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现状及进出口情况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现状及进出口情况

产业用纺织品作为纺织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不同于一般的服装用、家用纺织品,而是指经过专门设计的、具有工程结构特点的纺织品,具有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劳动生产率高、产业渗透面广等特点。目前,产业用纺织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

2019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为 6.9%,高于制造业平均值,在纺织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改革开放40年来,纺织行业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不断创新发展。而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为特征的产业用纺织品在医疗卫生、过滤、土工建筑、安全防护、航空航天等诸多国民经济相关产业中发挥中着重要作用,行业纤维加工量也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2013-2018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达到1576.9万吨,较上年增加4.6%,交通工具、医疗卫生、建筑等领域增长速度较快。

中国是汽车超级大国,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汽车用纺织材料的需求量必定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013-2018年中国交通工具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达到86.8万吨,较上年增加10.3%。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支柱产业地位的逐步确立,国内市场对新型纺织品的需求量必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建议通过开发高技术的交通工具用纺织品,提高国际标准的采标率,加速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以标准引导市场的发展,可促使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消除技术壁垒,增强产品竞争力。预计2024年中国交通工具纺织品纤维加工量将达到156万吨。

2018年中国结构增强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已经达到135.4万吨,较上年增加8.5%.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发展,人类在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太空,所以莱特兄弟制造出了第一架飞机,而随着各种类型航天机器的出现,人类开始了漫长而新奇的

天空与太空之旅。而随着航空航天的兴起,与之相关的各种辅助性设备也逐渐出现在人类的视野,在这其中纺织品起到了不可忽视也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未来,航天活动必将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服务民生,就应当以商业力量为主导。商业航天作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突破口,是以市场规则配置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的非政府航天活动,其不仅是太空经济的果实,也是军事航天发展的必然。预计到2024年中国结构增强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会达到221万吨。

2016年中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市场规模约为4.47亿美元,占亚洲总体规模的1/3以上,其中,防弹、热防护和阻燃、机械防护、化学防护的占比较大,分别为30.2%、21.8%、16.0%、16.3%。预测,未来10年中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还将保持4.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其中防弹、热防护和阻燃类防护纺织品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高于行业平均值,分别达到 4.9%和 4.7%,化学防护领域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也将达到4.5%。2013-2018年中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达到41.0万吨,较上年增加6.0%。

未来中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市场增长的动力,一方面来自安全意识引导,相关法规、监管体系完善背景下防护用纺织品向更多应用领域的拓展;另一方面来自现有应用市场对以高性能纤维为代表的更高质量和防护性能的防护用品的需求。

随着中国安全防护相关标准、法规的完善,有望在近年内推动热防护和阻燃类防护纺织品向电力及石油和天然气等更多应用领域延伸。

据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还会继续上升,预计在2024年达到58万吨。

2019年全球范围内对非织造布继续保持旺盛的需求,全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非织造布产量达到503万吨,同比增长9.9%。低迷的汽车行业也影响到相关的配套产业,2019年帘子布的产量为62.3万吨,同比降低7.4%。

从营业收入变化情况来看,2017-2019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17年的2897.5亿元下降至2019年的2359.3亿元。

《2020-2026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市场前景规划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在对外贸易方面,随着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技术进步,“一带一路”倡议

的深入推进以及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行业内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据统计2016-2019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出口总额整体保持上扬势头,而进口总额则走势萎靡。2019年1-11月行业进出口产业用纺织品价值分别达61.5亿美元、248.3亿美元。

从主要出口市场看,尽管中美贸易摩擦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美国依然是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最大出口国,对其出口额达到34亿美元,越南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出口国,出口额同比增长约8%,对日韩两国的出口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对俄罗斯、菲律宾、泰国等国的出口额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自2013年开始,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份额已从32.64%上升至37.7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成为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

2020年,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深入,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将继续依托巨大的内需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市场,通过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化解国内外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各种风险,保证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义乌纺织品对外贸易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义乌纺织品对外贸易的现状与发展分析,不少于1000字 义乌作为中国的小商品之都,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纺织品行业是义乌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升级,义乌纺织品对外贸易呈现出了不断增长的趋势,下面本文将对义乌纺织品对外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 一、义乌纺织品对外贸易的现状 1.出口总量增长明显 义乌纺织品出口量一直维持在高位,是义乌市重要的外贸出口商品之一。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义乌纺织品出口额达到92.8亿元,同比增长14.2%。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纺织品行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义乌的纺织品企业依然在国内市场需求释放加快的背景下,保持了较好的出口增长。 2.多元化产品出口比例增加 义乌纺织品的出口产品种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传统的纺织品出口还是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新型的智能纺织品、高附加值品种等也在逐步增加。如义乌市场中心调研的数据显示,现在义乌出口的纺织品生产企业中,有40%以上的生产各类新型服装、配件、鞋履等消费品。 3.市场布局更加全面 在过去,义乌纺织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等国家,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改变,义乌的纺织品出

