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督导检查记录表

药剂科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督导检查记录表

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督导检查记录表

被督导科室负责人:

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

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 2010-04-06 10:54:24 一.载体用量错误、输注时间控制不当: ①晚期大肠癌患者: 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120 mg, 静滴。 结论:医嘱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作为载体,其静滴时间大有可能超过90 min,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法定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静滴时间应在30~90 min。,医师应将载体修正为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 分析:盐酸伊立替康是半合成喜树碱的衍生物,其可特异性地与拓扑异构酶I结合,后者诱导可逆性DNA单链断裂,从而使DNA双链结构解旋。盐酸伊立替康主要在肝内被羧酸酯酶裂解转化为72乙基210羟基喜树碱( SN238)而发挥作用,SN238主要作用于癌细胞分裂的S期,伊立替康及SN238可与拓扑异构酶I2DNA 复合物结合,从而阻止癌细胞断裂的DNA单链再连接,而SN238活性较伊立替康强100~1 000倍。在30~90 min内静滴伊立替康后1 h内, SN238达到最大浓度,从而达到最大的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的目的。 ②胰腺癌患者: 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宾1 g 静滴。 分析:注射用盐酸吉西他宾t1 /2为32~94 min,体内清除率大,需短时(30 min)输注。应建议医师将0.9%氯化钠注射液修改为100 mL静滴为妥。 二.载体选择不当:溶媒的选择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品种,尽量避免溶媒选择不当,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①肺癌患者: 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依托泊苷注射液0.1 g 静脉滴注。 分析:依托泊苷注射液在葡萄糖溶液中不稳定,可形成细微沉淀,应该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为了提高药物的合理应用,就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与大家共同探讨提高,以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方法抽查我院门诊2012年7~12月份的处方共8389张,从中遴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在抽查的8389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有329张,不合格率为3.92%。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医师、药师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标签:处方点评;用药分析;不合理用药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根据WHO报告,全球每年大约有1/3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疾病本身[1]。随着《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实施,国家卫生部对处方的调剂有了明确的要求,进行处方点评也是医疗改革的主要内容,更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主要措施[2]。因此正确选择药物,并合理使用药物,以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是今后临床药学的重要任务,我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临床药学,其中处方点评就是临床药学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10%的比例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7~12月的门诊处方总计8389张,处方样本覆盖全院各科室,具有一定代表性。以《新编药物学》第17版和法定药物说明书有关内容为准。 1.2 统计方法 利用我院处方点评系统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及分类分析,包括不合格处方数,占不合格处方及抽查处方比例%。 2 结果 在抽查的8389张处方中,药品品种总数18 766种,每张处方药品平均数2.23种;不合理用药处方总计329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3.92%,结果见表1。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选药不合理、联用不合理、重复用药、用法不合理、用量不合理、处方书写不规范、诊断与用药不相符等。 3 分析讨论 3.1 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

4.13.3.2.A1处方审核、不合理处方干预管理质控工作总结

控工作总结及会议记录 时间:2017年1月8日 主持人: 参加人员(签名): 会议内容: 1、汇报2016年度处方审核、不合理处方干预管理质控工作开展情况; 2、查找问题,分析原因。 质控发现问题: 1、医师处方不写诊断问题明显; 2、大处方问题存在。 改进目标及措施: 1、加强审方,不合理处方干预力度,有效降低不合格处方率; 2、向医务科及时反馈意见,加强医师处方管理。 结果评价:(主要针对上年度质控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1、药房审核处方严密性增强; 2、药房不合理处方干预方式、方法趋于合理。

控工作总结及会议记录 时间:2018年1月10日 主持人: 参加人员(签名): 会议内容: 1、汇报2016年度处方审核、不合理处方干预管理质控工作开展情况; 2、查找问题,分析原因。 质控发现问题: 1、医师处方不写诊断问题依然存在; 2、医师遴选药物合理性有待改善。 改进目标及措施: 1、增强审方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审方有效性; 2、向医务科反馈不合理处方新问题,强化医师处方合理性。 结果评价:(主要针对上年度质控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1、医师处方不写诊断问题改善,但还有待加强监管; 2、大处方问题有所控制。

