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4之知识讲解_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_提高

高中化学选修4之知识讲解_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_提高
高中化学选修4之知识讲解_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_提高

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学习目标】

1、认识盐类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从而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2、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认真分析盐类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 +或OH -

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的趋势,明确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

3、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要点梳理】

要点一、盐类水解的实质 1.定义

【盐类的水解—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⑴以CH 3COONa 为例探究盐类的水解

CH 3COONa 溶于水之后,完全电离————强电解质

CH 3COONa ═ CH 3COO - + Na +………① ————(电离出的离子既没有H +,也没有OH -)

把CH 3COONa 溶于水之后,溶液中还存在的电离平衡:

H 2O H + + OH -………②————(纯水中c(H +)=c(OH -)=1.0×10-7

mol/L ,显中性)

CH 3COOH 是一种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中既然存在CH 3COO -和H +

,根据可逆反应, 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共存,那么就一定有CH 3COOH 。

CH

3COO - + H + CH 3COOH ………③(CH 3COONa 电离产生的CH 3COO -与水电离产生的H +

)

随着CH 3COONa 的加入,CH 3COO - 结合水电离出的H +

,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溶液

中c (OH -)>1.0×10-7mol/L >c (H +

),CH 3COONa 水溶液显碱性。 ⑵盐类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 + 或 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在溶

液中由盐电离出的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其平衡向右移动,引起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变化。

酸 + 碱

盐 + 水

2.实质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和水电离出的H +或OH -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促进了

水的电离。 注意:

①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 + 或 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②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电离出的c (OH -)≠c (H +

)并使溶液呈酸性或碱性。 ③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水解程度很小,故水解产物极少,盐溶液的酸碱性极弱。 3.水解特征

可逆:盐类水解和酸碱中和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微弱:盐类水解非常微弱,进行程度小,一般无沉淀、气体产生。 吸热: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盐类的水解是吸热反应。 [特别提醒] 盐类水解的条件:

(1)必须有“弱根”离子(弱酸酸根阴离子、弱碱阳离子)。

(2)盐必须易溶于水(如CaCO 3难溶于水,可以不考虑盐类的水解)。 要点二、盐类水解的规律 1.盐类水解规律。

盐类水解规律可概括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具体理解如下:

(1)“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是指盐中有弱酸酸根离子或者是弱碱阳离子,才能水解;若没有,则是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反应。

(2)“越弱越水解”指的是弱酸酸根离子对应的酸越弱,就越容易水解;弱碱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就越容易水解。

(3)“都弱双水解”是指弱酸弱碱盐电离出的弱酸酸根离子和弱碱阳离子都发生水解,且相互促进。

(4)“谁强显谁性”是指当盐中的弱酸酸根离子对应的酸比弱碱阳离子对应的碱更容易电离时,则水解后盐溶液显酸性;反之,就显碱性。

以上规律可用表格表示如下:

[说明]

酸式盐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要看其电离和水解的相对强弱。若电离能力比水解能力强(如NaHSO4、NaH2PO4),则水溶液呈酸性,NaHSO4只电离不水解也显酸性。若水解能力超过电离能力(如NaHCO3、Na2HPO4),则水溶液显碱性。

要点三、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因此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中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NH3·H2O、H2CO3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2、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而中和反应是趋于完全的反应,所以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微弱的。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一般不写“=”而写“”。

3、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离子方程式应分步书写,且以第一步水解为主,如CO3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CO32-+H2O HCO3-+OH-(主要)

HCO3-+H2O H2CO3+OH-(次要)

若写成CO32-+2H2O H2CO3+2OH-或CO32-+H2O CO2+2OH-等,则都是错误的。

4、多元弱碱的阳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较复杂,中学阶段只要求一步写到底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其最终生成的弱碱即使是难溶物也不标“↓”状态符号,因其水解生成的量极少,不会生成沉淀(但可形成胶体),如A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常写成:Al3++3H2O Al(OH)3+3H+。

要点诠释:(1)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同样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2)要将盐的电离方程式与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区别开来。如HS-+H2S2-+H3O+是HS-的电离方程式,而HS-+H2O H2S+OH-则是H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3)实验室制Fe(OH)3胶体时,因水解较彻底用“=”,Fe3++3H2O △