口市场也变得更加全面。现在,阿根廷、俄罗斯、欧洲等多个国家 市场已经成为了义乌纺织品出口的重要目标市场。 二、义乌纺织品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1.产品结构升级 随着智能技术、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纺 织品领域的应用,义乌纺织品企业迎来了升级换代的机遇。未来, 纺织品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自身竞争力。 2. 国际市场布局更加均衡 义乌纺织品的国际市场布局正呈现出更加均衡的态势。长期以来,义乌纺织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如非洲、中东地 区等,这个市场在未来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同时,义乌的纺织品出 口面临国际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这也将迫使义 乌纺织品出口企业寻找更多国际市场。 3.数字化和电商化的发展 随着全球数字化和电商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义乌纺织品行业也 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开始尝试数字化 转型,发展线上渠道,开拓海外市场。这也将迫使企业提高自己的 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总体来说,义乌纺织品的对外贸易依然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未来,义乌的纺织品企业将继续坚持走高品质、智能化、数字化道路,推进市场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2年行业报告我国东南沿海纺织服装出口分析

我国东南沿海纺织服装出口分析 “十五”期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深化调整,中国纺织业在技术、产品、区域、资产等结构方面得到明显改善。我国纺织工业在东部地区的进展速度始终高于中西部地区,区域布局渐渐向东部地区集中,在沿海各省市已形成极有活力的纺织集群经济带,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为辐射中心,东部沿海的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上海五省一市聚集了全国3,4的纺织企业、近80%的销售产值,成为全国纺织工业进展的主体。 浙江省 十五期间该省出口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第一大省,出口总量约占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1/4。2022年浙江纺织品出口超过上海、2022年超过江苏、2022和2022两年皆超过广东位居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浙江省纺织服装出口1304亿美元,增长18.1%,低于全省平均增幅11.5个百分点;出口比重28.9%,同比降低2.8个百分点。在出口平稳增长的同时,纺织服装的出口价格同比上涨19%,其中服装提高3.3%。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今年首7月,浙江纺织品服装进出口累计金额已达到158.99亿美元,超过了2022年全年出口金额509亿美元。 但由于纺织服装企业出口配额不足等,今年浙江省纺织品服装出

口增速有所放缓。上半年,对美21类招标商品出口下降23.6%,对欧盟10类纺织品出口下降10.9%。值得强调的是,尽管浙江省服装出口对欧盟仅增长7.5%,对美国下降12.3%,但其对全球的服装出口仍旧增长16%。主要缘由是对其他市场的快速增长,如对东盟出口增长207.8%,对俄罗斯、韩国、中国香港地区、南非以及罗马尼亚等市场增长均超过50%。 江苏省 江苏省前几年出口额呈逐年缓慢上升势态,2022至2022年度出口金额同比只增长15个百分点,从2022年开头增速提升,2022、2022、2022年分别增长30%、25%、26%。2022年是纺织品贸易一体化第一年,纺织品被动配额的全面取消,使江苏省的纺织服装行业释放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今年1至6月,江苏省服装出口549亿美元,同比增长13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3个百分点,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176个百分点,但规模和增幅连续保持全国第三。 广东省 从2022年到2022年,广东省纺织品服装出口始终居高不下,2022年同比增长了8%,出口金额列于浙江省之后。去年下半年,随着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得到解决,国内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广东省对外贸

国内纺织品对外贸易

国内纺织品对外贸易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国内纺织品产业对外贸易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国内的纺织品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增长,国内的纺织品产业在不断扩大其国际贸易规模。国内的纺织品出口规模已经超过了其他行业的出口规模,成为了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纺织品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的一个重要品牌。 国内的纺织品产业,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经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国内纺织品产业的不断扩大,国内纺织品对外贸易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国内纺织品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是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国的纺织品除了在价格上比较有优势外,产品的品质和规格也不断地得到提高。 除了出口贸易之外,国内纺织品还可以通过跨境电子商务等方式对外贸易。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了国内纺织品对外贸易的新渠道之一。跨境电商的出现,可以弥补传统贸易模式中的很多不足之处,同时也可以更快速、更方便、更经济地拓展国际市场。

从国内的纺织品商家来看,对于提高产品品质和规格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健康、稳定的出口环境。在这种出口环境下,纺织品商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的产值和附加值。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要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和管理,让纺织品产业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总的来说,国内纺织品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国内纺织品对外贸易可以充分发挥它的潜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同时,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纺织品产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2023年我国纺织品外贸服装出口的现状分析

