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基础讲解

和声基础讲解



和声这个概念比起节奏和旋律来,可能离我们欣赏者的距离要远些,因为它不大容易被注意到,也无法由我们独自哼唱出来。但实际上,和声在音乐中的作用可是不容忽视的。在通俗音乐中人们常用“和声”这个词来形容为主唱者所作的伴唱,比如三、四位歌手站在领唱者的后面或者一侧,以非常和谐的声音轻声地衬托主旋律,他们的声音为主旋律构成了美妙的背景。我这么一说,您可能对“和声”这个词有了形象化的理解了。不过,和声的意义远不至于此,让我从容道来。

首先我要说一说“和声”在西方传统理论上的定义:它是由一系列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和弦组成的。请你注意,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和弦,一是有机联系。先说说和弦。它是和声这个整体组织中的最小单元,每一个和弦都由至少三个音组成,比如do,mi,sol,或者fa,la,do。我在这儿讲这个问题有点吃力,因为这三个音是不应该先后唱出来的,而是同时发声的,我一个人的嗓子无能为力,只能请大家想象这三个音是同时发声的了。do 和 mi 之间的关系是三度,mi 和sol之间也是三度,fa,la,do这三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也是三度,这就是西方传统的三度叠置的和声。顺便说一点历史,在西方音乐中最早出现和声概念的时候,人们认为四、五度叠置是最和谐的(这与当时的音乐审美和律制有关),后来才逐渐承认并赞赏三度叠置的音响效果,并在三度叠置的基础之上构成了完美的和声理论。

一个和弦本身没有什么意义,要一连串的和弦才能形成音乐。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第二个关键词:有机联系。

有机联系,是指和声中的最小单元也就是一个又一个和弦之间有着逻辑关系,当然这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根据听觉上的美感来确定的。哪个和弦与哪个和弦相连接,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不同的连接法,就会出现不同的音响效果。我们打个比方,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小单位是个人,这些人构成了各种关系,有的关系和谐,就成了朋友,或者组成了家庭,有的关系不和谐,就成了敌人或者是对立者,请你注意,敌人和对立,也是一种关系,而不是没关系。对每一个人来说,在世界上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大约也就是几十个到百十来人,这就构成了一个小的社会关系,再用和声反过来比喻,这个小的社会关系就是一连串有机联系的和弦,它们构成了音乐。 这么说,大家对“有机联系”这个概念可能有点理解了,但真正落实到音乐中,还有许许多多技术性和艺术性问题,这必须经过严格的学习和时间才能对和声这一要素驾轻就熟地运用。作为我们

欣赏者,就不必太深究了。

现在让我们来听一首作品,这是一首无伴奏合唱,请您仔细地体会那些同时发出的声音,构成了怎样的音响效果。这部作品您一定很熟悉,是瓦格纳的歌剧《唐豪瑟》中的朝圣者合唱,平时您可能更注意它的主旋律,也就是这里面的男高音声部,现在请您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下面(即较低)的声部中,看看您能否听出和声的变化,这变化非常精彩,使音乐的色彩构成了明暗对比,并且向前推动。好,请听Kingsway交响乐团和合唱团的录音《朝圣者的合唱》,它长3’45”。

[ 《朝圣者的合唱》 ]

您感觉怎么样?注意到和声的功用了吗?我觉得,一条没有和声的旋律,就像一幅只用铅笔勾勒出轮廓的画一样,而和声,就是着色,它为线条增添了色彩、光影、立体感。

我们在前面说了,和弦由至少三个音构成,它们之间的叠置关系是三度音程。仅是这种三个音构成的和弦就有好几种,因为三度本身就有大三度、小三度、增三度、减三度,它们构成的和弦就会有多种多样,比如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它们的音响效果是不同的。和弦还可以由更多的音构成,如四个音、五个音的等等。此外,和弦也可以不是三度叠置的,而是四度或者二度叠置的(像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就常常用非三度叠置的和弦),因此我们听到的和声色彩各不相同。如果把形形色色的和弦分个大致的类别,那就是和谐的与不和谐的两大类。在古典音乐中,和谐的声音占主要地位,不和谐的声音则是作为运动的“过程”出现的,因为不和谐就是不稳定,它必须变得稳定才行,于是这不和谐到和谐的运动,就像不断的矛盾和统一一样,交替出现。在二十世纪的许多作曲家手中,不和谐的和弦越来越多地成为主要成分,他们不追求音乐的稳定,而是追求一种强烈的冲突和矛盾,或者是新颖的、令人产生不寻常感觉的效果,这种音乐让听惯了古典音乐的人很不以为然。但它也有它自己的美感,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很短的合唱,这是斯特拉文斯基作于1966年的《安魂颂歌》中的一个段落《请听我的祈祷》,仅长1’38”,由新伦敦室内合唱团演唱,乐队是伦敦小交响乐团。

[ 合唱《请听我的祈祷》 ]

