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概论提纲

药物学概论提纲
药物学概论提纲

1. 药品、处方药、非处方药、假药、劣药的定义。

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假药:凡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产品

劣药:《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

2. 药品的特殊性。

(1)药品的安全性

(2)药品的有效性

(3)药品的专属性

(4)药品的两重性和时限性

(5)药品的质量的重要性

(6)药品的经济性

3、中药、生药、天然药物的定义。

中药: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

生药——是指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的新鲜品或经过简单的加工,直接用于医疗保健或作为医药用原料的天然药物。

天然药物:指经现代医药体系证明具有一定药理活性的动物药、植物药和矿

物药等

4、中药的药用部位和采收时间(根、茎、叶、花、果)。

5、中药的药性理论(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毒性)。

四气:药物具有得寒热温凉四处药品性

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升降沉浮:指中药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向,说明药物的作用性质。升浮的药物——一般都是上行而向外,有发汗、升阳、散寒、催吐等作用;

沉降的药物——一般都是下行而内向,有降逆、清热、泻下、收敛等作用。

归经:归经——是指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用以说明药物功效的适应范围,

从而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选择用药的依据。

狭义的毒性——是专指某些中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中毒反应或副作用。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性能。

广义的毒性——作为药物性能之一,是一种偏性,用来表明药物作用的峻利或和缓。

6、掌握人参、西洋参、当归的性味、归经、功效。

人参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苦,归脾、肺、心经,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效

西洋参性味归经:苦,微甘,寒。归心、肺、肾经,西洋参功效: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当归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当归功效: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7、中药的炮制的目的。

1、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2、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3、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倾向;

5、易于粉碎,适应调剂、制剂的需要;

6、保证药物的净度,有利于贮藏、保管,且有矫味、矫嗅、便于服用的作用。

8、生药鉴定的内容及人参鉴定的特征。

(一)基原鉴定——原植(动)物来源鉴定

(二)性状鉴定

(三)显微鉴定

(四)理化鉴定

(五)生物检定

(六)计算机辅助鉴定

(七)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鉴定

(八)指纹图谱鉴定

人参鉴定的特征:

显微特征——有树脂道,草酸钙簇晶。

化学成分——主根和侧根主含多种人参皂苷

“雁脖芦,枣核艼,珍珠须,铁线纹”

【理化鉴定】

(1)甾萜类反应——粉末+乙醇+三氯化锑——→紫色

(2)甾萜类反应——粉末+醋酐+硫酸,两液交界面由红色红棕色,最后呈暗棕色

(3)薄层层析——粉末+正丁醇→供试品溶液

【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9、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的程序,常用的分析波谱。

结构鉴定的程序一般是:确定纯度,测定物理常数,确定分子量,分子式,波普分析,确定结构式,必要时进行人工合成确认。

常用的分析波谱:一、紫外光谱;二、红外光谱;三、核磁共振;

10、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构效关系的概念。

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是应用化学、物理、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方法发现与创制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改进现有化学药物、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与机体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包括制药化学和临床药物化学。

构效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SAR )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与机体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11、先导化合物发掘的途径。

1.随机筛选与意外发现获得先导化合物(accidentally discover)

2.从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中获得先导化合物(from active compon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3.以生物化学为基础发现先导化合物(from immanent active substance)4.由药物的临床副作用观察发掘先导化合物(from side-effect of medicine)

5.从生物转化发掘先导化合物(from active metabolites)

6.通过组合化学方法产生先导化合物(by combinatorial chemistry)7.基于生物大分子和作用机制设计先导化合物(ratianal drug design,RDD)

12、进行先导化合物优化的目的,常见的先导化合物修饰方法。

目的:希望得到具有特异性的药效、合理的药代,较低的不良反应的药物

(1)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进行结构改造

(2)利用前药原理进行结构修饰

(3)利用软药原理进行结构修饰

(4)利用成盐、成酯、成酰胺方法进行结构修饰

13、结构非特异性药物与结构特异性药物的概念。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structurally Nonspecific Drug)——产生某种药效与药物化学结构类型的关系较少,药效主要受药物的理化性质的影响。

结构特异性药物(structurally Specific Drug)——药效与药物的化学结构关系密切,其作用与体内特定受体的相互作用有关。大多数药物属于这一类型。

14、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概念。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物动力学、药动学——是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也包括药物的代谢产物)的浓度(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量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原理。

15、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类型。

治疗作用(therapeutic action)——药物所产生的符合临床用药目的的作用。

不良反应(untoward reaction or adverse reaction)——是指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引起病人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的危害机体的反应。

不良反应类型

①副作用(side effect)——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引起的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作用。

②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主要是指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16、受体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受体(receptor)——是指存在于细胞膜上、胞浆内或细胞核内的大分子蛋白质,可特异性地与生物活性物质结合并通过信息传递触发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配体(ligand)——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分内源性配体和外源性配体。

受体主要特性:

(1)特异性specificity——受体分子能准确识别其配体及化学结构类似的药物并与之结合,具有有高度立体特异性。

(2)灵敏性sensitivity——受体只需要与很低浓度的配体结合,就能产生显著的效应。

(3)饱和性saturability——受体数目有限,它能结合配体的量也是有限的,

因此受体具有饱和性。

17、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1)激动剂(agonist)——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根据其内在活性大小分为完全激动剂、部分激动剂。

(2)拮抗剂(antagonist)——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本身不产生作用,但有拮抗激动剂的效应。

18、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影响药物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代谢)、排泄的因素。

体内过程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性质(2)给药途径(3)吸收环境

分布因素:

①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②局部器官血流量(体内再分布);③体液pH;

④组织亲和力;⑤体内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排泄因素:(1)肾功能、(2)尿液pH、(3)竞争分泌机制:弱酸转运系统弱碱转运系统

19、最小有效量(或浓度)、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首过效应(第一关卡效应)、肝肠循环、药物的血浆半衰期、生物利用度的概念;

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又称首过消除或第一关卡效应, 指某些药物经肠壁或肝脏转化使其进入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血脑屏障——血液与脑、血液与脑脊液、脑脊液与脑之间存在着限制物质交换的屏障,这三种屏障的总称为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之间的屏障。

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可经过肝排入胆汁,由胆汁流入肠腔,然后再经肠道被重吸收的过程。

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指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一般用吸收百分数来表示。即F=(吸收入体内药量/用药剂量)×100%

