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措施

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措施
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措施

甘肃省S15线成县至武都段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CW3合同段

30米预制箱梁预应力张拉专项质量控制措施

2012年8月

30米预制箱梁预应力张拉专项质量控制措施

1、原材料要求

钢筋及钢绞线应具备原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其品种、规格、性能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相关要求进行检验,其各项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2、预应力下料长度

预应力钢绞线下料长度按下式计算,并通过试用后再行修正。

L=l+2l1+nl2+2l3

式中:L——钢绞线下料长度;

l——锚垫板间孔道长度;

l1——锚具高度;

l2——张拉千斤顶支承端面到槽形槽口外端面间的距离(包括工具锚高度);

l3——长度富余量(一般可取700mm);

n——两端张拉为2

预应力钢绞线应梳整分根、编束,每隔1~1.5m绑扎铁线,使编扎成束顺直不扭转。编束后的钢绞线应顺直按编号分类存放。搬运时,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m,端部悬出长度不得大于1.5m。为便于操作,在穿入端套锥形穿孔器,采用人力穿束。

3、预应力孔道施工

⑴、波纹管的安装与定位

波纹管:外观检查应清洁,无锈蚀,无油污,无孔洞,咬口无开裂、无脱扣等损坏。

留设孔道是预应力后张法构件制作中的关键工序之一。所留孔道的尺寸与位置应正确,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锚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

波纹管相连接采用大一号的波纹管长300mm套筒形式联结,两端用宽5~7cm胶带缠紧。对电焊时施工不慎造成的孔洞也用胶带缠好。

采用定位网法控制张拉管道位置不超出设计位置误差,定位网沿孔道纵向设置,用φ8圆筋弯制成U形环并在上部加短钢筋焊接成型。当梁体钢筋在制梁台座绑扎后,将波纹管穿入定位网孔眼,并保证孔道顺直无死弯。定位钢筋每50cm设置一道,曲线段应适当加密,使曲线圆顺。定位网孔应大于管道外径2~3mm,确保波纹管位置正确。预留管道位置允许偏差为10mm。检验方法采用尺量,全面检查管道位置并记录。

⑵、锚垫板和螺旋筋的安装

按图纸设计提供的位置,利用锚垫板上的预留孔用M6螺栓

固定在端钢模板上。螺帽在外,以便拆除。螺旋筋安装时,要和波纹管周边对称中心紧靠锚垫板。绑扎固定或焊在普通结构筋上。

4、预应力施工

待梁体砼预制大于7天且强度达到设计85%以上后,可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预应力筋采用φj15.24钢绞线,采用150T千斤顶两端张拉;配精度1.5级60Mpa压力表。预应力张拉以应力控制为主,张拉伸长值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在±6%以内为合格,否则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后张法实测项目

钢绞线的张拉工艺

⑴、张拉前准备

清除锚垫板上的混凝土,修正孔口,便于锚圈、限位板等的安放。安装工作锚具后安装千斤顶及工具锚,并使千斤顶、锚具、

波纹管中心重合。

⑵、张拉

每束钢绞线在两端同时对称进行,采取双控张拉,控制钢绞束张拉力和伸长量,但以张拉力控制为主,均按设计图提供数据操作。两端同时张拉配对讲机联系,保持油压上升速度相等,互报压力表读数和伸长量,尽量使两端伸长量相等,并密切注视滑丝和断丝情况,全梁断丝、滑丝总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1%,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1丝。如断丝超过此标准,则需放松全部钢绞线,另穿后重新张拉。

操作时安装工作锚、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油泵、配套后用2t倒链固定,进行初应力张拉,由0~初应力即按设计给定的张拉力的10%,作伸长量标记,再按设计给定的张拉力(校验千斤顶时卡片已标定给出)进行张拉,张拉到控制应力后,即压力表达到相应读数时,持荷2分钟,回油,锚具便自行锚固。张拉程序0→初应力→105%σcon(持荷2min)→100%σcon。张拉实际测量的伸长量为:

L= [(l1.1-l1.0)+(l2.1-l2.0) ]/0.9

式中:L——张拉钢绞线实测伸长量。单位:mm

l1.0,l2.0——分别为两端钢绞线张拉时,10%的张拉力时在油

缸上测得的油缸伸长值。单位:mm

l1.1,l2.1——分别为两端钢绞线张拉,设计张拉力时在油缸上测得的伸长值。单位:mm

0.9——考虑加上张拉力由0~10%张拉力时的伸长量。单位:mm

张拉时控制标准,测量的伸长量不得超过图纸计算给定值的±6%。如超过标准,要查找原因。

张拉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两张拉端不得站人,以防夹片飞出伤人。

具体张拉工艺见下图:张拉采用两端张拉,对称分批进行,待终拉控制应力稳定后,锚固。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框图》

(3)张拉注意事项:

○1张拉前检查梁体混凝土是否达到张拉强度,锚垫板下砼是

否密实。清除锚垫板上的混凝土,并检查是否与孔道垂直,如超过3mm,则需加扁垫板补平,在锚垫板上标出锚杯安放位置。

○2计算张拉吨位下的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按有关规定执行。编束时,保持每根钢绞线之间平行,不缠绕,每隔1.0~1.5m 用20#铁丝绑扎一道,在每束的两端2.0米范围内保证绑扎间距不大于50厘米。

○3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值,预应力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宜在初应力为10%σcon时开始量测,但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并扣除混凝土构件在张拉过程中的弹性压缩值。

○4张拉顺序遵循对称分批的原则,同时为了不发生侧变形,张拉顺序按分别按50%N2→100%N3→100%N2→100%N1,50%N2、N3→100%N1→100% N2、N3→100%N4进行。

