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水计算

承压水计算
承压水计算

编号:GK/QJ-08-11

第Ⅱ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渗透系数及影响半径计算 一、计算公式

K=

0.366(lg lg )

Q R r MS

R=10

二、计算

1、该孔经一个落程的抽水试验,已取的的水文地质参数是: S 1=5.17m Q 1=1420.248m 3/d S 2=9.71m Q 2=2592.696m 3/d M=68.74m r=0.1015m

2、求水文地质参数 K 、R 值

3、利用以上计算公式,采用叠代渐进式最后取值;在参数计算之前,假定给出R=800m 时代入以上公式。

计算 校对

R1、K1计算得:

R2、K2计算得:

最终计算结果:

R1=108.85m K1=4.432 m/d R2=210.833m K2=4.717 m/d

编号:GK/QJ-08-12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成果第页

计算说明及备注:

该孔是勘探孔,井深160m。地层划分和含水层依据取芯和电测井资料相结合,确定85.78—154.52m为第Ⅱ含水岩组,含水层厚度68.74m,,成孔口径480mm,下入203mm井管和滤水管,其中滤水管长60m。经下管、填砾、洗井、抽水试验后,确定为承压含水岩组,第Ⅱ含水岩组水位埋深在0.92m,大落程抽水降深9.71m时,日出水量2592.696m3/d。在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时用承压水完整井稳定流公式计算参数是比较合理的,其结果是可信的。

计算校对

基坑降水计算

6.3 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6.3.1 降水井型 选6型喷射井点:外管直径为200mm ,采用环形布置方案。 6.3.2 井点埋深 埋置深度须保证使地下水降到基坑底面以下,本工程案例取降到基坑面以下 1.0m 处。埋置深度可由下式确定: ()01x L H h h l i r h =++?+?++ (6.2) 式中: L —— 井点管的埋置深度()m ; H —— 基坑开挖深度()m ;这里12H m = h —— 井点管露出地面高度()m ,这里可取一般值 0.2m ; h ?—— 降水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面的安全距离()m ,本次可取1.0m ; x i —— 降水漏斗曲线水力坡度,本次为环状,取0.1; 1h —— 井点管至基坑边线距离()m ,本次取1.0m ; 0r —— 基坑中心至基坑边线的距离()m ,本次工程案例去最近值宽边的一半,即40m ; l —— 滤管长度()m ,本次取1.0m 。 故带入公式可得埋置深度L 为: ()01120.2 1.00.1(1.040) 1.018.3x L H h h l m r i h =++?+?++=+++?++= 6.3.3 环形井点引用半径 采用“大井法”,参考规范,将矩形(本案例长宽比为2.5,小于10)基坑折算成半径为x 0的理想大圆井,按“大井法”计算涌水量,故本次基坑的引用半径: 4 0b a x +? =η (6.3) 式中:

,a b —— 基坑的长度和宽度()m ,200,80a m b m == η —— 系数,可参照下表格选取: 表6.1 系数η表 800.40200 b a == ,则 1.16η= 故带入公式可得本次基坑的引用半径0x 为: 020080 1.1681.244 a b m x η++=? =?= 6.3.4 井点抽水影响半径 由下列公式可求得抽水影响半径: m kt R H x w 220 + = (6.4) 式中: t —— 时间,自抽水时间算起(2-5昼夜) ()d ,本案例取5d ; k —— 土的渗透系数 (/)m d ,这里取平均值 2.7/k m d =; w H —— 含水层厚度()m ,本次取承压含水层厚度含水 层厚度④,⑤土层厚度的总和,即为 5.2611.2w H m =+=, m —— 土的给水度,按表 3.2确定,本次取圆砾

管井降水计算

管井降水计算书 合肥市小仓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二标工程;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180天;施工单位:安徽水安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本工程由合肥市重点局投资建设,北京市政设计研究/合肥市政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合肥市勘察院地质勘察,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安徽水安建设发展股份 有限公司组织施工;由邹总担任项目经理,邹总担任技术负责人。 工程说明:合肥市小仓房污水处理厂拟建于包河区大圩乡境内,繁华大道(规划道路)以北。一期日处理污水规模10万m3/d,总征地面积13、8ha,占地面积9、9ha,附属建筑面积2950m2,生产建筑面积6045、1m2。 本次工程主要包括进水泵房及粗格栅间、出水井、细格栅间、曝气沉沙池、砂水分离车间、污泥泵房、沉淀池、配水井、提升泵房、滤池设备间、紫外消毒渠道以及场内土方挖填、道路、排水管道等全部工作内容。 建筑物结构形式主要以钢筋砼框架为主,个别为砖混结构,部分构筑物主要为现浇钢筋砼整体结构。 拟建场地现主要为水田,地形较平坦,西部局部为藕塘及沟渠。实测地面高程8、60~12、62m,最大高差4、02m。根据现场地址情况,大部分构筑物地下软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形成复合地基处理。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分布于①层素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及②层淤泥质 粉质粘土、③层粘土中的孔隙水,水量与地势高低及填土厚度有较大关系,场地地下水较丰富,主要由大气降水、地表水渗入为主补给,无统一地下水位,排泄途径主要就是蒸发及渗入低洼处为主。水位标高8、60~10、53m。另一类为分布于⑥层粉土及⑦层粉土夹粉砂中的承压水,主要由地下径流渗透补给,与南淝河河水联系密切,其承压水头一般大于4m。 鉴于以上地质及水文情况,对于大部分深基坑部位均需要进行降、排水施工,以确保基坑边坡及构筑物自身的安全。 一、水文地质资料