①绝对生物利用度:指血管外给药的AUC与静脉给药的AUC的比值的百分数。

②相对生物利用度:指采用相同给药途径时测试药物与标准药物的AUC的比值的百分数,可用于评价不同厂家同种制剂的吸收率。

①最小有效量(minimal effective dose ,EDmin)——是指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②最大效应(maximal effect,Emax)——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强度也随之增加,当继续增加剂量或浓度而效应不再增加时,这一药理效应称最大效应。

③最低中毒浓度(minimal toxic concentration ,TCmin )——是指刚引起轻度中毒反应的药物浓度。

①半数有效量(50%effective dose,ED50)——群体中半数个体出现疗效的剂量。

②半数致死量(50%lethal dose,LD50)——群体中半数个体出现死亡的剂量。

治疗指数

治疗指数的数值越大越安全

20、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在体内的生物合成而达到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

(三)服用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注意事项如下:

(1)本类药只是对症治疗,应同时进行对因疗法。长期服用可引起依赖性。(2)有过敏反应史、哮喘病史者,则不宜使用。

(3)解热镇痛药用于止痛时,一般以多次小量为宜。

(4)各种解热镇痛药均伴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除用于风湿热或风湿性关节炎外,其疗程不宜超过一周。

(5)如用解热镇痛药治疗痛经时,最好在月经来前1~2天用药,1片/天。(6)妊娠早期和后期,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应慎用或禁用解热镇痛药。(7)阿斯匹林作用在血小板上,降低血液凝固的能力,因此外科手术前一周不可使用阿斯匹林。

(8)服阿斯匹林不能饮酒。

(9)儿童用阿斯匹林时应特别小心。孩子感冒发烧或患猩红热,最好不要用阿

斯匹林,否则将会受到雷耶氏(瑞夷)综合征的巨大威胁。

21、女用避孕药作用原理。

①主要是抑制排卵;

②抑制子宫内膜的正常增殖过程,使它很快萎缩退化,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

③使子宫颈粘液变粘稠;

④改变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的运行速度,以致不能适时地到达子宫。

22、通用名、商品名、化学名的区别。《中国药典》是使用通用名登记的。

(一)通用名——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载入国家正式药品标准的法定药品名称。

(二)商品名——是由该药品生产厂商命名并向所在国有关部门注册的药品的牌名,其右上角有?的符号。

(三)化学名——根据药品化学结构,按照一般的命名原则制定的名称。

23、《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部分。

(一)凡例——是正确理解和执行中国药典、进行质量鉴定的基本原则。(二)正文——所收载药品的质量标准。

(三)附录——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四)索引——除正文之前有中文的品名(通用名)的笔画排序目次外,书末还有通用名的汉语拼音名中文索引、以及通用名的英文译名英文索引。

24、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1、取样

2、检验(性状检查、鉴别试验、纯度检查、含量测定)

3、记录和写出检验报告

25、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药物剂型(dosage forms),简称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重要性:

①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②剂型能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③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

④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

⑤剂型可影响疗效

26、药物剂型按照给药途径分类的内容和特点。

(三)按给药途径分类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从口服给药,经胃肠道吸收发挥作用。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经胃肠道给药特点:

①是最自然、简单、方便和安全的给药方式。

②经胃肠道吸收发挥药效。

③药物疗效除了与药物本身的性质有关以外,也与释药系统的释药性能和生理因素有关。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1)注射给药(2)呼吸道给药(3)皮肤给药(4)黏膜给药(包括腔道给药)注射给药特点:

①吸收快,作用迅速,特别是静脉注射,适于拯救危重病人之用。

②注射剂由于不经过胃肠道故不受消化液及食物的影响,无首过效应,作用可靠,易于控制,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③产生局部定位及靶向给药的作用。

④注射剂除了具有速效作用外,某些注射剂也具有延长药效的作用,如混悬型注射剂,这类注射剂一般仅供肌肉注射。

呼吸道给药特点:

①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可使药物直接到达作用部位。

②药物分布均匀,剂量可以控制,奏效快,可在全身发挥作用,同时避免胃肠道的破坏。

皮肤给药特点:

①给药后在局部起作用或经皮吸收在全身发挥作用,可减少用药次数,同时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及肠胃灭活,提高了治疗效果。

②大多数药物透皮吸收的速率都很小,要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比较难。

黏膜给药特点:

①药物在局部起作用或吸收后在全身发挥作用。

②可避免肝脏首过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通过特定区域黏膜吸收而具有一定

的靶向作用。

27、片剂的定义,糖衣片、薄膜衣片、肠溶衣片的特点。

片剂——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1)糖衣片——糖衣片的包衣物料主要是蔗糖和食用色素。

(2)肠溶衣片——肠溶衣片的包衣物料主要是酸不溶、碱易溶的高分子化合物。(3)薄膜衣片——薄膜衣片的包衣物料主要为不透水、不透气及具有抗热、遮光能力的有机化合物。

28、片剂研制的一般过程。

①处方和工艺的设计前研究(preformulation)

②拟定处方、确定生产工艺(formulation)

29、在进行片剂处方设计时要考虑药物(或辅料)的哪些理化性质?

①药物稳定性②溶解度③药物的晶型④润湿性⑤吸湿性⑥熔点

⑦原料粉末或颗粒的其他性质⑧药物与辅料的相互作用

30、注射剂处方设计的一般考虑。

(1)药物理化性质

(2)药物的溶解性

(3)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学稳定性

(4)注射剂的安全性和渗透压的调节

31、延迟释放制剂、靶向给药体系、透皮给药系统的内容(定义、特点)。

(一)缓释和控释制剂——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

缓释制剂(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是指用药后可缓慢地非恒速释放;控释制剂(controlled release)——指用药后可缓慢地恒速或近恒速释放。缓释和控释制剂的特点:

①对半衰期短的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次数。

②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③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也称靶向制剂或定位制剂——指利用特殊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聚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特点:

(1)靶向制剂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全身副作用,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和患者的顺应性。

(2)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定位浓集、控速释药、无毒可生物降解三个要素。透皮给药系统——指经皮肤给药的新制剂

特点:

(1)可以在各组织或病变部位起治疗或预防的作用,为一些慢性疾病和局部镇痛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和行之有效的给药方式

(2)具有较安全、没有肝脏首过效应、方便随时停药的优点,但药物透皮吸收

的量有限

32、生物制药的定义、分类。

生物药物——也叫生物技术药物,是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中,综合利用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的药物。

分类:

1、按药物的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来分

2、按原料来源来分

3、按生理功能和临床用途来分

4、根据生物药物的发展实际及其在药学领域中的地位来分

33、生物药物在药理学上的特性。

(1)治疗的针对性强,药理活性高

(2)营养价值高,毒副作用小

(3)生理副作用常有发生

34、生化药物检验的特点,

(1)质量控制严格(2)检测方法多样(3)检测环节多

由于生物药物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因此生物药物不仅要有理化检验指标,还要有生物活性检验指标

35、常用的生化药物含量(效价)表示方法有哪几种?