3

+3H+。

【典型例题】

类型一、盐类水解的实质及水解规律

例1.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思路点拨】弱酸的阴离子或者弱碱的阳离子在水中会与水电离的氢离子或者氢氧根结合,从而促进水的电离。

【答案】C

【解析】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 H++OH―。A溶于水成为盐酸,电离产生H+,使得平衡左移;B中质子数为26的离子是Fe3+,其能发生水解,使得平衡右移;C表示的是Cl―,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D是醋酸根离子,能水解,使平衡右移。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水的电离影响因素、化学用语等知识。此类组合题型在近年高考中是首次出现,在以后的高考中可能被其他省市高考命题者借鉴。本题的解答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理解水的电离影响因素,如向水中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加入水解盐,促进水的电离;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等。

举一反三:

【盐类的水解—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变式1】pH=4的醋酸和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关系前者与后者比较()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

【答案】B

【变式2】(2015 人大附中)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溶液,其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NaCl ②CH3COONa ③NH4Cl ④NaOH ⑤H2SO4⑥Ba(OH)2⑦Na2CO3 ⑧NaHCO3 ⑨HCl

【答案】⑥>④>⑦>⑧>②>①>③>⑨>⑤

【解析】⑥和④都是碱,Ba(OH)2为二元碱,NaOH为一元碱,pH值应⑥>⑩;②⑦⑧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pH值大于7,根据越弱越水解可判断pH值大小顺序,因为酸性顺序:CH3COOH>H2CO3>HCO3-,则碱性顺序为:Na2CO3> NaHCO3 >CH3COONa。

【总结升华】本题重点考查盐类水解、溶液酸碱性等知识,可先将溶液分为酸性、中性、碱性三组,再进一步比较pH大小。此类试题要求准确把握酸碱的相对强弱,充分依靠水解规律判析。

例2.由一价离子组成的四种盐:AC、BD、AD、BC的1 mol/L的溶液,在室温下前两种溶液的pH=7,第

【思路点拨】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者弱碱的阳离子才会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者氢氧根结合,并且弱酸(或弱碱)越弱,其对应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

【答案】A

【解析】由AD溶液的pH>7,可知AOH的电离程度大于HD,由BC溶液的pH<7,可知BOH的电离程度小于HC,同理由AC、BD溶液的pH=7,可知AOH与HC、BOH与HD的电离程度相同。故有电离程度HC=AOH >HD=BOH,即HC的酸性大于HD,AOH的碱性大于BOH。

【总结升华】物质的结构决定着物质的性质,盐能否水解,怎样水解,必须首先从物质结构入手加以分析,从而发现并掌握盐类水解规律。怎样判断盐是否水解,先要抓住组成盐的两个根(酸根和碱根)进行分析。若有弱根则水解,若无弱根,只有强根,则无法水解;若酸根弱,碱根强,则酸根水解,溶液显碱性,反之亦然。

类型二、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例3.(2015 四中同步) 下列水解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Na2CO3:CO32―+2H2O H2CO3+2OH-

B.NH4Cl:NH+4+H2O NH3·H2O+OH-

C.NaF:F-+H2O===HF+OH-

D.CuSO4:Cu2++2H2O Cu(OH)2+2H+

F.Na2SO3:SO32―+H2O HSO3―+OH-

【思路点拨】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应分步书写,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一步完成(中学阶段)。

【答案】DF

【解析】A项,CO32―水解应分两步;B项,NH4+水解是NH4+结合水电离出的OH-而生成NH3·H2O和H+;C项,错用了等号,应用“”;E是HCO3―的电离方程式。

【总结升华】遵循水解离子方程式的规则判断。要善于区别水解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

举一反三:

