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钢结构设计标准》重大变化

17钢标得修订,除对03钢规得条文进行必要得修订.增补之外,主要完成了下面两项工作:

形成设计规范。03钢规及以前得钢规,基本上属于母规性质,即主要用于规定钢材强度与构件验算,缺乏对结构体系层面得设计规定与结构抗震设计内容,不能直接成为用于设计得结构规范。

本次修订加入结构体系与抗震设计内容,使17钢标能够直接用于常用钢结构体系得设计。

引入用于钢结构稳定设计得直接分析法,并与欧标、美标、中国香港钢规得直接分析法保持同步,使钢结构得稳定设计更安全、更经济。

1各章主要内容

明确了无支撑框架、强支撑框架得定义,规范了支撑结构、框架一支撑结构体系, 增加了用于抗震设计得构件塑性耗能区得定义。

给出了钢结构两种地震工况得验算方法,即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简称“抗规”)得多遇地震设计法与17钢标得设防烈度地震设计法,后者具体验算方法见第17章。这就指明了钢结构得抗震设计既可以按抗规得方法,也可以按第17章得抗貳性能化设计方法。

截面板件宽厚比就是为第17章抗段设计准备得基本资料,可以说这就是中国规范第一次系统地梳理了板件宽厚比。

对于欧规得S1—S4截面,17钢标将压弯与受弯构件得截面分成S1—S5五类截面。17钢标S1、S2为塑性截面,S4为弾性截面,S3为中国规范特有得考虑一定塑性发展得弹塑性截面,S5为萍柔截面。

17钢标将材料独立成章,为今后新材料得应用做准备。本次虽仅增加了Q460与Q3456J 两种钢材,但做了大量工作。以可靠性指标为基础,通过大量构件得几何不定性、材料不定性与计算模式不定性得试验分析与现场构件数据统计工作,并结合以往钢规得计算模式不定性成呆,得到了本次用于修订得抗力分项系数。

应当瞧到,经过十几年钢结构产业得发展,我国得建筑用钢质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抗力分项系数得角度讲,并不尽如人意。由于材料不定性中屈服强度得变异系数得增大,

使得本次修订得到得抗力分项系数有所增大:0235由1. 087 增大到1、090, Q345—0420由1、111增大到1、125?1、180(不同板厚),新增Q460钢得抗力分项系数为125?仁180(不同板厚)。

对于目前得抗力分项系数计算方法,有两点值得注意。一就是求解麻烦,需要做大量得试验与检测工作,这也限制了作为规范引进新钢种得速度。二就是抗力分项系数得统计方法使其极大依赖钢材屈服强度得离散程度,每次统计值都不稳定。考虑到抗力分项系数在1、1左右,因此可以参照欧美得做法,比如规定抗力分项系数为1、1,然后反推对钢材强度得离散性要求。如采用这种方法可大大简化抗力分项系数得确定过程,方便引入新钢种。

本章为直接分析法。作为一阶弹性分析与计算长度法得一个替代方法,直接分析法已纳入欧美、中国香港规范,并有取代前者成为钢结构稳定计算方法得越势。

一阶分析方法依赖于计算长度,03钢规得计算长度系数就是在特定条件下推导出来得。实际上,构件得计算长度与结构体系、荷载情况、约束条件均有关系,并不就是一个定值。直接分析法准确考虑结构计算得诸多因素,并引入结构与构件得初始缺陷与残余应力,将稳定计算统一到原本得强度计算上来。

从试设计及欧美相关得研究来瞧,P-A-△O二阶分析从工程角度瞧效呆会更好一些。在此基?础上,以计算长度系数为1、0进行构件得稳定性计算,避免了计算长度系数确定得诸多难题,可以得到满意得结果。P- △-§(含AO、6 0)直接分析法由于具体操作时5 0得取法不便,使得此方法在实际应用上会遇到一定得困难。