控工作总结及会议记录 时间:2019年1月8日 主持人: 参加人员(签名): 会议内容: 1、汇报2016年度处方审核、不合理处方干预管理质控工作开展情况; 2、查找问题,分析原因。 质控发现问题: 1、医师抗生素使用不合理问题明显; 2、药房不合理处方干预力度有待继续提高。 改进目标及措施: 1、向医务科反馈抗生素使用问题,建议加强医师抗生素使用培训力度; 2、加强审方、调配、不合理处方干预人员管理与培训力度。 结果评价:(主要针对上年度质控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1、医师处方不写诊断问题基本杜绝; 2、医师培训力度增强,知识面和知识结构有所改善。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试题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试题 一、填空题 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喹诺酮 类抗菌药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3、抗菌药物按照PK/PD分为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两大类。时 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给药策略是一日剂量多次给药;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给药策略是一日剂量一次给药。 4、青霉素在近中性溶液中较为稳定,不宜用5%葡萄糖溶液作为 溶媒。 5、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宜清晨服用。 二、选择题 1、已经感染的病人使用抗菌药物针对感染进行治疗时,应该明确 (D) A.是否存在感染 B. 感染的部位及病原体 C. 病原体可能存在的耐药性 D. 以上都对 2、乳妇在应用何种抗菌药物时可继续哺乳(B) A.四环素类 B.青霉素类 C.左氧氟沙星 D. 磺胺类 3、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物是,最安全的品种是(C) A.氟喹诺酮类 B. 氨基糖苷类 C. β-内酰胺类 D. 氯霉素类

4、根据卫生部38号文,一般骨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宜选(A) A. 一代头孢菌素类 B. 二代头孢菌素类 C. 氨基糖苷类 D. 氟喹诺酮类 5、左乳包块切除术,医嘱:头孢曲松,2gq12h ivgtt 连用5天。该医嘱存在的问题(D) A. 无指征用药 B. 药物选择不合理 C. 单次剂量过大,术后用药时间过长 D. 以上都是 6、以下药物宜在清晨空腹服用的是(C) A. 辛伐他丁 B. 氨茶碱 C. 强的松 D.阿莫西林 7、以下药物不宜用5%葡萄糖注射液做为溶媒的是(A) A.呋塞米注射液 B.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C. 注射用两性霉素B D. 甘露醇注射液 三、问答题 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不合理用药分析

当今社会,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全球每年有近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疾病本身;因不合理用药导致住院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0%~20%,其中5%的患者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而死亡。调查显示:我国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也很严重,不全国每年5000多万的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使用不合理有关,由此每年可引起10多万人死亡。目前,我国共有残疾人6000万,听力残疾者占1/3,其中60%~80%为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滥用所致。 合理用药是临床用药的理想境界,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实际上,临床用药中存在相当不合理用药现象;这些不合理用药现象正是用药管理这方面的因素。因此,临床用药管理首先必须正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各种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的办法。 1 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 在临床实践中,不合理用药现象屡见不鲜,轻者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严重者可能酿成医疗事故,造成药物灾害,给当事人乃至社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目前临床用药普遍存在的问题至少有以下几种。 1.1 用药不对症多数情况属于选用药物不当,也有是开错、配错、发错、服错药物造成的。无用药适应症而保险或安慰性用药,或者有用药适应症而得不到药物治疗,也属于用药不对症。 1.2 使用无确切疗效的药物受经济利益驱动,给病人使用疗效不确切的药物。有些情况属于宣传报道的疗效与实际不符。 1.3 用药不足首先指剂量偏低,达不到有效治疗剂量。再就是疗程太短,不足以彻底治愈疾病,导致疾病反复发作,耗费更多医药资源。 1.4 用药过分用药过分分四种情况:①用药剂量过大;②疗程过长;③无病用药,主要指长期使用以保健为目的的**,以及不必要的预防用药;④轻症用重药,这里的“重”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指贵重药,另一层含义指用药分量重,治疗普通感冒也要主治药、辅助药形成系列,预防药、对症药、保健药配套使用[1]。 1.5 使用毒副作用过大的药物无必要地让病人承受较大的治疗风险,容易发生可以避免的药物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 1.6 合并用药不适当合并用药又称联合用药,指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或相继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一种或多种同时存在的疾病。合并用药不适当包括:无必要地合并使用多种药物;不适当地联合用药,导致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1.7 给药方案不合理未在适当的时间、间隔,经适当的途径给药。 1.8 重复给药多名医生给同一病人开相同的药物,或者提前续开处方。 2 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因素 临床用药不只是医师、药师或病人单方面的事,而是涉及到诊断、开方、配方、给药及服药各个方面,涉及到医生、药师、护士、病人及家属乃至社会各有关人员。 2.1 医师因素医师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主要责任者,掌握着是否用药和如何用药的决定权,即只有具有法定资格的医师才有处方权。因此,临床用药不合理,医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医生个人的医药知识、临床用药经验、药物信息掌握程度、职业道德、工作作风、服务态度,都会影响其药物治疗决策和开处方行为,导致不合理用药[1]。 2.2 药师因素药师要整个临床用药过程中是**的提供者和合理用药的监督者。药师对不合适用药的责任主要有:调配处方时审方不严;对病人的正确用药指导不力;缺乏与医护人