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主要准备工作 1、专业队及管理人员配备,职责分工,技术方案的编制、报批、交底,张拉计算、复核、报审后交底,记录表选定、复制、交底。 2、材料设备采购计划。 3、进场材料检验试验:钢绞线、锚座、钢板、夹具(片)、工作锚、螺旋钢筋、灌浆料。 4、油压表、千斤顶(含单顶)检验与率定,灌浆用的压力表检验。 5、各种型号的工具锚、松张器、(30cm钢板尺)电源系统准备、灌浆管接头与阀门、灌浆称量器具其他常用工具。设备检修,试运转。 二、施工阶段的相关质量要求 1、清点数量:钢绞线束数、根数、丝数。 2、钢绞线(波纹管)位置:平面位置、长度、弯起(下)及角度。 3、管道破损检查、排气管设置及管口封口(严密)。 4、张拉锚座:型号、位置(含平立面角度)、灌浆口方向(上/下)。锚座紧贴模板且密封 5、固定端:钢板固定、P型锚紧贴。

6、螺旋筋:张拉端紧贴模板;固定端跨管道锁口布置。(相对管道轴线)居中设置并固定。 7、张拉槽口钢筋、普通钢筋处理,防止任意切割,张拉后尽量恢复原样。 8、钢绞线下料时检查外观,切割使用砂轮,严禁电焊、过流,以及防止焊渣飞溅。 9、超长(一般>35m)采用单根预紧张拉10%后改为钢束群张,保持钢束内每根钢绞线受力基本均匀。单根预张记录表单独使用,只是过程记录。 10、推荐使用智能张拉与自动灌浆,提高工艺控制水平和作业工效。 11、普通张拉:分级张拉并观察、记录、计算伸长量,与标准(应力、伸长值)比较确认。 张拉加压和回油过程,要均匀加(减)速,在高压前后更应平稳操作。对张拉后的钢绞线、工作锚端要加强保护,防止踩踏、撞击,严禁被加热。 12、检查锚固情况(有无断丝、滑丝现象),确认后用砂轮切割钢绞线。 13、灌浆:使用双槽搅拌设备,先水后风清洗管道,再灌浆。达到浓浆稳压20分钟卸阀。 控制灌浆压力和估算进浆数量,确保灌浆质量。 三、张拉记录中注意事项

预应力锚索张拉伸长量的控制方法

25m预应力锚索张拉伸长量的控制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刘继伟) 关键词:预应力伸长量 摘要: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是一种新型的抗滑结构。它将高边坡病害防治与坡面柔性防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达到防治高边坡病害的目的,又可美化环境,实现了工程和自然的和谐统一。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的核心环节就是预应力张拉,高边坡锚索张拉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量值双控,他是决定锚索是否能起到巩固边坡稳定的核心任务,因此,探讨预应力锚索张拉伸长量与实际伸长量偏差的施工控制,对于高边坡锚索框架梁的施工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实际施工过程,通过对浦南高速公路A7标段YK80+038.6-YK80+142.1段右侧高边坡锚索框架防护25m锚索试验孔张拉伸长量计算为例,总结出用于现场锚索张拉施工控制方法,以便同行互励共勉。 1、工程简介 浦南高速公路A7标段YK80+038.6-YK80+142.1段右侧高边坡最大开挖高度48米,每级高度为8米。第一级边坡坡率为1:0.5,第二至第六级边坡坡率为1:0.75。第一、第二级设预应力锚杆加固,第三至第五级设预应力锚索加固,锚索每孔张拉力为520KN,每孔分三个单元,每单元两根锚索,一单元锚固长度4米,自由段21米,二单元锚固长度8米,自由段17米,三单元锚固长度12米,自由段13米。锚索锚头结构见下图。 2 2.1进场的无黏结预应力钢绞线已经检验,并且符合设计要求,其弹性模量为

202GPa,直径为15.24mm。 2.2试验前已经将两套千斤顶和油压表进行配套标定。 3、理论计算 3.1受力计算 单根钢绞线受力为520÷6=86.667KN,为了使每一根钢绞线受力均衡,考虑到每个单元的自由段长度不同,为了消除其影响,每个单元必须单独张拉,其张拉力由自由段差值与其总长度决定, 公式为: F1(1)=(L1÷L)×F=4÷21×173.333=33.016KN 其中: F1(1)为第一单元第一次张拉力; F为每单元总张拉力;F=86.667KN×2=173.333KN 当第二次张拉时,第一、第二单元同时张拉,其张拉力的分布情况如下: F2=F1(1)+F1(2)+F2(1)=33.016+33.016+40.784=106.816KN 其中:(F1(2)+F2(1))的分布系数为: (F1(2)+F2(1))=(4÷21+4÷17)×F=33.016+40.784=73.8KN 可知,第二次张拉结束时一单元受力为33.016+33.016=66.032KN,二单元受力为40.784KN。 在第一、第二次张拉调整好自由段引起的不同伸长量后,还没有达到设计张拉力的25%时,则应按设计的25%、50%、75%、100%、110%、150%分级张拉,其张拉力为别为130KN, 260KN, 390KN, 520KN , 572KN, 780KN。 当第三次张拉时,第一、第二、第三单元同时张拉,其张拉力的分布情况如下:F3=F1(3)+F2(2)+F3(1)+F2 设(F1(3)+F2(2)+F3(1))的总分布系数为1,则(1/21+1/17+1/13)X=1 F1(3)的系数为(1/21)X=0.259694476,F2(2)的系数为(1/17)X=0.320799058 F3(1)的系数为(1/13)X=0.419506461 当F3=130KN时; F1(3)= 0.259694476×(130-106.816)=6.021KN F2(2) =0.320799058×(130-106.816)=7.437KN F3(1) =0.419506461×(130-106.816)=9.726KN 此时,一单元受力为72.053KN, 二单元受力为48.221KN三单元受力为9.726KN。同理:

简述预应力张拉(监理控制要点)

预应力张拉监理控制要点 一.工程概况 二.预应力张拉(后张法)质量控制标准 2.1 预应力筋张拉后实际建立的预应力与设计规定值偏差的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械张拉:不超过-5%~+10%。 2. 预应力张拉实际伸长值与计算值偏差应在-5%~+10% 2.2 锚固时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的内缩量的允许偏差: 1. 钢丝束镦头锚具: 1mm。 2. JM锚具:夹钢筋: 3mm; 夹钢绞线: 5mm。 3. QM、OVM锚: 5mm。 2.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 1. 截面尺寸: 宽、高: 5mm。 2. 侧向弯曲: 构件长度的1/1000,且不大于20mm。 3. 预应力筋预留孔道偏移: 5mm。 4. 锚固端铁板应与预应力筋垂直。 三.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后张法)质量控制程序(见图-3.3) 四. 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方法(见表-3.4) 五. 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要点 5.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 审查分包队伍资质。 2. 审查承包单位填报的预应力砼构件施工方案;重点应审查以下内容: (1) 张拉方案有二种,即:"逐层浇筑,逐层张拉"和"数层浇筑,顺序张拉",并根据张拉方案确定支撑设置层数。

图-3.3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后张法)质量控制程序

(2) 砼浇筑顺序。 (3) 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4) 确保质量的措施,例如:防止管道偏位、锚板与预应力孔道不垂直、管道堵塞、砼裂缝、灌浆不密实的措施等。 (5) 预应筋张拉顺序。 3. 核验进场材料 (1) 预应力筋、锚具、波纹管出厂合格证及质量证明资料,新型锚具应有产品鉴定证书。

预应力张拉方法与计算

预应力张拉方法与计算 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拉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包括构件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作用等等。在工程现场的你,不懂预应力怎么炫技?! 先张法懂不? 先张法是在砼构件浇筑前先张拉预应力筋,并用夹具将其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再浇筑构件砼,待其达到一定强度后(约75%)放松并切断预应力筋,预应力筋产生弹性回缩,借助砼与预应力筋间的粘结,对砼产生预压应力。 台座由台面、横梁和承力结构组成。按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墩式台座、槽形台座和桩式台座等。台座可成批生产预应力构件。台座承受全部预应力筋的拉力,故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免因台座变形、倾覆和滑移而引起预应力的损失。

墩式长线台座 墩式台座由现浇钢筋砼做成,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台座设计应进行抗倾覆验算与抗滑移验算。

⑴抗倾覆验算:

式中:N——预应力筋的张拉力; e1——张拉力合力作用点至倾覆点的力臂; G——台墩的自重力; L——台墩重心至倾覆点的力臂; Ep——台墩后面的被动土压力合力; e2——被动土压力合力至倾覆点的力臂。 对于与台面共同工作的台墩,倾覆点的位置宜选在砼台面下4~5cm处。 ⑵抗滑移验算: 式中:K——抗滑移安全系数,不小于1.3;N1——抗滑移的力,对于独立台墩,由侧壁土压力和底部摩阻力产生。 台墩与台面共同工作时,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几乎全部传给了台面,可不进行抗滑移验算。 槽式台座 由端柱、传力柱、横梁和台面组成,既可承受张拉力和倾覆力矩,加盖后又可作为蒸汽养护槽。适用于张拉吨位较大的吊车梁、屋架、箱梁等大型预应力砼构件。

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张拉施工方案

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张拉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 我标段共有中桥五座,通道一道,设计均为16m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砼标号为C50,本标段共有后张预应力空心板520片。 二、施工准备工作 1、原材料准备 钢筋采用唐钢生产的Ⅰ、Ⅱ级钢筋,钢绞线采用烟台鞍钢斯凯特钢丝有限公司生产的钢绞线,锚具采用河南开封中原预应力工艺设备厂生产的锚具,水泥采用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R水泥,砂采用抚宁洋河砂场的砂。 水采用自打井饮用水,外掺剂采用秦皇岛顺凯达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SKD-5型减水剂,以上各种原材料经检验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进场数量满足目前施工要求。 2、机械设备准备 (1)120KW发电机1台,30KW发电机1台,30T龙门吊二组,钢筋切断机1台,成型机1台,闪光对焊机1台,电焊机4台,HZS50型混凝土拌和楼2座,ZL30型装载机2台,振捣棒20根。混凝土拌和站已经计量部门标定完毕,具备生产能力。 (2)张拉配套设备4套(千斤顶、高压油泵、压力表),已经校验符合要求。 (3)锚具、夹具、连接器等经检测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3、施工组织机构及技术交底

