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研究现状

国内外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研究现状
国内外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研究现状

国内外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研究现状

2.2输入假说的相关研究

2.2.1国内研究现状

王大伟((1997)论证了非自然输入和精调输入对二语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并提出了强调大量输入的“全输入模式”。张焕香(2004)等人通过对输入分类的研究认为,充分运用不同类型的二语输入,尤其是注重课堂情境下教师的反馈输入,可以提升外语教学的课堂效益。邹为诚(2000)认为,从语言输入转换为语言吸收的关键是机会,并结合ElLis(1994a)提出的g 种语言输入机会,对国内二语课堂情境下教师进行语言输入的时机和条件进行了有益探讨。罗立胜(2001)认为Krashen的输入假说是在国外环境下,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然而在中国的外语教学过程中,外语学者所处的环境、接触的语言条件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Krashen的输入假说仍然可对外语教学产生某些启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Krashen的输入假说使我们从理论上认识到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从不同途径、不同环境下的语言信息的输入量(包括课内和课外),并且要在语言输入的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较为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2)Krashen的输入假说是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外语更多的是依靠视觉上的语言输入,即阅读。应该加强视觉上的语言输入,如输入内容观念的更新以及输入形式的多样化。(3)外语教学可在特定的学习阶段遵循i+ 1输入原则:一是教材难易度的选定;二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语言的难易度。王小宁(2001)认为Krashen的输入假说夸大了语言输入的重要性,简化了语言习得过程,忽略了社会环境和社会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在实践中难以验证,仍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ls}

2.2.2国外研究现状

为了解释“输入是如何变得可理解的”,作为Krashen“输入假说”的补充,Long于八十年代在“输入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交互假说”(Interaction Hypothesis) Long认为输入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当沟通出现问题时,交互性修正(interactional modification)所导致的结果。在他看来,二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的交互活动越多,意义协商(negotiation of meaning)就出现得越多,从而学习者所获得的可理解输入也就越多。然而,这一假说并未解释可理解输入是如何导致习得的,同时有众多学者也提出质疑:意义协商未必会导致可理解输入。比如,在临场压力下,为了实现意义沟通的目的,学习者往往会采用诸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实物展示等补偿策略来回避沟通困扰。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Schmidt(1990)将实验心理学的概念和方法引入到二语习得研究中,提出了“注意假说”(Noticing Hypothesis)。他认为“注意是一个将输入((input)转化为吸入((intake)的必要且充分条件”。尽管注意在二语习得中的必要性仍存在质疑,但其对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己经被大量的实证研究所证明。

Gass (1988,1997)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描绘了人脑机制习得语言的流程图,他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学习者把输入变为输出过程的若干阶段;将语言输入区分为被注意或被感知的语言输入和被理解的语言输入。·

Ellis(1995)提出了“指导下的二语习得模式”(Model of Instructed SLA)他认为陈述性知识的输入不应该受到忽视,它有助于引起学习者对输入的语言形式的注意;能够通过反复操练直接转换成程序性知识;作为监控者帮助提高学习者语言输入的质量。Skehan(1999)也提出了“三阶段的任务型教学模式”(Three-phrase Model of Task-based Instruction),认为通过二语沟通的,可以促进提高者对陈述性知识的关注度和熟练程度。这些理论都对二语的课堂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在国际上备受争议。Krashen在他的“输入假说”中强调了可理解输入的决定作用,而认为输出对二语习得没有任何作用,这一观点立刻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强烈质疑。其中,影响最大的是Swain(1985)提出的“可理解输出假说’' (comprehensible

output hypothesis。Swain在对加拿大的法语沉浸式教学进行调查后发现,尽管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接受了大量的“可理解输入”,但这些学生的法语水平并未达到输入假说所认为的理想效果。Swain将原因归于他们很少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即语言输出。因此,Swain得出结论:可理解输入对二语习得固然有很大作用,但却不足以全面发展学习者的二语水平。从输入角度看,教学内容应考虑学习者的接受程度,在适当增加可理解输入数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其质量的提升。“输入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要以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为本”(程利英,2005),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习者对可理解输入的吸收保持较高的比例;对此,Krashen提出了支持输入假说的一些证据:

1.当人们和要习得母语的孩子交谈时使用特殊的方式。母亲的话语没有精调到i+ 1的水平,而是粗调到孩子的语言水平,

2.人们以特殊的方式同第二语言学习者交谈。也就是变成了可理解性输入。

Krashen认为这些话语速度较慢,并且句子较短,句法相对简单。很明显,输入己经被调到学习者的水平。(Krashen,1981)}'}。

3.第二语言学习者总是经历一段沉默期。Krashen(1982)回顾了那些表明儿童在开始说第二语言之前总是有很长一段沉默期的个案案例8。根据Hakuta对一个日本孩子Uguisu进行研究发现,这个日本孩子在英语环境中呆了五个月才开始说英语(Kenji, Hakuta. 1976)}23} o

