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设计思考题答案解析

模具制造工艺设计思考题答案解析
模具制造工艺设计思考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模具制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制造精度高

(2)使用寿命长

(3)制造周期短

(4)模具成本低

2、模具制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制造质量要求高

(2)形状复杂

(3)模具生产为单件、多品种生产

(4)材料硬度高

3、模具主要零件的精度是如何确定的?

模具精度主要由其制品精度和模具结构的要求来决定的。为了保证制品精度,模具的工作部分精度通常要比制品精度高2~4级;模具结构对上、下模之间配合有较高的要求,为此组成模具的零部件都必须有足够高的制造精度,否则将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制品,甚至会使模具损坏。

第二章模具机械加工的基本理论

1、何谓设计基准,何谓工艺基准?

(1)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按工艺基准用途不同,又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2、如何正确安排零件热处理工序在机械加工中的位置?

(1)预先热处理:预先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时效和调质。这类热处理的目的是改善加工性能,消除内应力和为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其工序位置多在粗加工前后。

(2)最终热处理:最终热处理包括各种淬火、回火、渗碳和氮化处理等。这类热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提高零件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常安排在精加工前后。

3、制约模具加工精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2)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

(3)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4、工艺系统热变形是如何影响加工精度的?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会受到各种热的影响而产生温度变形,一般也称为热变形。这种变形将破坏刀具与工件的正确几何关系和运动关系,造成工件的加工误差。另外工艺系统热变形还影响加工效率。

5、如何理解表面完整性与表面粗糙度?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也称表面完整性,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表面的几何特征○1表面粗糙度○2表面波度○3表面加工纹理○4伤痕

(2)表面层力学物理性能○1表面层加工硬化○2表层金相组织的变化○3表面层残余内应力

6、加工细长轴时,工艺系统应作如何考虑?

7、如何正确拟定模具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制定工艺过程的总体布局。其主要任务是选择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顺序以及整个工艺过程中工序数目等。除定位基准的合理选择外,

拟定工艺路线还要考虑表面加工方法、加工阶段划分、工序的集中和分散和加工顺序等四个方面。

第三章模具机械加工

1、模具机械加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分类?各采取什么原则处理?

(1)普通机床加工:车刨铣磨钻插

(2)仿形机床加工

(3)坐标机床加工

(4)数控机床加工

2、列举一些家用电器采用普通切削加工机床加工的表面

3、比较机械法、液压法、电控法这三种仿形方式的优缺点。

4、坐标机床与普通机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数控机床属于坐标机床吗?

坐标机床与普通机床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具有精密传动系统可作准确的移动和定位。有了坐标机床,可以加工模块上有精密位置要求的孔、型腔、甚至三维空间曲面。

5、坐标镗床的特点是什么?坐标机床的附件分别起什么作用?

坐标镗床是一种高精度孔加工机床,主要用于加工模具零件上的精密孔系,因为其加工的孔不仅具有较高的尺寸和几何形状精度,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孔距精度。

6、试将下列设计尺寸转换成坐标尺寸:

7、何为成形磨削?其特点是什么?

成形磨削就是将零件的轮廓线分解成若干直线与圆弧,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段磨削,使之达到图样的技术要求。成形磨削按加工原理可分为成形砂轮磨削法与夹具磨削法两类。

8、正弦精密平口钳与正弦精密磁力平台分别作用于什么场合?

两者对工件的固定方式不同,前者是利用钳口夹持,工件应具有较大的刚性,后者则利用磁性吸合,工件必须是能磁化的材料。

9、万能夹具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与正弦分中夹具有什么区别?

万能夹具可加工具有多个回转中心的工件,工件定位以后随主轴来回旋转,磨出以该回转中心为轴线的圆弧面。与正弦分中夹具相比,结构上主要多了由一对相互垂直的精密丝杆螺母副组成的十字拖板部分,该部分可带动工件相对于夹具主轴沿X和Y两方向移动,从而使工件上不同的回转中心分别与夹具主轴重合,磨出复杂曲面上各部分圆弧面。

第四章模具数控加工

1、试述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1)数控机床主要用数控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和机床本体等四部分组成。

(2)工作原理: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首先要根据加工零件的图样与工艺方案,按规定的代码和程序格式编写零件的加工程序单,这是数控机床的工作指令。通过控制介质将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装置,由数控装置将其译码、寄存和运算之后,向机床各个被控量发出信号,控制机床主运动的变速、起停、进给运动及方向、速度和位移量,以及其他如刀具选择交换,工件夹紧松开和冷却润滑液的开、关等动作,使刀具与工件及其他辅助装置严格地按照加工程序规定的顺序、轨迹和参数进行工作,从而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

2、试述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和与普通机床的区别。

(1)加工精度高

(2)自动化程度高和生产率高

(3)适应性强

(4)有利于生产管理现代化

(5)减轻劳动强度

(6)成本高

3、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有何区别与联系?

以机床原点为坐标原点的坐标系就成为机床坐标系。机床原点是机床坐标系的原点,同时也是其他坐标系与坐标值的基准点。也就是说只有确定了机床坐标系,才能建立工件坐标系,才能进行其他操作。

4、什么是机床原点、工作(编程)原点、机床参考点、换刀点、对刀点和起刀点?

机床原点:机床原点又称机床零点,是机床上的一个固定点,由机床生产厂在设计机床时确定,原则上是不可改变的。

工作原点:工作原点又称工作零点或编程零点,工作原点是为了编制加工程序而定义的点,它可由编程员根据需要来定义,一般选择工件图样上的设计基准作为工件原点,例如回转体零件的端面中心、非回转体零件的角边、对称中心作为几何尺寸绝对值的基准。

机床参考点:机床参考点的作用就是每次数控机床启动时,执行机床返回参考点(又称回零)的操作,使数控系统的坐标系统与机床本身坐标系相一致。

换刀点:

对刀点:

起刀点:指刀具起始运动的刀位点,即程序开始执行时的刀位点。

5、什么是字地址程序段格式?为什么现在数控编程常用此格式?

字地址程序格式:每个字前有地址;各字的先后排列并不严格;数据的位数可多可少,但不得大于规定的最大允许位数;不需要的字以及与上一程序段相同的续效字可以不写。这种程序段格式的优点是程序简短、直观、不易出错,故应用广泛。

6、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有何区别和联系?

(1)手工编程就是程序编制的全部或主要由人来完成,有时也借助于通用计算机进行一些复杂的数值计算。

(2)自动编程是用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并配以专用的系统处理软件进行编程。根据编程系统输入方法及系统处理的方式不同,主要有批处理式、交互式、实物模型等编程系统。

7、什么是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模具制造中常用的CAM软件有哪些?

CAM的狭义概念指从产品设计到加工制造之间的一切生产准备活动,它包括CAPP、NC 编程、工时定额的计算、生产计划的制定、资源需求计划的制定等。CAM的广义概念包括的内容则多得多,它还包括制造活动中与物流有关的所有过程(加工、装配、检验、存储、输送)的监视、控制和管理。

8、试述刀具半径补偿与长度补偿的方法及应用。

9、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有何不同?各适合加工那些类型的模具零件?

加工中心是从数控铣床发展而来的,它与数控铣床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有刀库和刀具自动交换系统,它可以在一次装夹中通过自动换刀系统改变主轴上的加工刀具,实现钻、镗、铰、攻螺纹、切槽等多种加工功能。加工中心的主要加工对象○1模具类零件○2各种叶轮、球面和凸轮类零件○3箱体类零件○4异形件、盘、套、板类等零件

10、试述数控机床程序编制中的工艺分析要点。

11、用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编制如下图示的零件加工程序。

第五章模具特种加工

1、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为何必须采用脉冲放电的形式进行?若加工中出现连续放电会产生何种情况?

基本原理:利用工件与电极之间脉冲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并有控制地去除工件材料,以达到一定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2、电火花成形加工的放电本质大概包括哪几个阶段?

(1)介质的击穿与放电通道的形成

(2)能量的转换、分布与传递

(3)电极材料的抛出

(4)极间介质的消电离

3、电火花成形加工具有哪些特点?具体应用于模具行业中的哪些方面?

