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

常用的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
常用的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

常用的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

摘要:混凝土无损检测即混凝土非破坏性检测,就是在不破坏待测构件原来的状态、化学性质等前提下,通过获取混凝土、钢筋等相关的物理量,并充分利用所获取的物理量采用相关曲线拟合数据处理等方法,推定混凝土质量(强度、缺陷)以及钢筋的情况。简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如回弹法、超声波法、钻芯法、超声回弹综合法等,讨论了这几种检测技术的原理以及优缺点,并对现在无损检测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些建议以及对新型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混凝土无损检测强度缺陷

混凝土作为目前最重要的结构工程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如何准确地鉴定结构混凝土的质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针对在用的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优缺点以及使用范围等的归纳和总结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为提供可靠的混凝土质量提供有力保证。

1 常用的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

1.1回弹法

回弹法是通过测定混凝土表面硬度来推定其抗压强度。

工作原理:一个标准质量的重锤,在标准弹簧弹力的带动下,冲

管道无损检测方案

管道无损检测方案 1.概述 本工程各种管道约15000米,分不锈钢SS304、SS316、碳钢、合金钢、PP/GRP、CS+PTFE等多种材质。根据工艺、技术的不同要求,现场需拍片约40000张,硬度试验900点。 本方案编制参考了招标文件中技术说明S-00-1540-002以及美国ASME标准(1986)。 2.检验项目 2.1射线探伤 ⑴射线探伤的检查比例,按照JGC在“技术说明”中的要求执行。 ⑵射线探伤的检查比例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⑶要求100%检查的管道应逐个焊口整圈100%检查,确保不漏检。 ⑷要求10%抽检的管道应按相应焊工的相应焊缝按10%比例整圈检查。 ⑸管径≤3″厚度δ≤7.62mm采用双壁双影椭圆透照,每个焊口间隔 90°各拍一张,共两张。 ⑹管径=2″厚度≥8.74mm;管径=2-1/2″厚度≥9.53mm;管径=3″厚度≥11—13mm时应采用双壁单影分段透照,拍摄四张。 ⑺管径≥4″采用双壁单影或单壁单影透照,每个管口至少拍摄四张,T各种规格管道焊缝的拍摄数量应与现场测试检查程序中的要求一致。 ⑻胶片选用FUJI“100”型。采用的铅箔增感屏,当采用X射线探伤时,前屏厚0.03mm,后屏厚0.1mm;当采用γ射线探伤时,前后屏厚均为0.1mm。 ⑼10″以下包括10″的管道探伤时,胶片规格为10″×4″;12″-72″的管道探伤时,胶片规格为12″×3-1/3″。有特殊要求的按要求执行。

⑽ 所摄底片应无划伤,水迹,伪缺陷,当采用X 射线时AB 级的底片黑度D=1.8-3.5,当采用γ射线时底片黑度D=2.0-3.5,底片象质指数均应满足不同厚度的要求。底片上标识应齐全(包括管段号,焊口号,焊工号,拍摄日期,返修次数)。 ⑾ 用Ir192γ射线探伤时,应加装准直器,以减少散射线对底片像质的影响。 ⑿ 大口径管预制时,对接焊缝可采用环焊缝内透法或环缝外透法。现场组对焊缝,可采用双壁双影或双壁单影法,具体方法见图示。 探伤设备的选用:当穿透厚度<20mm 时用X 光机探伤,其穿透力应能满足透照工件的要求;当穿透厚度≥20mm 时用Ir192γ探伤机,其影像应与X 光底片相同。探伤机的操作机构应安全可靠,源强应能满足探伤工艺要求。 ⒀ 环焊缝透照的最小焦距: L AB 级=10d ×L 22/3 k=T ′/ T ≯1.1 小口径管环焊缝椭圆透照的最小焦距 Lmin=d ×δ/ug+δ 射线源射线源 胶片 胶片 胶片 射线源 双壁单影 单壁单影 胶片射线源 胶片 胶片 射线源 射线源 双壁双影 (椭圆

混凝土无损检测实验报告

无损混凝土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班级: 组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6月3日

目录 实验一、混凝土配制实验 (2) 实验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3) 实验三、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6) 实验四、综合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9) 五、实验总结与分析 (11) 参考文献 (12)

学生实验守则 1.实验前必须预习有关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内容、目的和方法, 并写出预习报告。否则,不得进行实验; 2.学生进入实验室,不得大声喧哗、打闹,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 制度; 3.实验室内各种仪器设备未经有关人员同意,不得任意动用; 4.使用仪器设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停止使用, 并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因违反操作规程(或未经允许使用)而造成设备损坏,按学校规定处理; 5.实验时应严肃认真,亲自动手,并及时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实 验结束,应将实验结果交指导教师审阅; 6.实验完毕,应将仪器设备擦洗、整理,清扫地面,经指导教师同 意后,方可离开; 7.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不得转抄他人结果,并按指定时间交给指 导教师批阅。