2022年我国纺织品外贸服装出口的现状分 析 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大国,纺织品外贸服装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据很大的比重,但是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外贸服装的出口形势并不乐观,详细详情,请见下文2022年我国纺织品外贸服装出口的现状分析: 据统计,2022年二月份,我国纺织品外贸服装出口额为156.58亿美元,比1月份的出口额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五,相关人士介绍,服装出口下降主要有两方面的缘由。一是二月份正好是农历的春节,节假日期间纺织品市场几乎暂停,出口额的下降是必需的,从往年来看,每年贸易额的最低月份一般就是在二月份或者三月份,目前这种状况属于正常范围。二是国内成本的上升,我国之所以会有在国际市场上的巨大份额得益于廉价的劳动力,但是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原材料与人力成本渐渐上升,一些东盟国家有比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纺织品原材料,服装的成本优势更有利于他们抢占我国国外的市场份额。 之所以我国纺织品外贸服装的出口额下降比较明显,是由于相比较来说,服装的进口额仅占进口额的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进口额的变化不足以引起留意,可以说我国就是服装的净出口国家。 现在节假日已经过去了,那么三月份、四月份我国纺织品外贸服装会呈现怎样的状况呢?虽然已经摆脱了节假日的影响,但是在接

下来的时间,我国纺织品外贸服装出口仍不会有太大的增长,首先,我国的经济增速渐渐放缓,国内供求不平衡,大量厂商库存积压,其次,全球纺织品形势不容乐观,虽然我国纺织品外贸服装在东南亚国家出口状况良好,但是由于在日本、欧盟等地缺乏成本优势,我国在逐步失去自己的市场份额。总体来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国纺织品外贸服装的出口额很难有明显的改善。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国际市场对中高品质产品的追求,我国原有的纺织品外贸行业优势正在渐渐减弱,原有的生产模式已经难有大的进展,企业应当进行产品技术与服务方面的创新来增加产品竞争力,转变以往的生产策略,准时抓住市场机遇,完成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更多服装行业,最新相关市场行情资讯,请点击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服装设备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进展规划指导报告》。

纺织行业市场进出口数据分析

纺织行业市场进出口数据分析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纺织行业一直是全球经济的关键领域之一。在21世纪初期,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革新,该行业在规模和范围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篇文章将分析纺织行业市场进出口数据,探索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一、全球纺织行业市场概况 纺织行业是全球最庞大的行业之一,主要包括纺纱、织造、印染、成衣等产业。根据行业数据,目前全球纺织行业市场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每年的增长率在3%左右。 然而,全球纺织行业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主要由亚洲和欧洲的制造商主导。其中,中国、印度和孟加拉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纺织行业规模巨大,其中包括了大量的贸易伙伴和国际竞争对手。 二、全球纺织品进口数据分析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2019年全球纺织品进口额为6491.9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0.8%。其中最大的进口国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等。美国是全球最大纺织品进口市场,其进口额占全球纺织品总进口额的17%左右。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其进口额占全球纺织品总进口额的8%左右。 三、全球纺织品出口数据分析

同样是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2019年全球纺织品出口额为7223.1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0.3%。其中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占全球纺织品总出口额的31%左右,其次是印度、孟加拉国、 越南等亚洲国家。 而在欧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等其他地区,纺织品出口额相对较小。在这些地区,纺织品出口主要来自于中国、印度和亚洲其他国家。 四、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创新,纺织行业将继续发挥重要 的作用。未来,该行业将更加注重创新、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同时, 随着消费者对品牌和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品牌建设和创新更加重要。 此外,随着全球关注环保议题的提高,纺织行业也将更加注重环保 和可持续发展。大规模生产不仅消耗大量资源,还会造成污染和浪费。因此,纺织行业需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策略,减少资源消耗,提高产品 回收利用率和制造效率。 总之,纺织行业是全球经济关键领域之一,尤其是在全球贸易的发 展和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分析纺织品进口和出口数据,我们 可以了解全球纺织品市场现状,预测未来趋势,并思考如何发展和创 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纺织行业的国际贸易与竞争力分析

纺织行业的国际贸易与竞争力分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纺织行业作为一 个重要的制造业领域,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本文将从纺织行业的国际贸易情况、竞争力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纺织行业的国际贸易情况 纺织行业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领域之一,其国际贸易规模庞大。根据统计数 据显示,全球纺织品贸易额约占全球商品贸易总额的10%左右。中国、印度、美国、德国等国家是全球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参与者和贸易大国。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其在国际纺织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中国纺织品出口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中国的劳动密集型纺织品生产受到了一定的压力。其次,国际市场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对中国纺织品出口构成了一定的限制。 二、纺织行业的竞争力分析 纺织行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方面。首先, 产品质量是决定纺织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高品质的纺织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舒适度、耐用性和环保性的需求,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其次,技术创新是提升纺织行业竞争力的关键。随着科技的进步,纺织行业也 在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如纳米技术在纺织品中的应用、智能纺织品的研发等,都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另外,品牌建设也是提升纺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知名品牌,企 业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溢价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例如,意大利的Armani、法国的LV等国际知名品牌在全球纺织品市场上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三、纺织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纺织行业的发展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 求将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企业需要通过绿色生产和循环利用等方式来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智能化和数字化将成为纺织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物联网、人工智 能等技术的发展,纺织行业将面临着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等新的挑战和机遇。 此外,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也将对纺织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全球贸 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纺织品出口国将面临更多的贸易壁垒和竞争压力,而进口国则有机会通过减少贸易壁垒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纺织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业领域,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分析纺织行业的国际贸易情况、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可以为企业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纺织行业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通过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手段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浅析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大专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系:经济管理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09报关(2) 二O一二年五月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中国纺织业出口的现状,指出纺织业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之后进一步从国内外环境、企业自身、绿色贸易壁垒等方面,并结合经济危机及人民币升值等各种因素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的现实问题,分析了中国纺织业出口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纺织业行会以及纺织企业本身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贸易问题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textile exports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China's export trade.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environment, after further enterprise itself, green trade barriers, and combined with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all sorts of elements such as RMB appreciation to our textile exports bring realistic problem,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ese textile exports and challenges.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from the government, textiles and textile enterprise itself guild in three aspects, the author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textile exports. Keywords: textile export trade measures

