在幸福问题的主要论证, 只有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汲取了传统幸福观合理因素, 辨证地结合了各种幸福观理论之中的有效成份, 从而也较完整和深刻地挖掘出幸福的具体内容和实质。其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从人类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关注的是人民的苦难, 追求的是全人类的幸福实现。因此,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一种更贴近现实的人生哲学, 内容上更为科学, 更能集中地理解人生价值和生活态度, 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来指导人生, 会更有利于人们达到幸福愿望的实现。本文通过论证, 为人类追求幸福提供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正确合理的理论依据, 进而倡导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积极意义。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幸福的阐释,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追求和创造幸福生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浅谈对马克思幸福观的认识

浅谈对马克思幸福观的认识 最近,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不是“经济学导论”课,而是“幸福课”。讲师泰勒.本一沙哈儿在诠释“幸福”时说,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人总是追求幸福的,如果这一判断是有不证自明的公理性,那必定意味着,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宿命,人的天性。”人类的发展史,说到底其实就是一部争取幸福的发展史。正如霍尔巴赫在《自然的体系》中所言,“我们的教育、思考和知识,都不过以怎样能获得我们的本性所不断努力追求的幸福为对象。” 然而,幸福是什么?这是没有标准定义的问题吗?当然没有。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地位、环境、民族、职业等各不相同,必然导致这个世界存在着人们对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认同感的差异。比如说,米兰.昆德拉会认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鲁迅则说:“惟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贝多芬如是说:“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啊,多麽幸福的时刻啊!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我该多麽幸福啊!” 虽然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人生幸福的思考各有差异,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但是不难发现,其实他们追求人类幸福的目标是一致的。 例如,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家以理性为基础,强调人类的精神幸福,将幸福渗透于灵魂深处,关注人类内在的精神自由,忽视甚至摈弃物质上的享受和满足。其代表人物苏格拉底的幸福观遵循的是“知识——道德——幸福”这样的思维轨迹;柏拉图把幸福建立在德行和至善基础的观点上。再有,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论的典型观点是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观,它建立在自然主义基础上,承认人的物质享受和感官满足。然而,西方基督教幸福观指出,幸福存在于对上帝的爱与信仰之中,解决生活的弊端的方法是要寻找上帝这个外物作为心灵的支持…… 纵观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对人生幸福的各种不同的思考,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但是不难发现,本质上他们追求人类幸福的目标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是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的。 无论不同的人们有着怎样千差百异的幸福观,但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共性、天性。人的全面发展与自身价值的实现是人获得幸福感的最本质要求。马克思给予人的本质以科学的解释,让我们通过它可以理解幸福的内涵。 马克思学说的核心和精髓就是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追求人类的幸福,最高的价值取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特征

自然辩证法概论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特征 摘要: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使我们在哲学层面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认为在哲学自然观和生态科学发展的过程中, 产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历史的必然。并从唯物论、辩证法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特征, 对其自然观进行了多维度的 阐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维度 1、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马克思、恩格斯在承认自然界的先在性的基础上,关注现实意义上的自然界,进而把社会及其发展过程看成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强调了社会实践意义上的自然界的重要性。“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在实践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1]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唯物主义的原则出发,认为有主观意识和目的的人所参加的社会历史活动并没有遮盖住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社会及其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样就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变革。 2、科学的辨证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基础上论证了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形成是在劳动中完成的,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与人对社会的关系也是辩证统一的。“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生产。”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对立和统一与人和人的关系密切。在阶级社会,自然异化的深刻原因要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去寻找。马克思说“这种自然宗教或对自然界的特定关系,是受社会形式决定的,反过来也是一样。这里和任何其他地方一样,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决定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决定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这正是因为自然界几乎还没有被历史的进程所改变。” [3]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号召人们要真正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改革。” 3、人文关怀的可持续发展的视野。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资产阶级社会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庞大惊人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人们纷纷为工业文明的成就而赞叹。生态环境问题被暂时地掩盖起来。马克思、恩格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现实出发预见到未来发展的趋势,充分显示了前瞻性的意识和远程的眼光。

