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螺旋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螺旋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螺旋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螺旋藻(spirulina)是现存地球上最古老的药用植物之一,今年的研究证明螺旋藻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因具有广泛而高效的药用价值而倍受关注,本文对今年来对螺旋藻的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螺旋藻;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引言:螺旋藻(spirulina)是现存地球上最古老的药用植物之一,今年的研究证明螺旋藻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因具有广泛而高效的药用价值而倍受关注,本文对今年来对螺旋藻的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1.螺旋藻化学成分

1.1 蛋白质

螺旋藻含蛋白质为58. 5 %~83. 4 %,且氨基酸组成比例恰当,其中8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接近或超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组成比例标准,螺旋藻的蛋白消化率达75. 0 %,生物利用率达68. 0 %,所以,它被认为是目前人类已知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质量最好的食品[1 ]。其中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RDA 值(人体需要量)极其相似,分别为异亮氨酸4.1%~4.5%,亮氨酸5.8%~6.8%,赖氨酸4.4%~4.6%,苯丙氨酸2.9%~ 4.4%,蛋氨酸1.8%~2.4%,苏氨酸2.7%~4.1%,色氨酸1.1%~1.6%,缬氨酸4.8%~6.5%。

1.2 脂肪

螺旋藻属于低脂食品,脂肪含量为6 %~9 %,其脂肪酸多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含量为4. 9 %~5. 7 %(表1),尤其是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较高,而且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γ-2 亚麻酸含量高达8.75~11.97g/kg[2],而且脂肪中不含有胆固醇。

表1 螺旋藻的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4]

1.3 维生素

由于螺旋藻细胞分裂活跃,生长迅速,代谢旺盛,因而与生长发育直接相关的各种维生素(B1,B2,B12,E)含量也很丰富,尤其是β-胡萝卜素、维生素E 和B12 含量较高,每100g 中维生素含量分别高达150~170mg,5~20 mg,0.05~0.2mg [3]。β-胡萝卜素是所有食物之冠,比胡萝卜的含量还要高出10 倍,维生素B12 的含量是动物肝脏的3.5 倍。在所有生物体中也是最高。

1.4 矿物质

螺旋藻的矿物质含量相当高,也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硒等)相对于普通陆生食物来说硒含量尤为丰富(表2)。这些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均与有机物结合,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能有效地调节机体平衡及酶的活性。

表2 螺旋藻中矿物质含量

1.5 生物活性物质

1.5.1 螺旋藻多糖从螺旋藻中

可以分离出一种水溶性多糖-螺旋藻多糖。它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是螺旋藻体碳水化合物存在的主要形式,其中每100 g 含量为2~4 g,由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4]。1g 螺旋藻中含有170mg 藻蓝素[5],为普通蔬菜含量的10倍以上。

1.5.2 活性蛋白质

研究表明,从螺旋藻中提取的藻蓝蛋白,不但是很好的天然色素,而且能提高生物体的免疫力,对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功效。

1.5.3 不饱和脂肪酸

螺旋藻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γ-2 亚麻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通过EFA 途径可形成γ-2 亚麻酸,并最终生成前列腺素,从而参与调节人体的各种基本生理过程,包括调节血压、胆固醇合成等,可防止糖尿病、癌症、肥胖症及皮肤老化等。

1.5.4 β2 胡萝卜素

螺旋藻中的β2 胡萝卜素的含量是胡萝卜中的10 倍β2 胡萝卜素是一种良好的天然食用色素,而且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β2 胡萝卜素是VA 的前体,它还具有抗衰老和预防癌症的用。

2.生理活性研究

2.1 免疫调节作用

螺旋藻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有效消除体内自由基对组织细胞的损害,提高免疫功能,预防疾病而促进人体健康。李凤文等[6]用小鼠为实验对象,以333.4mg/kg·bw的螺旋藻剂量给予小鼠灌胃30~35d 后,结果显示剂量组较阴性对照组,能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值、转化作用;促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作用;提高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增强小鼠的单核-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和碳廓清能力,但对小鼠NK 细胞活性功能无明显作用。说明螺旋藻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作用。陈伟平[7]等螺旋藻的剂量为700mg/KG/日能够明显增强免疫受环磷酰胺抑制的小鼠细胞和提高外周血ANAE 阳性淋巴细胞效应。唐玫等[8]实验表明,藻蓝蛋白能够促进植物血凝素(PH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恢复T 细胞受环磷酰胺损伤后E 玫瑰花环形成能力,特别是对活性E 玫瑰花环的形成能力有较好的恢复作用;并可显著提高正常鼠和氢化可的松处理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细胞中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和产生抗体的能力。

陈文青[9]研究表明螺旋藻多糖能够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并通过诱生IFN -γ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Al-Batshan HA 等。研究发现螺旋藻能够增强鸡的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从而增强鸡的抗病能力。Hirahashi等。采用热水抽取法提取螺旋藻多糖,并研究发现其能增强NK 细胞的杀伤能力。

2.2 抗肿瘤作用

螺旋藻具有抗癌抑癌,改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癌肿患者生存时间。于红等[10]采用MTT 法(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研究了钝顶螺旋藻多糖(PSP)对Hela 细胞及HepG2 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随钝顶螺旋藻藻多糖浓度及培养时间的增加,肿瘤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抑制率逐渐增加,以PSP40 mg/ L 作用72 h 最为显著。应用Annexin V/ PI 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了早期Hela细胞凋亡,未经钝顶螺旋藻藻多糖处理的正常Hela细胞凋亡细胞极少,经PSP 处理的细胞,凋亡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具有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研究表明钝顶螺旋藻藻多糖的抗肿瘤机制,除了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还存在细胞毒性等其他机制,研究表明钝顶螺旋藻藻多糖的抗肿瘤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用螺旋藻多糖处理组的肿瘤细胞胞质密度增高、核缩小、染色质浓缩并聚集成块,同时可找到类圆形的凋亡小体等,螺旋藻多糖可以阻止BEL7404 细胞由G1 期进入S 期从而抑制其增殖。螺旋藻有辅助化疗的功效,彭敏华等[11]研究螺旋藻在恶性血液病化疗间歇期应用的疗效价值,研究表明螺旋藻辅助化疗或放疗,患者可起到减轻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增加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保肝,调节胃肠功能,对人体无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张成武等[12]运用半固体琼脂培养法和Mrr检测法测定了螺旋藻藻蓝蛋白对体外培养的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K-562、U-937 生长的影响,研究显示螺旋藻藻蓝蛋白对这三种白血病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存在浓度剂量效应,高浓度抑制作用强。