(1)百分含量表示(2)生物效价或酶活力单位表示

36、酶活力测定法与酶分析法的区别。

①酶活力测定法

酶活力测定法——以酶为测定对象的测定方法。

酶分析法——是一种以酶为测定工具(或测定试剂)的分析方法。

酶分析法,是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宜的工具酶对该物质作用。当反应完成后,借助物理或化学方法测定其总变化量。进而根据反应的平衡点计算出被测物的实际含量或浓度。

康复护理学-第一章绪论作业

《康复护理学》习题作业 第一章 绪论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医学 2.康复护理学 二、填空题 1.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伤残者的 和 得到恢复,重建患者的 ,最大限度地恢复其 ,以平等资格 。 2. 康复医学着眼于 ,因而具有 、 、 ,并充分体现了“生物——心理— —社会”的医学模式。 3. 指导康复治疗的四大原则是 、 、 、 。 4. WHO提出康复服务的方式有 、 、 。 三、单项选择题 1.关于康复护理的对象,下列 的描述是错误的。 A.躯体残疾者 B.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 C.急性期的病人除外 D.功能障碍的慢性病患人 2.下列 不属于全面康复的范畴。 A.心理、脏器及肢体功能 B.家庭功能 C.日常生活能力 D.就业能力 3.康复护理不强调 。 A.“自我护理”和“协同护理” B.“特别护理”和“周到的照顾” C.鼓励家属参与 D.充分发挥伤病残者的潜能

四、问答题 1.康复护理学有何新进展?2.康复护理应遵循哪些原则?3.康复护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参 考 答 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医学: 广义:应用医学科学及其有关技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 狭义:康复医学是以功能为导向,为了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主要应用医学和康复工程的技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的一门医学科学(国际上通 常所指的康复医学)。 2.康复护理学:是一门旨在研究伤病者与伤残者身体、精神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的科学。 二、填空 1.残存功能、能力、身心平衡、生活自理能力、回归(重返)社会。 2. 整体康复、多学科性、广泛性、社会性。 3. 功能训练、全面康复、融入社会、改善生存质量。 4. 康复机构的康复、上门康复服务、社区康复。 三、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四、问答题 1.康复护理学有何新进展? (1)康复概念渗入临床各科护理 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相互结合,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是提高残疾者功能独立性,改善其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的有效措施。 (2)康复护理是社区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残疾人,老年病人,慢性病人康复需求量大,但财力有限,康复机构有限,因此,开展社区康复护理势在必行。 (3)重视康复护理的研究工作 (4)加紧培养康复护理人员 (5)建设中国特色的康复护理 2.康复护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实用药物学基础--明明白白“药”你懂》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课后章》课后章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思密达的通用名称是()。 A. 硝酸甘油 B. 普萘洛尔 C. 黄连素 D. 蒙脱石散 2 【单选题】(1分) 以下哪个药物发挥作用时属于局部作用()。 A. 普鲁卡因浸润麻醉 B. 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 C. 苯巴比妥镇静催眠 D. 洋地黄强心作用

3 【单选题】(1分) 强心苷治疗心功能不全时其对心脏的作用属于()。 A. 局部作用 B. 全身作用 C. 间接作用 D. 其他都不是 4 【单选题】(1分) 作用选择性低的药物在治疗量时往往出现()。 A. 副作用较多 B. 毒性较大 C. 产生变态反应 D. 容易成瘾

5 【单选题】(1分) 副作用是指()。 A. 由于病人有遗传缺陷而产生的作用 B. 应用药物不恰当而产生的作用 C. 停药后出现的作用 D. 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常是难以避免的 6 【单选题】(1分) 肌注阿托品治疗肠绞痛时,引起的口干属于()。 A. 过敏反应 B. 后遗效应 C. 副作用 D. 毒性反应

7 【单选题】(1分) 以下哪个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时用药剂量过大、时间过长所引起的()。 A. 毒性反应 B. 副作用 C. 变态反应 D. 后遗效应 8 【单选题】(1分) “反应停”临床上仅在严格控制下被用于治疗,某些癌症、麻疯病等,逐渐名称改称为()。 A. 金刚烷胺 B. 对乙酰氨基酚 C. 沙利度胺 D.

奥司他韦 9 【单选题】(1分) 长期服药某些药物,突然停药导致原有疾病加重,我们称为()。 A. 停药反应 B. 过敏反应 C. 继发反应 D. 毒性反应 10 【单选题】(1分) 体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出现溶血反应,这种不良反应属于()。 A. 后遗效应 B. 停药反应 C. 特异质反应

康复护理学试题

康复护理学试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康复: 二、单选题 1.有关康复护理的原则,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康复护理侧重于“替代护理” B.功能锻炼贯穿于康复护理的始终 C.重视心理护理 D.协作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2.康复护理的最终目标是( ) A.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B.使患者尽量减少继发性功能障碍 C.提高生存质量 D.重返家庭,回归社会 E.以上都是 3.康复医学的主要对象是() A.病伤者 B.有功能障碍者 C.疼痛患者 D.老年人 E.以上都是 三、填空题 1.狭义的康复护理对象包括()、()、()。 四、简答题 1.康复护理的原则? 2.康复护理人员的作用?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ADL(狭义): 2、ROM: 3、肌张力: 4、肌力: 二、单选题 1.徒手肌力检查的优点是。 A.适用于不同肌力的肌肉测试