基坑降水计算

基坑降水计算 1.降水影响半径 确定影响半径的方法很多,在矿坑涌水量计算中常用库萨金和吉哈尔特经验公式作近似计算。当设计的矿山进行了大降深群孔抽水试验或坑道放水试验时,为了推求较为准确的影响半径,可利用观测孔网资料为基础的图解法进行推求。 1.1、经验公式法 计算影响半径的主要经验公式见表1。 表1 计算影响半径的经验公式 1.2、图解法 当设计矿山做了大降深群孔抽水或坑道放水试验时,为了推求较为准确的影响半径,可利用观测孔实测资料,用图解法确定影响半径。 (一)自然数直角座标图解法 在直角座标上,将抽水孔与分布在同一直线上的各观测孔的同一时刻所测得的水位连结起来,尚曲线趋势延长,与抽水前的静止水位线相交,该交点至抽水孔的距离即为影响半径(见图1)。观测孔较多时,用图解法确定的影响半径较为准确。 (二)半对数座标图解法

在横座标用对数表示观测孔至抽水孔的距离,纵座标用自然数表示抽水主孔及观测孔水位降深的直角座标系中,将抽水主孔的稳定水位降深及同时刻的观测孔水位降低标绘在相应位置,连结这两点并延长与横座标的交点即为影响半径(见图2)。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观测孔时,以观测孔稳定水位降深绘图更准些。 1.3、影响半径经验数值 根据岩层性质、颗粒粒径及单位涌水量与影响半径的关系来确定影响半径,见表2与表3。 表2 松散岩土影响半径(R)经验数值 表3 单位涌水量与影响半径关系

2 计算模型及公式 2.1.潜水完整井计算模型 ()??? ? ?+-=01log 2366.1r R S S H k Q ……………………… …………………公式1 式中:Q 基坑涌水量(m 3/d ); k :渗透系数(m/d ); H :潜水含水层厚度(m ): S :基坑水位降深(m ); R :降水影响半径(m ); r 0:基坑等效半径(m )。 2.2.承压水完整井计算模型 ? ??? ? ?+=01lg 73.2r R MS k Q 式中:Q :K R :r 0:基坑(m ); M :承压含水层厚度(m ) 2.3.承压水非完整井计算模型 ??? ? ? ?+-+???? ??+=002.01lg 1lg 73.2r M l l M r R MS k Q ……………………………公式式中:Q :基坑涌水量(m 3/d ); K :渗透系数(m/d ); R :降水影响半径(m ); r 0:基坑等效半径(m ); M :承压含水层厚度(m ); S :基坑水位降深(m );

管井降水计算书

管井降水计算书 一、水文地质资料 二、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 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三、计算过程 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根据基坑边界条件选用以下公式计算: 基坑降水示意图 Q=(2H-S)*S/(lgR-lgr0) Q为基坑涌水量; k为渗透系数(m/d):取综合渗透系数10m/d H为含水层厚度(m):主要为细砂层以上取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根据施工经验取15m r 0为基坑范围的引用半径(m):r =(r1+r2r+r3+r4+…+rn)1/n 降水干扰井 群分别至基坑中心点的距离; S为基坑水位降深(m):

D为基坑开挖深度(m):取 d 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取 w sw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取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2672m3。 2、降水井深度确定: 降水井深度按下式: H W =H1+ H2 + H3 + H4 + H5 + H6 H W—降水井深度(m); H1—基坑深度(m);(取) H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m);(取) H3—iy0;i为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宜为1/10—1/15,y0为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基坑等效半径;(计算得,取) H1—降水期间水位变幅(m);(取) H2—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m);(取) H W—沉砂管工作长度(m);(取) 根据上式计算得:降水井深度为 3、降水井数量确定: 单井出水量计算: q = (l′d)/a*24 降水井数量计算: q为单井允许最大进水量(m3/d); d为过滤器外径(mm):取400mm 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过滤器进水部分有效长度取); a为与含水层渗透系数有关的经验系数(根据渗透系数5—15m/d,含水层厚度≤20m,取100)

基坑降水设计计算

基坑降水设计 第一部分:井点降水计算的前提 1、所需水文地质资料 (1).水层性质——承压水、潜水; (2).含水层厚度H; (3).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和影响半径R; (4).含水层的补给条件,地下水流动方向,水力梯度; (5).原有地下水埋藏深度,水位高度和水位动态变化资料; (6).井点系统的性质——完整井、非完整井。 2、了解建筑工程对降低地下水位的要求 (1).建筑工程的平面布置、范围大小,周围建筑物的分布和结构情况; (2).建筑物基础埋设深度、设计要求的水位下降深度; (3).由于井点排水引起土层压缩变形的允许范围和大小。 第二部分:基坑降水方法 一、明沟排水 (一)、明沟排水的适用条件 明沟排水是指在基坑内设置排水明沟或渗渠和集水井,然后用水泵将水抽出基坑外的降水方法。明沟排水(简称明排)一般适用于土层比较密实,坑壁较稳定,基坑较浅,降水深度不大,坑底不会产生流