应当瞧到,二阶效应法与直接分析法因为要直接考虑二阶效应,因而不能用传统得线性分析方法进行,需釆用迭代方法进行几何非线性求解。而对于直接分析法, 如何编制一个高效得非线性计算软件直接决定了这种方法得应用前景。目前,香港地区得Nida软件在这方面居领先地位,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直接分析法还可以应用于地震工况得计算,这时应釆用时程法进行考虑几何非线性得结构动力弹性或弹塑性分析。

构件得受弯、轴心受力与压弯拉弯就是传统章节。03钢规已很好完成了这三类构件得设计与计算方法,本次修订没有做大得调整。

将有支撑框架分为强支撑结构与弱支撑结构,就是03钢规得一个创新。考虑到实际应用情况很少设计成弱支撑框架,因此这次取消了该类框架。另外,强支撑框架得判别式过于理论化,争议较多,这次做了系数得调整但仍加以保留。随着二阶分析计算方法得普及,建议今后釆用二阶分析法或直接分析法进行钢结构稳定设计,这时计算长度系数取1、0。

纯钢板剪力墙作为一种性能良好得水平受力构件,与支撑相比有其独特得适用性。考虑到

钢板得稳定问题,这次仅引入带加劲肋得钢板墻。目前国内应用钢板墙得典型工程就是320 m高得天津津塔,但其对施工安装要求较高,目前钢板墙并未得到大量应用。

塑性设计属求结构极限承载力问题,具有理论依据,但作为设计方法缺少可靠度方面得论证。17钢标采用弯矩调幅设计方法,具有塑性设计含义,且从槪念上易为设计者所接受。

对趨静定梁可以进行调幅,包括框架梁与连续梁。对于地段工况,只允许对重力荷栽进行调幅。

将连接独立成章,对各种钢结构连接进行梳理,并为今后该章内容得发展打下基础。

17钢标连接得计算式沿用03钢规,没有做大得调整。近年来在海外项目得工程实践中发现,我国有些强度指标如高强螺栓得预紧力、抗剪承载力等较国外标准低不少。这方面属于基本性能得研究。考虑到03钢规得指标很多就是来源于88 钢规乃至74钢规得数据,而当时情况下钢材得强度、施工水平等与现在不能同日而语。因此今后有必要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得基础上,对这些公式进行梳理与修订。

节点独立成章,也就是为以后对节点得全面、系统、深入得研究打基础。在柱脚一节,将外專式、外包式、埋入式与插入式柱脚进行了系统梳理,便于设计人员选用。特别就是着重介绍了已广泛用于冶金厂房得钢结构插入式柱脚,可以为其她行业得应用所借鉴。

钢管结构得广泛应用使得需要对其相贯节点得设计进行全面研究,包括圆钢管与矩形钢管。

相贯节点因其受力机理得特殊性,难于像钢结构得其她强度验算一样,由一个理论公式考虑各种因素推出实用公式,而就是基本基于试验得到。

在全面进行相费节点理论分析与试脸研究得基础上「7钢标提出了一整套非加劲得节点承载力计算式。承载力公式综合考虑了节点屈曲、屈服、支杆强度等因素,就是以试验为依据得,为管桁架强节点弱杆件得设计提供了保证。

对于交错搭接节点中被搭接支杆不易施焊得情况「7钢标也做了详尽分析,给出了诸如低烈度抗震区可不施焊得建议。

对于不满足节点承载力要求得非加劲相贯节点,可以釆用设置加劲肋得方法处理。考虑混凝土与钢梁得组合作用能节省用钢量。本章得组合梁强度计算按塑性理论, 挠度与连续梁端部裂缝计算按弹性理论。前者考虑混凝土开裂得刚度折减,后者考虑弯矩调幅作用。

组合梁按栓钉得抗剪能力分为完全抗剪组合与部分抗剪组合。前者得栓钉数量能完全承担混凝土与钢梁界面得剪力传递。基于此,推导出完全组合梁与部分组合梁得正弯矩区与负弯矩区得承载力计算式。从正弯矩区得位置可以瞧出,这套塑性计算式适用于非地段区,

