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银两

古代的银两
古代的银两

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以当代白痴电视剧为极端,居然出现两个馒头一碗汤5两银子,一个少奶奶一次赌博输掉一千万两银子等等荒唐透顶的情节,显示当前中国的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甚至包括了金庸这样的大师似乎也对银两的货币价值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大家都该记得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看过一些古籍就可以发现,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其实相当的高。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的,有房有地还雇得起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基本工资吧)只是45两白银。而《射雕》时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银流通量还低于明清,其价值只能更高才对,这19两多一餐饭,不管是怎样难得的美味佳肴都似乎太过分了。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由于《红楼梦》故事虽以清朝为原型,生活状况却以明朝为蓝本,姑且以明朝的银两价值计算,刘姥姥拿到了一万三千多元的过年费,当然很高兴了;而郭靖则付出了超出一万二千元人民币一餐饭钱,还是在张家口这样一个小地方,太夸张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穷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钱的价值,黄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这一宰吧。

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最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央行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我们知道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宋史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

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假定南宋银价与北宋相差不多,那么郭靖请黄蓉一餐吃掉了少则一万三多则超三万的钱,难怪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了。

如果再进一步深究就会发现宋朝“钱”比人民币还值钱,苏轼文集里提到他贬官黄州一家数十口(至少20人以上吧)一月开支只有4500钱还能有余,按上述银价计算只有2—4千元人民币(我平民百姓一家5口一月基本开支也要3千多啊),拿到今天的小地方也算勉强过日子,何况他还是官宦人家不事生产还很有体面,这样看起来上述米价应该是指京城里较高的,而不是一般地区的米价,而实际一两银子的购买力还有可能还大大超过上述数据。

清初的银两购买价值稍低于明朝,但至清朝中晚期由于大量外国银两涌入中国,据统计鸦片战争前每年世界银产量的70百分号多都被用来购买中国出产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产品了,银两的货币价值下降到不到明朝的三分之一,即一两银子=200元人民币左右。当时市面流通的货币上除中国传统的“银两”外也出现了来自西方国家的银币,被称作“银洋”。

综上所述,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想想看,拿一张面额2000元以上的纸币去市场买东西……),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比如税收、国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岁币“银帛”多少之类),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北宋局部地区出现了纸币)。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但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为银两是历来的流通货币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明清小说的盛行,均按照当时的生活情况为常识对前朝进行描写,如《水浒》、《三言二拍》等等,而这些作品中的银两价值均以明朝的银价为标准,与原有的文、贯、缗、铢等货币单位搅合在一起,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今人所写较多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武侠小说作品如《射雕》等书中也跟着把古代流通货币统统说成“银两”。但毕竟现代人比起明清时代的人时距更远,对前朝货币制度及银两的实际购买力的认识更加不足,才会经常出现天价馒头、天价酒菜,而认真的读者或观众出于对古代经济情况的好奇应该对“银两”的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一、首先弄清楚古代度量衡的换算:

中国历代衡制演变简表

时代衡制统一换算(克)

战国楚: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赵:

1石 = 12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镒 = 10釿, 1釿 = 20两

秦: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斤 = 250, 一两 = 15.6

1铢 = 0.65

1石 = 30000, 1斤 = 250

1两 = 15.6, 1铢 = 0.65

1镒 = 315

1釿 = 31.5

1石 = 30360, 1钧 = 7590

1斤 = 253, 1两 = 15.8

1铢 = 0.69

秦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30360, 1钧 = 7590

1斤 = 253, 1两 = 15.8

1铢 = 0.69

汉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29760, 1钧 = 7440

1斤 =248, 1两 = 15.5, 1铢 = 0.65

1石 = 26400, 1钧 = 6600

1斤 = 220, 1两 = 13.8, 1铢 = 0.57

三国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26400, 1钧 = 6600

1斤 = 220, 1两 = 13.8, 1铢 = 0.57

两晋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26400, 1钧 = 6600

1斤 = 220, 1两 = 13.8, 1铢 = 0.57

南北朝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梁、陈:1斤 = 220,南齐:1斤 = 330,北魏、北齐:1斤 = 440,北周:1斤 = 660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大:

1石 = 79320, 1钧 = 19830,

1斤 = 661, 1两 = 41.3

小:

1石 = 26400, 1钧 = 6600,

1斤 = 220, 1两 = 13.8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79320, 1斤 = 661

1两 = 41.3, 1钱 = 4.13

1分 = 0.41

宋 1石 = 120斤, 1斤 = 16两

1两 = 10钱, 1钱 = 10分 1石 = 75960, 1斤 = 633, 1两 = 40

1钱 = 4, 1分 = 0.4

元 1石 = 120斤, 1斤 = 16两

1两 = 10钱, 1钱 = 10分 1石 = 75960, 1斤 = 633, 1两 = 40

1钱 = 4, 1分 = 0.4

明 1石 = 120斤, 1斤 = 16两

1两 = 10钱, 1钱 = 10分 1石 = 70800, 1斤 = 590, 1两 = 36.9,

1钱 = 3.69, 1分 = 0.37

清 1石 = 120斤, 1斤 = 16两

1两 = 10钱, 1钱 = 10分 1石 = 70800, 1斤 = 590, 1两 = 36.9,

1钱 = 3.69, 1分 = 0.37

明清以后基本稳定:

石:141.6斤

斤:590克

两:36.9克

二、换算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通常的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一)兑换关系以清代为例:

1、官价:一两黄金=24两白银

一两白银=1000文(顺治到乾隆)

一两白银=2000文(嘉庆到光绪)

2、但是在通常市场上: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

顺治八年“钱千准银一两”,也就是一两银子换钱1000文,此时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私铸盛行,把铜私自造钱;康熙17年,改为每个铜钱重一钱四分,此时又私销盛行,把铜钱销毁做成铜器卖,所以康熙18年规定,“军器、乐器之属,许造用五斤以下”,也就是民间使用的铜器,不允许超过五斤,但是,钱贵如故,到康熙24年,一两银子仅换钱770—880,康熙41年,又改为每枚重一钱二分五厘,又私铸盛行,改回重钱。到乾隆2年,“上念私销害尤甚,益属行铜器禁。官非三品以上不听用,旧有铜器限三年内输官,逾限以私藏禁物论,已禁仍造,罪比盗铸为丛”。后来前还是贵,一两银子换800文,采用浙江布政使张若晨的建议,将制钱中除铜铅以外加入锡,制成青钱,销者无利。嘉庆年间,华洋互市,白银外流,一两纹银换钱2000,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咸丰4年,规定一两纹银换钱2000。咸丰以后,大都是照此采用。

(二)通过金属价格换算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清顺治年间,“以八年增重一钱二分五厘为定制”(清史稿食货五)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即140两。1两=36.9克,即5166克。

清代制钱大都是按照红铜七成,白铜(铅)三成的比率制造,也就是1000文制钱中含铜3616克,含铅15 50克。

铜的价格:2006年5月日,每吨8000美元,约0.064元/克。

铅的价格:大约每吨1000美元,约0.008元/克

以官价1两银子=1000文计算,3616*0.064+1550*0.008=243.8元

黄金的价格:2006年2月24日,黄金每盎司560美元,1盎司=28.3495克,1克=163.36元。

清代官价一两黄金=24两白银=6027.98元,1两白银=251.2元

白银的价格:2006年2月24日,伦敦定盘价9.5725美元/盎司,1克=2.79元,1两白银=103元。

考虑到目前白银已作为工业品,银价下跌的因素,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6000元

1两白银:约值25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5元

(三)通过粮食价格换算:

清代粮价变化很大,但是总体上大约是1两银子买一石米。

现在大米每公斤3.0元,1石=70.8公斤,大约212.4元。

1两银子=212.4元

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米价相对比过去要便宜,所以我认为:

1两黄金:约值6000元

1两白银:约值25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25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五谷”“五牲”“六畜”“八珍”-模板

“五谷”“五牲”“六畜”“八珍” “五谷”“五牲”“六畜”“八珍” 五谷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五牲 五种动物,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种指牛、羊、猪、犬、鸡;一种指麋、鹿、磨、狼、兔;还有一种指磨、鹿、熊、狼、野猪。第一种说法流传较广。 六畜 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八珍 指古代八种珍贵的食品。其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而不同。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云:“所谓八珍,则醍醐、麝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后世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雅敏) 245200安徽歙县二中鲍亚民 古代食器举隅 簋(gui),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 簠(fu),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 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 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 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盆盂,均为盛物之器。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匕,是长柄汤匙;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

匕、刀俎并举,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说的就是这种境遇。 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 ”字头为“筷”,沿用至今。(雅敏) 245200安徽歙县二中鲍亚民 古代炊具举隅 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可在鼎腹下面烧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别较大。古代常将整个动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见其容积较大。 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的食物;后来它又发展成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 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后用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 鬲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受传热,使食物尽快烂熟。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为“甗”。鬲只用作炊具,故体积比鼎小。(雅敏)245200安徽歙县二中鲍亚民 古代酒器举隅 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 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 角,口呈两尖角形的饮酒器,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觥(gong),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杯,椭圆形,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杯的质料有玉、铜、银、瓷器,小杯为盏、盅。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秘书和监察;“九卿”是虚指,是中央各部门的专职官员。 2.隋唐: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完善,中书省草拟政令(中书发令),门下省审核批驳(门下审令),尚书省颁发执行(尚书行令),三省集权于皇帝;六部分吏、户、礼、兵、刑、工。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是封建社会官制的重大变革。 3.宋元:(1)北宋:按“分化事权”原则设三个副宰相,参知政事管行政,枢密使管军事,三司使管财政。(2)辽:实行“蕃汉分治”,中央设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管理契丹和其他少数民族;又设南面官,由契丹人或汉人担任,管理汉人和渤海人。(3)西夏:实行党项官职和汉族官职分开的制度。(4)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相当于秦朝丞相和唐朝尚书省),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设宣政院专管西藏和宗教事务。 4.明清:(1)明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2)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帝设军机处;乾隆帝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央设理藩院专管民族 (二)新课标版 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1)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2)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可以世代承袭(世袭制一直沿袭到清亡,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时间)。(3)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因为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 2.夏商时期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师等的设立。 3.西周的宗法制:(1)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具有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2)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其特点):第一,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第二,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第三,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3)宗法制的作用: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4)宗法制对今天的中国社会的影响:①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②消极影响: 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等,如“认人唯亲”“宗派主义”。