特点:(1)以柔克刚

(2)不存在宏观“切削力”

(3)电脉冲参数可以任意调节

(4)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及自动化

应用范围:(1)穿孔加工(2)型腔加工(3)强化金属表面(4)磨削平面及圆柱面

4、电火花成形机床有几部分组成?其中,工作液循环过滤系统有何作用?其循环方式有哪几种?

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主要由机床主体、脉冲电源、自动进给调节系统、工作液过滤循环系统以及机床附件等部分组成。工作液循环过滤系统的作用是排除电火花加工过程中不断产生的电蚀产物,提高电蚀过程的稳定性和加工速度,减小电极损耗,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常用的循环方式有两种:冲油式、抽油式

5、叙述影响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基本因素;如何提高电火花加工的表面质量?

(1)极性效应现象

(2)脉冲参数对电蚀量的影响

(3)脉冲宽度对电蚀量的影响

(4)材料的热力学常数对电蚀量的影响。

6、何谓阶梯电极?它有何特点?

为了提高加工速度等工艺指标,在电火花穿孔加工过程中,常采用阶梯电极,即将原来的电极适当加强,而加强部分的截面尺寸适当缩小,呈阶梯形状。在加工时,先用加长部分的电极在粗规准下加工,然后用原来的电极在精规准下进行精修,这样可以将粗、精加工分开,既能提高生产率,又能减少精加工余量,保证精度,同时电规准转换次数减少,使操作大大简化。

7、为何装夹好的电极还要进行校正?如何校正?

使电极轴心线垂直于机床的工作台面(或凹模上平面),否则难以保证加工质量。

8、何为定位?定位的方法如何?

所谓定位,就是指将已装夹和校正调整好的电极对准工件的加工位置,以保证加工出的形孔达到一定的位置精度要求。常用的定位方法有划线法、块规角尺法和侧面定位法。

9、何为电规准?如何使用电规准?

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的电参数如电压、电流、脉宽、间歇等成为电规准。电加工过程中根据工件的技术要求、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选择电规准,并按工艺要求适时转换。冲模加工中,常选择粗、中、精三种电规准。

10、型腔电火花成形加工有何特点?常用的工艺方法有哪些?

特点:(1)要求电极损耗小

(2)金属蚀除量大

(3)工作液循环不流畅,排屑困难。

(4)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侧面修光、控制加工深度、更换或修整电极等需要,电火花机应

备有平动头、深度测量仪、电极重复定位装置等附件。

11、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有何特点?最适合加工何种模具?

(1)不需要制造专用电极,电极丝可反复使用,生产成本低,并节约电极制造时间。

(2)电极丝常用钼丝、铜丝,直径最小可达0.04mm,可以加工形状复杂的模具。

(3)加工精度高

(4)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

(5)加工过程中大都不需要电规准转换。

(6)不能加工盲孔类及阶梯类成形表面。

1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工件需要定位吗?

不需要

13、什么是工件的切割变形现象?试述工件变形的危害、产生原因和避免、减少工件变形的主要方法。

为了减少线切割变形对精度的影响,毛坯应该选用锻造性能好、淬透性好、热处理变形小的材料制作。

14、什么是线切割加工编程的偏移量f?f的大小与那行因素有关?准确确定f有何实际意义?如何确定?

考虑到线切割加工时放电间隙和电极丝直径的影响,电极丝的中心轨迹与工件轮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f(f=电极丝半径+单边放电间隙)。加工凸模时,电极丝的中心轨迹应在工件轮廓之外,加工凹模时则相反。

15、如何选择合理的电规准来进行线切割加工?

(1)要求获得较好的表面粗糙度时,应选择较小的脉冲参数。

(2)要求获得较高的切割速度是,应选择较大的脉冲参数。

(3)工件厚度大时,应尽量改善排屑条件,宜选用较高的脉冲参数。

(4)在容易断丝的场合,应增大脉冲间隔时间,减小加工电流,防止电极丝烧断。

(5)对加工精度表面质量要求极高的工件,其电参数可以通过试切割的办法确定。

16、简述电化学加工的基本原理?

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加工

17、电化学在模具加工中有几方面的应用?各有何特点?

(1)型孔加工(2)型腔加工(3)电解抛光(4)电解磨削

18、超声波加工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范围如何?

工作原理:超声波加工时利用工具端面作超声波振动,撞击悬浮液,并通过悬浮液中的磨料加工脆硬材料的一种成型加工方法。

特点:(1)特别适合于加工各种硬脆材料。(2)对工具材料要求不高,但韧性要好。(3)不需要使用工具和工件作比较复杂的相对运动,机床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应用范围:(1)型孔、型腔加工(2)切割加工(3)超声波抛光(4)超声波焊接

19、激光加工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范围如何?

工作原理:利用能量密度极高的激光照射在被加工表面时,光能被加工表面吸收并转化成热能,当聚光点的局部区域的温度足够高是,使照射斑点的材料迅速熔化、汽化,并爆炸性地高速喷射出来,同时产生方向性很强的冲击波。工件材料在高温熔融蒸发和冲击波的同时作用下实现了打孔和切割加工的目的。

特点:(1)无需借助工具或电极,不存在工具损耗问题,易于实现自动化加工。(2)功率密度高,几乎能加工所有材料(3)效率高、速度快,热影响区较少。(4)能加工深而小的微孔和窄缝。(5)能够透过透明材料对工件进行各种加工。

应用范围:(1)激光微型加工(2)激光切割加工(3)激光焊接加工(4)制作模具

第六章模具快速成形加工

1、试述快速成形加工的基本原理。

快速成形加工的基本原理是用CAD三维造型软件设计产品的三维曲面模型,或用实体反求方法采集得到有关原型或零件的几何形状、结构和材料的组合信息,从而获得目标原型的概念,并以此建立数字化模型,即零件的电子模型,根据具体工艺要求,将其按一定厚度分层切片,根据切片处理得到的截面轮廓信息,通过计算机控制激光束固化一层层的液态光敏树脂,或利用某种热源有选择地喷射粘接剂或热熔材料,形成各个不同截面,每层截面轮廓成型之后,快速成形系统将下一层材料送至已成形的轮廓面上,然后进行新一层截面轮廓的成形,逐步叠加成三维产品,再经过必要的处理,使其在外观、强度和性能等方面达到设计要求。

2、正确描述实体数据模型的STL文件格式应满足什么要求?

3、快速成形加工与传统的机械加工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1)制造的快速性(2)制造技术的高度集成化(3)制造的自由性(4)制造过程的高柔性

4、简单描述立体印刷成形的加工过程。

5、简述层合实体制造的工作原理。

6、CAD实体数据经过网格化处理后,三角形数量过多或过少会对加工造成何种影响?

第七章其他模具制造新技术简介

1、何谓现代制造技术,它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并行工程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逆向工程技术与传统的复制方法相比,有哪些优点?

4、何谓虚拟公司,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5、精益生产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6、绿色制造的目标是什么?

第八章典型模具制造工艺

1、冲模模座加工的工艺路线是怎样安排的?对模座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模座加工工艺流程:铸坯——退火处理——刨削或铣削上下表面——钻导柱导套孔——刨气槽——磨上下平面——镗导柱导套孔

技术要求:(1)模座的上、下平面平行度必须达到规定(2)上、下模座导柱、导套安装孔距应一致,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与基准面的垂直度:0.01/100。(3)模座的上、下平面及导柱、导套安装孔的粗糙度Ra为1.60~0.40um,其余面为6.3~3.2um;四周非安装面可按非加工表面处理。

2、为了保证上、下模座的孔位一致,应采取什么措施?

为了保证上、下模座的导套、导柱孔距一致,可将两块模座装夹在一起同时加工。

3、导柱、导套所用材料是如何选用的?热处理的要求是什么?