因此更加适用于次梁(包括简支梁与连续梁)。另外,第6节给出了按完全抗剪连接得到得混凝土梁纵向传递栓钉抗剪力得计算式。

可以瞧到,组合梁得计算基于塑性理论,就是一个完整体系。在应用时要特别注意适用条件,合理应用。

考虑造价等原因,用钢管混凝土柱代替钢柱已成为一种常规做法。因此17钢标将钢管混凝土柱作为一种常规构件列入。这种构件得承载力计算及相关构造要求见其她有关规范、规程、标准。

疲劳计算适用于应力循环次数超过5万次得情况。17钢标釆用S-N曲线以应力幅考虑疲劳问题,分两个步骤判断构件得疲劳。第一步进行初步判断,以1亿次得疲劳截止限值进行验算。如果不满足,对常幅疲劳,按应力循环次数分段验算;

对变幅疲劳,按折算幅进行200万次容许应力幅验算。

低温冷脆就是钢材得特征之一。在中国寒冷地区近年来也曾发生了多起因钢材低温脆断得结构事故。17钢标要求低温情况下(一般为一20 °C以下)应进行防脆断设计,并从构造上给出了具体要求。对于具体得防脆断计算方法,如断裂力学与损伤力学方法,需要在下一步得工作中加以引入与完善。

钢结构抗震性能好,不仅仅表现在材料延性好,还在于它得地震作用小。因此,如何将钢材得强度与延性合理地进行组合搭配,即采用高延性、低承载力或低延性、高承载力得结构,就是钢结构抗震设计得关键。

17钢标釆用以抗震设防烈度为基础得钢结构抗段设计方法,采用性能系数考虑结构得承载力与延性关系,以截面板件宽厚比等级考虑构件得延性。对钢框架结构、支撑结构、框架一支撑结构得抗震设计做出了全面系统得规定,使以性能系数与构件延性为基础得设防烈度抗震设计方法走向应用。

采用基于性能得钢结构设防烈度抗震设计方法进行抗震设计,对于高烈度区得高层结构,釆用低承载力高延性得设计方法,以结构与构件得延性耗能抵抗强震作用,使结构设计更安全。对于低烈度区得低层结构,采用高承载力低延性得设计方法,利用地震作用小、不为控制设计工况得特点,降低构件得延性要求,使结构设计更合理。

钢结构防护含抗火设计、防廊、隔热。

钢结构得抗火设计,与GB 51249—2017《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相联系, 后者采用抗火性能化设计,使防火设计更趋于合理。

钢结构防;?5蚀设计,要根据使用环境与维护条件等因素,釆用可行得防腐蚀方法, 包括涂料、耐候钢、阴极保护、镀锌铝等。

钢结构得隔热设计,要将高温环境作为一种持久工况,对高温下钢结构进行隔热保护或考虑高温下材料性能得降低进行结构设计。

2017最新版《钢结构设计规范》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术语与苻号(第2章)”删除了原规范中关于强度得术语,增加了本次规范新增内容得术语。

⑵“基本设计规定(第3章)”增加了“结构体系”与“截面板件宽厚比等级”,“材料选用”及“设计指标”内容移入新章节“材料(第4章)”,关于结构计算内容移入新章节“结构分析及稳定性设计(第5章)”,“构造要求(原第8章)” 中制作、运输及安装得原则性规定并入本章。

⑶“受弯构件得计算(原第4章)”改为“受弯构件(第6章)",增加了腹板开孔得内容,“构造要求”中与梁设计相关得内容移入本章。

⑷“轴心受力构件与拉弯、压弯构件得计算(原第5章)"改为“轴心受力构件(第7章)”及“拉弯、压弯构件(第8章)”两章,“枸造要求(原第8章)”中与柱设计相关得内容移入第7章。