战争简史

战争简史复习题 单选: 1、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 2、部落联盟是战争的产物,由此推测,战争至今约有一万年左右的历史。 3、列宁指出:“私有制引起了战争,并且会永远引起战争。” 4、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产生战争的根源是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反动的政治统治和对抗性的经济利益冲突 5、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为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 6、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是政治整体中的一个部分 7、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行动,是阶级的政治通过武装斗争手段的继续。 8、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认为: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是:经济 9、判定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唯一的标准是政治。主要是看这场战争的政治内容、目的是什么,是由哪一个阶级进行的,是哪一种政治的继续。 10、人们对战争问题总的、根本的看法被称之为战争观。 11、战争观是在战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战争实践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理论观点。 12、无产阶级战争观认为: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私有制引起了战争,并且会永远引起战争。 13、无产阶级战争观认为:消灭战争的主要途径是:用革命战争消灭反革命战争 14、树立正确的战争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战争、指导战争和确立对待战争的正确态度的前提。

15、任何一场战争,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战争目的,就是进行战争所要达到的预定的战略目标。 16、战争的军事目的、进行一切战争的根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它也是战争行动的本质。 17、战争目的是战略意图的最高表现。为实现目标,必须使战略意图与战争力量、战争手段相符合,加上正确的战争指导,才能实现。 18、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基本思想是: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指导战争. 19、原始社会末期,当时兵器与生产工具没有严格区分,战争中主要使用石制冷兵器,即所谓“以石为兵”。 20、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1260年的特洛伊战争的传说。 21、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战争中,陆军以“甲士”为骨干,所使用的主要武器是铜制的冷兵器,主要的作战形式是车战,其特点是摆兵布阵,进攻以破阵来实现, 22、商汤灭夏,两军进行了鸣条之战,商汤指挥大军列阵发起进攻,一举歼灭夏军主力,班师回都,建立了商朝统治。 23、武王伐纣时,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 24、《牧誓》和前徒倒戈出现在哪场战争中:牧野之战 25、姜尚运用阵前誓师,激励士气,统一作战行动,发挥车战整体威力,适时挥军总攻,顽强作战,夺得灭商的彻底胜利。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一、马克思生态观主要内容 人与自然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对自然界有依赖性,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和组成部分。但人又是社会存在物,具有高于自然物质的社会本质。这集中表现在人具有理性、道德和劳动的能力表现在人们之间通过语言中介沟通与交往,表现在人生产与生活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作为劳动存在物、理性存在物、道德存在物和语言存在物的人,不仅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具有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点。 1、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1)、自然界的客观性与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 首先,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和一部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然的本质的立场,即把人看作自然存在物,同时又受到外部自然的限制。同时,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也是地球环境演化的产物,人是自然之子。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曾经说道: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在这里,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人本身与自然的关系,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其次,自然界具有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性,遵循自己的客观规律。有自觉意识的人虽然能够通过认识和实践改造自然,但这并不表明自然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认识和实践,因为人的实践改变的仅仅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形式和自然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特点,而不能创造自然物质及其规律。再次,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的来源。马克思在肯定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的同时,也强调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界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因为“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另一方面,自然为人类的生活提供生活资料,人类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依靠自然界而生活。 (2)、人类的主体性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性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肯定自然界的客观独立性和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但他们从来没有否认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地位。在他们看来,自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自然界就不断地从独立的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不断增强,自然界的这种人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范围不断扩大。人化自然的迅速扩展决定了自然的存在方式和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也会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3)、劳动: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基础 人是如何与自然界实现联系的呢?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生产实践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钥匙和关键所在。生产劳动是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然而,人类劳动实践不能随心所欲,要受到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就是说,生产劳动作为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活动,体现了主体性与客观性、能动性与受动性、事实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是对物质生产劳动做了生态化的理解,揭示了人类劳动的本质,体现了马