4.缺少可理解性输入会延迟语言习得。失聪的孩子或者父母是盲人的儿童,由于缺少合适的可理解性输入会延迟语言习得((Long } 1983)}l'} o

5.浸入式教学法为什么成功是因为有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加拿大的浸入式教学法是说英语的加拿大使用法语进行教学。在那里非本族语的学习者在学习专业材料时要同时用英语,而这里用的英语都是可理解性的「24]

6.双语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提供了可理解性输入。双语教学中要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一个现实的例子就是新加坡家庭中使用三种语言而在学校还要使用英语。这同样也是因为提供了可理解性输入。

2. 1国外关于可理解性输入理论的综述

2.1.1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者(behaviorist)把二语学习者看成是“语言产出的机器”(language-producing machine),只要有适合语言环境的输入,学习者便可产生语言。因此语言环境被认为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学习模式中,“输入”由以“刺激”形式出现在学习者面前的语言和以“反馈”形式出现的语言组成。“刺激”就是由学习者的对话者(interlocutor)示范某一特定的形式和句型,通过学习者内化并加以模仿。因此他们认为合适的“刺激”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行为主义者的理论强调通过控制“刺激”,根据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把“输入”从易到难分成等级。“反馈”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巩固学习者的正确表达;二是改正学习者的不当表达。这种语言输入观点主要是慢慢培养学习者学习习惯的养成,即二语习得与母语不一样,因此应采用“不自然”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语法、翻译练习、听说训练、句型操练等。

2. 1. 2自然认知心理学

自然认知学者(nativist)把学习者看成是“伟大的创始者”(greatinitiator)。他们认为大量地接触语言并不能成功的习得语言。输入仅仅起一个激活内部机制的“触发器”(trigger)的作用。乔姆斯基指出:语言具有创造性,受规律的支配,人们能够理解和说出无穷无尽的新奇的句子。语言的这些特性不是可以通过养成习惯去掌握的。受此观点的影响。儿童说的话跟成人相比尽管带有错误,但不再被视为不完善的语言,而是自成体系的合法语言,是大脑

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作用的产物。由此,语言的这种“创造性”决不能靠“刺激一反应”产生出来。语言研究的重点对外部因素的研究转向对大脑的研究,注重探讨语言习得机制,即内部语言。这一观点认为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是一样的,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像自然学习一样。

2. 1. 3互动理论

不难看出,行为主义者是单纯地从语言学习者的外部因素来解释语言习得,而自然认知学者则强调学习者内部的因素,即内部加工机制。提出了第三种观点,即认为语言习得是学习者的智力和语言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这就是互动主义者的观点。他们认为学习者的加工机制决定着输入,同时又受输入的影响。这种内外因素的互动通过学习者和其对话者的实际口头互动表达出来。这一观点认为语言学习要涉及各种信息处理技巧的复杂技能,它经历认知一练习一自动话三个阶段。

2. 1. 4克拉申的“输入假说”

Krashen于1982年在《语言习得的原理与实践》一书中提出了五大语言习得假说,而输入假说便是其中之一。该假说的核心是学习者所接受的输入语言,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语言习得才有可能发生:(1)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 ; (2)包含己知的语言成(i) ;

(3)包含略高于己知语言水平的成分(i+1) 输入假设也是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这一假设表明了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者是如何接受并吸收语言材料这一过程的实质的认识。以前的外语教学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大力提倡先学句子结构(即句型),然后再将这些学得的句型用于交际中加以练习。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学生流畅地说外语的能力。而克拉申则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人,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如果习得者现有水平为i,能促进他习得就是“i+1”的输入。根据克拉申的观点,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他又有足够的量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同理,如果输入低于学习者的水平,或己为学习这所掌握,就会成为“i+} ;,学生不仅无法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反而会产生厌烦心理,这样的输入对学习者而言是毫无意义或有害的。同理,如果输入材料难度过大,达到i+2的程度,也不会发生有效的习得。学习者只有接触到相当于“i+1”水平的语言输入,才会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与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 2国内关于可理解性输入理论的研究

王小宁(2001)认为克拉申的输入假设夸大了语言输入的重要性,简化了语言习得过程,忽略了社会环境和社会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在实践中难以验证,仍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首先在理论上来讲,他的假说无法解释语言输入是如何内化为学习者的内在知识的。其次,输入假说简化了外语学习的过程,将它等同于儿童母语习得。再次,输入假说夸大了语言输入的作用,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类大脑的创造力。所以可理解性输入只是外语学习的重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克拉申的输入假设在实践中有一定的不可操作性。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极大,认知方式各异,语言水平也参差不齐。此外,此假说认为只有在真实的,自然的交际环境系进行语言输入,语言习得才能发生。但事实上并不可能将所有的学习者都置身于目的语社会中。

熊杰(2009)提出,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输入假说。首先,输入假说中的每个假说对于二语习得都有丰富的指导意义。“学习一习得假说”为外语教师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两个概念,尽管老师们反复纠正学生的某个语法错误,但学生在使用中始终无法改正,虽然他知道这个语法规则;用Krashen的术语来解释就是尽管学生“学得”了这个语法规则,但他并没有真正“习得”它。其次,输入假说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Krashen把习得和学得割裂开来,认为习得和学得是外语学习的两条途径。其次,Krashen的自然顺序假说主要建立在英语词