砂和管涌等的降水工程。当具备下列条件时,一般可以采用明沟排水方案。 (1)地质条件。场地为较密实的、分选好的土层,特别是带有一定胶结度或粘稠度的土层时,由于其渗透性低,渗流量较少,在地下水流出时,边坡仍稳定,即使在挖土方时,底部可能会出现短期翻浆或轻微变动,但对地基无损害,所以适宜明排;当地层土质为硬质粘土夹无水源补给的砂土透镜体或薄层时,由于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其所储存的少量水会很快流出而被疏干,有利于明诽;在岩石土质中施工时,一般均可以进行明排。 (2)水文条件。场地含水层为上层滞水或潜水,其补给水源较远,渗透性较弱,漏水量不大时,一般可以考虑采用明排随水。 (3)挖土方法。当采用拉铲挖斗机、反向铲和抓斗挖土机等机械挖土,为避免由于挖土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浸泡而影响施工时,对含水层的砂、卵石.涌水量较大、具有一定阵水深度的降水工程,也可以采用明排降水。 (4)其他条件。当基坑边坡为缓坡或采用堵截隔水后的基坑时;建筑场地宽敞,邻近无建筑物时;基坑开挖面积大,有足够场地和施工时间时:建筑物为轻型地基荷载等条件下,采用明排降水的适用条件可以扩大。 明沟排水的抽水设备常用离心泵、潜水泵和污水泵等,以污水泵为好。 (二)、明沟排水工程的布置

工程各类地下水控制施工措施及计算方法

地下水控制方案及计算方法 基坑工程中的降低地下水亦称地下水控制,即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要满足支护结构和挖土施工的要求,并且不因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基坑周围的环境和设施带来危害。 6-2-8-1 地下水控制方法选择 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m,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开挖深度浅时,亦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地下水控制方法有多种,其适用条件大致如表6-123所示,选择时根据土层情况、降水深度、周围环境、支护结构种类等综合考虑后优选。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地下水控制方法适用条件表6-123 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土层稳定。否则一旦发生突涌,将给施工带来极大麻烦。 6-2-8-2 基坑涌水量计算 根据水井理论,水井分为潜水(无压)完整井、潜水(无压)非完整井、承压完整井和承压非完整井。这几种井的涌水量计算公式不同。 完整井(fully penetrating well):贯穿整个含水层,在全部含水层厚度上都安装有过滤器并能全断面进水的井。揭穿整个含水层,并在整个含水层厚度上都进水的井。

非完整井(partially penetrating well):未揭穿整个含水层、只有井底和含水层的部分厚度上能进水或进水部分仅揭穿部分含水层的井。未完全揭穿整个含水层,或揭穿整个含水层,但只有部分含水层厚度上进水的井。 潜水井(well in a phreatic aquifer):揭露潜水含水层的水井。又称无压井。 承压水井(well in a confined aquifer):揭露承压含水层的水井。又称有压井。当水头高出地面自流时又称为自流井(artesian well,flowing well );当地下水埋深很大时,可出现承压-无压井。 1.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根据基坑是否邻近水源,分别计算如下: (1)基坑远离地面水源时(图6-168a ) ) 1lg()2(366.10 r R S S H K Q +-= (6-124) 式中 Q ——基坑涌水量; K ——土壤的渗透系数; H ——潜水含水层厚度; S ——基坑水位降深; R ——降水影响半径;宜通过试验或根据当地经验确定,当基坑安全等级 为二、三级时,对潜水含水层按下式计算: kH S R 2= (6-125) 对承压含水层按下式计算: k S R 10= (6-126) k ——土的渗透系数; r 0——基坑等效半径;当基坑为圆形时,基坑等效半径取圆半径。当基坑 非圆形时,对矩形基坑的等效半径按下式计算: r 0=0.29(a +b ) (6-127) 式中 a 、b ——分别为基坑的长、短边。

井点降水涌水量计算

按照初定方案,本工程除埋深较深段使用拖拉管施工外,剩余大部分需使用井点降水大开挖施工。按照设计及规范初步设计沟槽底宽1.5m,沟槽深按照最大挖深设计取4m,开挖沟槽边坡按照1:1,基坑横剖面图如附图。经地质勘探,天然地面属耕植土,其下为粉质粘土(<=-4m),淤泥质粉质粘土(<=-7.14m)、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底部为泥岩,基本都属于透水层。地下水位标高为-0.5m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施工。 1井点布设 根据工程地质及施工状况,轻型井点采用沟槽两侧单排布设,为是总管接近地下水位,井点管布设于已挖好的路床底。总管距沟槽开挖线边缘1m,总管长度 L=50×2=100(m) 水位降低值 S=4 (m) 采用一级轻型井点,井点管的埋设深度(总管平台面至井点管下口,不包括滤管) H2>=H1 +h+IL=4.0+0.5+0.1×5.75=5.1(m) 采用6m长的井点管,直径50mm,滤管长1m。井点管外露地面0.2m,埋入土中5.8m(不包括滤管)大于5.2m,符合埋深要求。按无压非完整井环形井点系统计算。 2).基坑涌水量计算 按无压非完整井环形点系统涌水量计算公式(式1—23)进行计算 Q= 先求出H、K、R、x0值。 H:有效带深度 H=1.85(S,+L) s’=6-0.2-1.0=4.8m求得H: H=1.85(s,+L)=1.85(4.8+1.0)=10.73(m) 由于H0

