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里克利葬礼演说辞(汉译)

伯里克利葬礼演说辞(汉译)
伯里克利葬礼演说辞(汉译)

伯里克利阵亡将士葬礼演说辞

同年冬天,雅典人遵循其一年一度的古俗,为那些在这场战争中的首批阵亡者举办公共葬礼。这些葬礼以如下方式进行:在举办葬礼的两天前,阵亡者的遗骸被带来,并安置于一个搭建起来的帐篷里,人们向其死者献出他们愿意奉献的任何祭品。随后举办葬礼游行,四轮车上载着丝柏树制成的棺材。每个部落拥有一具棺木,该部落成员的骸骨就装殓其中。一个装饰好的空棺材架也被抬着游行:这是为那些尸体不能找回的失踪者所设的。任何人只要愿意,无论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人,都可以参加游行,而作为死者亲属的妇女们则在坟墓前悲悼。遗骨被安葬于公共墓地,那里是城墙外风景最美丽的地方。雅典人总是在那里埋葬战争中的阵亡者。唯一的例外是那些马拉松战役的阵亡者,他们的功绩被认为是绝对卓越的,因而被埋葬在战场当地。

当遗骨被掩埋后,一位天资聪颖和颇浮众望的人被挑选出来发表得体的演说来颂扬死者,演讲完毕后各自散去。此为埋葬必经之程序,在整个战争期间始终坚持,雅典人每逢此时都遵循其古俗。现在,在埋葬战争中的首批阵亡者的葬礼上,克桑提普斯的儿子伯里克利被挑选出来发言。当这一时刻到来时,他从坟墓那边走过来,站在一个高台子上,以便人群中尽可能多的人听到他的讲话。他的发言如下:

“在我们的仪式末尾发表此类演说的制度,过去很多曾在这里发言的人都予以赞美。在他们看来,向阵亡将士们发表演说是赋予他们荣耀的一种表示,对此我不表赞同。这些阵亡者已在行动中表现出他们的勇敢,我想,他们的行为就足以彰显其荣耀了,这同你们刚刚看到的国葬所赋予的荣耀是一样的。对如此之多的阵亡者的英勇和大无畏气概,我们相信与否不应取决于某位演讲者言论的褒贬。···然而,事实上,这个制度是我们的先辈确立和赞许的,而且我有责任遵循此传统,并尽我所能满足你们当中每个人的愿望和期盼。”

“我应该从我们的祖先讲起,因为,在这样的场合,缅怀他们的业绩来表达敬意才是唯一正确和适当的。在我们的这块土地上,迄今为止,自始至终世代生息居住着同一个民族,而且,靠他们的勇气和美德,他们给我们留下一个自由的国度。他们当然无愧于我们的颂扬。而我们的父辈们更值得颂扬!因为,他们在其所继承的遗产中又添加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整个帝国,他们靠流血流汗才把这个帝国传到我们今天这一代人的手中。而我们自己,今天在这里会集,绝大多数正值生命的盛年,从不同的方面,为我们帝国的强大贡献出力量,并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如此完好,使之无论处于战争还是和平状态下都能自我保全。

“我不想就你们所熟悉的主题做长篇大论的演讲:因而我不打算讲使我们实力强大的尚武行为,以及我们或我们的父辈们勇敢抗击来自希腊或外域的敌人的战役。我首先要讲的是我们面对考验的精神,我们的宪法以及使我们变得伟大的生活方式。然后我要赞美死者,因为我相信这样的演讲并非不适合这样的场合,而且,在这里集会的全体公民们和外邦人会在聆听演讲中获益。

“请允许我这样说,我们的政治体制并没有照搬邻国的制度。与其说我们的制度模仿其他国家,不如说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摹本。我们的宪政被称作民主制,因为权力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当解决私人间的争执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当一个人担任的公职比另一个人高时,并非考虑他是一个特权阶级的成员,而是他拥有的实际能力。任何人,只要有能力为国家效力,都不会因其贫穷而在政治上处于卑微的地位。而且,正如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和开放的,我们的人与人相处的日常生活也是如此的。如果邻邦欣赏自己的方式,我们不会因之而恼火,我们也不会对之怒目相视,尽管这不会带来真正的伤害,但依然会伤害人民的感情。在我们的私人生活方面,我们是自由的和宽容的;但在公共事务上,我们遵循法律。因为我们对法律尊重有加。

“我们服从于我们赋之以权威的那些人们,我们也服从法律本身,尤其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还有那些不成文的法律,违反这些法律被公认为是羞耻的。

还有一点,在我们工作之余,我们能够享受各种娱乐来放松我们的精神。一年之中要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竞技和祭祀活动;在我们自己的家中,我们会找到美和美好的情趣,这使我们每天都感到愉悦,并驱散我们的烦恼。那么,我们城市的伟大使得全世界的好东西都流入我们的国家,以至于对我们来说,似乎享受外国货物如同享受本地产品那些自然。

“另外,我们和我们的对手在对待军事安全的态度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这里有些例证:我们的城市是向世界开放的,而且我们没有周期性地驱逐外邦人,以防止人们看到或发现我们赖以保持对敌人的军事优势的秘密。这是因为我们所依赖的不是秘密武器(隐秘的法宝),而是我们自身真正的勇气和忠诚。在我们的教育制度方面也有不同。斯巴达人,从其最早的孩童时代,就受到最刻苦的勇气方面的培训;我们在没有这些约束的状态下过我们的生活,但却和他们一样准备着面对同样的危险。有这方面的证据:当斯巴达人入侵我们的国土时,他们不是自己来,而是让他们的所有同盟者一道来;而当我们在海外发动一次进攻时,我们是靠自己的,而且尽管在外邦领土上作战,还能常常打败那些为自己的家灶和家园而战的人们。事实上,我们的敌人从未面对我们全部的力量,因为我们不得不把我们的注意力分散在我们的海军和我们派遣的军队在陆上所执行的诸多任务上。然而,如果我们的敌人和我们军队的一支分遣队作战并击败他们,他们就相信他们击败了我们的全部军队;如果他们输了,他们就声称,他们是被我们的全部力量所击溃的。我们带着放松的心态自愿地面对危险,而不是靠刻苦的训练,靠自然而然的勇气而非国家引导下产生出来的勇气来面对危险,这种方式,我认为,包含着某些优点。我们不必把我们的时间花在训练上以应付尚未发生的未来灾难,而当这些灾难果真降临时,我们所显示的勇气丝毫不亚于那些始终从事严格训练的人们。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的城市值得赞美之处。还有其他值得赞美的地方:

“我们对美的事物的爱不会导致奢侈;我们对精神方面事物的爱也未使我们柔弱。我们认为财富应被适度地使用,而不应用来炫耀。至于贫穷,没有人为承认它而感到羞耻:真正的羞耻是不采取实际措施来摆脱贫穷。这里的每个人不只对他自己的事务感兴趣,也关注国家的事务:甚至那些绝大部分时间被自身事务缠身的人对一般的政治情况也非常消息灵通——这是我们的特色:我们不说,一个对政治不感兴趣的人是只关心自身事务的人;我们说,他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事务。我们雅典人自己在政策上做出决定,或使这些决策付诸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并不认为语言和行动是对立的;最坏的事情莫过于在事情的各种结果被适当地讨论前就仓促行事。这是我们和其他民族的又一不同点。我们既能冒险,同时又能对各种危险做事前评估。其他的民族的勇敢是出于无知(匹夫之勇),而他们停下来思考时,他们就开始害怕了。但真正最堪称为勇敢的人是那些最充分了解生活中何为甜美,何为可怖,然后勇往直前直面即将降临之祸福的人。

“此外,有关普遍的良好的情感的问题,我们和大多数其他民族之间也形成巨大反差。我们靠施惠他人而非受惠于他人来结交朋友。这使我们的友谊更牢固,因为我们靠持续地显示善意来使那些亏欠我们的人的感激保持下去:相反,受惠于我们的人的感情却缺乏同样的热情,因为他知道,当他回报我们的恩惠时,更像是还债而不是自发地馈赠给我们。在这方面我们是很独特的。当我们施惠于他人时,我们不是出于利益得失的权衡才这样做的:我们这样做并不后悔,而是因为我们慷慨大方。那么,将这一切考虑在内,我断言,我们的城市可以教化全希腊,而且我断言,依我的看法,我们公民中的每一个人,在其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表明他自己是其自身的合法主宰和拥有者(他是独立自主的),而且以其非同一般的优雅风度和多才多艺来体现出这种自主性。为了表明这不是空虚的吹嘘,而是真实的可以感触的事实,你只要考虑一下我们的城市所拥有的实力,而这种实力是由那些我已经提到的卓越品质所赢得的。在我们所了解的国家中,雅典是唯一在其达到超乎想象的伟大时迎来了考验

它的时刻。在雅典的情况下,也只有在雅典的情况下,没有入侵的敌人会因被雅典击溃而感到耻辱,没有属民会抱怨被不适合承担其职责的人民所统治。我们所留下的帝国标志和纪念物的确是巨大的。后世将和今世一样为我们感到惊叹。我们不需要荷马或任何其他人的赞誉,他们赞美的言辞或许使我们高兴一时,但他们的评价不会符合实际的情况。因为我们的冒险精神突入每一块海洋和每一块陆地;而且在各处为后世留下了我们对朋友所行之善和施加给敌人的苦难的永久的纪念。

“这就是那些人为之高贵地战斗和牺牲的城市,他们一想到会失去它就不堪忍受(不寒而栗)。我们每个活下来的人愿意不避艰险为国效力,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有关我们的城市,我讲了如此之多,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因为我想说明,和那些并不具备我们这种利益的人们相比,我们的处境更危险;而且,我想让我对死者的赞美之辞有明显的证据支持。现在,最重要的话已经讲了。我颂扬了我们的城市;而正是这些人和与他们相似的人的勇气和勇敢荣耀了它。我们的言辞所能做的就是公正地评价他们的业绩,在众多希腊人的例子中,对他们这样做是最恰如其分的。

“照我看来,这些人的舍身成仁向我们昭示了何谓男子汉气概,不管是首次表现这种气概还是最终被证明具有这种气概。无疑,他们当中有些人是有缺点的,但我们首先应记住的是他们保卫自己的故土抗击敌人的英勇行为。他们用善抹去了恶,他们对国家的贡献胜过了他们在私人生活中所做的有害事情。这些人中无人因希图继续享受其财富而畏缩不前,无人因希望能活着摆脱贫困和发财致富而逃避这令人畏惧的日子。他们所期望的不止于此,而他们的抉择是摧折敌人的傲气。对他们而言,这是最光荣的冒险,而他们却接受了,愿意击溃敌人而舍弃其他。至于成败,他们将之交托在希望女神的疑惑不决的手中,而当他们面对实际战斗时,他们信赖他们自身。在战斗中,他们认为最光荣的行为是坚守阵地而赴死,而非弃阵而逃生。这样,他们就可不受人们的指责,以自己的生命和肢体来抵御战斗的冲击,并在一瞬之间,在其生命高潮,荣耀顶峰之际,飘然离我们而去。