陕西在古代就诞生71位皇帝!有一个省却几千年从没出过帝王

陕西在古代就诞生71位皇帝!有一个省却几千年从没出过 帝王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前后一共出现过80多个王朝,在秦始皇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从此自称为皇帝。从秦始皇时代开始,载入史册的君王或皇帝共有400多位,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袁世凯等。打开网易新闻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再来看看中国现在的版图,几乎各省都诞生过帝王,具有地区代表性的有河北省(秦始皇)、甘肃省(李渊)、安徽省(朱元璋)、浙江省(孙权)、湖北省(刘秀)、河南省(司马炎)等。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现在的省份中哪个是诞生过帝王最多的省份呢?通过 翻阅史籍后统计,被称为“帝王之都”的陕西省是历史上诞生最多皇帝的省份,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炎帝的故里以及中国远古时代五帝之首黄帝的葬地。 陕西在历史朝代中都被君王视为“宝地”,争相在此建都,在古代上,共有13个封建王朝定都陕西,多位君王在陕西登基,在古代陕西共诞生了71为帝王,现在一共是72位。目前在陕西境内发现或保留的古代君王陵墓一共有79座之多,有着“东方金字塔”之称。那么哪个省没有诞生

过皇帝呢?统计后发现,全国省份中,仅山东省在古代中未诞生过任何帝王,但是山东却诞生了很多名家将相,比如呼保义宋江、书圣王羲之、尼父孔子、抗倭名将戚继光、孔明诸葛亮等都是出自山东省。山东人或许自古受到孔子仁者思想的影响,山东人信奉“忠为国之纲,孝为家之梁”,山东人也奉行孔子提出的忠孝延伸思想,山东人自古就有忠肝义胆,在近代的抗日战争中,东北首先沦陷,而山东让日军很头痛,山东人多次血战日军保家卫国。对于山东几千年没有出现过一个帝王,也有一种说法是山东人之所以出将相比较多的原因,是因为山东人觉得当皇帝需要掌控大局很不容易,所有甘愿做一名忠臣良将。

死亡称呼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男子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

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亡称 0——20岁为夭折或殇21——30岁为短寿/福 31——40岁为强寿/福41——50岁为艾寿/福 51——60岁为周寿/福61——70岁为稀寿/福 71——80岁为耋寿/福81——90岁为耄寿/福 91——100岁为期颐/福 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X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陕西古栈道-傥骆道

陕西古栈道-傥骆道 傥骆道(TangLuoDao) 傥骆道是古栈道名。傥骆道得名于其南口位于汉中洋县傥水 河口,北口位于周至县西骆峪。傥骆道长约240公里,是褒斜道、子午道、连云栈道等古道中最快捷也最险峻的一条古 道。至今从西安飞往汉中的飞机航线,就是沿着傥骆道飞行 的。 1古道简介

傥骆道 傥骆道又名党骆道,骆谷道,始通于三国,是穿越秦岭,连

通关中与汉中最近捷的古道路.唐代德宗,僖宗避兵火,均经由此路至汉中,四川。 傥骆道北口在周至县西骆峪(骆谷),向西南,以太白、洋县,三次翻秦岭及其支脉,出傥水谷(傥谷)至汉中盆地, 古道全长约200公里。 傥骆道一线的栈道、栈桥、摩崖碑刻等遗存共发现50余处,主要分布于西骆河、黑河水,傥水等河谷,其架木或架石的 栈孔多开凿于河流一侧的悬崖壁上下,个别地点的栈孔多达 70余个。栈孔以方形和圆为主,也有呈马蹄形、三角形的。 栈道的修造方式有平梁立柱式、千梁无柱形,依坡搭架式以 及凹槽式。 傥骆道,因南口曰傥(在陕西洋县境内)北口曰骆(在陕西 周至县境内),故名,又叫骆谷道,长约500华里。在中国历史上穿越秦岭的诸条古栈道中,傥骆道最靠近秦岭主峰太 白山,途中要翻越太白山周围的五、六座分水岭,人烟稀少 猛兽出没,是最便捷也最艰险的一条。秦岭横亘中国中部, 被称为华夏龙脉,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南北气候的分水岭。大致而言,秦岭以北为黄河流域,其南就是长江 流域了。《水经注》载:太白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 古道穿越秦岭,艰险不言而喻,诗仙李太 白有《蜀道难》叹曰:“……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颠。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石梯石栈相钩连……”

我的家乡在陕西

我的家乡在 陕西

目录 陕西历史…………………………………………. 3~4 陕西传说………………………………………… 4~5 陕西八大怪……………………………………… 5~7 陕西艺术………………………………………… 7~10 陕西小吃………………………………………… 11~15 陕西作家………………………………………… 15~18 陕西名胜………………………………………… 18~21 陕西气候……………………………………….... 22~22