由桥梁副经理田春孝负责生产安排,桥梁三队负责施工,技术员2名,试验员2名,现场管理人员5名,技术工20名,普工40名。 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一次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主要包括施工工艺、方法、操作过程、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检验标准、方法,以及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三、施工工艺 1、预制场的布设 预制场共承担520片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的预制工作。根据施工工期要求,本工程在预制场内建造56个底模,底模用C30砼浇筑而成,中间砼厚度为35cm,端头2m砼厚度为45cm,端头3m铺设钢筋网,间距为20c m×20cm。 2、预应力施工 1)、预应力孔道成孔 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孔工艺。波纹管要求无损伤、不变形,用于制造金属波纹管的低碳钢带其厚度不宜小于0.3mm。置于现场的波纹管,下部每隔2m设一方木,使其离地30cm以上,并在四周设排水沟,防止波纹管进水生锈。 在绑扎钢筋骨架时,用Φ8钢筋焊成方形定位骨架。定位架沿梁长方向每50cm设一道,焊在构造钢筋上,使波纹管在浇注混凝土时不上下左右移动,保证波纹管位置准确。 2)钢束的下料、编束和穿束 钢束采用机械方法进行调直,不能损坏钢丝。 钢束下料用砂轮切割机。钢束下料长度既要满足使用要

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施工工艺

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施工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现场预应力混凝土后张预应力液压张拉施工(不包括构件和块体制作)。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预应力筋:预应力用的热处理钢筋、钢丝、钢绞线的品种、规格、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反复试报告。冷拉Ⅰ、Ⅱ、Ⅲ级钢筋还应有冷拉后的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2.1.2 预应力筋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形式,应符合设计及应用技术规程的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入施工现场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规定进行验收和组装件的静载试验。 2.1.3 灌浆用的水泥不得低于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按设计要求选用,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和复试报告单。 2.1.4 主要机具有:液压拉伸机、电动高压油泵、灌浆机具、试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施加预应力的拉伸机已经过校验并有记录。试车检查张拉机具与设备是否正常、可靠,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修理好后才能使用。灌浆机具准备就绪。 2.2.2 混凝土构件(或块体)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构件(或块体)的几个尺寸、外观质量、预留孔道及埋件应经检查验收合格,要拼装的块体已拼装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2.2.3 锚夹具、连接器应准备齐全,并经过检查验收。 2.2.4 预应力筋或预应力钢丝束已制作完毕。 2.2.5 灌浆用的水泥浆(或砂浆)的配合比以及封端混凝土的配合比已经试验确定。 2.2.6 张拉场地应平整、通畅,张拉的两端有安全防护措施。 2.2.7 已进行技术交底,并应将预应力筋的张拉吨位与相应的压力表指针读数、钢筋计算伸长值写在牌上,并挂在明显位置处,以便操作时观察掌握。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 → ↓ → ↓ ↓ → ↓ ← 3.2 检查构件(或块体):尤其要认真检查预应力筋的孔道。其孔道必须保证尺寸与位置正确,平顺畅通,无局部弯曲;孔道端部的预埋钢板应垂直于孔道轴线,孔道接头处不得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方案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方案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方案 编制人:张隽 编制时间:2010 年4月20日 审核人:田军乐 审核时间:2010 年4月20日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十天高速公路A-CD3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0 年4月20日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方案 后张法空心板梁施工工艺流程 压水泥浆试块 压砼试块 制作砼试块 制作水泥浆试块 钢铰线制作 检验张拉设备 水泥浆制备 模板检查 管道坐标检查 安装预埋件 顶板钢筋制作 预应力砼试配 模板准备 波纹管准备 制作底板、腹板钢筋 出坑移梁 封 锚 孔道压浆 钢铰线张拉 穿预应力钢铰线 浇注底板砼 绑扎顶板钢筋 绑扎顶板钢筋 准备工作 绑扎底板、腹板钢筋 埋设波纹管 安装内模顶底模板 浇注腹板、顶板砼 养护、拆模 清理孔道

一、预应力钢束施工 1、箱梁钢束采用钢波纹管成型,设纵、横向钢束,OVM锚具锚固。 2、下料和编束: 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应根据设计图纸,并通过计算确定,长度L=钢绞线通过的管道长度+2×[工作锚长度+限位板厚度+千斤顶长度+工具锚长度+便于操作的预留长度]。钢绞线的切断必须使用砂轮切割机,不得采用其他方式。整卷钢绞线下料时,应充分考虑钢束下料长度,以免钢绞线浪费,一般情报况下应避免使用连接器。钢绞线下料后,根据图纸要求进行编束,编束应从一端开始,将各钢绞线理顺,使之平行不扭曲后,每隔2米用20#铁丝扎牢,一直编至另一端,其扎丝头应埋入束内不得外露,以便于穿入波纹管。 3、设置钢束: a、每根钢束在设置前均须按“预应力束立面布置图”中的技术参数绘制成曲线图,经复核无误后将起点、终点、中心点以及其他各特征点的坐标(X、Y)值计算列表,作为布设钢束位置的依据。 b、对于腹板处钢束,可利用两边的钢筋骨架进行定位和固定。当钢筋骨架入模成型后,可根据钢束曲线的坐标表直接将其位置点划在骨架上,然后用二根Φ12钢筋每边将各点串联起来作为钢束位置线,经检查其线型满足要求后,再将其与钢筋骨架焊为一体,该线的作用有二:A.钢束定位明确,调整线型简单; B.在该线的任意点上搁上横向Φ12定位钢筋,用18#铁丝扎牢即为钢束的定位筋。在计算钢束底面高程时,应注意扣除定位钢筋的直径。 c、对于底板钢束,可用设置定位架束确定线型。定位架外型采用“井”字型,固定在构造钢筋或模板上,一般相距1.0m左右设置一道,在端部曲线变化