2.3 抗病毒作用

于红等[13]发现藻多糖可干扰病毒向宿主细胞吸附,并可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但不影响病毒的释放;藻多糖亦可明显抑制HSV-1 糖蛋白gG mRNA 的表达。表明藻多糖抗病毒靶位在于阻断病毒吸附和抑制感染细胞内病毒的复制及抑制HSV 糖蛋白基因的转录。藻多糖具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由于病毒常利用宿主细胞的羟基化过程产生外壳糖蛋白部分,这种糖与宿主糖蛋白的糖部分几无区别,使得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出现而能避免免疫系统的监视。因此干扰病毒的糖基化可能是多糖抗病毒的原因。

2.4 抗氧化衰老作用

生物体的氧化代谢会产生阴离子自由基与羟基自由基(·OH)及活性氧。自由基及活性氧易引起脂质的过氧化对细胞产生很大的毒性作用。生物体内有主要利用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等为主的酶促防御系统和包括维生素E、A、c,辅酶及巯基化合物还原性谷胱甘肽等的非酶促反应系统。现代自由基医学研究认为活性氧及过氧化产物大量积累,造成对细胞和机体的伤害,因此,生物体的衰老、炎症及免疫系统疾病都与自由基的代谢紊乱有关。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可以对抗活性氧及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产生的疾病。螺旋藻提高生物体内SOD 的活力,提高酶促防御能力,进而消除各种自由基,从而改善活性氧产生的伤害。利用Fenton 反应、光照核黄素产生活性自由基·OH、·O-2,以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螺旋藻及螺旋藻多糖体外清除·OH、·O-2 的作用。研究表明表明,螺旋藻及螺旋藻多糖能有效清除·OH、·O-2(格式)自由基,对脂质过氧化及DNA 的·OH 氧化损伤有显著抑制作用。胡锦华等[14]研究结表明螺旋藻有明确的保肝效应,并显示其通过口服螺旋藻增加了受试动物血清SOD 和xpGSH水平,说明螺旋藻可通过抗氧化损伤起到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2.5 抗辐射作用

王艳丽等[15]研究表明螺旋藻多糖灌胃能提高受辐射小鼠的存活率有,有效增加造血干细胞的相对数量,显著增加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和CFU—GM 集落数,增加CFU—MK,CFU-MIX 和BFU-E 的集落数。而且对受体小鼠用螺旋藻多糖灌胃也可以增加造血干细胞(CFUS)数。这都表明螺旋藻多糖能促进造血干细胞和各种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小鼠对辐射的耐受力,促进造血系统受辐射损伤后的恢复。因此螺旋藻多糖对辐射损伤不仅有预防作用,而且还能作为一种良好的药物,用来治疗由辐射引起的造血系统的损伤。研究发现,给予小鼠受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前5d 每天注射藻蓝蛋白50mg/kg,可比对照组小鼠提高存活率约28%,并发现藻蓝蛋白可以刺激照射后的小鼠粒单系祖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形成,增加骨髓有核细胞的数量,增加小鼠外周血细胞的总数,但对外周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无显著影响。

2.6 抗突变作用

王有顺等[16]研究表明螺旋藻多糖对诱发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螺旋藻多糖能拮抗小鼠染色体的突变,且随着螺旋藻多糖浓度的增加抑

制率有所增强。

2.7 神经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给红藻氨酸致神经损伤小鼠投与藻蓝蛋白后,小鼠神经功能异常得到改善,故认为其可作为氧化应激致神经损伤的修复剂,可应用于神经退化性疾病如帕金森病。

2.8 降血糖、血脂

螺旋藻中含有大量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竟占45%,两者是构成细胞膜的线粒体内磷脂的重要成分,可以防止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在肝脏、血管中大量堆积,损害心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刘中申等[17]以螺旋藻灌胃给药

1g/kg,对于蛋黄乳液腹腔注射造成的小鼠高脂血症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与阿拉斯加鱼油阳性对照相比,螺旋藻降低TG 的作用优于鱼油,降低TC 的作用略次于鱼油。螺旋藻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血清TC 和TG 升高具有良好的阻抑作用。张震[18]用螺旋藻胶囊(商品名施普瑞)治疗高脂血症病人157 例,并与多烯康治疗组80 例作对照,结果表明,螺旋藻治疗组降脂显效率为47.4 %,总有效率为76.0 %;多烯康治疗组分别为48.7%和85.0%( P> 0.05)。螺旋藻胶囊对病人原有的眩晕、乏力、失眠等自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对肝、肾功能亦无损害。研究结果表明螺旋藻多糖能明显拮抗葡萄糖所致小鼠血糖的升高,说明藻多糖可能抑制葡萄糖在小鼠肠道的吸收和能显著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这可能与藻多糖抑制肝糖原分解、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有关。王建秀等[19]用螺旋藻治疗高脂血症病人76 例,证明螺旋藻能有效降低TC 和TG,升高HDL-Ch,且降低TG 强于降TC,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螺旋藻治疗高脂血症中以TG 升高为主的治疗尤为适应,是一种较好的血脂调节药物。研究螺旋藻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螺旋藻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螺旋藻剂量组对正常小鼠有明显降血糖作用,但螺旋藻对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无影响,说明螺旋藻降血糖的机理可能与促进β-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有关。左绍远等[20]对昆明种小鼠灌胃螺旋藻多糖100mg/kg,200mg /kg,连续

l0 天。结果表明,藻多糖能显著降低链脲菌素(STZ)所致小鼠高血糖,而对小鼠空腹血无明显影响,藻多糖还能明显拮抗葡萄糖所致小鼠血糖升高,表明PSP 能抑制葡萄糖在小鼠肠道吸收。

3.展望

螺旋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经过酶解,研究降解产物对ACE 酶的抑制活性;研究螺旋藻多糖的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的生物活性以及构效关系;通过对糖基修饰改造提高其活性,多糖硫酸酯化物可抑制合胞体形成可从而抑制逆转录酶(RT)的活性,阻断HIV 的繁殖,最终使机体病理损伤得以消失,多糖硫酸酯是一类治疗HIV 感染并具有抗艾滋病发展的新药[21],现已在国外产生了用硫酸酯化修饰多糖的热门。寻找新的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开发高效低毒的螺旋藻新药。

由于螺旋藻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医药、畜牧、化妆品及环境保护等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螺旋藻的研究、开发、利用具有诱人的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左绍远. 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及其综合利用. 生命的化学[J],1994,14(6) :46~

47.

[2]桂花.螺旋藻的营养保健功效.农业科学研究[J].2005,26(1):89~92.

[3]曾敏. 螺旋藻对老年人的营养保健作用,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 2000,18 (12):397.

[4]郑学玲.我国螺旋藻研究与开发的进展.科学导报[J],1994 , (7) :54.

[5]杨世诚.螺旋藻及其营养保健功能. 中国食物与营养[J],2003 , (3) :16. [6]李凤文,赵鹏,苏爱荣,李彬,等.螺旋藻精片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中国热带医[J],2008,8(4);539~540.

[7]陈伟平,颜美婷,刘声波,等.螺旋藻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药效学研究.中药材[J]. 2008, 23(8): 470~473.