【变式1】(2016 四中同步)下列属于水解反应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

A.NH4++H2O NH3·H2O+H+

B.CO32―+2H2O H2CO3+2OH―

C.CH3COOH+H2O CH3COO―+H3O+

D.CH3COOH+OH―CH3COO―+H2O

【答案】A

【解析】B项不能一步水解,应该用多步水解方程式表示;C项是电离方程式,不是水解方程式;D项是醋酸与可溶性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高一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化学酸碱盐分类 酸: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唯一)是H+的化合物 分类: 1. 按照在水溶液中是否能完全电离 强酸:HCI HBr HI HNO3 H2SO4 HMnO4 HCI04(高氯酸) 弱酸:HClO (次氯酸)HF CH3COOH H2SO3 H2S H3PO4 H2CO3 2. 根据一分子酸可电离出的氢离子的个数 一元酸:HCI HBr HI HNO3 HMnO4 HCIO4 HCIO HF CH3COOH 二元酸:H2SO4 H2SO3 H2S H2CO3 三元酸:H3PO4 3. 根据酸根中是否含氧 含氧酸:HNO3 H2SO4 HMnO4 HCI04 HCIO H2SO3 H3PO4 CH3COOH H2CO3 无氧酸:HCI HBr HI HF 4. 根据水溶性 可溶性酸:除硅酸外的其他酸,如:HCI H2SO4 HMnO4 CH3COOH 难溶性酸:H2SQ3 (硅酸) 5. 根据挥发性 难挥发性酸:H2SO4 H3PO4 挥发性酸:HCI (浓)HBr HI HNO3 (浓)HF H2SO3 H2S CH3COOH H2CO3 6. 根据有机物与无机物分类标准 有机酸:CH3COOH 无机酸:HCI HBr HI HNO3 H2SO4 HMnO4 HCIO4 HCIO HF CH3COOH H2SO3 H2S H3PO4 H2CO3 7按照氧化性强弱 氧化性酸:H2SO4 (浓)HMnO4 HCIO4 HCIO HNO3 (稀、浓) 非氧化性酸:HCI HBr H2SO4 (稀)HF H3PO4 H2CO3 弱酸电离:HCIO H CIO H 2CO3 H HCO 3 分步电离: 2 HCO 3 H CO32 性质: 酸的通性: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

高中化学 选修4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 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 kJ·mol-1,且ΔH 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高中化学选修4二单元测试题.docx

选修 4第二章《方向、限度、速率》单元检测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 ( 本题包括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在 2A+ B 3C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 mol·L-1·s-1B.v(B)=mol·L-1·s-1 C.v(C)= mol·L-1·s-1D.v(D)=1 mol·L-1·s-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 分数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3.在 2 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 气) +B( 气)2C气+D(气)。若最初加入的 A 和 B 都是 4mol,在前10 秒钟 A 的平均反应速度为mol·L-1·s-1,则 10 秒钟时, 容器中 B 的物质的量是 A. mol B . mol C . mol D . mol 4.下列变化过程中,S<0的是 A.氯化钠溶于水中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 C.干冰的升华D.CaCO3(S) 分解为 CaO(S)和 CO2(g) 5.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 P2=下,可逆反应2X(g)2Y(g) + Z(g)中,生成物 Z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6.α1 和α 2 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 A 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α1、α2均减小B.α1、α2均增大 C.α1减小,α2增大D.α 1增大,α 2减小 7.对可逆反应4NH3( g)+ 5O2(g)4NO(g)+ 6H2 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 4υ正(O2)= 5υ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 8.已知反应A2( g) +2B2( g)2AB(g)的△ H<0,下列说法正确的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9.