预应力箱梁张拉质量控制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60064 预应力箱梁张拉质量控制措施标准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预应力箱梁张拉质量控制措施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材料及成品质量控制: 1、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符合GB/T5223-95标准,公称直径为15.2mm,强度为1860Mp的二级低松弛钢绞线。 2、预应力锚具应符合'预应力锚具、夹片、和连接器'(GB/T14370-2000)的要求。 二、张拉质量控制: 1、我施工单位拟用4台120t千斤顶及相关配套的油压泵,并经标定后投入使用,在张拉作业中千斤顶与油泵、油压表一一对应使用。

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施工

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施工 第1章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现场预应力混凝土后张预应力液压张拉施工(不包括构件和块体制作)。 第2章施工准备 第1节材料及主要机具 1 预应力筋:预应力用的热处理钢筋、钢丝、钢绞线的品种、规格、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反复试报告。冷拉Ⅰ、Ⅱ、Ⅲ级钢筋还应有冷拉后的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2 预应力筋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形式,应符合设计及应用技术规程的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入施工现场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规定进行验收和组装件的静载试验。 3 灌浆用的水泥不得低于4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按设计要求选用,应有出厂合格证书 和复试报告单。 4 主要机具有:液压拉伸机、电动高压油泵、灌浆机具、试模等。 第2节作业条件 1 施加预应力的拉伸机已经过校验并有记录。试车检查张拉机具与设备是否正常、可靠,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修理好后才能使用。灌浆机具准备就绪。 2 混凝土构件(或块体)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 75%。构件(或块体)的几个尺寸、外观质量、预留孔道及埋件应经检查验收合格,要拼装的 1

块体已拼装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3 锚夹具、连接器应准备齐全,并经过检查验收。 4 预应力筋或预应力钢丝束已制作完毕。 5 灌浆用的水泥浆(或砂浆)的配合比以及封端混凝土的配合比已经试验确定。 6 张拉场地应平整、通畅,张拉的两端有安全防护措施。 7 已进行技术交底,并应将预应力筋的张拉吨位与相应的压力表指针读数、钢筋计算伸长值写在牌上,并挂在明显位置处,以便操作时观察掌握。 第3章操作工艺 第1节工艺流程: 第2节检查构件(或块体): 2

预应力张拉标准施工方法图文教学

预应力张拉标准施工方法图文教学 a)张拉钢筋;b)浇筑混凝土;c)放松或切断预应力筋 1-锚具;2-台座;3-预应力筋;4-台面;5-张拉千斤顶; 6-模板;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先张法)

(后张法示意) (后张法示意)

(后张法示意) 一、预应力筋及管道 (一)预应力筋 (1)每批钢丝、钢绞线、钢筋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的产品组成。 (2)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对其质量证明文件、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丝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从每批钢丝中先抽查5%,且不少于5盘,进行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检查,检查不合格,则将该批钢丝全数检查。从检查合格的钢丝中抽查5%,且不少于3盘,在每盘钢丝的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试验。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该盘钢丝报废,并从同批次未试验过的钢丝盘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丝为不合格。 2)钢绞线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并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如每批少于3盘,应全数检验。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并再从该批未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为不合格。

3)精轧螺纹钢筋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对其表面质量应逐根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每批中任选2根钢筋截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试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 (4)存放的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存放在室外时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垫高、覆盖、防腐蚀、防雨露,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 (5)预应力筋安装时应注意: 预应力筋宜使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二)管道与孔道 1.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的孔道一般由浇筑在混凝土中的刚性或半刚性管道构成。一般工程可由钢管抽芯、胶管抽芯或金属伸缩套管抽芯预留孔道。浇筑在混凝土中的管道应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不允许有漏浆现象,且能按要求传递粘结力。 4.管道的其他要求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法资料

福厦铁路ZD-I标木兰溪特大桥 48+3×80+48m悬浇连续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批准: 中铁十七局集团公司 福厦铁路Z D-1标段项目经理部木兰溪分部 2007年10月

48+3×80+48m 悬浇连续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1. 工程概述 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木兰溪特大桥位于福建莆田市涵江区境内,全长6830.6米。本桥在DK96+284.578~DK96+622.078(即108#~113#墩)段设计采用一联五跨悬浇连续梁跨过木兰溪。 梁体截面类型为单箱单室直腹板变截面箱梁,梁体全长337.5m ,顶板宽13m ,底板宽6.7m ,全桥顶板厚45cm ,边跨端块处顶板厚由45cm 渐变至60cm ,底板厚42~100cm ,腹板厚40~100cm 。连续箱梁中跨均为10节段,边跨12节段。共有5个合拢段即中跨3个、边跨2个,按照设计要求先边跨后中跨的顺序合拢。 连续箱梁设计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顶、腹板钢束采用Φ15.2-9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底板纵向束采用Φ15.2—12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见图1-1 纵向预应力布置示意图),顶板横向束采用Φ15.2—4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腹板竖向采用PSB830螺纹钢筋JL25。 图1-1 纵向预应力布置示意图

2.张拉施工前准备 2.1 预应力材料 根据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选用的预应力材料见下表: 2.1.1 预应力材料进场检验 各种预应力材料进场后,由项目试验室同专业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送至具备相关检测资质的单位——福州远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按相关国家标准及《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规定及设计要求进行检测。 2.1.1.1 预应力筋进场后,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时间做破断负荷、屈服负荷、弹性模量、极限伸长率试验,检测结果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20065-2006)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生产工艺、同交货状态的预应力筋每30t为一批,不足30t也按一批计。 2.1.1.2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连接器进场后,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

