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讲义3

水文学讲义3
水文学讲义3

水文学第三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1 河流:降水或涌出地表的地下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或者周期性地沿流水本身塑造的线性洼地流动,这就是河流。地表流动的水和天然容水的槽构成河流的2个要素。

2水位: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某一基面的高程。测定水位的基面有两种:一是绝对基面,某河河口的平均海平面,目前我国统一采用黄海水准面;另一为测站基面,以测站最枯水位以下0.5~1m作为起算0点的基面。

3 洪水:大量降水或积雪融水在短时间内汇入河槽,形成特大的径流,称为洪水。形成洪水时,河流水量猛增,往往超过河网的正常渲泄能力,导致洪水灾害。影响洪水形成的因素:天气因素,流域下垫面因素即地形和植被。

4泥沙的沉降速度:泥沙颗粒在静水中下沉时,由于重力作用,开始具有一定的加速度,随着下沉速度的增加,下沉阻力也渐渐增大,当下沉速度达某一极限值时,阻力与重力恰好相等,则泥沙以均匀速度下沉,这时泥沙的运动速度,称为泥沙的沉降速度。通常用符号ω表示,单位为cm/s。因为沉降速度可用来表达泥沙直径的大小,故沉降速度也称泥沙的水力粗度。影响天然河道泥沙沉降速度的主要因素有:泥沙颗粒直径d,泥沙容重rs,水流的紊动强度等。

5 浆河现象:当含沙量超过某一极限后,在洪峰忽然退落、流速迅速减小的情况下,有时整个水流已不能保持流动状态,就地停滞不前。这种高含沙水流所造成的河槽堵塞现象,称为浆河。浆河出现后,若上游又有大量浑水继续下行,使能量不断积蓄,则将重新转化为运动状态,有时浆河也并非全部停滞,而是具有间歇性阵流特征。如果上游没有浑水下行,则浆河也会持续下去,以致泥沙逐渐淤积密实。观测资料表明,泥沙组成越粗,出现浆河时的含沙量也越大。

6 揭河底现象:在黄河干流龙门、渭河临潼一带,有时当通过高含沙大洪峰时,河床发生强烈的冲刷,可以看到厚达1m的成块河床淤积物被掀起露出水面,再塌落水中,或者把成片的河床淤积物象卷地毯一样卷起,一次洪峰可以将河床冲深几米乃至近十米,这种高含沙水流的强烈冲刷现象,称为揭河底。

7湖泊:湖泊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规模的天然洼地形成的蓄水体系,是湖盆、湖水及水中物质组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8 水库:水库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在河道上建坝或堤堰创造蓄水条件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库由拦河坝、输水建筑物、溢洪道等组成;有的水库还有通航建筑物、水电站厂房、排沙底孔等。

9 湖泊波漾:湖泊整体或局部水域,由于风力、气压突变、地震等的影响,水面发生的周期性摆动,称波漾(驻波、定振波)。分单节波漾、双节波漾、多节波漾。

波漾是两个方向相反,波长、周期相同的波浪叠加的结果。如果行进波遇到陡岸发生反射,在全反射的情况下,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振幅、波长基本相同,两者相互叠加成波漾,叠加后其结果是波腹处的振幅为入射波的2倍,而波长不变。波漾水质点的运动是开敞的,不是沿着圆周运动,而是沿着抛物线运动。

10 湖泊增减水:由于强风或气压骤变引起的漂流,使湖泊迎风岸水量聚积,水往上涨,背风岸水往下降,前者称为增水,后者称减水。一岸增水,一岸减水,必然造成两岸水位差,湖面变成倾斜状态。倾斜的湖面反过来又阻滞着漂流作用。并在水下形成与漂流流向相反的补偿流。

二、填空题

1 河流的分段及各段水文、地理特征。河源:河流最初具有地表水流形态的地方;上游:河谷窄、比降和流速大、流量小,侵蚀占优势,纵断面呈阶梯状;中游:水量增加、比降较和缓,侵蚀和堆积大致均衡;下游:河谷宽广、河道弯曲、流速小、流量大,淤积作用显著,常见浅滩和沙洲。河口:河流入海、入湖或汇入更高级河流处,常有泥沙堆积。有时分汊现象显著,在入海、湖处形成三角洲。河源确定通常根据“河源唯远”和“水量最丰”原则。

2 河道环流的主要类型。

3 对于河底单粒泥沙运动来说其起动流速大于止动流速。

4 北欧、加拿大和美国北部是世界上湖泊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藏高原湖泊分布也很广泛。

5 水库分湖泊型水库和河川型水库2大类。

6 湖水运动具有周期性升降波动和非周期性的水平流动两种形式。前者如波浪、波漾运动,后者如湖流、混合、增减水等。通常波动与流动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结合同时发生的。

7 湖水混合使湖水的热量、动量、质量及溶解质等从平均值较大的水域向较小的水域转移,使湖水的理化性状在垂直及水平方向上均趋于均匀,从而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

三、问答题

1 流域产流的方式有哪些?简要说明我国流域产流的地域特征。

在较大的流域中,由于下垫面性质的空间差异,可能具有各种产流机制组合,各种产流机制的组合称流域的产流方式。常见的大流域产流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超渗产流方式。主要发生在地下水埋藏深,包气带厚度大,土壤透水性差、植被覆盖也较差的丘陵区或干旱区。这种产流方式在降水强度大于上层土壤的下渗率时才产生地面径流。

(2)饱和产流(蓄满产流)方式。蓄满产流分三种情况,一种包含饱和地面径流、壤中径流和地下径流,一种包含饱和地面径流和壤中径流,一种包含饱和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蓄满产流发生在包气带较薄、植被较好、土壤透水性强和下渗强度大的地区。

蓄满产流的主要特征是:先满足包气带最大蓄水量的地方先产流;一次降水过程中,随着降水的继续,产流面积不断增大、产流量也不断增大;对同一流域、同一降水量,包气带起始含水量大,产流量也大,反之则小。当未达到流域最大蓄水容量以前dR/dP﹤1,以后满足dR/dP=1。

