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研大纲解析

2020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研大纲解析
2020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研大纲解析

2020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研大纲解析

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8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研

大纲解析,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研大纲解析

参加2018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的学子们需要注意一下

几个问题

一、注重考试方向的变化

2017起由中医综合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在此的

“临床”是关键。临床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中医基础理论这门学科中,主要体现在对病因病机的重视,尤其是对病机的重视,是今年复习考试的重点。

2.中药学、方剂学更加注重主治病证。

3.中医内科学、针灸学更加突出了临床技能考试,分值也相应的加大。

二、考试目标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强调“能力”,具体体现在考试上,就是题目非常灵活,基本较少出现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基本上都需要经过综

合分析、判断才能答出问题,尤其是中药学,对于相关药物的主治,需要综合分析中药的综合功效才能应答。

三、试卷结构变化

科目题数比例分值

中医基础理论231339.5

中医诊断学231339.5

中药学231339.5

方剂学231339.5

中医内科学432884

针灸学221442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868

四、题型

除了传统的A型题(最佳选择题)、B型题(对应选择题)、X型题(多项选择题)之外,2017年起增加了C型题(病例共用题干题),其实本题以前也曾经出过,这次是正式提出,亦可以成为导入题。导入题中应注意针灸学的两道题,必考的为某种疾病应选用的经脉(一般为两条)。

五、试题顺序

(一)A型题

1.基础题

1~9→中医基础理论(1.5分)

10~18→中医诊断学(1.5分)

19~27→中药学(1.5分)

28~36→方剂学(1.5分)

37~51→中医内科学(2分)

52~55→针灸学(2分)

2.共有题干(临床题→每小题2分)

56~67→中医内科学

68~73→针灸学

(二)B型题(1.5分)

82~85→中医基础理论

86~89→中医诊断学

90~93→中药学

94~97→方剂学

98~101→中医内科学

102~105→针灸学

(三)X型题(2分)

106~115→中医基础理论

116~125→中医诊断学

126~135→中药学

136~145→方剂学

146~157→中医内科学

158~165→针灸学

六、答题技巧

1.首先将A、B、X三个题型中的各科分开,按照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六个学科,逐个学科地做六个学科题,以保持思维的完整性。

2.一遍稍快速做简答、会答的,经过快速复查后就封存不看了;二遍做稍难的题,可能用的时间稍长;第三遍做较难的题。

3.留出足够的时间涂卡。

4.复查中没有足够的把握不要轻易修改。

希望诸位同学牢牢把握大纲方向、时时刻苦认真学习、常常思考人生方向、紧紧抓住时代脉搏,努力、努力、再努力!

你一定会成功!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联考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联考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2016年8月) Ⅰ考试性质 联考中医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联考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50题 中医诊断学20题 中药学35题 方剂学35题 中医内科学25题 针灸学15题 四、试卷题型结构 A1型题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 A2型题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B型题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X型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Ⅳ考查内容 一、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2015北京大学肿瘤学专业考研(第一临床医学院)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5年北京大学肿瘤学专业考研(第一临床医学院)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 法、复习经验指导 一、2014年北京大学肿瘤学专业考研招生目录 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备注 肿瘤学(105113) 人数:1 01.临床医疗技能 训练与研究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语 一 306西医 综合 第一临床医学院拟招收97~ 100人。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 生35人。本院招生计划65% 为推荐免试。专业代码第三位 是“5”为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肿瘤学专业考研2014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 学科英语政治综合专业基础总分基础医学50 50 170 300 临床医学50 50 170 300 中西医结合50 50 170 300 护理学50 50 230 350 药学50 50 100 100 330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50 50 210 340 口腔医学50 50 170 300 专业学位英语政治专业或综合 课 总分 临床医学50 50 170 300 护理学50 50 230 350 药学50 50 180 300 公共卫生50 50 210 340