最新医务科督导检查表(内科)整理

医务科督导检查表 科室临床科室(内科)日期 督导人员科主任签字 督导检查内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医疗质量控制落实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的情 况,医务人员对核心制度掌握情况 按照医院现行临床诊疗指南、疾病诊疗技术常规,规范诊疗行为 科室有本科室指南、规范,定期更新相关指南、规范 科室对医务人员进行指南、规范的培训学习情况 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的执行情况的检查 严格执行疑难危重病人讨论制度、死亡讨论制度 医嘱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口头医嘱执行情况合格率的 检查情况 对二、三类医疗技术以及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管理,是否存在未经批准开展的情况。

医疗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抗菌药物权限分级管理用药 执行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并有相应 的服务流程等情况检查 加强患者转科、转诊交接,及时完成患者病历,为患 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分析在病例中。 建立首诊负责制,首诊医师对接诊病人的检查、诊断、诊断治疗情况或转诊交接到位:危重病员实行陪送。 三级医师负责制度、查房制度的落实情况 医师值班与交接班制度执行情况 院内会诊时会诊医师资质、时限、会诊记录的规范性,及会诊意见的落实。 根据临床诊断、病情评估的结果制订治疗计划或方 案。 住院患者有适宜的诊疗计划,由高级职称医师负责评 价与核准 对疑难危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多学科综合治 疗,制定最佳的住院诊疗计划、方案

输血管理:输血四单的填写、输血前的检查、输血前 的适应症掌握,病程中记载输血原因及输血后评价 对住院时间超过30 天的患者的管理,病情讨论及时完善,科室对超过30 天的患者进行登记。 对患者的出院指导与随访记录的检查情况 患者出院小结内容记录完整,与住院病历记录一致 住院病历记录及时性、完整性、前后内容保持一致性。 医患沟通告知有患者合法权益保护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患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患者合法权益保护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患知情同意告知制度的落实情况。医患告知情况:医疗风险、 病情现状及演变、治疗方式、特殊治疗及处置、特殊 检查、药品的应用、提供多种诊疗方案及愈后情况。 对麻醉、高危诊疗操作、特殊诊疗或输血、贵重药品、耗材等履行书面知情同意。 保护患者隐私权,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的情况。 患者身份识别方式与查对制度执行情况 医对医疗技术风险处置与损害处置预案的知晓及执行

处方不合理整改措施(共4篇)

处方不合理整改措施(共4篇) 处方不合理整改措施(共4篇) 第1篇不合理处方干预措施不合理处方干预措施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a为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率,特制定我院不合理处方干预措施如下 一.加强临床医师和药师处方管理办法的培训与考试。 二.药师加强门诊药房处方的审核,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登记与拦截,并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或将不合理处方退回。 三.临床药师加强病区医嘱的审核。 四.利用合理用药系统进行过滤电子处方与医嘱,对用药不适宜处方实施自动干预。 五.每月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处方点评细则对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进行点评,并定期在处方与临床用药通报公示,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离岗培训。六.行政干预药剂科.医务科.门办每周对处方医嘱质量进行督查,将督查结果在每周例会通报,并按医院工作质量管理方案标准及考评细则讲行处罚。第2篇不合理处方点评不合理处方干预