“他们就是这样做的,无愧于他们的城市。我们这些依然活着的人希望免遭他们的命运,但必须下定决心以同样勇敢的精神面对敌人。这并不只是在理论上评估其好处。我本来可以长篇大论地讲给你们(而且你们和我同样地了解)击退敌人的好处。我毋宁要说的是,你们每天都应留意现实中雅典的伟大并热恋它。一旦认识到它的伟大,就请你反思,导致我们的城市伟大的是那些具有冒险精神的人们,了解其职责的人们,那些因未达到某种标准而知耻的人们。如果他们曾经在事业上遭遇挫折,他们会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不能让这座城市发现他们缺少勇气,而他们要尽其所能为之做出最好的贡献。他们为它和我们大家献出了生命,也为他们自己赢得不朽的赞美,那是一座最辉煌的坟墓,不是其尸骸所安息的坟墓,而是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的那种荣耀之所在,总是在合适的场合激励着其他人的言行。因为著名的人士让全世界作为其丰碑:不仅是其祖国坟茔上的铭文昭示着他们的功绩;不!而且也在外邦的土地上,对他们的记忆并不以任何可见的形式存在,而是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你们要努力效仿他们。要下定决心,没有自由就没有幸福,不勇敢就不会有自由。面对战争的危险不要松懈。那些最有理由藐视死亡的人不是那些没指望做好自己事情的可悲者和不幸者,而是那些冒着其生命发生完全逆转的危险的人们,那些因事态变坏而最能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差异的人们。任何聪明的人都知道,承受因自己的懦弱所带来的羞辱,要比在战斗中怀着爱国主义信念不知不觉迎来死亡还要痛苦。”

斯宾塞伯爵在戴安娜王妃葬礼上的演讲

斯宾塞伯爵在戴安娜王妃葬礼上的演讲(转载) (2007-10-07 20:36:23) https://www.360docs.net/doc/844272687.html, Princess Diana Speech by Earl Charles Spencer I stand before you today the representative of a family in grief, in a country in mourning before a world in shock. We are all united not only in our desire to pay our respects to Diana but rather in our need to do so. For such was her extraordinary appeal that the tens of millions of people taking part in this service all over the world via television and radio who never actually met her, feel that they too lost someone close to them in the early hours of Sunday morning. It is a more remarkable tribute to Diana than I can ever hope to offer her today. Diana was the very essence of compassion, of duty, of style, of beauty. All over the world she was a symbol of selfless humanity. All over the world, a standard bearer for the rights of the truly downtrodden, a very British girl who transcended nationality. Someone with a natural nobility who was classless and who proved in the last year that she needed no royal title to continue to generate her particular brand of magic. Today is our chance to say thank you for the way you brightened our lives, even though God granted you but half a life. We will all feel cheated always that you were taken from us so young and yet we must learn to be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教案1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教案 联合初中王琪 教学目的 1.把握文中生字词,了解莫泊桑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激情朗读,体会作者对莫泊桑的崇高敬意和无比痛惜。 3. 学习演说辞的感情饱满,以情动人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感情饱满,以情动人。 2、语言富有感染力。 设计思路:从听众的角度解读演说:说什么(演说内容),为什么这么说(演说目的)、怎么说的(演说技巧)。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以介绍莫泊桑、左拉及其亲密关系导入 莫泊桑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他的文学导师是著名作家福楼拜。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主要作品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俊友》等。 作者简介: 左拉(1840—1902),19世纪后半期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一生写成数十部长篇小说,代表作为《萌芽》。 左拉与莫泊桑交往甚密。 本文是他在得知莫泊桑英年早逝的消息后不胜痛惜,以无比悲伤的心情于1893年7月6日在莫泊桑葬礼上发表了演说。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和能表达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了解演讲的基本内容。 2.检查学习情况 ①音、形、义 跻(jī)身精湛(zhàn)醒豁(huó) 重荷(ha)寥寥(liáo liáo)卷帙(zhì)浩繁无懈(xia)可击 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 下车伊始:原指官吏初到任所,这里指刚步入文坛。 跻身:使自己上升到(某种行列、位置等)。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法达到纯熟、完美的地步。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醒豁:意思表达得清楚遵循。 离经叛道:原指不遵循经书所说的道理,背离儒家的道统。这里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统。 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多。卷帙,书籍。 无懈可击:没有漏洞可以攻击。懈,漏洞。 ②演讲基本内容 明确:全文六段,可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向莫泊桑致敬。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对莫泊桑的深情回忆。 第三部分(第4—5段):精辟地论述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 第四部分(第6段):以“永在”的赞词结束演说。 三、真情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这是一篇葬礼上的演讲辞,死者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演讲的是与死者交往甚密的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左拉,想象一下参加葬礼的来宾应该都是写什么人,有多少人来参加……