[8]唐玫,金鹰,郭宝江,等.螺旋藻藻蓝蛋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暨南大学学报[J],1998,19 (5): 93~97.

[9]陈文青,吕世静,何德.螺旋藻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及促进IFN-γ的诱生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4);941~942.

[10]于红,吕锐,张学成.螺旋藻多糖对肿瘤细胞生长及Hela细胞早期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海洋科学[J],2008,32(1):38~40.

[11]彭敏华,浦柳美,费兴昌,螺旋藻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恶性血液病临床观察, 庆医学[J]. 2008,37(9):978~979.

[12]张成武,刘宇峰,王习霞,等.螺旋藻藻蓝蛋白对人血癌细胞株HL-6 0、K-562和U-937 的生长影响,海洋科学[J],2000, 24(1):45~48.

[13]于红,张学成螺旋藻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高技术通讯,2003,(7): 83~86.

[14]胡锦华,吴力克,张娟,等.螺旋藻对实验性急性肝损伤保护

[15]王艳丽,陈婉华,谢应先,等螺旋藻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生物技术通报[J].1999,5:26~29

[16]王有顺,黎露刚.螺旋藻多糖对给予环磷酰胺Bala/c 小鼠的保护作用,海洋科学[J], 1997,(6):36~38.

[17]刘中申,兰云松,刘川,周秋鸿.螺旋藻对小鼠实验性高血脂的预防作用研究.中医药学报[J],1996; (4) :43~44.

[18]张震.“施普瑞”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附157 例辩证分析. 北京中医[J],1995; (1):24~25.

[19]王建秀,张锐,王秀萍.螺旋藻治疗高脂血症76 例临床观察,泰山医学院学报[J],1996; 17: 73~74.

[20]左绍远,钱金,万顺康,等.钝顶螺旋藻多糖降血糖调血脂实验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0,21(6):289~291.

[21]盛玉青,尹鸿萍.螺旋藻多糖硫酸酯抗肿瘤及免疫活性的研究,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9)724~727.

五年级下册研究报告范文

五年级下册研究报告范文 近视的成因 一、问题的提出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人近千万,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8%,中学生为55.2%,高中生为70.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近视?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近视,与年龄有关系吗?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并调查询问同学,了解近视的主要原因。 2..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近视可能会引发的并发症。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近视的主要原因:

1看电视距离太近; 2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3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 4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5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6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长时间的坐在电脑、电视前; 8不合理饮食; 9在车厢里看书 10遗传因素 11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2)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1看书时作姿要端正,读书或写字时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也不要躺下看书。(三)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 3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 4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它! 一、问题的提出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人近千万,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

金莲花化学成分研究

金莲花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金莲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反相硅胶和聚酰胺等多种填料,通过常压柱层析、中压柱层析等多种方法分离纯化,利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荭草苷(1),牡荆苷(2),4-(β-D-glucopyranosyloxy)-3-(3-methyl-2-butenyl) benzoic acid (3),Trollioside (4),2″-O-(2″’-methylbutyryl) isoswertisin (5)。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而得。 关键词:金莲花;化学成分;黄酮苷 金莲花( Trollius chinensis Bunge )是毛茛科金莲花属植物,又名旱金莲、 旱地莲、金芙蓉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金莲花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其始载于清。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其谓“金莲花出五台山,又名旱地莲,一名金芙蓉,色深黄,味滑苦,无毒,性寒,治口疮喉肿,浮热牙宣,耳痛目痛,明目,解岚瘴,疔疮,大毒诸风”。金莲花属植物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生物碱、有机酸。本试验从金莲花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3个黄酮苷和2个有机酸,即荭草苷(1),牡荆苷(2),4-(β-D-glucopyranosyloxy)-3-(3-methyl-2-butyl)benzoic acid(3), Trollioside (4),2″-O-(2 -methylbutyryl) isoswertisin (5),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 仪器和材料 核磁共振用Varian-Mercury500M(TMS内标),液质联用仪用Waters 2695Separ- ations Module、Waters micromass ZQ 2000型。柱色谱聚酰胺(100~200 目) (台州路桥生产);大孔树脂AB-8(天津南开大学化工厂);反相硅胶(YMC-Pack,ODS-A,40-60 (m)。 金莲花购自河北承德GAP基地,经蔡金娜博士鉴定为毛茛科金莲花属植物金莲花( Trollius chinensis Bunge )。 2 提取分离 金莲花药材5kg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将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加适量水稀释后上大孔树脂AB-8,分别以水,10%乙醇,70%乙醇,95%乙醇洗脱,将70%乙醇和95%乙醇洗脱液浓缩蒸干,悬浮于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层蒸干得浸膏165g,乙酸乙酯层蒸干得浸膏126g,取乙酸乙酯浸膏20g上中压聚酰胺柱色谱得6个流份,其中第4个流份再上中压反相硅胶色谱,甲醇-0.1%甲酸(25∶75)洗脱,得化合物1(80mg),化合物2

关于含羞草为什么害羞的研究报告

关于含羞草为什么害羞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家养了一盆含羞草。我早就听说,含羞草是因害羞而得名的。但是,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呢?我为此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从书籍中查找有关资料 2.在英特网中查阅有关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什么是含羞草? 含羞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又名知羞草、呼喝草、怕丑草。成簇生长,高可达1米,耐寒性较差,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含羞草花期7月至10月,花色粉红,形如绒球。果实扁圆形。一株高40厘米至60厘米,枝上有刺毛。总叶柄上有羽片2个至4个,呈掌状排列,小叶有14片至4 8片之多。含羞草的花、叶和荚果均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成为阳台、室内的盆栽花卉,在庭院等处也能种植。 2.分布地区: 含羞草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光,但又能耐半阴。现多做家庭内观赏植物养植。无明显地理分布区分。 3.其他特异功能: 在强烈地震发生的几小时前,对外界触觉敏感的含羞草叶会突然萎缩,然后枯萎。在地震多发的日本,正常情况下,含羞草的叶子白天张开,夜晚合闭。如果含羞草叶片出现白天合闭,夜晚张开的反常现象,便是发生地震的先兆。 另外,害羞草还可预测灾害性的天气变化,对突发性的反季节性温差、地磁、地电等变化会产生有违常规的生长活动。 4.害羞的原因: 植物的运动现象,通常是由于细胞内膨压改变所造成的,大部份成熟的植物细胞,都有一个很大的液泡,当液泡内充满水份时,就压迫周围的细胞质,使它紧紧贴向细胞壁,而给予细胞壁一种压力,这就是膨压。膨压使得细胞壁处于绷紧状态。液泡内所含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它们的浓度高低,决定渗透压的高低,而渗透压的高低可以决定水分扩散的方向。当液泡浓度增高时,渗透压增加,水份由胞外向胞内扩散而进入液泡,增加细胞的膨压,使细胞鼓胀;反之,细胞则萎缩。 这种过程只能造成缓慢的运动,例如气孔的开合等,但是当胞膜的半透性发生霎时变化时,却也可以引起相当迅速的动作。将氯离子向细胞内,钠、钾等阳离子向细胞外运送,使得胞膜和邻近地区保持一定电位差。当外界刺激超过某一定限度时,这种差异通透性会突然改变,钙离子大量涌进细胞,钾离子却向反方向进行,使膜内电位增高,甚至成为正电位,这种情况叫做去极化。这种情况会传递,当细胞产生去极化现象时,胞膜的差异通透性消失,原来蓄存于液泡内之水份遂在瞬间排出,使细胞失去膨压,变得瘫软。叶柄的数条维管束,在叶枕合成一大管道,便于容纳叶枕排出的水份。 当我们碰到含羞草的叶子时,叶枕变得瘫软,小羽片失去叶枕的支持,依次地合拢起来。叶枕的下半部,有一些感受细胞,它们特别容易接受刺激,只要遭到轻微的触动,就会立刻放出水份,使叶柄下垂,造成含羞草的羞态。其它和含羞草同科的合欢,羽片到夜晚也会闭合起来,像是睡觉一样,这都是叶枕内细胞膨压改变的关系。 四、结论 1、在含羞草叶枕的中心有一个大的维管束,维管束四周充满着具有许多细胞间隙的薄壁组织。当震动传到叶枕时,叶枕的上半部薄壁细胞里的细胞液,被排出到细胞间隙中,使