(3)超渗与饱和产流交替型方式。主要发生在包气带厚度约2-4m,土壤透水性中等,年内及多年降水量很不均匀,地下水位变幅较大的地区。在年内干旱期,产流方式以超渗地面径流为主,汛期以饱和地面径流产流为主。在多年变化上,少水年以超渗产流为主,丰水年以饱和产流为主。

我国一些地区的产流方式。我国淮河以南雨量丰沛的湿润地区,东北有冻土存在的地区,以饱和地面产流类型为主;西北气候干燥的地区,华北、东北的西南部,多以超渗地面产流为主;上述地区植被差的土石山区,呈现出超渗径流和壤中径流复合型的产流特征。滨海平原,地势低洼,地下水埋深浅,降水的年内分布不均,也呈现超渗、饱和产流交替型。

2 流域汇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降水特性的影响。降雨中心在流域的空间分布及其移动方向,降雨量和降雨强度都影响流域汇流。相同降雨量的降水,降雨强度越大,产流越快,洪峰流量越大,流量过程线越尖瘦。降水中心在下游,流量过程线更尖瘦。降水中心从上游向下游移动也有利于形成洪水,反之则不利于形成洪水。

(2)流域地形坡度的影响。流域地形坡度越陡,坡面汇流的速度就越快,汇流时间越

短,地面径流的损失量越小,流量过程线越尖瘦。

(3)流域形状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狭长形状的流域汇流时间长,径流过程线平缓;圆形流域汇流集中,洪峰流量大,洪水涨落快,流量过程线尖瘦。

(4)水力条件的影响。畅流条件下,水位越高,流速越快,汇流历时越短,洪峰流量就越大,流量过程线越尖瘦。

3利用等流时线法计算流域计算流域产汇流过程。

如图,设等流时面积△ω1=0.5km 2,△ω2=15km 2,△ω3=10km 2,流域汇流时段τ=3h ,净雨历时t c =6h ,降水过程中6个小时各时段的净雨深依次为:30mm ,25mm ,20mm ,20mm ,10mm ,10mm 试求各汇流时段的流量并绘制流量过程线。

(1)第一个等汇流时段的降水量为:h 1+h 2+h 3=30mm+25mm+20mm=75mm=0.075m ; 平均流量为075m .0m 105.0h h h

Q 26)(3

2111

??ω=τ++?= =3.47m 3/s

(2)第二个等汇流时段的平均流量:

=τ+++=++ω?ω?)h h h (h h h (Q 3

21265412)106.02m 3/s (3)第三汇流时段的平均流量:

()125m h h h h h h Q 3321365423)(=τ+++=ω?++ω?/s

(4)Q 4=37.03m 3/s

4 列举主要的水系类型。

5 简述湖泊的概念以及湖泊是怎样分类的。

6 简述水库的类型及各类水库的主要特征

(1)湖泊型水库

汇流历时(单位:每1汇流时段3h ) 流

m 3

/s

坝身高,库容大,形状浑圆,水面比降很小,流速小,河流入库时水面突然展宽,水面比降突然变小,进水量多,出库水量少,泥沙淤积主要在河流入库口附近呈三角洲式淤积,并有异重流现象。

(2)河川型水库

坝身低,库容小,库形狭长,水面展宽不大,比降大,流速较大,水库基本保持原河流形状,略加宽和抬高了水位,故泥沙入库后呈带状均匀淤积。

7 说明水库异重流的形成、特征及在水库利用中的作用。

8 简述湖泊演化的过程。

湖泊有其发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湖泊一旦形成,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人类活动的影响,湖盆形态、湖水性质、湖中生物等均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其中湖泊形态的改变,往往会导致其它方面的变化。湖泊由深变浅、由大变小,湖岸由弯曲变为平直,湖底由凹凸变为平坦,这就会使深水植物逐渐演化为浅水植物,沿岸的植物逐渐向湖心发展。由于泥沙不断充填、水中生物的死亡和堆积,最后湖泊会转变为沼泽。干燥区湖泊由于盐分不断累积、淡水湖转化为咸水湖。当水量继续蒸发减少,咸水湖可以变干,转化为盐沼,至此湖泊全部消亡。

(1)湖盆的演化。

湖岸变形。湖盆未充水前,岸坡基本上是稳定的。湖盆蓄水后,岸边土壤浸水,土壤中含水量增加,破坏了原先相对稳定的平衡条件,必然引起湖岸变形。

受湖水浸泡破坏的湖岸土层,在波浪、湖流的冲击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塌物质一部分停积在岸边,另一部分随湖流挟走,在波浪长期的作用下,岸线逐渐后退,向湖心方向发展形成淤积浅滩。当浅滩发展到足以消耗传至岸边波浪的全部能量时,湖岸便演化成相对稳定的形态。

湖底沉积。湖底的演化主要是由沉积作用引起的。湖底的沉积物主要有外界输入和内部形成两个来源。外界径流或风力输入的沉积物质主要是流域上的泥沙、尘土、盐类及其它元素;内部形成的沉积物中,有湖岸崩塌的产物、因化学作用从湖水分解出来的盐类,以及湖中水生生物死亡后的残体等。湖底的沉积物分为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3种。流域上水土流失严重往往加剧了湖泊的泥沙沉积。例如,长江上游近些年来水土流失加剧,其中下游洞庭、鄱阳、洪泽、巢湖及太湖5大淡水湖泊的泥沙沉积也日趋严重。

(2)湖水的演化

湖水的演化是指湖水化学性质的改变。引起化学性质改变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在自然情况下,湖水性质的改变往往是由于气候变化或盐分平衡变化引起的。例如,气候变干,蒸发加强,盐分不断浓缩,碳酸盐型水可转化为硫酸盐型水,硫酸盐型水可转化为氯化物型水。当水的矿化度不断增加,水量不断减少,各种盐类均可析出而沉积于湖底。相反如果气候变湿,氯化物型水也可转化为硫酸盐型水,硫酸盐型水又可转化为碳酸盐型水。当然,湖水的这种转化过程是长期的,非常缓慢的。人类活动因素主要是指工业废水、农田灌溉用水的排入,也会引起湖水性质的改变、演化。