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 对策 摘要:纺织品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纺织业格局也发生巨大改变,随着同质竞争 者数量增多,市场竞争力愈发激烈,为纺织品贸易带来了严峻挑战。伴随新的贸 易壁垒出现导致其摩擦与矛盾越来越突出。反观我国的纺织品制造业,大多数企 业并未完全突破粗放式生产模式,严重阻碍了纺织贸易发展,对此,相关企业应 积极走上革新之路,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 关键词: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问题;发展对策;路径探析 引言:纺织业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国 民经济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纺织业将面临更多问题。为了提高纺织业的核心竞争力,打破国际贸易间的壁垒,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从根本入手,优化生产技术,正确看待发展中的难题,促进我国纺织品 贸易尽快走上集约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之路。 一、我国纺织品贸易现状分析 1、我国纺织品贸易特点 一直以来,我国作为纺织品出口大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纺织品出口 率呈阶梯式增长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其一,伴随着巨大的需求量贸易出 口总量稳步上升,在国际贸易市场中中国纺织品占总数的1/4。其二,在稳定发 展阶段,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逐步增高,我国纺织品出口增幅明显放缓。其三,在新技术与新理念的支持下,纺织品生产结构巨变,进口率下降[1]。 2、进出口总量分析

据相关数据分析,我国纺织品贸易出口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然而自2018年以来,受到货币政策和国内经济的影响,在下半年有所下滑。究其根本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成本较高,为其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压力。 3、我国纺织品主要进出口市场 欧盟市场、日本市场、美国市场、香港市场是我国纺织品贸易进出口主要市场,依据目前的出口总量来看,主要总结如下:欧盟需求大进出口频繁,美国波动性较大,日本始终处于平稳状态,香港呈下降模式。 二、纺织品贸易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 1、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出口创汇的主要途径 纺织工业能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缩小贫富差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已经有了一套相对系统化的发展结构,拥有完整的生产链和运输链,面对市场冲击也能尽快调整自身结构,弥补发展中的漏洞。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纺织工业是主要出口创汇渠道[2]。 2、提高就业率 我国人口面积庞大,其中不妨有一些文化程度较低人群。为了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其提供了发展契机。随着纺织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有诸多劳动者参与到纺织业生产行列中。 3、实现工业化的先导产业 所谓工业化也就是在手工业的基础上增设机械设备取代人力以便于实现高产增值目的。经济结构的转变与社会文明进程都是推动工业发展的有效方式,要想实现工业化就必须从先导产业入手。在先导产业的发展之路上会吸收更多的新科技与新技术,为工业化建设提供参考。纺织业的市场规模大且投入小,回报快,可以吸收更多的先进人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唯有将先导产业转型升级上升到战略层面,优先处理先导产业中的不足,才能稳步迈向工业化时代。 三、我国纺织品贸易存在问题

2023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进出口分析

2022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进出口分析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的重要经济行业。2022年4月,我国的纺织品服装贸易额为244.9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出口222.8亿美元,增长18.5%;进口22.1亿美元,增长15.8%,贸易顺差200.7亿美元,增长18.8%。1~4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贸易额882.7亿美元,增长16%,其中出口801.7亿美元,增长16.5%,进口81亿美元,增长10.8%,累计顺差720.7亿美元,增长17.2%。 经过3月的短暂波动后,4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再现增长,且增幅达两位数。初步分析,当前促进出口增长的主要缘由在于外需缓慢回暖、一季度内外棉价差收窄、对新兴市场出口快速增长,以及同比基数较低去年4月出口下降5%等,但也存在一些其他因素。从市场看,4月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分别增长2.8%和1.3%,增幅尚处于合理区间;对香港出口激增45%,则显特别。香港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但近年来整体始终呈现低速增长态势,2022~2022年5年间平均增速仅有0.45%,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也从2022年的8.6%降至2022年的6.4%。而2022年以来,香港市场再度活跃,货物贸易对香港出口增长快速。1~4月,全国货物贸易对港累计出口增长近70%,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增长28%,缘由有待进一步分析。 今年4月,占出口额75%的一般贸易出口增长18.5%,边疆小额贸易增长97.3%,加工贸易微增3.9%。1~4月,一般贸易累计出口