实验一、混凝土配制实验 实验条件:湿度51 %,温度25 ℃实验时间:2015 年 4 月 2 日 1. 实验目的: 制作强度为C45混凝土试块,为之后的强度检测实验做准备 2. 实验仪器: 搅拌机,磅秤,天平,台秤,拌板,拌铲,盛器等 3. 实验原材料: 1.配制 25 L混凝土材料用量: 水泥 9.92 kg 砂 13.60 kg 卵石 31.74 kg 水 4.25 kg 外加剂 g ( %) 水泥标号:42.5;石料最大粒径30㎜;砂表观密度2600㎏/ m3;石子表观密度2630㎏/m3;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卵石:水=397:544:1270:170 3.砂率:30% 4.水胶比:W/B=aa×?b/(?cu,0+aa×ab×?b)=0.43 4. 试验方法: 1.根据计算所得的配合比配置25L混凝土并拌合 2.将配制好的混凝土装模,在振动台上振实成型 3.将成型后试件编号并静置,一天后进行拆模将混凝土试块放入标准养护室中养护28d

常用无损检测技术分析

158 第三篇 常用无损检测技术 第15章 射线照相检测技术 15.1射线照相检测技术概述(Ⅱ级人员仅要求本节内容) 射线是具有可穿透不透明物体能力的辐射,包括电磁辐射(X 射线和γ射线)和粒子辐射。在射线穿过物体的过程中,射线将与物质相互作用,部分射线被吸收,部分射线发生散射。不同物质对射线的吸收和散射不同,导致透射射线强度的降低也不同。检测透射射线强度的分布情况,可实现对工件中存在缺陷的检验。这就是射线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射线照相检测技术,利用射线对胶片可以产生感光作用的原理,采用胶片记录透射射线强度,在底片上形成不同黑度的图像,完成检验。图15—1显示了射线照相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射线照相检测的基本过程为准备、透照、暗室处理、评片,从底片上给出的图像,判断缺陷性质、分布、尺寸,完成对工件的检验。 图15-1 射线照相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图15-2 光电效应示意图 射线照相检验技术可应用于各种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各种产品缺陷的检验。检验技术对被检工件的表面和结构没有特殊要求。检验原理决定了,这种技术最适宜检验体积性缺陷,对延伸方向垂直于射线束透照方向(或成较大角度)的薄面状缺陷难于发现。射线照相检验技术特别适合于铸造缺陷和熔化焊缺陷的检验,不适合锻造、轧制等工艺缺陷检验。现在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电子、兵器、核能等工业领域。 射线照相检测技术直接获得检测图像,给出缺陷形貌和分布直观显示,容易判定缺陷性质和尺寸。检测图像还可同时评定检测技术质量,自我监控工作质量。这些为评定检测结果可靠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射线照相检测技术应用中必须考虑的一个特殊问题是辐射安全防护问题。必须按照国家、地方、行业的有关法规、条例作好辐射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发生辐射事故。 15.2射线照相检测技术基础 15.2.1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射线按其特点分为二类: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以下仅讨论X射线与γ射线(电磁辐射)。 X射线、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光量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光量子与原子、原子核、原子的电子及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主要的作用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和瑞利散射。图15—2、图15—3、图15—4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作用示意图。

试验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平台-桥梁结构无损检测技术

试题 第1题 在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中,属于无损检测方法的是: A.钻芯法 B.拉脱法 C.回弹法 D.射击法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第2题 按规定在回弹仪需要进行率定时,在标准钢砧上率定回弹值应为: A.60?2 B.80?2 C.60?1 D.80?1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第3题 回弹仪使用超过()次,应进行常规保养。 A.2000 B.3000 C.5000 D.6000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第4题 使用回弹仪检测时,如回弹仪处于非水平状态,同时混凝土检测面又不是混凝土的浇筑侧面时应: A.进行角度修正。 B.进行不同浇筑面修正。 C.对测得的测区平均回弹值,先进行不同浇筑面的修正,再进行角度修正。 D.对测得的测区平均回弹值,先进行角度修正,再进行不同浇筑面的修正。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第5题 使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应优先采用: A.地区测强曲线(如果有) B.统一测强曲线 C.专用测强曲线(如果有)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第6题 在做混凝土的碳化试验中需配制指示剂,指示剂的配制为: A.用蒸馏水配制酚酞浓度为5~10%的酚酞溶剂。 B.蒸馏水配制酚酞浓度为1~2%的酚酞溶剂。 C.用75%的酒精溶液配制酚酞浓度为5~10%的酚酞溶剂。 D.用75%的酒精溶液配制酚酞浓度为1~2%的酚酞溶剂。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第7题 混凝土碳化会导致: A.混凝土的PH升高。

无损检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xxx市劳务移民安置 供排水及天然气配套工程无损检测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批准: 郑州石油天然气华龙无损检测有限公司