(3)湖中生物的演化

湖泊水生物可分浮游生物、漂浮生物、自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等。不同的水生生物要求着不同的湖泊环境。湖盆的演化、湖水水质的变化,必然使湖泊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生物的种类、个数也相应发生变化。着湖盆为沉积物所充填的程度,环生的草丛从四周向湖心扩展,而使湖心开阔的水面逐渐缩小,当湖泊水深减到一定程度,植物就沿着全湖面从湖底露出水面。生物残骸与泥沙的沉积日积月累,最终湖泊消亡成为沼泽。

9 简述径流的形成过程。

径流形成过程就分为流域蓄渗过程、流域汇流过程和河网汇流过程三个阶段。它是降水

在流域空间上的再分配过程。

(1)流域蓄渗过程:降雨初期,一般有不超过5%的雨水直接降落在河面上形成径流。此外的大部分降水则消耗于植物截留、下渗、填洼和蒸发散发。

(2)坡地汇流过程:超渗雨水在坡面上呈片流、细沟流运动的现象称坡地漫流。地面径流的产流过程和坡面的汇流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发展。坡面漫流通常是首先在蓄渗能力低的地方先发生。如粘质土壤地区,较潮湿的地区,然后范围逐渐扩大。

(3)河网的汇流过程

各种径流成分经坡地汇流注入河网后,沿河网向下游干流出口断面汇集的过程,即河网汇流过程。这一过程自坡面径流汇入河网开始,当坡面径流开始汇入河网时,河网水量增加,水位上涨、流量增大,称为流量过程线的涨洪阶段。此时由于河网水位的上升速度大于两岸地下水位的上升速度,可能出现河水补给两岸地下水的情况,增加了两岸的地下蓄水量,称河岸容蓄。同时,流域坡地汇入河网的总水量一定大于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总水量,河网蓄水也增加,称河网容蓄。当降水和坡地汇流停止时,河岸和河网容蓄的水量达到最大,河网汇流过程仍在继续,当上游河网汇入水量小于流域出口排泄量时,水位开始下降进入一次洪水过程的退水阶段,河网蓄水开始减少,流量减小,水位降低,河岸容蓄的水量又补入河网。最后,降水全部流出流域,河网的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量相等。这时的流量即为基流流量。

最新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培训资料

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 1.水文学的体系:水文学开始主要研究陆地表面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等,以后扩展到地下水,大气中的水和海洋。水文科学主要通过定点观测,野外勘测和室内外实验等手段,获得水体时空分布和运动变化的信息,因而形成了水文测验学,水文调查,水文实验三个分支学科。 第一章 2.水体的化学性质:(大气水的化学组成及其特性) 1)溶解气体的含量近于饱和 2)降水普遍显酸性 3.河水化学成分的特点: 1)河水的矿化度普遍低 2)河水中的各种离子的含量差异很大 3)河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有差异性 4)河水化学组成的时间变化明显 5.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1)地下水充填于岩石,土壤空隙中,与岩石,土壤广泛接触,渗流速度很小,循环交替缓慢,而且地下水贮存于岩石圈上部相当大的深度(10公里),构成了地下水圈。 2)矿化度变化范围大,从淡水直到盐水。 3)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时间变化极为缓慢,常需以地质年代衡量。 4)地下水与大气接触有很大的局限性,仅限于距地表最近的含水层,此层可溶入氧气成为地下水氧化作用带。 6.水资源的涵义: 1)广义水资源:世界上一切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土壤水,地下水及大气中的水分,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即水资源。 2)狭义水资源:狭义的水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水体,它仅仅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 第二章 2.水循环的基本类型: 1)大循环:发生于全球海洋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由于广及全球,故名大循环,又称外循环。 2)小循环:是指发生于海洋与大气之间,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小循环又称内部循环,前者又可称为海洋小循环,后者又可称为陆地小循环。 4.蒸发的物理机制:蒸发因蒸发面的不同,可分为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等。 8.水汽输送通量与水汽通量散度: 1)水汽输送通量的概念:是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量。(水平,垂直) 2)水汽通量散度:是指单位时间汇入单位体积辐散出的水汽量,单位为克每百帕平方厘米秒。 12.可能最大降水:所谓可能最大降水(PMP)或可能最大暴雨(PMS),系指在现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段内,可能发生的最大降水量(或暴雨)。 13.下渗过程的阶段划分: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 15.径流的含义及组成: 1)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称为径流。 2)根据形成过程及径流途径不同,河川径流又可由地面径流,地下径流及壤中流(表层流)三种径流组成。(填空)

工程水文学第四章知识题含答案解析

* *第四章习题 【思考题】 1、选择题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D_] 。 a、不可能性; b、偶然性; c、必然性; d、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水文统计的任务是研究和分析水文 随机现象的[C] 。 a、必然变化特性; b、自然变化特性; c、统计变化特性; d、可能变化特性。 2 、是非题由随机现象的一部分试验资料去研究总体现象的数字特征和规律的学科 称为概率论? (x) 偶然现象是指事物在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现象?(V) 3 、简答题什么是偶然现象?有何特点? 何谓水文统计?它在工程水文中一般解决什么问题?

1、选择题 一棵骰子投掷一次,出现4点或5点的概率为[A]。 1 丄1 1 a、」; b、^ ; c、」; d、 一棵骰子投掷8次,2点出现3次,其概率为[C]。 I 1 孑丄 a、-' ; b、■-' ; c、?-'; d、'■ 2、是非题 在每次试验中一定会出现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X)随机事件的概率介于0与1之间?(V) 3、简答题 概率和频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两个事件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相应出现的概率为多少?