三、2015年北京大学肿瘤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科目书名作者出版社 西医综合 《病理学》李玉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学》李甘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理学》朱大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物化学》查锡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科学》陆再英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诊断学》陈文杉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学》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西医综合应试指南》 北京大学医学 部专家组编 北京大学医学出 版社 《历年试题选编与分析》 《西医综合强化题集》。 《医学专业必修课考试辅导丛 书》 《贺银成考研西医综合辅导讲 义》 贺银成编原子能出版社 四、2013年北京大学肿瘤学专业考研真题2011年西医综合考 研真题 一、A型题:1~90小题,每小题 1.5分;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19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葡萄糖从肠道进入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A.入胞 B.单纯扩散 C.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2. 神经冲动到达肌接头前膜时,引起开放通道的是 A.Na+通道 B.Ca+通道 C.K+通道 D.Cl-通道 3. 下列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动作电位 B.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再增加刺激强度能使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可沿细胞膜作电紧张性扩布 D.传导距离较长时,动作电位的大小不发生改变 4. 红细胞悬浮液稳定性降低的原因是 A.血浆白蛋白增多 B.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C.红细胞叠连加速 D.红细胞脆性增加 5. 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 A.激活因子ⅩⅢ B.分解因子Ⅰ C.活化血小板 D.激活因子Ⅷ 6. ABO血型系统的主要抗体是 A.IgA B.IgM C.IgE D.IgG 7. 心室肌收缩的后负荷是 口腔医学50 50 170 300

2018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真题

2018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真题生理部分 1.负反馈的特点是 A.迅速 B.有波动 C.有预见性 D.有可能失误 2.静息电位状态下,化学门控钠通道的开放状态 A.激活通道和失活通道都开放 B.激活通道和失活通道都关闭 C.激活通道开放失活通道关闭 D.激活通道关闭失活通道开放 3.与血小板识别损伤部位有关的血小板生理是 A.血小板粘附 B.聚集 C.释放 D.粘附 4.引起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主要离子是 5.能使功能余气量增加的呼吸系统病是 A.肺炎

B.矽肺 C.肺水肿 D.支气管哮喘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刺激呼吸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中枢化学感受器反应较快 B.外周化学感受器较易适应 C.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效应等同 D.一定水平的二氧化碳分压对呼吸运动是必需的 7.促胃液素延缓胃排空的原因是 A.抑制迷走迷走反射 B.抑制壁内神经从反射 C.增强幽门括约肌收缩 D.增强肠胃反射 8.大肠内细菌利用简单物质合成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和d B.维生素b和k C.维生素c和e D.维生素pp和叶酸 9.测得某人的基础状态下的耗氧量为14L/h,体表面积平方米,其BMR约 10.实验发现较难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是

A.带正电荷的古旋糖酐分子 B.带负电荷的右旋糖酐分子 C.电中性的右旋糖酐分子 D.带负电荷的无机离子 11.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内,不属于醛固酮诱导蛋白的物质是 A.管腔膜上的钠通道 B.管腔膜上的水孔蛋白 C.基底侧膜上的钠泵 D.线粒体中合成ATP的酶 12.与眼视近物所作的调节无关的反射活动是 A.双眼会聚 B.晶状体变凸 C.瞳孔对光反射 D.瞳孔调节反射 13.能阻碍突触前膜释放地质而影响突出传递的物质是 银环蛇毒 B.有机磷酸酯 C.肉毒梭菌毒素 D.三环类抗抑郁药 14.甲状腺素作用的靶细胞而产生生物效应的收徒属于 A.核受体 蛋白偶联受体 C.酪氨酸激酶受体 D.离子通道型受体

中医科学院2017年698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698 中医综合 I考试性质 《中医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设臵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 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50题 中医诊断学20题 中药学35题 方剂学35题 中医内科学25题 针灸学15题 四、试卷题型结构 A1型题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 A2型题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B型题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X型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Ⅳ考查内容 一、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即对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体现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方面。 (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二)精气、阴阳五行

2020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针灸学

2020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针灸学 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7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针灸学,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针灸学 针灸学 (一)腧穴总论 1.腧穴的概念及分类。 2.腧穴的主治特点及主治规律。 3.腧穴的定位方法。 (二)经络腧穴各论 1.十四经腧穴的主治概要。 2.下列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1)手太阴肺经: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 臂臑、肩髃、迎香。 (3)足阳明胃经: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头维、下关、人迎、梁门、天枢、归来、梁丘、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厉兑。 (4)足太阴脾经: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 血海、大横、大包。 (5)手少阴心经:极泉、少海、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6)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后溪、养老、小海、肩贞、天宗、颧髎、听宫。