陕西历史 陕西在上古时代是华夏“九州”中的“雍州”和“梁州”,历史悠久,早在110 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在灞河两岸生息繁衍;西安城东的半坡遗址,展示着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大约五千年前,华夏始祖炎帝、黄帝带领各自的部落,在陕西北部黄土高原一带开创了中华文明;后稷开启农耕文明,仓吉创造汉字,张骞发轫丝绸之路,司马迁独领传记史书之风骚……无不标志着陕西古代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陕西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中心。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 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长达1180 年。另外还有刘玄、赤眉、黄巢、李自成4 次农民起义在此建立政权。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陕西具有重要的位置。1935 年,红军长征到达延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13 个春秋,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这里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陕西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大约在80 万年前,蓝田猿人生活这里,开始制造和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采集果实和狩猎鸟兽。约三四万年前,关中地区的原始人类逐步进入氏族公社时期。1953 年发现西安半坡村遗址,就是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的一座定居村落。农业发祥,陕西是我国农业生产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大约在6000 年前,半坡人就在这里生活。当时种植的谷物主要是粟。传说中最早从事耕种稷和麦的人,是陕西关中周人的祖先。到了西周末年,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并向其他地区传播。对外开放发祥陕西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大约在3000 多年前,陕西长安就同许多国家有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交往活动。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以古长安为起点的。从两汉时期时,就以长安为中心,同南亚、西亚、欧洲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文化发祥陕西是远古文化的摇篮之一。陕西从西周起,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周代的古阴阳历,就是我国最早的历法。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等都记录印证了博大精深的陕西古代文化,其中已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就展现了一个巨大地下雕塑艺术宝库,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号称世界第七大奇迹。自古帝王都,陕西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时代最长的省份。大约在2000 年前、公元前28 世纪左右,传说夏部落的始祖黄帝、炎帝都曾在陕西活动过,为中华民族的创立周武王灭商,在陕西建都。此后,又有秦、西汉、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大夏等13个王朝先后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1100 多年。陕西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的历史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宝贵文

古代希腊的丧葬礼仪

古代希腊的丧葬礼仪 来源:武汉大学世界史研究所 丧即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葬即埋葬,是对死者遗体的安排。和生命的诞生一样,人类对死亡的态度和观念也反映了对待生命的方式,由此而形成的丧葬礼仪则是这种观念的直观表达。丧葬礼仪不仅仅是人们对自身肉体的安置,更反映了一个社会和民族的文化、宗教和世界观。尤其在古代,丧葬仪式是作为家庭、宗教、国家等团体以确认传统和延续世系的手段的。本文试对古代希腊人的丧葬礼仪进行论述,用这种管中窥豹的方法从另一个角度探寻古代希腊人的生活观念和宗教信仰以及产生其的原因。 一.丧葬仪式 古希腊人将埋葬死者视作其亲属的神圣职责和不可推卸的义务,是虔诚敬神的表现,是遵守祖训的象征。 坟墓的出现源于对祖先崇拜的需要。米诺人在其文化发展的早期就开始修建被称为“陶勒斯”(tholos)的合葬穹顶墓。到了青铜时代的旧王宫时期,原来流行的氏族集体墓葬已不流行,去而代之的是单人葬墓,随葬品主要为日用品和私人印章等。此时王族豪华陵墓尚未发现。到了新王宫时期,陶棺葬石室墓十分流行,有的陶棺相当讲究,外壁饰有表现祭祀场面的图画,随葬品已出现金银饰品等。 克里特的克诺索斯陵墓是这一时期陵墓的最具特色的代表,展示了米诺斯贵族葬礼的盛大与奢侈。它位于克诺索斯王宫南部,用方正的巨大石块砌成。墓室中有庭院、圆柱厅、神堂、内室等,内部有走廊与各室相通。圆柱厅中的墙壁上绘有象征权力的双面斧。整座分明是依照王宫的布局修建的,而且规模丝毫不逊色于王宫。死去的国王俨然是做为至高无上的判官审判着阴间的一切的。 迈锡尼时期,普通百姓被埋在山坡上或是岩石的地下室中,死者有一个存储器皿、武器和装饰品。国外的安息地则是当时流行的竖穴墓。坟墓高大宏伟,随葬品有各种贵重物品。晚期的迈锡尼文明中,王族墓流行圆顶墓,随葬品一般为十分精致的金银制品。其中“阿特柔斯王宝库”的园顶墓体现了这一时期的陵墓特色。墓高13米,直径14.5米,东侧有宽6米,长35米的墓道,大门高10.5米,有重达120吨的巨石做盖。 从荷马时代到古典时代,希腊人的丧葬仪式的基本程序一直延续下来,没有多大改变。即清洗尸体、涂油尸裹、停尸举哀、焚烧或土埋。其间必须有亲朋好友的恸哭,送葬的人群,主祭人的祈祷奠酒,奉献祭品牺牲,最后是葬礼宴会。 在仪式的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是不可忽略的。对死者的清洗、涂油、包裹是一种仪式化的洗涤,以达到净化的目的。家人的悲痛有一整套仪式化的行为来表达:死者的亲属拔掉自己的头发,撕破衣服,捶胸顿足,嚎啕大哭,翻滚在脏杂的污秽里,发出悲戚的长号,呼唤着死者的名字——这不仅能减轻失去亲人的痛苦,而且是一种对于死者的义务,只必需的。尸体一般停放三天后出殡,富人多用马车装载棺木。在送葬的队伍中,通常是男人走在最前面,妇女跟在棺木的后面。每个家族有自己的墓地。葬礼有死者最亲近的人来主持。他负责向死者献祭,祈祷并行奠酒礼。如果是火葬,还需要他从灰烬中将死者的遗骨收拾起来,放在骨灰翁里。祭献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生活用品,对男人多祭献武器、刀剑和男人的饰品;对女人多祭献珠宝、衣服和纺织用品。也有床、椅、陶罐、水瓶等,这些物品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泥土捏制的代制品。另一类是食品和动物牺牲。在祭献死者是,人们总是小心地在坟墓旁将牛奶、葡萄酒以及动物的鲜血注入地下,以供死者享用。一些富人的墓前还有