1、选择题 —阶原点矩就是[A]。 a、算术平均数; b、均方差 c、变差系数; d、偏态系数 偏态系数Cs > 0 ,说明随机变量x[B]。 a、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多; b、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少; c、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和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相等; d、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为0。 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频率密度曲线为[C]。 a、负偏; b、对称; c、正偏; d、双曲函数曲线。 2、是非题 x、y两个系列的均值相同,它们的均方差分别为c x、c y,已知c x >c y,说明x系列较y系列的离散程度大。 【答案】Y 统计参数Cs是表示系列离散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答案]N 3、简答题 分布函数与密度函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不及制累积概率与超过制累积概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水文学复习

水文学复习 第二章河流与径流 1、水文现象有哪三种基本特点? 答:确定性(必然性)、随机性(偶然性)、地区性。 2、根据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水文学的研究方法分为那三类? 答: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区综合法 1、什么叫水文循环? 答:水分不断交替转移的现象称为水文循环。 2、影响水文循环的内因和外因分别是什么? 答:内因:水的物理性质,即“三态”转化;外因: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作用。 3、什么叫大循环、小循环? 答:大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小循环是指海洋或陆地上的局部水分交换过程。 1、降雨径流的形成过程可概括为哪两个过程? 答: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 2、由一次降雨形成的河川径流产流量包括哪三部分? 答:地面径流、壤中流和浅层地下径流。 3、降雨径流的损失主要包括哪些? 答:植物截留、填洼、雨期蒸发、补充土壤缺水量的下渗等。 4、流域的产流有哪两种基本方式?流域的汇流可分为哪两个过程? 答:流域的产流方式有超渗产流和蓄满产流;流域的汇流可分为坡面汇流和河网汇流。 (略地说,蓄满产流就是把产流概化为流域表层土壤的蓄水得到满足以后才产流。超渗产流可以粗略地说成,把产流概化为降雨强度超过下渗强度时流域才产流。) 5、径流深的概念? 答:径流深指将一定时段的径流总量平均铺在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水层深度。 6、径流模数的概念? 答:单位流域面积上所产生的流量。 7、径流系数的概念?径流系数与1的关系? 答:径流系数是指流域某时段内径流深与形成这一径流深的流域平均降水量的比值,径流系数始终小于1。 8、洪水流量过程线有哪三要素? 答: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和洪水总历时。 1、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所引起( b ) a、径流 b、水循环 c、蒸发 d、降水 2、自然界中,在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c ) a、内陆水循环 b、小循环 c、大循环 d、水文循环 3、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没有影响,对吗? 答:不对。时段越长,水量平衡方程中的蓄水变量相对其他各项将愈小,当时段很长时,甚至可以忽略不及,如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那样。 4、从空气的动力抬升作用看,降水可分为哪四种类型? 答:一般可分为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台风雨四种类型。 5、流域围湖造田和填湖造田,将使流域蒸发( b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肯定 6、同一地区的多年平均雨量山区的往往大于平原的,而多年平均蒸发量则往往相反,为什么? 答:山脉对气流有地抬升作用,与平原区相比,更有利于降水的形成,因此,在同一气候区内,山区的降雨量往往大于平原。山区地势高,气温比平原低,山坡陡峭,雨水不易滞留,土壤常常不如平原的湿润,故蒸发量往往比平原

工程水文学_复习题及答案_FXT392210_1112

《工程水文学》复习题 一、概念题 1、标准地下退水曲线: 2、径流系数: 3、洪峰流量模数: 4、露点: 5、流域面积: 6、对流雨: 7、河网密度 8、连序系列 9、水文测站 10、水循环 11、重现期 12、设计洪水 13、流量历时曲线 14、推移质输沙率 15、单位水样含沙量 16、多年平均输沙量 二、填空题 1. 地球上的水以____态,____态,____态三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____ 、_____ 和_____ 中。 2.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要有吸附水分的_______, 以及使空气湿度_____________状态。 3.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 4.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五段。 6.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__________流域;否则,称流域。 7. 对流层内,与降水有关的气象因素主要有:、、、、等。 8. 按暖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雨可分为______雨, ______雨, ______雨, ______雨。 9. 对流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 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1.流域总蒸发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12.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工程水文学》考试大纲及知识点整理

2012年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 《工程水文学》考试大纲 一、理解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原理。 在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任意区域、任一时段进入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 化量,这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可列出水量平衡方程。对某一区域,有 I?O=?S 式中:I、O——给定时段内输入、输出该区域的总水量; ?S——时段内区域蓄水量的变化量,可正可负。 二、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 上可分为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两类,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也有将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三、试述水文学的定义。工程水文学与水文学有何联系?主要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循环和分布,物理与化学特性,以及水体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包括对生物特别是对人类的影响。 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为满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迫切需要,水文工作者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量的、深入的试验研究,使水文学发展到工程水文学阶段。 水文计算、水利计算、水文预报(水文分析与计算及水文预报)。 四、何谓年径流?它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是什么? 一年期间通过河流某一断面或流域出口断面的总水量。 径流可以用年径流总量W(m3)、年平均流量Q(m3/s)、年径流深R (mm)及年径流模数M(mm/s·km2)等表示。

五、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哪些?水文循环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 2. 水循:水具有固、液、气三态互相转化的物理特性。 3. 水循:太阳辐射和地球的重力作用。 六、简述水文测站的类型并说明水文测站布设的基本内容。 :基本站和专用站。 2. 布设 建站包括选择测验河段和布设观测断面。 水文测站一般应布设基线、水准点和各种断面,即基本水尺断面、流速仪测流断面、浮标测流断面及比降断面。 (1)基本水尺断面上设立基本水尺,用来进行经常地水位观测。 (2)测流断面应与基本水尺断面重合,且与断面平均流向垂直。若不能重合时,已不能相距过远。 (3)浮标测流断面有上、中、下三个断面,一般中断面应与测流仪测流断面重合。上、下断面之间的间距不宜太短,其距离应为断面最大流速的50~80倍。 (4)比降断面设立比降水尺,用来观测河流的水面比降和分析河床的糙率。 七、什么是流域?流域的分水线是什么?简述流域的类型。 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区域称为流域,也就是分水线包围的区域。 邻流域的分界线,称为分水线。 分水线有地面、地下之分。 八、径流的形成过程如何?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是哪三个? 是指降水所形成的,沿着流域地面和地下向河川、湖泊、水库、洼地等流动的水流。 流域内,自降雨开始到水流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整个物理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径流形成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为了便于分析,一般把它概括为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两个阶段。