研究动机我很喜欢玩含羞草.

含羞草 一、研究動機:我很喜歡玩含羞草,因為一碰到含羞草的葉子,它就會合起 來。晚上時,含羞草也會自己垂下來、合起來。我覺得很好 玩,因此想研究為什麼會這樣。 二、文獻探討:含羞草小檔案 含羞草是一種低矮草本植物。它是一種豆科植物,生長在陽 光充足地方。全株有長銳刺,高約為二十至六十公分。含羞 草在夏天後開粉紅色的花球。你一摸它,先是小羽片閉合, 四根羽軸接著也合攏了,然後整個葉柄都垂下來。 含羞草的運動現象 含羞草的運動現象是由於細胞內膨壓改變所造成的。含羞草 葉枕的地方,細胞都有一個液泡。當液泡充滿水,會給細胞 壁一種壓力,叫做膨壓。當液泡受到刺激時,膨壓會改變。 原來的水瞬間排出,使細胞變得癱軟。因此當我們碰到含羞 草的葉子時,葉枕細胞受到刺激,細胞立刻缺水,葉枕就變 得癱軟,小羽片失去葉枕的支持,依次地合攏起來。 三、研究問題:1. 如何使含羞草產生觸發運動? 2. 合閉的含羞草,多久才張開? 3. 有辦法讓含羞草晚上起床嗎? 4. 如何將含羞草與其他植物分辨? 實驗一:含羞草構造大剖析! 含羞草的各部位到底為什麼能伸縮自如?用顯微鏡觀察…

實驗二:如何使含羞草產生觸發運動? 使用各種方法,測看含羞草有沒有反應。 結論:給它的衝力愈大,含羞草的變化就愈大。含羞草對煙燻也有反應。 實驗三:澆水,再等含羞草完全張開後,跟實驗一的結果一樣嗎? 澆水後會不會使枝葉飽滿,而實驗結果不同呢?

結論:澆過水後,含羞草對風就比較敏感,較小的刺激也能使它產生觸發運動。 實驗四:合閉的含羞草,多久才張開? 行觸發運動後,含羞草要多久才能恢復呢?早上和中午會不一樣嗎? 時間:早晨7:00 溫度:24度溼度:65% 結論:含羞草的張開時間約二十分鐘,但這次的實驗可能不準。 實驗五:張開的時間會變嗎? 中午的張開時間會跟早上的不一樣嗎? 時間:中午12:00 溫度:度溼度:% 實驗六:有辦法讓含羞草晚上起床嗎?

鸭 趾 草

鸭趾草 【异名】(宣汉县俗称:竹叶菜,因叶似竹叶,并可作菜吃而故名) 鸡舌草、鼻斫草、碧竹子(《本草拾遗》),碧竹草(《本草图经》),青耳环花、碧蟾蜍、竹叶草(《竹谱详录》),耳环草(《世医得效方》),地地藕(《滇南本草》),蓝姑草、淡竹叶菜(《活幼全书》),竹鸡草(《濒湖集简方》),竹叶菜、淡竹叶、碧蝉花(《纲目》),水竹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露草、帽子花(《植物学大辞典》),三筴子菜(《东北药植志》),竹叶兰(《贵阳民间药草》),竹鸡苋(《江西中药》),竹根菜(《四川中药志》),三角菜、牛耳朵草、鸭食草,水浮草、鸭子菜、菱角伞(《辽宁经济植物志》),碧蝉蛇(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竹管草、竹节草、鸭脚草、竹剪草(《江西草药》),兰花草、野靛青、靛青花草、萤火虫草、鸭脚青、挂兰青、鸦雀草、兰紫草、哥哥啼草、竹叶活血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竹叶水草、水竹叶草、竹叶青菜、鸭脚板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竹夹菜、翠蝴蝶、鹅儿菜(《广西中草药》),鸡冠菜、蓝花姑娘(《江苏药材志》),鸭仔草(《福建中草药》)。【来源】 为鸭跖草种植物鸭跖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 鸭跖草一年生草本。 科名:鸭跖草科 茎圆柱形,肉质,长30~60厘米,下部茎匍匐状,节常生根,节间较长,表面呈绿色或暗紫色,具纵细纹。 叶互生,带肉质;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至2厘米,先端短尖,全缘,基部狭圆成膜质鞘,总状花序,花3、4朵,深蓝色,着生于二叉状花序柄上的苞片内;苞片心状卵形,长约2厘米,摺叠状,端

渐尖,全缘,基部浑圆,绿色;花被6,2列,绿白色,小形,萼片状,内列3片中的前1片白色,卵状披针形,基部有爪,后2片深蓝色,成花瓣状,卵圆形,基部亦具爪;雄蕊6,后3枚退化,前3枚发育;蜂蕊1,柱头头状。 蒴果椭圆形,压扁状,成熟时裂开。 种子呈三棱状半圆形,暗褐色,有皱纹而具窝点,长2~3毫米。 花期夏季。 生于路旁、田边、河岸、宅旁、山坡及林缘阴湿处。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西藏地区使用的鸭跖草,为同属植物大苞鸭跖草的全草。 【采集】 6~7月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 花瓣含鸭跖黄酮甙,系一种黄色的色素。 鸭跖草变种Commelina communis var.hortensis的花瓣含鸭跖蓝素-一种含镁的蓝色的花色甙,可能系由四个分子的p-香豆酰飞燕草甙围绕一个镁原子所组成。 飞燕草甙是飞燕草素-3,5-二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 同属植物茎叶的水浸剂或煎剂能兴奋子宫、收缩血管,并能缩短凝血时间。 【炮制】 拣去杂质,洗净,切断,晒干。 【性味】 甘,寒。 ①《本草拾遗》:苦,大寒,无毒。