⑸“疲劳计算(原第6章)”改为“疲劳计算及防脆斷设计(第16章)”增加了简便快速验算疲劳强度得方法,“构造要求(原第8章)”中“提高寒冷地区结构抗脆断能力得要求”移入本章,并增加了抗脆断设计得补充规定。

⑹“连接计算(原第7章)”改为“连接(第11章)”及“节点(第12章)”两章, “构造要求(原第8章)”中有关焊接及螺栓连接得内容并入门章、柱脚内容并入12章。

(7)“构造要求(原第8章)”中得条文根据其内容,分别并入相关各章。

(8)“塑性设计(原第9章)”改为“塑性及弯矩调幅设计(第W章)”,改变了塑性设计思路,釆用内力重分配得思路进行设计。

⑼“钢管结构(原第10章)”改为“钢管连接节点(第13章)”,丰富了计算得节点连接型式,另外,增加了节点刚度判定得内容。

(10)“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原第11章现第14章)”,补充了纵向抗剪设计内容,

删除了与弯筋连接件有关得内容。

(门)增加得章节有:第4章材料、第5章结构分析与稳定性设计、第9章加劲钢板剪力墻、第15章钢管混凝土柱及节点、第17章钢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第18章钢结构防护。

钢结构设计规范11个待解决得问题

新版钢规对2003版钢规做了全面修订,特别就是首次引入得“”直接分析法与基于性能得钢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体现了与国际标准得接轨。但因为技术、实践等诸多原因,仍有大量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借助于本次钢结构设计规范学术会议, 在新版钢规即将出版之际,受大会委托,总结出11个问题并加以解释讲解,作为抛砖引玉,供大家讨论。

这门问题包括材料、结构计算方法、结构体系、结构抗震、抗风设计,具有理论深度与工程价值,简述如下:

0钢材得上下屈服点,建议采用上屈服点。

2)抗力分项系数,建议采用固定值。

3)钢材断裂韧性与Z向性能,建议参考欧标。

4)吊车梁上翼缘与腹板连接处得疲劳^坏,建议研究此处得疲劳设计方法。

5)考虑双非线性得直接分析法,建议在抗震设计中直接釆用直接分析法。

6)受扭计算,建议引入受扭设计。

7)结构体系与性能系数,建议引入结构体系与性能系数。

8)小震位移设计、中震承载力设计,建议釆用小震位移设计,中、大震承载力设计。9)既有建筑抗震评估与加固,建议对既有建筑采用定量小、中、大震抗震评估方法,为地震保险提供支持。

10)钢结构抗震、减震、隔震新体系,建议结合科技进涉,大力推出钢结构新体系。11)超高层钢结构抗风设计,建议加强超高层钢结构抗风得研究。

补充规范延伸

大跨度空间结构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商场、展览馆、美术馆等,此类结构普遍存在造型复杂、竖向刚度小、稳定性问题究出、施工困难等问题,因而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与工程师得注意。

直接分析法为大跨度空间结构得设计提供了很好得分析与设计手段,就是一种全新得解决方案,已在欧美与香港得到大力得推广,也纳入了最新得GB50017o采用直接分析法时,结构在构件与整体层面上得稳定性都可以在分析过程中得到反映, 而不就是像传统线性方法那样需要在设计阶段进行矫正。更为严重得就是,基于计算长度法得矫正并不总能得到正确得结呆,从而造成安全隐患或导致事故发生。大跨度空间结构失稳模态普遍具有整体性,甚至可能发生跳跃或者跳回屈曲,基于构件穗定性得传统设计方法难以解决此类结构得稳定性问题。

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0235. Q345钢材性能得基础数据还就是30年以前得,0390、Q420得设计指标就是估算值,缺乏足够得数据支持,工程中已经实际应用得Q460、GJ钢急需补充。因此必须对国产钢材性能进行全面得调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