工程水文学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1.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和重力的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冷凝降落、下渗,形成径流的往复循环过程。外因:太阳辐射、地球重力以及地形地貌等下垫面因素。 内因:水具有固液气三态相互转化的物理性质 2.在太阳辐射下,不断地蒸发变成水汽进入大气,并随气流输送到各地,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降水回到地球表面,其中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和土壤储蓄,通过蒸散发返回大气,另一部分以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形式汇入江河湖库,最终回归大海。在水循环过程中,太阳辐射强度、大气环流机制和海陆分布决定了水汽的运行规律。 3. 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是陆地上由大气降水补给的各种地表和地下淡水水体的动态水。通常用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描述/ 地球表面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称为水资源。 4.我国水资源分布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空间分布十分悬殊。 5.河流的水资源之所以源源不断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着永不停止的水文循环过程。使水具有再生性 6.工程水文学任务 三个阶段: (1)规划设计阶段,主要任务:确定工程的规模,根据工程的特性和规划设计要求,预测和预估未来工程使用期限的水文情势,提供用于确定工程规模的设计洪水或设计径流。(2)施工建设阶段,主要任务:将规划设计的工程付诸实施用于预估临时性水工建筑物设计洪水,并为施工期的防洪安全提供短期洪水预报。 (3)运用管理阶段,主要任务:在于使建成的工程充分发挥效能。通过水文预报,预报来水量大小和过程,以便进行合理调度,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同时,还需不断进行水文复核修正原来预估的水文情势数据,改进调度方案或对工程实行扩建、改建,使得工程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7.工程水文学内容 (1)水文信息采集和处理 (2)降雨径流关系分析 揭示流域径流的形成规律,描述流域产汇流计算方法和数学模型。 (3)水文分析与计算 揭示水文现象的成因规律与统计规律,研究水文要素与地理因素之间的联系及时空分布特征,预估未来(很长时期内)水文情势的方法和途径 (4)水文预报:短期预报方法,预计水文变量在预见期内的大小和时刻变化。(预见期内) 8.水文现象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 9.三个规律: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地理分布规律 10.研究方法: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 补11.水循环重要环节:降水、下渗、蒸散发、径流

水文地质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 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目录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 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4) 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9) 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5) 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20) 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22) 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29) 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35) 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37) 第十章孔隙水 (40) 第十一章裂隙水 (42) 第十二章岩溶水 (45) 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48) 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49)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一、名词解释: 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 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6.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7.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8.在水文学中常用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三、判断题 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2.海洋或大陆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 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7.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 O分子态水的转换。(×) 2 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

水文学复习资料

幻灯片1 《水文学》 ●陈广斌(137********)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621010 四川绵阳) 幻灯片2 总复习 ●一、名词解释。 ● 1.流域——河流某断面以上的集水区域,称为该断面以上的流域。 ● 2.中泓线——河流各横断面最高水深点的连线。 ● 3.输沙率——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水断面的泥沙重量。 ● 4.桥孔长度——设计水位条件下,两桥台前缘的水面宽度。常以L表示。 ● 5.桥孔净长——扣除全部桥墩宽度后的长度,称为桥孔净长,以Lj表示。 ● 6.雨强——时段雨量除以时段长度得的平均降雨强度简称雨强。 幻灯片3 ●7.设计净雨——设计净雨扣除相应损失,即得设计净雨。 ●8.水量平衡——就是指对于任一地区或任一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 出的水量之差,必等于该时段区域内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 幻灯片4 总复习(续) ●二、判断改错题。 ● 1.河床由主槽和边滩构成。(×) ●河槽由主槽和边滩构成。或河床由河槽和河滩构成。 ● 2.河槽是河流宣泄洪水和输送泥沙的主要通道,往往常年流水。(√)● 3.流域形状宽阔呈扇形的径流过程历时较长。(×)短 ● 4. 水文现象具有周期性。(√) ● 5. 河流的上游、中游的比降一般都比下游的比降小。(×)大 幻灯片5 总复习(续) ● 6.桥位选择必须服从路线的走向。(×) ●特殊情况下路线的走向应服从桥位。 ● 7.当相关系数R很小或接近于0时,说明两变量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直线相关 ● 8.实测水文资料一般只是一个样本,系列中的最小值一般要比总体中的最小值小。 (√) ● 9.河床自然演变冲刷、桥下断面一般冲刷、墩台局部冲刷是完全独立的,按先后顺 序进行的三个部分。(×)不是 ● 10.如果桥位选在支流河口的下游,桥下将产生大量的淤积。(√) 幻灯片6 总复习(续)