金莲花的功效与作用

金莲花的作用与功效 金莲花(《纲目拾遗》) 【异名】旱金莲(《五台山志》),金梅草(《山西通志》),旱地莲、金芙蓉(《纲目拾遗》),金疙瘩(《山西中药志》)。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金莲花或亚洲金莲花的花。 【植物形态】①金莲花 多年生草本,无毛,高30~70厘米,不分枝。基生叶1~4,具长柄;叶片五角形,长3.8~6.8厘米,宽6.8~12.5厘米,3全裂,中央裂片菱形,2回裂片有少数小裂片和锐牙齿;茎生叶似基生叶,向上渐小。花单生或2~3朵组成聚伞花序;萼片8~15(~19),黄色,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长1.5~2.8厘米,宽0.7~1.6厘米;花瓣多数,与萼片近等长,狭条形,顶端渐狭;雄蕊多数,长0.5~1.1厘米;心皮20~30。蓇葖果长1~1.2厘米,有弯的长尖。花期夏季。 生于山地草坡或疏林下。分布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②亚洲金莲花 形态与上种相似。基生叶细裂。花浓橙黄色,萼片10枚以上,花瓣状,开展;花瓣多数,形狭小,稍长于雄蕊。 生山地草坡。分布我国北部。 【采集】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晾干。 【药材】干燥的花朵形状不规则,通常带有灰绿色的花柄,长1.5厘米左右。萼片与花瓣呈金黄色,花瓣编成线状,雄蕊黄白色,多数。气浓香,味微苦。以身干、色金黄、不带杂质者为佳。 产山西等地。 【化学成分】金莲花含生物碱、黄酮类。 【药理作用】金莲花用酸水提取,碱化后再用氯仿转提所得的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球 菌及阴性杆菌都有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的抗菌作用,尤为明显。小鼠感染致死量的肺炎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用1:2浓度的金莲花注射液0.5及0.2毫升,未见体内保护作用;但临床用于扁桃体炎、咽炎、上感等226例,有效率达92.7%,对泌尿系感染等亦有一定疗效。小鼠急性和兔亚急性的实验皆表明其注射液毒性很低,仅部分动物的注射局部有明显刺激反应,对肝、肾功能及血象,皆无明显影响,动物内脏的病理学检查,亦无明显改变。

关于含羞草为什么害羞的课题研究报告

关于含羞草为什么害羞的课题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家养了一盆含羞草。我早就听说,含羞草是因害羞而得名的。但是,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呢?我为此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从书籍中查找有关资料 2.在英特网中查阅有关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什么是含羞草? 含羞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又名知羞草、呼喝草、怕丑草。成簇生长,高可达1米,耐寒性较差,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含羞草花期7月至10月,花色粉红,形如绒球。果实扁圆形。一株高40厘米至60厘米,枝上有刺毛。总叶柄上有羽片2个至4个,呈掌状排列,小叶有14片至4 8片之多。含羞草的花、叶和荚果均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成为阳台、室内的盆栽花卉,在庭院等处也能种植。 2.分布地区: 含羞草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光,但又能耐半阴。现多做家庭内观赏植物养植。无明显地理分布区分。 3.其他特异功能: 在强烈地震发生的几小时前,对外界触觉敏感的含羞草叶会突然萎缩,然后枯萎。在地震多发的日本,正常情况下,含羞草的叶子白

天张开,夜晚合闭。如果含羞草叶片出现白天合闭,夜晚张开的反常现象,便是发生地震的先兆。 另外,害羞草还可预测灾害性的天气变化,对突发性的反季节性温差、地磁、地电等变化会产生有违常规的生长活动。 4.害羞的原因: 植物的运动现象,通常是由于细胞内膨压改变所造成的,大部份成熟的植物细胞,都有一个很大的液泡,当液泡内充满水份时,就压迫周围的细胞质,使它紧紧贴向细胞壁,而给予细胞壁一种压力,这就是膨压。膨压使得细胞壁处于绷紧状态。液泡内所含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它们的浓度高低,决定渗透压的高低,而渗透压的高低可以决定水分扩散的方向。当液泡浓度增高时,渗透压增加,水份由胞外向胞内扩散而进入液泡,增加细胞的膨压,使细胞鼓胀;反之,细胞则萎缩。 这种过程只能造成缓慢的运动,例如气孔的开合等,但是当胞膜的半透性发生霎时变化时,却也可以引起相当迅速的动作。将氯离子向细胞内,钠、钾等阳离子向细胞外运送,使得胞膜和邻近地区保持一定电位差。当外界刺激超过某一定限度时,这种差异通透性会突然改变,钙离子大量涌进细胞,钾离子却向反方向进行,使膜内电位增高,甚至成为正电位,这种情况叫做去极化。这种情况会传递,当细胞产生去极化现象时,胞膜的差异通透性消失,原来蓄存于液泡内之水份遂在瞬间排出,使细胞失去膨压,变得瘫软。叶柄的数条维管束,在叶枕合成一大管道,便于容纳叶枕排出的水份。

按化学成分分类的生药

生药按化学成分分类 一、含糖类成分的生药黄芪、党参、黄精、白及、枸杞子、海藻、茯苓、猪苓、昆布 二、含苷类成分的生药 1. 含氰苷、硫苷、酚苷和醇苷类的生药 白芍、天麻、板蓝根、大青叶、牡丹皮、枇杷叶、苦杏仁 2. 含蒽苷类及醌类生药 大黄、虎仗、紫草、丹参、何首乌、番泻叶、决明子、芦荟 3. 含黄酮类及其苷类的生药 葛根、黄芩、槲寄生、桑白皮、银杏叶、侧柏叶、槐米、红花、蒲黄、雪莲、石韦、淫羊藿、罗布麻叶 4. 含皂苷类的生药 甘草、人参、三七、柴胡、麦冬、牛膝、川牛膝、远志、桔梗、山药、土茯苓、知母、酸枣仁、菟丝子 5. 含强心苷类的生药 香加皮、洋地黄叶、毛花洋地黄叶、黄花夹竹桃 6. 含香豆素及其苷类的生药 白芷、防风、南沙参、北沙参、菊花、蛇床子、秦皮、穿心莲、青蒿、茵陈 7. 含环烯醚萜苷类的生药龙胆、地黄、玄参、秦皮、栀子 三、含木脂素类成分的生药 厚朴、杜仲、五味子、连翘 四、含挥发油类成分的生药 当归、川芎、苍术、石菖蒲、姜、莪术、郁金、姜黄、木香、白术、香附、沉香、肉桂、丁香、辛夷、陈皮、小茴香、砂仁、枳壳、豆蔻、薄荷、细辛、紫苏、广霍香、霍香、荆芥、海金沙五、含生物碱类成分的生药 有机胺类(Amines) 麻黄、益母草 吡啶类(Pyridine) 北豆根、山豆根、苦参、龙胆、秦艽、槟榔 喹啉类(Quinoline) 白藓皮、伸筋草 异喹啉类(Isoquinoline) 黄连、防已、延胡索、黄柏 吲哚类(Indole) 萝芙木、钩藤、吴茱萸、马钱子、长春花、麦角 莨菪烷类(Tropane) 洋金花、颠茄草 甾体类(Steroid) 川贝、浙贝 萜类(Terpenoids) 川乌、附子 其他类百部 六、含鞣质及多元酚类成分的生药 绵马贯众、诃子、山茱萸、五倍子、儿茶 七、含甾体成分的生药 五加皮、蟾酥、熊胆、麝香、牛黄 八、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类成分的生药 半夏、天花粉、瓜蒌、冬虫夏草、灵芝、雷丸、全蝎、僵蚕、鹿茸、羚羊角、水蛭、龟甲、阿胶、蛤蚧、蝉蜕 九、含有机酸成分的生药 升麻、关木通(备注:含“关木通”的药物被禁止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关木通药用

