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时知识点整理

第三单元课时知识点整理
第三单元课时知识点整理

《地球的卫星--月球》

1、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首次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了月相。

2、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经历了“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的历程。

3、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航天飞船在月球上着陆,人类在月球上留下了第一个足迹。

《月相的变化》

1、月相: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2、月相实际上就是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由于观察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4、月相的变化规律:

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随日期的变化,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至满月。

下半月:有圆到缺,亮面在左。随日期的变化,亮面面积逐渐变下,直至朔月。

5、月相的画法:正确的月相明暗相接的圆弧的半径大约月球的半径。

6、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由于观察者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

同。

7、每天同一时刻观察月相,会发现月相在天空中的位置随时间推移逐渐偏东;

同一天的不同时刻观察月相,会发现月相逐渐西移。

《我们来做“环形山”》

1、环形山是月球地貌最大的特征。

2、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

《日食和月食》

1、日食: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正好处于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

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一部分或者全部都看不到,于是发生了日食。

2、月食: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正好处于一条直线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部分或完全看不到,这样就形成了月食。

《太阳系》

1、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2、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4、卫星分为:天然卫星、人造卫星。

《在星空中(一)》

1、星座:是由恒星做成的,全天共88个星座。

2、大熊座的标志是北斗七星;小熊座的标志是北极星,它可以帮助在夜间辨别方向。

3、亮星构成的图像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4、寻找星座的方法:找亮星,根据亮星所构成的图像来找星座;根据已知星座找未知星座。

《在星空中(二)》

1、“夏季大三角”:由三颗亮星(天津四、牛郎星、织女星)构成的巨大三角形。

2、天津四位于天鹅座,牛郎星位于天鹰座,织女星位于天琴座。

3、南部的天空有一颗红巨星(心宿二)位于天蝎座。

4、我们可以根据天空中的闪亮光带--“银河”去寻找这几个亮星。

《探索宇宙》

1、宇宙:是时空范围内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2、宇宙结构顺序:

其他恒星系统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统

总星系太阳系

河外星系地月系

3、天空中过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

4、光年:是用来计算恒星间距离的长度单位。

5、恒星都是在不停地高速运动。

6、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