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主题班会

“提高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主题班会
“提高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主题班会

“提高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主题班会

七(2)班吴晓昱

一、活动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4、使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学会自救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1、在黑板上写出班会主题: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2、收集有关防溺水事故发生的资料;以及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资料。

三、活动内容

1、导入:教师讲述近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溺水死亡事故。

听了这件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

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人,应该珍爱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珍爱我们的生命——防溺水教育。

2、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等场所。

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因此,为了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这几点:①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②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③深水的地方不去;④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⑤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熟知自己的水性⑥游泳前先接受正规的培训。

3、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介绍

四、活动总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同学们,珍爱我们的生命吧!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远离所有的不安全!

减负”不是一个新话题,而是一个想做好”,又难做好”,但又不得不做好”的老问题,是社会各界、人民

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过去一段时间,北京市始终高度关注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提出了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内外联动、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减负工作思路,通过现状调研、政策引导、项目推动、交流展示、督导检查等多种方式和措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应该说,从市、区县各有关部门到学校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涌现出一批轻负担高

质量”的区县和学校典型。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在一些地方、

一些学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地方甚至还相当严重。

下面,就今后一个阶段如何减负提质”、减负增效”,谈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倡导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区县和学校主动减负。

首先,从方针政策来看,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明确要求,是义务教育阶段

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

育,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重要任务,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每个环节。

其次,从实际危害来看,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悖教育发展的规律,给广大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带来

了严重的危害。它带来最为直接的危害就是对青少年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导致睡眠不足,

体质下降,近视率上升,乃至出现紧张、焦虑和压抑,产生厌学情绪。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政府和教育的形象,加剧了家长和老师之间、家长和学校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

再其次,从长远发展来看,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实现首都教育科学发展、优质发展、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这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给学校减压,给教师减压,给学生减压,让学校、学生有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政府和社会要给学校留下自主发展、特色发展的空间;学校和家长要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

二、抓住关键,重点突破,把握减负内涵和实质,采取有效的推进策略,促进区县和学校科学减负。

要准确把握减负的内涵和实质,针对问题的根源,有的放矢,重点突破,切实减去学生过重的、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尤其是要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抓课堂教学,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实效。要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着力点,构建高效课堂、智慧课堂、和谐课堂,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要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有机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拓展校内外课程资源。严格落实国家课程,不断完善地方课程,继续优化校本课程,构建满足学生需求和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和资源平台。

二是抓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有效培训,提升校长和教师专业能力。校长要做减负的带头人和排头兵,在学校制度设计和运行管理上,创造更加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学校的质量提高和内涵发展的环境氛围。教师要通过加强学科教学基本功建设,增强对课标、教材和课堂的驾驭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通过强化师德建设,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做学生喜爱的咼素质教师。

三是抓考试评价,不断推进评价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发展。要转变政绩观,不唯升学率和分数论,继续推进小学、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推动高考社会化报名,把对区县和学校教育工作的考核更多地放在育人成效上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地采用个性化的、自主的、发展性评价。

三、深化改革,大胆探索,开拓减负工作新思路,鼓励出实招见成效,推动区县和学校创新减负。

一是在课程整合、自主排课上进行创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首先应保证中小学生按教育部和北京市规定全面修习国家课程。同时,课程计划中也要留有学校自主安排的弹性空间,需要学校和教师吃透课程计划、吃透课标、吃透教材,运用实践的智慧有效整合。比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题教育就可以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课时整合使用,并适当集中安排。

二是在少留作业、优化作业上进行创新。要以作业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管理,对超标”留作业、给家长布置作业、给学生或家长布置网上作业等现象进行反思,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各学科教师之间要加强沟通,鼓励教师少留书面作业、不留书面作业,而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等形式代替,鼓励学校开展无作业日”的实践探索。

三是在增强体质、引导实践上进行创新。扭转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就必须疏堵结合,既做减法也要做加法,减去过多的课外学习、课外作业,腾出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当前,特别要在引导学生增强体质、加强社会实践上出实招、出新招。比如,能不能借鉴国外一些小学的做法,做点尝试,小学每天下午半天就是专门用于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或者是开展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的试点。