张拉注意事项

黑魔鲤 级别: 副总版主 发帖

置不准确或不按照规范和设计规定的间距布设,必然造成钢束位置与设计不符、有的还会在曲线变化段产生急弯(半径太小)或孔道局部偏差过大。目前仍有小部分队伍使用人工进行穿束,尤其对多根钢绞线的长束重量很大,人工穿束费时费力,容易造成工人转动钢束穿进,使钢绞线互相缠绞在一起。沈阳市某快速干道(高架桥)工程四标段共有九联连续梁,施工时固定钢束用的井字架间距为1米,梁高1.6米,因此竖弯变化量不大,间距满足要求,但是施工时由于工人工作不认真使井子架坐标不准确,并且采用人工穿束,束长在100米到120米不等。张拉时发现大部分钢束的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不符(有的比理论值少11%),张拉过程中经常听到内部钢束缠绞在一起后被拉开的声音,当时立即对设备进行检定,在设备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开始对问题进行分析,其中钢绞线计算伸长值时采用实测弹性模量,μ、κ取值按规范推荐值。设计单位对结构进行重新验算,最后确定在保证张拉力的情况下,伸长值误差保证在12%以内,无疑降低了结构安全系数。 沈大高速公路苏家屯互通立交D匝道为4孔一联的曲线连续梁,梁长2 20米,曲线半径55米,因此钢束既有平弯又有竖弯,井字架按照50c m间距布设而且坐标准确,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穿束(将钢绞线束固定在一个锥形的牵引装置上,用卷扬机牵引锥形牵引装置),在广州南部快速路工程14标马克特大桥2联100米连续梁施工中,同样使用以上方法,由于特别注意控制孔道坐标和孔道线形圆顺,并且很好的避免了钢绞线间的互相缠绞,张拉过程中以上两项工程钢束伸长值均满足要求。 二、预应力钢绞线张拉 1、张拉控制应力与伸长值 张拉控制应力能否达到设计规定值直接影响预应力效果,因此张拉控制应力是张拉中质量控制的重点,张拉控制应力必须达到设计规定值,但是不能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值过大,超过设计值过多,虽然结构抗裂性较好,但因抗裂度过高,预应力筋在承受使用荷载时经常处于过高的应力状态,与结构出现裂缝时的荷载接近,往往在破坏前没有明显的预兆,将严重危害结构的使用安全。因此为了准确把握预应力的施加情况,以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必须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因此能够提供准确的理论伸长值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对《公路桥涵施工

预应力张拉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预应力张拉法施工安全技 术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 nt to achieve a uni 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 nt people, so as to coord in ate acti on, reduce bli ndn 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预应力张拉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预应力钢束(钢丝束、钢绞线)张拉施工前,应遵 守下列规定: (1)张拉作业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2)检查张拉设备、工具(如:千斤顶、油泵、压力表、油管、顶楔器及液控顶压阀等)是否符合施工及安全的要求。 压力表应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 (3 )锚环及锚塞使用前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高压油泵与千斤顶之间的连接点,各接口必须完好 无损。油泵操作人员要戴防护眼镜; (5)油泵开动时,进、回油速度与压力表指针升降,应平稳、均匀一致。安全阀要经常保持灵敏可靠; (6)张拉前,操作人员要确定联络信号。张拉两端相距较远时,宜设对讲机等通讯设备。 2、在已拼装或悬浇的箱梁上进行张拉作业,其张拉作 业平台、拉伸机支架要搭设牢固,平台四周应加设护栏。高处作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箱梁预应力张拉压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东乡至昌傅高速公路新建工程A2标段工程项目,起点桩号 K4+000, 终点桩号K10+900,标段主线长6.9公里。预制梁场主要工程量为:20米箱梁171片、30米箱梁216片、28m箱梁24片。 二、编制依据 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两阶段施工图设计(通用图)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5、《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三、施工组织 1、人员配置 施工总负责:林晓 技术总负责:斯世华 现场张拉总负责:王星强 现场安全、用电总负责:翟志鹏 砼强度控制:刘松根及试验室有关人员 张拉起拱观测:孙如光 施工队总负责:罗鸿 专业张拉作业人员需持有效的张拉专业上岗证,每班配备班长1人、电工1人、张拉仪操作2人、电脑操作1人、张拉工2人,共计:7人,

施工高峰期间根据现场实际和工程进度随时补充调配。 2、设备物资配置 预应力张拉机械设备计划如下: 千斤顶: 150吨油压千斤顶2台。 智能张拉仪2台。 高压油管:油管用高压橡胶管,其工作压力不小于40Mpa ,同油泵千斤顶相匹配。 锚具:采用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锚具。 张拉前须备好工具夹片和工作夹片,其工具夹片每班组必须备用2套,工作夹片备用多于一片梁的夹片数量。 四、预应力张拉力计算 本标段所有梁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标准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 Mpa ,弹性模量p E =1.95×105 Mpa ,松弛度为3.5%,钢绞线截面积A=139mm 2,管道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孔,预应力管道摩擦系数μ=0.25,管道偏差系数k=0.0015。张拉采用张拉力和引伸量双控,以伸长量作为校核,同时伸长量应控制在理论伸长量±6%的范围内,并控制张拉值。 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 依据公式参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y p p A E L P L ??=?;() []μθμθ+-?=+-kx e P P kx p 1 △L :理论伸长量(m); P p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其数值为:股数n ×0.75×1860

预应力张拉方法与计算

预应力拉方法与计算 预应力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拉构件承受拉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包括构件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作用等等。在工程现场的你,不懂预应力怎么炫技?! 先法懂不? 先法是在砼构件浇筑前先拉预应力筋,并用夹具将其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再浇筑构件砼,待其达到一定强度后(约75%)放松并切断预应力筋,预应力筋产生弹性回缩,借助砼与预应力筋间的粘结,对砼产生预压应力。 台座由台面、横梁和承力结构组成。按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墩式台座、槽形台座和桩式台座等。台座可成批生产预应力构件。台座承受全部预应力筋的拉力,故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免因台座变形、倾覆和滑移而引起预应力的损失。