目录 目录 (1)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检测部署 (2) 1.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情况 (2) 2.检测机组人员配置 (2) 3.设备配置 (3) 4.施工时间 (3) 四.质量管理和HSE管理及措施 (3) 1.质量管理及措施 (3) 1.1质量管理 (3) 1.1.1质量方针 (3) 1.1.2质量目标 (3) 1.1.3质量承诺 (3) 1.2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3) 1.2.1检测人员的控制 (3) 1.2.2检测设备的控制 (4) 1.2.3检测材料的控制 (4) 2. HSE管理及措施 (4) 2.1HSE管理总则 (4) 2.2HSE方针 (4) 2.3HSE目标 (4) 2.4HSE承诺 (4) 2.5HSE管理措施 (4) 五、工期保证措施 (5) 1 保证工程检测进度 (5) 2对人员、设备、材料的要求 (5) 六、主要检测设备一览表 (6) 七、拟交工的无损检测竣工资料 (6)

xxx市劳务移民安置供排水及天然气配套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根据xxx市劳务移民安置供排水及天然气配套工程的具体特点,为确保管道环焊缝的检测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2.《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 3323—2005 3.《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2005 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点位于xxxx。所有中压焊口进行100%射线检测,合格级别为Ⅱ级。不能进射线检测的焊口,可采用渗透检测。焊口总数以实际检测口数为准。 三、检测部署 1、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情况: 2、检测机组人员配置: 根据工程量及工期的要求设定检测机组,并设暗室一个。无损检测人员暂行分配如下(可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再临时调整,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3、设备配置

无损检测技术综述

无损检测技术原理与应用 安全工程1401班 2014074201 1无损检测技术的定义及发展概况 随着中国科学和工业技术的发展,高温、高压、高速度和高负荷已成为现代化工业的重要标志。但它的实现是建立在材料高质量的基础之上的。必须采用不破坏产品原来的形状,不改变使用性能的检测方法,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性,这种技术就是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不损害被检测对象的使用性能,应用多种物理原理和化学现象,对各种工程材料,零部件,结构进行有效地检验和测试,借以评价它们的连续性、完整性、安全可靠性及某些物理信息。目的是为了评价构件的允许负荷、寿命或剩余寿命,检测设备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结构不完整性及缺陷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保障设备安全[1]。 无损检测技术是机械工业的重要支柱,也是一项典型的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工程应用技术。可能很难找到其他任何一个应用学科分支,其涵盖的技术知识之渊博、覆盖的基本研究领域之众多、所涉及的应用领域之广泛能与无损检测相比。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发给美国无损检测学会成立20周年的贺电中曾说过,(无损检测)能给飞机和空间飞行器、发电厂、船舶、汽车和建筑物等带来更高的可靠性,没有无损检测(美国)就不可能享有目前在飞机、船舶和汽车等众多领域和其他领域的领先地位。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技术,只有与国家大型工程项目结合,解决国家大型和重点工程项目中急需解决的安全保障问题,无损检测技术才能有用武之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2]。 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快速增强。近十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期,无损检测事业也处于蒸蒸日上的局面,其总体形势和水平已是十年前无法比拟。在我国各工业部门和国防单位,我国无损检测工作者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2]。 2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类型及其原理 目前常用的无损检测类型主要有超声检测技术、射线检测技术、磁粉检测技术、渗透检测和红外检测技术五种,本文选取其中3种检测技术对其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简单的讲述,选取超声波检测技术和红外检测技术这两种检测技术进行

无损检测方案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改造项目(燃料乙醇) 无损检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二0—七年三月六日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1.2编制依据及验收规范 (1) 1.3检测工程要求 (1) 二、主要检测项目的保证措施 (1) 2.1概述 (1) 2.2射线检测方案 (1) 2.3超声检测方案 (6) 2.4渗透检测方案 (7) 2.5磁粉检测方案 (10) 2.6保证措施 (13) 三、安全技术措施 (16) 3.1人员要求 (16) 3.2设备要求 (16) 3.3人员防护 (16) 3.4现场防护 (16) 四、应急预案 (17) 五、无损探伤JSA分析及防护方法 (18)

无损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燃料乙醇)项目共有三十台储罐,依据相关规范及标准,对罐体进行无损检测工作。 1.2编制依据及验收规范 1.2.1 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1.2.2 NB/T47013.1?6-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2.3 GB50341-2014《立式圆筒型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 1.2.4 SH/T3167-2012 《钢制焊接低压储罐》; 1.2.5 NB/T47015-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1.2.6 HG/T20569-2013 《机械搅拌设备》; 1.2.7计图纸文件要求的其他规范、规程; 1.2.8 GB18871-2005《射线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1.3检测工作要求 1.3.1发酵区储罐探伤要求: 底及次圈罐壁纵焊缝100%射线探伤,川级合格;底及次圈罐壁环焊缝和其余各圈纵焊缝20%射线探伤,川级合格;其余各圈环焊缝2%探伤,U级合格;罐壁所有丁字 焊缝100%射线探伤,U级合格;底圈壁板与罐底内外角焊缝100%磁粉探伤,I级合格; 罐底边缘板(外缘300mm对接焊缝100%射线探伤,U级合格;罐底板T型焊缝根部和表面100%磁粉探伤。 1.3.2乙醇成品罐区及乙醇中间罐区储罐探伤要求: 按GB50341-2014中的第12.2条及GB50128-2014中的第7.2条相关条款规定进行探伤。 二、主要检测项目的保证措施 2.1概述 1无损检测指令由本工程的无损检测业主工程师下达; 2无损检测依据《承压设备无损检测》(NB/T 47013.1 ~47013.6-2015) 为此,我公司制定了以下检测方案:射线检测采用以X射线探伤机检测法为主,对 不适合射线检测的部位采用超声检测;对于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检测:铁磁性的材料采用磁粉检测;非铁磁性的材料采用渗透检测。 针对既定无损检测方案,我公司对人员、设备、材料、工艺、设施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并在本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了详细的措施。 2.2射线检测方案 1. 总则 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燃料乙醇)项目。 1.2依据:GB50128-200《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NB/T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3检测人员:必须由取得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颁发的射线I级及I级