(7)足太阳膀胱经:睛明、攒竹、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 肠俞、膀胱俞、次髎、承扶、委阳、委中、膏肓、志室、秩边、承山、飞扬、昆仑、申脉、束骨、至阴。 (8)足少阴肾经:涌腺、然谷、太溪、新增:照海、复溜、阴谷、肓俞。 (9)手厥阴心包经:天池、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10)手少阳三焦经:关冲、中渚、阳池、外关、支沟、肩髎、翳风、角孙、耳门、丝竹空。 (11)足少阳胆经:瞳子髎、听会、率谷、阳白、头临泣、风池、肩井、日月、环跳、新增:带脉、风市、阳陵泉、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侠溪、足窍阴。 (12)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蠡沟、曲泉、章门、期门。 (13)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建里、中脘、膻中、天突、廉腺、新增:承浆。 (14)督脉: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身柱、大椎、哑门、风府、百会、神庭、水沟、印堂。 3.下列常用奇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四神聪、太阳、球后、安眠、牵正、金津、玉液、定喘、夹脊、胃脘下俞、子宫、腰眼、十宣、八邪、四缝、二白、腰痛点、外劳宫、膝眼、胆囊、阑尾。 (三)刺灸法 1.毫针刺法 (1)针刺前的准备:选择体位、消毒。 (2)进针法。

307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中医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中医综合是为我校招收中医学专业的硕 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招生考试 科目。其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 中医药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学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 生质量。二、考查目标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内科 学三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 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 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 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 忆的有关中医学基础理论、常用 1.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 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 念和基本原理。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 发展及诊治的 2. 机制,并对不同的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学 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 3. 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三、考 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分钟。分,考试时间为180 本试卷满分为300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分中医基础理论 100 100分方剂学分中医内科学 100 (四)试卷题型结构 1 10% 占1.名词解释30% 占2.填空题35% 占3.单选题25% 占4.问答题四、考查内容中医基础理论第一部分 绪论(一)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 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即对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体现于中医的生理、(1) 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方面。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 基本原则。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 (2) 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精气、阴阳五行(二) 精气学说 1. 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1)

新版南华大学临床医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内心思绪万千。 一年很短,备考的经历历历在目,一年很长,长到由此改变了一个人的轨迹,并且成就一个梦想。回忆着一年的历程,总想把它记录下来,希望可以给还在考研道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一点帮助。 考研是一个非常需要坚持的过程,需要你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认好坚定的动机,才能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时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考研而决定的考研,自己只是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信心,那么非常容易在中途就放弃掉了,而且现在考研非常火热,这就意味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而且调剂的机会都会非常难得,所以备考时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能压力太大,也不能懈怠。 既然选择了,就勇敢的走下去吧。 考研整个过程确实很煎熬,像是小火慢炖,但是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原来世界真的是美好的。 文章整体字数较多,大家可视自己情况阅读,在文章末尾我也分享了自己备考过程中的资料和真题,大家可自行下载。 南华大学临床医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参考书目为: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306西医

专硕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内科学》葛均波、徐永健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诊断学》万学红、卢雪峰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生理学》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查锡良、药立波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病理学》李玉林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外科学》陈孝平汪建平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医学免疫学》曹雪涛主编,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先介绍一下英语 现在就可以开始背单词了,识记为主(看着单词能想到其中文章即可,不需要能拼写)从前期复习到考试前每天坚持两到四篇阅读(至少也得一篇)11月到考试前一天背20篇英语范文(能默写的程度)。 那些我不熟悉的单词就整理到单词卡上,这个方法也是我跟网上经验贴学的,共整理了两本,每本50页左右,正面写英语单词,背面写汉语意思。然后这两本单词卡就陪我度过了接下来的厕所时光,说实话整理完后除了上厕所拿着看看外还真的没专门抽出空来继续专门学单词。按理说,单词应该一直背到最后,如果到了阅读里的单词都认识,写作基本的词都会写的地步后期可以不用看单词了,当然基础太差的还是自动归档到按理说的类别里吧。 阅读就一个技巧,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常规阅读就40分,加之新题型、完型填空、翻译都算是阅读的一种,总之除了作文基本