导柱、导套可选用热轧圆钢做毛坯,渗碳淬火后,再磨削。

4、导柱、导套加工的工艺路线是怎么安排的?对导柱、导套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工艺路线:毛坯(棒料)——车削加工——渗碳处理、淬火——内、外圆磨削——精磨

技术要求:(1)导柱、导套的工作部分的圆度公差满足要求(2)导柱、导套配合精度满足加工。

5、模架装配后应达到哪些技术要求?

(1)组成模架的各零件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技术要求,导柱和导套的配合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2)装配成套的模架,上模座上平面对下模座下平面的平行度、导柱的轴线对下模座下平面的垂直度和导套孔的轴线对上模座上平面的垂直度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3)装配后的模架,上模座在导柱上滑动应平稳和无阻滞现象。

(4)模架的工作表面不应有碰伤、凹痕及其他机械损伤。

6、对冲裁模凸模和凹模的主要技术要求有哪些?

(1)结构合理(2)高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质量和刃口锋利(3)足够的刚度和强度(4)良好的耐磨性(5)一定的疲劳强度

7、非圆形凸模的加工方法有哪些?不同的加工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1)压印锉修

(2)仿形刨床切削

(3)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4)成形磨削

8、系列圆孔的加工方法有哪些?不同的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如何?

(1)在普通钻床上加工+-0.04mm

(2)在铣床上加工0.06~0.08

(3)在精密坐标镗床或坐标磨床加工0.005~0.015

9、非圆形型孔的加工方法有哪些?如何选用这些加工方法?

(1)锉削加工

(2)压印锉修

(3)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4)电火花加工

10、为了提高模具结构的工艺性,设计模具时必须考虑哪几个主要原则?

(1)模具结构尽量简单。

(2)模具使用过程中的易损件能方便地更换和调整。

(3)尽可能采用标准化零部件

(4)模具零件,尤其是凸、凹模零件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5)模具应便于装配

11、锻模的热处理对模具质量的影响怎样?热处理在热锻模加工过程中是如何安排的?各种热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热处理对锻模质量影响很大。模块精锻造后,需进行退火处理,以降低硬度,消除残余内应力,改善工件材料的可切削性,并为后面的热处理做好组织上的逐步。对于中小型锻模或淬火变形较小的材料,淬火与回火处理放在模块预加工和型槽加工之后进行,这样可使型槽得到较高的硬度。对于大型锻模或用淬火变形较大的钢材制造的模具,淬火与回火安排在模块预加工之后,型槽加工之前进行,这样可以避免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可用电加工来解决切削加工难的问题。

12、对锻模模块的纤维方向有什么要求?

对于圆形或近圆形锻件的锻模,纤维方向与键槽中心线的方向一致;对于长轴类锻件的模块,其纤维方向与燕尾方向一致,绝不允许纤维方向与燕尾支承面垂直。

13、塑料模型腔的加工方法有哪些?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是什么?

(1)型腔冷挤压○1开式挤压○2闭式挤压

(2)电加工○1电火花加工○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3)精密铸造法

14、塑料模型腔抛光的目的是什么?电解抛光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超声波抛光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目的:模具型腔经过机械加工后表面会留下刀痕,或经过电火花加工后表面会留下一层硬化层。型腔表面的刀痕或硬化层需要抛光去除。抛光加工的好坏不仅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影响制品表面光泽、尺寸精度。

电解抛光的工作原理:点解抛光是通过阳极溶解作用对型腔进行抛光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超声波抛光的工作原理:利用换能器将输入的超声频电振荡装换成机械振动,由变幅杆将机械振动放大,再传至固定的变幅杆端部的工具头上,使工具产生超声频振动,从而对工件进行抛光。

15、压铸模具材料应具备哪些性能?常用于制造压铸模型腔、型芯的材料有哪些?

压铸材料除了应具有塑料模具的特点外,还应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硬度、抗氧化性、抗回火稳定性和冲击韧性,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抗疲劳性。

16、简易模具制造方法有哪些?锌基合金模具的特点是什么?简述砂型铸造法制造锌基合金拉深模的过程。

锌基合金模具的特点:锌基合金模具使用铸造方法制成,模周期短,工艺简单,成本低。砂型铸造法制造锌基合金拉深模的过程:凸模的制造方法是将制好的模样放在固定板上,放好砂箱,填入砂型并桩实,翻转砂箱即可起模,检查并修整砂型,浇注熔化的锌基合金,冷却清理后,凸模制造工作完成。凹模的制造是在凸模模样贴上一层相当于拉深间隙厚度的材料,浇注石膏过渡样,待石膏凝固后合模并烘干,把过渡样放入砂箱内造型,起模修型后,浇注锌基合金,冷却清理后,凹模制造完成。

17、简述低熔点合金自铸模工艺过程。浇铸模工艺与自铸模工艺相比有什么特点?

自铸模工艺:指熔箱本身带有熔化合金的加热装置,以样件为基准,通过样件使液态合金分

隔,冷却凝固后同时铸出凸模、凹模和压边圈等零件。

浇注模工艺:浇注前,先将熔箱与样件、模架组装好后,通过另外的加热装置将合金熔化,然后把液态合金浇注在熔箱内制模。

第九章典型模具的装配和调试

1、模具常用的装配工艺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完全互换法

(2)修配法

(3)调整法

2、常见冷冲模的装配顺序是怎样的?

3、模具成型零件的固定方法有哪些?各用于什么场合?

(1)紧固件法

(2)压入法

(3)铆接法

(4)热套法

(5)焊接法

(6)低熔点合金法

(7)粘接法

4、调整凸凹模间隙的方法有哪些?各用于什么场合?

(1)垫片法

(2)镀铜法

(3)透光法

(4)涂层法

(5)腐蚀法

(6)工艺尺寸法

(7)工艺定位器法

5、与冷冲模相比,塑料注射模的装配有何特点?

零件的加工和装配常常是同步进行的,即经常边加工边装配。

数控加工部分

1、简述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机床本体、检测装置等基本部分组成。

2、简述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工作过程。

数控机床的工作过程是由数字指令控制的,在加工前要用规定的指令代码按照零件图编制出程序,输入到数控装置中,数控装置运算后产生相应的控制命令,经伺服系统进行信号变换和功率放大后,即可驱动机床按照程序自动地进行加工。

3、简述开环、闭环、半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特点。

开环系统:精度较低,但结构简单、工作稳定、调试容易、维修方便、成本低,一般适于经济型数控机床。

闭环系统:精度高,结构复杂、调试困难、成本高,主要用于高精度数控镗铣床、数控磨床、超精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等。

半闭环系统:精度比闭环控制系统低,而比开环系统高。其结构比闭环系统简单,调试方便、

稳定性好,适用于中档数控机床。

4、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在结构要求及特点要有哪些差异。

(1)机械传动机构简化、传动链缩短。

(2)采用高效率、高刚度、高精度的传动副

(3)采用消除间隙的传动副,提高了精度

(4)采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贴塑导轨等摩擦特性良好的支承元件,灵敏性好,无爬行现象。

(5)采用刚度和抗振性较好、能减少热变形影响的机械结构。

(6)采用大功率电动机和先进刀具及系统,可进行强力切削,提高切削效率

(7)采用自动换刀、自动排屑、自动润滑和冷却等装置。

5、试述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

(1)数控加工工艺内容要求具体详细

(2)数控加工工艺要求更严密、精确

(3)数控加工方法的特点:工序相对集中、加工效率高、要注意刀具与夹具、工件的干涉问题

6、数控加工工艺处理有哪些内容

(1)对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分析,确定零件的数控加工内容,选择加工机床类型。

(2)加工工序、工步的确定。

(3)刀具、夹具的选择和调整。

(4)加工轨迹的计算和优化,加工程序的编写、校验与修改。

(5)首件试加工与现场问题处理

(6)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的定型与归档。

7、确定走刀路线时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寻求最短走刀路线与最佳进给方式,主要是大余量切除的走刀次数要少,每一次走刀应切除尽可能多的加工内容,尽量减少或缩短空行程等。

快速成形技术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doc 6)

快速成形技术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doc 6)