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 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 ( N2 O42NO △H> 0 ) ( 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甲乙 (b)在活塞上都加 2 kg 的砝码 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 正确的是 A.( a)甲 >乙( b)甲 >乙B.( a)甲 >乙( b)甲 =乙 C.( a)甲 <乙( b)甲 >乙D.( a)甲 >乙( b)甲 <乙 10.在 A( g)+ pB ( g) qC(g) 的反应中,经t秒后 C 的浓度增加m mol/L,则用 B 浓度的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A.pq/mt mol·L-1 s-1B. mt / pq mol·L-1s-1C.pm/qt mol·L-1s-1 D. pt/mq mol·L-1 s -1 二、选择题 11.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增大反应物的量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D.使用催化剂 12.右图曲线 a 表示放热反应 X(g) + Y(g) Z(g) + M(g) + N(s)进行过程中 X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 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 b 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X A.升高温度B.加大 X 的投入量 的 转 C.加催化剂D.增大体积化 b 率a 13.下列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o 时间B.棕红色 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高中化学 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云南省高中化学 3.2.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一、内容及其解析 1、 内容: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PH 。 2、 解析:学习水的电离以及影响水的电离的因素、水的离子积,,c (H + )、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1)、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 2、解析: (1)、通过学习知道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和离子积常数,知道水的电离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要求懂得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及PH 的测定方法,学会用PH 的理论进行有关溶液PH 的计算。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教学重点:水的离子积,溶液酸碱性和溶液pH 值的关系 2、教学难点:水的离子积,有关溶液PH 的简单计算。 四、教学过程: 引入:水是不是电解质?研究电解质溶液时往往涉及溶液的酸碱性,而酸碱性与水的电离有密切的关系。那么水是如何电离的呢?精确的实验证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 地电离,生成H 3O + 和OH — : 一、水的电离(第一课时) 1、水的电离 H 2O + H 2O H 3O + + OH — 简写为:H 2O H + + OH — 实验测定:25℃ [H + ]=[OH -]=1710-?mol/L 100℃ [H + ] = [OH - ] = 16 10 -?mol/L 水的电离与其它弱电解质的电离有何异同? 不同点:水是“自身”作用下发生的极微弱的电离。 相同点:均是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提问:请学生计算水的浓度,1L 纯水的物质的量是55·6mol ,经实验测得250 C 时,发生电 离的水只有1×10-7 mol ,二者相比,水的电离部分太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电离前后水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可以视为常数,常数乘以常数必然为一个新的常数,用K w 表示,即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2、水的离子积 K w = c (H +)·c (OH — ) 由于250C 时,c (H +)= c (OH —)= 1×10-7 mol/L 所以250C 时,K w = c (H +)·c (OH —)=1×10-14(定值)(省去单位) 提问:当温度升高时,K w 如何变化?影响K w 的因素是什么?(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 1000C 时,K w = c (H +)·c (OH —)=1×10 -12 影响因素:温度越高,Kw 越大,水的电离度越大。对于中性水,尽管Kw,电离度增大,但仍 是中性水,[H +]=[OH -]. 注:温度升高时K w 增大,所以说K w 时要强调温度。