这种以不和谐和弦为主要成分的作品,您感觉如何?我觉得这首作品有一种清新透明的效果,当然这和节奏、音色的设置都有关,假如换成了尖锐的音色,紧迫的节奏,就不会是清新透明的,而是具有刺激和压迫感了。好,请听同一部作品中的另一个段落《拯救我》,它长1’03”。

[ 合唱《拯救我》 ]

我们刚才举的例子都是声

乐作品,在器乐作引子,它就是和谐与不和谐交替,形成了一种张力,一种悲怆情感,请您特别注意主旋律下面的背景,也就是和声:

[ “悲怆”第一乐章开头:0——1’50” ]

我相信您一定感受到了和声的力量了。而贝多芬同一部作品即“悲怆”奏鸣曲的第二乐章则是以和谐的和弦为主的,它给人的感觉是稳定、安详:

[ “悲怆”第二乐章开头:0——1’10” ]

如果一首曲子从头至尾都是不和谐的和声,会让人感到紧张,而如果从头至尾都非常和谐,又会有缺乏推动力、缺乏色彩的感觉,就像一片平静的水域毫无波澜,没有鸟儿飞掠儿过,也没有鱼儿划破水面一样。所以作曲家会在适当的时候,让和声变得不稳定不和谐。我们在欣赏时也许体会不到这微妙的变化,但你可要知道,你心头突然出现的阴影,你感觉到的一丝忧郁或者是心灵的悸动,就可能是由于这和声呢。

好了,我们今天关于和声,就谈到这儿。最后请听一首非常优美的合唱曲,约翰.斯特劳斯的《夜的音乐》,由King’s singers合唱小组演唱,请您再一次注意和声在其中的作用。这首合唱曲长4’49”。


和声理论基础知识——和弦外音


和弦外音即非和弦音。和弦外音一般为某一和弦音上方二度或下方二度的音。在音乐分析中,和弦外音分为五种:延留音、先现音、经过音、邻音和倚音。

一.延留音
当前一和弦的某音延续至后一和弦并且变为外音时,便构成延留音。延留音(用S表示)在后一和弦内下行二度或上行二度进行到和弦音的运动叫做解决。
延留音的特点是在拍子的强部位出现,在弱部位解决。
关于sus4和弦:自6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开始在流行音乐中惯犯使用很有特色的sus4属和弦。在Vsus和弦中,四度音总是处在内声部。使用此和弦一般需占用两拍或四拍。前一半时值用于延留,后一半时值用于解决。应该注意,当和弦中出现四度延留音时,三度音不能与四度音同时出现。
延留音的装饰解决:延留音可以装饰解决,即延留音先跳到另一和弦音,之后再进行到应该解决的音上,所以也可以叫做迂回解决。

二.先现音

先音(用a表示)的特点与延留音本反,它是后一和弦的音预先出现在前一和弦中。先现音可以出现在任何声部。但多半出现在中、高声部。先现音出现的位置大多在拍子的弱部。在爵士乐中,先音十分常见。

三,经过音
经过音用p表示,,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和弦音之间的外音。两个和弦音借助经过音可以构成级进连接,经过音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

若干个连续出现。
经过音常出现在旋律声部,此外,低声部也常使用经过音,以便构成流畅的低音进行。

四.邻音
邻音用n表示,又叫助音,是较和弦音高二度或低二度的音,它出现在两个相同的和弦音之间。较和弦音高的邻音叫上邻音,低的叫下邻音。邻音可以是自然音,也可以是变化音。
上下邻音连续使用便构成二重邻音。

五.倚音

倚音用ap表示,是出现在和弦音之前的较和弦音高二度或低二度的音。根据倚音与和弦音的关系,分为上倚音和下倚音。上倚音下行二度解决,下倚音上行二度解决。
上、下倚音连续使用可构成二重倚音。

使用和弦外音是丰富旋律以及和声的重要手段,在流行音乐乐和爵士乐中,除了延留音较少使用外,其他几种外音随处可见。


和声理论基础知识 声部进行的原则--和声理论基础知识——声部进行的原则

声部进行的原则

一.四部和声

和声是指音乐作品中的和弦运动,是由若干个不同的和弦相继奏出而构成。从一个和弦到另一个和弦的运动叫和弦进行或和弦序进。
和声的声部自上而下分别称为第一声部,第二声部,第三声部和第四声部。最高声部和最低声部被统称为外声部。其余的中间声部被统称为内声部。声部的横向运动叫做声部进行。
常见的和声写法为四声部,在四个声部的基础上,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的增减声部的数量。我们知道,七和弦由四个音构成,可以分为四个声部,介是,三和弦只有三个音,而九和弦有五个音,十三和弦有七个音。对于这类和弦,如果要保持四个声部,就需要重某个间以填补缺少的声部或省略某音以去掉多出的声部。