伯里克利在殉国将士葬礼上的演讲词

伯里克利在殉国将士葬礼上的演讲词 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公元前431年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讲词。 伯里克利,伯利克里[1](希腊文:Περικλ??;英文:Pericles)(约公元前495年—前429年)雅典黄金时期(希波战争至伯罗奔尼撒战争)具有重要影响的领导人。他在希波战争后的废墟中重建雅典,扶植文化艺术,现存的很多古希腊建筑都是在他的时代所建。他还帮助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第一阶段击败了斯巴达人。尤为重要的是,他培育当时被看作非常激进的民主力量。他的时代也被称为伯里克利时代,是雅典最辉煌的时代,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一批知名思想家。 伯利克里: 过去许多在此地说过话的人,总是赞美我们在葬礼将完时发表演说的这种制度。在他们看来,对于阵亡将士发表演说似乎是对阵亡战士一种光荣的表示。这一点,我不同意。我认为,这些在行动中表现自己勇敢的人,他们的行动就充分宣布了他们的光荣了,正如你们刚才从这次国葬典礼中所看见的一样。我们相信,这许多人的勇敢和英雄气概毫不因为一个人对他们说好或说歹而有所变更。 首先我要说到我们的祖先们。因为在这样的典礼上,回忆他们的作为,以表示对他们的敬意,这是适当的。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同一个民族的人世世代代住在这里,直到现在;因为他们的勇敢和美德,他们把这块土地当作一个自由国家传给了我们。他们无疑是值得我们歌颂的。尤其是我们的父辈,更加值得我们歌颂,因为除了他们所继承的土地之外,他们还扩展了国家的领土;他们把这个国家传给我们这一代,不是没有经过流血和辛勤劳动的。今天我们在这里集合的人,绝大多数正当盛年,我们已经在各方面扩充了我们国家的势力,我们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都完全能够照顾自己。 我不想作一篇冗长的演说来评述一些你们都很熟悉的问题,所以我不谈我们用以取得我们的势力的一些军事行动,也不谈我们的父辈英勇地抵抗我们希腊内部和外部敌人的战役。我所要说的,首先是讨论我们曾经受到考验的精神,我们的宪法和使我们伟大的生活方式。说了这些之后,我想歌颂阵亡战士。我认为这种演说,在目前情况下,不会是不适当的;同时,在这里集会的全体人员,包括公民和外国人在内,听了这篇演说,也会感到有意义。 我要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具有真正的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就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当我们隔壁邻人为所欲为的时候我们不致于因此而生气;我们也不会因此而给他以难看的颜色以伤他的情感,尽管这种颜色对他没有实际的损害。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而宽容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 另外还有一点。当我们工作完毕的时候,我们可以享受各种娱乐,以提高我们的情趣。整个一年之中,有各种定期的赛会和祭祀;在我们的家庭中,我们有华丽而风雅的设备,每天怡娱心目,使我们忘记了我们的忧虑。我们的城邦这样伟大,它充分地给予我们世界各地一切美好的东西,使我们享受外国的东西,就好像是我们本地的出产品一样。 我们是自愿地以轻松的情绪来应付危险的,而不是用那种艰苦的训练。我们的勇敢是从我们的生活方式中自然产生的,而不是因为国家法律的强迫;我认为这些是我们的优点。我们不

母亲追悼会答谢词3篇

母亲追悼会答谢词3篇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首先,我代表我的家人感谢各位参加我母亲的追悼会,刚才朱校长的悼词,代表学校对我母亲的一生作了客观的评价,如果九泉下的母亲有知,一定会倍感欣慰的。 母亲,名才媛,实才媛,满腹诗书,一手锦绣,她用自己的才华与奉献精神,书写着自己的教学人生,践行着自己的教学理念,硕果累累,桃李芬芳,她的努力,终于换来一届届学子们的成人,成才,成就,也换来省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而她自己,却在平凡的教学生涯中“为伊消得人憔悴”,终于耗尽了自己。 母亲不仅是严师,还是伟大的慈母,父亲英年早逝,从73年起,母亲就用她瘦弱的肩膀,独自扛起家庭的重担,尽可能用更多母亲的温暖,去弥补我们缺失的父爱,用她坚强的意志力,去抵御飘向我们这个家庭的风风雨雨,在母亲的教育下,我们学会了自立,自强,学会了变困难为动力,“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当今天我们终于也可以为母亲撑起一片天时,母亲却离我们远去了,阴阳相隔,天地相望,此痛无以言表,此痛直达心扉,心中默默祝愿母亲,前往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 母亲,今天在场的各位,有的是你的领导,有的是你的学生,有的是你曾经的同事,有的是你的亲友,大家汇聚于

此,共同表达对你的哀思,共同表达对你的尊敬,共同表达对你的眷恋与不舍,哀乐阵阵,哀思潮涌,泪花纷飞,此时此刻,你却无法开口表达你对来宾们的深深谢意,情何以堪?只得由我代您向各位,再次表达深深的谢意!谢谢各位!(鞠躬)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朋好友: 3月7日下午1时56分,是我无法忘却的时刻,我慈爱一生的母亲,因为连续两次突发脑溢血疾病,在我们姊妹的陪伴下,平静而安详地走完了她84岁的人生。母亲大人生前大半辈子在三五一七工厂工作和生活,深受三五一七工厂各级领导、同事、朋友的关心、帮助和敬重。亲爱的母亲,今天,厂领导来了,工会的领导来了,退休办的领导来了,三车间的领导来了,儿女晚辈的领导、朋友也来了,都来与老人家作最后的告别。在此,我代表我的姐姐、哥哥,以及全体亲人,向前来告别母亲的领导、来宾和各位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向在母亲重病和治丧期间给予大力帮助的三五一七工厂单位的各级领导、同事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母亲大人的一生是极其普通和平凡的。早在50年代初,母亲就进入到三五一七工厂,为国家的军需事业奉献。她总是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她最怕给组织添麻烦,组织上不管安排什么工作,从不提要求,不讲价钱,衷心耿耿,不争名利,一心只为干好工作。她走到哪里,哪里的领

戴安娜王妃葬礼悼文

Princess Diana Funeral Eulogy by Earl Charles Spencer I stand before you today the representative of a family in grief, in a country in mourning before a world in shock. We are all united not only in our desire to pay our respects to Diana but rather in our need to do so. For such was her extraordinary appeal that the tens of millions of people taking part in this service all over the world via television and radio who never actually met her, feel that they too lost someone close to them in the early hours of Sunday morning. It is a more remarkable tribute to Diana than I can ever hope to offer her today. "No Need for Royal Title" Diana was the very essence of compassion, of duty, of style, of beauty. All over the world she was a symbol of selfless humanity. All over the world, a standard bearer for the rights of the truly downtrodden, a very British girl who transcended nationality. Someone with a natural nobility who was classless and who proved in the last year that she needed no royal title to continue to generate her particular brand of magic. Today is our chance to say thank you for the way you brightened our lives, even though God granted you but half a life. We will all feel cheated always that you were taken from us so young and yet we must learn to be grateful that you came along at all. Only now that you are gone do we truly appreciate what we are now without and we want you to know that life without you is very, very difficult. We have all despaired at our loss over the past week and only the strength of the message you gave us through your years of giving has afforded us the strength to move forward. "Great Gift of Intuition" There is a temptation to rush to canonise your memory, there is no need to do so. You stand tall enough as a human being of unique qualities not to need to be seen as a saint. Indeed to sanctify your memory would be to miss out on the very core of your being, your wonderfully mischievous sense of humour with a laugh that bent you double. Your joy for life transmitted where ever you took your smile and the sparkle in those unforgettable eyes. Your boundless energy which you could barely contain. But your greatest gift was your intuition and it was a gift you used wisely. This is what underpinned all your other wonderful attributes and if we look to analyse what it was about you that had such a wide appeal we find it in your instinctive feel for what was really important in all our lives. Without your God-given sensitivity we would be immersed in greater ignorance at the anguish of Aids and HIV sufferers, the plight of the homeless, the isolation of lepers, the random destruction of landmines.