无损检测方案

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隆安-武鸣天然气支线施 工无损检测服务 无损检测方案 新疆鑫泰材料设备检测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 2018年7月5日

目录 无损检测方案摘要 (1) 1.0 编制依据 (2) 1.1招标文件提供的资料 (2) 1.2国家现行的法令、法规,地区颁发的安全、消防、环保、文物等管理规定 (2) 1.3无损检测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 (2) 2.0 工程概况 (3) 2.1工程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开竣工时间 (3) 2.2自然条件、社会依托 (3) 2.3主要工程量 (3) 3.0 检测部署 (4) 3.1检测资源准备 (4) 3.2现场检测部署 (4) 4.0 主要工作程序 (5) 4.1概述 (5) 4.2射线检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程序(框图) (7) 4.3超声波检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程序(框图) (8)

4.5射线底片的保管、储存和查阅管理程序 (11) (1)射线底片的保管 (11) (2)底片的储存 (12) (3)底片的查阅 (13) 4.7射线检测工艺规程、工艺卡(现场准备执行的X射线检测工艺卡)射线检测质量保证措施 (13) (1)射线检测工艺规程及工艺卡 (13) (2)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及工艺卡 (26) (3)射线检测质量保证措施 (45)

无损检测方案摘要: 本无损检测方案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及工程概况,结合新疆鑫泰材料设备检测有限公司以往参与建设的同类型工程检测经验,罗列了无损检测方案编制依据、工程概况,详细叙述了该工程中标后将要采取的检测部署、主要工作程序、资源进场计划、检测质量保证措施、保证焊接进度措施和信息及文件管理。对业主特别关注的 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我公司将以科学、公正、优质、及时的检测服务为宗旨,以求真务实,严格诚实为指导,本着优化工艺、优选人员、优化设备、材料的原则,并制定详细的质量保证措施,规范检测行为,加强过程管理,保证检测科学、及时、准确、公正。1.0 编制依据 1.1招标文件提供的资料 1)《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隆安-武鸣支线施工无损检测招标文件》。 1.2国家现行的法令、法规,地区颁发的安全、消防、环保、文物等管理规定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09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Q/SY1002.1-2007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国务院第449号令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防护标准》GB18871-2002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57-1996 《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SY/T6276-1997) 1.3无损检测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 《钢制管道焊接及验收》SY/T4103-2006 《天然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69-2006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2013 上述要求及标准具体以施工图纸及总说明为准。

常用无损检测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检测方法优点缺点应用 射线检测 1.检测结果有直接记录——底片 2.可以获得缺陷的投影图像,缺陷 定性定量准确1.体积型缺陷检出率很 高,而面积型缺陷的检 出率受到多种因素影 响 2. 不适宜检验较厚工 作。 3. 检测角焊缝效果较 差,不适宜检测板材、 楱材、锻件。 4. 对缺陷在工作中厚 度方向的位置、尺寸 (高度)的确定比较困 难。 5. 射线对人体有伤害 1.焊缝透照。 2.平板对接焊 缝透照。 3.角形焊缝照 射。 4.管件对接焊 缝照射。 超声检测 1.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较高,而体积 型缺陷的检出率较低。 2.适宜检验厚度较大的工件,不适 宜检验较薄的工件。 3.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各种试件。 4.检测成本低、速度快,仪器体积 小、重量轻,现场使用较方便 5.对缺陷在工件厚度方向上的定位 较准确。1.无法得到缺陷直观图 像,定性困难,定量精 度不高。 2.检测结果无直接见 证记录。 3.材质、晶粒度对检测 有影响。 4.工件不规则的外形 和一些结构会影响检 测。 5.探头扫查面的平整 度和粗糙度对超声检 测有一定影响。 1.陶瓷气孔率 的检测。 2.陶瓷表面缺 陷检测。 3.钻孔灌注桩 的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1.磁粉检测对工件中表面或近表面 的缺陷检测灵敏度最高。 2.对裂纹、折叠、夹层和未焊透等 缺陷较为灵敏,能直观地显示出缺 陷的大小、位置、形状和严重程度, 并可大致确定缺陷性质,检测结果 的重复性好。1.随着缺陷的埋藏深度 的增加,其检测灵敏度 迅速降低。因此,它被 广泛用于磁性材料表 面和近表面的缺陷 1.压力容器的 探伤。 2.锻件探伤。 3.疲劳缺陷探 伤。

结构混凝土表观及内部缺陷无损检测技术继续教育

超声法检测中,换能器应通过( )与混凝土测试表面保持紧密结合。 A.胶粘剂 B.耦合剂 C.防腐剂 D.阻锈剂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题 超声法检测时应避免超声传播路径与附近钢筋轴线平行,如无法避免,应使两个换能器连线与该钢筋的最短距离不小于超声测距的( )。 A.1/2 B.1/3 C.1/4 D.1/6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题 根据《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的定义,不带波形显示的超声波检测仪( )用于混凝土的超声法检测。 A.不能 B.可以 C.经过验证可以 D.无法确定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题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结合面时,构件的被测部位应具有使声波()结合面的测试条件。A.垂直