B.可测试握力和捏力 C.只能测试4级以上的肌力 D.只能测试4级以下的肌力 2.下列不会对徒手肌力检查产生干扰。 A.疼痛、疲劳、运动、饱餐 B.病人和检查者的体位 C.检查者的经验 D.肌肉收缩的力量 3.以下平衡练习原则的是。 A.先练习站位再练习坐位 B.从单足到双足站立平衡 C.先练习坐位再练习卧位 D.先练习坐位再练习站位 4.以下关于平衡练习不正确的是。 A.最不稳定的体位开始训练逐步进展到最稳定的体位B.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 C.从支撑面由大到小,重心由低到高 D.由自动态平衡到被动动态平衡 5.下列哪项吞咽训练方法可以提升咽喉部。 A.门德尔松手法 B.声门上吞咽 C.呼吸训练 D.吞咽与空吞咽交替 6.下列哪项不是ADL训练的内容。 A.交谈 B.穿衣 C.园艺活动 D.棋牌活动 7.吞咽训练主要对咽部进行。 A.冷刺激和空吞咽训练 B.舌肌与咀嚼肌训练 C.发音器官训练 D.颊肌与喉部训练 8.吞咽障碍最常见和最大的威胁是。 A.营养不良 B.感染 C.误咽 D.低蛋白血症 9、留置导尿管更换的时间是。

完整word版,中医药学概论掌握药物小结

一、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 【麻黄】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麻黄汤》 宣肺平喘:用于喘咳实证。《三拗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 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兼有表证,恶寒发热,脉浮等。《越婢汤》《越婢加术汤》 【紫苏】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杏苏散》《香苏散》 行气和胃: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 解鱼蟹毒:用于进食鱼蟹中毒引起腹痛、呕吐、腹泻等。 【防风】 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邪,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荆防败毒散》 胜湿:用于外感风湿或风湿痹痛。《羌活胜湿汤》 止痉:用于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痉挛抽搐等。《玉真散》。 2、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蝉蜕,柴胡,葛根,升麻【薄荷】 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及热病初起,发热恶风、头痛无汗等。《银翘散》 清头目、利咽喉: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或咽喉肿痛等。 透疹毒:用于麻疹初起,或风热外袭疹发不畅。《加减葛根汤》 【柴胡】 和解退热: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协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小柴胡汤》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胸协胀痛、月经不调、痛经。《逍遥散》《加味逍遥散》升举阳气: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补中益气汤》 【菊花】 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咳嗽等。《桑菊饮》

平肝明目:用于肝阳上亢或风热、肝火目疾。《杞菊地黄丸》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肿。 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芦根,夏枯草 【石膏】 清热泻火:用于温热病邪在气分,高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白虎汤》 除烦止渴:用于肺热喘咳,心烦口渴,鼻翼煽动等。《麻杏石甘汤》 收敛生肌:用于湿疹、疮疡溃而不敛,水火烫伤等。 【知母】 清热泻火:用于温热病在气分,高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白虎汤》 滋阴润燥: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及消渴证。《知柏地黄丸》《二冬汤》 2、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 【黄芩】 清热燥湿:用于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湿温、黄疸、热淋等。《黄芩汤》 泻上焦肺火:用于肺热咳嗽或温热病高热烦躁。《清肺汤》 解毒:用于热毒疮肿及咽喉肿痛。《黄连解毒汤》 止血:用于内热炽盛、迫血妄行所致的出血。 安胎:用于胎热不安。《当归散》 【黄连】 清热燥湿:用于湿热所致的多种病证,多用于肠胃湿热引起的腹泻、呕吐。《香连丸》泻中焦心火:用于心、胃、肝、胆等脏腑的实火证,尤心火见长。《朱砂安神丸》《黄连解毒汤》 解毒:用于痈肿疔毒、湿疮痒疹、耳脓、口舌生疮等。 3、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青黛,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 大血藤,白头翁,马齿苋 【双花】 清热解毒:①用于外感风热火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咽痛、脉浮数等。②用于热毒疮痈疔疖有红、肿、热、痛等症;③用于热毒泻痢,便脓血。

实用药物学基础无纸化考试试题题库word文档下载

第一章绪论 A型题(单项选择题) 1.下列方法按任务分类的是( B )。 A.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B.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C.常量分析与微量分析 D.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E.重量分析与滴定分析 2.在半微量分析中对固体物质称量范围的要求是( A )。A.0.01~0.1g B. 0.1~1g C. 0.001~0.01g D.0.00001~0.0001g E. 1g以上 3. 滴定分析法是属于( C )。 A.重量分析 B. 电化学分析 C. 化学分析 D.光学分析 E. 色谱分析 4. 鉴定物质的组成是属于( A )。 A.定性分析 B. 定量分析 C. 结构分析 D.化学分析 E. 仪器分析 5. 在定性化学分析中一般采用( E )。 A.仪器分析 B. 化学分析 C. 结构分析 D.微量分析 E. 半微量分析 6. 在常量分析中对体物质称量范围的要求是(B)。 A.>0.2g B. >0.1g C. 0.1~0.01g D.0.01~0.001g E. <0.001g 7. 在半微量分析中对试液体积取量范围的要求是(C)。A.>10ml B. >20ml C. 10~1ml D.1~0.01ml E. <0.01ml 8. 按样品用量分类滴定分析应该属于( A )。 A.常量分析 B. 光学分析 C. 化学分析 D.微量分析E. 半微量分析良反应 9. 测定食醋中醋酸的含量( B )。 A.仪器分析法 B. 化学分析 C. 定性分析 D.微量分析 E. 半微量分析 10. 确定未知样品的组分( C )。 A.仪器分析法 B. 化学分析 C. 定性分析 D.微量分析 E. 半微量分析 11. 测定0.2mg样品中被测组分的含量,按取量的范围应为 ( D )。 A.仪器分析法 B. 化学分析 C. 定性分析 D.微量分析 E. 半微量分析 12. 用化学方法测定8ml样品溶液中被测组分的含量 ( E )。 A.仪器分析法 B. 化学分析 C. 定性分析 D.微量分析 E. 半微量分析 13. pH计测定溶液的pH( A )。 A.仪器分析法 B. 化学分析 C. 定性分析 D.微量分析 E. 半微量分析 X型题(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分析方法按对象分类的是( DE )。 A.结构分析 B. 化学分析 C. 仪器分析 D.无机分析 E. 有机分析 2. 下列分析方法称为经典分析法的是( BC )。 A.光学分析 B. 重量分析 C. 滴定分析 D.色谱分析 E. 电化学分析 3. 按待测组分含量分类的方法是( ABC )。 A.常量组分分析 B. 微量组分分析 C. 超量组分分析 D.常量分析 E. 微量分析 4. 仪器分析法的特点是( ABC )。 A.准确 B. 灵敏 C. 快速 D.价廉 E. 适合于常量分析 第二章定量分析概述 A型题(单项选择题) 1.一般测定无机物质样品首先选择的溶剂是(C )。 A.酸 B.碱 C.水 D.混合酸 E.有机溶剂 2.固体样品的采取可按( D )分法多次缩分。 A.一 B. 二 C. 三 D.四 E. 五 3. 装在大型储槽里的液体样品在取样时,应取( D ) 溶液为样品。 A. 底部 B. 上部 C. 中部 D. 不同深度 E. 任意部位 4. 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进行称量时,若以克为单位,其 结果应记录到小数点后( D )位。 A.一 B. 二 C. 三 D.四 E. 五 5. 用减重称量法精密称取样品X克系指:用万分之一分 析天平进行减重称量法称量,称出的样品质量应在X± ( D )%克范围内。 A.1 B. 2 C. 5 D.10 E. 20 6. 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系统误差( B )。 A.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 B. 天平砝码被腐蚀 C. 操作人员看错滴定管读数 D.滴定时从三角烧瓶瓶中溅失少许试液 E. 以上均不属系统误差 7. 由于天平不等臂造成的误差属于( C )。 A.方法误差 B. 试剂误差