从马克思原理出发谈马克思主义对军队科技发展的指导作用

从马克思原理出发谈马克思主义对军队科 技发展的指导作用 摘要:一个政党、一支军队,要立于不败之地,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作为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航向标,马克思主义对军队科技发展的未来方向和发展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军队科技发展不同于一般的科技,他的进步关系着军队建设和发展,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新中国成立成立六十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中国进行建设改革发展的问题,在实践中形成了一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军工发展理论的创新结果。近年来,党中央和军委一直号召“科技强军”,军队科技发展迫在眉睫,而且使命空前严峻。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在军队科技发展上更为突出。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军队科技发展中国特色军事改革 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马克思主义对军队科技发展的指导作用: 一、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马克思主义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决定了军队科技发展必须坚 持党的领导,必须以为党和人民服务为宗旨。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转正的首要条件是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的重要论断。我军的唯一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那么军队科技的发展也不能偏离这个主题。军队科技发展的前提就是党的领导,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消灭阶级斗争的存在提供一个强大的实力支持,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这也是军工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军队的不断壮大,军队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给军队带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带来发展的新问题。针对此,邓小平指出“军队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性质”,这个性质就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的军队。由此可见,军队科技发展就是为当发展,为人民发展,为社会主义的祖国而发展;而不是国际论中“中国军工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军政府发展科技党在领导军队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指导,把党、国家和人民联系在一起,为军队科技的发展摆明方向。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 用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引导军队科技发展,为军队科技发展提供合法和合理性。马克思主义研究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消灭战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如何遏制战争,维护和平,争取发展,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十分关心和需要着手解决的重大问题。军队实力的制衡是遏制战争最现实也是最直接的手段。二战以后,美苏两大军事阵营的冷战虽然对使世界笼罩在军备竟在的笼罩下,但是真的使得全世界在军事制衡下免于大规模的战争,使世界人民免于战乱的屠杀。军队科技的发展就是为了达到制衡欧美军事实力超前,而我军实力虽蒸蒸日上,但整体落后。为了遏制战争,军队科技的发展首当其冲。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就为其发展提供合法的基础。在很大的程度上,从无形中,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军队科技的进步。现代战争不是唯一的强大标准,科技实力远比其更受青睐,军队科技的垄断一是遏制一国发展强大的手段。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对军队发展做出战略性的转变,以军队实力参与战争的制衡,以军事技术水平的发展为中国腾飞的经济早就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一)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心得体会 幸福一直是人们的追求。关于幸福的话题,常常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幸福是一种客观状态,拥有财富和地位才能获得幸福;也有人说,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心中充满阳光自然就会幸福。那么,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幸福?唯物主义者认为,幸福是主客观的统一。从客观方面说,它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结果和反映,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从主观方面说,它是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一种感受和体验,取决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考察幸福,既要有客观标准,又要看主观感受。应该说,我们的社会为每个人追求和实现幸福提供了基本条件,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整体幸福度将大大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许多地方已经把幸福指数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更加重视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关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这是时代进步的体现。 然而,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现象: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一些人却认为幸福指数并未随之提高,甚至感到不如过去幸福了。显然,这个“反差”的出现,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就客观因素说,改革带来利益格局的调整,在我国社会深刻变动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必然会给不同的人们带来不同的影响。对此,应当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来解决,努力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主观因素讲,幸福总是相对的,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正确认识幸福,学会感受幸福,才能真正获得幸福。事实表明,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一个人幸福与否往往并不由其财富和地位决定,而是与其主观感受密切相关的。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感受幸福。俗话说,知足者常乐。老子也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皆有欲,这种欲望只要是正当的,就应该得到尊重和承认。但是,如果私欲膨胀、欲壑难填,就会为欲所惑、为欲所累,遑论幸福。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改革尚未到位、体制仍不完善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消极现象。如果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看到一些消极现象就失去内心平衡,面对名利和美色的诱惑就变得难以自持,结果必然误入歧途。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就是因为过分贪婪而堕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最终也远离了幸福。 学会感受幸福,应当富而思源。懂得感恩才能知福。一流清泉,必有源头活水;一棵大树,必有根下沃土。一个人来到世上,每一分成长进步,无不倾注着来自家人、师长、同事和社会的关爱与帮助。常常想到“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心中自然就会多一些幸福、少一些抱怨。同样,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得来的,应该倍加珍惜。如果富而忘本、迷失方向,就会导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奋斗者常常是充实的,奉献者常常是幸福的。学会感受幸福,需要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很难想象,一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精神空虚的人能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努力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把个人的价值融入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中,融入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中,为了实现理想而奋斗,为了人民利益而奉献,不但自己能够感到幸福,而且能为他人带来幸福。这样,我们的社会也会添一分和谐、多一丝暖意、增一股活力。 (二)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树立科学的快乐幸福观 快乐幸福生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当人均GDP达到一定阶段后,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劳工权益、医疗保障、生态环境等公共事业建设,才能够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和快乐。