基于快速成形技术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 一、引言 近10年来,制造业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迅速将产品推向市场已成为制造商把握市场先机的重要保障。因此,产品的快速开发技术将成为赢得21世纪制造业市场的关键 快速成形技术(以下简称RP)是一种集计算机辅助设计、精密机械、数控激光技术和材料学为一体的新兴技术,它采用离散堆积原理,将所设计物体的CAD模型转化成实物样件。由于RP技术采用将三维形体转化为二维平面分层制造的原理,对物体构成复杂性不敏感,因此物体越复杂越能体现它的优越性。 以RP为技术支撑的快速模具制造RT(Rapid Tooling)也正是为了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早日向市场推出适销对路的、按客户意图定制的多品种、小批量产品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制造技术。由于产品开发与制造技术的进步,以及不断追求新颖、奇特、多变的市场消费导向,使得产品(尤其是消费品)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例如,汽车、家电、计算机等产品,采用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制模,制作周期为传统模具制造的1/3~1/10,生产成本仅为1/3~1/5。所以,工业发达国家已将RP/RT作为缩短产品开发时间及模具制作周期的重要研究课题和制造业核心技术之一,我国也已开始了快速制造业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工作。 二、基于RPM的快速模具制造方法 模具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手段,其中用得最多的有铸模、注塑模、冲压模和锻模等。传统制作模具的方法是:对木材或金属毛坯进行车、铣、刨、钻、磨、电蚀等加工,得到所需模具的形状和尺寸。这种方法既费时又费钱,特别是汽车、摩托车和家电所需的一些大型模具,往往造价数十万元以上,制作周期长达数月甚至一年。而基于RPM技术的RT直接或间接制作模具,使模具的制造时间大大缩短而成本却大大降低。 1. 用快速成形机直接制作模具 由于一些快速成形机制作的工件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快速成形件可直接用作模具。例如,Stratasys公司TITAN快速成形机的PPSF制件坚如硬木,可承受30 0℃高温,经表面处理(如喷涂清漆,高分子材料或金属)后可用作砂型铸造木模、低熔点合金铸造模、试制用注塑模以及熔模铸造的压型。当用作砂形铸造的木模时,它可用来重复制作50~100件砂型。作为蜡模的成型模时,它可用来重复注射100件以上的蜡模。用FDM快速成形机的ABS工件能选择性地融合包裹热塑性粘结剂的金属粉,构成模具的半成品,烧结金属粉并在孔隙渗入第二种金属(铝)从而制作成金属模。

模具制造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金属切削机床上切削工件时,_刀具_与_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 2.主运动是指消耗功率最大,速度最高切削运动。 3.工件上的加工表面包括已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 4.切削用量指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5.切削加工时,切屑沿其流出的表面是刀具的_前刀面____。 6.横向进给车削工件时,实际工作前角γoe增大。 7.铣削时,铣刀旋转是_主__运动,工件沿进给方向相对于铣刀的运动是进给运动。 8.外圆车削时,如刀具安装高度高于工件轴线,则工作前角_增大_,工作后角_减小_。 9.已知切削参数?、a sp、和主偏角κr则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A D= A D=?*a sp _;切削层公称厚度h D= h D=?/sinκr。 10.过切削刃上选定点作切削刃切线,此切线与该点的切削速度向量组成的平面称为_切削平面。 11.麻花钻刀柄的作用是_装夹钻头和传递动力。 12.对于多齿刀具,当刀具每转过一个齿,工件和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就称为_每齿进给量。 13.对于旋转类刀具,基面就是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包含刀具旋转轴线通过切削平面的平面。 14.麻花钻由刀体、颈部、刀柄三部分组成。 15.刀具角度的作用是确定切削刃和刀具前后面的空间位置。 16.以外圆车刀为例,确定车刀主切削刃空间位置的角度有_主偏角和刃倾角。确定车刀前面与后面空间位置的角度有___前角___和___后角___。 17.斜角切削是指刀具主切削刃的刃倾角λs≠0的切削。 18.在外圆纵车中,当κr<90o,λs=0o时,切削层的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当κr=90o时,切削层的截面形状为_矩形_。 19.在正交平面参考系中,正交平面垂直于_主切削刃或其_切线_在基面上的投影。 20.外圆车削中,当刀尖在主切削刃上为最低点时,刃倾角λs为_负_值,当刀尖在主切削刃上为最高点时,刃倾角λs为_正_值。

模具制造工艺题库(问答和编程)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试题库 课程代码:1310210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模具 学分:4 负责人:曾欣 参与人:刘咸超、郭蓉 二00九年四月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理论教学考试大纲 (适于高职模具专业) 一、考试的目的和性质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课,也是制造类其它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它是一门将机械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冲压成形工艺、注塑成形工艺与模具装配工艺等有机融合,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课程考核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依据,同时现行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手段,对教与学均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本门课程的考核中,应着重体现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作为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培养其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考试的内容和范围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的考试要求学生掌握典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掌握冲压模具与注塑模具典型零件的常规和特种加工方法、典型模具装配工艺,具备简单模具零件制造工艺路线设计与工艺文件编制的能力。 1、理论目标: (1)掌握典型模具零件机械加工技术的基本工艺知识。 (2)掌握典型模具零件特种加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 (3)了解模具装配的方法和装配工艺路线。 (4)掌握典型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文件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2、技能目标: (1)初步具备典型模具零件机械加工能力。 (2)初步具典型模具零件特种加工能力。 (3)简单具备模具装配能力和模具装配工艺路线拟订能力。 (4)具备典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文件编制的能力。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信息来源:2010-2-2] 开料:前模料、后模模料、镶件料、行位料、斜顶料; 开框:前模模框、后模模框; 开粗:前模模腔开粗、后模模腔开粗、分模线开粗; 铜公:前模铜公、后模铜公、分模线清角铜公; 线切割:镶件分模线、铜公、斜顶枕位; 电脑锣:精锣分模线、精锣后模模芯; 电火花:前模粗、铜公、公模线清角、后模骨位、枕位; 钻孔、针孔、顶针; 行位、行位压极; 斜顶 复顶针、配顶针; 其它:①唧咀、码模坑、垃圾钉(限位钉);②飞模;③水口、撑头、弹簧、运水; 省模、抛光、前模、后模骨位; 细水结构、拉杆螺丝拉钩、弹簧 淬火、行位表面氮化; 修模刻字。 模具设计知识 一、设计依据 尺寸精度与其相关尺寸的正确性。 根据塑胶制品的整个产品上的具体要和功能来确定其外面质量和具体尺寸属于哪一种: 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尺寸精度要求较低的塑胶制品,如玩具; 功能性塑胶制品,尺寸要求严格; 外观与尺寸都要求很严的塑胶制品,如照相机。 脱模斜度是否合理。 脱模斜度直接关系到塑胶制品的脱模和质量,即关系到注射过程中,注射是否能顺利进行:脱模斜度有足够; 斜度要与塑胶制品在成型的分模或分模面相适应;是否会影响外观和壁厚尺寸的精度;

