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后培训工作规划方案

复工后培训工作规划方案
复工后培训工作规划方案

复工后培训工作规划方案

一、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人员的工作胜任技能和整体素质,节后返岗后快速适应工作需要,有效配合集团经营管理目标的达成,服务工作整体发展战略,特制定本方案。

二、培训对象

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战略层面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因此本规划方案的适用范围为:集团及下属各个分公司。

三、培训定位

提升员工胜任力,培养发展人才

四、培训职责

(一)由人力资源中心负责集团整体的培训工作规划、组织工作,包括培训计划制定统筹、培训的组织实施、培训的跟踪与反馈、培训效果的评估与总结等工作,各部门应积极配合与支持。

(二)各部门及三大事业部负责岗位专业技能、产品知识、技术方面的培训,由各部门根据培训计划自行组织,提前向人力资源中心报备,由人力资源中心协助和督导。

五、培训师资

解决人才培养力量,选拔内部的管理人员、优秀骨干和技术人才,提供系统性培训,使其具备传承文化理念、传播技能技术、传递知识信息的能力。

(一)内训师来源:

1、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默认为公司的内训师,需在其分管及擅长的领域内开发、讲授内训课程,要求1人/月/课进行讲授。

2、人力资源中心或各部门根据培训需要选拔在产品、技术、销售等不同领域具有专长并有培训分享意愿的优秀员工,由其开发、讲授相关的内部课程。六、培训师激励措施

培训师激励参照《国立集团培训管理制度》,具体激励如下:

(一)课程开发奖励:每个经人力资源中心评审通过并备案的原创标准课

程奖励100元的开发津贴;后期根据需要定期大量更新原创课程,给予奖励50

元的课程更新津贴,以现金或购书卡等形式

(二)授课津贴:每次课程讲授给予100元/次的授课津贴(新员工培训除外,新员工培训的讲师每年给予一次性购书卡奖励)。

(三)公司内训师每年有1次免费外出培训机会,且需在一周内将外部学

习知识以PPT授课形式进行内部转化,未能转化人员将按公司《培训管理制

度》执行。

(四)分子公司、部门级培训可共享使用集团级内训师资及课程,但需要

按标准向内训师支付授课津贴。各分子公司、部门也可参照集团的标准选定本

单位的内训师并给予相应的激励,并向人力资源中心进行报备。

七、培训课程开发与管理

培训课程体系是根据集团及分公司各部门不同任职资格、不同岗位对员工的岗位和能力要求,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和员工职业发展需要制定的培训规范和标准,体现了培训内容的标准性、系统性、实用性、适度前瞻性特点。培训课程体系应作为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开展员工培训工作的内容依据,以及开发培训课件或教材的基础。

培训课程的实施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工作紧密结合,切实建立培训、考核相结合的机制。培训考核结果记入员工绩效考核得分,对于考核不合格者,给予补考,补考不合格者应在使用、待遇或绩效方面做出调整;员工晋升及岗位调整时应以培训相结合。

课程体系以集团通用类课程和销售类岗位胜任力课程为主,其他职能类岗位由各部门自行组织,并录制视频报备至人力资源中心上传授课学堂。

课程按专业基础岗位工作分类:

(1)通用类课程:复岗收心培训、时间管理、沟通与协作、目标分解与计划管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等课程。

(2)销售类岗位课程:产品知识、外贸知识、询盘技巧、客户接待礼仪、客户开发、客户跟进技巧、商务谈判技巧、地推销售技巧等课程。

八、培训实施

(一)培训以内部培训为主,疫情期间以线上培训为主,疫情结束后可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二)培训主办部门应依培训计划以“一月两课”的培训周期按期实施,并负责该项培训的具体安排,如培训通知、讲师确认、讲义分发、时间地点协调、设备检查调试等。培训完毕要填写《培训效果评估表》以及考试或其他培训评估方式。

九、培训效果评估

(一)内部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部门应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对培训讲师、学习成果、技术转化等方面的评估。

(二)知识型的培训优先选用闭卷考试的形式检验培训效果。

(三)培训评估结果计入员工培训档案,并作为员工薪资调整、职位变动等的依据。

(四)课程评估要求:

1、课程结束后/课程中进行讲师评估;

2、常规类培训如:产品知识、客户开发、销售技巧等培训,要求内部讲师全员参与评估,具体评估如下:

培训评估:

十、培训结果运用职责

(一)受训者在培训结束后,应认真对自己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原因,明确要转化的培训成果,在工作中加以应用提高,并在必要时寻求上司、同事、培训师、人力资源部门或其他人的支持。

(二)受训者的上司负责监督受训者将培训成果运用于公司的日常运营中,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和支持,并负责考核培训成果的运用效果。受训者上司要给受训人员提供实践机会并进行反馈,鼓励培训技能在工作中的运用。

十一、培训部工作档案

(一)培训工作档案内容包括:

1、培训计划实施情况《培训月报表》

2、历次培训计划的人数、实际参训人数、培训时间、满意度评估、考核评估、培训总结。

(二)受训者培训档案

1、受训者培训档案采用阿米巴平台进行记录,保存时间要求至少3年;

2、受训者培训档案逐步纳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项目;

3、受训者档案内容包括:

上岗培训记录、专业技能培训记录、培训考核评估情况等。

人力资源中心

2020年2月10日

销售业务类培训体系课程

通用类培训课程

备注:

1、以上课程为初步课程范围,销售类课程课题需结合各事业部再进行调整。

2、通用类培训课程需再进行沟通,确认后再进行增加和调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