自然辩证法论文-马克思自然生态观

姓名:单佳 学号:20120035 专业:动力工程 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内容以及对它的评价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理论体系中深入全面阐述了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于解决当下生态危机,以及建立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有着非常现实且有效的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自然生态观 生态文明 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要求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人类在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主线。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基本内涵,阐发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内蕴与价值取向,对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提供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1、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高度发展的产物,人高于自然,但人却来自于自然并且只能在自然中生存发展。恩格斯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 我们统治自然, 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一样, 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这决定了人与自然本质上是统一的。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对此马克思说:“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恩格斯也说过:“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不是纯粹的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而是休戚相关、互利共生的有机整体。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而非外来的征服者。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而非单纯的改造对象。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的精神生活的充实和物质生活的满足都以自然为基础。为了生存,人必须从自然界中获取生产生活资料。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人们就什么也不能创造。马克思说:“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上讲,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艺术的一部分。是人类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粮食。”马克思把自然界称为“感性的外部世界”,自然界是人类精神活动产生的源泉。认为它给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生存环境和进行生产劳动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场所。人类在生产中经过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变换,把自然这个无机的身体部分地变成了自己有机的身体,维系和延伸着人类的物理存在。马克思说:“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

马克思的幸福观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417201285.html, 马克思的幸福观研究 作者:李艳文魏玮张瑾 来源:《学理论·中》2012年第12期 摘要:马克思作为哲学家,他追求的是全人类的幸福实现,他的幸福思想能够为人类的 幸福追求指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重点分析了马克思幸福观的内容,对幸福的定义和本质以及人类不幸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又指出了幸福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幸福;不幸;异化;共产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29-02 幸福问题是人类一直不断探讨的永恒话题,对幸福问题的研究关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伦理学界一直研究的重大问题。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幸福感却越来越低。目前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和不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发展阶段,幸福日益成了政府和百姓备受瞩目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研究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就具有了更为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幸福的定义 (一)幸福的定义 幸福是个难以理解的词语,千百年来,人们都试图对这个词进行全面的解释,似乎都不能说清幸福到底是什么。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1.幸福是欲望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 人作为生物进化的最高形态,人存在这个世界,必须通过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来延续自己的生存。在获取的过程中,人类会感受到欲望和需求被满足时体验到的快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体验到的快乐就是一种幸福。 这种幸福的解释有某种合理性,但是也有许多疑问。欲望被满足是否能真的带来快乐暂且不论,即使人类能从中获取快乐,这快乐不能等同于幸福,幸福以快乐为基础而又高于快乐,快乐是短暂的,而幸福是长久的。 2.幸福就是道德 在传统的伦理学观念中,美德和幸福是一体,一些学者认为拥有美德就是拥有幸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提出来“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他的幸福观念里有“知识—道德—幸福”这样一条思维轨迹。柏拉图的幸福思想的理论核心是“理念论”,在他的理念世界里,善的理念是居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张亚琦 (北京工业大学电控学院,学号:S201302246 ) 摘要:马克思是唯物论倡导者的典范,他提出的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伟大之处体现在持续的,长远的意义上。目前人类的自然环境收到严重的破坏,这是由于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贪婪的掠夺。一味的追求效益和利益不得不以疯狂的占有自然资源为代价。如今的生态现状已经向人类发出了警告。而两百年前的马克思这一生态自然观的诞生为今天的地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高瞻远瞩的理论依据和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人类;生态文明建设 Marx's Ecology Natural View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Zhang yaqi (College of Electronic Contro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umber:S201302246) Abstract:Marx is a good example of materialism advocates, greatness he raised Marx ecological view is reflected in the sustained, long-term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received serious destruction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this is because of human greed looting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 pursuit of benefit and interest to crazy share the cost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 ecological status of today has issued a warning to mankind.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Enlightenment look far ahead from a high plane of two hundred years before the birth of Marx, the ecological view of today's earth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Key words:Marx's ecological values; anthropolog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战争观中的科学与伦理