中国古代中央制度演变的特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古代中央制度演变的特点 篇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历程的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历程的特点: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不断被加强。对中国努力实现现代化的认识:中华民族为实现现代化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国历史发展主旋律:追求大一统(文化思想) 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的积极作用:利于多(中国古代中央制度演变的特点)民族统一的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认识:是培养封建官吏的。 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民主与法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民主需与法制相辅相成。 宰相:秦汉开始设立,历代逐渐削弱宰相权力,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本质是君主专制的加强。 秦汉清采取文化措施的根本目的:加强思想控制,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稳定。影响:形成文化专制,禁锢人们思想,不利于社会发展。 中国近代政治体制变化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资产

阶级民主逐渐走向人民民主。由二战的提高国家地位的因素:为世界多做共享/承担国际责任。 促进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因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政策适当;人口迁移美国发展之路对我国的启示:要坚持民族独立;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维护国家统一1894—1919 年间中国社会发展的认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历程。 新中国建设与发展历程的认识:是曲折艰难的。党和政府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殖民掠夺;资产阶级革命;科技革命;工业革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 15世纪至19世纪英国发展过程中折射出的实际历史发 展趋势:资本主义的诞生与确立。 造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原因:西方先确立了民主的政治制度;率先丰富了自然科学知识;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影响英美发展的共同因素:先进的政治制度;先进的科 学技术的应用;和平的环境;适当的经济政策和改革。 近代欧洲发展的历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完善法制;变革制度;科技创新;加强合作。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兰台世界2012·2月上旬 ………………………………………………………………………………………………………………………………………………………症下药;或选择他所信奉的理论原著,为之布道;或填补士人阶层的知识空白,提倡新知。他绝不是无的放矢,视翻译为玩意儿。具体而言,《天演论》敲响了亡国灭种的警钟,为救亡运动作了总动员,也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社会通诠》展示了一幅由图腾社会到宗法社会、再到军国社会的完整社会进化图式。《原富》为中国人民自强求富贡献了 “自由平通”的方略。《群学肆言》强调了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对国家政治的指导作用。《穆勒名学》与《名学浅说》介绍了近代西方格物穷理的治学方法。《群己权界论》、《法意》介绍了自由民权学说、三权分立学说以及君主立宪的优点。严复以一己之力,率先独立翻译出横跨如此众多学科的西学名著,在中国近代史上绝无仅有。他在近代西学东渐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得到众多同时代及后辈学者众口一词的认同与推崇。如蔡元培先生认为,“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推 其为“译界之宗师”[1]。 就社会影响而言,“严译名著”为救亡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处于学问饥荒时代的中国人提供了精神食粮。在严复的译著中,《天演论》被众多的中小学堂选作教材;《原 富》曾被南洋公学选为教材;《名学浅说》也是如此,如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年第九次印刷的该书即注明 “师范学堂小学堂用”。3.兼容古今,会通中西。严复从事的翻译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西方文化的移植过程,它还存在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可以说,严复的译作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其特殊地位,这是与他将西方文化所作的特殊处理分不开的。 严复译书喜用汉以前字法句法。严复采前人译佛经的方法翻译西书,不另例体裁的 目的是他当时想改变普通士人对西学的轻 视态度,给那些顽固守旧的老朽开一点窍,他不得不用古雅的文章来译,叫他们看得起 译本,进而看得起“西学”。严复认识到自己所译书对于那些仍在中古的梦乡里酣睡的人是一副副难以下咽的苦药,因此他在上面涂了糖衣,这糖衣就是一般士人所最醉心的汉以前古雅文体。这种方法取得了成功,它使得那些对西洋文化无兴趣甚至有反感的人也认真阅读和思考起来,在学界取得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胡适说:“他对于译书的用心 与郑重, 真可佩服,真可做我们的模范!”严复的翻译从内容上说是输入西学,从形式上看则是继承中学。此外,在他的译著所加“按语”中,还有大量讨论中西学术的文字,它们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严复会通中西文化的愿望,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严复个人的学术见解,其中不乏对传统学术的评价和精审。 综上所述,严复的译著实际上是集传播西学、 整理国故、表达政见于一体,如果将“严译名著”单纯视为一种西学著作的普通中译本,就等于浅薄地阉割了“严译名著”中的重要内容。翻开“严译名著”,不仅诸多兼容古今、会通中西的个案值得研究赏析,严复这种创造性的治学方法尤其值得后辈学者再三致意。对中国今后的文化建设而言,严复式的译者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皮后锋.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严复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韩江洪.严复话语系统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王克非.严复与日本启蒙学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4]俞政.严复著译研究[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5]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6]沈苏儒.严复翻译理论研究[M].商务印书馆,1998.★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丧葬习俗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朵璀璨耀目的奇葩,它所蕴藏的古代社会信息量是其他任何礼仪风俗都无法与之媲美的,成为我们今天全面了解古代社会一面不可或缺的镜子。人们从古代丧葬习俗研究入手往往会取得窥一斑而知全豹之功效。 一、中国古代丧葬习俗特点 1.生死并重。在灵魂不灭观念支配下,古人心目中往往存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是活人生存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鬼魂出没的彼岸世界即中国人通常所说的阴曹地府。在中国古人看来,人死并不意味着烟消云散,它既可以说是现实生活的结束,又可以说是另外一个世界新生活的开始。 也就是说,人死就像搬家一样,在九泉之下依旧会好端端地生活,衣食住行与往日相同。故古人在人死之后总是按照其生前的生活习性来安排后事,调强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史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史又云:“使生死始终如一,一足以为人愿,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报也。”这就告 诉我们对待死者应该和对待生者一样,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一成不变地复制到鬼魂世界,从而体现出生死并重的特点。其实,这一特点在中国古代丧礼习俗中不乏反映。譬如:把死者装进棺材时,为其准备足够的衣物,以供死者一年四季穿戴之用;修筑坟墓时,仿照人间房屋的样式,以寓意死者在生时的居室;殡葬和祭祀时,大量焚钱烧纸,以供死者在冥界用作货币等。 2.等级色彩鲜明。在古代中国,如果人们在生前的社会地位不同,其死后丧葬待遇也会有别,例如:坟墓的高度大小、随葬品之多寡、碑志的规格等,都依据相应等级而有所不同。 清朝礼制规定:“公侯墓地一百步,坟高二丈,围墙高一丈;一品墓地九十步,坟高一丈八尺,围墙周围三十五丈;二品墓地八十步,坟高一丈四尺,围墙周围三十五丈;三品墓地七十步,坟高一丈二尺,围墙周围三十丈……七品以下墓地为二十步,坟高六尺,围墙周围 十二丈;庶人墓地九步,坟高四尺,围墙周围八丈。” [1] 不仅如此,同样是死,不同社会身份的人死了,对其死的称谓也完全不同。据《礼 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死者称谓尊卑不同,可见社会等级昭然。另外,丧仪中“饭含”的习俗也是社会等级森严的佐证。《说苑· 修文》载:汉制规定“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如果违背丧仪的规定, 官府往往会以“僭越”的罪名查办。史载:汉桓帝时,宦官赵忠僭越礼制,私自使用“玉匣”葬父,结果,“发墓剖棺,陈尸出 之,而收其家属。”[2] 就这样,人们借助丧葬礼 仪将人世间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关系堂而皇之地植入鬼魂生活的阴曹地府。 3.以儒家《仪礼》、《礼记》为圭臬。儒家崇尚孝道,而对送终之礼尤为注重。《论语·为政》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在周秦诸家学派之中,儒家谈论丧葬可 谓最多。儒家经典之作《仪礼》,此书杀青于先秦时期,收集了儒家所规定的各种礼仪制度,其中,《土丧礼》、《丧服》、《既夕礼》等就是专门撰写丧葬礼仪的。儒学的另一部经典之作《礼记》,也用不少篇幅详细阐述了有关丧葬的礼仪规范。作为儒家的两部经典之作《仪 礼》和《礼记》,奠定了此后中国古代丧葬制度 □魏登云陈华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案博览 档Dang'an Bolan 52