一.医院处方点评小组会同药剂科确定的处方抽样方法抽取处方,使用处方评价表对处方进行点评。住院部用药医嘱的点评以患者住院病历为依据,实施综合点评。 二.处方点评工作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由综合办公室完整准确地记录点评结果,并通报相关临床科室和当事人。如果有异议,由药事委员会组织专家复议。 三.处方点评分为合格处方.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的“处方标准”的处方称为不合格处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处方判定为不合格处方 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记录不完整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3.药师对处方未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包括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中无审核调配药师以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4.儿科处方新生儿.婴幼儿年龄未写日.月龄的; 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6.未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具处方的; 7.药品剂量.单位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的字句的; 9.处方修改未签名及注明修改日期,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完整word版)处方点评通报干预记录

处方点评通报 2018年三季度住院医嘱、门诊处方点评情况通报 本次对2018年三季度的门急诊处方100张和出院病历30份进行点评。其中门急诊处方9张不合理,合格率为91%;出院病历2份不合理,合格率为93.3%。 一、门急诊处方点评数据: 门急诊100张处方点评数据:(201---6-26) A:用药品种总数=296 B:平均每张 处方用药品种=2.96 C: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12 D:抗菌药使用百分率=12% E: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20 F:注射剂使用百分率=20% G: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总数=157 H: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53% I: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219 J: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74% K:处方总金额=2668.1 L:平均每张处方金额,26.68 O: 合理处方总数=91 P: 合理处方百分率=91% 三、门急诊、病房处方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不规范处方 : 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2例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4例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0例 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3例 2、用药不适宜处方: 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0例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0例 四、分析: 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96种,符合要求。《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抽取的处方中,有0张处方超出5种药品,我们应提倡尽量减少多种药物联用,因为用药品种越多,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机会也就越大,本月较规范。

2、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53%,基本药物目录是按照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原则遴选的,应该大力宣传和使用基本药物。 3、抗感染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应用病历中缺少规范记录和说明,在所抽查病历中无一例规范的抗菌药物病程记录。具体表现在对使用抗菌药物无药名、剂量、无阶段性抗菌药物有效性使用评价,停药或换药没有分析说明。另病程记录过于简单,病志中仅以“抗炎”、“抗感染”、“加强抗感染治疗”等到一笔带过。仅有少数病例,在病程记录中,只记录了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名称。 4、注射剂使用率20%,根据WHO制定的标准,发展中国家平均处方注射剂使用率应为13(4,一24(1,,药物的使用原则是,能口服的尽量口服,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使用,要严格控制静脉给药的形式。而频繁使用注射剂增加感染和不良反应的机会,20%的使用率在WHO制定的标准范围内,应发扬。 5、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为74%,药品通用名的使用可减少处方错误,有利于学术交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商业贿赂。我院74%的 使用率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与医生个人习惯有关及之前没有重视药品通用名有很大关系,大部分的医生都为了“快”,“方便”,而忽略了其可能给患者带来不便与安全隐患的可能性。 五、整改措施 1、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实行处方点评。药剂科每月抽查100张处方对处方进行点评,填写处方评价表。把处方点评内容反馈给科主任,由科主任反馈给本人,并在医院内部公示栏里公示,以督促本人能得到及时的改正。同时院质管办每月定期抽查100张处方,实行奖惩制度。对抽查不合格处方的医师、处方质控不严的药师纳入科对个人考评中,给于扣分和奖金挂钩。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理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为了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的管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门诊不合理处方的处理 1.通过四查十对,发现明显用药错误、配伍禁忌的不予调剂,原处方退回。电话通知处方医师更改后调剂,并进行登记。 2.属于书写规范的情况,在不影响患者用药的情况下,调剂发药。而后通知门诊部,由处方医师到调剂室更改。如未按照规定的时间修改,进行登记由药学部定期集中上报医务部处理。 3.处方评价检查出的不合理处方,集中上报医务部处理。 二.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处理 1.检查出的不合理或不适应用药医嘱,通知主管医生整改。 2.临床药学查房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医嘱医师沟通,修改。 3.医院每周行政查房检查出的问题,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处罚。三.培训提高与处罚相结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1.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医务部在院周会上通报,提醒医生注意。 2.及时举行全院性的合理用药的知识培训,提高处方用药水平。 3.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超常处方3次以上的医师提出警告,未改正仍连续2次超常处方的,医院取消其处方权。 附:不合理处方及不合理用药界定标准 一、门、急诊不合理处方的界定 1.处方缺项。 2.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生未注明过敏试验及判定结果的。 3.一张处方超过 5 种药物的(营养补液和皮肤特殊用药除外)。 4.药品不使用通用名书写的。 5.处方涂改不签名的。 6.每张处方超过一名患者用药的。 7.药物剂量.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不注明或书写不规范的。