高中化学常见酸碱盐知识分享

高中化学常见酸碱盐

高中化学常见酸碱盐 一.酸 定义:在溶液中电离时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化合物,其稀溶液的PH值小于7。 二.碱 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其水溶液的PH值大于7。 三.盐 定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四.酸的分类 ①.弱酸:是指在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的酸。如用常用的HA去表示酸,那在水溶液中除了电离出质子H 外,仍有为数不少的HA在溶液当中。以下化学式可以表示这关系:

HA(aq)?H+(aq)+A-(aq) 其溶液于平衡时,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关系可用酸度系数(Ka)表示如下: Ka=[H+][A-]/[HA] Ka愈大(或是pKa值愈小),就代表有愈多的氢离子(H)生成,其pH值也就愈小。弱酸的Ka值大约在1.8×10 和 55.5之间,或是pKa值大于-1.76(pka=-lgKa)。因此,除了少数的酸被定义为强酸或超强酸外,大部分的酸均是弱酸。 ②常见弱酸:H2CO3(碳酸)、HF(氢氟酸,较少见)、CH3COOH(也作C2H4O2乙酸,又叫醋酸)、H2S(氢硫酸)、HClO(次氯酸)、HNO2(亚硝酸,较少见)、H2SO3也为弱酸。(弱酸的电离要使用可逆号) ③.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的酸是强酸,强酸的电离使用等号。pKa(酸度系数)<0(或=0)的为强酸。(注:pKa 2左右为中强酸,7左右为弱酸) ④.常见的强酸 Ⅰ.无机强酸:硫酸(H2SO4)、硝酸 (HNO3)、高氯酸(HClO4)、盐酸(HCl)、氢溴酸(HBr)、氢碘酸(HI)、氢砹酸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期末试题及答案(2020100810470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4(人教版)期末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i:28 S:32 Cl:35.5 Na:23 Al:27 Cu:64 Ag:108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当电源供给0.2mol电子时,停止通电。若此溶液体积为2L,则所得电解液的pH是 ( ) A.1 B.8 C.13 D.14 2.为探索月球上是否有生命痕迹,科学家用氘盐酸(DCl)和重水(D2O)溶液处理月球上某岩石样品,若电解这种氘盐酸,在阳极上放出 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同),同时在另一极放出气体的量为 ( ) A.560mL B.1120mL C.0.1g D.0.2g 3.将等体积的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0.10mol/L的盐酸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为12.0,则氢氧化钡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0.03 mol/L B.0.3mol/L C.0.06mol/L D.0.12mol/L 4.25℃时,下列各溶液中[H+]最小的是( ) A.C(H+)=1×10-5mol/L B.pH=8的溶液 C.稀释1mL,1mol/L NaOH溶液到1L后所得溶液。 D.0.11 mol/LNaOH溶液跟等体积0.05mol/L H2SO4溶液的混合液5.把80mL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120mL盐酸中,所得溶液的pH为2。如果混合前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它们的浓度是 ( ) A.0.5mol/L B.0.1mol/L C.0.05mol/L D.1mol/L 6.因发生电极反应,直接破坏了该电极附近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 ) A.电解氯化铜溶液时的阴极 B.铜铁原电池的负极(硫酸溶液为电解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测试题(经典含解析)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题(A卷) (45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2. 未来氢气将作为新能源的优点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氢气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 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 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 A、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③⑤ 4.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 C.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 == 2H2O(1) △H=―285.8kJ/mol B.2H2(g)+ O2(g) == 2H2O(1) △H=+571.6 kJ/mol C.2H2(g)+O2(g) == 2H2O(g) △H=―571.6 kJ/mol D.H2(g)+1/2O2(g) == H2O(1) △H=―285.8kJ/mol 6.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7.已知25℃、101kPa条件下: 4Al (s) + 3O2 (g) == 2Al2O3 (s) △H = -2834.9 kJ·mol-1 4Al (s) +2O3 (g) ==2Al2O3 (s) △H = -3119.91 kJ·mol-1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承前启后。通过上一课时对物质分类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物质分类的思想方法。本课时要指导学生运用实验科学探究认识电解质及其电离,并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下节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做了铺垫。本节内容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对电解质的概念也仅从分类的思想角度来认识,是为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和离子反应服务的,并没有介绍强、弱电解质的概念(这部分知识将在选修四中学到),教学中不可过于加深拓宽。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 2、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从电离的角度进一步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和交流初步得出电离的概念、条件及结

果,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 2、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的定义,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化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预测、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2、养成良好的科学方法和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解质的电离;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难点:认识电解质及其电离的过程。 四、仪器与药品 6v学生电源、电解质溶液导电演示器、蒸馏水、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蔗糖溶液和酒精溶液。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主要教学过程 【引课】安全用电规范:不要用湿手去接触电源开关、插座或其他电器设备。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板书【. 展示氯化钠固体,观察外观性质, 所含微粒。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题(四) 考试用时10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共7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反应X+Y= M+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H 4+、Ba 2+、NO 3—、CO 32— B .Fe 2+、OH —、SO 42—、MnO 4— C .K +、Mg 2+、NO 3- 、SO 42— D .Na +、Fe 3+、Cl —、AlO 2— 3、在密闭容器里,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速率分别用A v 、B v 、C v 表示,已知2B v =3A v 、3C v =2B v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 A 、2A+3B=2C B 、A+3B=2C C 、3A+B=2C D 、A+B=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5、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 值最小的是 ( ) A .Cl NH 4 B .34HCO NH C .44HSO NH D .424SO )(NH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 、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 、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D 、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7、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 A .化合价的升降 B . 电子的转移 C .氧化还原反应 D .电能的储存 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首要原因 是 ( )