墩式长线台座 墩式台座由现浇钢筋砼做成,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台座设计应进行抗倾覆验算与抗滑移验算。

⑴抗倾覆验算:

式中:N——预应力筋的拉力; e1——拉力合力作用点至倾覆点的力臂; G——台墩的自重力; L——台墩重心至倾覆点的力臂; Ep——台墩后面的被动土压力合力; e2——被动土压力合力至倾覆点的力臂。 对于与台面共同工作的台墩,倾覆点的位置宜选在砼台面下4~5cm处。 ⑵抗滑移验算: 式中:K——抗滑移安全系数,不小于 1.3;N1——抗滑移的力,对于独立台墩,由侧壁土压力和底部摩阻力产生。 台墩与台面共同工作时,预应力筋的拉力几乎全部传给了台面,可不进行抗滑移验算。 槽式台座 由端柱、传力柱、横梁和台面组成,既可承受拉力和倾覆力矩,加盖后又可作为蒸汽养护槽。适用于拉吨位较大的吊车梁、屋架、箱梁等大型预应力砼构件。

预应力张拉应力计算

一、控制张拉力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控制力表 说明: 1.例如5φj15.24指该钢绞线束由5根公称直径为15.24mm的单根钢绞线组成;若使用OVM型锚具则通常表示为OVM15-5; 2.单根钢绞线的公称截面积一般为140mm2; 3.1t相当于10KN,张拉千斤顶的吨位可由控制张拉力换算出; 4.千斤顶驱动油泵的油表读数换算:钢绞线束的控制张拉力(N)/千斤顶油缸活塞面积(mm2); 二、张拉伸长值计算

1.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 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即︱(△L实-△L理)/△L理︱<6% 2.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公式: 单端理论伸长值△L=(Pp×L)/(Ap×Ep) ①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 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如下: Pp= P(1-e-(κχ+μθ))/(κχ+μθ)式中:P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在没有超张 拉的情况下一般计算为:钢绞线--1395MPa×140mm2=195300N;若有超张拉则乘以其 系数;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一般为单端长度;θ——从张拉 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 影响系数,见下表;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见下表;系数k及μ值 表孔道成型方式 k μ钢丝束、钢绞线、光面钢筋带肋钢筋精轧螺纹钢筋预埋 铁皮管道 0.0030 0.35 0.40 --- 抽芯成型孔道 0.0015 0.55 0.60 --- 预埋金属螺旋 管道 0.0015 0.20~0.25 --- 0.50 ②L——预应力筋的单端长度(mm),即总长的一半; ③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钢绞线为140 mm2; ④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钢绞线为195×103N/mm2; 以上计算所得△L为单端理论伸长值,整束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为:△L理=2△L 3.实测伸长值的计算: △L实=△L总-(△L初实-△L初理)-△L锚塞回缩 式中:△L总——张拉达到控制应力时测得的总伸长量; △L初实——张拉达到初应力(控制应力的10%~15%)时测得的实际伸长量;

预应力张拉伸长值计算

以钢绞线作为桥梁工程、路基高边坡抗滑加固等工程施加预应力的载体,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材料和工艺。对钢绞线张拉预应力施加、锚固的方法和张拉力、钢绞线伸长量的理论计算,在相应的规范中都已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对钢绞线施加预应力张拉的伸长值、钢绞线锚固时锚具锚塞回缩量的量测,各家说法及做法均存在差异,这对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的双控指标(即钢绞线张拉力与实测伸长值)的计算和评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就多年预应力张拉实践,尝试提出如下实际作法和技术见解(以后张法为主),为广大钢绞线预应力张拉工作者提供参考。 2钢绞线张拉伸长值确定 2.1钢绞线张拉伸长值计算 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施工设计控制张拉力,是指预应力张拉完成后钢绞线在锚夹具前的拉力。因此,在钢绞线预应力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时,应以钢绞线两头锚固点之间的距离作为钢绞线的计算长度,但在预应力张拉时钢绞线的控制张拉力是在千斤顶工具锚处控制的,故为控制和计算方便,一般以钢绞线两头锚固点之间的距离,再加上钢绞线在张拉千斤顶中的工作长度,作为钢绞线预应力张拉理论伸长量的计算长度。 在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时,钢绞线的外露部分,大部分被锚具和千斤顶所包裹,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无法在钢绞线上直接测量,故只能用测量张拉千斤顶的活塞行程,计算钢绞线的张拉伸长值,但同时还应减掉钢绞线张拉全过程的锚塞回缩量。(参阅《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一般计算式为: ΔL=ΔL1+ΔL2-b-c⑴ 式中: ΔL1:为从初始拉力(桥梁施工规范规定一般为设计控制张拉力的10%~25%)至张拉设计控制拉力间的千斤顶活塞的张拉行程; ΔL2:为初始拉力时的推算伸长值(按规范规定推算求得); b:工具锚锚塞回缩量; c:工作锚锚塞回缩量。 2.2在钢绞线预应力先张法施工中,也有在每分级张拉一次,卸掉千斤顶前后,直接丈量钢绞线外露长度,以钢绞线每级张拉前后外露长度的差或以张拉活动横梁的张拉前后位移量的差值,求算钢绞线张拉伸长量,此法较为直观,但只适用于以每分级张拉一次,卸掉一次千斤顶的张拉方法或设置有张拉活动横梁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的方法。先张法为方便施工,一般采取单根一端固定另一端张拉的方法,故计算钢绞线张拉伸长量时,还应考虑减掉固定端锚具夹片的回缩量。每级张拉前后量测固定