增长17.7%、边疆小额贸易累计增长74.2%,加工贸易下降0.5%。对香港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占比70%,4月一般贸易对香港出口增长67%,出口贡献率达90%。 对欧美服装出口量价齐升。今年4月,我国对欧盟和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均实现反弹,分别实现2.8%和1.3%的小幅增长。服装是推动增长的主要商品,对欧盟和美国服装出口的共同点表现为量价齐升。对欧盟出口量增长3%,出口单价提升4.4%。对美国出口量增长3.1%,出口单价提升2.5%。1~4月,对欧盟出口增长5.5%,对美国出口增长7.3%。从产品类别看,对欧盟服装出口增长7.9%,对美国服装出口增长10.4%。 对东盟服装出口量增长快速,出口单价飙升。4月,我国对东盟出口再现大幅增长,当月增幅达到71%,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分别增长40.6%和139%。东盟已连续两个月超过欧盟,位居我出口第一大市场。对东盟出口大类商品中,针织、梭织服装出口增势较猛,出口量增长48.7%,出口单价提升63%。 对日累计出口仍为负增长,受人民币升值影响前景堪忧。一季度对日本出口整体下降4%,4月略有反弹,当月出口增长7.1%,1~4月累计出口降幅缩小至1%。尽管如此,日本仍是前景最不乐观的出口市场。汇率变化使本已受政治、经济影响萎靡不振的双边贸易雪上加霜。 今年4月,纺织品出口96.5亿美元,增长14.8%,服装出口126.3亿美元,增长21.5%。其中纱线出口量增长10.1%,面料增长

纺织服装外贸 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纺织服装外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近年来,纺织服装行业一直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稳定增长。纺织品和服装是全球 贸易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不可忽视。本文将分析纺织服装外贸的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纺织服装外贸的发展现状。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 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国。中国因其庞大的劳动力和便宜的劳动力成本而成为全球纺织服装生产的主要基地。然而,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和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中国纺织服装业正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他新兴经济体如印度、孟加拉国和越南,正逐渐崛起为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同时,欧盟和美国等传统纺织服装消费市场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些因素使得纺织服装行业的全球竞争日益激烈。 其次,我们来探讨纺织服装外贸未来的趋势。未来几年,纺织服装行业将面临 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首先,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对纺织服装的需求将继续增加。此外,随着消费者对可持续和环保产品的关注日益增加,纺织服装行业将不得不适应这一趋势,采用更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同时,快速变化的时尚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也将推动纺织服装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在未来几年中,纺织服装企业将面临一些新的机遇。例如,电子商务的快速发 展为纺织服装行业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机会。通过电子商务,企业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同时降低销售成本。此外,自由贸易协定的不断发展也将促进跨国贸易和投资,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更大的市场机会。 然而,纺织服装行业也会面临一些挑战。首先,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仍然存在。模仿和盗版产品对正规纺织服装企业的利益构成了威胁。企业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加强合作和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来解决这一问题。其次,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对纺织服装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需要通过创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此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对纺织服装

中国纺织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数据

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我国经济 的快速发展,纺织品的出口量和贸易额稳步增长,为国家经济增长作 出了积极贡献。本文将从我国纺织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数据两个主 题展开讨论。 一、我国纺织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1.1 全球纺织品出口大国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之一,纺织品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 要产品之一。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很大比重,同时也 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2 优势产业地位稳固 我国拥有完善的纺织工业体系,包括从纺纱、织造到成衣等各个环节。我国产业聚集区广泛,技术水平和制造工艺居全球领先地位。这些优 势使得我国纺织品生产成本较低,质量较高,受到国际市场青睐。 1.3 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往往有着价格优势和规模优势,使得我 国纺织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稳步提高。 二、我国纺织在对外贸易中的数据 2.1 出口总量持续增长

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量连续多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纺织品出口量达到了xxx万吨,同比增长xxx。纺织品出口额也同比增长了xxx,达到了xxx亿元美元。 2.2 主要出口产品 我国纺织品出口主要集中在纺织面料、成衣、家纺等方面。其中,成衣出口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产品涵盖了服装、家居用品等多个领域。纺织面料以其丰富的品种和款式,以及良好的品质,深受国际市场欢迎。 2.3 主要出口国家与地区 我国纺织品出口主要面向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据了我国纺织品总出口量的大部分。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为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与空间。 2.4 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 我国纺织品在对外贸易中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技术含量,并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我国纺织品企业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我国纺织品由“大”向“强”的转变。 总结: 我国纺织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数据清晰展现了我国纺织在国际市场

