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景观分析及改造小议

颐和园景观分析及改造小议
颐和园景观分析及改造小议

颐和园景观分析及改造小议

班级:2011级建筑学4班

姓名:

学号:DS201207

颐和园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颐和园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地处北京西北郊外,距京城约15公里,旧称“清漪园”。1888年重建,改名“颐和园”,耗银3000万两,历时十年。颐和园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

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山迥然而异。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山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

沿着前山山脚,是一条彩画长廊,东起乐寿殿的邀月门,穿过排云门,直达万寿山西端的石丈亭,全长七百二十八米,中间建有“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长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画,有西湖风景,有山水人物,有花卉翎毛,象一座五彩缤纷的画廊,蜿蜒曲折,把前山的建筑连接在一起。

这座巨大的园林依山面水,昆明湖约占全园面积的3/4。但它的水面并不单调,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岛,

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

万寿山前山面临着广阔的昆明湖。东岸,由北向南布置着知春亭、文昌阁、廓如亭等点景建筑。知春亭,位于玉澜堂南面的一个小岛上,四面环水,有桥的岸上相通。亭子重檐圆柱,幽雅别致。廓如亭畔有一石座,卧伏着一铜牛,昂首竖耳,目光炯炯地注视着昆明湖。水中的南湖岛,由十七孔桥和东堤相连接,象一道长虹飞跨在粼粼的碧波之上。南湖岛同石栏环绕,涵虚堂高踞岛上。掩映于绿树丛中。昆明湖西部的西堤是依照杭州西湖的苏堤修造的。堤上遍植桃柳,著名的西堤六桥隐现在堤花岸柳之中,其中汉白玉雕砌的玉带桥拱高耸,远望如一条玉带,造型优美。西堤西部的水域,又被短堤分割成南北两个湖面。北部湖中有团城岛,南部湖中有藻鉴堂。昆明湖同北向南逐渐收拢,东堤和西堤在南端汇合于绣漪桥。昆明湖水便从这座桥下注入通往北京城的长河。

在昆明湖的西北,万寿山西麓岸边,有一只白石雕造的石舫,叫清晏舫。船体用巨大的石块雕造而成,上建两层舱楼,窗上镶嵌五色玻璃。

后山后湖,别有一番江南景色。后山的建筑在1860年的1900年两次遭到帝国主义侵略军的破坏,多半只剩下荒台废基,只有五彩琉

璃的多宝塔仍然屹立在绿树丛中。后山上的香岩宗印三阁和分布在它四周的塔台,原是一座宏大的西藏式寺庙,它的前方,是一座横跨后湖的三孔长桥,桥北便是颐和园的北宫门。桥两侧的后湖沿河是当年买卖街的遗址。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尤其是昔日“三山五园”的重要一环,颐和园大墙外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比墙内建设更为重要。为更多、更好、更持续地保持世界文化遗产所根植的文化环境、自然生态环境,重现颐和园周围大片绿色景观,构筑科学的景观视廊,经过精心酝酿,以恢复荷花池为序曲的颐和园周边环境改造工程已经开始动工。此次颐和园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包括:颐和园东墙外荷花池景区的恢复、二龙闸扇形绿地的1期建设、北宫门至如意门地段大墙外的绿化、颐和园家属院围墙建设及配套绿化,以及为解决荷花池与下游水系用水而进行的相关河道改造工程。而首先进行的荷花池恢复工程,旨在恢复荷花池天然野趣的历史原貌,发挥其绿色隔离空间的作用。为了体现园林的自然野趣,荷花池采用了缓坡驳岸,不施人工雕饰,湖内遍植荷花,并在东岸设计了两处亲水平台,使游人可以更好地融入水景之中。景区内的园林植物在保留原有大树的基础上,全部选用北京乡土树种。

从荷花池景区的恢复,可以看到北京市政府为实践向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组织进行承诺的努力,如今的荷花池已经成为北京西北郊湿地环境的历史地标。

虽然荷花池工程已经完工了,但作为一个完整的作品,有些地方还需进一步探讨。如:由于市政道路的滞后,使荷花池恢复的面积和规模受到影响,水面不够大、不够广;荷花池应更多地突出荷花景观;植物材料略显凝重等。对这些不足的认识,有助于颐和园周边改造中的其他工程做得更完美和成熟。

其实我觉得景观设计就是一个空间场所序列的布局,应达到承载容量、比例尺度、形态大小、人、建筑和环境的和谐。因此地景规划是确立绿地景观生态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的理念,是顺应地脉生态发展肌理的场所主题景观规划,我们在做景观规划时要了解业主需要什么,同时要了解母体——土地的承载容量是多少,只有对土地承载容量进行详尽的分析,对土地上下承载的建筑物、人、植物、动物、微生物,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保护性、创新性、能量释放性的主题景观空间规划。才能按景观规划师的理念将景观造景元素组合成为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DNA”系统,使地形地貌的动感空间和建筑物静态空间序列实现互动,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