C.平行 D.垂直或斜穿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5题 混凝土裂缝深度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是()。 A.尺量法 B.塞尺法 C.显微镜法 D.超声波法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6题 裂缝的宽度量测精度不应低于()。 A.1.0mm B.10.0mm C.1.0cm D.10.0cm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7题 超声法检测结构混凝土裂缝时,当结构的裂缝部位只有一个可测表面时,单面平测法适用于裂缝深度不大于( )的情况。 A.200mm B.300mm C.400mm D.500mm 答案:D

无损检测方案(第)

SINOPEC TCC

目录 总则 工程概况 编制依据 检测工序 检测人员的资格要求 检测部位的状态 射线检验方案 着色检验方案 磁粉检验方案 检验记录、报告及底片 检测人员的数量 检测主要设备、材料 质量保证措施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1.总则 本方案是用于拜尔聚异氰酸酯装置工程施工过程中无损检测的指导性文件。施工过程中遇到本方案未涉及问题的处理参见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标准。

2.工程概况 拜尔聚异氰酸酯装置位于上海市漕泾化学工业园区内,装置共分为生产车间、管廊、罐区1、罐区2、装桶间、装卸站台等6个区域,该工程的无损检测特点为:管道焊口小,底片编号复杂,施工质量要求高,拍片难度大. 3.编制依据 1)德希尼布天辰公司提供的拜尔涂料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聚异氰酸酯装置安装工程 的招标文件及附图 2)德希尼布天辰公司提供的工艺管道施工图 3)德希尼布天辰公司提供的管道安装布置及设计说明 4)GB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JB4730 压力容器无损检验 6)GB5023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7)GB 4792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8)GB 6417 金属熔化焊焊缝缺陷分类及说明 9)GB 9445 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规则 4.检测工序 无损检测工序如图1所示 图1:无损检测工序图 5.检验人员 1)从事射线检验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并与其工种和级别相适应 的资格证书,同时,亦需持有国家卫生防护部门颁发的射线安全操作资格证书。 2)底片评判人员必须具有Ⅱ、Ⅲ级资格证书。 6.检测部位的状态 1)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质量(包括余高高度)应经外观检查合格。表面的不规则

结构混凝土表观及内部缺陷无损检测技术(一)(二)继续教育答案

结构混凝土表观及内部缺陷无损检测技术(一)(二)继续教育答案 第1题 超声法检测中,换能器应通过( )与混凝土测试表面保持紧密结合。 A.胶粘剂 B.耦合剂 C.防腐剂 D.阻锈剂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题 超声法检测时应避免超声传播路径与附近钢筋轴线平行,如无法避免,应使两个换能器连线与该钢筋的最短距离不小于超声测距的( )。 A.1/2 B.1/3 C.1/4 D.1/6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题 根据《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的定义,不带波形显示的超声波检测仪( )用于混凝土的超声法检测。 A.不能 B.可以 C.经过验证可以 D.无法确定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题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结合面时,构件的被测部位应具有使声波()结合面的测试条件。

B.斜穿 C.平行 D.垂直或斜穿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5题 混凝土裂缝深度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是()。 A.尺量法 B.塞尺法 C.显微镜法 D.超声波法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第6题 裂缝的宽度量测精度不应低于()。 A.1.0mm B.10.0mm C.1.0cm D.10.0cm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7题 超声法检测结构混凝土裂缝时,当结构的裂缝部位只有一个可测表面时,单面平测法适用于裂缝深度不大于( )的情况。 A.200mm B.300mm C.400mm D.500mm