基坑.计算公式

1.基坑:Q=1.366K(2H-S)S/lg(1+R/r0) Q:基坑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取K=20m/d; S:设计降水深度S=17.00m-4.5m=12.5m; H:含水层高即静止水位至基岩面距离取H=30m; 20 =612.37m; R:影响半径R=2S KH=2×12.5×30 r0:基坑等效半径矩形基坑r0=0.29(a+b); a:基坑长度a=224m; b:基坑宽度b=105.00m; r0=0.29×(224+105)=95.41m; Q=1.366×20×(2×30-12.5)×12.5/lg(1+612.37/95.41)=16221.25/0.87=18645.11m3/d; 2.单井出水量计算:q=120πr s l3K; rs:过滤半径,本工程管径采用0.3m、rs=0.15; l: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即R/100长度取整为6.0m; q:120×3.14×0.15×6×330=1053.72m3/d; 3.降水井的数量n=1.1×Q/q Q:基坑总涌水量; q:单井出水量,由于水泵出水量高于管井理论出水量以现场理论出数量为准计算q=1053.72m3/d; n=1.1×18645.11/1053.72=17.7 即n取20>17.7时满足降水井数量要求; 4.降水井的深度: Hw=Hw1+Hw2+Hw3+Hw4+Hw5 其中:Hw1表示基坑深度取13m; Hw2表示降水位距离基坑底的深度取1.0m; Hw3表示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幅取2.5m; Hw4表示滤管长度取6.0m; Hw5表示沉砂管长度取2.5m; Hw=25m; 降水深度验算: 由于降水井是漏斗式降落相邻降水井间距30m,挖孔桩深度为17m,基坑最大跨度224.0m 对基坑中心点验算; 据上算影响半径612.37m; 降水深度为-17---4.5m实降12.5m; 水位最高为X=15m; Y=15×12.5/612.37=0.3m; 降水时降水井间最大水位17-0.3=16.7m; 要求降水深度≧16m,两井间基础护壁桩深度满足要求水位最高处离降水井112m; Y=112*12.5/612.37=2.28; 降水时中心点水位最高处为17-2.28=14.72m;要求降水深度≧13m,中心点水位满足要求;

降水计算说明书

XX项目 基坑降水计算说明书 一、基本条件 XX基坑深度从建筑正负零到基坑底深度5.45m,基坑降水井轴线所围区域近似为梯形,长边最长约200m,短边最宽约160m,基坑周长约640m,降水面积约26600m2。 场地为Ⅰ级阶地,场地地层主要为场区内地基土自上而下依次为:(Q4ml)①杂填土、(Q4ai+pl)②含砂粉质黏土、③细砂、④圆砾、⑤卵石、⑥圆砾混黏性土、(γ52)⑦~⑨花岗岩。场地地层的典型剖面如图。 图:场地地层典型剖面 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地下水属孔隙潜水类型,具有微承压性质,主要埋藏于③~④层中。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侧向径流补给,并以蒸发及地下径流方式排泄。地下水位受季节影响,每年6~9月为丰水期,12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年变化幅度1.00m左右。勘察期间(1月初)为枯水期;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3.20~5.10m,平均稳定水位3.90m,高程184.49~185.57m,平均高程185.40m。 根据当地经验,粉质黏土的渗透系数经验值K=0.2-0.4m/d;细砂层的渗透系数为经验值K=1-3m/d;圆砾层的渗透系数为经验值K=60-80m/d;卵石层的渗透

系数为经验值k=80-100m/d ;粉质黏土混圆砾层的渗透系数为经验值k=5-10m/d ;花岗岩(全风化)层的渗透系数为经验值k=4-6m/d 。根据勘察单位的潜水完整井抽水试验,建议混合含水层渗透系数K=70m/d 。本工程降水含水层主要为砂层及圆砾,取混合含水层渗透系数k=70m/d 。 二、降水目的 基坑开挖深度内存在地下水,为保证地下室基础施工的质量及安全,需将地下水降至基础底板下1.0m 。 三、降水参数选取 ①渗透系数k 本工程降水含水层主要为砂层及圆砾,取混合含水层渗透系数k=70m/d 。 ②降水影响半径R 降水影响半径宜通过试验确定,本工程依据《吉林市万达广场(A1大商业)地块补充水文地质勘察报告》(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2014.10),降水影响半径R=340m 。 ③潜水含水层厚度H 根据《本工程岩土勘察报告》,含水层厚度12-14m 。本工程取H=12m 。 ④基坑等效半径r 0 基坑圆形概化的等效半径r 0,概化为圆形基坑,其等效半径按下列规定计算: 矩形基坑等效半径m A r 9214 .3266000=== π ⑤地下水设计降深s d 本工程场地勘察时地下水平均稳定水位标高185.40m ,基坑底标高184.10m ,则水位降深m m m m s d 30.20.110.18440.185=+-= 四、基坑涌水量计算 本地块井点降水按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基坑涌水量,计算公式如下:

基坑降水计算

6.3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6.3.1降水井型 选6型喷射井点:外管直径为200mm,采用环形布置方案。 6.3.2井点埋深 埋置深度须保证使地下水降到基坑底面以下,本工程案例取降到基坑面以下 1.0m处。埋置深度可由下式确定: L = H h :h i x h i r 0 l (6.2) 式中: L ――井点管的埋置深度(m); H ―― 基坑开挖深度(m);这里H =12m h ——井点管露出地面高度(m),这里可取一般值 0.2m ; h ―― 降水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面的安全距离(m), 本次可取1.0m ; i x ―― 降水漏斗曲线水力坡度,本次为环状,取0.1; h i ——井点管至基坑边线距离(m),本次取1.0m ; r0 -----基坑中心至基坑边线的距离(m),本次工程案 例去最近值宽边的一半,即40m; l ---- 滤管长度(m),本次取1.0m。 故带入公式可得埋置深度L为: L=H h h i x h「0 I =12 0.2 1.0 0.1 (1.0 40) 1.0=18.3m 6.3.3环形井点引用半径 采用“大井法”,参考规范,将矩形(本案例长宽比为 2.5,小于10)基坑折算成半径为X0的理想大圆井,按“大井法”计算涌水量,故本次基坑的引用半径: X0=专 (6.3) 式中: a,b ----- 基坑的长度和宽度(m),a=200m,b=80m

亠1.16型80 4 4 8 m. 2 (6.4) 式中: 例取5d ; -系数,可参照下表格选取: 表6.1 系数n 表 a = °2OO =040 ,贝U 「-1.16 故带入公式可得本次基坑的引用半径 X 。为: 6.3.4井点抽水影响半径 由下列公式可求得抽水影响半径: t 时间,自抽水时间算起(2-5昼夜)(d ),本案 k ―― 土的渗透 系数(m/d ),这里取平均值 k =2.7m/ d ; H w 含水层厚度(m ),本次取承压含水层厚度含水 层厚度④,⑤土层厚度的总和,即为 H w =5.2 ? 6 = 11.2m , m ―― 土的给水度,按表 3.2确定,本次取圆砾 m=0.2,另外由上述计算可得 X o= 73.7m 。

基坑降水设计计算1

锦绣东方二期 基 坑 降 水 方 四川中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0 年五月

案 锦绣东方二期 基坑降水方案 审批: 四川中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0 年五月

审核: 编制: 四川中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0 年五月

1工程概况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降水设计 4降水井施工 5施工组织 6质量、安全保证措施7降水维护措施 8工作量 9降水井平面布置图10沉降观测点 11井深结构图 12降水管道布置图 13沉沙池结构图

1工程概况: 拟建物场地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府清路东六街。场地周边东邻近电子科技大学东院宿舍区、北侧邻近电子科技大学附小,南侧为已建道路府青路东六街,西侧为规划待建道路。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属成都平原岷江水系u级阶地。地形平坦。场地范围内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粉土、中砂、卵层组成。场地地下水为埋藏于砂卵石中的孔隙性潜水,河水及大气降水为其主要补给来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成都市降水经验,本工程适合井点降水。本工程含水层渗透系数取20.00米/天,地下静止水位埋深按4.50米考虑。 3降水设计 3.1.1设计依据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 50296-99)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JGJ 120-99) “府青惠园”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府青惠园”总平面图》 3.1.2参数选择 根据工程勘察资料,降水计算的参数取值如下: 地下静止水位埋深按4.50米考虑,基坑开挖深度按11.50m考虑,电梯井开挖深度为13.00m,基坑采用人工挖孔桩支护的区段,挖孔桩开挖深度为16.00m, 故考虑将地下水降至挖孔桩底以下,即将地下水位降至17.00m;渗透系数k,由于涌水量计算只考滤卵石土层,渗透系数即卵石土层系数,根据地勘报告,取k =20.00m/d; 3.2降水计算 3.2.1基坑涌水量计算:

基坑降水计算

(6)施工基坑降水量 根据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区域地下水埋深在2.5~3.5m 左右。根据建设项目申请书,该项目最大基坑深度9.0m ,建筑占地面积11900m 2,需基坑降水。该项目降水采用全小区整体封闭式帷幕+疏干井排水的方式。帷幕采用双排搅拌桩,帷幕桩均采用两排水泥深层搅拌桩,Φ500@350mm ,水泥采用4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止水帷幕成型后抗压强度要求不小于3MPa 。疏干井间距为25m ,直径为600mm ,用于疏干封闭帷幕中的滞水。 该建筑项目最大施工深度为9m ,一般施工深度5m ,基坑最大降水深度10m ,一般降水深度5m 。基坑宽度按60m ,长度按200m 计算。基坑为长方形,面积约12000m 2。 渗透系数采用经验值2.0m/d ;η取1.13,根据基坑的长度和宽度,由表4-1选取;潜水面距底板高程取9.5m ;设计降深2.0m 。 η经验值表 基坑降水量计算: 00lg lg )2(366.1r R S S H K Q --= (1) HK S R 2= (2) 4 0b a r +=η (3)

00r R R += (4) 其中: Q ——涌水量,m 3/d ; K ——渗透系数,m/d ,取1.5m/d ; H ——潜水面距底板高程,m ,取9.5m ; S ——设计降深(降水深度减去地下水埋深),m ,取2.0m ; R ——影响半径,m ; r 0——井点系统的假想半径,m ; η——根据a b 的值,查表得1.13; R 0——引用半径,m ; a ——大井概算长度,m ,取200m ; b ——大井概算宽度,m ,取60m 。 经计算得:R=15m ,r 0=73.5m ,R 0=88.5m ,Q=860.1m 3/d 。 根据该项目可研报告中降水方案,基坑降水时间为480小时,总涌水量Q 南总=Q×20=17202m 3。