药物学基础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药物学基础概论 第一节绪言 【知识点】 1、概念: (1)药物:药物就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以及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2)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被称为药效学。 (3)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影响,即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过程、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 等科学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4)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与使用的药物 (5)非处方药: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与使用的药物 2、熟悉临床用药护理中护士的工作任务: (1)用药前:多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 (2)用药时:多与病人沟通当时情况 (3)用药后:密切观察病人后续情况 3、“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就是指在用药时,要做到操作前检查、操作中检查、操作后检查。 八对:就是指在用药时,要做到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药物剂量、对药物浓度、对用药方法、对用药时间、对药品批号 一注意:就是指在用药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自我检测】 一、名词解释 1、药物 二、单项选择题 1、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被称为( ) A、药效学 B、药动学 C、临床药理学 D、药物学 第二节药学效应动力学 【知识点】

1、概念: (1)不良反应:药物应用时出现的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的药物反应。 (2)副作用:就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3)受体激动药:指与受体既有亲与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4)受体阻断药:指与受体有较强的亲与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2、药物的基本作用兴奋作用与抑制作用: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作用称为兴奋作用;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作用称为抑制作用。 3、药物作用的类型: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选择作用 4、药物的两重性: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 5、不良反应: (1)副作用;产生原因就是药物的选择性比较低;副作用随用药目的的改变而改变,故防治作用与副作用可以互相转变。 (2)毒性反应:药物在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毒性反应可分为急性毒性反应与慢性毒性反应。 (3)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就是指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引发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变态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无关,与药物原有作用无关,不易预知,但过敏体质者易发生,而且变态反应的程度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4)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药理效应为后遗效应。 (5)继发反应:由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为继发反应,又称治疗矛盾,如二重感染。 (6)停药反应: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使原有疾病复发或加剧的现象。 (7)特异质反应:少数病人因遗传异常对某些药物的反应替别感,很少的剂量即可产生超出常人的强烈的药理效应,特异质反应的性质与常人不同,只在极少数人中发生,对机体就是有害的,甚至就是致命的。特异质反应与剂量无关,但剂量加大,反应程度加重 (8)药物依赖性: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后,病人对药物产生主观与客观上连续用药的现象,称为药物依赖性。如果连续用药突然停药,病人仅表现为主观上的不适而没有其她生理功能的紊乱,但有强烈的继续用药的欲望,此为精神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或习惯性。如果用药时病人产生欣快感,停药后不仅出现主观上的不适,还会产生严重生理紊乱的戒断症状,再次用药后症状消失,此为生理依赖性,又称成瘾性。产生药物依赖性的主要原因就是药物滥用。6、药物能否与受体结合,可否发生生物效应,取决于药物与受体的亲与力与内在活性。亲与力就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内在活性就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时能激动受体的能力。

第一章药物学概论

第一章概论 一、选择题 1.口服给药的优点是() A.给药剂量准确 B.不会发生首关效应 C.所有的病人(如昏迷、呕吐病人)均可应用 D.使用方便、安全 2.成瘾性是指病人:() A 对药物有精神依赖性 B 产生躯体和精神依赖,停药后有戒断症状 C 对药物的敏感性增高 D 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E 使用较大剂量才有作用 3.药物的半衰期愈长,说明该药作用:() A 出现快 B 出现慢C消除快 D 消除慢 E 吸收多 4.药物的内在活性是指() 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B.药物激动受体的能力 C.药物水溶性大小D.药物对受体亲和力高低E.药物脂溶性强弱 5.首过效应主要发生于下列哪种给药方式() A.静脉给药B.口服给药C。舌下含化D.肌内注射E.透皮吸收 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特点为() A.药物的半衰期与剂量有关B.为绝大多数药物的消除方式 C.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不变D.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递增 E.体内药物经2~3个t1/2后可基本清除干净 7.用药的间隔时间主要取决于() A.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B.药物的吸收速度 C.药物的排泄速度D.药物的消除速度E.药物的分布速度 8.药物的副反应是() A.难以避免的B.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C.剂量过大时产生的不良反应D.药物作用选择性高所致 E.与药物治疗目的有关的效应 9.能使肝药酶活性增强的药物称为:() A.药酶诱导剂B.受体激动剂C.药酶抑制剂D.受体阻断药E.受体部分激动剂 10.药物依赖生物膜两侧的浓度差,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的过程称为:() A.主动转运B.被运转运C.出胞和入胞D.单纯扩散E.易化扩散 11.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 A.治疗作用B.预防作用C.副作用D.三致反应

《药物学基础》教学大纲

《药物学基础》教学大纲 护理专业用 一、课程性质 《药物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助产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常用制剂和用法及用药护理等。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临床用药护理中药物的基本知识,具备处方识读、用药技术及用药护理的基本技能,以指导临床护士合理用药。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基础医学概要。后续课程包括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护理学基础等。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下列要求: (一)职业素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合理、安全用药。 3.具有热爱护理事业,爱岗敬业奉献精神。 4.具有关心、爱护、尊重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 1.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基本知识。 2.熟悉药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熟练掌握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能力。 4.熟悉掌握查阅药物相互作用、检索配伍禁忌的能力。 5.熟练掌握正确执行医嘱、处方的能力。 6.熟练掌握对常用药物制剂的外观检查及准确换算药物剂量的能力。 7.学会对临床常用药物的用药指导、药物知识咨询和进行合理用药能力。