素的习得研究的基础之上,而据此来推断出整个语法规则的自然习得顺序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再次,输入假说中的具体定义也是十分模糊的。Krashen未明确定义什么是“可理解输入”。总而言之,Krashen的“输入假说模式”对二语习得的重大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它对外语教学实践有着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极大的丰富了人们对于二语习得中语言输入与语言学习的认识。可以说,这一理论所引发的研究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的理论价值。同时,这一理论为我国外语教学提供的借鉴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鲁子问(2008)认为在教师的教学传递策略呈现听力材料的输入策略时,首先要考虑听力材料的真实性,其次是听力材料的可理解性,听力材料的多样性,考虑学习者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水平,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听力材料的可理解性是指听力材料作为语言输入在难度上应有以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但又稍微高出现有能力的特点。这个观点与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输入的理念是有一致性的。

束定芳,庄智象(2008)在外语听力教学中指出,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中首要因素是听力材料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语速影响听力是必然的,语速快慢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文章信息冗余度的强度会对听力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

郑银芳(2006)从认知角度对克拉申的输入假说进行了分析,她认为根据奥苏贝尔有意义言语学习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己有的知识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己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的学习就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己有的知识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导致了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如果学生接收到的新知识不能在其己有的知识中找到固定点(anchorage),即新知识与学生己有的知识没有任何联系,新知识的获得将无法进行。从这一点上来说,克拉申可理解输入“l+1”正好符合这一原则。u1”为学生己掌握的语言知识,u+1”则是与这些己掌握的知识相联系的下一阶段要学习的新的语言知识。正是通过学生己有的旧知识“1”与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l+1”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者才能不断地掌握新的语言知识。克拉申强调,语言输入材料不能过于复杂,不能超过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能力太高,即不能达到ui+2;,ui+3”程度,否则学习者将对所输入的材料不能理解,也无法吸收。但输入材料太容易,即输入中不含有“i+1”中的“+1”部分,则将无法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长此以往学习者将失去对输入材料的好奇。由此可见,克拉申“可理解输入假说”与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因此可以说克拉申“输入假说”是有一定认知理论基础的。同时郑银芳又从认知角度指出了输入假说的不足之处,她认为输入假说过分强调外界输入对二语习得的决定性作用,而忽视了学习者的主体性作用。输入假说认为只要提供足够量的语言输入,语言习得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他完全忽视了学习者是语言学习主体这一事实。不管是哪一分支的认知学习理论,都非常重视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徐强(2008)指出虽然克拉申的理论目前仍然有争议,但关于学习和习得的不同作用和可理解性输入对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假说,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与启发式很大的,我们应该重视语言学习中的潜意识的习得作用的语言输入质和量。在真实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语言习得作用,不能急功近利,上课满堂灌,下课搞题海战术,陷学生于书面语法作业之中,应该培养学生潜意识学习英语的能力。

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UP, Shanghai,

1994.

Ellis, R. Implicit/explicit knowledge

Quarterly 28 (1995):166一172.

and language pedagogy [J]

TESOL

Krashen,

[M].

S. D. Second Language

Oxford: Pergamon Press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1981.

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New York: Pergmon Press 1982:9一32

Krashen, S .D. The

Longman, 1985

1句gut H夕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London:

:9.

Long, M. H. Native Speaker/Non-Native Speaker Conversati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M].Washington D C: TESOL, 1983.

Schmidt, R. The role

Applied Linguistics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

11(1990):17-46

Skehan, 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王大伟.“输入”新论[J].外语界,1997 (4):43-48.

王小宁.克拉申的习得/学得假说与外语教学「月.外语界,2001 (1) : 6-9

张焕香.论语言输入的分类[[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 (1):15一16

邹为诚.语言输入的机会和条件[[J].外语界,2000 (1) : 5-10

[29]束定芳、庄智象,2008,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0}土光荣,2004,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1):122-125。

}24}鲁了问、康淑敏2008,英语教学设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6]土小宁,2001,克拉申“输入”假说局限性浅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2-73。

f381

能术

2009,

}39}徐强,2000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评述,《安徽文学》c l l :220-2210