第27课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拓展阅读一 亲爱的同学,虽然我们还没有学习一个数的N次方是多少,但你是否能从(1+0.01)365≈37.8和(1-0.01)365≈0.03的两个等式中悟出些什么呢? 积0.01之跬步至37.8之千里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道题:1.01365≈37.8>1;l365=1;0.99365≈0.03<1;对于这道题,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365次方代表一年的365天,1代表每一天的努力,1.01表示每天多做0.01,0.99代表每天少做0.01,365天后,巨大的差距出来了,一个大约增长到了37.8,另一个大约减少到了0.03。 或者我们再这样理解: 1是指原地踏步,一年以后你还是原地踏步,还是那个l。 **=1+0.01,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以后,你将进步很大,远远大于“l”。 **=1-0.01,也就是说你每天退步一点点,你将在一年以后,远远小于“1”,远远被人抛在后面。 l%并不是多大的数目,或者对我们而言只是每天多看一页书,每天多写几行字,每天多跑一段路,每天多说几句话……然而就是这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后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我们身边经常会有这样的同学,他们每天比我们早起一个小时,晚上晚睡一个小时,每天多做一道题,多读一篇课文,多写一篇日记,多背一个单词。最初的时候,我们不以为然,在这些人比我们多付出一点点的时候,我们却将那时间用于嬉戏、打闹、游戏,甚至嘲笑他们的执着上。可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当年叱咤疆场、横扫欧洲大陆的拿破仑,一个给法兰西人民带来无限荣耀,一个向世人发出“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的誓言的“自信家”,早年是何等勤苦地积累。 在巴黎的布里恩诺少年军校读书时,满口土音、身材矮小的拿破仑经常受到贵族同学的嘲笑,于是他就下决心发奋读书,做一个有学问、有才能的人。他寓居在瓦朗斯城的一座咖啡馆的一间小屋里。邻室嘈杂的吵闹声经常使人心烦意乱。而对这样的生活环境,拿破仑丝毫不为所动,常常一个人坐在闷热的房间里,两眼紧盯着书本,废寝忘食地刻苦攻读。当室友们吃午餐的时候,拿破仑依旧潜心于对地理、历史和数学的研究中并乐此不疲。这在他整个学习生涯的积累过程中一直持续着,为他今后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终于,拿破仑成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执政官,而长期的积累、不断的进步则成就了拿破仑,成就了他近似疯狂的自信。 每天进步一点点,默默地创造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在不动声色中酝酿一个真实感人的神话。成功来源于进步和积累的几何叠加。同学们,1.01的365次方约等于37.8,0.99的365次方约等于0.03。让我们铭记这组数字。然后告诉自己,坚持每天多做一点儿,集聚一点点的能量,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一颗小小的种子已然长成参天蔽日的大树。 拓展阅读一 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

从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辞来看雅典民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的雅典特性 公元前431年冬季里,雅典人为战争阵亡的将士举行公葬;按照公葬仪式的程序,在下葬阵亡者之后,城邦要选择一位公认有智慧和声望的人发表演说,以讴歌那些亡者,于是雅典人推举了伯里克利。修昔底德的《战争志》用了12章的篇幅记述伯里克利的演说内容;这是《战争志》中伯里克利的第二次演说,也是惟一的葬礼演说。在一个规模甚小、牺牲者甚寡的战斗之后,雅典城邦举行了盛大的公葬典礼。我们不妨从中窥探其人其那个时代的民主。 一、“祖宗之法”不足取? 演说一开始,伯里克利说到:“在我们的仪式末尾发表此类演说的制度,过去很多曾在这里发言的人都予以赞美。在他们看来,向阵亡将士们发表演说是赋予他们荣耀的一种表示,是件好事,对此我不表赞同。”伯里克利的开场白向听众示意,在公葬典礼上发表演说是雅典的传统,是祖先法律规定的一件好事。他似乎不认同前人只是在葬礼上说说而已,他尤其标举行动。“演说”其本身也构成一种行动,但伯里克利意在行动上要区别的是自己的先人。伯里克利重视的是如何把葬礼演说变成一件好事,而不是全盘否定这个葬礼演说制度。 伯里克利警惕言辞的风险,因为亡者的美德不能凭靠一个人的言辞去说长道短;他自己也感到用词的困难。这个“审慎”的困难是雅典式的,它事关如何正确评价亡者、适度地予亡者以荣誉。“审慎”的言辞必须消除听众的两种反应———妒忌和怀疑;这两种反应一旦产生,都将侵蚀公民对城邦的忠诚。特别是“妒忌”,特别他们听到别人的功绩超过自己的时候,这也是源出人性本源的一种恶。伯里克利赞颂亡者的美德,还须谨慎对待城邦公民中可能滋生的本性中的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也表明了雅典式民主中政治人物的可悲。 二、“自由”、“帝国”、“壮大” 伯里克利依次提到“自由”、“帝国”、“壮大”,这个顺序正是伯里克利对雅典这个帝国为何如此强大的回答。自由或者说民主构成了这个帝国的基石,“自由”是“帝国”的前提,自由的公民全体构成了这个强大的帝国。 “我将首先说明我们达到今日地位所经受的考验,以及促使我们帝国变得强大的政制和生活方式,然后我再赞颂这些人。”这段话袒露了伯里克利的心思———赞颂城邦共同体要优先于赞颂城邦的个体公民,而公民的美德源自城邦共同体的美德,这就向公民们强调了维护城邦就是一种美德,也表明了作为执政者的伯里克利以维护城邦的利益为己任的态度。 三、雅典政制及其生活方式 “我们的政制不是从我们邻人的法律模仿得来的,相反,我们自己是别人遵循的典范,而不是别人的模仿者。”伯里克利的自信和夸耀并非毫无渊源,其用意仍是要突出雅典比斯巴达伟大。据说斯巴达最早的立法者来库古为斯巴达制定的法规,是从克里特那里借来的。这个故事距离伯里克利的时代已经四百年,伯里克利所说的“模仿者”纵然不是影射这个古老的传说,至少表明雅典迥别于斯巴达一类的城邦;雅典是创造者和革新者,雅典的法律既非抄袭他人,也非守成不变。 伯里克利说到之所以雅典是民主制度:“因为它的管理权是在多数人手里,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解决私人争端时,根据法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雅典的多数人统治和平等的法律,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民主原则。伯里克利颂扬了雅典的公共生活,他说:“每个人只要是杰出的,他在公共生活中便会获得好职位,不是根据抽签来决定,而是依据他的美德;没有人会因为贫穷,虽然有好的能力为城邦服务,却由于名望低微而被禁止。”伯里克勒的这番言论涉及公民在“公共政治生活”中的自由———包括职位的获取和为城邦服务两项内容。公民个体获得好职位取决于美德,而不是抽签;这一情形突显了伯里克利的雅典确实没有墨守成规。抽签选举法始于梭伦时代,它是梭伦制定的有关九执政官的法律———按财产等级抽签选官。伯里克勒否弃抽签,也就是拒绝了财产等级,此举向有“好的能力”的穷人敞开了进入城邦公共生活