混凝土结构常用无损检测方法

混凝土结构常用无损检测方法 摘要:介绍了回弹法、超声波法、雷达法等各种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在实际工程中,宜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进行检测,以互相验证,提高检测的效率及可靠性。? 无论是工业及民用建筑,还是公路、铁路、水利及水电工程等都广泛使用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传统的混凝土强度检验方法是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试样,对试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由试验结果来评定混凝土的强度。由于试样的制作条件、养护环境及受力状态与原位混凝土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试样的实验结果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原位混凝土的质量状况,显然无损检测是获得原位混凝土真实质量的有效方法。早在20 世纪30 年代,人们就开始研究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1948 年,瑞士科学家施密特( E. Schmidt )研制成回弹仪;1949 年莱斯利(Leslie )等人用超声脉冲成功检测混凝土;60年代费格瓦洛(I. Facaoaru)提岀用声速、回弹综合法估算混凝土强度;80年代中期,美国的Mary Sansalone 等用机械波反射法进行混凝土无损检测;90 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涌现岀一批新的测试方法,如微波吸收、雷达扫描、红外线谱、脉冲回波等方法。我国从50年代开始引进瑞士、英国、波兰等国的超声波仪器和回弹仪,并结合工程应用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60 年代初我国研制成功多种型号的超声波仪器,随后广泛进行了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80 年代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除了超声、回弹等无损检测方法外,还进行了钻芯法、后装拔岀法的研究;90 年代以来,雷达技术、红外成像技术、冲击回 波技术等进入实用阶段,同时超声波检测仪器也由模拟式发展为数字式,可将测试数据传入计算机进行各种数据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混凝土无损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回弹法、超声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雷达法、冲击回波法、红外成像法、钻芯法、拔岀法及超声波CT 法等,其中钻芯法和拔岀法属局部破损或半破损检测方法。以下就各种方法的工作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作以述评。 各种无损检测方法工作原理及其特点述评 1.1 回弹法 回弹法是以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测得的回弹值和碳化深度来评定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强度的一种方法,它不会对结构或构件的力学性质和承载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在工程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回弹法使用的仪器为回弹仪,它是一种直射锤击式仪器,是用一弹击锤来冲击与混凝土表面接触的弹击杆,然后弹击锤向后弹回,并在回弹仪的刻度标尺上指示岀回弹数值。回弹值的大小取决于与冲击能量有关的回弹能量,而回弹能量则反映了混凝土表层硬度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可以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回弹值之间建立起一种函数关系,以回弹值来表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回弹法只能测得混凝土表层的质量状况,内部情况却无法得知,这便限制了回弹法的应用范围,但由于回弹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在工程上还是得到了广泛应用。 回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凝土强度与表面硬度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动能的钢杆件弹击混凝土表 面,并测得杆件回弹的距离(回弹值),利用回弹值与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推定混凝土强度。 通常采用试验的方法得到回弹值与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即建立混凝土强度f c cu与回弹值R之间 的一元回归公式,或混凝土强度与回弹值R及主要影响因素(如碳化深度)之间的二元回归公式。回归 的公式可采用各种不同的函数方程形式,根据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回归拟合,择其相关系数较大者作为实用经验公式。目常常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直线方程 f c cu A BR 幂函数方程 f c cu AR B

各常用电磁无损检测方法原理,应用,优缺点比较

一普通涡流检测 1原理 涡流检测是以电磁感应为基础,通过测定被检工件内感生涡流的变化来无损地评定导电材料及其工件的某些性能,或发现其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当载有交变电流的试验线圈靠近导体试件时,由于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的作用感应出涡流,涡流的大小,相位及流动形式受到试件性能和有无缺陷的影响,而涡流产生的反作用又使线圈阻抗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测定线圈阻抗的变化,就可以推断被检试件性能的变化及有无缺陷的结论。 2发展 1涡流现象的发现己经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奥斯特(Oersted、安培(Ampere ) , 法拉弟(Faraday、麦克斯韦(Maxwell)等世界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电磁作用实 验,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建立了系统严密的电磁场理论,为涡流无损检测奠定 了理论基础[l]。1879年,体斯(Hughes)首先将涡流检测应用于实际一一判断不 同的金属和合金,进行材质分选。自1925年起,在美国有不少电磁感应和涡流检测仪获得专利权,其中,Karnz直接用涡流检测技术来测量管壁厚度;Farraw首次 设计成功用于钢管探伤的涡流检测仪器。但这些仪器都比较简单,通常采用60Hz , 110V的交流电路,使用常规仪表(如电压计、安培计、瓦特计等),所以其工作 灵敏度较低、重复性较差。二战期间,多个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涡流检测 仪器的进步。涡流检测仪器的信号发生器、放大器、显示和电源装置等部件的性 能得到了很大改进,问世了一大批各种形式的涡流探伤仪器和钢铁材料分选装置,较多地应用于航空及军工企业部门。当时尚未从理论和设备研制中找到抑制干扰 因素的有效方法,所以,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涡流检测技术发展缓慢。 直到1950年以后,以德国科学家福斯特(Foster)博士为代表提出了利用阻

无损检测技术的方案

射线检测技术方案 一、射线检测设备和原材料现场验收程序 1)无损检测所用设备、材料的生产厂家、品牌必须由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认可。 2)材料和设备到场后应由专人负责接货、验收。审查随货配备材料合格证,材质证明书、说明书是否齐全,并根据装箱单对材料、设备进行外观检查,抽查、测试和鉴别标记,做好检查验收记录。 3)材料和设备到达现场经检查验收合格,并再经业主或监理认可方可使用。 4)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要坚决退货,合格的材料和设备按规定入库存放。 5)材料、设备的搬运和运输由设备材料负责人负责。并做好材料、设备的运输、搬运、储存、防护和管理。由技术质量负责人对此过程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材料、设备的搬运和运输要做到轻拿轻放,防止剧烈颠簸,避免仪器、设备在搬运过程中因碰撞而出现故障,以防止胶片出现折痕,药粉泄漏等情况发生。 6)材料、设备的管理要设立专用库房。库房内配备温度计,湿度计、灭火器具等,库房内保持通风、干燥。库房内材料摆放要整齐,并按要求做好状态标识。避免阳光直射。材料和设备要专人、专岗进行保管,保证其从入库到发放期间储存得当,防止因保管不当造成材料和设备损坏、受潮、腐蚀和丢失。 7)对材料的入库和发放要认真检查并做好记录。帐、卡、物相符。保管期间,要定期进行抽检,防止失效、变质,保证材料的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不能发放使用,杜绝不合格材料用到工程上。对设备要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对有故障的设备要及时进行维修,保证生产需要。 二、射线检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程序 1) 在接到监理检测指令后,随即依照指令对焊缝进行射线检测,应并在监理要求的时间内,将检测结果报送监理。 2) 检测责任人员在接到监理检测指令后,应对工件的结构、坡口形式、焊接方法及管壁厚度等进行了解,并核对监理指令与所透照工件是否相符,核对内容包括:项目名称、焊缝编号、管壁厚度等。在对焊缝进行射线检测前,应对焊缝外观进行检查,外观不合格有权拒绝检查并通知监理工程师,待施工单位整改合格后重新进行检测。 3) 每张底片必须有初评、复评工序。对底片评定质量,探伤技术负责人应进行抽查审核。对因片质不和格或曝光不足等原因造成底片需重拍或补拍的,应通知监理单位并及时组织