水文学复习资料

水文学原理 名词解释 1、水文大循环和小循环: 水文循环: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及径流等环节,进行的周而复始的地理位置和物理形态的变换的运动过程。水的三态转化特性是水文循环的内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是外因或动力。 1)水文大循环是发生于全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子交换过程。由海洋上蒸发的水汽,被汽流带到大陆上空,遇冷凝结而形成降水。降水至地面后,一部分蒸发直接返回空中,其余部分都经地面和地下注入海洋。 2)水文小循环是指陆地上的水分经蒸发、凝结作用又降落到陆地上,或海洋面蒸发的水汽在空中凝结后,又以降水形式降落在海洋中。前者可称为内陆小循环,后者称海洋小循环。 2、水量平衡: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差必等于 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总体上水量是平衡的。 3、流域蒸发能力: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流域日均总蒸发量。 4、田间持水量: 土壤中所能保持的分子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 5、凋萎系数: 植物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而开始凋萎枯死时的土壤含水量 6、水系:在河流运动过程中,逐渐由小溪、小河集成大河,这样便构成脉胳相通的河流系统. 7、流域形状系数:是流域分水线的实际长度与流域同面积园的周长之比, R=A/L2 R:形状系数, A:流域面积(km2);L:流域长度(km) R值小,流域呈长形,流域水流变化缓和;反之,则水流变化剧烈。 8、径流模数:指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M=Q/F ,m3/s·km2 9、水质:水体质量的简称。水分子H2O,化学成分复杂,水中有80多种化学元素。 水中有8大离子:K+、Na+、Ca+、Mg+、Cl-、SO42-、HCO3-、CO32- 10、最小值定律:植物生长取决于外界给它的所需养分中数量最少的一种。 11、输沙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断面的泥沙含量。 Q s=QP ,Q s-悬沙输沙率(kg/s);Q-流量(m3/s);P-断面平均含沙量(kg/m3) 12、流域蓄水容量曲线: 如果把全流域按蓄水容量大小划分成许多小块,然后把蓄水容量由小到大进行排列,并 和其相应的面积(%)绘在一张图上,纵坐标是蓄水容量Wm’,横坐标是小于或等于蓄水 容量Wm的各小块面积之和F0占全流域面积F的百分数(F0/F)、点绘的Wm’~F0/F关系 曲线,称流域蓄水容量曲线。 13、下渗能力(下渗容量):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率 14、稳定下渗率: 当下渗锋面推进到一定深度后,下渗率趋于稳定的常值,此时下渗率称为“稳定下渗率”。 15、下渗容量曲线:是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流域下渗能力过程。 16、蓄满产流(饱和产流): 是指在土壤缺水量未满足以前不产生径流,而在土壤缺水量满足 以后则全部产生径流。蓄满产流以满足包气带缺水量为产流的控 制条件,降雨强度不是这些地区产流的主要影响因素。 17、超渗产流:超渗地面产流机制是指供水与下渗矛盾发生于包气带上界面(地面)的产流机制。 超渗地面径流的产生条件:①要有供水,它是一个必要条件; ②要有一个界面,即地面。它是包气带的上界面,也是一个必要条件; ③要降雨强度大于下渗能力,它是产流的充分条件。 18、流域最大损失量: 流域最大损失量(Im)可以理解为一定入渗深度的最大、最小土壤蓄水量之差,或影响土层的田间

工程水文学名词解释(1)

工程水文学名词解释(1).txt10 有了执著,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著, 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著,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圆的鲜花。 1. 名词解释: 水循环:水圈中的各种水体通过这种不断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地面和地下 径流的往复循环过程 , 称为水文循环, 也称为水循环。 大循环 : 海洋水面蒸发的水分,有部分随气流被输送到陆地上空,遇冷凝结,以雨、雪等形式 到达地表,其中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最终都流归海洋。 小循环 : 以海洋(大陆)蒸发的水汽,在海洋(大陆)上空成云致雨,直接降落到海洋 (大陆),这种局部循环 内陆循环:是指降落到大陆上的水,其中一部分(指外流区域)或全部(指内流区域) 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 降落到大陆上,它既包括陆地外流区域的水循环,也包括陆地内流区的水循环 流域: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或湖泊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的总和 水系:地表径流对地表产生侵蚀以后所形成的河槽系统。由干流、各级支流及与河流 相通的湖泊、沼泽、水库等组成。 下渗能力:在充分供水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渗入到单位面积土壤中的水量 蒸发: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 包气带水:是指埋藏于包气带中的地下水,包气带指岩石空隙未被地下水充满的地带, 多为吸着水或薄膜水,而重力水较少。如果下渗水多时,可出现较多的重力水。 土壤水分常数:在一定条件下的土壤特征性含水量。如田间持水量、凋萎含水量、毛 管破裂含水量、饱和含水量等。 田间持水量:在没有蒸发和蒸腾的条件下以及没有地下水毛管支持力的影响下,土壤 含有的最大毛管悬着水。 凋萎系数:经过长期干旱后,作物因吸水不足以补偿蒸腾消耗而发生叶片萎蔫时的土 壤含水量。为作物能利用水分的下限。 径流深:在某一时段内通过河流上指定断面的径流总量除以该断面以上的流域面积所得的值 径流模数:径流模数是单位流域面积上单位时间所产生的径流量 径流系数:是一定汇水面积地面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 水位:河流或其他水体的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程。 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横断面的水体体积。

水文学课件(第六章)

第六章下渗(Infiltration)

下渗的物理过程 1 (Physical processes of infiltration) 非饱和下渗理论 2 (Theory of infiltration on unsaturated condition) 饱和下渗理论 3 (Theory of infiltration on saturated condition) 经验下渗曲线 4 (Empirical infiltration capacity curve) 天然条件下的下渗 5 (Infiltration under practical condition)

1、几个基本概念 土壤水分剖面:土壤含水率沿深度方向的变化曲线~ (soil moisture profile) 下渗:水分透过土壤层面渗入到土壤中的运动过程~ (infiltration) 下渗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土壤层面渗入到土壤中的水量~(infiltration intensity) 下渗容量:供水充分条件下的下渗率~ (infiltration capacity) 下渗曲线:下渗容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infiltration capacity curve) 累积下渗曲线:从下渗开始至某时刻按下渗能力下渗到土壤中的总水量(accumulative infiltration capacity curve)与该时间的关系曲线~