8.病人年龄书写不规范的。 9.医生签名不与备案相一致或不签全名的。 10.药品剂量和数量不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 11.药品剂量不使用公制单位的。 12.处方书写不清晰的。 二、门、急诊不合理用药的界定标准 1.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的。 2.药物用量或用法不正确的。 3.给同一患者使用两种以上药理机制相同的药物。 4.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5.抗菌药物静脉给药联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抗厌氧菌药物除外)。 6.门、急诊病人静脉给药一次处方量超过三天的。 7.门、急诊病人使用特殊管理级抗菌药物的。 8.超剂量用药的。 9.中药制剂与其他药物配制于同一瓶液体中进行输液的。 三、住院病人不合理用药的界定标准 1.无指征用药。 2.给同一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药理机制相同的药物。 3.Ⅰ类无菌手术术后使用抗菌药物超过24h的;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超过五天的。 4.病情不需要的超疗程、超剂量用药。 5.不按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 6.感染病人体温正常、症状及体征消失、血象正常后,抗菌药物使用超过三天的。

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问题分析及干预对策

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问题分析及干预对策 本文通过分析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问题,探讨干预对策,旨在提高中药饮片处方合理性,确保用药安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标签: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问题;干预对策 中药饮片相比于西药,配方灵活,针对个体差异,疗效更全面。但是,中药饮片处方存在的不合理用药,不仅会影响临床疗效,而且可能造成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对此,本文通过实践,探讨研究了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问题及干预对策,现进行如下综述。 1 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指中药材依照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所得的中药,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2]。《药典》则将饮片进行如下定义:饮片指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材,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3]。 目前,中药饮片种类繁多,且规格不一,常见的有8种:①极薄片:厚度低于0.5 mm。②薄片:厚度为1~2 mm。③厚片:厚度为2~4 mm。④斜片:厚度为2~4 mm。⑤直片:也称顺片,厚度为2~4 mm。⑥丝:分为细丝与宽丝,细丝宽度为2~3 mm,宽丝宽度为5~10 mm。⑦段:包括短段与长短,短段长度为5~10 mm,长段长度为10~15 mm。⑧块:即边长为8~12 mm的立方块或长方块[4]。 2 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问题 如今,中药饮片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对临床用药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增加用药风险系数,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在此,根据临床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药饮片处方的不合理问题。 2.1 诊断不规范 第一,处方未写中医诊断。 第二,处方上,未写中医证型的。部分中药饮片处方上,仅仅標有病名,未标注病种,由于不同证型患者表现不同,治疗药物也不同,若未根据证型对症给药,难以达到理想疗效,甚至加重病情。对此,处方上,应明确标注证型[4]。例如,感冒包括气虚、风热、风寒等证型。 第三,用药与诊断不符。多见于单味药中,例如,肾结石治疗中,应用番泻叶,此药适用于热结便秘,对肾结石无明显效果。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理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为了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的管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门诊不合理处方的处理 1.通过四查十对,发现明显用药错误、配伍禁忌的不予调剂,原处方退回。电话通知处方医师更改后调剂,并进行登记。 2.属于书写规范的情况,在不影响患者用药的情况下,调剂发药。而后通知门诊部,由处方医师到调剂室更改.如未按照规定的时间修改,进行登记由药学部定期集中上报医务部处理。 3.处方评价检查出的不合理处方,集中上报医务部处理。 二.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处理 1.检查出的不合理或不适应用药医嘱,通知主管医生整改。 2.临床药学查房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医嘱医师沟通,修改。 3.医院每周行政查房检查出的问题,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处罚.三.培训提高与处罚相结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1.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医务部在院周会上通报,提醒医生注意。 2.及时举行全院性的合理用药的知识培训,提高处方用药水平。 3.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超常处方3次以上的医师提出警告,未改正仍连续2次超常处方的,医院取消其处方权。 附:不合理处方及不合理用药界定标准 一、门、急诊不合理处方的界定 1。处方缺项。 2.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生未注明过敏试验及判定结果的。 3。一张处方超过 5 种药物的(营养补液和皮肤特殊用药除外)。 4.药品不使用通用名书写的。 5.处方涂改不签名的。 6。每张处方超过一名患者用药的。 7。药物剂量.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不注明或书写不规范的。 8。病人年龄书写不规范的.