结构混凝土表观及内部缺陷无损检测技术继续教育

第1题超声法检测中,换能器应通过( )与混凝土测试表面保持紧密结合。 A. 胶粘剂 B. 耦合剂 C防腐剂 D.阻锈剂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第2题 超声法检测时应避免超声传播路径与附近钢筋轴线平行,如无法避免,应使两个换能器连线与该钢筋的最短距离不小于超声测距的( )。 A. 1/2 B. 1/3 C. 1/4 D. 1/6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第3题 根据《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的定义,不带波形显示的超声波检测仪( )用于混凝土的超声法检测。 A. 不能 B可以 C经过验证可以 D.无法确定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第4题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结合面时,构件的被测部位应具有使声波( )结合面的测试条件。 A. 垂直 B斜穿 C平行

D.垂直或斜穿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2.0 批注: 第5题混凝土裂缝深度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是()。 A. 尺量法 B. 塞尺法 C显微镜法 D.超声波法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 3.0 批注: 第6题裂缝的宽度量测精度不应低于()。 A. 1.0mm B. 10.0mm C. 1.0cm D. 10.0cm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 3.0 批注: 第7题 超声法检测结构混凝土裂缝时,当结构的裂缝部位只有一个可测表面时,裂缝 单面平测法适用于深度不大于()的情况。 A. 200mm B. 300mm C. 400mm D. 500mm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 3.0

无损检测技术论文

光电检测技术在无损探伤中的应用 系部名称:机电工程系 班级:10级电气自动化 学号:08011001 学生: 2012年5月

摘要 无损检测技术(Non-destructive testing),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并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由于并不影响被检对象的使用性能,无损检测技术在这些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光电检测技术是光电信息技术的主要技术之一它是以激光红外光纤等现代光电子器件作为基础通过对被检测物体的光辐射经光电检测器接受光辐射并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后续的处理,获取有用信息的技术。光电检测技术与无损检测技术的结合,可以取两者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将对常用的基于光电技术的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概述。主要论述红外检测技术、机器视觉检测技术、X射线检测技术等几种无损检测技术。对他们的原理和适用围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并举例说明了每一种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光电检测,无损检测,红外成像,机器视觉,X射线检测

目录 摘要.................................................................................................................. I 一、光电检测技术与无损检测 (2) (一)光电检测技术原理 (2) (二)光电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 (三)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3) 二、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 (3) (一)红外成像原理 (3) (二)焊接缺陷的检测 (5) 三、机器视觉技术与无损检测 (6) (一)机器视觉技术概述 (6) (二)机器视觉技术在钢板缺陷监测中的应用 (7) 四、X射线无损检测 (8) (一)X射线检测原理 (8) (二)X射线检测在铸件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8) 五、结论 (9)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措施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措施 1.1质量方针 坚持标准,公正求实,信守合同,一流服务。 1.2质量目标 射线检测底片质量合格率100%(对不合格的底片要及时补拍并达到合格); 超声波检测准确率≥99%; 检测比例符合率100%;。 检测指令执行率100%; 射线检测评片准确率≥91.95%(明显的缺陷影象特征不得错评和漏评,否则监理有权建议对评片人员进行清退处理); 检测报告准确率100%; 标准规范执行率100%。 1.3质量控制结构

1.4质量责任 1.4.1项目经理

1.4.1.1贯彻国家有关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定项目质量方针,领导并组织质量方针的实施。 1.4.1.2组织制定项目质量目标及质量政策,保证质量目标及质量政策的贯彻实施,组织管理评审,建立和不断完善项目质量体系,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1.4.1.3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关系,及时组织讲座和质量策划活动。 1.4.1.4组织制定和批准必要的质量奖罚等质量文件,鼓励取得显著工作成绩的人员和惩罚出现质量问题的责任者。 1.4.2技术质量负贵人 1.4. 2.1技术负责人负执行公司质量方针、质虽目标、质量政策,协助项目经理实现质量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1.4. 2.2技术负责人对项目工程质量保证工作中的技术问题负全面责任。负责技术改迸、技术培训、技术创新、技术监督工作,并在项目施工期间有义务对职工技术进行指导和监督。 1.4. 2.3工程准备阶段,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及涉及到的技术文献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射线检测工艺等技术资料,技术资料应涉及到整个检测工作的每一方面,包括:现场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射线检测工艺、暗室处理工艺等。 工程准备阶段,技术负责人有义务和责任对检测人员迸行技术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技术培训应涉及到整个检测工艺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现场作业,暗室处理,底片评定以及检测工作辅助性其它