中国阻燃纺织品行业分析报告:产业链全景、发展环境、进出口贸易、需求规模【摘要版】

智研咨询《2024-2030年中国阻燃纺织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发展研究报告》重磅上线 为方便行业人士或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阻燃纺织品行业现状与前景,智研咨询特推出《2024-2030年中国阻燃纺织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中国阻燃纺织品市场做出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是智研咨询多年连续追踪、实地走访、调研和分析成果的呈现。 为确保阻燃纺织品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智研咨询研究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业各个领域,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2023年阻燃纺织品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创新前沿热点,进而赋能阻燃纺织品从业者抢跑转型赛道。

阻燃纺织品是指由阻燃纤维或经过阻燃整理的纺织品制成的,具有降低可燃性、延缓燃烧速率、离开火源后迅速自熄、减少有毒烟雾等特点的纺织品。根据阻燃纤维的分类,阻燃纺织品可分为阻燃纤维和阻燃织物。按照应用领域来看,可分为装饰用织物(如窗帘、帷幔、沙发罩、床罩等用织物),交通工具内饰用织物和阻燃防护服用织物等。

依据应用的领域和场合,阻燃织物可以分为服用阻燃织物和非服用阻燃织物两个大种类。其中服用阻燃织物依据具体使用场合,分为通用阻燃防护服、消防灭火防护服、电焊防护服等多个种类。其中。阻燃防护服是阻燃织物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依据要防护的对象分为对流热(火焰)防护服、辐射热防护服、接触热防护服和熔融金属热防护服四类。非服用阻燃织物依据用途可分为家庭装饰用织物和汽车内饰用织物两类。目前所使用的产品阻燃标准中,也多是根据具体使用场合及最终用途的防护要求对纺织品的阻燃作出规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阻燃纺织品市场规模达56.36亿元,较2021年增长8%,其中服用领域占比仍不到3成。

2023年纺织服装进出口贸易走势回顾1

2022年纺织服装进出口贸易走势回顾2022年全年累计出口1852亿美元,同比增长8.2%,虽然增幅远低于往年,但在简单、波动的贸易环境下能够实现“保8”增长,实属不易。 全年出口波动频繁,进、出口增速落后于全国总体货物贸易据中国海关统计,2022年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2037.5亿美元,增长7.3%,占全国货物贸易总额的8.0%,其中出口1852.2亿美元,增长8.2%,占全国货物贸易出口的13%;进口185.4亿美元,下降0.6%,占全国货物贸易进口的1.6%。 2022年全年的出口及同比走势与往年不同,波动明显加剧。上半年,纺织服装出口受国内政策及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当时国内经济政策定位为“两防”(防通胀、防经济过热),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收缩银根,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油价、劳动力成本上涨过快,这些因素均使企业出口备感压力。二季度出口增幅逐月下降,6月还消失了负增长,这是自1999年以来旺季出口的首次下降。下半年,出口更多地受制于外部需求削减和收汇风险加剧,自8月份开头出口额逐月回落。年底,国家连续出台扶持外贸出口的利好政策,企业信念有所增加,12月出口小幅反弹。 全年各月进口始终处于低迷,年底更是连续消失负增长,其中主要商品纱线和面料的进口量、值下降快速。 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在全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为13%,