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0]曾智、丁家永,

X41 }郑银芳,2006

2002,维果茨基教学与发展思想述评,《外国教育研究》(11):23-260

克拉申输入假说的认知分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3):199-200 0

复杂网络及其在国内研究进展的综述

第17卷第4期2009年10月 系统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Vo1.17No.4 oct ,2009 复杂网络及其在国内研究进展的综述 刘建香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7) 摘要:从复杂网络模型的演化入手,在简要介绍复杂网络统计特征的基础上,对国内关于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从两方面进行综述:一是对国外复杂网络理论及应用研究的介绍,包括复杂网络理论研究进展的总体概括、复杂网络动力学行为以及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应用研究介绍;二是国内根植于本土的复杂网络的研究,包括复杂网络的演化模型,复杂网络拓扑性质、动力学行为,以及复杂网络理论的应用研究等。并结合复杂网络的主要研究内容,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复杂网络;演化;拓扑;动力学行为中图分类号:N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08(2009)04-0031-07 收稿日期:2009-01-05 作者简介:刘建香(1974—),女,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系统工程。E-mail :jxliu@https://www.360docs.net/doc/8512138941.html, 0引言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1]。而网络是由节点和连线所组成的。如果用节点表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即系统的元素,两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系统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网络就为研究系统提供了一种新 的描述方式[2、3] 。复杂网络作为大量真实复杂系统的高度抽象[4、5],近年来成为国际学术界一个新兴的研究热 点,随着复杂网络逐渐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国内已有学者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有学者对国外的研究进展情况给出了有价值的文献综述,而方锦清[6]也从局域小世界模型、含权网络与交通流驱动的机制、混合择优模型、动力学行为的同步与控制、广义的同步等方面对国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概括,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系统介绍国内关于复杂网络理论及应用研究现状的综述文献。本文从复杂网络模型的演化入手,在简要介绍复杂网络统计特征的基础上,对国内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希望对国内关于复杂网络的研究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1.复杂网络模型的发展演化 网络的一种最简单的情况就是规则网络 [7] ,它 是指系统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些规则的结构来表示,也就是说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联系遵循既定的规则。但是对于大规模网络而言由于其复杂性并不能完全用规则网络来表示。20世纪50年代末,Erdos 和Renyi 提出了一种完全随机的网络模型———随机网络(ER 随机网络),它指在由N 个节点构成的图中以概率p 随机连接任意两个节点而成的网络,即两个节点之间连边与否不再是确定的事,而是由概率p 决定。或简单地说,在由N 个节点构成的图中,可以存在条边,从中随机连接M 条边所构成的网络就叫随机网络。如果选择M =p ,这两种构造随机网络模型的方法就可以联系起来。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是两种极端的情况,对于大量真实的网络系统而言,它们既不是规则网络也不是随机网络,而是介于两者之间。1998年,Watts 和Strogatz [8]提出了WS 网络模型,通过以概率p 切断规则网络中原始的边并选择新的端点重新连接 31--

简述网络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论文关键词:网络语言??语言研究??互联网??现状展望 论文摘要:综述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分别论述网络语言的定义、性质、特点、词汇、语法、修辞、收集整理、规范等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对未来网络语言研究的展望。 互联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自1994年互联网正式进入我国,迄今已有20余年。作为网民上网交际的重要媒介,网络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言研究者对它的定义、性质、特点、词汇分类、语法特征、修辞手段以及网络语言的收集整理、规范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 1.网络语言的定义 要研究网络语言,就必须先给它“正名”。只有解决了“何谓网络语言”的问题,研究者才能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地展开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笔者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加以介绍。 英国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在其着作《语言与互联网》(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中将网络语言定义为:出现在所有网络环境中的、能体现网络独特面貌的媒介,它具有电子性、全球性、交互性的特征。[1]显然,Crystal对网络语言的界定是非常宽泛的,他所研究的网络语言属于广义的网络语言。我国学者于根元认为,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 现在一般指后者。[2]2郑远汉提出网络语言包括两种:一种是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上网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另一种主要是指网友们上网聊天时临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或特别用法。[3]刘海燕所研究的网络语言包括3类:技术专用语;网络文化词语;聊天室用语。[4]37-38秦秀白将网络语言界定为网络交流中使用的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它由3种语言成分构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专业术语;与网络文化现象相关的术语;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使用的特殊用语。[5]其观点与刘海燕的相似。张云辉将网络语言概括为4种情形:与互联网有关的专业术语;网络新闻使用的语言;网络文学使用的语言;网络聊天室以及论坛中使用的语言。[6] 国内学者所给出的网络语言的概念虽然措辞不同,细化程度不一,但其整体倾向是一致的, 即将网络语言的涵盖面作了广狭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包括所有出现在网络环境中的语言成分,而狭义的网络语言则多指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成分。从笔者目前所收集的资料来看,刘海燕、秦秀白所给出的网络语言的定义接受度最高。很多学者在自己的研究中采用了这一定义,并把计算机术语、网络文化用语、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用语统称为广义的网络语言,而将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用语称为狭义的网络语言。国内学者大多以后者作为研究的重点。 2.网络语言的性质 关于网络语言的性质,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展开论述:一是网络语言的语体特征;二是网络语言的社会属性。 美国语言学家Davis和Brewer在其着作中指出,在键盘上写、屏幕上读的网络交际用语具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很多特征。[7]我国学者刘海燕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方言[4]55,是一种特定的功能语体[4]95,是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特殊表达方式[4]98。刘乃仲、马连鹏同样将网络语言的性质界定为新兴的网络社会方言,认为在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的诸多特点都可以在网络语言的运用中得到映射。[8]吕明臣指出,网络语言是以电子媒介为其物质形式的,由于媒介的特殊性,使得网络语言形成了不同于口语和书面语的交际特征。网络语言是一种既非口语也非书面语的特殊存在状态,是一种特殊语体——网络语体。[9]孙鲁痕则认为,虽然网络语言是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无论是从交际领域还是从语体风格来看,都更接近于口语语体而迥异于书面语体,因此网络语言应该属于口语语体。[10]从以上有代表性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关于网络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Word资料●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如何申报与论证博白县教育局教研室朱汝洪发布时间: 2009 年 4 月 2 日19 时24 分一、课题申报的基本步骤第一步: 阅读各级课题申报通知,明确通知的要求;第二步: 学习研究课题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第三步: 学习研究《课题指南》,确定要申报的课题(可以直接选用《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第四步:组织课题组,认真阅读关于填表说明的文字,研究清楚课题《申请评审书》各个栏目的填写要求;第五步: 根据《申请评审书》各栏目的要求分工查找材料和论证;第六步: 填写《申请评审书》草表;第七步: 研究确定后,填写《申请评审书》正式表(一律要求打印);第八步: 按要求复印份数;第九步: 按要求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第十步: 填写好《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第十一步: 按时将《申请评审书》《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和评审费送交县教研室科研组转送市教科所(也可以直接送市教科报,但必须报县教研室备案)。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1、课题的选题方法。 一是从上级颁发的课题指南中选定;二是结合学校的实际对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作修改;三是完全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确定课题。 2、课题的选题要依据的原则。 一是符合法规和政策;二是切合当地和学校实际;三是适合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四是切中当前教改热点。 3、课题名称的规表述。 ①研究,如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 ②实践与研究,如高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③应用研究,如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④实验与研究,如杜郎口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⑤探索与研究,如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三、立项课题的论证例说(以2009 版市课题申报表的要求为准)1、课题论证的含义。 课题论证,也叫论证与设计、设计与论证,是对所要申报的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容、研究重点、研究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研究条件等进行的阐述与设计。 2、课题论证的包括的容。 不同级别的课题申报表(课题申请、评审书)要求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包括两大方面的容: 一是关于本研究课题的论证,二是关于对课题实施的论证。 3、课题论证例说。