追悼会答谢词

追悼会答谢词 篇一:2015追悼会答谢词 2015追悼会答谢词 第1篇:追悼会家属答谢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感谢各位今天出席亡母的 追悼会。在母亲生病住院期间,承蒙各位领导和亲朋好友的关怀,多次探望慰问给了母亲莫大的安慰,我代表家属向各位致以最衷 心的感谢。 母亲xxx,xx生于上海,因患xxx医治无效,不幸于xxx许于xxx医院病故,享年xx岁。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在 这里举行告别仪式,寄托我们的哀思。母亲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也是绚丽的一世。母亲是个坚强的人,一位为了梦想始终奋斗不 息的智者,一位即使走到生命尽头也一样积极乐观的勇者。对我 来说,母亲是慈祥的,更是严厉的。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的 生活起居。母亲用心良苦地严格要求我的学业功课。可是现在母 亲走了,我再也无法聆听她的谆谆教诲,再也无法亲眼面对她的 音容笑貌。她走得那么仓促,甚至没有对我留下一句叮咛和嘱托。我知道母亲带着太多的不舍离开。她还没有看到我成家立业,还 没有享受到子孙膝头绕的合家欢乐。母亲放心不下我。我知道。 所以今天,我知道自己更应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母亲留下的优良 品德,用心地、努力地、充实地度过今后的每一天,清白做人,

勤恳做事,扎实工作,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妈妈,请安息吧。您永远以最美好的样子活在我们的心里。 妈妈,我爱你。 谢谢大家。 第2篇:父亲追悼会儿子的答谢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各位好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年×月×日×时×分,我的爸爸──××同志走完了他坎坷而又绚丽的一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告别仪式,寄托我们的哀思。 首先,谨让我代表我的母亲,代表我的兄弟姐妹,代表我们全家,向今天参加追悼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向我的爸爸作最后的告别。在爸爸生病住院期间,承蒙各位领导和亲朋好友的关怀,多次探望、慰问,给了我爸爸莫大的安慰!作为家属,我们也心存感激。在这里,我们还要感谢××单位,近年来,爸爸身体一直欠佳,我们又忙于工作,是××单位,给了爸爸和我们全家悉心的帮助。在此,我们对这些汇聚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慰问,再一次表示由衷的感谢! 爸爸的离世,带给我们深深的怀念。爸爸原系××××。作为儿子,我无法用言语去总结爸爸的这一生,因为他不仅是我慈爱的爸爸,也是××系统的元老,他曾用自己辛勤的耕耘,改变