中国古代经济史试题

中国古代史经济专项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先秦时期,引起“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国家走向统一 B .分封制的瓦解 C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 .铁器牛耕的推广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直有着美好愿望——“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是( ) A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B .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模式 C .有家畜养殖业的传统 D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3.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 陕西民间剪纸 河北民间剪纸 A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 .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 .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4.水利工具是农业进步的基础,与图一相比,图二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 A . 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 B .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 .能够利用水利鼓风冶铁 D .灌溉时节省了人力 图一 图二 5.右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 ) A .春秋时期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 B .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C .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活化 D .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 6.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 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 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 经济基础是( ) A .小农经济 B .佃农经济 C .庄园经济 D .商品经济 7.下面材料,可反映出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特点是( ) A .家庭为单位 B .男耕女织 C .休耕轮作 D .精耕细作 汉朝代田法模型 8.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 “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 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 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 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载种。

陕西文化概述

陕西文化概述 陕西在上古时代是华夏“九州”中的“雍州”,历史悠久,早在11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在灞河两岸生息繁衍;西安城东的半坡遗址,展示着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大约五千年前,华夏始祖炎帝、黄帝带领各自的部落,在陕西北部黄土高原一带开创了中华文明;后稷开启农耕文明,仓吉创造汉字,张骞发轫丝绸之路,司马迁独领传记史书之风骚……无不标志着陕西古代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中心。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长达1180年。另外还有刘玄、赤眉、黄巢、李自成4次农民起义在此建立政权。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陕西具有重要的位置。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延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13个春秋,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这里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为炎黄子孙的生存、繁衍和人类历史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文明发祥】陕西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大约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制造和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采集果实和狩猎鸟兽。1963年发现的“蓝田猿人”,是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为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约三四万年前,关中地区的原始人类逐步进入氏族公社时期。1953年发现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就是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的一座定居村落。 【农业发祥】陕西是我国农业生产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大约在6000年前,半坡人就在这里从事农业生产,饲养家畜,打猎捕捞,采集果实。当时种植的谷物主要是粟。传说中最早从事耕种稷和麦的人,是陕西关中周人的祖先。到了西周末年,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并向其他地区传播。