战争观中的科学与伦理 2005-10-06王建民点击: 3176 战争观中的科学与伦理 战争理论中有一种人们熟知的观点,即战争按其性质可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但是,谈论战争的性质,这是客观地看待战争,是把它作为认识的对象、科学的对象,而正义和非正义概念只是一种主观立场的表达,因此,这对概念是否适于在科学上为战争定性,有重新研讨之必要。 照西方某些辞书所云,正义战争的概念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思想,早期由公元4世纪古罗马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所倡导。这大约是指他的《上帝之城》一书中的言论。1[1]然而,人们使用“正义”“非正义”概念谈论战争问题,时间上要早的多。例如,约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载有大量演说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参战各方频频使用“正义”“非正义”的用语为自己辩护或抨击对方。1[2]中国古代思想家也早就对战争有了“义”与“不义”之分。1[3]我们今天有关“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说法,似乎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找到根据。例如,列宁曾经说:“战争与战争不同,有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有进步的战争和反动的战争,有先进阶级进行的战争和落后阶级进行的战争,有巩固阶级压迫的战争和推翻阶级压迫的战争”;1[4]革命战争“是历史上所有一切战争中唯一合理的、正当的、正义的、真正伟大的战争。”1[5] 经斯大林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对正义和非正义战争作了如下概括: “布尔什维克认为战争有两种: (一)正义的、非掠夺性的、解放性的战争,其目的或者是保卫人民抵御外来的侵犯和奴人民的企图,或者是把人民从资本主义奴隶制度下解放出来,或者是把殖民地和附属国从帝国主义者压迫下解放出来; (二)非正义的、掠夺性的战争,其目的是掠夺和奴役别的国家和别国人民。布尔什维克拥护前一种战争。至于后一种战争,布尔什维克认为必须对它进行坚决的斗争,直到举行革命和推翻本国帝国主义政府。”1[6] 上述观点长期影响着苏联的军事社会学理论。例如,在一本出版于1971年的题为《苏联对军事哲学的研究》的著作中,还能读到这样的话:“战争的政治内容和目的决定着战争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因此,每一具体战争都或者带有正义性质,或者带有非正义性质。而战争性质又决定着人民群众对战争的态度。”1[7] 在我们的出版物中,正义和非正义战争观被进一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了。正义战争被定义为“一切符合人民群众和民族根本利益的战争。如解放战争、反侵略战争。马克思主义者赞助一切正义战争”;非正义战争则是“一切违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战争。如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的战争、掠夺和奴役别国人民的侵略战争。马克思主义者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1[8]后面的讨论将表明,正义和非正义战争的划分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毫不相干。 正义和非正义战争概念不是规定战争客观性质的科学概念,它们只是一种对于战争的伦理立场的表达。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 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王凯【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幸福 【概要】:人的幸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关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人类幸福的真实根基是现实生活世界。马克思的幸福理论对当代人幸福感的异化也有重要作用。 【正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探索,在根本上说就是为现实的人提供‘安身立命之本’,为人的活动提供‘最高的支撑点’。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关注的乃是人本身的幸福生活和美好的未来。”【1】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是什么 一、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幸福的主观性强调的是不同时代、阶级以及不同生活目标和理想的人有着不同的幸福观,显示着幸福的个体性;幸福的客观性强调的是人们需求的满足,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这种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基础是人的实践。首先,幸福的客观性决定幸福的主观性,幸福的主观性依存于幸福的客观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主体价值得以实现的体现,与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理解分不开。但幸福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条件决定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环境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承认幸福的主观性,是确立正确幸福观的前提。但是,幸福的主观性不能脱离其客观性而存在。其二,幸福的实现,要通过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幸福离不开人的主观体验。但是,追求幸福的欲望本身不是幸福,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活动,使追求幸福的主体欲望与客体结合,即通过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使欲望得到满足,才能获得幸福。其三,随着实践的发展,幸福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都会发生变化。一方面表现为,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享受需要和生存需要的对立将逐步消失,“以前表现为奢侈的东西,现在成为必要的了”。【2】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改善,将极大地充实和扩展人类幸福的内涵,并提升人类幸福的质量。 二、幸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 马克思以前的幸福观,往往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割裂或对立起来。这些幸福尽管形形色色,但归结起来,最主要的有两大类:一种是把幸福归结为禁欲主义,认为人的物质欲望即为邪念,肉体的需要即为罪恶,必须加以压抑和禁止。另一种是把幸福归纳为享乐主义,强调个人的物质享受,否定健康的精神生活。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人对其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需求,完全是正当的,满足正当需要是人不可剥夺的权利,一切压抑人的正当需要的行为,都是违背人性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人的正常需要,绝不仅仅是指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自然需要,还包括满足人们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人的自然需要主要指人的生理需要,如吃、穿、住等等;人的社会需要包括人的政治的、经济的以及发展需要等等;人的精神需要包括归属需要、认同需要、自尊需要等等。所以,人的幸福不仅仅来自对自然需要的满足,也来自对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如果一个人只追求物质享受,没有精神追求,即使达到自己的目标,这种幸福感也是苍白的,并且很快就会厌倦的。如果一个社会