降水井计算

降水井计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基坑降水计算书 一、基坑涌水量计算 1、原始条件: 计算模型:此井点系统为潜水非完整井,采用基坑外降水。 2、井点管距边坑距离为1.5m ,滤管长度取1.0m ,直径40mm ,配有配套抽水设备;渗透系数(根据勘察报告提供室内渗透系数结合当地经验取值)(m/d )。 3、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基坑开挖深度6.00m ,基坑面积约为9738m 2。 (1)基坑中心处要求降低水位深度S ,取降水后地下水位位于坑底以下1.0m ,则有S=+=7.00m (2)含水层厚度H ’=16m (3)影响半径0R 基坑等效半径080.69r m = = (4)基坑涌水量()()3 002'1.366298.81lg H S S m Q k d R r -==?? ??? 二、降水井数量计算 1、根据《工程地质手册》公式验算每根井点的允许最大进水量 2、井点管的数量 经验算,34眼水井管出水量基本能满足基坑总涌水量的要求! 三、降水井深度计算 降水井深度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式中: H 1=6.00m (基坑深度) H 2=1.0m (降低水位距离基底要求) H 3=2.0m (水力坡度) H 4=2.0m (水位变化幅度) H 5=1.0m (过滤器长度) H 6=1.0m (沉淀管长度) 根据计算,综合考虑现场条件,又由于降水持续时间长,井内必产生沉砂,因此降水井深度取13米,疏干井深度取14米。 20米。 四、补充方案 1、考虑场地南侧有明水影响,降水井加密布设。沿基坑周边布置32口降水井,井深13米,另在坑内布置20口14米深疏干井。 2、基坑集水井、电梯坑等处由于开挖较深,可布设轻型井点辅助降水。 3、降水过程中,若该设计方案中降水井不能满足基坑总涌水量,可增设降水井。

基坑降水计算

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6.3.1 降水井型 选6型喷射井点:外管直径为200mm ,采用环形布置方案。 6.3.2 井点埋深 埋置深度须保证使地下水降到基坑底面以下,本工程案例取降到基坑面以下 1.0m 处。埋置深度可由下式确定: ()01x L H h h l i r h =++?+?++ () 式中: L —— 井点管的埋置深度()m ; H —— 基坑开挖深度()m ;这里12H m = h —— 井点管露出地面高度()m ,这里可取一般值 0.2m ; h ?—— 降水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面的安全距离()m ,本次可取1.0m ; x i —— 降水漏斗曲线水力坡度,本次为环状,取; 1h —— 井点管至基坑边线距离()m ,本次取1.0m ; 0r —— 基坑中心至基坑边线的距离()m ,本次工程案例去最近值宽边的一半,即40m ; l —— 滤管长度()m ,本次取1.0m 。 故带入公式可得埋置深度L 为: ()01120.2 1.00.1(1.040) 1.018.3x L H h h l m r i h =++?+?++=+++?++= 6.3.3 环形井点引用半径 采用“大井法”,参考规范,将矩形(本案例长宽比为,小于10)基坑折算

成半径为x 0的理想大圆井,按“大井法”计算涌水量,故本次基坑的引用半径: 4 0b a x +? =η () 式中: ,a b —— 基坑的长度和宽度()m ,200,80a m b m == η —— 系数,可参照下表格选取: 表 系数η表 800.40200 b a == ,则 1.16η= 故带入公式可得本次基坑的引用半径0x 为: 020080 1.1681.244 a b m x η++=? =?= 6.3.4 井点抽水影响半径 由下列公式可求得抽水影响半径: m kt R H x w 220 + = ()

基坑降水专项方案与降水计算

基坑降水专项方案与基坑降水计算书 山东省城乡建设勘察院

2009.6 一、基坑降水方案: 1、本次降水方案编制的主要依据规范、标准如下: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与市政工程降水技术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参考资料) 附近正在施工的A区基坑降水方案 2、场地地质条件: 该场地主要含水层为第2层黄土状粉质粘土、第4-1卵石土及闪长岩残积土、全风化层。 场地地下水位按照31.00米(绝对标高)考虑,综合渗透系数参考附近地质报告(该场地北侧济南万达广场住宅区C区、D区)和有关文献规范,综合考虑场地地质条件,取3m/d,水位降深酒店部分和商业部分分别为6.90米和8.40米。 3、周边环境情况: 商业综合体基坑北侧为拆迁场地,平坦开阔,规划为万达广场美食街; 东侧距现有人民商场最小距离约8米;人民商场基础形式为天然基础,基础埋深约2.00米,无地下室。 南侧为经四路,西段距规划红线15~16米,红线外分布有管线和下水道,距现有人防工程最小距离20.7米;南侧东段距规划红线约10米,红线