论网络语言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论网络语言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 孙柏转贴自: 湖南社会学网点击数:239更新时间:2009-6-17文章录入: admin] 越来越多的人正处在网络文化的新时代当中,而人类交流的工具——语言,也随着网络的扩展在一个新的时空里延伸。网络作为语言的一个载体,具有虚拟性、自主性、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等不同于传统语言载体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发展是当代语言生活中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现象。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 相对于我们的真实世界和生活语言,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上用以交流的信息载体,由于其形成环境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带有与网络相适应的鲜明特征。 1、口语化 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虽然是书面的,但其实质更接近口语。网民们在网络中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就像是在现实生活中"打电话",它带有口语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语气词的大量使用。网络语言中语气词的使用随处可见,网民们在一句话的开头或结尾都常会使用语气词,有的时候还是两个语气词叠用。如: "哇噻,终于找到你了!","噢,我就说呢。"语气词的使用在日常口语中也很常见,但网络语言中语气词的使用与之相比似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网上交流少了面对面交流的那一份约束,网络语言常显得更加夸张,就语气词而言,不仅出现的频率相当高,而且还常常在后面跟上类似于"~~~"的符号,用以加强语气。

(2)方言词的大量使用。在网络语言中方言占据了流行的一角,并借助网络传播的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网民的亲睐。由于方言在语音、语调和词汇上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字典里很少有标记这一类词汇的文字(有的方言甚至根本没有相应的文字书写形式)。因此,为了达到方言的音响效果,网民们常常利用谐音这一手段造出许多字的"新"用法。如: "麻烦介绍一下撒"(语气词,四川方言),"偶觉得还可以"("我"的意思,港台方言)。网络语言中的方言现象不仅能让操同一方言的使用者倍感亲切,有时还能利用其特殊的语音、语调造成幽默,新奇或是讽刺的效果,如下文中的例子采用谐音,就将方言普通话的腔调模仿的惟妙惟肖,例一: "亲爱滴,偶来了咯~~~",生动地表现了"小情人"间那种"粘乎乎"感觉。 (3)省音现象。网络语言中的省音现象与英语中的连读有些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英语中的连读只是将两个字的发音连在一起,并不因此减少一个因素。而网络语言中的这种省音现象不仅将两个字的发音连在了一起,还省去了一些因素对音节进行合并。在日常的口头交际中,由于语速过快人们有时会将两个字的音连起来发,听上去像一个字,用书面语的形式记录下来的话,通常会还其本来面目,可是在网络语言中,这种现象却被网民们"临摹"下来了,如: "你不要老是酱紫嘛。"--"酱紫"是"这样子"的意思。 2、创造性 与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词汇的严谨相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运用者的自由,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语出惊人,令人瞠目,最大限度地反映了人们在语言上的创造力。网民们可以在网络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张扬自己的个性以引起别人的重视,取得一定范围的认同,丰富多彩的网络语言为网民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网民展示个性的文字又丰富了网络语言的空间。网络语言建立在想象基础之上,其独特的语言体式和风格表现在网络语言的词语、数字、字母、图形、音韵和中外语言的内涵延展、脱义和综合转换运用上,表现在句式的简短、倒装、创新和省略上。 (1)完全创新。例如:

复杂网络研究概述,入门介绍

复杂网络研究概述 周涛柏文洁汪秉宏刘之景严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安徽合肥:230026 摘要:近年来,真实网络中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特性的发现激起了物理学界对复杂网路的研究热潮。复杂网络区别于以前广泛研究的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最重要的统计特征是什么?物理学家研究复杂网络的终极问题是什么?物理过程以及相关的物理现象对拓扑结构是否敏感?物理学家进入这一研究领域的原因和意义何在?复杂网络研究领域将来可能会向着什么方向发展?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从整体上概述复杂网络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复杂网络小世界无标度拓扑性质 A short review of complex networks Zhou Tao Bai Wen-Jie Wang Bing-Hong? Liu Zhi-Jing Yan Gang Department of Modern Physic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iscoveries of small-world effect and scale-free property in real-life networks have attracted a lot of interest of physicists. Which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complex networks that known from regular networks and random networks? What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study of complex networks? Are physical processes sensitive to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networks? What are the reason and meaning that physicist come into the research field on complex networks? What are the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concentrate on those questions above and give a general review about complex networks. Keyword: complex networks, small-world, scale-free, topological characters 1 引言 自然界中存在的大量复杂系统都可以通过形形色色的网络加以描述。一个典型的网络是由许多节点与连接两个节点之间的一些边组成的,其中节点用来代表真实系统中不同的个体,而边则用来表示个体间的关系,往往是两个节点之间具有某种特定的关系则连一条边,反之则不连边,有边相连的两个节点在网络中被看作是相邻的。例如,神经系统可以看作大量神经细胞通过神经纤维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1];计算机网络可以看作是自主工作的计算机通过通信介质如光缆、双绞线、同轴电缆等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2]。类似的还有电力网络[1]、社会关系网络[1,3-4]、交通网络[5]等等。 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在考虑网络的时候,往往只关心节点之间有没有边相连,至于节点到底在什么位置,边是长还是短,是弯曲还是平直,有没有相交等等都是他们不在意的。在这里,我们把网络不依赖于节点的具体位置和边的具体形态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网络的拓扑性质,相应的结构叫做网络的拓扑结构。那么,什么样的拓扑结构比较适合用来描述真实的系统呢?两百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最初的一百多年里,科学家们认为真实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些规则的结构表示,例如二维平面上的欧几里德格网,它看起来像是格子体恤衫上的花纹;又或者最近邻环网,它总是会让你想到一群手牵着手围着篝火跳圆圈舞的姑娘。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数学家们想出了一种新的构造网