2015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变动70个考点,近五年来的最大调整

2015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变动70个考点,近五年来的最大调整 2015年考研大纲已于9月13日发布,政治科目经历了近五年来最显著的一次变动,涉及考点多达70个,其中新增21个,删除4个,调整45个。变动最集中的科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甚至已经无法完全用新旧知识点的对照去梳理;变动第二大的科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也在知识体系和表述上,发生大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进行了微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基本没有变化。 政治各科目具体调整归纳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变动共有17处,其中语句合并或说法调整有14处。例如:马克思主义的含义。大纲没变,但是大纲解析重新界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和范畴。 新增的考点有3处: 1、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 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一定要结合国家目前的整体政策与方针,比如当前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个很好的结合点。 3、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变动最大,涉及课程体例、知识体系、具体内容与语句表述四个方面,体现了十八大之后,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等领域的新进展。考生

需特别注意新增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合并后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以及修订较多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具体来说,新考纲的这部分由原来的十五章变为十二章。 在综述部分,将原有的两章进行了合并,重点突出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弱化了理论发展的过程。 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部分,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系统化讲述成果总结。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这部分内容增加了一节,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对改革开放的性质进行定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由四章并为一章,将生态文明建设扩展为新的一节,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新提法。 祖国统一部分,增加了党的十八大相关的关于台湾问题的解决的新内容。 外交与国际战略部分,加入了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实现互利共盈的十二字外交方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依据力量部分,新增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今年无变化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医考研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考试大纲(2012年版) Ⅰ.考试性质 中医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30题 中医诊断学30题 中药学30题 方剂学30题 中医内科学35题 针灸学25题

临床医学考研科目都有哪些

临床医学考研科目都有哪些? 医学类考研采取统考, 要考三门,第一天考政治和英语,第二天考西医综合.西医综合要考五本书:内科,外科,病理,生化,生理.西医综合里有一部分选做题要区分临床型与基础型. 政治+英语+西医 2010年01月28日 医学类考研采取统考, 要考三门,第一天考政治和英语,第二天考西医综合.西医综合要考五本书:内科,外科,病理,生化,生理.西医综合里有一部分选做题要区分临床型与基础型. 政治+英语+西医综合100 100 300 共500分,复试:专业课(根据学校具体而定)。 1西医综合考 :生理生化病理内科外科 2英语 3政治 最重要的是西医综合.如果专业课有内部资料的话大家就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了.基本上分数差不多.英语和政治差别不大,如果基础不是很差的话.如果西医综合可以考上100分的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

话就会和别人拉开很大的差距.建议用本好的资料,比如贺银成的(我不是书商),这本书确实好,你看了就知道了.还有真题是最重要的.近10年的题都搞懂了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 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我可以帮你解决,联系qq22045144. 专业基础课是数学英语政治 每个学校考的专业课科目是不同的。但是外语、政治、综合是相同的。考什么学校就要查询什么学校的网页。 西医综合(生理、生化、病理、内科、外科、诊断)如果你内科看好可不看诊断,不然浪费时间一般诊断单独考的很少今年亦是如此。 医学的书6本摞起来应该有15cm,要想考高分,你必须弄懂其中的每一段。尤其是内科。没别的途径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背书 像你这种情况我觉得你应该去报个西医综合辅导班(贺银成的) 另外推荐你基本西医必买的书: 贺银成的:西医综合辅导讲义(4月份出版),同步练习(评价很高,每年都押中n多题,难度比较大),模拟5套卷(难度很大,留着最后书看的有把握的时候做)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

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变动对照表

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变动对照表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变动对照表:思修法基 章节2015年大纲2014大纲大纲解析说明 第一章 追求 远大理 想,坚定 崇高信念 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增加考点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 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爱国主义与爱 社会主义和拥 护祖国统一。 爱国主义与经 济全球化。 两个考点 顺序变更 以振兴中华为 己任。 删除考点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增加考点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世界观与人生 观。 删除考点人生观科学内涵。增加考点 用科学高尚的 人生观指引人 生。 删除考点正确认识人生价值。增加考点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加强道德修 养,锤炼道德 品质。 章标题变 化 3.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3.弘扬社会主 义道德 节标题变 化 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与树立社 会主义荣辱 观。 删除考点 (实际内容 调整到第 四节)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 规范的主要内 容。 标题变化 加强诚信道德删除考点