外为人行道,分布有管线和下水道,距现有人防工程最小距离13.20米;城市管线埋深一般为1.50米--4.00米; 基坑西侧北段和酒店基坑相距18.85米,间为场地内施工道路。 西侧南段分别分布有6层砖混办公楼和鲁能大厦,其中6层楼为天然地基,一层地下室,基础埋深约3.50米,距基坑约3米;鲁能大厦13层,采用承台嵌岩桩基,底板埋深约3.6米,距基坑约4.80米。 酒店基坑北侧为拆迁场地,平坦开阔,规划为万达广场美食街;东侧北段与商业综合体为邻,间距18.85米;东侧南段分别分布有6层砖混办公楼和鲁能大厦,距离分别为4.3米和9.5米; 南侧为经四路,距规划红线17~18米,红线外为人行道,分布有管线和下水道;西侧为纬一路,距规划红线8~10米,红线外为人行道,分布有管线和下水道,城市管线埋置深度一般为1.50--4.00米。 4、降水方案: 降水设计时,我院已进行了充分论证和对比,特别是拟建场地北侧万达广场D区降水类比,D区水位降深一般为6.00米,基坑面积与本基坑类似,且降水时间至现在已经延续有四个多月时间,周边建筑物、管线以及地面沉降变形不明显,基坑降水对周围建构筑物影响经实践证明影响不大。 根据济南万达广场住宅区现在正在降水施工的效果,以及基坑降水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综合分析,认为采取大口径管井降水结合坑内疏干明排措施可以保证工程施工要求,同时,采取密切的监测和必要的回灌

降水计算公式

一、潜水计算公式 1、公式1 Q k H S S R r r = - +-1366 2 00 . () lg()lg() 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m3/d); k为渗透系数(m/d);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为水位降深(m); R为引用影响半径(m); r 为基坑半径(m)。 2、公式2 Q k H S S b r = - -1366 2 2 0 . () lg()lg() 式中: Q为基坑涌水量(m3/d); k为渗透系数(m/d);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为水位降深(m); b为基坑中心距岸边的距离(m); r 为基坑半径(m)。 3、公式3

Q k H S S b r b b b =--????? ? ??136622201 2.()lg 'cos ()'ππ 式中: Q 为基坑涌水量(m 3/d); k 为渗透系数(m/d); 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 为水位降深(m); b 1为基坑中心距A 河岸边的距离(m); b 2为基坑中心距B 河岸边的距离(m); b '=b 1+b 2; r 0为基坑半径(m)。 4、公式4 Q k H S S R r r b r =-+-+13662202 00.()lg()lg ('') 式中: Q 为基坑涌水量(m 3/d); k 为渗透系数(m/d); 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 为水位降深(m); R 为引用影响半径(m); r 0为基坑半径(m); b ''为基坑中心至隔水边界的距离。 5、公式5

Q k h h R r r h l l h r =-++--+- -13661022 2000 .lg lg(.) h H h -=+2 式中: Q 为基坑涌水量(m 3/d); k 为渗透系数(m/d); 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R 为引用影响半径(m); r 0为基坑半径(m); l 为过滤器有效工作长度(m); h 为基坑动水位至含水层底板深度(m); h -为潜水层厚与动水位以下的含水层厚度的平均值(m)。 6、公式6 Q kS l S b r l l r l m b m l =+++-???????? ? ? ?? 1366206602501400222.lg lg ..lg . 式中: Q 为基坑涌水量(m 3/d); k 为渗透系数(m/d); r 0为基坑半径(m); S 为水位降深(m);

基坑位于两地表水体间或补排之间的承压水完整井计算

基坑降水、土方、支护工程 降水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计算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其它相关资料。 二、计算过程 本次计算采取如下程序: 本工程采用位于俩个地表水之间或补排区间的承压水完整井计算基坑涌水量。

公式一: ??? ?????+-+=)21)210)21(2(cos 2(lg MS 73.2b b b b r b b k Q ππ 式中:Q ——基坑涌水量(m 3/d) k ——渗透系数(m/d),10 S ——水位降深(m),7.0m R ——引用影响半径(m),R=k s 10=230m r 0——基坑半径(m),F F r 564.0/0==π=104.5m F ——基坑面积(m 2),本工程暂取34358m 2 1b 、2b ——岸边距基坑中心距离 M ——承压含水层厚度(m),27.0 计算得:Q=2969.9m 3/d 根据我公司多年施工经验,根据规范所计算涌水量往往比实际小很多,本工程根据经验,按两倍理论量计算涌水量,即涌水量为:2969.9×2=5940 m 3/d

公式二: 3 120q k l r s π= 式中:q ——管井的出水量(m 3/d) s r ——过滤器半径(m ) l ——过滤器浸部分段长度(m),2.0 k ——含水层渗透系数(m/d),380 计算得:q =182.40m 3/d 公式三: q Q n 1.1= 计算得井数为:n ≈36 公式四: T y Z ir c h L +++++=0 式中:L ——井深(m) h ——基坑深度(m),5.5 c ——降水水面距基坑底的深度(m),1.0 i ——水力坡度,取0.03 Z ——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幅(m),0.5 y ——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m),2.0

基坑降水设计计算书

沙颍河周口至漯河段航运开发工程大路李枢纽施工一标段 基坑降水设计 计算方案 河南省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六月

基坑降水设计计算方案 一、计算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其他相关资料 二、计算过程 (1)、基坑涌水量计算公式 Q=lgR lgX 2.73kMS 0 - 式中:Q ―基坑涌水量(m 3/d ); k ―含水层渗透系数(m/d ); M ―承压含水层厚度(m ); S —基坑中心的水位降低值(m); R —抽水影响半径(m),R=K s 10; X 0—基坑假想半径(m),X 0=π/F ; F —环状井点系统所包围的面积(m 2); 结合施工现场,降水范围L=185m,B=192m ;则F=185×192=35520㎡ X0=π/F =0.564F =106.3m R=K s 10= 99.94m k=2.16m/d ;M=6m ;S=6.8m ; 计算得Q= lg99.94 lg106.366.02.162.73-???8 . =8990.64m 3/d 根据我公司多年施工经验,根据规范所计算涌水量往往比实际小很多,因此有经验得出,按两倍理论量计算涌水量。