对全国货物贸易出口的贡献率为 6.6%。纺织品服装对全国货物贸易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步减弱。 边疆小额贸易异军突起,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力气 边疆小额贸易,指沿陆地边疆线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边疆地区内经批准有边疆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通过国家指定的陆地边疆口岸,与毗邻国家进行的贸易活动,多发生于中俄、中越、中缅等边界,往年边疆小额贸易在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不高,2022年时仅为3.6%。2022年,边疆小额贸易出口开头快速进展,全年出口额达到12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0.4%,占纺织品服装总出口的比重攀升至6.6%,为出口的增长贡献了3.6个百分点。假如扣除边疆小额贸易方式,全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将仅增长4.8%。2022年边贸增长主要是对俄周边国家的出口,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占到边贸出口总额的80%。 一般贸易出口增幅低于加工贸易,进口增幅高于加工贸易 2022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合计占到出口总额的91%,出口合计增长4.1%,进口下降1.5%。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9%,低于加工贸易4.7%的增长幅度。而一般贸易却成进口主导力气,增幅达到25%。加工贸易进口则下降6.7%,尤其是2022年最终两个月,加工贸易进口下降的速度加快,降幅超过10%。 对主要市场出口涨跌互现。对美出口增幅下降,但份额连续扩大 欧盟、美国、日本和香港位居我纺织品服装出口前四大市场,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王潮歌董鸿飞 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17期 本文简述了我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其中包括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中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中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包括国内问题的五点:产品附加值低,品牌缺乏,劳动成本上升,企业竞争压力较大;又包括国外两点: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低,发达国家的限制和贸易壁垒。及解决对策。 一、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纺织品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约占23%,是中国重要的出口支柱产业。总体来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量较大. 中国纺织服装主要向欧盟、美国、日本、香港、东盟出口。其中22%的出口量向欧盟出口,14%的出口量向美国出口,11%的出口量向日本出口、9%的出口量销往香港、9%的出口量销往东盟、38%的出口量销往其他地区。其中,欧盟为我国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地区。 二、中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在国内角度来看 在国内来看,1.我国纺织品的产品附加值低,中国纺织品历来是以低价的主要优势占据世界市场的,虽然我国纺织品出口量大,但是产品附加值明显比其他出口国家低,随着近年来中国服装出口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比例越来越大,服装的附加值仍然偏低甚至低于世界平均单价55% 以上。中国在附加值远离于衣着纺织品的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地出口较少且产品较低档。产品的国际产品结构不相称.使中国在出口收益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不尽如人意。我国纺织品的产品附加值低。2.我国纺织品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中国纺织品、服装历来缺乏品牌效应意识,缺乏品牌意识,中国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名牌产品而言,出口档次低,創汇效益差,知名度相较世界名牌较低,传播范围狭窄,宣传效果不强,优势不相互沟通学习,缺乏合作竞争意识。而中国仅有的少数的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度和数量上也无法与发达国家抗衡。3.我国的劳动成本上升中国劳动力数量较多,但近几年劳动成本上升较快,与其他纺织品出口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比较占优势。4.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的产品竞争力面对挑战近几年来我国生产力成本的上升,原料进出口困难等问题日益紧张严峻,导致纺织品生产地向外迁移,例如泰国、巴基斯坦等劳动力较为廉价、原料较为丰富低价的区域。同时其他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发展优势逐步增强,已经开始占领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额度。中国在一些新兴企业出口量增长较快,但是中间核心力量还是较小,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在服务、科技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国纺织品企业出口竞争力面对挑战。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态势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态势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一、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 1、纺织品服装出口 2021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3155亿美元,同比增长8.4%(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0.9%)。其中:中国纺织品对全球出口1452.2亿美元,同比下降5.6%,中国服装(含衣着附件,下同)全年出口1702.8亿美元,同比增长24.0%,为2015年以来最好水平。 2017-2021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及分布

资料来源:纺织协会、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受2020年防疫物资出口基数较高影响,2021年二、三季度中国纺织品出口呈负增长态势,四季度开始增速逐月转正并持续走高。而服装出口额在1-12月份均呈增速走势。 2021年1-12月中国纺织品服装月度出口额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纺织协会、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一直以来,美国、东盟、欧盟和日本都是中国纺织品服装最主要的出口市场。2021年,中国对这四大传统市场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合计1724.9亿美元,约占对全球出口比重的55%。其中,美国为我行业最大出口对象国,对美年出口额为563.5亿美元,同比增长4.0%,占行业总出口比重的18%;向东盟出口纺织品服装金额占16%;向欧盟出口纺织品服装金额占15%;向日本出口纺织品服装金额占6%;向韩国、英国、孟加拉国出口纺织品服装金额各占3%;向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印度出口纺织品服装金额各占2%。 2021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家及地区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2021年中国向东盟十国出口纺织品服装491.2亿美元,同比增长24.9%;中国对欧盟27国出口纺织品服装469.9亿美元,同比下降11.1%;对日本出口纺织品服装200.3亿