建设。锤炼个人品德。(实际内容调整到第七章)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加考点(原第三节内容)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 章节调整 (原第七、 八章主体 内容) 1.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法律的一般含义。法律的历史 发展。 2.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社会主 义法律的作用。社会主义法律的运 行。 3.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 权利与基本义务。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 系的构成。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 章节调整 (原第七章 主体内容) 1.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 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法治思维方式的含义和特征。 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培养法治

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2016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Ⅳ考查内容 一、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即对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体现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方面。 (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二)精气、阴阳五行 1.精气学说 (1)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2.阴阳学说 (1)阴阳的基本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五行学说 (1)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及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五脏与形体、官窍的关系,并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联系起来,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4.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特点及综合运用。 (三)藏象 1.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含义,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 2.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共同生理特点及区别。 3.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4.六腑的生理功能。 5.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6.脏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脏之关系,包括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肺与脾、肺与肝、肺与肾、肝与脾、肝与肾、脾与肾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包括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 (四)气、血、津液 1.气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药学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药学 一、中药学考查目标 中药学理论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中药学考点解析 1.中药、中药学、本草的概念,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2.道地药材的概念、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 3.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的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中药毒性的概念、中药中毒的原因,以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4.中药配伍的概念、目的与方法,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禁忌、服药时饮食禁忌的概念及内容,中药剂量的概念及确定中药剂量的依据,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根据病情、剂型不同的服用方法。 5.临床常用各类(按功效分类)药物的概念、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6.下列临床常用250味重点中药药用部位的来源、药性、功效、主治病证、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1)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防风、荆芥、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蔓荆子。 (2)清热药: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夏枯草、决明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射干、山豆根、白头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蚤休、土茯苓、熊胆,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青蒿、地骨皮、白薇。 (3)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牵牛子、大戟和芫花。 (4)祛风湿药:独活、木瓜、威灵仙,秦艽、防己、蕲蛇,桑寄生、五加皮。 (5)化湿药: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 (6)利水渗湿药: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木通、通草、滑石、石韦、瞿麦、萆薢,茵陈蒿、金钱草、虎杖。 (7)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丁香、高良姜。 (8)理气药:橘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香附、乌药、沉香、檀香、川楝子、薤白。 (9)消食药:山楂、莱菔子、鸡内金。 (10)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 (11)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苎麻根,白芨、仙鹤草,三七、茜草、蒲黄,艾叶。 (12)活血化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鸡血藤、牛膝、王不留行,血竭、土鳖虫、马钱子,三棱、莪术、水蛭、斑蝥、穿山甲。 (13)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旋覆花、白前,浙贝母、川贝

【最新整理版】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原文(强烈推荐)

2015考研政治大纲三、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多项选择题 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 分析题 50分 Ⅳ.考查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物质世界和实践 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与人的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规律及其客观性。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

考研307中医综合大纲

中医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30题 中医诊断学30题 中药学30题 方剂学30题 中医内科学35题

2018考研临床医学西医综合能力真题

https://www.360docs.net/doc/844994026.html,/ 2018考研西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真题 来源:文都教育 生理部分 1.负反馈的特点是 A.迅速 B.有波动 C.有预见性 D.有可能失误 2.静息电位状态下,化学门控钠通道的开放状态 A.激活通道和失活通道都开放 B.激活通道和失活通道都关闭 C.激活通道开放失活通道关闭 D.激活通道关闭失活通道开放 3.与血小板识别损伤部位有关的血小板生理是 A.血小板粘附 B.聚集 C.释放 D.粘附 4.引起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主要离子是 A.INa B.lk C.lca-L D.lca-T 5.能使功能余气量增加的呼吸系统病是 A.肺炎 B.矽肺 C.肺水肿 D.支气管哮喘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刺激呼吸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中枢化学感受器反应较快 B.外周化学感受器较易适应 C.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效应等同 D.一定水平的二氧化碳分压对呼吸运动是必需的 7.促胃液素延缓胃排空的原因是 A.抑制迷走迷走反射 B.抑制壁内神经从反射 C.增强幽门括约肌收缩 D.增强肠胃反射 8.大肠内细菌利用简单物质合成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和d