高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练习试题

溶液的酸碱性 知识条目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1.水的离子积常数 b 2.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 c (H +)、c (OH -)的关系 a a 3.pH 的概念,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a a 4.pH 的简单计算 b c 5.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pH 试纸、pH 计测定溶液的pH) a b 6.中和滴定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b 7.几种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a 考点一 知识梳理 1.水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 2O +H 2O H 3O ++OH -或H 2O H ++OH -。 2.水的离子积常数(加试):K w =c (H +)·c (OH -)。 (1)室温下:K w =1×10-14。(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 增大。 (3)适用范围:K w 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4)K w 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 +和OH -,只要温度不变,K w 不变。 注意 (1)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c (H +)·c (OH -),其实质是水溶液中的H +和OH -浓度的乘积,不一定是水电离出的H +和OH -浓度的乘积,所以与其说K w 是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如说是水溶液中的H +和OH -的离子积常数。即K w 不仅适用于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不管哪种溶液均有22H O H O (H )(OH )c c +-=。 (2)水的离子积常数显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都有H +和OH -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增大。(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 w 不变。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 3、Na 2CO 3),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不变。 4.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体系变化 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K w 水的电离程度 c (OH -) c (H +) 酸 逆 不变 减小 减小 增大

(完整版)酸碱盐等化学方程式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酸碱盐化学方程式 A.活泼金属+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 1.铁和稀硫酸反应Fe +H2SO4=FeSO4 + H2↑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2.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镁和稀盐酸Mg + 2HCl = MgCl2+ H2↑ 3.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 H2↑ 4.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B.金属氧化物+ 酸→ 盐+ 水 1.盐酸除铁锈(Fe2O3)Fe2O3+6HCl=2FeCl3+3H2O 硫酸除铁锈(Fe2O3)Fe2O3+3H2SO4=2Fe(SO4)3+3H2O 2.氧化铜和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氧化铜和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氧化铝和盐酸反应Al2O3+ 6HCl = 2AlCl3+3H2O 氧化铝和硫酸Al2O3+ 3H2SO4= Al2(SO4)3+3H2O 4.氧化镁和盐酸MgO + 2HCl =MgCl2 + H2O 氧化镁和硫酸MgO + H2SO4 = MgSO4 + H2O C.某些盐+ 酸→ 新酸+ 新盐(复分解) 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实验室制备CO2)2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 2.碳酸钠和盐酸(泡沫灭火器的原理)2HCl + Na2CO3 = 2NaCl + H2O + CO2↑ 3.盐酸和硝酸银反应HCl + AgNO3= AgCl↓ + HNO3 4.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5.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BaSO4↓+ 2HCl D. 碱+ 酸→ 盐+ 水(中和反应) 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Cl+ NaOH = NaCl+ H2O 硫酸和烧碱(氢氧化钠)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2.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HCl)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4.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3H2O 5.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6.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H2SO4 + Ba(OH)2 = BaSO4↓ + 2H2O E.非金属氧化物+ 碱→ 盐+ 水 1.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 H2O 2.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3.氢氧化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氢氧化钙放在空气中变质(检验CO2) Ca(OH)2 + CO2 = CaCO3↓+ H2O