二. 和弦的重复音与省略音原则
(一) 三和弦的重复音
大三和弦主要重复根音,其次重复五音。三音一般不重复。
大三和弦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重复三音:
1.经过性三音重复,如两个声部由反向进行而形成的三音重复。
2.如果低音是音型变休的,旋律声部或其他声部不必回避重复三音。
大三和弦不重复三音,是它会使和弦的音响变得刺耳 ,小三和弦则不同,无论重复哪一音,都 不会过分改变小三和弦原有的音响。一般来说,小三和弦的重复音首选根音。此外,根据声部进行的条件,也可重复三音或五音。
增三和弦只重复根音。减三和弦重复三音或根音。但更多情况是用减七和弦代替,以减少声部进行的麻烦。
(二) 七和弦的省略音与重复音
七和弦一般以完整的形式出现,因而在四声部和声中不存在省略音和重复音问题。但是,属七和弦有

些特殊,它有两种常用形式,一种是完整形式,另一种是不完整形式。
不完整形式的属七和弦在音响上似乎更加纯净或悦耳。音的属七和弦总是重复根音以填补缺少的声部。
一般情况下,除属七和弦常使用不完整形式外,其他各种自然七和弦及变音七和弦均以完整形式出现。

三。声部排列

声部排列法有三种:密集排列、开放排列和混合排列。密集排列时,各相邻的声部距离为二度、三度或四度;开放排列时,各相邻的声部距离为五度或六度;混合排列指即有密集排列的音程也有开放排列的音程。此外,无论何种排列法,最低的两个声部音的距离均可以拉开,有时可以超过两个八度。

四.声部进行
由一个和弦进行到另一个和弦,实际上是和弦音的横向运动。声部的横向运动叫声部进行。就个别声部而言,进行方式分为平稳进行和跳进。声音运动不超过三度叫平稳进行;超过三度时叫跳进。

五,二声部进行的相对关系
两个声部同时进行时,声部之音的想对关系有三种:反向进行、斜向进行和同向进行。两个声部的进行方向相反。叫反向进行;一个声部保持在同一高度上,另一声部向上或向下的进行叫斜向进行;两个声部的进行方向相同,叫同向进行。

六.和弦之间的关系与连接
和弦之间的相互关系指的是和弦的根音之间的音程距离。根音关系有三种:上、下五度关系;上、下三度关系和上、下二度关系。
在进行和声分析时,和弦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和弦标记上看出。
在进行和弦连接时,除旋律声部和最低声部外,其他声部应做平稳进行,尽量避免跳进。如果有共同音应保持在同一声部中。
(一) 上下五度关系的和弦连接
在上下五度关系的三和弦或七和弦的连接中,至少有一个共同音,应将其保持在同一声部中,其他声部向最近的音移动。
(二) 上下三度关系的和弦连接
在此类关系的和弦连接中,一般有两个共同音
(三) 上下二度关系的和弦连接
在此类关系的和弦连接中三和弦之间没有共同音,七和弦之音不排除有一个共同音的可能性。
无论何种关系的和弦连接,声部进行的重要原则是:保持共同音及尽量做平稳进行。这两项原则是获得流畅音响的重要保障。

七,不协和和弦的解决
由不协和和弦进行到协和和弦叫做不协和和弦的解决。最典型的解决过程体现在属七和弦到主和弦和进行里。
属七和弦里含有一个特殊的音程------三全音(增四度或减五度),这个由属七和弦的三音与七音构成的音程极不稳定。它具有向稳定音程解决的强烈倾向。

八. 键盘乐器的声部构成


关于钢琴
钢琴在演奏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伸缩性,声部数量可根据需要随意增减。而不必拘泥于严格的四声部或五声部和声。要使和声获得最佳音响,就必须合理地排列和弦音。下面提出的声部排列原则不仅适合于键盘乐器也适合于合奏织体。
一般来说,应让和弦的最低两个声部之间保持较宽的距离,并且让和弦中的主要构成音构成和弦的最低音程。这样排列,可以使的性质和功能清晰可辩。
除了七度音程作为七和弦的基础音程之外,纯五度也可作为和弦的基础音程。
减七和弦、半减七和弦以及减五度的属七和弦还可以用三全音程作为和弦的基础音程。
无论采用何种声部排列形式,注意音区不可过低。
以上原位和弦的构成原则,转位后的和弦声部排列的可能性更多一些。就键盘乐器来说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合适的音区,二是便于演奏。
左手的和弦连接
在乐队中,总是由低音提琴或氏音吉他演奏独立的低音进行,因而无需键盘乐器弹奏低音进行,这时左手常 被用来弹奏和声长音或音型。左手弹奏的音区一般设在e-----a1之间。
左手(或右手)在这个音域中主要弹奏密集和声。音域可以向上自由延伸,但是不能向下延伸超过e,否则和声效果会含混不清。在弹奏和声长音时,无论和弦怎样变化,和声连接应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线上切不可跳来跳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