三、教学时间分配 学时 教学内容 理论实践合计 一、总论 二、局部麻醉药8 1 1 1 9 2 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四、传出神经系统药 8 8 2 1 10 9 五、心血管系统药物 六、呼吸系统药物 8 2 8 2 七、消化系统药物314 八、利尿药和脱水药202 九、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404 十、子宫收缩药和子宫抑制药101十一、抗过敏药101 十二、激素类及有关药物十三、抗微生物药6 7 1 1 6 10 十四、抗恶性肿瘤药十五、解毒药1 1 1 1 1 合计621072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经络概论--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

上篇经络腧穴概论 第一章经络概述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经,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含义,就是直行主线的意思,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深而在里,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浅而在表,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学说阐述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的相互关系,是针灸学科的基础,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理论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对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节经络系统概况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内属于府藏(腑脏),外络于支节”(《灵枢·海论》),将人体内外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内行支脉。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外行支脉。奇经八脉,是具有特殊分布和作用的经脉。此外,经络的外部筋肉也受经络支配分为十二经筋;皮部也按经络的分布分为十二皮部。现将经络系统的内容逐一介绍如下。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按其流注次序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被称为“正经”。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和含义 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和脏腑三部分组成。手足,表示经脉在上、下肢分布的不同,手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上肢,足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下肢。脏腑,表示经脉的脏腑属性,如肺经表示该经脉属肺脏,胃经表示该经脉属胃腑。阴阳表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及阴阳气的多寡。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多少):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气有多少异用也”;“阳明何谓也”?“两阳合明也”;“厥阴何也”?“两阴交尽也”。根据阴阳气的多少,三阴三阳之间组成对应的表里相合关系。三阴三阳的名称广泛应用于经络的命名,经别、络脉、经筋也是如此。 (二)十二经脉的分布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灵枢·海论》概括地指出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在内部,十二经脉隶属于脏腑,在外部,分布于四肢、头和躯干。 1.外行部分十二经脉“外络于支节”。这里的“支节”,可理解为是经脉在四肢及头和躯干这些体表部位的分支和穴位,其“有穴通路”是经脉的主要循行路线,一般经穴图和经穴模型都表示这些内容。 (1)四肢部:四肢内侧面为阴,外侧面为阳。手足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手足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以大指向前、小指向后的体位描述,手三阴经分布于上肢的内侧,其中,上肢内侧面前缘及大指桡侧端为手太阴,上肢内侧面中间及中指桡侧端为手厥阴,上肢内侧面后缘及小指桡侧端为手少阴;手三阳经分布于上肢的外侧,其中,分布于次指桡侧端至上肢外侧面前缘为手阳明,无名指尺侧端至上肢外侧面中间为手少阳,小指尺侧端至上肢外侧后缘为手太阳。

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吐血整理

药理学 第一章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受体的特性:灵敏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受体调节时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调节方式有脱敏和增敏两种类型。 药物与受体结合不但需要亲和力,还要有内在活性,才能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双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拮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分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第二信使:为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的信息分子。有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 cGMP)、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烯类 第三章药动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并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释药物在机体内的动态规律。

《实用药物学基础》 实践教学大纲

《实用药物学基础》实践教学大纲 适用于3年制高职高专教育药学专业 课程编号:编写时间:2010年6月 课程名称:实用药物学基础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课程类型:必修开课学期:第3学期 适用专业:药学学时:34 一、实践教学大纲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本教学大纲是依据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三年制)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修订的药学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进程表中的实用药物学基础总学时数112学时,其中理论为78学时,实验、实训为34学时编制的教学大纲基础上进行修订。 本大纲是教师从事实用药物学基础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必须遵守和执行的纲领性文件。也是督导组和上级领导检查和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还是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的依据。 二、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验和校外实训。校内实验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巩固和理解实用药物学基础课程中的重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习基本的药物学实验方法,掌握药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对实验结果具有初步统计、分析的能力、实验报告的书写能力。培养与提高学生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科学思维的能力,初步具备药学相关知识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在校外实训课程的教学设计上,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设计情境教学。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在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安排在医院药剂科完成相应的实训内容。掌握各类药物常用制剂的剂型、分类摆放、药品保管与养护等相关知识。初步具有处方调剂、处方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程校内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会溶液浓度的换算和制剂的配制;通过

药学概论第一章

中药、生药与天然药物 第一节中药与中药学 一.药物的分类 1. 在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1).化学合成药物(西药) 合成药:阿司匹林,奥美拉唑 半合成药:蒿甲醚,头孢氨苄 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 直接提取:麻黄素,紫杉醇 (2).生物制品:干扰素,球蛋白 (3).天然药物:各种银杏制剂,人参皂苷制剂 (4).草药(民间使用的药物):黄花蒿(青蒿) 2.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1).中药:人参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2).草药:黄芩茎叶(清热解毒) 3. 民族药: 藏药,蒙药 二、中药的起源及资源 第一个问题是有关的概念 中药它是和西药相对而言的。它是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它是随着西药传入中国以后,为了和西药相区别,所以我们把它叫中药。 那么它具有一下这么几个方面的特点。一从中药的产地上来说,绝大多数的中药都是产自中国;第二点也是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中药的认识和使用,它必须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运用形式。第三点是中药它充分的反应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的方面的多种特点。 第一个是秦汉时期的代表作,秦汉时期的代表作,书名叫神农本草经。我们简称本经,它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或者说最早的药学专著,这本书的作者并非出自一神医之手,尽管书名叫神农,实际上它是一个讲座,就像皇帝内经似的,并不是皇帝自己做的,这本书的作者可以说是若干个医家陆陆续续编写而成的,这本书的成书年代,有关这本书的成书年代是有争议的,那么不管怎么争议,一般人认为它不会晚于公元2世纪,这本书收载的药物数一共是365种药,古人讲一年有365天,这个药物就有365种,那么这种书的这个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除了刚才讲的,药物数目之外,它有六个起点,第一个它的序言部分总结了药物的四性五味有毒无毒使用方法剂型选择等等,而且按照药物的有毒无毒养生延年和驱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一共是三品,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三品分类法。第二呢,每一味中药下它都记载了性味生长环境等还有一些别名产地什么的。系统的总结了汉秦的药材。对于后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说后世的本草著作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可以说奠定了医药发展的基础。 第二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书名叫本草经集注,作者是梁代陶弘景,这本书的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500年左右,具体年代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现在只能根据他的生和死的年代(公元452~536年)来推断,他大约在公元500年左右,那么这本书一共收载的药物数是730种,它是以《本草经集注》的365种为基础,同时再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习惯用的365种药物,一共是730种,那么它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有一下这么:第一点是序言方面它首先回顾了本草学的发展概况,然后对本经的序言条文逐一的进行了注释发挥,因此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第二点他针对当时的药材这个伪劣品比较多的状况,他补充了大量的这个采收,鉴别炮制等等理论和操作,第三点增加了诸病通用药,比如说治疗感冒什么药,治疗咳嗽什么药,都给列出来,这是他首先创造的,另外增加了解百毒的药。大大的药学总论的内容,第四点,除了按照三品