四、着眼长远,健全机制,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保障减负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区县和学校系统减负。

一是加强统筹管理,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只有通过全社会齐抓共管,坚定不移,常抓不懈,减负才能取得实效。要联合新闻媒体,加大舆论引导力度,着力宣传轻负担、高质量”的先进经验,培育、树立和

推广优秀典型。要联合执法部门,加大规范办学协查力度,规范社会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要联合家长,加大家校配合力度,争取家长对减负工作的支持,共同营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和谐环境。

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要开展专项督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肃查处超负荷作业、擅自增加课时、违规增订教辅、变相开设校内外辅导班等加重学生负担的行为。各区县要建立减负”工作督导制度,将减负"作为重点任务来抓。

三是增加社会透明度,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建立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课业

负担的全面性、常态性监测机制,定期发布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逐步探索建立课业负担的监测预警和危机干预机制,对因学校课业负担过重造成的重大问题及不良影响,及时干预,查处纠正。

(本文摘自5月25日在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北京市海淀区 -----

落实纲要精神实现科学减负

针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北京市海淀区从小学入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学减负增效

的意见》。为了推进减负工作,海淀区建立了教育行政、教研、科研、督导等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组建联合工作组,定期对小学五年级所有学生进行学业负担和学习状况的调研,并在每年召开的全区小学教学工作会上下发调研报告,通报调研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意见。

通过监测和调研,海淀区认为:减负并不是不要负担,学习负担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要减掉的是不合理、重复的、高耗低效的负担,而不是降低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海淀区提倡的是轻负担高质量”,避免高耗低效的状态。基于这一认识,全区各小学结合区教委反馈的调研结果和相关数据,认真分析质量与负担状况,总

结经验,找准问题,加强研究,完善工作。

近几年,北京市海淀区在减负增效的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研究和管理。

加强作业管理,是落实减负增效工作的重要切入口。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存在作业量过多和作业形式机械重复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一是教师观念落后,认为通过重复练习,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教师对作业缺少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作业形式单一、机械、枯燥。

针对上述现象,海淀区教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学减负增效的意见》,对作业的时间、内容、批改方式、反馈指导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学校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结合学生身心发展情况,精心选择和设计作业,加强对作业的批改和及时反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面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辅导。要科学设计分层作业、自主作业等形式,开展分层指导和批改,提高作业实效。

与此同时,海淀区及时总结和宣传一些学校的经验,引导更多的学校优化作业研究,把完善作业管理的工作落到实处。例如,区教委推广人大附小精简练习册,分年级开展选择性、自主性课后练习,以及让作业可爱起来”、自助餐”式作业、组织学生评选最喜欢的作业”等做法。区教委还总结红英小学增加实践性作业、优化作业评改方式等做法。

二是加强常态课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减负增效的治本之策。

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区教委开展了为期3年的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从教学设计、教学语

言、板书绘图、课件使用、解题能力、演示实验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并定期举办教学基本功比赛,验收培训效果。

海淀区还通过行政、科研、教研等多部门联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专家资源,组织开展群体课题实验,课堂教学和校本教研等系列研讨活动,以科研促教师发展,整体提升教师专业水准。通过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等方式,增强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能力、对教学核心内容的把控能力、对教学技能的运用能力,以及对整个课堂的驾驭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海淀区向全区推广一零一中学发动全校教师开展对常态课的研究,制定各学科常态课《质量控制标准》的做法,介绍清华附小制定学科《质量目标手册》,将国家课程标准具体化的经验,引导校长和教师关注每天都在进行的常规教学,研究和提高每一节课的质量。与此同时,海淀区组织教研、科研部门开展了为期3年的对课堂教学低效现象的研究,通过广泛调研、归纳现象、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和提供案例,引导广大教师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入手,不断改进教学行为、完善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率。

北京市顺义区 -----

创新评价标准建立监督机制

顺义区教委高度重视减负工作,围绕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位学生的目标,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为前提,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为关键,系统谋划,标本兼治,走素质教育之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幸福健康地成长。