校园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药用植物 1.山楂 蔷薇科,苹果亚科,山楂属植物,多指其成熟果实。落叶小乔木。花期5~6月,果期9~10月。果实较小,类球形,山楂的功效:防治心血管疾病,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开胃消食,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很多助消化的药中都采用了山楂;山楂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助于解除局部淤血状态,对跌打损伤有辅助疗效; 山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的成分 2艾叶 菊目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 3.栀子 栀子花又名栀子、黄栀子,为龙胆目、茜草科、栀子属的常绿灌木,观赏外,栀子花、果实、叶和根可入药,一般泡茶或煎汤服。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黄疸、血淋痛涩、目红肿痛、火毒疮、降血压等功效。其中栀子果入药,主治热病高烧,心烦不眠,实火牙痛,口舌生疮,鼻规,吐血,眼结膜炎,疮疡肿毒,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蚕豆病,尿血;外用治外伤出血、扭挫伤。根入药主治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 4.厚朴 木兰科.树皮、根皮、花、种子及芽皆可入药,以树皮为主,为著名中药,有化湿导滞、行气平喘、化食消痰、驱风镇痛之效;种子有明目益气功效,芽作妇科药用功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 5.桑树 属桑科桑属,为落叶乔木。。花期4月;果熟5-7月桑树的叶性味苦甘而寒,入肺肝经,有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桑枝:桑树的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其性味苦平,偏入肝经,功擅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行水气。桑葚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有补肝益肾,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熄风之功。 6菊花 菊科菊属, 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已达千余种。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功能: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主治:外感风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7.马鞭草 别称:紫顶龙芽草、野荆芥、龙芽草、凤颈草、蜻蜓草、退血草、燕尾草.马鞭草科.多年生草本,抗炎止痛,镇咳,马鞭草甙对交感神经末梢小量兴奋,大量抑制;对哺乳动物可促进乳汁分泌。清热解毒药;活血通经药;利水消肿药;截疟药;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 8.天南星 多年生草本,为天南星科。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9.马苋 五行草,长命菜,五方草,瓜子菜,麻绳菜,马齿菜,马生菜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原始花被亚纲, 中央种子目,马齿苋亚目,马齿苋科,马齿苋属 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

大孔吸附树脂对竹叶兰中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大孔吸附树脂对竹叶兰中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摘要: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竹叶兰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浓度 2.50 g/L,上样速率3.0 BV/h,洗脱剂80%乙醇,洗脱速率3.0 BV/h,洗脱剂用量4.0 BV,按此工艺条件纯化后的竹叶兰总黄酮纯度达81.58%?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竹叶兰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总黄酮;分离纯化;竹叶兰 Study o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otal Flavones from p Abstract: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otal flavones from Arundina graminifolia by AB-8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 was investigated. The optimum colum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the concentration and current velocity of the original solution was 2.50 g/L and 3.0 BV/h respectively; the eluant was 80% ethanol; the eluting velocity was 3.0 BV/h, and the consumption of eluant was 4BV respectively. The purity of total flavones reached up to 81.58%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p Key words: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s; total flavones;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Arundina graminifolia 竹叶兰(Arundina graminifolia)为兰科竹叶兰属植物,又名黄竹参[1],傣药名为纹尚海[2],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重要的傣族解药,其药用部位主要为根茎,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消炎?利尿等作用[3-5]?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有5 000多种植物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6]?对植物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纯化以获得高纯度黄酮具有重要意义[7]? 大孔树脂分离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继离子交换树脂后的分离新技术之一?大孔吸附树脂的孔径与比表面积都比较大,在树脂内部具有三维空间立体孔结构,由于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吸附速度快?解吸条件温和?再生处理方便?使用周期长等诸多优点[8],广泛应用于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富集和中药复方制剂去除杂质等方面[9]? 近年来报道了许多大孔树脂在黄酮?皂甙等天然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方面的研究[10,11]?通过对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竹叶兰中总黄酮工艺进行探讨,以期得到高纯度竹叶兰总黄酮,为竹叶兰总黄酮类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动物研究报告怎么写

动物研究报告怎么写 关于含羞草为什么害羞的研究报告 我们家养了一盆含羞草。我早就听说,含羞草是因害羞而得名的。但是,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呢?我为此做了一次调查。 1.从书籍中查找有关资料 2.在英特网中查阅有关资料 1.什么是含羞草? 含羞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又名知羞草、呼喝草、怕丑草。成簇生长,高可达1米,耐寒性较差,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含羞草花期7月至10月,花色粉红,形如绒球。果实扁圆形。一株高40厘米至60厘米,枝上有刺毛。总叶柄上有羽片2个至4个,呈掌状排列,小叶有14片至4 8片之多。含羞草的花、叶和荚果均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成为阳台、室内的盆栽花卉,在庭院等处也能种植。 2.分布地区: 含羞草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光,但又能耐半阴。现多做家庭内观赏植物养植。无明显地理分布区分。 3.其他特异功能: 在强烈地震发生的几小时前,对外界触觉敏感的含羞草叶会突然萎缩,然后枯萎。在地震多发的日本,正常情况下,