中国纺织品的对外贸易状况分析

中国纺织业对外贸易状况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纺织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从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纺织品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给我国纺织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遭受到各种新的贸易保护和贸易壁垒。本文将对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状况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出口现状和出口贸易中出现的问题等。 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出口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06年约1651.4亿美元。五年中,出口增长了近3倍。据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值为1651.36亿美元,同比增长22.66%,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38%,贸易顺差达1290.34亿美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是1470.85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5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8.84%;服装出口金额是948.30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签署,为我国纺织品出口提供了稳定的贸易环境,确保了我国纺织品出口持续有序的发展。以2006年为例,纺织品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出口价格提高,出口效益得以提升,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前9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24.2%,对美纺织服装出口价格增长42%,对欧盟服装出口价格也增长了17%。尽管2006年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在贸易摩擦频多、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在出口整体规模和效益上仍取得较大发展。 一、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状况 (一)外贸出口现状;纺织业是我国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在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自2001年到2008年,中国纺织业出口额从534.4亿美元持续增长到了1852.2亿美元。8年间实现了三倍多的增长。而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导致09年出口额出现小幅度的回落,回复到1670亿美元,但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仍有13.9%。纺织品出口额的波动趋势,较出口总额显得不是非常明显。尽管纺织品出口额和我国出口总额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纺织业出口额的增幅却低于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如下表2所示,纺织业出口总额所占比例从01年至08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在经济危机影响下,09年的纺织品出口额回落幅度也低于出口总额的波动幅度。 (二)出口市场;国外市场,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日本、香港和阿联酋,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将近70%;国内市场,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仅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山东、东部沿海四省一市就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规模的纺织企业,73%的从业人员,82%的销售产值,88%的出口交货值和超过90%的外商、港澳台资本。浙江为29%,江苏为17%。 (三)贸易规模;2002年和200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规模增长迅速,从2001年的532.8亿美元分别增长到2002 年的 617.69 亿美元和 2003 年的 804.84 亿美元,增长率由 2001 年的 2.31%上升到2002 年的 15.66%和 2003 年的 27.72%。此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继续保持在 20%左右,直到 2008 年增长率下降为7.98%。从出口规模和增长率来看,我国纺织品服装的总体出口比较平稳,各年均保持大额顺差,并且服装的出口要大于纺织品的出口,前者基本为后者的 2 倍。 (四)贸易方式结构;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导,且一般贸易发展迅速,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发展比较缓慢,边境小额贸易等其他贸易方式有较快发展,但在总出口中所占比重依然较小。2008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纺织服装1317.99亿美元,增长3.6%,占同期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69.5%。同期,加工贸易出口409.1亿美元,增长4.7%;其他贸易出口122.7亿美元,增长79.8%。 二、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2021年中国长丝织造行业经营情况、生产情况、进出口贸易及50强企业排名统计

2021年中国长丝织造行业经营情况、生产情况、进出口贸易及50强企业排名统计 一、发展现状 1、经营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化纤长丝织造产业在推动纺丝技术、纤维仿真技术、织造技术、化纤印染技术、面料后整理技术的发展,引导开发高性能多功能纺织品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连接从化学纤维到服装面料、家用纺织品以及产业用纺织品的环节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富含高新科技的产业、产品应用范围迅速扩展的产业,化纤长丝织造产业在推动纺织工业实现科技强国、品牌强国的战略中,在纺织工业实现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都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021年1-11月中国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业营业收入完成1648.87亿元,同比增长18.7%;化纤织造业营业收入完成1332.78亿元,同比增长17.5%;化纤织物染整加工业营业收入完成316.1亿元,同比增长41.2%。 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营收成本也在增加,2021年1-11月中国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业营业成本为1464.81亿元,同比增长18.5%;化纤织造业营业成本为1193.76亿元,同比增长17.3%;化纤织物染整加工业营业成本为271.05亿元,同比增长43.4%。 2021年8月份,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引发全民健身热潮,加之2021年“拉尼娜”来袭,冬季提前到来显著激发消费者购买冬装的意愿,防寒服市场丰富多彩的产品较好的刺激了市场需求的释放。2021年1-11月中国化

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业利润总额增幅明显,2021年1-11月中国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业利润总额达56.71亿元,同比增长19.5%;化纤织造业利润总额达42.25亿元,同比增长18.6%;化纤织物染整加工业利润总额达14.46亿元,同比增长35.1%。 2、生产情况 化纤长丝纺织品以其独特的手感,抗皱、挺括、抗起毛起球等特性,不仅广泛应用于时尚女装、户外运动服、特种防护服等服装领域,而且还广泛应用于箱包、窗帘、沙发、床品等家纺领域,以及医疗与卫生、过滤与分离、安全与防护、文体与休闲、隔离与绝缘、结构增强、航空航天、土工、建筑、农业、包装等产业用领域,正逐步为人们所依赖,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长丝织造行业生产形势逐步恢复。据中国长丝织造协会统计,我国盛泽、长兴、秀洲、龙湖、泗阳、平望、七都、柯桥和小海九地化纤长丝织物产量累计为233.4亿米,同比增长 1.9%,其中盛泽地区化纤长丝织物产量完成74.69亿米,同比增长11.00%;长兴地区化纤长丝织物产量完成48亿米,同比减少11.11%;龙湖地区化纤长丝织物产量完成31.97亿米,同比增长12.50%;平望地区化纤长丝织物产量完成31.7亿米,同比减少12.72%;柯桥地区化纤长丝织物产量完成13.85亿米,同比增长1.00%;秀洲地区化纤长丝织物产量完成13.8亿米,同比增长29.33%;泗阳地区化纤长丝织物产量完成13.43亿米,同比增长 1.54%;小海地区化纤长丝织物产量完成 3.72亿米,同比增长15.51%;七都地区化纤长丝织物产量完成2.26亿米,同比增长3.01%。 3、进出口贸易 2021年以来,面对全球新冠疫情反复、海运费飙升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等不利因素,我国化纤长丝织造行业表现出较好的抗风险能力,出口增势不减,2021年1-11月中国长丝织物出口数量完成173.8亿米,出口金额完成153.15亿美元,出口均价为0.88美元/米;锦纶长丝织物出口数量完成 4.6亿米,出口金额完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