是否会影响塑胶制品某部位的强度。 二、设计程序 对塑料制品图及实体(实样)的分析和消化: a、制品的几何形状; b、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 c、技术要求; d、塑料名称、牌号 e、表面要求 型腔数量和型腔排列: a、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 b、制品的投影面积与注射机的锁模力; c、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机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 d、制品精度、颜色; e、制品有无侧轴芯及其处理方法; f、制品的生产批量; g、经济效益(每模的生产值) 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即型腔位置的布置,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及型芯的设计、热交换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又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比较完美的设计。 三、分型面的确定 不影响外观; 有利于保证产品精度、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 有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 有利于开模(分模、脱模)确保在开模时,使制品留于动模一侧; 便于金属嵌块的安排。 四、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设计包括主流道的选择、分流道截面形状及尺寸的确定、浇口的位置的选择、浇口形式及浇口截面尺寸的确定,当利用点浇口时,为了确保分流道的脱落还应注意脱浇口装置的设计、脱浇装置九章浇口机构。 在设计浇注系统时,首先是选择浇口的位置。浇口位置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成型质量及注射过程的顺利进行,浇口位置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浇口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分型面上,以便于模具加工及使用时浇口的清理; ②浇口位置距型腔各个部位的距离应尽量一致,并使具流程为最短; ③浇口的位置应保证塑料流入型腔时,对型腔中宽畅,厚壁部位,以便于塑料顺利流入; ④浇口位置应开设在塑件截面最厚处; ⑤避免塑料在流下型腔时直冲型腔壁、型芯或嵌件,使塑料能尽快流入到型腔各部位,并避免型芯或嵌件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模具制造工艺规程基础知识 习题 一、填空题 1、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位 置和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2、注射模的结构零件按其外形分为、和。 3、生产类型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称为生 产类型,包括、、三种类型。 4、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可分为、、和。 5、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相对于和之间的正确位置(即将工件定位)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6、时间定额包括:、、、、。 二、判断题 1、确定加工余量时,采用类比法估计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经验估计法。多用于单件 小批生产。() 2、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可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 3、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 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方便地加工出来。()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加工零件,中批生产以及单件小批 生产中的某些复杂零件。() 5、在加工过程中直接保证的尺寸等称为封闭环。() 6、量具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被检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来决定。() 7、模具生产属于单件小批生产,适合采用分散装配。() 8、工位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9、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加工零件,中批生产以及单件小批 生产中的某些复杂零件。() 10、机械加工的最初工序只能用工件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做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 准称为粗基准;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11、确定加工余量时,以有关工艺手册和资料所推荐的加工余量为基础,结合实际加 工情况进行修正以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查表修正法。应用较广。() 12、机械加工中刀具的选择取决于所确定的加工方法、工件材料、与所要求的加工精 度、生产率和经济性、机床类型等无关。() 13、确定加工余量时,以一定的经验资料和计算公式为依据,对影响加工余量的诸因 素进行逐项的分析计算以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分析计算法。应用较广。() 三、名词解释

模具材料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模具是一种重要的加工工艺装备,它的使用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模具加工具有材料利用率高、力学性能好、尺寸精度高、生产效率高。 2、作为模具设计和制造者,既懂得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又懂得材料成型加工及模具选材技术,才能制造出高质量、长寿命、高精度的模具。 3、根据工作条件及服役形式,模具材料分为冷作模具材料、热作模具材料和塑料模具材料三大类。 4、模具主要应用在压力加工之中,与模具有关的工艺,主要分为普通模锻、挤压、拉拔、冲压、压铸、塑料成型等。 5、韧性不是单一的性能指标,而是强度和塑性的综合表现。 6、热处理工艺性主要包括:淬透性、回火稳定性、脱碳倾向性、过热敏感性,淬火变形与开裂倾向等。 二、判断题 1?无磁模具钢制的模具主要用于磁性材料的成形,以及无磁轴和其他在强磁场中不产生磁感应的结构零件的成形。V 2?抗冲击冷作模具钢成分接近合金调质钢,基体钢属于高强韧性冷作模具钢。V 3. 基体钢,一般是指其成分相当于高速钢正常淬火组织中基体成分相同的钢,与高速钢相比,基体钢的过剩碳化物少, 颗粒细小,分布均匀,强韧性好,同时还保持较高的耐磨性的热硬性,不仅适用于冷作模具,也可用于热作模具。V 4?硬质合金是将一些高熔点、高硬度的金属碳化物粉末(如C、TiC等)和粘结剂(Co、Ni等)混合后,加压成型, 再经烧结而成的一种粉末冶金材料。钨钴类硬质合金和钨钴钛类硬质合金。冷冲模用硬质合金一般是钨钴类。V 5?金属陶瓷硬质合金的共性是:具有高的硬度、高的抗压强度和高的耐磨性,可以进行锻造及热处理。主要用来制作多 工位级进模、大直径拉深凹模的镶块。x 三、为下列模具选择合适的材料。 光学镜片的注射模(D)热挤压滚动轴承环凸模(E) ①40棒料下料剪刃(A)铜合金压铸模(B )塑钢门窗成型模(C) A、6W6MoCr4V B、3Cr2W8V C、0Cr16Ni4Cu3Nb (PCR) D、10Ni3MnCuAI (PMS) E、4Cr3Mo2NiVNbB (HD) 四、问答题 1、什么是钢结硬质合金?有何特点? 答:钢结硬质合金是以钢为粘结相,以碳化物(主要是碳化钛、碳化钨)做硬质相,用粉末冶金方法生产的复合材料。其微观组织是细小的硬质相,弥散均匀分布于钢的基体中(用于模具的钢结硬质合金,基体主要采用含铬、钼、钒的中高碳合金工具钢或高速钢)。钢结硬质合金是介于钢和硬质合金之间的一种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工艺性能好具有可加工性和可热处理性,在退火状态下,可以采用普通切削加工设备和刀具进行车、铳、刨、磨、钻等机械加工。还可以锻造、焊接。与硬质合金相比,成本低,适用范围更广。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钢结硬质合金在淬硬状态具有很高的硬度。由于含有大量弥散分布的高硬度硬质相,其耐磨性可以与高钴硬质合金接近。与高合金模具钢相比,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耐磨性、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与硬质合金相比,具有较好的韧性。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较低的摩擦系数、优良的化学稳定性。 2?简述冷冲模材料选用的一般原则。 答:①模具承受冲击负荷大时,应以韧性为主。②模具迫使金属沿型腔塑性流动的作用力大(即坯料变形抗力大)时,应 以硬度和耐磨性为主;作用力小时,应以强度为主,并适当考虑韧性和耐磨性。③模具型腔复杂时,应以韧性和尺寸精度为主。 ④模具尺寸大时,应以整体强度、刚度和尺寸精度为主。⑤模具加工批量大时,应以硬度和耐磨性为主。

模具制造工艺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典型的刀具磨损过程分为初期磨损、正常磨损和急剧磨损阶段。2.精加工基准的选择原则应遵循如下原则:统一基准、基准重合、互为基准和自为基准等原则。 3.在切削加工中,用于描述切削机理的指标是切削层及切削层参数,切削层参数包括切削层公称厚度 hD 、切削层公称宽度bD 和切削面积,其中切削面积=hD × bD。 4.积屑瘤很不稳定,时生时灭,在粗加工时产生积屑瘤有一定好处,在精加工时必须避免积屑瘤的产生。 5、工件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是先粗后精、先主后次穿插进行、先基面后其它、先面后孔。 6、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的总和,称为作业时间。 7、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__ 切削速度 _、___背吃刀量和_ 进给量 __。 8、根据力的三要素,工件夹紧力的确定就是确定夹紧力的大小、_方向_ ______和作用点。 9、刀具的正常磨损有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前后刀面同时磨损。 10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内容称为安装。 11、工件通常采用的三种定位方法是直接找正法、划线找正法和夹具定位的方法。 12、主偏角是指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在基面内测量的_ 主切削刃和假定进给方向的夹角。 13、砂轮的的特性由磨粒、结合剂、粒度、硬度、组织五方面要素决定。 14、所谓基准就是工件上用来确定其它点线面的位置的那些__点___、__线___、____面__, 一般用中心线、对称线或平面来做基准。 15.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两种,其中主运动运动是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的运动。 16.最常用的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是高速钢、硬质合金,其中硬度高的是硬质合金,制造工艺性好的是高速钢。 17.工件定位时被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能满足工件加工技术要求的定位形式称为不完全定位。 18. 工件以一面两孔定位时,常采用一个支承板,一个圆柱销和一个削边销作为定位元件限制工件的自由度,该定位方式共限制了工件的 6 个自由度,其中削边销限制了工件一个自由度。 19.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 2009-05-11 21:58 模架加工打编号A、B板面板顶针固定板顶针底板底板 模芯加工飞边粗磨检验铣床加工钳工加工CNC加工检验热处理 精磨检验数控加工省模自检 电极加工 审图备料检验加工 滑块加工见《滑块加工工艺》 压紧块加工见《压紧块加工工艺》 模具零件加工分流锥加工见《分流锥加工工艺》 圆形精磨检验 镶件加工 异形热处理数控加工检验 模具全检装配合模总装全检试模 总的来说模具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审图—备料—加工—模架加工—模芯加工—电极加工—模具零件加工—检验—装配—飞模—试模—生产 A:模架加工:1打编号,2 A/B板加工,3面板加工,4顶针固定板加工,5底板加工 B:模芯加工:1飞边,2粗磨,3铣床加工,4钳工加工,5CNC粗加工,6热处理,7精磨,8CNC精加工,9电火花加工,10省模