2、下渗机理mechanism of infiftration a下渗的三个阶段 渗润阶段:分子力 渗漏阶段:毛管力 渗透阶段:重力

最新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培训资料

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 1. 水文学的体系:水文学开始主要研究陆地表面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等,以后扩展到地下水,大气中的水和海洋。水文科学主要通过定点观测,野外勘测和室内外实验等手段,获得水体时空分布和运动变化的信息,因而形成了水文测验学,水文调查,水文实验三个分支学科。 第一章 2. 水体的化学性质:(大气水的化学组成及其特性) 1 )溶解气体的含量近于饱和 2 )降水普遍显酸性 3. 河水化学成分的特点: 1 )河水的矿化度普遍低 2 )河水中的各种离子的含量差异很大 3 )河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有差异性 4 )河水化学组成的时间变化明显 5.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1 )地下水充填于岩石,土壤空隙中,与岩石,土壤广泛接触,渗流速度很小,循环交替缓慢,而且地下水贮存于岩石圈上部相当大的深度(10 公里),构成了地下水圈。 2 )矿化度变化范围大,从淡水直到盐水。 3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时间变化极为缓慢,常需以地质年代衡量。 4 )地下水与大气接触有很大的局限性,仅限于距地表最近的含水层,此层可溶入氧气成为地下水氧化作用带。 6. 水资源的涵义: 1 )广义水资源:世界上一切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土壤水,地下水及大气中的水分,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即水资源。 2 )狭义水资源:狭义的水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水体,它仅仅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 第二章 2. 水循环的基本类型: 1 )大循环:发生于全球海洋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由于广及全球,故名大循环,又称外循环。 2 )小循环:是指发生于海洋与大气之间,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小循环又称内部循环,前者又可称为海洋小循环,后者又可称为陆地小循环。 4. 蒸发的物理机制:蒸发因蒸发面的不同,可分为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等。 8. 水汽输送通量与水汽通量散度: 1 )水汽输送通量的概念:是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量。(水平,垂直) 2 )水汽通量散度:是指单位时间汇入单位体积辐散出的水汽量,单位为克每百帕平方厘米秒。12. 可能最大降水:所谓可能最大降水(PMP或可能最大暴雨(PMS,系指在现代的地理环 境和气候条件下,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段内,可能发生的最大降水量(或暴雨)。 13. 下渗过程的阶段划分: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15.径流的含义及组成: 1 )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称为径流。 2 )根据形成过程及径流途径不同,河川径流又可由地面径流,地下径流及壤中流(表层流)三种径流组成。(填空) 第三章

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

网络教育学院《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 题目: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 学习中心: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年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1 计算内容 1.1 计算资料 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 已求得某站千年一遇洪峰流量和1天、3天、7天洪量分别为:Q m ,p =10245m 3 /s 、 W 1d ,p =114000()[]h s m ?/3、W 3d ,p =226800()[]h s m ?/3、W 7d ,p =348720()[] h s m ?/3。选得典型洪水过程线如表1.1。 试按同频率放大法计算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 表1.1 典型设计洪水过程线 1.2 求1、3、7d 洪量 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 解:典型洪水洪峰 Q m =4900 m 3 /s 1d 洪量:6日2时至7日2时 W 1d =74718 ()[]h s m ?/3 3d 洪量:5日8时至8日8时 W 3d =121545 ( )[] h s m ?/3 7d 洪量:4日8时至11日8时 W 7d =159255 ( )[] h s m ?/3 1.3 确定洪峰放大倍比 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洪峰放大倍比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

洪峰的放大倍比09.24900 10245,===Qm Q K p m Q 1.4 确定洪量放大倍比 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调节系数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 1天洪量的放大倍比53.174718 114000 1,11== = d P d W W W K 3天之内,1天之外的洪量放大倍比41 .274718121545114000 22680013,1,313=--= --= -d d P d P d W W W W W K 7天之内,3天之外的洪量放大倍比 1.5 同频率放大法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表 按照上述计算,完成表1.2同频率放大法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表。 表1.2 同频率放大法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表

《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水量平衡: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2.可能最大降水:系指在现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段内,可能发生的最大降水量。 3.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的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4.引潮力:引潮力指月球和太阳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的物体的引力,以及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两种力组成的合力,是引起潮汐的原动力。 5.潮汐:海水周期性的涨退现象称为潮汐。(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 6.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 7.径流: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称为径流。 8.洋流:即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的或垂直的向另一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的运动。 9.正常年径流量:天然河流的水量经常在变化,各年的径流量也有大有小,实测各年径流量的平均值,称为多年平均径流量,如果统计的实测资料年数增加到无限大时,多年平均流量将趋于一个稳定的数值,此称为正常年径流量。 10. 流域滞时:定义为净雨过程的重心到流域出口流量过程线的重心之时间距。 11.黑潮:北赤道洋流遇到大陆后,一部分向北在太平洋西部海域,西部海域形成势力强大的高温、高盐的透明度大的高速的洋流。(起源于吕宋岛) 二.简答题 1.水循环机理 ⑴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 ⑵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 ⑶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 ⑷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 ⑸地球上的水分在交替循环过程中,总是溶解并携带着某些物质一起运动,诸如溶于水中的各种化学元素、气体以及泥沙等固体杂质等。 2.水量平衡的研究意义 ⑴通过水量平衡的研究,可以定量的揭示水循环过程与全球地理环境、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揭示水循环过程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一水循环过程的消极影响和积极控制的效果。 ⑵水量平衡又是研究水循环系统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分析系统内蒸发,降水及径流等各个环节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自然界水文过程基本规律的主要方法;是人们认识和掌握河流、湖泊、海洋、地下水等各种水体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时间变化,以及今后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通过水量平衡分析,还能对水文测验站网的布局,观测资料的代表性、精度及其系统误差等做出判断,并加以改进。 ⑶水量平衡分析又是水资源现状评价与供需预测研究工作的核心。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未来供需平衡计算,更是围绕着用水,需水与供水之间能否平衡的研究展开的,所以水量平