国内外研究现状范例

2、国内外研究现状: 针对孔壁和管道间的环状空间中的混合泥浆,国内外学者采取了现场检测、室内模型实验、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它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规律。 在先导孔钻进和扩孔过程中,泥浆压力高达1~2MPa,相当于l00~200 m高的水头压力[4],当泥浆压力过大时将强烈破坏周围地层,为研究合适的泥浆压力,刘杰[5]研究了泥浆在地层中的作用机理,揭示了泥浆在地层中的渗流规律。余剑平等人[3]分析了定向钻穿越冲湖积土层时的泥浆溢出现象,通过钻孔观察得出渗透泥浆呈“土、丰”字型分布,扩散半径约为管径的2~3倍,渗透泥浆层的厚度一般约2~3mm。赵明华等人[6]分析了HDD穿越监利洪湖大堤引起堤脚冒浆的原因,认为冒浆与上覆土体的厚度、粘性,钻压、钻井液粘度等参数有关。晁东辉[7]采用了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水平定向钻孔施工的过程,研究了施工过程中泥浆对孔壁的影响。关立志[8]认为管道与孔壁之间的空洞经过一段时间会引起上履土体下沉、堤防塌陷等灾害。宋新江等人[2]根据《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地层最大容许灌浆压力分析了河堤发生塌陷的可能原因:①当孔道四周泥浆压力消散,引起孔内过量坍塌,是地面形成裂缝和塌陷的一个主要原因。②当管道穿过的砂层为粉砂、粉细砂、细砂或中砂,受扰动后强度降低易塌落。③泥浆压力消散或大量减小后便会产生沉淀,同时在管道四周的环空间隙中泥浆与土的混合物会产生固结变形,这种固结作用会引起土体下陷。王建钧[9]分析了环空周围土体在应力重分布作用下发生塑性挤出、膨胀内鼓、塑流涌出和重力坍塌的原因,并根据Mohr-Coulomb破坏准则给出了孔壁失稳破坏的理论公式。 针对环空混合泥浆的力学性质研究,Knight, M.等人[10]铺设了一条直径为200mm的HDPE管道两年后开挖观察,发现环状空间并未形成空洞,表明环空泥浆与土体发生了相互作用。美国的Samuel T. Ariaratnam等人[11]分别在粘土和砂层中进行水平定向钻进管道铺设试验,分别铺设了直径为100mm、200mm及300mm 的HDPE管各两根,分别在一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四个星期以及一年以后对管道进行开挖检查,观察环状空间中土体含水量的变化、固结状况并进行土体强度测试,得出环空混合泥浆含水量逐渐降低、强度增加。李俊[12]认为HDD 铺管后残留孔洞会发生由应力重分布引起的沉降和固结沉降,分别给出了计算公式,由于HDD施工,钻孔周围一部分土体扰动进入塑性状态,形成一个软弱带,在地下水作用下发生管涌。朱乃榕[13]从渗流角度研究了西气东输管道穿越工程对河堤的稳定性影响。他假设管道周围土体的渗透系数比河堤其他土体的渗透系数大二个数量级,分析堤防处于最高洪水位与低水位两种危险情况下的堤防渗流稳定性。并采用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渗流计算。得出输气管道的穿越对于堤防的抗滑稳定性影响也比较小,但有可能沿管壁周围形成渗流通道,在管道穿越出土点附近发生管涌破坏。但研究的输气管道直径只有710mm,远小于西气东输工程二期所采用的直径1219mm的管道,所以不能断定如此大直径的管道穿越是否会对河堤造成更大的危害。 国内外学者采用了多种方法、设备研究环空混合泥浆的力学性质,Ariaratnam[14]收集了美国各地的土样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先测试泥浆的流变特性,然后在泥浆中加入各种土样,进行混合物的流变特性测试。Tubb[15]介绍了Mears/HDD LLC公司采用孔内压力测试设备可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人际交流越来越普遍和频繁,网民创造使用者张扬他们个性和魅力的网络流行语,其主要分为四类:数字类、字母类、文字类、符号类。新奇求异性、不稳定性和交际省力原则是它们的主要特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网民群体的更新,新的网络流行语又将产生和被使用。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起源类型特征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人类传播已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传播时代。那些年轻而时尚的网民们思维灵活,喜欢新事物,冲上创新,不断创造出一些充满怪异情趣、生动活泼的新词,这些词在网络聊天中被网民们约定俗成后广泛流传,我们称其为网络流行语。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和网络相关的专业术语,如信息技术、浏览器等;二是和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吧、网民等;三是网民在网络上所用的常用词语,如神马等。狭义的网络语言就仅指第三类。①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网络语言也仅是针对狭义的网络用语(网络流行语)而言。 网络流行语是对传统语言词汇库的扩展,是那些在日常应用着的语汇库中不存在的,首先在网络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词语,或者是在日常应用词汇库中旧有的,但是在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的词。网络流行语有着很强的时效性,具有一定的风向标的作用。 一.产生群体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超过台式电脑网民数3.8亿。 中国网民中40岁以上人群比重逐渐上升,截至2012年6月底,该群体比重为17.7%,比2011年底上升1.5个百分点。中国网民增长空间逐步向中年和老年人群转移,但主要还是以青壮年为主。 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拥有IPv6地址数量为12499块/32,相比上年底增速达到33.0%,排名迅速上升,仅次于美国、巴西。② 网民中青壮年比例较高,从用户职业上来看,学生所占比例最高,他们活跃在网络上,其年龄、学历和职业结构使其具备了其他社会群体不同的文化特征:年轻、有知识、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创新能力、个性、反叛精神。他们在网络上显示了其特有的智慧和才情。 二.网络流行语的分类 (一)数字部分,抽象的数字经过想象力的组合排列产生新的诙谐活泼充满情趣的意义,大多数是运用汉字外文的谐音,或者通过特别的数字组合表达某种意义。(二)字母部分,通过字母组合利用汉语拼音首字母或者英文单词的字母大写或读音的谐音来表达某种含义。 (三)文字部分,它们是由汉字构成的新词或原有的词汇附加了新的意义。(四)符号部分,陈原《社会语言学》:“表示现代社会生活的某些特殊情景,不能或不满足使用语言(有声语言或书面语言)来作为交际工具常常求助于能直接刺激人的感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以代替语言,以便更直接,更有效,并能更迅速地做出反应。”③ 数字类、字母类、符号类范围相对文字类范围比较小,三者举例如下:9494=就是就是596=我走了(数字谐音) BS=鄙视GGMM=哥哥妹妹(汉字首字母缩写) :-D=笑O(∩_∩)O哈哈~=哈哈(通过组合符号、字母等形成新的表情)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当今商业创新模式的潮流和城市空间有机化、复合化的趋势下应运而生,数量日益增多,体量越来越大。这类公众聚集场所一般具有功能繁多、空间种类丰富、人流量大、火荷载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导致重、特大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近年来大型商业建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屡有发生。