C:模具零件加工:1滑块加工,2压紧块加工,3分流锥浇口套加工,4镶件加工 模架加工细节 1,打编号要统一,模芯也要打上编号,应与模架上编号一致并且方向一致,装配时对准即可不易出错。 2,A/B板加工(即动定模框加工),a:A/B板加工应保证模框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为0.02mm,b :铣床加工:螺丝孔,运水孔,顶针孔,机咀孔,倒角c:钳工加工:攻牙,修毛边。 3,面板加工:铣床加工镗机咀孔或加工料嘴孔。 4,顶针固定板加工:铣床加工:顶针板与B板用回针连结,B板面向上,由上而下钻顶针孔,顶针沉头需把顶针板反过来底部向上,校正,先用钻头粗加工,再用铣刀精加工到位,倒角。 5,底板加工:铣床加工:划线,校正,镗孔,倒角。 (注:有些模具需强拉强顶的要加做强拉强顶机构,如在顶针板上加钻螺丝孔)模芯加工细节 1)粗加工飞六边:在铣床上加工,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留磨余量1.2mm 2)粗磨:大水磨加工,先磨大面,用批司夹紧磨小面,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在0.05mm,留余量双边0.6-0.8mm 3)铣床加工:先将铣床机头校正,保证在0.02mm之内,校正压紧工件,先加工螺丝孔,顶针孔,穿丝孔,镶针沉头开粗,机咀或料咀孔,分流锥孔倒角再做运水孔,铣R角。 4)钳工加工:攻牙,打字码 5)CNC粗加工 6)发外热处理HRC48-52 7)精磨;大水磨加工至比模框负0.04mm,保证平行度和垂直度在0.02mm之内8)CNC精加工

《模具制造工艺学》试卷A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就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 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加工出来(√) 2、表面粗糙、精度低的毛坯粗基准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糙基准 只能使用二次(×) 3、工步是在加工表面、加工工具都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 序。??????????????????? (?√?) 4、在加工过程中直接保证的尺寸等称为封闭环。?? (?×?) 5、采用正弦精密平口钳或正弦磁力台夹具只能磨削平面或斜面(×) 6、光整加工是最后决定零件形状和尺寸精度的加工工艺方法。(×) 7、周磨加工精度较高,适用于精磨。(?√?) 8、铰孔是对中小直径未淬硬孔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9、成形磨削中,凸模必须设计为镶拼结构。(×) 10、电火花成型加工适宜加工低刚度工件及微细加工。(√)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不同的生产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 C ) A、相同的; B、相似的; C、不同的。 2、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D ) A、刨削 B、磨削 C、铣削 D、铰削。 3、对有色金属零件的外圆表面加工,当精度要求为IT6,Ra=0.4μm时, 它的终了加工方法应该采用( A ) A、精车; B、精磨; C、粗磨; D、研磨。 4、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重合”是指( A ) A、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 B、以粗基准作为精基准 C、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 D、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 5、以下适合线切割加工的对象是( C ) A、阶梯孔、阶梯轴; B、型腔; C、成型刀、样板; D、非导电材料。 6.哪一种材料是电火花线切割高速走丝电极丝所用的材质(A) A.钼 B.黄铜 C.石墨 D.铸铁 7、电火花加工凹模型孔是利用( C )之间脉冲放电产生电腐蚀现象的 原理而进行的。 A.工作液与工件; B.工作液与工具电极; C.工件与工具电极。 8、用坐标镗床加工孔系,其表面粗糙度可达( B ) A、Ra= 0.8; B、Ra=0.4; C、Ra=1.6。 9、模具电火花穿孔加工常用的电极结构形式有( A )。 A、整体式 B、多电极式 C、镶拼式 D、组合式

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9-07-02T16:34:38.1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区礼炳[导读] 摘要:快速模具制造技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技术,有效融合了信息与控制技术、材料学以及激光技术等,其发展速度可见一斑。 佛山市尊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摘要:快速模具制造技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技术,有效融合了信息与控制技术、材料学以及激光技术等,其发展速度可见一斑。自快速模具制造技术诞生以来,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医疗、汽车以及加点分制造行业之中。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的飞跃式发展,特别是在快速制造金属模具的广泛应用,使得产品的质量更加优质,价格更加低廉,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经济效益,这也是国内外学者、企业关注 的重点。对于此,本文对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展开探讨。 关键词: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1快速模具制造技术概述快速成型技术是自20世纪末开始发展出的一项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制造技术,该技术主要是由激光技术、驱动技术、CAD/CAM技术、数控技术、新型材料所构成,该技术自应用以来,在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创新、产品开发等方面都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虽然工作人员在使用该技术时所采用的制作原材料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技术应用中所体现出的主要工作原理均是由分层制作、逐层叠加的方式来完成的,从数学的层面上来说,该技术原理与数据的积分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说,该技术的应用形式与3D打印技术相似。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成型快、适用性强、制作周期短、操作简便、集成性高等等。快速模具制造作为新型制造技术,对制造行业具有极大促进作用。该技术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既能用于汽车制造业,又能生产家电器材。模具制造技术,能提高制造效率,创造企业价值。 2快速模具制造技术模具制作 2.1软质模具 软质模具主要是由一些软性材料制作而成,适用于产品数量为50-5000左右的生产企业,市场上常见的软性材料有环氧树脂、锌合金、硅橡胶、低熔点合金、铝金属等等,该类型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成本低廉、周期短等优势,而工作人员在使用快速成型技术来制作软质模型时主要会使用以下方法:第一,硅橡胶法,通过该方法所制造的硅橡胶模具不仅有良好的弹性,同时还可以在模具上制作一些非常精美的纹路,但是该类模具的适用性不强;第二,树脂法,当模具的需求量非常大时,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树脂材料作为模具的制作原材料,并且通过合理地使用快速成型技术中原型压铸的方式来高效率地完成该类型模具的批量制作;第三,金属法,工作人员使用该方法进行模具制作时,通常以RP8d为原型,并且在此基础上将金属合金均匀地喷涂于模型的外表面,并且将模具的制作原材料快速地填入模具内,完成金属模具的制作,该方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一次成型、制作周期短、耐磨性强等等;第四,电铸法,该模具制作法与上述我们所提到的金属喷涂法相类似,电铸法主要是利用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将PR8d圆形的外表面通过电解沉淀的方式进行模具的制作,通过该方法制作而成的模具具有均匀性强、精度高等优势。 2.2硬质模具 与软质模具相对应的则是硬质模具,适用于产品数量规模较大的产品生产企业,市场上常见的硬质模具通常为钢模具,工作人员在使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硬质模具的生产制造时,通常会使用以下方法:第一,电火花法,该方法主要是指工作人员将BPM作为模具的圆形,同时将EDM作为连接模具的电源,通过电火花的方式对模具进行加工制造,然后再合理地使用三维砂轮以及石墨电极的方式对该模具进行细节上的处理,最终完成整个钢模具的制作;第二,熔模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钢模具的批量制造,以RPM原型作为母版通过软蜡熔模的方式实现钢模具的精密复制;第三,陶瓷法,对于一些数量较少的模具批量铸造生产企业,工作人员便可以使用陶瓷法进行模具的制作生产,依然以RPM为模板原型,将陶瓷砂浆作为模板制作的原材料,通过焙烧的方式对陶瓷砂浆进行固化处理,以此来完成模板的制作。 3我国快速制模技术发展趋势快速制模技术与传统模具制造相比,优势在于快速制模技术能够提高产品的开发速度和生产的柔性化程度,快捷、方便地制作模具,缩短模具制造的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优。某模具制造公司传统研发和快速研发过程对比如表1所示。 表1某模具制造公司传统研发和快速研发过程对比 3.1快速成型模具制造应用 快速成型模具制造技术主要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类型。根据所制造模具的产品特性,不同的快速成型模具制造方法也被应用到不同场景中,而相对应的制造工艺也是不尽相同,但最终所制造的产品质量同样能得到保证。直接制模技术主要是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的方式来实现,由此生产出的模具,使用时限较长。但其缺陷是在对模具工件进行烧结时,由于温度的影响,模具工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现象,这种收缩现象至今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继而造成生产出的模具工件精确度不高。对于软质模具而言,由于所采用的软质材料的特殊性,有别于以往使用的钢制材料,其具有制作周期短、造价成本低的特性,在新产品的开发初期,常常被应用到市场试运行以及功能检测等方面,特别是对于所生产的工件品种多、批量小以及改性快等制造模式中。现今,软质模具制造方法主要以树脂浇注法、硅橡胶浇注法等方法为代表。