凤凰卫视主持人大全

凤凰卫视主持人大全 窦文涛,祖籍山东章丘,1967年8月21日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于石家庄毕业。1985年,考入武汉大学,就读于新闻系。 1989年大学本科毕业,南下供职于广东人民广播电台,从少儿、家庭类节目开始,主持过新闻、娱乐、服务等当时电台多种类型的节目,亲身经历了中国广播由录音播出到直播时代的转变,后来主要担任热线电话言论节目的直播主持人。另外,工作范围还包括采编、策划及节目监制等幕后方面。与此同时,还在当地电视台客串主持一些节目,并曾担任一家报纸(周刊)的编辑部主任。在电台期间,曾以新闻专题《你好,南极人》获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还被选为全国广播电视“双十佳”节目主持人,获“金话筒奖”。 在广东电台供职七年,九六年初,离开广州赴香港工作,加入筹划中的凤凰卫视。刚开始主持的常态节目是娱乐资讯节目《相聚凤凰台》,后担任过新闻节目《时事直通车》的主播。从98年开始推出“聊天”节目《锵锵三人行》,周一——周五每天一集,主持人与两位嘉宾来自两岸三地,宛如三友小聚,个人本色,性情相见,所谓“民间话语,热点话题”,其实又岂止热点焦点,话题百无禁忌,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嬉笑怒骂,引人入胜。在谈话节目之林中独树一格,可谓笑傲江湖,在众多海内外观众心目中留下长期印象,而文涛也由此开始为大家所熟知。 2005年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推选2004年度最佳电视主持人,窦文涛获“年度最佳电视谈话主持人”荣誉称号。同年,《新周刊》评选“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窦文涛排名第三,并在“2004年度中国电视排行榜”中,获选为“最佳谈话节目主持人”;获选理由为:“窦式脱口秀”开启了中国电视的“三人谈”模式,到今天依然是中国知道分子客厅中的功夫茶。他独创的这种电视话语(江湖话语),有效地令电视与生活中的知道分子们互换着谈资与学识,并使各种官方消息和民间话语找到了一个相得益彰的表达出口。在众声喧哗的中国电视界,他以清醒的入世精神和默契的谈话格调示范了主流之外的观点价值。” 2003年始又打造每周五播出的《文涛拍案》节目,再启电视节目新风,演说当代社会传奇。在这个“另类法制节目”中,文涛以迥然不同的形象出现,号称“大案、要案、奇案、公案--我拍案!”,性情毕现,有理有节,仗义直言,击浊扬清。节目中运用各种影视手段起承转合,丰富情境,强化感染力,被称为“新派电视评书体”。 文涛至今在凤凰已经九年,以往参与过的节目还有访谈节目《明星三人行》、栏目剧《老窦一家亲》《老窦酒吧》、综艺节目《两极大碰撞》等。期间重大的特别节目有《悼念邓小平特别报道》、《香港回归60小时直播》、《莫斯科中国申奥直播》、《中华小姐环球大赛》、伊拉克战争特别节目〈海湾风云录〉、2004奥运特别节目〈奥运连环阵〉等。 主持人语录 对我来说,凤凰是一所主持人的大学,课程是自学加实习。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自由地扑腾。其实也残酷,因为只有舞台和你,要不就飞翔,要不就还是扑腾。

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演讲

10.肯尼迪就职演讲 约翰.F.肯尼迪,1961 美国同胞们,不要问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全世界的公民们,不要问美国将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共同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 肯尼迪总统于1960年1月20日就职,并于当天发表了这篇演讲在这篇演讲中,肯尼迪要求所有的美国人团结起来对抗共同的敌人如暴政贫穷疾病以及战争为达到这一目标,肯尼迪总统于1961年成立了和平队这篇演讲仅是肯尼迪总统众多演讲中的一篇,它充分体现了肯尼迪总统的演讲天才 9. 伯里克利葬礼演说 伯里克利,公元前五世纪 其中部分是对其行为的赞扬,因为往生者确实值得我们的赞扬,而往生者的后代在理应受到大众的照顾直到长大成人;就像花冠一般,这实质的奖赏是雅典为她的子孙所戴上的,当他们像其他人一样付出努力之后,不论他们在世或往生都会戴上这种花冠 伯里克利是雅典全盛时期的政治家和演说家他对当时社会具有深厚影响,以至于与他同时期的历史学家称呼他为雅典第一公民这篇演讲发表的场合,是在为伯罗奔尼撒战争第一年中死去的战士们举行的公葬中根据维基百科的注解,公元前五世纪晚期,为纪念战争中牺牲的战士而举行公葬已形成雅典的惯例(在公葬时)往生者的遗体先被停放在一个幕篷中三天,在此期间民众可以前往祭祀然后会举行一个葬礼游行,抬着十个装载着遗体的柏木棺材,每一个都代表着雅典的部族游行通向一个公众墓园(凯拉米克斯公墓),勇士们将被埋葬在那里仪式的最后部分则是由一位知名人士做演讲(此例中则由伯里克利担任) 8.自由或死亡 埃米林·潘克赫斯特,1913 你们把妇女自救的工作留给了你们国家的妇女,一切文明国家的男人都把这件工作留给了妇女这也就是我们英国妇女正在做的工作生命对我们来说是神圣的,但我们说如果有什么人要牺牲生命,那将是我们;我们自己不愿那么做,但我们将使敌人处于这样的境地;他们必须在给我们以自由或给我们死亡这两者中做出抉择 潘克赫斯特是一战前英国妇女参政运动的领袖,且她的名字经常与该组织联系在一起她曾多次被逮捕并监禁,这篇演讲则发表于其出游美国期间直到1928年,英国妇女才被赋予与男子一样的投票权利

追悼会答谢词

追悼会答谢词 (一) 各位前辈、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亲朋好友、父老乡亲们: 非常感谢大家前来参加我母亲的追悼会,让大家受累了。在我们与母亲永别的时刻,我衷心地感谢你们站在我们的身边,送别我的母亲,陪同我们度过有生以来最悲伤、最痛苦、最无助的日子,为此,我们无比的感激!我衷心地感谢大家,在这秋风萧瑟的日子,和我们一起回顾她老人家艰难困苦的命运,自强不屈的一生;怀念她老人家给予我们的无限恩情和无言大爱。 我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女性,但在我们姊妹心中,她就是我们家的精神支柱,她的离去,让我们痛感精神上的无助和空虚,我们少了一份深深的依恋和寄托。我们再已听不到她对我们的谆谆告诫和深情的呼唤。我们到哪里去寻求她母爱的温暖和不计回报的呵护? 不管我们长多大,飞多高,我们永远都是母亲心中长不大的孩子,我们永远都是母亲放出的风筝,她手中永远都攥着那根牵挂的线,让我们不致于跌倒。母亲,你到了那边也千万不要松手,我们需要你的教育,需要你的鼓励和保佑。 我的母亲是一位不屈的母亲,她的一生就是同苦难命运抗争