9。医生签名不与备案相一致或不签全名的。 10。药品剂量和数量不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 11。药品剂量不使用公制单位的。 12.处方书写不清晰的。 二、门、急诊不合理用药的界定标准 1。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的。 2.药物用量或用法不正确的。 3。给同一患者使用两种以上药理机制相同的药物。 4.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5。抗菌药物静脉给药联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抗厌氧菌药物除外)。 6.门、急诊病人静脉给药一次处方量超过三天的。 7.门、急诊病人使用特殊管理级抗菌药物的。 8.超剂量用药的。 9。中药制剂与其他药物配制于同一瓶液体中进行输液的。 三、住院病人不合理用药的界定标准 1。无指征用药。 2.给同一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药理机制相同的药物。 3.Ⅰ类无菌手术术后使用抗菌药物超过24h的;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超过五天的。 4。病情不需要的超疗程、超剂量用药。 5。不按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 6。感染病人体温正常、症状及体征消失、血象正常后,抗菌药物使用超过三天的. 7.已明确的单一的普通细菌感染,使用二联以上抗菌药物的。 8。中药制剂与其他药物配制于同一瓶液体中进行输液的。

最新医务科住院诊疗与持续改进督导检查表整理

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督导检查表 检查科室:检查日期:考核月份:检查部门:项目标准与要求 一、病情评估1、对每位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评估时限、资质、重点范围:□是□否。2、病情变化时评估:□是□否。3、出院时评估:□是□否。4、病历中有病情 评估记录:□有□无。5、根据评估情况制定诊疗方案:□是□否。6、科室有开展患者病情评估培训的记录:□有□无。 二、合理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1、诊疗指南/规范:□有□无、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有□无。2、遵循临床各种检查适应症:□是□否。3、临床治疗规范:□是□否。4、有创检查前履行书面告知:□是□否。5、对重要检查结果有分析记录:□是□否。6、对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诊疗指南、疾病诊疗规范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培训,有记 录:□有□无。 三、抗菌药物应用1、抗菌药物相关制度:□有□无。2、抗菌药物权限授权:□有□无。3、符合使用指征:□是□否。2、执行分级管理:□是□否。3、抗菌药物选择合理:□是□否。4、抗菌药物使用疗程规范:□是□否。5、联合用药指征明确:□是□否。6、标本送检:□是□否。 四、激素类药物使用规范1、有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无。2、适应症及给药方案是否合理:□是□否。3、有用药评价记录:□是□否。4、有无激素类药物滥用:□是□否。 五、临床输血及血液制剂使用规范1、有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无。2、登记本有登记:□有□无。3、输血适应症明确:□是□否。4、输血单填写完整规范:□是□否。5、输血病程记录规范:□是□否。6、输血效果评价:□有□无。7、大量输血严格按审批制度执行:□是□否。8、交接、查对工作规范:□是□否。 六、住院诊疗1、成立诊疗小组:□是□否。2、诊疗计划或方案有上级医师评价与审核签字:□有□无。3、诊疗计划或方案与患者沟通:□是□否。4、各级医师熟