11级实用药物学基础实验报告单

11级实用药物学基础实验报告单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实验报告 201 年月日 姓名系专业班级试验地点 课程《实用药物学基础》题目实验一实用药物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 一、动物捉拿及固定方法 小白鼠 右手抓住其尾部放在鼠笼盖铁纱网上,用左手拇指及食指沿其背部向前抓起颈背部皮肤,并以左手的小指、无名指固定其尾部,便可将小鼠固定在手上。 大白鼠 用右手提起尾部,放在粗糙面上,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捉其头部,其余三指夹住背腹部即可固定。 二、动物的给药方法 小白鼠 灌胃法(i.g.):以左手固定小鼠后,使其腹部朝上,颈部伸直。右手持配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插入口腔,再从舌面沿上腭进入食道。小鼠灌胃容量一般为0.1~0.3m1/10g。 腹腔注射(i.p.):以左手固定小鼠,方法同灌胃,右手持注射器,取30度角将针头从下腹部向头端刺入腹腔。进针部位不宜过高,刺入不宜太深,以免伤及内脏。小鼠腹腔注射量一般为0.1~0.3ml/l0g。 皮下注射(s.c.):用左手固定小鼠后,右手持注射器于拇指和食指捏起的皮肤处进针即可。

【思考题】 1、小白鼠捉拿注意事项。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实验报告 201 年月日 姓名系专业班级试验地点 课程《实用药物学基础》题目实验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硫酸镁作用的影响 【实验材料】 器材:粗天平、lml注射器、小鼠灌胃针头等。 药品:15%硫酸镁(含水)溶液。 动物:体重相近的小白鼠2只。 【方法与步骤】 取小鼠2只,分别称重标记。一只由腹腔注射10%硫酸镁溶液0.2ml/l0g;另一只用同样剂量的硫酸镁灌胃。分别将两鼠置小笼中,观察其表现有何区别。 【实验结果】 记录于填入下表。 不同给药途径对硫酸镁作用的影响 鼠号体重(g)药量(ml/10g)给给药途径给药前表现给药后表现

药学概论总结

通过药学概论这几节课的讲解我觉得很有用,要我们了解到了一些社会上的关于医药行 业的情况以及一些国内外医药发展动态到省内的动态,拓展了我们的眼见,也让我们学习到 一些具体的生活饮食方面的知识如中医药食品,让我们获益匪浅。 下面是一些我影响比较深刻的一些地方,以此作为我对药学概论听课的总结。 1、国内外医药的发展动态:A、仿制药异军突起B、生物技术药物进入大规模产业化 阶段。我国医药产业基本情况: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第五大药 品市场。原料药工业配套相对完善,产品优势明显,不少产品属国家内独家生产。 规模化区域协作的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高。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产业企业规模小, 重复建设,产品雷同,出口不畅,营销落后。在创新方面:产学研联系不紧密,新 药研发与市场衔接不够紧密,药物创新公共平台等基础设施不足。在人才方面:缺 乏专家级,大师级的高级人才,缺乏复合型人才,科技人员稳定性差。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有可能出现四大变化:1、创新能力有突破性进展,有望出现25个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2、制剂国际化进程有 明显突破,将有100家制药企业有望通过欧美日认证,20余个制剂产品销往欧美 日市场;3、药品质量保障体系空前加强,全行业4000多家制药企业全部达到新 GMP标准,其中100家企业有望跻身欧美日主流市场,与跨国医药企业同台竞技; 4、一些先导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它们将在坚持传统制造的同时,逐步实现向单克 隆抗体、疫苗等生物技术药品生产转变。 “十二五”规划包含了医药行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生物医药是生物产业的核心部分,并且生物产业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这说明生物医药、生物产业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方向。未来五年,医药行业将沿着抓好传统产业升级和产品标准升级、占领生物制药制高点这两个战略方向发展。 “十二五”的重点是原料药产业的转型发展,参与全球制剂竞争。而在我国新药研发中化学药是重点,生物药是亮点,中药是特点。因此在化学制药领域中,产 业结构会有较大调整,企业将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原料药生产更追求环保,企业 着力防治污染;制剂生产注重新剂型、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更多产品走入国际市 场。 2、省内医药发展动态:A、产业规模处于全国前列,是医药大省B、行业运行质量良 好C、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D、产业转型升级见成效E、产业区域布局向合理化 迈进 我省问题:虽然我省中药材资源丰富如“浙八味”,并且企业重视产品创新尤其是 化学原料药。但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产业发展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排头兵企业缺 乏;产品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提升;项目落地难。因此我们要加快产业升级,培育医 药产业集群和龙头产业;加强人才培育。 3、药品情况:1、药品的重要特性:防病、治病不可或缺;质量需要专业人员,技术 和设备控制,监测;使用需要医师处方或专业人员指导;既能治病又能致病。2、 医药产业链长:药物研究、生产、经营、使用;药用辅料,药品包装材料;中药材 养植;保健品。药品的质量:药品监管的所有工作都围绕安全、有效、质量可控进 行;药品质量源于设计;药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都不是绝对的概念。 4、中医药食品:

医药学基础知识总结

医药学基础知识 1、药物 医药专家认为:凡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制,并规定有适应症和用法、用量的物质均属药物之列。药品,一般则特指经厂家生产加工后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商品药物。 药物具有两面性,既有可以驱除瘟疫造福于人类的一面,又有使用不当危害人类的一面,也就是说药物与毒物间无明显的界限。无数惨痛的教训告诫我们:滥用药物造成的危害,至今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为了珍惜您的健康与生命,用药必须科学合理,切勿滥用。 2、中药、西药的划分 人类应用药物的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以溯至亘古时代。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不断地对药物进行开发研究和提高,尤其是化学药出现的近百年来;药物发展十分迅速,时至今日,药物已成为拥有数以万计的庞大家庭。 众多的药物如何分类呢?我国习惯上分为中药和西药两大类,而国际上通常以天然药物与合成药物分类。 天然药物是指那些取材于植物、动物、矿物;并经物理方法制成的药物。我国的中药多属于这一类,通常包括原药材、饮片(经加工炮制的药材)、传统中成药(丸、散、膏、丹等),新中成药(冲剂、口服液、片剂等)等。 合成药物是指通过化学方法制成的药物。我们所说的西药基本上属于这一类。主要包括合成药物、提取药物、生化制剂等。 中药是祖国医学中的魄宝,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只是在近百年,随着西方文化的传人,西方合成药物传入了我国,这才有了中、西药之分。 中、西药物并不完全分别等同于天然药物与合成药物,因为现在一些药物中既含有西药也含有中药,如速效感冒胶囊、感冒清、三九感冒灵等。而且现在许多中药新剂型是采用了现代的提取制备手段,很难确切说是中药还是西药。 3、药物体内过程 通过各种给药途径使药物进入体内后,一般都要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几个过程发挥作用并排出体外。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称为药物的转运。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称为药物的转化或代谢。转运与转化统称为药物的体内过程。这两种变化往往是结合进行的,即药物在进行转运的同时发生了化学变化。药物的体内过程直接影响药物到达作用部位——浓度维持的时间,因而与药物的疗效和毒性有密切的关系。 (1)吸收也就是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过程(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吸收过程)。药物吸收不好,血中药物浓度就低,就难发挥疗效。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很多,如药物的理化性质、给药途径、剂型、合并用药及机体生理功能、病理状态等等。 (2)分布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通过微血管壁而进入组织细胞发挥作用的过程叫分布。药物在组织内的分布并不一致,多数药物均以其自身的理化性质及各组织器官生理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要注意少数药物因集中分布在某一器官,如汞、铅、锑在肝脏和肾中分布较多,可以引起蓄积现象,会导致许多器官的损害或危及生命。 (3)代谢多数药物进入人体后,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通过氧化、还原、分解、结

药理学 名词解释 归纳

药理学 名词解释 绪论 1.药理学Pharmacology 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科学。 2. 药物diug 能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3.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机体的作用下发生的动态变化规律。 4.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机体在药物影响下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及机制。 5. 售后调研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上市后在社会人群大范围内继续进行受试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在广泛长期使用的条件下考查疗效和不良反应,该期对最终确定新药的临床价值有重要意义。 药效学 1.药物作用drug action 药物与组织细胞之间的初始作用。 2.药理效应drug effect 指继发于药物作用之后的组织细胞原有功能的改变。 3. 兴奋excitation 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加强的作用。 4. 抑制inhibition 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作用。 5. 特异性specifity 多数药物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药理效应,这种化学反应的专一性使药物具有特异性。 6. 选择性selectivity 药物只对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作用很小或无作用。 7. 疗效therapeutic effect 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机体恢复正常。 8.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对因治疗,或称治本。 9.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减轻疾病的并发症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10.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的反应称不良反

实用药物学基础[试题集]

项目一 一、单选题 1、药物作用得概念就是: A.药物具有杀灭或抑制病原体作用 B.药物引起机体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得变化 C.药物对机体器官得兴奋或抑制作用 D.药物对不同脏器组织得选择性作用 E.药物具有得特异性或非特异性作用 2、受体激动药得特点就是: A.对受体有亲与力,有内在活力 B.对受体无亲与力,有内在活力 C.对受体有亲与力,无内在活力 D.对受体无亲与力,无内在活力 E.促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递质 3、药物得半数有效量(ED50)就是指: A、达到有效浓度一半得剂量 B、与一半受体结合得剂量 C、一半动物出现效应得剂量 D、引起一半动物死亡得剂量 E、一半动物可能无效得剂量 4、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能激动受体,也可能阻断受体,取决于: A、效价强度 B、剂量大小 C、功能状态 D、有否内在活性 E、效能高低 5、药物得安全范围就是: A、 ED95与LD5之间得距离 B、 ED50与LD50之间得距离 C、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得距离 D、最小有效量与最大有效量之间得距离 E、 ED5与LD95之间得距离 6、以下有关不良反应得论述不正确得就是: A、副反应就是难于避免得 B、变态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 C、有些不良反应可在治疗作用得基础上继发 D、毒性反应只有在超剂量下才发生 E、有些毒性反应停药后仍可残留 7、副反应就是在哪种剂量下产生得不良反应: A、最小有效量 B、治疗剂量 C、大剂量 D、阈剂量 E、与剂量无关

8、吗啡用于镇痛属于: A、对因治疗 B、对症治疗 C、局部作用 D、间接作用 E,补充治疗 9、青霉素治疗肺部感染属于: A、对因治疗 B、对症治疗 C、代替治疗 D、间接作用 E、补充治疗 10、A、B、C三个药物得LD50分别就是40mg/kg、40mg/kg、60mg/kg,ED50分别就是10mg/kg、20mg/kg、20mg/kg,口服比较三个药物安全性大小得顺序应为: A、A>C>B B、 AB>C D、 A>B=C E、 A=B>C 二、多选题 1.药物不良反应包括: A.副反应 B、毒性反应 C、后遗效应 D、停药反应 E、变态反应 2.关于效价强度得概念正确得就是: A、药物产生最大效应得能力 B、达到一定效应所需得剂量 C、反映药物本身得内在活性 D、反映药物与受体得亲与力 E、药物达到最大效应时得剂量 3.属于“量反应”得指标有: A.心率增减得次数 B、死亡或生存得动物数 C、惊厥与不惊厥得个数 D、血压升降得千帕 数 E、尿量增减得毫升数 4.有关量效关系得认识中正确得就是: A.药物效应得强弱与剂量有关B、量效曲线可以反映药物得效能与强度C、药物作用得强弱 可以用效价来表示D、效价就是指产生一定效应所需药物得剂量得大小E、效能就是临床较为常用得衡量药物作用强度得指标 5.受体得共同特性就是: A.与配体结合具有饱与性B、与配体结合具有专一性C、与配体结合就是可逆得D、与配体 之间具有高亲与力E、效应得多样性 6.药物得作用机制包括: A.对酶得影响B、影响生理物质转运C、影响核酸代谢D、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E、作用于细 胞膜得离子通道 7.评价药物安全性得指标包括: A.LD50 B、ED50 C、LD50/ED50 D、TD5~ED95间得距离 E、LD50~ED50间得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