一、创新评价标准,引导减负。

顺义在全区实行多维立体式学生素质评价标准,以教师、学生、同学、家长为评价主体,涵盖学生身体和体能、道德认知与行为习惯、学业成就、个性特长等四个方面,每学年下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取消分数,采取

等级评定,加入学生的学习成果案例说明和各方评价的意见与建议,真正实现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目标。

同时,全面推行小学特色校建设级制评定工作,出台特色级制评价标准,包括6项一级指标和20余

项二级指标,每3年评定一次,对于挂牌学校给予资金支持。通过学校申报、过程跟进、结果评定、专家全程参与的方式,引领学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引导学校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淡化初中学校升学率,不搞升学率排名。区教委联合区妇联、区广电中心,在顺义电视台开设《师说日》节目,聘请教育、心理、社会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到电视台为全区家长讲课,共播出70多期,优

化家庭教育环境。同时,引导社会和百姓尊重孩子个体差异,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不搞盲目升学竞争。

二、建立制度规范和监督机制,保障减负。

区教委出台了《落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管理办法》,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从教行为,要求学

校严格执行各项减负规定,不按考试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名,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8小时。出台《中学

教学常规管理手册》,从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等9个方面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确保达到基

本教学要求,减轻学生额外负担。

区教委和教育督导室每年对中小学减负工作进行专项督导。今年4月12日至5月17日,分6个督导组,对全区41所公办小学和30所初中进行了一次全面督导,围绕作业量、睡眠时间、考试次数、是否按分数排名以及每天锻炼一小时等问题,分别与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座谈。发现存在问题的,现场出具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及时进行复查。

区教委还设立减负举报电话,接受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对于违规学校,取消其当年评优、评先资格,情节严重的,追究校长的领导责任。

三、提高课堂效益,激发学习兴趣,科学减负。

学生产生过重负担的源头在课堂。顺义区与北师大合作,开展有效教学及干部教师能力提升”项目研

究,重点解决教师如何通过反馈和教学检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等20个问题。深入探索教学方式变革,

涌现出基于主体?合作?发展(ICD )”理念的四环节”教学模式等多种新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广泛推行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策略,通过学案,导读、导听、导思、导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顺义区还立足学生特点和学习兴趣,开发诸如舞蹈” 编织”等具有顺义特色的地方课程,并鼓励各

校在课余时间和休息日向学生开放各类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防止课内减负而课外增负,校内减负而校外增负。

在连续3年的北京市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中,在学生是否喜欢上学、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

状况、学业成就状况、学校组织的课外校外活动等指标上保持着较高的满意度,排名全市前列。

北京市大兴区

在减负中提质在提质中增效

北京市大兴区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实现区域均衡、优质、特色教育的价值追

求:

一、优化三级课程,在减负中提质

实施三级课程管理以来,大兴区教委发现存在许多相同或相通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学习内容的庞杂

和重复。为提高课程实施的效率,大兴区组织了自主课时打包使用研究”,指导学校进行学科课程整合,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探索。先后组织开展了综合实践大单元”、主题教育活动月”等活动,充分挖掘学校

教育资源,体现学校的教育特色。

大兴区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校本课程统筹安排,把手工、劳动、美术等学科整合为5个单元13个专项,安排在综合实践基地,由综合实践学科的骨干教师授课。这样做既解决了一些学校专业师资缺

乏,设备、场地不足的困难,又在减少总课时的情况下,完成了各学科课标的要求,提高了教学质量。

大兴区根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及学校德育工作的需求,建立了一系列充分体现大兴区域经济、人文特色的主题教育基地。千亩古桑园、老宋瓜园、梨花庄园、留民营生态农业园、南海子麋鹿苑和野生动物园,都成为学生综合实践的基地,将社会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

全区中小学根据学段特点,自选基地,采取学校统一组织和家长带领的形式,确保每个学生每学期至

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二、开展课题研究,在提质中增效

通过课题研究引领减负”是大兴区的基本工作思路。全区小学组织实验学校和教师开展植根于课堂的教学研究。23所学校确立了44个子课题,成立了10个小学发展共同体”,开展了扎实的研究,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全区36所中学划分为6个校本教研协作区,组织专题研究活动,形成中心辐射、城乡互动”合作研