模具制造技术试卷及答案6套

《模具制造技术》模拟试题一 一、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和零件和的工艺文件。 2、型腔的冷挤压加工分为和两种形式。 3、研磨导柱常出现的缺陷是。 4、模座的加工主要是和的加工。为了使加工方便和容易保证加工要求,在个工艺阶段应先加工,后加工 。 5、修整成型砂轮的方法有两种:即用,用修整。 6、装配好的推杆及复位杆,当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推杆顶面应型面 mm,复位杆端面应分型面mm。 7、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通过和之间脉冲放电时电腐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加工。常用作为电极,且接在脉冲电源的正极。 8、铰孔适用于的孔的精加工,而镗孔适用的孔的加工。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精细车特别适合有色金属的精加工。() 2、铰孔是对淬硬的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方法。() 3、在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4、按立体模型仿形铣时,仿形销的锥度应小于型腔的斜度。() 5、用成形砂轮磨削法一次可磨削的表面宽度不能太大。()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为()。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2、下列不属于型腔加工方法的是()。 A电火花成形B线切割C普通铣削D数控铣削 3 、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A刨削B磨削C铣削D铰削 4、某导柱的材料为40钢,外圆表面要达到IT6级精度,Ra.8um则加工方案可选() A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B粗车—半精车—精车 C粗车—半精车—粗磨 5、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的卡片是() A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B 机械加工工艺卡C机械加工工序卡 6、铰孔主要用于加工() A 大尺寸孔 B 盲孔、深孔 C 中小尺寸未淬硬孔D中小尺寸已淬硬孔 7、但电极平动法的特点是() A只需工作台平动 B 只需一个电极 C 较轻易加工高精度的型腔 D 可加工具有清角、清棱的型腔 8、关于ISO代码中G00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A是直线插补指令B 是快速移动且加工指令C是快速移动但不加工指令 9、对于非圆型孔的凹模加工,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A 可以用铣削加工铸件型孔 B 可以用铣削作半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10、对于非圆凸模加工,不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A可用刨削作粗加工B淬火后,可用精刨作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四、简答题(共20分) 1、拉深模试模时出现制件起皱的缺陷,找出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调整方法。(5分)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及答案定稿版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及答 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A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和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2、型腔的冷挤压加工分为封闭式冷挤压和敞开式冷挤压?两种形式。 3、研磨导柱常出现的缺陷是“喇叭口”(孔的尺寸两端大中间小)。 4、模座的加工主要是平面和孔的加工。为了使加工方便和容易 保证加工要求,在个工艺阶段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 孔。 5、修整成型砂轮的方法有两种:即用挤压轮修整成型砂轮,用金刚石修整。 6、装配好的推杆及复位杆,当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推杆顶面应高出?型面 0.05-0.10?mm,复位杆端面应低于分型面0.02-0.05 mm。 7、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脉冲放电时电腐蚀作用,对工件 进行加工。常用钼丝作为电极,且接在脉冲电源的正极。 8、铰孔适用于中小尺寸的孔的精加工,而镗孔适用大尺寸的孔的加 工。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精细车特别适合有色金属的精加工。(√) 2、铰孔是对淬硬的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方法。(╳) 3、在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4、按立体模型仿形铣时,仿形销的锥度应小于型腔的斜度。(√) 5、用成形砂轮磨削法一次可磨削的表面宽度不能太大。(√)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为( A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2、下列不属于型腔加工方法的是( B ) A电火花成形 B线切割 C普通铣削 D数控铣削 3 、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D ) A刨削 B磨削 C铣削 D铰削 4、某导柱的材料为40钢,外圆表面要达到IT6级精度,Ra.8um则加工方案可选 ( A ) A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B粗车—半精车—精车 C粗车—半精车—粗磨

模具制造工艺试卷1及答案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模具制造工艺A试卷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共10分,每空1分) 1. 若采用成型磨加工凸模时,若其加工有几个回转中心的工件所采用的夹具为万能夹具。 2. 高速铣削的可加工硬度高达 HRC55-65 的零件。 3. 成型磨削是将零件的轮廓线分解成若干直线与圆弧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段磨削,使之达到图 纸的技术要求。 4. 电火花成型加工中粗加工采用负极性加工,电火花线切割的精加工采用正极性加工。 5. 在快速成型过程中,需将CAD实体模型进行表面网格化处理,生成 stl 文件。 6. 超声波加工适于加工的材料有:宝石、玻璃等 7. 电解加工时,母模与电源负极连接。 二、问答题(共60分,每小题10分) 1. 请从模具零件表面层应力状态角度分析采用磨削、电火花成型、高速铣削三种工艺的差别。 磨削表面应力较大,主要为拉应力 电火花由于切削力较小,但存在高温现象,所以有一定的拉应力,但较小。 高速铣削切削力较小,但应力状态主要为压应力 2. 请简述电火花成型加工的工艺范围及其特点。 结构上适合型腔及深沟槽的加工,精度高,效率低,需制造电极,故生产周期长。 3. 请简述熔融沉积制造法快速成型工件的全过程。 构造三维模型—三维模型近似处理—成型方向选择—分层切片处理—选择适当的工艺进行分层叠加 成型三维产品—工件剥离—进行后强化或表面处理。 4.请简述电火花成型加工的原理。 一定的正负极距离,电压作用下形成放电通道,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离子撞击工件表面,剧烈的撞击及快速的汽化爆炸作用,完成加工 5. 请比较在固定凸模时采用压入法或铆接法的利弊. 压入法制造困难,但精度高。铆接法正好相反 6.对于形状复杂、凸模数量又多的小间隙冲裁模,如何控制凸模与凹模间的间隙? 可采用镀铜法透光法涂层法腐蚀法,保证镀层、涂层或腐蚀量与间隙一致

模具制作工艺流程

模具制作工艺流程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模具制作工艺流程 总的来说模具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审图—备料—加工—模架加工—模芯加工—电极加工—模具零件加工—检验—装配—飞模—试模—生产 A:模架加工:1打编号,2 A/B板加工,3面板加工,4顶针固定板加工,5底板加工 B:模芯加工:1飞边,2粗磨,3铣床加工,4钳工加工,5CNC粗加工,6热处理,7精磨,8CNC精加工,9电火花加工,10省模 C:模具零件加工:1滑块加工,2压紧块加工,3分流锥浇口套加工,4镶件加工 模架加工细节 1,打编号要统一,模芯也要打上编号,应与模架上编号一致并且方向一致,装配时对准即可不易出错。 2, A/B板加工(即动定模框加工),a:A/B板加工应保证模框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为0.02mm,b :铣床加工:螺丝孔,运水孔,顶针孔,机咀孔,倒角c:钳工加工:攻牙,修毛边。 3,面板加工:铣床加工镗机咀孔或加工料嘴孔。 4,顶针固定板加工:铣床加工:顶针板与B板用回针连结,B板面向上,由上而下钻顶针孔,顶针沉头需把顶针板反过来底部向上,校正,先用钻头粗加工,再用铣刀精加工到位,倒角。