则实际涌水量为8990.64×2=17981.28m 3/d (2)承压完整井单井涌水量 Q 1=lgr lgR S -H 2.73kM -)( 式中:r ―过滤器半径(m ); H ―含水层厚度(m ); H=20m ;r=0.21m ; 计算得 Q 1= lgr lgR S)-H 2.73kM -( =21 .0lg 94.99lg 8.6-20616.2732-???)(. =174.43m 3/d (3)计算井数 n=1 Q 1.1Q = 174.43 17981.28 1.1? ≈114(眼) (4)间距 结合施工现场布置得: 需要打降水井线路总长L=2290m 则降水井间距D=L/(n-1) =2290/113 =20.27m 因此,降水井间距控制在20m 左右。 (5)降水井深度 T y Z iX c h L +++++=0 式中:L —降水井深度(m);

渗透系数+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公式汇总 2

3. 经验估算法 渗透系数k值还可以用一些经验公式来估算,例如1991年哈森提出用有效粒径d10计算较均匀砂土的渗透系数的公式 哈森(Hazen) (2-9) 1955年,太沙基提出了考虑土体孔隙比e的经验公式 太沙基(Kael·Terzaghi 1883~1963),近代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的创始人,1883年10月2 日生于布拉格(当时属奥地利)。早期从事钢筋混凝土的研究工作,1912年获奥地利格拉茨高等工业学院博士学位。1921~1923年,发表了饱和粘土的一维固结理论,提出了有效应力原理。1925年出版了最早的《土力学》专著。1929~1938年任维也纳技术大学教授,1938年后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他一生论著有200多篇,代表性的论著有《理论土力学》和《土力学的工程实践》。1936年太沙基发起成立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协会,并任协会主席至1957年。 (2-10) 以上二式中的d10均以mm计,k值的单位是cm/s。 这些经验公式虽然有其实用的一面,但都有其适用条件和局限性,可靠性较差,一般只在作粗略估算时采用。在无实测资料时,还可以参照有关规范或已建成工程的资料来选定k值,有关常见土的渗透系数参考值如表2-1 。 表2-1 土的渗透系数参考值

一、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按井管(筒)是否穿透整个含水层分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按井深分为浅井、中深井和深井。当水井开凿在承压含水层中,而承压水头又高于地面时称承压井或自流井。 (一)、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1、基坑远离水源时: 如图1(a ) 图1 当为潜水含水层时: 当为承压水时: (2)、基坑等效半径当基坑为圆形时就是基坑半径, 当基坑为矩形时如下计算:γ0=0.29(a+b) 当基坑为不规则形状时: )1lg()2(366.10 r R S S H K Q +-=kH S R 2=k S R 10=π A r =

基坑降水计算指南

基坑降水计算指南 1.降水影响半径 确定影响半径的方法很多,在矿坑涌水量计算中常用库萨金和吉哈尔特经验公式作近似计算。当设计的矿山进行了大降深群孔抽水试验或坑道放水试验时,为了推求较为准确的影响半径,可利用观测孔网资料为基础的图解法进行推求。 1.1、经验公式法 计算影响半径的主要经验公式见表1。 表1 计算影响半径的经验公式 1.2、图解法 当设计矿山做了大降深群孔抽水或坑道放水试验时,为了推求较为准确的影响半径,可利用观测孔实测资料,用图解法确定影响半径。 (一)自然数直角座标图解法 在直角座标上,将抽水孔与分布在同一直线上的各观测孔的同一时刻所测得的水位连结起来,尚曲线趋势延长,与抽水前的静止水位线相交,该交点至抽水孔的距离即为影响半径(见图1)。观测孔较多时,用图解法确定的影响半径较为准确。(二)半对数座标图解法 在横座标用对数表示观测孔至抽水孔的距离,纵座标用自然数表示抽水主孔及观测孔水位降深的直角座标系中,将抽水主孔的稳定水位降深及同时刻的观测孔水位降低标绘在相应位置,连结这两点并延长与横座标的交点即为影响半径(见图2)。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观测孔时,以观测孔稳定水位降深绘图更准些。

1.3、影响半径经验数值 根据岩层性质、颗粒粒径及单位涌水量与影响半径的关系来确定影响半径,见表2与表3。 表2 松散岩土影响半径(R)经验数值 表3 单位涌水量与影响半径关系

2 计算模型及公式 2.1.潜水完整井计算模型 ()??? ? ?+-=01log 2366.1r R S S H k Q ……………………… …………………公式1 式中:Q 基坑涌水量(m 3/d ); k :渗透系数(m/d ); H :潜水含水层厚度(m ): S :基坑水位降深(m ); R :降水影响半径(m ); r 0:基坑等效半径(m )。 2.2.承压水完整井计算模型 ? ??? ? ?+=01lg 73.2r R MS k Q 式中:Q :K R :r 0:基坑(m ); M :承压含水层厚度(m ) 2.3.承压水非完整井计算模型 ??? ? ? ?+-+???? ??+=002.01lg 1lg 73.2r M l l M r R MS k Q ……………………………公式式中:Q :基坑涌水量(m 3/d ); K :渗透系数(m/d ); R :降水影响半径(m ); r 0:基坑等效半径(m ); M :承压含水层厚度(m ); S :基坑水位降深(m ); l :基坑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