论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意义

论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幸福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生存状况造成了人们在幸福观念上的差异性和选择性。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都对幸福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其中以马克思的幸福观最为丰富和深刻,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持久。对它的考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马克思一生都在思考幸福这一主题,并为追求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幸福不断地进行理论创作和实际斗争,在其不同时期所写的著作中阐述了幸福观的具体内容,并将幸福的根本目标提升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高度。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原著和相关文献资料的研读,拟阐明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内容及其当代启示,为人们追求和实现幸福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和途径。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马克思幸福观发展的大致轨迹。首先,叙述了马克思幸福观产生的背景,即工业革命为它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前提,无产阶级是它产生的阶级基础,而传统幸福观为它的产生提供了思想资料。其次,认为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先后经历了萌芽、转变、成熟和深化等历史发展阶段,马克思在不同时期所写的著作阐述了其幸福观的具体内容。最后,总结了马克思幸福观的根本转向,即幸福的理论基点由人本学转向了唯物史观;幸福的研究主体由个人转向了阶级和类。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首先,马克思把幸福产生的基本源泉理

解为实践,把幸福的现实主体表述为社会关系中存在的人,把幸福的重要内容概括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并认为社会分工和社会交往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是实现幸福的有效途径,以及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幸福的制度保障。其次,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特征是客观规律性和世界历史性,阶级性和革命性,以及个体主体性和选择性等。第三部分,进一步考察了马克思幸福观的当代意义。马克思的幸福观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它不仅有利于克服和指正以往幸福观的缺陷与不足,而且为走出当前社会存在的幸福观误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帮助。此外,马克思的幸福观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而人民幸福的实现则要依靠经济发展、政治改革、精神文明提升、社会管理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途径以及个人自我调整的主观途径来实现。【关键词】:马克思幸福观共产主义和谐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038 【目录】:中文摘要8-10ABSTRACT10-12引言12-15第一章马克思幸福观的历史发展15-231.1马克思幸福观的产生背景15-161.2马克