含羞草的叶子白天张开,夜晚合闭。如果含羞草叶片出现白天合闭,夜晚张开的反常现象,便是发生地震的先兆。 另外,害羞草还可预测灾害性的天气变化,对突发性的反季节性温差、地磁、地电等变化会产生有违常规的生长活动。 4.害羞的原因: 植物的运动现象,通常是由于细胞内膨压改变所造成的,大部份成熟的植物细胞,都有一个很大的液泡,当液泡内充满水份时,就压迫周围的细胞质,使它紧紧贴向细胞壁,而给予细胞壁一种压力,这就是膨压。膨压使得细胞壁处于绷紧状态。液泡内所含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它们的浓度高低,决定渗透压的高低,而渗透压的高低可以决定水分扩散的方向。当液泡浓度增高时,渗透压增加,水份由胞外向胞内扩散而进入液泡,增加细胞的膨压,使细胞鼓胀;反之,细胞则萎缩。 这种过程只能造成缓慢的运动,例如气孔的开合等,但是当胞膜的半透性发生霎时变化时,却也可以引起相当迅速的动作。将氯离子向细胞内,钠、钾等阳离子向细胞外运送,使得胞膜和邻近地区保持一定电位差。当外界刺激超过某一定限度时,这种差异通透性会突然改变,钙离子大量涌进细胞,钾离子却向反方向进行,使膜内电位增高,甚至成为正电位,这种情况叫做去极化。这种情况会传递,当细胞产生

金莲花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分析(精)

金莲花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分析 作者:王巧,许磊,冯超,杨维,李德强,张维,张兰桐【摘要】目的建立金莲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对不同来源的金莲花药材进行分析。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SB- C18柱(150 mm×4.6 mm,5 μm),柱温30 ℃,检测波长200 n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记录色谱图50 min。采用直观分析和相似度软件评价金莲花药材质量。结果11批金莲花药材相似度较高,色谱峰强度是不同药材的主要差别,共有20个共有峰,其中两个主要共有特征色谱峰为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和荭草苷。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特征性强,为金莲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关键词】金莲花 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法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HPLC fingerprints of Flos Trollii Chinensis and to evaluate quality of different Flos Trollii Chinensis samples. MethodsA Zorbax SB-C18 (150 mm×4.6 mm, 5 μm) was used, the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acetonitrile and 0.05% phosphoric acid with gradient elution, the flow rate was 1.0 ml/min,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 and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00 nm. The chromatograms were recorded in 50 min. Visual analysis and the similarity evaluation system were used for samples analysis from diverse habitats.ResultsThe chromatographic profiles of th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regions were similar. The major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intensity of chromatographic peaks. Twenty common peaks were found and two of them were recognized as orientin-2"-O-β-L-galactopyranosyl and orientin. ConclusionThe developed fingerprint method is of high individuality and specificity and can be applied for quality evaluation of Flos Trollii Chinensis. Key words: Flos Trollii Chinensis; Fingerprint; HPLC 金莲花为毛茛科植物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的干燥花,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谓其“味苦,性寒,无毒”,可“治口疮,喉肿,浮热牙宣,耳疼,目痛”,具有“明目,解岚瘴”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莲花具有抗菌、抗病毒等活性,已有其多种单味和复方制剂用于临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1]。金莲花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有机酸、生物碱等[2,3],目前其质量控制方法多以测定其总黄酮或几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为主[4,5]。HPLC指纹图谱技术具有整体、宏观、模糊分析的特点,适用于药效物质基础未得到有效阐明的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本研究建立金莲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科学评价其质量提供新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 仪(在线脱气机,四元泵,自动进样器, PDA检测器);Agilent chemoffice 工作站;SCQ-200超声波清洗器(100 W,25 kHz,上海声谱超声波设备厂),SZ-93 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乙腈为色谱纯(美国迪马公司),水为二次重蒸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和荭草苷对照品均由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分离制备,归一化法测定含量大于95.0%。共收集11批金莲花药材。其产地见表1。所有药材均经河北医科大学刘振通高级技师鉴定。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含羞草的药用功效及其作用

含羞草的药用功效及其作用 在网上看到了有关含羞草的各种说法,有的人说含羞草有毒,有的人说含羞草没毒,那么含羞草到底有没有毒。含羞草有什么药用功效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有关含羞草的有关知识。 【中文名】含羞草(《岭南采药录》) 【类别】全草类 【异名】知羞草(《南越笔记》),怕羞草(《生草药性备要》),喝呼草(《广西通志》),怕丑草(《广州植物志》),望江南(《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含羞草 直立或羹生或攀援半灌木,高可达1米,有散生利刺及无数倒生刺毛。羽片通常4枚,掌状排列;小叶多数,触之即闭合而下垂,矩圆形,长8~13毫米,先端短尖,有散生刺毛,无柄。头状花序具长柄,单生或2~3个生于叶腋,直径约1厘米;花淡红色,极多;萼钟形,短齿裂;花冠下部合生,上部4裂,三角形,雄蕊4,花丝长,伸出;子房有短柄,花柱丝状,柱头顶生。荚果扁平,稍外弯,多数,长1~2厘米,顶端有喙,有3~5节,每节有1种子,成熟时节脱落,只剩下具有刺毛的荚缘:种子阔卵形。花期8月。 生于山坡、路旁、潮湿地,或栽培。分布华东、华南、西南。

本植物的根(含羞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季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另含含羞草碱、含羞草碱o-β-D-葡萄糖甙。叶含类似肌凝蛋白的收缩性蛋白质。种子含油约17%,性质类似大豆油,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为:亚麻酸0.4%、亚浊酸51%、油酸31%、棕榈酸8.7%和硬脂酸8.9%,另含不皂化物质2.5%,主要为甾醇。 【药理作用】含含羞草碱之植物,马、驴等动物食之可致脱毛。含羞草碱可看作一种毒性氨基酸,结构与酪氨酸相似,其毒性作用乃由于抑制了利用酪氨酸的酶系统,或代替了某些重要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的地位所致。饲料中含0.5~1.0%的含羞草碱即可使大鼠或小鼠生长停滞、脱发、白内障。人食入含有此碱之植物,可致头发突然脱落。它能轻度抑制碱性磷酸酶,对含金属的酶系统抑制不显著。其低铁复合物毒性远较为小。酪氨酸大量可拮抗含羞草碱对大鼠生长的抑制作用。 【性味】甘,寒,有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甘,性寒。" 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寒,有小毒。" ③《实用中草药》:"性微寒,味微苦。" 【功用主治】清热,安神,消积,解毒。治肠炎,胃炎,失眠,小儿疳积,目热肿痛,深部脓肿,带状疱疹。 ①《生草药性备要》:"止痛消肿。" ②《本草求原》:"敷疮," ③《岭南采药录》:"治眼热作痛。"

含羞草调查报告

含羞草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含羞草的研究报告 关于含羞草为什么害羞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一家店的门前有一盆含羞草。我早就听说,含羞草是因害羞而得名的。但是,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呢?我为此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从书籍中查找有关资料 2.在英特网中查阅有关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什么是含羞草?答:含羞草又名知羞草、呼喝草、怕丑草。成簇生长,高可达1米,耐寒性较差,原 产美洲热带地区。含羞草花期7月至10月长,花色粉红,形如绒球。 2.其他特异功能答:在强烈地震发生的几小时前,对外界触觉敏感的含羞草叶会突然萎缩,然后枯萎。在地震多发的日本,正常情况下,含羞草的叶子白天张开,夜晚合闭。如果含羞草叶片出现白天合闭,夜晚张开的反常现象,便是发生地震的先兆。 四、结论 含羞草在受到刺激后的0.08秒钟内,叶子就会闭合。受刺激后,传导的速度也是很快的,最高速度每秒钟达10厘米。刺激之后,稍过