(完整word版)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 本卷可能所需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Fe 56 Ag 108 Ⅰ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已知:H 2(g)+F 2(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F(g) △H =-270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2mo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 的氢气和1mol 的氟气放出270kJ 热量 2.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pH 试纸显示醋酸的pH 为2~3 3.可逆反应2SO 2+O 2 2SO 3,如果SO 2的起始浓度为2mol ·L -1,2min 后SO 2的浓度为 1.8 mol ·L -1,则用O 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 .0.1mol ·L -1·min -1 B .0.9mol ·L -1·min -1 C .0.2 mol ·L -1·min -1 D .0.05mol ·L -1·min -1 4. 下列离子分别加入纯水中,能使水中c(H+)增大的是 ( ) A .ClO -- B .Fe 3+ C .S 2-- D .NO 3-- 5.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 2()2N O g C O +22 ()2()N g C O g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 .反应达到平衡后,N0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 .单位时间内消耗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6.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 +(aq) +24SO -(aq)+2Ba +(aq)+2OH - (aq)=BaSO 4(s)+2H 2O(1);?H=-57.3 kJ/mol B.KOH(aq)+ 12H 2 SO 4(aq)= 12 K 2SO 4(aq)+H 2O(1); ?H=-57.3kJ/mol C.C 8H 18(1)+ 252 O 2 (g)=8CO 2 (g)+ 9H 2O; ?H=-5518 kJ/mol D.2C 8H 18(g)+25O 2 (g)=16CO 2 (g)+18H 2O(1); ?H=-5518 kJ/mol 8.用pH 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 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 l 和V 2,则V l 和V 2的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中只有1个水分子发生电离,则n值是 A. 1×10-14 B. 5.56×108 C. 1×107 D. 55.6 2、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A. 把试纸一端浸入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 把试纸丢入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把试纸一端在溶液中浸一下,取出后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 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颜色变化后,马上与标准比色卡比照,读出pH值 3、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 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1 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为 A. 大于20 mL B. 小于20 mL C. 等于20 mL D. 等于5 mL 4、NH4Cl溶液的pH和稀HCl的pH值均为5,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H+)分别为a mol/L和b mol/L,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A. a = b B. a < b C. a > b D. 不能确定 5、证明氨水是弱碱的事实是 A. 氨水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 B. 氨水能使紫色石蕊液变蓝 C. 0.1 mol/L的NH4Cl溶液的pH值为5.1 D. 铵盐与熟石灰反应逸出氨气 6、已知某温度下,K a(HCN)= 6.2×10-10 mol/L、K a(HF)= 6.8×10-4 mol/L、K a(CH3COOH)= 1.8×10-5 mol/L、K a(HNO2)=6.4×10-6mol/L。在pH相同的下列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 NaCN B. NaF C. CH3COONa D. NaNO2 7、将足量BaCO3粉末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充分溶解至溶液饱和。各溶液中Ba2+的浓度最小的为 A. 40 mL水 B. 10 mL 0.2 mol/L Na2CO3溶液 C. 50 mL 0.01 mol/L BaCl2溶液 D. 100 mL 0.01 mol/L盐酸 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4Cl、②Na2CO3、③KNO3、④CH3COOH,其pH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④② D. ④①③② 9、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A.NH4Cl B.NH4HSO4C.CH3COONH4D.NH3·H2O 10、设某氨水的pH= x,某盐酸的pH= y,已知x + y =14,且x > 11。将上述两溶液分别取等体积充分混合,混合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c(Cl-) > c(NH4+) > c(H+) > c(OH-) B. c(NH4+) > c(Cl-) > c(H+) > c(OH-) C. c(NH4+) > c(Cl-) > c(OH-) > c(H+) D. c(Cl-) > c(NH4+) > c(OH-)> c(H+) 11、在相同温度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4种稀溶液:①Na2SO4,②H2SO3,③NaHSO3, ④Na2S,所含带电微粒的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 ①=④>③=② B. ①=④>③>②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③>② 12、已知CuSO4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Na2S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 (1)CuSO4 + Na2CO3: Cu2+ + CO32—+ H2O = Cu(OH)2↓+CO2↑(主要) Cu2+ +CO32—= CuCO3↓(次要) (2)CuSO4 + Na2S: Cu2+ + S2—= CuS↓(主要) Cu2+ + S2—+ 2H2O = Cu(OH)2↓+H2S↑(次要) 则下列对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 Cu(OH)2 > CuCO3 > CuS B. Cu(OH)2 < CuCO3 < CuS C. CuS > Cu(OH)2 > CuCO3 D. CuS < Cu(OH)2 < CuCO3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不选得0分。) 13、将0.1 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 A. 溶液的pH增加 B. CH3COOH电离度变大 C. 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 溶液中c(OH-)增大 14、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Al3+、Na+、NO3-、Cl- B. K+、Na+、Cl-、NO3- C. K+、Na+、Cl-、AlO2- D. K+、Li+、SO42-、NO3- 15、0.1 mol/LNa2CO3溶液中,由于CO32—水解,使得c(CO32—)少于0.1 mol/L。如要使c(CO32—)更接近0.1 mol/L,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 加入少量盐酸 B. 加入少量水 C. 加入适量KOH D. 适当降温 16、常温下将一元酸HA溶液和一元碱B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酸性,下列有关判断