社会主义幸福观教育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作业当代大学生幸福观调查报告

一、调查原因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哈佛夏哈尔教授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什么是幸福?在物质日益丰沛的现代社会,为何人们却难以感受心灵的幸福?于丹也曾面临如此困惑。渐渐,她领悟到,如果有许多奢望,那一定是一辈子都追不着的。相反,如果信任朴素,从最扎实的地方做起,幸福就离得近了。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幸福的含义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它不是由外在的物资条件或者所处环境决定的,它更加强调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认知和满足。幸福的标准既不能用尺来量,又不能用秤来称,它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着的。而我们认为,幸福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由于感受到自身存在价值生活目标与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所持的根本态度和观念体系。幸福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群体可能形成不同的幸福观。在现实中,幸福观主要体现在个人的世界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人生经验,选择自己所期望的幸福生活。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对追求实现幸福途径的认识,构成其幸福观。 历代先贤对正确的幸福观的探索从未止步。欧文说: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罗曼罗兰说:一无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一切!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断探索,我们对幸福的理解从简单的物质满足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丰盈。 马克思主义在广泛研究前人著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幸福的看法,形成了与封建宗教神学幸福观和资产阶级幸福观有着本质区别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多维度的幸福观。首先,他认为人的幸福和人的需要是不可分离的,重视人们正当的物质利益。其次,马克思没有忽视精神生活在幸福中的地位。他认为单纯的物质资料本身并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只有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保障下,物质生活才与精神生活一起构成幸福的内容。此外,马克思认为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即辩证的统一。社会幸福决定着个人幸福,个人幸福丰富着社会幸福。正所谓:没有小家何来大家。 马克思最终总结出幸福的真谛:幸福就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充分创造和享受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自由、全面地发展自身,并追求全人类的幸福,以升华个人的自我生命价值。幸福是人以存在的完美指向的一种价值追求,幸福的追求需要人在后天生活中获得能力,这就意味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唯有人得到自由、全面地发展,具有创造幸福、享受幸福、感悟幸福的能力,才能真正达到幸福的状态。 进入21世纪后,伴随世界一体化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在改变我国经济领域的面貌同时,人们的思想领域激起强烈的共振。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的特殊群体,其幸福观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未来中国的兴衰。人们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自我至上等观念对大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幸福观认知现状、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对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情况,我们选择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二、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问题。人与自然之间虽有对立的一面,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两者之间愈加明显地趋于统一,人生活在自然的整体之中,同时人又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改造自然,使自然人化。真正的人的生产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唯一途径。正确理解这一关系,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文明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此,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于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理解人和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和思想。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 更主要是社会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又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而劳动是人类借以从自然界分化独立出来的根本力量。恩格斯指出 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劳动实践中人类实现了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从而满足了自身的需要同时又实现了人与人之间活动的交换,并结成一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的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这就是说人不仅在劳动实践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对象,而且人的一切社会关系也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劳动实践创造出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使人成为一种社会存在物。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实践的存在方式。而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也就是说,动物只能被动的适应自然,而人在实践活动中并非仅仅接受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制约,而且要依据自己的目的利用客观规律去改变自然界,使它达到满足人的需要的新的状态。这一过程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其结果是从天然自然中分化出人化自

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 幸福是什么?马克思认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它是为大家而献身;那么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就是马克思的幸福观,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我们重温这段话,意蕴无穷,启迪良多。 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1.以人为本——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基点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通过引入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在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科学地阐述了关于人即人类幸福的思想。如幸福是人类的特有属性,幸福是以物质为基础的。马克思认为,幸福是人类的特权。只有人能进行生产活动并形成人类社会,只有人才能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幸福是以物质为基础的,这就是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立足点,正是在这种“以人为本”的基本立场上,马克思进一步发展了关于幸福的理论。

2.实践活动——马克思幸福观的产生源泉 只有以物质条件为基础,才有可能谈幸福,这是马克思的创新。实践活动创造了幸福的条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核心,而且还是实现幸福的途径。 3.集体主义——马克思幸福观的终极归宿 马克思认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这是马克思对集体主义的简洁阐释。马克思在回顾惊心动魄的人类发展历程时总结道:“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幸福的人。”为大多数着想,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这就是集体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集体主义不但是个人获得幸福的保障,还是全社会幸福的要件,而共产主义则是幸福的最高表现。 4.统筹兼顾——马克思幸福观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幸福观充分地贯彻了其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马克思认为,幸福的内涵是多重的、系统化的,而实现幸福的路径也是多样化的。如物质幸福和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