回弹法检测实体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实践分析

回弹法检测实体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实践分析 【摘要】回弹法检测是无损检测混凝土强度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其精度不高、误差范围较大,混凝土的强度不仅与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生产工程有关,而且与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场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只能作为检查混凝土强度的一种辅助手段,应用回弹法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的结果,宜采取其它检测方法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回弹法;混凝土强度;准确度 前言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在我国使用已达到四十余年,因其简便、灵活准确、快速可靠、经济等特点在国内广泛应用。工程结构质量有怀疑时,均可运用回弹法进行检测。但回弹法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许多操作问题,容易形成误差。如何保证检测精度,使其在监督检验结构工程和混凝土质量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已成为众多工程建设者所关注的话题。 1简析回弹法检测实体混凝土抗压强度 混凝土强度的现场检测方法可分为两种:即有损和无损检测。有损检测是指在混凝土结构表面钻取一定数量的芯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无损检测是指在不破坏原混凝土结构的前提下,采用仪器设备对混凝土强度做出判断,常采用回弹法、超声波法、表面波法、拔出法对混凝土进行无损伤检测。上述方法中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是无损检测混凝土强度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特点 2.1影响回弹法准确度的因素 如操作方法、仪器性能、气候条件、混凝土构件的表面状态(平整度、碳化深度和含水量等)等,因此,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建设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中规定,地区测强曲线平均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4%,专用测量曲线平均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7%。 2.2不同行业采用的技术标准有明显差异 目前,我国对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尚没有制定国家标准,因为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很多,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水泥、砂石骨料、外加剂特性均不同。我国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方面现有多个行业标准和地方性标准。其中,建设部在2011年12月1日实施《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水利部在2006年12月1日实施《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混凝土结构常用无损检测方法

混凝土结构常用无损检测方法 摘要:介绍了回弹法、超声波法、雷达法等各种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在实际工程中,宜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进行检测,以互相验证,提高检测的效率及可靠性。? 无论是工业及民用建筑,还是公路、铁路、水利及水电工程等都广泛使用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传统的混凝土强度检验方法是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试样,对试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由试验结果来评定混凝土的强度。由于试样的制作条件、养护环境及受力状态与原位混凝土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试样的实验结果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原位混凝土的质量状况,显然无损检测是获得原位混凝土真实质量的有效方法。早在20 世纪30 年代,人们就开始研究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1948 年,瑞士科学家施密特(E. Schmidt )研制成回弹仪;1949 年莱斯利(Leslie )等人用超声脉冲成功检测混凝土;60 年代费格瓦洛(I. Facaoaru )提出用声速、回弹综合法估算混凝土强度;80 年代中期,美国的Mary Sansalone 等用机械波反射法进行混凝土无损检测;90 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新的测试方法,如微波吸收、雷达扫描、红外线谱、脉冲回波等方法。我国从50年代开始引进瑞士、英国、波兰等国的超声波仪器和回弹仪,并结合工程应用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60 年代初我国研制成功多种型号的超声波仪器,随后广泛进行了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80 年代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除了超声、回弹等无损检测方法外,还进行了钻芯法、后装拔出法的研究;90 年代以来,雷达技术、红外成像技术、冲击回波技术等进入实用阶段,同时超声波检测仪器也由模拟式发展为数字式,可将测试数据传入计算机进行各种数据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混凝土无损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回弹法、超声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雷达法、冲击回波法、红外成像法、钻芯法、拔出法及超声波CT 法等,其中钻芯法和拔出法属局部破损或半破损检测方法。以下就各种方法的工作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作以述评。 各种无损检测方法工作原理及其特点述评 1.1 回弹法 回弹法是以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测得的回弹值和碳化深度来评定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强度的一种方法,它不会对结构或构件的力学性质和承载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在工程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回弹法使用的仪器为回弹仪,它是一种直射锤击式仪器,是用一弹击锤来冲击与混凝土表面接触的弹击杆,然后弹击锤向后弹回,并在回弹仪的刻度标尺上指示出回弹数值。回弹值的大小取决于与冲击能量有关的回弹能量,而回弹能量则反映了混凝土表层硬度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可以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回弹值之间建立起一种函数关系,以回弹值来表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回弹法只能测得混凝土表层的质量状况,内部情况却无法得知,这便限制了回弹法的应用范围,但由于回弹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在工程上还是得到了广泛应用。 回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凝土强度与表面硬度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动能的钢杆件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得杆件回弹的距离(回弹值),利用回弹值与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推定混凝土强度。 通常采用试验的方法得到回弹值与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即建立混凝土强度cu c f 与回弹值R 之间的一元回归公式,或混凝土强度与回弹值R 及主要影响因素(如碳化深度)之间的二元回归公式。回归的公式可采用各种不同的函数方程形式,根据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回归拟合,择其相关系数较大者作为实用经验公式。目常常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直线方程 BR A f cu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