2020-2021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后习题:第三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1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基础巩固 1常温下,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水的离子积是() A.1.0×10-14 B.1.0×10-13 C.1.32×10-14 D.1.32×10-15 答案:A 2纯水在80 ℃时的pH() A.等于7 B.大于7 C.小于7 D.无法确定 答案:C 3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 答案:B 4常温下,在0.01 mol·L-1 H2SO4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 A.5×10-13 mol·L-1 B.0.02 mol·L-1 C.1×10-7 mol·L-1 D.1×10-12 mol·L-1 答案:A 5下列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 W=c(H+)·c(OH-),所以K W随溶液H+和OH-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B.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与水的电离常数K电离是同一个物理量 C.水的离子积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与水的电离常数K电离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物理量 解析:水的离子积常数K W=K电离·c(H2O),一定温度下K电离和c(H2O)都是不变的常数,所以K W仅仅是温度的函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 W=c(H+)·c(OH-),只要温度一定,K W是常数,溶液中H+的浓度变大,OH-的浓度就变小,反之亦然。 答案: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方程式:H2O H++OH-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 7.1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试样白醋酸果 汁 稀盐 酸 纯碱溶 液 肥皂 水 石灰 水 氨水 食盐 水 蔗糖 水 滴加紫色 石蕊试液 变红变红变红变蓝变蓝变蓝变蓝紫色紫色滴加无色 酚酞试液 无色无色无色变红变红变红变红无色无色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中性 结论: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 (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 ..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2CO3等。 1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分类总结98353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章节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因为任何化学反应都会存在热量变化,即要么吸热要么放热。反应热可以分为(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符号:△H.单位:kJ/mol ,即:恒压下:焓变=反应热,都可用ΔH表示,单位都是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也可以利用计算△H来判断是吸热还是放热。△H=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⑤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⑥铝热反应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条件一般是加热或高温的反应 ☆区分是现象(物理变化)还是反应(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一般铵盐溶解是吸热现象,别的物质溶于水是放热。 4.能量与键能的关系: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能量和键能成反比。 5.同种物质不同状态时所具有的能量:气态>液态>固态

6.常温是指25,101.标况是指0,101. 7.比较△H时必须连同符号一起比较。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即反应热△H,△H对应的正负号都不能省。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s,l, g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标条件,除非题中特别指出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个数和体积,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即:△H和计量数成比例;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6.表示意义:物质的量—物质—状态—吸收或放出*热量。 三、燃烧热 1.概念: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液态水H2O)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测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8分)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中只有1个水分子发生了电离,则n的值是()A.1×10-14B.55.6×107C.107D.55.6 2.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A.pH=8的某电解质的溶液 B.c(OH-)>1×10-7mol/L C.溶液中含有OH-D.溶液中c(OH-)>c(H+) 3.已知某温度下,四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a(HCN)=6.2×10-10mol/L、K a(HF)=6.8×10-4 mol/L、K a(CH3COOH)=1.8×10-5mol/L、K a(HNO2)=6.4×10-6mol/L。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 mol/L 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A.HCN B.CH3COOH C.HF D.HNO2 4.0.1 mol/L K2CO3溶液中,若使c(CO32-)更接近0.1 mol/L,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少量盐酸B.加KOH固体C.加水D.加热 5.在已达到电离平衡的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 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盐酸B.加热C.加少量醋酸钠晶体D.加少量水6.将足量的BaCO3粉末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充分溶解至溶液饱和。各溶液中Ba2+的浓度最小的为()A.10 mL 0.2 mol/LNa2CO3溶液B.40 mL水 C.50 mL 0.01 mol/L 氯化钡溶液D.100 mL 0.01 mol/L盐酸 7.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 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⑤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⑥滴定操作 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①④⑤⑥D.④⑤①②③⑥ 8.要使K2S溶液中[K+]/[S2-]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A.适量盐酸B.适量NaOH溶液C.适量KOH溶液D.适量KHS溶液 9.在Ca(OH)2(K sp=5.5×10-6)、Mg(OH)2(K sp=1.2×10-11)、AgCl(K sp=1.56×10-10)三种物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OH)2的溶解度最小B.Ca(OH)2的溶解度最小 C.AgCl的溶解度最小D.同下Ksp越大的溶解度也越大 10.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一定少于7的是()A.pH=3的HNO3跟pH=11的KOH 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 C.pH=3硫酸跟pH=11的NaOH D.pH=3的醋酸跟pH=11的Ba(O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