一段时间,一切又慢慢 恢复正常,小叶又展开了,叶柄也竖立起来了。恢复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但是,如果我们继续逗弄,接连不断地刺激它的叶子,它就产生“厌烦”之感,不再发生任何反应。 篇二:含羞草研究报告 大自然的奥妙之——含羞草 撰写人:罗抗 指导老师:崔效科、涂中元 这个世界是奇妙的,总会有一些神奇事物隐藏在中间,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含羞草就是其中一例,为什么它在被碰触后被“枯萎”呢?抱着这种疑问,我们决定亲自去探索其中的奥秒,探索这样一株植物会为什么会有如此本领,为了完成任务,我们就是要去寻找含羞草,再去进行我们的实验。 (一)什么是含羞草 含羞形态特征: 含羞草俗名“怕羞草”、“感应草”,豆科含羞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50余厘米,全株生有钢生,基部木质化具足八毛和皮刺。托叶披针形,边缘有刚毛;叶柄长4.5-5.4厘,在叶柄项端着生两对由许多对小叶片组成的羽片,通常成掌状排列,各羽片通常有7-24对小叶,小叶长圆形,先端稍尖或突尖,边缘有纤毛,长8-15毫米,宽1.3-1.5毫米,通常当受到触动时,小叶即闭合下垂,不久又恢复原状,因而有含羞草之称。花序腋生,在总花梗的上端密生多数小花,排列

石蝉草化学成分研究

题目石蝉草化学成分研究 目录 摘要 (1) 英文摘要 (1) 1文献综述 (2) 1.1草胡椒属植物概述 (2) 1.1.1植物形态 (2) 1.1.2种类 (2) 1.1.3药用历史与价值 (2) 1.1.4药理活性 (2) 1.2石蝉草概述 (3) 1.2.1植物形态 (3) 1.2.2生境与习性 (3) 1.2.3药用历史与价值 (3) 1.2.4目前对石蝉草的研究 (4) 2引言 (4) 3材料与方法 (4) 3.1 实验材料 (4) 3.1.1实验药材 (4)

3.1.2 填料 (4) 3.1.3溶剂 (4) 3.1.4 显色剂 (5) 3.1.5 实验仪器 (5) 3.2 实验方法 (5) 3.2.1提取 (5) 3.2.2氯仿部位的分离 (5) 4结果与分析 (6) 4.1化合物的结构式 (6) 4.2化合物波普数据及结构鉴定 (7) 4.2.1化合物1 (7) 4.2.2化合物2 (10) 4.2.3化合物3 (12) 4.2.4化合物4 (15) 5 结论与讨论 (17) 5.1 结论 (17) 5.2 讨论 (18)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石蝉草化学成分研究 赵绘峰 (农学院中药学2008-1班)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完善草胡椒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内容,并从中寻找出抗肿瘤活性物质,本文对石蝉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利用系统溶剂法将石蝉草的乙醇提取物分为若干部位,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反复重结晶得到单体化合物,利用波谱和理化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蝉草氯仿萃取部位中分离并鉴定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Peperomin A(1)、Peperomin B(2)、Peperomin C(3)、Cepharanone B(4)。结论:断联木脂素为石蝉草的特征性成分,为石蝉草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石蝉草;化学成分系统溶剂法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hi Chan ZHAO Hui-feng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2008-1 of Agronomy College)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develop further improve grass of pepper.Study of the chemical ingredients of content,full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resources of medicinal and find the anticancer activity material,make a new drug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Peperomia dindygulensis Miq. Methods: The pieces of P. dindygulensis Miq were extracted successively with 80% ethanol at room temperature. After evaporating alcohol, the residue was dissolved in water, and partitioned in sequence using petroleum ether, chloroform, ethyl acetate, n-butanol. chloroform extract was applied to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recrystal to afford compounds.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by spectral analysis. Results:Four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Peperomin A(1), Peperomin B(2), Peperomin C(3), Cepharanone B (4). Conclusion:Secolignan is characteristic constituent of P. dindygulensi, which can supply theoretical evidence for chemotaxonomy of Peperomia. Key words:Peperomia dindygulensis Miq;chemical constituents;system solvent method

川楝子

川楝子 01来源 楝科植物川楝的成熟果实。 02别名 金铃子、苦楝子、楝子、楝树果、川楝树子、川楝实。 03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10米以上。树皮灰褐色,幼嫩部分密被星状鳞片。2回羽状复叶,小叶5~11,有短柄,叶片狭卵形或长卵形,长4~7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常偏斜,全缘或有疏小齿,幼时两面密被黄色星状毛,后仅主脉及叶面有小疏毛,圆锥花序腋生。花萼5~6,花瓣5~6,紫色或淡紫色,雄蕊为花瓣的2倍,花丝连合成筒状,子房上位,瓶状,6~8室。核果椭圆形或近圆形,长15~3厘米,直径1.3~2.5厘米,黄色或黄棕色,内果皮木质坚硬,通常有6~8棱。种子扁平,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黑色。花期3~4月,果期9~11月。 04产地分布 生于平原、丘陵或者栽培。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05采收加工

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06药材性状 类球形。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呈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种子黑棕色。气特异,味酸、苦。 07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有小毒。归肝经、小肠经、膀胱经。 08功效与作用 舒肝、行气、止痛、驱虫。属理气药。 09临床应用 用量4.5~9克,煎汤内服,用治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10药理研究 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传递;驱虫;抑菌。 11化学成分

含驱蛔有效成分川楝素(toosendanin),以及多种苦味的三萜成分,苦楝子酮(melianone)、脂苦楝子醇(lipomelianol)、苦楝子酮,21-O-乙酰川楝子三醇(21-O-acetyltoosendantriol),21-O-甲基川楝子五醇(21-O-methyltoosendan-pentaol)、梣皮树脂醇等成分。 12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服。 13配伍药方 ①治热厥心痛,或发或止,久治不愈者:川楝子、玄胡各30克,上为细末。每服9克,酒调下。(《保命集》金铃子散) ②治肋间神经痛:川楝子9克,橘络6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③治妊娠心气痛:川楝子、茴香(炒)各9克,艾叶末(盐炒)4.5克。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卫生宝鉴》火龙散) ④治冻疮:川楝子120克。水煎后乘热熏患处,再将药水泡洗。(《湖北中草药志》) ⑤治寒疝疼痛:川楝子12克,木香9克,茴香6克,吴茱萸(汤泡)3克。水煎。(《医方集解》导气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