工程水文学知识点

第一章 1.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和重力的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冷凝降落、下渗,形成径流的往复循环过程。外因:太阳辐射、地球重力以及地形地貌等下垫面因素。 内因:水具有固液气三态相互转化的物理性质 2. 在太阳辐射下,不断地蒸发变成水汽进入大气,并随气流输送到各地,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降水回到地球表面,其中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和土壤储蓄,通过蒸散发返回大气,另一部分以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形式汇入江河湖库,最终回归大海。在水循环过程中,太阳辐射强度、大气环流机制和海陆分布决定了水汽的运行规律。_ 3. 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是陆地上由大气降水补给 的各种地表和地下淡水水体的动态水。通常用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描述 /地球表面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称为水资源。 4. 我国水资源分布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空间分布十分悬殊。_ 5. 河流的水资源之所以源源不断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着永不停止的水文循环过程。使水具有再生性_ 6. 工程水文学任务 三个阶段: (1)规划设计阶段,主要任务:确定工程的规模,根据工程的特性和规划设计要求,预测和预估未来工程使用期限的水文情势,提供用于确定工程规模的设计洪水或设计径流。 (2)施工建设阶段,主要任务:将规划设计的工程付诸实施用于预估临时性水工建筑物设计洪水,并为施工期的防洪安全提供短期洪水预报。 (3)运用管理阶段,主要任务:在于使建成的工程充分发挥效能。通过水文预报,预报来水量大小和过程,以便进行合理调度,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同时,还需不断进行水文复核修正原来预估的水文情势数据,改进调度方案或对工程实行扩建、改建,使得工程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7. 工程水文学内容 (1)水文信息采集和处理 (2)降雨径流关系分析 揭示流域径流的形成规律,描述流域产汇流计算方法和数学模型。 (3)水文分析与计算 揭示水文现象的成因规律与统计规律,研究水文要素与地理因素之间的联系及时空分布特征,预估未来(很长时期内)水文情势的方法和途径 (4)水文预报:短期预报方法,预计水文变量在预见期内的大小和时刻变化。(预见期内) 8. 水文现象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_ 9?三个规律: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地理分布规律 10. 研究方法: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 补11.水循环重要环节:降水、下渗、蒸散发、径流 第二章 1. 径流是指降水形成的沿着流域地面和地下向河川、湖泊、水库、洼地等处流动的水流。 2. 沿着地面流动的水流称为地面径流或地表径流、沿着土壤、岩石孔隙流动的水流称为地 _ 下径流、水流汇集到河流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河道流动的水流称为河川径流。_ 3. 河川径流的来源是大气降水。降水分为降雨和降雪两种形式,所以河川径流又分为降雨和融雪径流4?降水、下渗、蒸发是地球上水文循环中最活跃的因子,也是径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5.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高向低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河源是和河流的发源地 6. 河流长度指的是自河源沿主河道至河口的距离。_

水文学复习资料

水文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水循环: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气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的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2、水体的更替周期:水体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 3、可能最大降水:现代气候条件下,一定历时内的最大降水量 4、径流: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 5、产流方式:由于各流域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和各次降雨特性的差异,产流情况相当复杂。为了便于分析计算,把产流概化成两种形式,既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 6、流域滞时: 7、单位线:单位线是指单位时段内,均匀分布的单位净雨量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线 8、等流时线:流域上各点的净雨量汇集到出口断面,其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有长有短。把流域内汇流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称为等流时线。 9、正常年径流量:天然河流的水量经常在变化,各年的径流量也有大有小,实测各年净流量的平均值,成为多年平均净流量,如果统计的实测资料年数增加到无限大时,多年平均量将趋于一个稳定的数值,此称为正常年径流量。 10、泥沙沉降速度:泥沙颗粒在静水中下沉时,由于重力作用,开始具有一定的加速度,随着下沉速度的增加,下沉的阻力也渐渐增大,当下沉速度达某一极限值时,阻力与重力恰好相等,则泥沙以均与速度下沉,这时泥沙的运动速度,称为泥沙的沉降速度。 11、艾里定律:在河床上移动的推移质的直径与水流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而推移质的重量与水流速度的六次方成正比,称为艾里定律。 12、水流挟沙能力: 13、浆河现象:含沙量很高的浑水进入河流下游以后,因河底比降很小,浑水比重较大,而且与河槽之间的粘性也较大,所以在局部河段,浑水可能停止流动。但由于上游不断有浑水流下来,水量堆积,水面比降加大,使暂时停止流动的浑水又开始流动。流动一段时间后,水位降低,比降变平,流动再次停止。这种停滞—流动—停滞的运动规律,称为浆河现象,是高含沙水流条件下的剧烈淤积的现象。 14、构造湖: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凹地,如向斜凹地、地堑及其他断裂凹地积水而形成的湖泊。 吞吐湖:注入湖内水量和流出水量都很大的湖泊。 闭口湖:又称不排水湖、不流通湖、无出流湖、死水湖。湖水不能通过河流向外排泄的湖泊。 15、死库容与死水位:死水位与死库容。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称死水位,又称设计低水位。死水位以下的库容称为死库容,也叫垫底库容。 16、水库异重流: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比重相差不大、可以相混的流体,因比重的差异而发生的相对运动。 17、持水度:土壤颗粒间所有孔隙都充满水时的含水量,亦称持水度。 给水度:饱和的土壤或岩层在重力作用下排出的水量与土壤或岩层体积的比值。

工程水文学练习题和答案珍藏版

工程水文学选择题和答案 (珍藏版) 考试大纲 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河流与流域降水土壤水、下渗与地下水径流 6.1.2 水文测验 水位观测流量测验泥沙测验与计算水文调查水文数据处理 6.1.3 流域产、汇流 降雨径流要素产流计算汇流计算 6.1.4 设计洪水 水文频率分析样本分析相关分析设计洪水计算 6.1.5设计年径流 频率分析时程分配 6.2 复习指导 本章第一节简单介绍了水文学及工程水文学的研究内容与作用,考试大纲虽没作要求,但考生应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节主要介绍水文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学习本课程的入门知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应该了解水循环的概念与水量平衡原理,熟悉河流与流域的概念,掌握降水、蒸发、下渗、径流、土壤水与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及有关分析计算方法。 第三节介绍了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包括:水位、流量、

泥沙的测验与计算方法;水文调查方法;水文数据处理方法等。水文资料是水文分析计算的依据,应了解水文资料的来源、观测手段和整理过程,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讲述了流域产、汇流原理与分析计算方法,应了解降雨、径流的要素及统计计算方法,掌握流域产、汇流计算方法。 第五节介绍了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与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应理解频率计算与相关分析原理,掌握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 第六节介绍了设计年径流计算,应熟悉频率计算求设计年径流量的方法,掌握年内分配的确定方法。 6.3 复习题 1)单项选择题 (1)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 B )的一门科学。 A.地表水体 B.各种水体 C.流动水体 D.各种流体 (2)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利用的( C )。 A.水体 B.地表水 C.淡水 D.地表水和地下水 (3)水资源每年可以( A )。 A.更新 B.增多 C.减少 D.不变 (4)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C )。 A.2.45万亿m3 B.3.18万亿m3 C.2.72万亿m3 D.2.95万亿m3 (5)中国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 C )位。 A.4 B.5 C.6 D.8 (6)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