古代丧葬礼仪文化常识

古代丧葬礼仪文化常识 古代丧葬礼仪文化常识 发布时间:2020-05-24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应分为丧礼、葬礼、服丧三个部分。编为你整理了古代丧葬礼仪文化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1、丧礼 死者临终时,要将其抬到正厅的床上,头朝东,然后脱去内衣,换上新衣。家里人则要保持安静,不能喧哗,围坐在病者的周围,观察他的手足。要特别注意的是,男子不能死在女子手中,女子也不能死在男子手中;当咽气时,妻子女儿不能握住男子的手足,丈夫儿子也不能握着女子的手,否则就是不吉利。在病者还有一口气时,要在口鼻之间放一块新棉花,棉花不动时,就标志气已断绝,即将其抬到南窗下早已准备好的床上,盖上新被子,并将珠玉等放入口中,使口不闭合。接下来开始招魂,含有再一次挽留死者的意思,由主持招魂仪式的“复者”爬上屋顶,一边挥动死者的寿衣,一边向象征着“幽界”的北面空中大声呼唤:“××,你回来呀!”共呼三长声(男的唤名,女的唤氏),以示魂魄已归返于寿衣,然后将寿衣再覆盖在死者身上,表示魂魄又回到了死者身上。 等到给死者洗浴完毕,就开始吊丧。丧家主人先向亲朋好友发出讣告,等到来客吊衤遂(即吊唁者向死者赠送衣被)时,孝子们披发赤足,放声恸哭,且边走边捶胸膛去接客人。孝子们还为死者制作一面“明旌”(也叫“铭旌”,即按死者生前的等级身份制作的旗子),上书“××之柩”,再用木板刻制牌位,置于中庭,象征死者的亡灵,将明旌覆盖在牌位上。孝子孝女则要守灵,按长幼分别恸哭尽哀,还要拄“哭丧棒”(表示因过度悲伤,非拄杖不能站立。) 吊丧期间,家属亲友禁忌颇多,通常非丧事不谈,禁洗面垢,妇女尤忌涂脂抹粉,平日禁酒肉,吃素菜淡饭,以示哀恸。 第二天举行小殓,即为死者穿入棺的寿衣。衣上都用布条打结代替钮扣,以示穿上后再不打算脱下。当尸体穿好寿衣迁到尸床上之后,还要用绢垫头,补好两间空处,缠紧两腿,然后覆盖上丧被,再用布条扎紧(一道竖、三道横)。孝子们袒开上衣,用麻绳束发,妇女们则露出发髻,去饰带麻,都不住地顿脚、恸哭。小殓结束后,以酒食为死者祭奠,称小殓奠。当晚,庭中灯火彻夜通明。第三天举行大

古代殡葬礼仪

古代殡葬礼仪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多民族的礼仪之邦,礼的中心内容是承认亲疏、尊卑、长幼的差别,礼强调以亲统疏以尊统卑,以长统幼,在下者敬在上者。以此制定各人的行为规范,礼的基本精神是“孝”和“敬”,疏敬亲,卑敬尊,幼敬长,孝就在其中。 特别是红白喜事方面,更是隆重,民间办丧事无论贫富举动大小一般都会请法师来做法事,由于人们受“儒、释、道”三教园融的影响,在宗教信仰上,往往佛道不分,有的甚至把道教当成佛教,关于法事的内容形式,丧家未必全懂,主要是由了事的一手安排。 凡做法事诵径,有用九位、十一位、十三位不等,个别情况可多至十五位、四十九位,少则三位、五位,一般情况根据家属的经济状况来决定人数。 《动土、安放礼仪程序》 一、准备供品 香一扎、烛一对、水果五种、杯碟若干、纸钱、鞭炮若干、酒、茶各一。 二、贡品摆放顺序 A、蜡烛 B、香 C、生果 D、酒 E、茶 F、其他 三、程序 1、摆放供品: ①香、烛②五色果(生果五盘摆单数)③三茶五酒(酒在茶前面) ④其他 2、动土或安放(长子亲自安放) 3、封穴 4、跪拜 (先子、媳、后女儿、女婿、再孙儿、孙媳、再子侄、朋友等;手拿三柱香,跪拜三次,起身,躬三次即礼成) 5、化宝(烧纸) 6、燃放鞭炮 7、礼成 治丧是中国人为发送亡者,特别是年老去世这体制改革举办的一种活动,丧事的活动历史悠久,传统的长礼仪式非常之繁琐,到北宋司马光书仪.丧礼中仍归结有二十多条之多,这一繁锁的丧礼程序中所体现的原则,一是"孝",二是"敬",古人希望通过规范人们的丧事操作来淳化人,强化两代人之间的联系,以此提供一条社会性的感情纽带,从而促进社会的治理,现代丧祭礼仪源于代丧祭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演变和革新新式治丧礼仪注重简捷哀思四个字。 现按后世较通行的初俭、殓、殡、出殡、下葬的五步骤分述如下: 在人快要临终前,子女等直系亲属守其侧,听取遗言,証实死亡之后要亲属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帖,通报死讯,旧时丧俗,人死后要用纸式布巾覆其脸上以衷对死者的尊重。 人死后,因为被理解为到另一个世界生活,因而要为死者沐浴、整容,然后入殓入殓时注意:死者头朝里脚朝外,入殓后,要有一段时间的停柩待葬,称为殡,殡的时间地点因人而异,亲属换丧服,戴孝帽,要进行悼念,超度设灵等,亲戚朋友前来吊丧,吊丧按隆重礼义,行三跪九叩之礼,出殡的前一天晚,长家整夜

中国古代史(通史)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先秦时期 【阶段特征】 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时期,是奴隶社会形成、发展、繁荣、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和奠基时期 一、政治:(1)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 (2)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地方管理制度。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3)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 二、经济:(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氏族公社公有到夏、商、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三、思想文化:“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文字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知识整合】 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2)分封制——地方行政“封建时代”的开始 ①背景: A、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周,史称西周。 B、内外服制度使中央与地方关系松散,加之西周建立后,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周公执政后,修改了商王 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 ②分封目的: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③内容: A、分封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 B、分封核心内容:分封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 C、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楚等。 D、权利和义务: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王政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定期朝贡、朝觐述职等义务;受封诸侯在自己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E、等级序列:天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④瓦解: A、事件:楚王问鼎(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射中王肩、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B、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崩溃;诸侯实力增强,周王室衰落。 ⑤影响:

陕西十大文化符号

陕西十大文化符号 历时一个月,6000余名读者参与,十余位文化名家把关,58991票,终于选出了咱陕西今天的十大文化符号:兵马俑、大雁塔、黄帝陵、西安城墙、革命圣地延安、秦腔、碑林、秦岭、半坡遗址、羊肉泡馍。由于陕西文化厚重博大,为了尽量减少此次评选留下遗憾,我们在读者建议、专家推荐的基础上,另设立了十大入围文化符号。 兵马俑 无论是影响力、知名度还是“含金量”,兵马俑成为陕西文化符号都当之无愧。有句话叫“没去过兵马俑,就等于没到过中国”,兵马俑和秦始皇陵已经成了国际友人来中国必选的旅游景点,它不仅是陕西的,也是中国的文化符号。 兵马俑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浩大、气势宏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最伟大发现,目前是陕西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坑的规模宏大,三个坑共约有2万多平方米,坑内共计有陶俑马近八千件,木制战车一百余乘和青铜兵器4万余件。其中一号坑规模最大,面积12000平方米,有俑马六千余件;二号坑次之,面积是前者的一半,有俑马千余件;三号坑只有500余平方米,内有武士俑68个。根据考古判断,这几座从葬坑象征着始皇生前的宿卫军守卫着陵园,而三座坑是按兵法布阵的,其中三号坑是总指挥部统帅三军。这是世上无与伦比的地下军阵,站在一号坑前最令人感到强烈的震撼:最前面的是前锋,二百一十名武士俑,横列三队,手持弓驽,背负箭囊;后面紧紧跟随的是身穿铠甲的步兵,间杂着驷马战车组成四十路纵队从十几条坑道里涌出;军队左右各有侧翼,末尾又有三列后卫。整个军阵布局严密,酷似待发之势,令人联想到当年始皇帝金戈铁马,横扫六合,所向披糜的声威。兵马俑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可低估,而兵马俑更是全世界的一个奇迹,他让外国人赞叹,让中国人骄傲! 西安城墙 在哪里还能看到比西安城墙更为完整的古代城防建筑?没有了,陕西仅此一座,中国仅此一座,世界也仅此一座。 明洪武年间,在明太祖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一座大于唐皇城的城垣拔地而起,600多年后,西安城墙最初的防御功能早已成为历史。现在,西安城墙连同它四周近百万平方米的绿化带——环城公园,成为今天西安人休闲娱乐、外地人凭吊历史的文化景区。 秦岭 “试登秦岭望秦川,遥忆青门春可怜”,在众多古代诗歌中,秦岭是出现频率很高的自然景观。同时,秦岭是“界线”。在地理学家眼里,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在动物学家眼里,秦岭将动物区系划分为古北界和东洋界;在气候学家眼里,秦岭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在文学家眼里,秦岭和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母亲河,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秦岭山脉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

六畜兴旺 中国古代六种家养动物何时出现

六畜兴旺中国古代六种家养动物何时出现? 六畜兴旺 中国古代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说,“六畜”这个词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九年》(公元前641年)的“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另外,在《周礼》里,有“其畜宜六扰”的记载,汉代郑玄注:“六扰,马、牛、羊、豚、犬、鸡。”可见马、牛、羊、猪、狗和鸡是中国古代的六种主要家养动物。研究这六种家养动物起源或出现的时间、地点、作用等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时期,没有发现家养动物。属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年代均在距今12000年以前。研究人员在这些遗址中分别发现了栽培稻的植硅体、陶器、石器和骨器等。据此,可以把中国古代栽培作物及制作陶器起源的时间追溯到距今约12000年以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遗址里发现的动物种属都属于野生动物,现在还没有任何依据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存在家养动物。 依据我们的研究,中国的家养动物最早出现于距今约10000年左右,较栽培作物及制作陶器起源的时间晚了将近2000年左右,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特点。这里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狗、猪、羊、牛、马、鸡等主要家养动物出现的状况。 狗 按照目前为止所知的材料,中国最早出现的家养动物是狗。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出土了一块狗的左下颌骨,它的下颌缘有明显的弧度,与狼的下颌缘呈笔直的状况不同;齿列长度为79.40毫米,这个尺寸比狼要小;其牙齿的排列也比较紧密,与狼的牙齿排列比较稀松区别明显;其下颌骨上的各个测量点的尺寸都比狼要小。依据这些判断,可以肯定南庄头遗址出土的这块下颌骨属于狗。在距今大约9000年前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中,有11条狗被分别埋葬在居住地和墓地里,这是当时人对狗的一种有意识的处理,显示出当时的人和狗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贾湖遗址的狗的下颌骨齿列及各个测量点均小于南庄头遗址的狗。可见在人的饲养过程中,狗的齿列长度随着年代的推移逐步变短。由于南庄头遗址出土的狗的齿列与狼的相比已经明显缩短了,所以我认为中国家养狗的历史不会停留在距今10000多年前的南庄头遗址这个时间段里,还可能向前追溯。 对照现在狗的用途,再结合考古遗址中出土的狗的状况,推测当时人类饲养狗的目的,可能主要是为了狩猎、看守家园、作为随葬动物或宠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