不合理门诊处方的及时干预结果分析

不合理门诊处方的及时干预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不合理门诊处方的及时干预结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门诊医师开出的处方6896张,由药师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格审核,药师针对发现的不合理处方由专职药师立即与开具处方的门诊医师进行沟通,或面谈干预;结果:经药师认真审核,共发现不合理处方328张,约为所有门诊处方的4.76%。其中不规范处方176张,约为不合理处方的53.66%,药物使用不适宜处方84张,约为不合理处方的25.61%,超常处方68张,约为不合理处方的20.73%。针对不合理处方及时干预,干预次数为328次,干预率100%,门诊医师采纳药师建议修改309处,及时干预成功率94.21%;结论:加强对不合理处方的审核并及时干预,能够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避免发生重大医疗事故。 【关键词】不合理门诊处方;审核;及时干预 合理且质量高的处方是医疗安全的保障1。《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师要认真审核处方的适宜性,并在发现处方存在不合理时,及时告知处方药师,并让药师对处方认真分析,再次确认或开具新处方2。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避免发生重大医疗事故,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6月,按照对调剂流程的相关要求,增加了门诊处方审核环节,对不合理门诊处方一一审核,并对不合理门诊处方进行及时干预,其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门诊医师开出的处方6896张。 1.2 方法 药师首先借助PASS系统对所有6896张处方中药品禁忌症、超量用药、药品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警示;其次,药师要对处方中个体化治疗、药物使用量以及药效学等方面是否合理进行认真审核;第三,药师发现不合理处方后,必须立即由专职药师与开具处方的门诊医师进行沟通,特殊情况还要与医师面谈以便进行干预3。 2 结果 通过对所有6896张门诊处方认真分析,共发现不合理处方328张,约为所有门诊处方的4.76%。其中不规范处方176张,约为不合理处方的53.66%;药物使用不适宜处方84张,约为不合理处方的25.61%;超常处方68张,约为不合理处方的20.73%。针对不合理处方及时干预,干预次数为328次,干预率100%。门诊医师采纳药师建议修改309处,及时干预成功率94.21%。其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不合理处方及干预情况统计表

不合理处方干预分析2013第四季度

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记录分析 (2013第四季度) 为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率,我院门诊药房药师在审核处方的过程中严格审查用药适宜性,发现不规范或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及超常处方,及时与医师联系,请其进行确认、修改或者重新开具,并建立不合理处方干预记录,进行登记和分析,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1.资料 此次分析资料来源于我院门诊西药房2013第四季度(2013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登记的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信息。根据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等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根据类别统计与分析不合理处方,分析干预情况,并就分析结果进行讨论。 经统计,本季度共登记不合理处方干预信息42例,涉及处方42张。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不合理处方分类统计表 不合理内容处方数所占比率 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 5 11.90%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符18 42.86%超剂量用药8 19.05%用药剂量偏小 4 9.52%处方书写不规范 4 9.52%门诊处方超7天用量未注明理由 2 4.76%其它 1 2.38%总计42 100.00% 以上不合理处方干预后共改正例,改正率为100%。

2 分析 图1 不合理处方类别占比饼图 从表1、图1的统计数值可以看出,所占比率最大的不合理处方类别为“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符”,共18例,占干预登记信息的42.86%,占比与上季度相比高出4.89%。应加强对此类不合理处方的干预力度,造成此类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原因是医师在开具处方的过程中粗心大意,选点药品时未注意药品规格和剂型,或在选点给药途径时点错,造成处方中出现口服药外用、注射剂口服等错误。 其次,占比率较大的不合理处方类别还有“超剂量用药”,所占比例19.05%,造成此的主要原因是输入时漏输小数点等,此类型不合理处方占比比上季度有所增加,经过与医师的沟通,及时得到有效改正,经干预均已更改。 “门诊处方超7天用量未注明理由”共2例,占4.76%,占比与上季度相比略有下降,有些特殊情况下需要长期用药的情况,处方医师忘了注明理由,审核药师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让其注明理由并签字。 “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所占比例也较高,共5例,占总数的11.9%,比上季度占比略有上升。其中造成“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的主要原因为医师开具处方时并不重视处方合理性,认为药物用对就可以,也有情况是病人合并两种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