5,底板加工:铣床加工:划线,校正,镗孔,倒角。 (注:有些模具需强拉强顶的要加做强拉强顶机构,如在顶针板上加钻螺丝孔) 模芯加工细节 1)粗加工飞六边:在铣床上加工,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留磨余量1.2mm 2)粗磨:大水磨加工,先磨大面,用批司夹紧磨小面,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在0.05mm,留余量双边0.6-0.8mm 3)铣床加工:先将铣床机头校正,保证在0.02mm之内,校正压紧工件,先加工螺丝孔,顶针孔,穿丝孔,镶针沉头开粗,机咀或料咀孔,分流锥孔倒角再做运水孔,铣R角。 4)钳工加工:攻牙,打字码 5) CNC粗加工 6)发外热处理HRC48-52 7)精磨;大水磨加工至比模框负0.04mm,保证平行度和垂直度在0.02mm之内 8) CNC精加工 9)电火花加工 10)省模,保证光洁度,控制好型腔尺寸。 11)加工进浇口,排气,锌合金一般情况下浇口开0.3-0.5mm,排气开0.06-0.1mm,铝合金浇口开0.5-1.2mm排气开0.1-0.2,塑胶排气开0.01-

模具制造工艺习题及答案

综合习题一 (一)填空题 1.铣床在中、小型模具零件的加工中应用广泛,常用的铣床有、、和。 2.模具零件加工中最常用的平面磨削方法是。 3.外圆磨削时的运动有、、。 4.铰刀的种类很多,从铰刀形状来分有、。 5.研磨余量一般为。 6.采用专用工具进行成型磨削的基本方法有、。7.目前在模具生产中应用的特种加工有、、、等几种方法。 8.在电火花加工中,选择宽脉冲加工可得到、、、、 、、等效果。 9.电火花加工的电规准有三个主要的电参数,其分别是、、。 10.在电火花加工中,电极材料的种类很多,但最常用的电极材料有和两种。 11.采用手工进行电火花线切割编程时,一般可选择作为坐标轴。1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时,工件的装夹一般采用、、和方法,切割前电极丝的坐标位置常用法和法进行调整。 (二) 判断题 1.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时,工件应接脉冲电源正极。 ( ) 2.采用粗规准对工件进行电火花加工时,工件应接脉冲电源正极。 ( ) 3.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在模具工作零件(如凸模、凹模)淬火前进行的。 ( ) 4.电火花加工机床中的自动进给调节系统的作用是控制工作台稳定进给。 ( ) 5.电火花加工就是利用电弧放电产生的热量加工工件。 ( ) 6.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的角损耗一般要大于边损耗,而边损耗要大于端面损耗。 ( )

7.电火花加工时,若工具电极的材料热学常数数值大,则其损耗也大。 ( ) 8.数控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控制工作台进给的脉冲当量是0.001 mm脉冲。 ( ) 9.采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精度高的模具时,工件材料应选用合金工具钢。 ( ) 10.在电火花加工时,所用的脉冲电源应为单向、直流脉冲电源。 ( ) 11.在电火花加工中,电极材料的种类很多,但最常用的加工模具型腔的电极材料有 钢和石墨。 ( ) 12.在电火花加工中,粗加工时工具电极的相对损耗小于精加工时工具电极的相对损 耗。 ( ) 13.电火花加工机床中位于主轴头下方的平动头可用于调节工件的圆周平动量。( ) 14.电火花加工所使用的工作液仅用于冷却和排屑。 ( ) 15.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能加工的最大的圆弧半径是不受到工作台行程限制的。 ( ) 16.采用工件做轨迹运动磨削法对异形凸模进行成型磨削,被磨削表面的尺寸是通过 比较测量法进行测量的。 ( ) 17.坐标镗床和坐标磨床属于高精度的切削加工机床。 ( ) 18.电铸成型时,母模接直流电源正极。 ( ) (三) 单项选择题 1.电火花加工模具型腔时常用的电极材料是( )。 A.钢 B.铸铁 C.石墨 D.钼 2.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常用的电极材料是( )。 A.钨 B.铜钨合金 C.石墨 D.钼 3.电火花加工常用的工作液是( )。 A.自来水 B.柴油 C.煤油 D.机油 4.适合电铸的材料是( ) 。 A.钢 B.镍 C.铬 D.铝 5.模具制造中应用最广的特种加工方法是( ) 。 A.电火花线切割 B.电火花加工

模具制造工艺(含标准答案)

作业1 1.什么是模具加工工艺规程?在模具制造中,它主要有哪些作用? 答: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档。作用:1是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2是生产组织和管理的依据3是加工检验的依据 2.制订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合理的加工工艺规程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答: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保证以最低的市场成本和最高的生产效率,可靠地加工出符合设计图样所要求的模具产品。合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模具质量的可靠性2加工工艺的先进性3加工成本的经济性4工作条件的合理性 3.什么是工艺基准?简述工艺基准的选择原则。 答:工艺基准:零件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包括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2基准统一原则3基准对应原则4基准传递与转换原则 4.在选择加工方法时,重点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考虑的因素:1)工件材料的性质2)工件的形状和尺寸 3)生产类型4)现有生产条件 5.零件的加工为什么常常要划分加工阶段?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则是什么? 答:原因:1保证加工质量2合理使用设备3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 加工阶段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必须根据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和工件的刚性来决定。 6.机械加工顺序安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1先粗后精2先主后次3基面先行4先面后孔 7.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1、减少误差法2、误差补偿法 3、误差分组法 4、就地加工法5、误差平均法 作业2 1.刀具材料应具备哪些性能? 答:高硬度和高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高耐热性。 2.简述铣削用量选择的原则?

模具制造工艺知识总结

1生产过程: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变成为成品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 2工艺过程:在模具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于那些使原材料成为成品的直接有关的过程,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和装配等。 3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作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4工步是当加工表面、切削工具和切削用量中的转速与进给量均不变时,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5走刀:在一个工步内由于被加工表面需切除的金属层较厚,需要分几次切削,则每进行一次切削?? 就是一次走刀。 6为减少工件安装次数,常采用各种回转工作台,回转夹具或移位夹具。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先后处于几个不同位置进行加工。此时,工件在机床上占据的每一个加工位置称为工位。7在制定工艺规程时,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1)技术上的先进性。(2)经济上的合理性。(3)有良好的劳动条件。(4)生产质量的可靠性 8工艺文件就是将工艺规程的内容,填入一定格式的卡片,即为生产准备和施工依据的技术文件。工艺文件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工艺过程综合卡片。(2)工艺卡片。(3)工序卡片。9工序卡片是在工艺卡片的基础上分别为每一个工序制订的,是用来具体指导工人进行操作的一种工艺文件。 10零件结构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方便地加工出来。 11基准就是零件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 12基准按其他作用不同,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13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14工艺基准就是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 15工艺基准按用途不同又可以分为(1)定位基准(2)测量基准(3)装配基准。 定位基准就是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一正确位置所用的基准。测量基准就是零件检验时,用以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的基准。装配基准就是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位置的基准。 16选择精基准的原则: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自为基准原则、互为基准原则。 17除定位基准的合理选择外,拟定工艺路线还要考虑表面加工方法(1从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考虑。2考虑工件材料的性质3表面加工方法选择,首先保证质量要求外,还应考虑生产效率和经济性要求。)、加工阶段划分(1粗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切除各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加工余量,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尽量接近成品。2半精加工阶段它的任务是是使主要表面消除粗加工留下的误差,达到一定的精度及留有精加工余量,为精加工做好准备。3精加工阶段主要是去除半精加工所留的加工余量,使工件各主要表面达到图样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4光整加工阶段如衍磨、抛光等。用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的场合。)、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和加工顺序(1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基面先行;先面后孔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预先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时效和调质等;最终热处理,包括各种淬火、回火、渗碳和氮化处理等3辅助工序安排)等四个方面 18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计算法、查表法、经验法三种。 19影响模具精度的主要因素:1.制件的精度2.模具加工技术手段的水平3.模具装配钳工的技术水平??4.模具制造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水平 20对模具技术经济分析的的主要指标有:模具精度和表面质量,模具的生产周期,模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