的一生。她相信命运,但不完全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她一生中作出许多艰难而正确的抉择。她选择嫁给我的父亲时,她的婚姻根本不被别人看好,但她相夫教子,夫妻恩爱一生。母亲你放心地去吧,我们一定会照顾好父亲。母亲最伟大的选择就是生下我们姊妹7人,她不相信养不活我们,她不认为我们就是家庭的拖累,她含辛茹苦,像母鸡护小鸡那样勇敢的呵护着我们,把我们一个个培养成才,这也是她离开人世时最大的安慰。母亲,你放心地去吧,我们7姊妹一定团结奋斗,只要有你老人家的保佑,我们定会过上你老人家希望的生活,我们会不时地来到你的灵前,向你老人家汇报。晚年,当我们姊妹可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的时候,你老人家又不得不同病魔进行抗争。74天的病痛,让你老人家受尽的苦难超过了你74年的人生磨砺。看着你在床上极其痛苦的表情,我们兄弟姐妹个个心如刀绞,但我们却不能在你面前落泪,我们只有偷偷哭泣,我们只有把泪水咽回肚里,我们只有怨恨医学不能创造出奇迹。我苦命的母亲哪! 我的母亲是一位严厉而慈祥的母亲。她常说,子女众多,不严加管教,怎么能够成才?今天,我们在一起回忆母亲的点点滴滴,姊妹们说起最多的,还是我们什么时候犯了什么错误而挨母亲的批评和责打。当年,我们少不更事,不懂母亲的良苦用心,甚至对母亲心生怨恨,但当我们长大成人,小有成就的时候,我

演讲致辞-布莱尔在戴安娜王妃葬礼上的悼辞 精品

布莱尔在戴安娜王妃葬礼上的悼辞 Good-bye England\'s Rose Saturday 6 September 1997, 11.00 a.m. Though I speak with the tongues of men and of angels, and have not love, I am bee as sounding brass, or a tinkling cymbal. And though I have the gift of prophecy and understand all mysteries, and all knowledge, and though I have all faith, so that I could remove mountains, and have not love, I am nothing. And though I bestow all my goods to feed the poor. and though I give my body to be burned. And have not love, it profiteth me nothing. Love suffereth long, and is kind; love envieth not; love vaunteth not itself, is not puffed up, doth not behave itself unseemly. seeketh not her own, is not easily provoked, thinketh no evil; rejoiceth not in iniquity, but rejoiceth in the truth; beareth all things, believeth all things, hopeth all things, endureth all things. Love never faileth: but whether there be prophecies, they shall fail; whether there be tongues. they shall cease; whether tliere be knowledge, it shall vanish away. For we know in part. And we prophesy in part. But when that which is perfect is e, then that which is in part shall be done away. When I was a child, I spake as a child, I understood as a child, I thought as a child: hut when I became a man. I put away childish things. For now we see through a glass darkly but then face to face: now I know in part; but then shall I know even as also I am known. And now abideth faith, hope, love, these three; but the greatest of these is love. 2019年07月02日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原文阅读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原文阅读 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是在居斯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泊桑的,他那时已在18岁到20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的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整整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喜欢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 《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泉源,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我爱莫泊桑,因为他真正具有我们拉丁的血统,他属于正派的文学伟人的家族。诚然,绝不应该限制艺术的天地:应该承认

复杂派、玄妙派和晦涩派存在的权利,但在我看来,这一切不过是堕落,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说是一时的离经叛道,总还是必须回到纯朴派和明晰派中来的,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使他获得营养而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 莫泊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3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zhì)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留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是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口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先生们,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贵的代价换来了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收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一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伯里克利是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杰出的代表者,古代世界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精彩演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我不想作一篇冗长的演说来评述一些你们都很熟悉的问题:所以我不说我们用以取得我们的势力的一些军事行动,也不说我们父辈英勇地抵抗我们希腊内部和外部敌人的战役。我所要说的,首先是讨论我们曾经受到考验的精神,我们的宪法和使我们伟大的生活方式。说了这些之后,我想歌颂阵亡将士。说了这些之后,我想歌颂阵亡将士。我认为这种演说,在目前情况下,不会是不适当的;同时,在这里集会的全体人员,包括公民和外国人在内,听了这篇演说,也是有益的。 我要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淹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当我们隔壁邻人为所欲为的时候,我们不致于因此而生气;我们也不会因此而给他以颜色,以伤他的情感,尽管这种颜色对他没有实际的损害。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

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服。 对于那些我们放在当权地位的人,我们服从;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那些虽未写成文字、但是违反了就算是公认的耻辱的法律。 现在还有一点。当我们的工作完毕的时候,我们可以享受各种娱乐,以提高我们精神。整个一年之中,有各种定期赛会和祭祀;在我们的家庭中,我们有华丽而风雅的设备,每天怡娱心目,使我们忘记了我们的忧虑。我们的城邦这样伟大,它使全世界各地一切好的东西都充分地带给我们,使我们享受外国的东西,正好象是我们本地的出产品一样。 在我们对于军事安全的态度方面,我们和我们的敌人间也有很大的差别。下面就是一些例子:我们的城市,对全世界的人都是开放的;我们没有定期的放逐,以防止人们窥视或者发现我们那些在军事上对敌人有利的秘密。这是因为我们所倚赖的不是阴谋诡计,而是自己的勇敢和忠诚。在我们的教育制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从孩提时代起,斯巴达人即受到艰苦的训练,使之变为勇敢;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一切这些限制,但是我们和他们一样,可以随时勇敢地对付同样的危险。这一点由下面的事实可以得到证明:当斯巴达人侵入我们的领土时,他们总不是单独自己来的,而是带着他们的同盟者和他们一起来的;但是当我们进攻的时候,这项工作是由我们自己来作;虽然我们是在异乡作战,而他们是为保护自己的家乡而战,但是我们常常打败了他们。事实上,我们的敌人从来没有遇着过我们的全部军力,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