究的格局。85项课题将着力点集中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上。通过全面深入推进高

效课堂实践”的研究,探索出适应大兴区实际,减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校学生作业有效性的研究》等,直接而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多元评价监控,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大兴区构建了多元的评价监控体系,坚持不单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学校的升学率评价学校。

一是对学校实施过程性管理,将减负工作的效果以量化指标的方式,纳入对学校年终绩效考核中。教

委绩效考核领导小组按照《绩效考核实施方案》,通过听、看、查、访、记录、统计等形式,经过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后,将质量监测结果,教学视导、教育督导验收结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结合平时工作,确定学校各项得分,综合

评价学校,起到了评价、监控、激励的作用。

二是与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项目。通过监测,科学、准确地掌握学校教育教学状况和学生发展水平,促进学校、教师基于测评结果的自主反思、自主发展。

三是公布举报电话,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学校的工作随时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四是建立专业网站,通过网络公布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信息,解答家长的疑

问,做好全面监控,防止负担反弹。

从《大兴区中小学2010—2011发展现状形成性评价总报告》可以看出,全区学生的课业负担在逐年减轻,作业内容、形式在逐步趋于多样化、合理化,课堂教学效果、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家长对学生六方面素质综合评价的满意度再创新高。

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 -----

在减负担同时确保教学质量

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是一所初中校。多年来,学校根据学生终身发展需要,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构建有效课堂、规范教学过程、注重人才培养、教科研引领等全方位,系统规划学校减负工作,真正做到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确保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学校优化各年级课程结构。学校开设语文和英语阅读课;初一、初二年级使用英语听说辅助教学系统”,充分发挥计算机语音分析技术帮助学生自主地进行听说训练;初二开设化学课,克服只开一年化学带来的较重的应试痕迹,关注学生学科素养;增设书法课,提高学生书写的基本技能。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全方位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积极建构具有学校特色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重基础、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资源。如话剧欣赏与表演、看电影学英语、陶艺创作、机器人社团、家政、无土栽培等。在初一、初二年级采用必修加选修的课程模式,每位学生至少学习两门选修课。

学校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 25+15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原则上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

25分钟,剩余的15分钟留给学生,用于思考、消化、答疑和落实。坚决反对一讲到底、满堂灌的做法。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校从初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开展分层辅导,在保证全体学生全面提高

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学习策略。分层教学,主要依据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案、学案,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以落实与提高。

学校要求周末和国家规定的节假日一律不留笔头作业。各学科的作业总量控制在 1.5小时。作业原则

上设立必做”和选做”两种形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北京小学——

坚守三位一体”促学生减负

北京小学在多年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中,坚守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让小学教育回归基础,回归儿童,回归全体,在减负的工作上系统思考,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学校提出追求课堂教学实与活”的教学思想。学校把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确立为四门最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制定了个性鲜明的学科十二字培养目标,如语文是喜欢读书,能说会写,一手好字”学校将

各年级语文、数学学科目标逐级细化,使之更具有操作性。

在减负工作中,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日常作业和寒暑假作业的研究与管理。组织全体语文和数学教师,

以学校专家工作室的专家和市区骨干为核心,为每个年级的学生编写了北京小学学本,即《语文园地》和

《数学花园》。学本严格控制作业数量,注重作业设计的儿童性、基础性、发展性和层次性。每年学校行政拿出近10万元印制学本,免费提供给每个学生使用。

为了进一步研究以作业为切入点进行减负,我们以承担个性化教育市级课题为契机,组织教师进行个

性化作业的研究,大胆改进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寒暑假,学校探索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作业,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

在评价方面,学校着重增值性评价,以发展的眼光看每一个具体的学生,并提出了小学生评价的三个

重要策略:一是从横比转为纵比,即不是同学之间比,而是自己的发展与自己的过去比;二是从比高线转为比标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