预应力张拉施工控制要点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控制要点 一、工程简介: K14+612天桥主桥量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单箱单室,斜腹板断面,梁高1.406米,底宽为3.5米,顶宽为7.5米,梁体长为50米(两孔); 二、预应力钢绞线主要技术指标: 箱梁为单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为C50,箱梁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低松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为1860Mpa,公称直径15.24mm,公称截面积139mm2,钢绞线张拉锚下控制应力0.75f pk=1395Mpa,即:腹板束M15-18张拉控制力为3490.29KN;顶板束BM15-5,单根张拉控制力为193.9KN。 三、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主要技术要求: 1、钢束张拉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的原则,当预应力钢束达到张拉控制吨位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误差不得超过±6%。 2、预应力张拉做到:“三同心、两同步、三控制”即:预留孔道、锚具、千斤顶三者同心;同时达到同一荷载值,不同步率控制在10%以内;控制好油表读数,钢绞线伸长量、持荷时间。 3、预制箱梁中钢束均采用两端张拉,且应在横桥向对称均匀张拉,顶板负弯矩钢束也采用两端张拉,并采用逐根对称均匀张拉。腹板钢束张拉顺序为N2-N3-N1。NI、N2、N3、和B1、B2钢束

伸长量分别为337mm、338mm、343mm和65mm,最长钢束51.304米。 四、施工准备: 1、设备:两台液压式(YCW4000型)穿心顶及配套设备,检查表、顶是否和标定的一致,油表精度不低于1.5级,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配备安装张拉设备的提升设备(汽车吊); 3、千斤顶额定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所用于张拉钢绞线的设备、工具均已标定(附后); 4、现浇主梁预应力钢束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天,并有同等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报告,是否满足张拉所需的天气条件,方可张拉; 5、构件端部预埋锚垫板与锚具接触处的焊渣、毛刺、砼残渣等应清除净,千斤顶上的工具锚及限位板孔位与构件端部工作锚的孔位排列要一致,接触面要密贴; 6、锚板锥孔中涂少量润滑剂(如退锚灵),即有利于工作夹片的跟进和退锚,又有利于锚具的多次锚固。检查夹片是否完好,沟槽内杂物需清理干净,工具夹片为三片式,工作夹片为三片式; 7、张拉现场已进行安全防护,并有明显的标志; 8、并对张拉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9、成立预应力张拉施工领导和后勤保障小组; 10、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解决方案及措施。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工艺细则 .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公主岭制梁场 2007年10月

目录 一、工艺概述 (1) 1、概述 (1) 2、适用范围 (1) 二、作业内容 (1) 三、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 (1) 四、后张法箱梁预应力张拉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 (2) 五、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 (3) (一)张拉操作步骤 (3) (二)工艺步序说明 (3) 1.预应力材料进场检验与保管 (3) 2.钢绞线下料与编束 (5) 3.预应力筋穿束 (7) 4.安装锚具及夹片 (7) 5.千斤顶的定位 (7) 6.预应力张拉 (8) 六.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13)

一、工艺概述 1、概述 为确保铁路客运专线32m/24m标准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并符合环保及职业健康安全等要求,特编写本工艺细则。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公主岭制梁场32m/24m整孔标准箱梁预制的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 本细则经审核批准生效后,用于指导本梁场箱梁预应力张拉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如有修改经审核生效后按修改后执行。 二、作业内容 本工艺作业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千斤机的定位、张拉、锚固、放张(在滑丝状态下必须进行放张) 三、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 1、阶段预施应力时,混凝土强度和弹模值应符合施工图要求,检验方法:进行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强度和弹模量试验。 2、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的差值不大于±6%。检验方法:观察 和尺量。 3、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数量不超过预应力筋总数的5‰并不得位于梁体的同一侧,且每束内断丝不得超过1根。

预应力箱梁张拉质量控制措施

编号:AQ-JS-07805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预应力箱梁张拉质量控制措施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for tension of prestressed box girder

预应力箱梁张拉质量控制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材料及成品质量控制: 1、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符合GB/T5223-95标准,公称直径为15.2mm,强度为1860Mp的二级低松弛钢绞线。 2、预应力锚具应符合'预应力锚具、夹片、和连接器' (GB/T14370-2000)的要求。 二、张拉质量控制: 1、我施工单位拟用4台120t千斤顶及相关配套的油压泵,并经标定后投入使用,在张拉作业中千斤顶与油泵、油压表一一对应使用。 2、预应力钢束张拉采用千斤顶油压表张拉力和延伸量双控施工。 3、张拉作业配备2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1名技术人员进行记录。

4、张拉钢绞线按照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原则进行,本项目采用同束钢绞线一端固定一端张拉形式。 5、张拉步骤:先张拉N2、N2'钢束后张拉N1、N1'钢束。 ⑴、操作过程:在梁一端N2与N2'钢束采取一个固定一个张拉原则,梁两边张拉作业同时同步分阶段进行。 ⑵、张拉程序为: N2(N2')张拉端:0-15% 记录当前状态下千斤顶油缸伸长量--a值 N2(N2')张拉端:15-30% 记录当前状态下千斤顶油缸伸长量--b值 N2(N2')张拉端:30-100%持荷5分钟 记录当前状态下千斤顶油缸伸长量--c值 张拉伸长值 b+c-2a 注:如果钢绞线伸长量与给定值超过正负6%时则应停止张拉并查明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