https://www.360docs.net/doc/844994026.html,/ B.维生素b和k C.维生素c和e D.维生素pp和叶酸 9.测得某人的基础状态下的耗氧量为14L/h,体表面积1.5平方米,其BMR约 A.150 B.167 C.177 D.186 10.实验发现较难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是 A.带正电荷的古旋糖酐分子 B.带负电荷的右旋糖酐分子 C.电中性的右旋糖酐分子 D.带负电荷的无机离子 11.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内,不属于醛固酮诱导蛋白的物质是 A.管腔膜上的钠通道 B.管腔膜上的水孔蛋白 C.基底侧膜上的钠泵 D.线粒体中合成ATP的酶 12.与眼视近物所作的调节无关的反射活动是 A.双眼会聚 B.晶状体变凸 C.瞳孔对光反射 D.瞳孔调节反射 13.能阻碍突触前膜释放地质而影响突出传递的物质是 A.a-银环蛇毒 B.有机磷酸酯 C.肉毒梭菌毒素 D.三环类抗抑郁药 14.甲状腺素作用的靶细胞而产生生物效应的收徒属于 A.核受体 B.G蛋白偶联受体 C.酪氨酸激酶受体 D.离子通道型受体 15.1’25二羟维生素D3对钙磷代谢的影响 A.升钙升磷 B.升钙降磷 C.升磷降钙 D.都降 16.下列关于睾酮对下丘脑腺垂体反馈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A.抑制GnRH的分泌 B.抑制FSH的分泌 C.抑制LH的分泌 D.降低腺垂体GnRH的反应性 137.导致血友病的原因有

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推荐

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推荐 《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剂学》的第5版教材(必备): 根本不用看其他的版本,出题人出题的依据只是第5版教材,所以也不要指望出题者会兼顾到学校使用不同的教材而出5.6.7版教材公有的知识点。 《中医方剂学》的第5版教材(必备): 根本不用看其他的版本,出题人出题的依据只是第5版教材,所以也不要指望出题者会兼顾到学校使用不同的教材而出5.6.7版教材公有的知识点。方剂的配伍记忆方法因人而异,不要轻易变换。如果采用方歌推荐教材上的方歌,如果采用趣味歌决记忆推荐上海中医药出版社的《趣味方剂手册》。 《中医针灸学》以第7版教材(必备) 这个版本的教材完美涵盖了新大纲所有内容。特殊腧穴的记忆一定要用歌决系统记忆,事半功倍!针灸缺乏模拟题,手头能用的模拟题不是太难(针灸专业)就是严重超纲,或者不是按照7版教材编写。 推荐大家使用那本北中医编写的、天价的《复习全书》中的针灸模拟题部分。特别是后面将近250道模拟题非常有价值。(个人感觉) 《中医诊断学》的第5版或者第6版教材:考纲总体上以第5版为主,但最近几年也涉及到第6版的内容。 《中医中药学》:以第7版教材为主(必备)。归经这一部分主要参看以前版本。 还有就是第5版教材是绿色封面,1983年左右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为什么1983年版的书到现在还在不断印刷?(1995年是6版,2001年是7版)其中缘由得靠自己琢磨。 必备真题。其实这种书哪本都一样,只要题目收得全就可以。所有题目的答案建议都去教材上找,找不到就是教材版本问题。一定要看《大纲》上的试题解答,并核对答案,因为现在的真题书的答案错误真的很多! 可选参考书(可选)。 《中医120分》跨越篇,形式不错,可惜和教材比系统性、全面性相差太远,而且错误也太多了。

《临床医学考研科目及大纲》共30页

《临床医学考研科目及大纲》 科目: 西医综合: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诊断。 英语 政治 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Ⅰ考查目标 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约50% 其中 生理学约20% 生物化学约15% 病理学约15% 临床医学约50% 其中内科学约30% 外科学约20%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 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 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B型题 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X型题 151~18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考试大纲》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 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耦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708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708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医学中的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基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医学部分重点考查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病症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症进行分析与判断;运用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 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诊断、立法、遣药处方、针灸治疗;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伦理法规等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