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社会将会处于一个灾难事故多发阶段,这表明我国当前及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火灾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飞速发展的大型商业建筑,使用功能日趋复杂、集约,这给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安全疏散设计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安全疏散,就是在发生火灾时,在允许的疏散时间范围中,使遭受火灾危害的人或贵重物资在楼内火灾未危及其安全之前,借助于各种疏散设施,有组织、安全、准确、迅速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的使用功能高度集中,现行规范都无法对其建筑形态和业态分布做出明确的规定,基于以往经验及科研成果制订出来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实践中经常遇到大量现行规范适应范围无法涵盖或规范条文无法适应建筑物设计形式的尴尬局面。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往往突破了现行规范,因此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理念引入到了设计之中,它已成为未来防火设计发展的趋势。 商业街建筑由于其独特性,有关消防设计也有别于一般的商业建筑。比如,商业街是否作为一个整体建筑考虑其消安全疏散设计,是否应限制商业街建筑的层数,长度和宽度,步行街是否考虑作为人员疏散安全区域及其条件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调研及深入分析。 同时,由于这类建筑火灾危险性特别大,人员密度大,疏散困难等原因,研究大型商业建筑火灾下人员疏散的安全性,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火灾基础研究的滞后在制定国家消防技术规范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合理之处。这些弊端给复杂的商业建筑空间设计带来很多的局限性,因此要使大型商业建筑有效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新的途径和新的思路来保障建筑的安全疏散。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应该综合相关多方因素全面考虑。处方式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理念适应不了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借鉴心理学等理论,研究发生火灾后,大型商场内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空间认知能力和行为模式;从空间组织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理论全面的进行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的研究。这有助于科学合理的进行大型商场的建筑防火设计,当灾害来临时为人们提供一个可靠的安全疏散系统,同时又利于人们充分的使用空间的目标;同时,该课题的研究为促进大型商场发展作出努力,使得大型建筑在城市发展的新形式下可持续的发展。 大型商业综合体中防火分区面积往往超出了规范中对防火分区面积的限制,疏散出口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等问题随之产生,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自身特性入手,运用建筑学、消防安全学和行为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对火灾下大型商业综合体内人员疏散的安全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大型商业综合体人员安全疏散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和方法,并分析了应用部分方法的实际工程案例。为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提供参考。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设计,除了能依据本国的规范进行设计的之外,超出规范规定内容的往往利用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欧美发达国家在这项研究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已开发出了很多计算及模拟软件。如FDS、SIMULEX和STEPS等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己有一些国家颁布了专门的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所以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国外的设计者在做一些大型的商业建筑时,都会采用性能化的防火设计。1971年,美国的通用事务管理局形成了《建筑火灾安全判据》。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实施了一个国家级的火灾风险评估项目,其结果形成了FRAMWORKS模型。1988年美国防火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摘要】简单介绍了蓬勃发展的复杂网络研究新领域,特别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尺度网络模型;从复杂网络的统计特性、复杂网络的演化模型及复杂网络在社会关系研究中的应用三个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复杂网络无标度小世界统计特性演化模型 一、引言 20世纪末,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类社会步入了网络时代。从大型的电力网络到全球交通网络,从Internet 到WWW,从人类大脑神经到各种新陈代谢网络,从科研合作网络到国际贸易网络等,可以说,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复杂网络世界中。 在现实社会中,许多真实的系统都可以用网络的来表示。如万维网(WWW网路)可以看作是网页之间通过超级链接构成的网络;网络可以看成由不同的PC通过光缆或双绞线连接构成的网络;基因调控网络可以看作是不同的基因通过调控与被调控关系构成的网络;科学家合作网络可以看成是由不同科学家的合作关系构成的网络。复杂网络研究正渗透到数理科学、生物科学和工程科学等不同的领域,对复杂网络的定性与定量特征的科学理解,已成为网络时代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挑战性课题,甚至被称为“网络的新科学”。 二、复杂网络的研究现状 复杂网络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传统的对网络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伟大数学家欧拉提出的著名的“Konigsberg七桥问题”。随后两百多年中,各国的数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对简单的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进行抽象的数学研究。规则网络过于理想化而无法表示现实中网络的复杂性,在20世纪60年代由Erdos和Renyi(1960)提出了随机网络。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发现现实世界中绝大多数的网络既不是完全规则,也不是完全随机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题目:文化遗产——皮影戏的发展与消逝 班级:高二《13》 指导老师:罗云芳 组长:陈秋成 组员:王嘉伊庄淑晔潘雅静林琦竣林航霆 课题研究涉及的主导科目:语文历史 课题研究涉及的非主导科目:音乐文艺政治 研究目的:我国皮影艺术遍布民间,历经几次兴衰。然后现状却呈现濒危之势,后继乏人。为了挖掘我国皮影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振兴民俗文化。使青少年更多更好地接触将已消逝的非物质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些文化,延续文化发展。 研究意义:在当今社会,文化成为时代的主流,物质文化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非物质精神文化的发展。皮影戏等一些文化面临消逝后继无人的危险,我们呼吁有关部门能够重视且广大青少年能够引起一定的影响。我们仍要为文化的继承发展奉献一份力。 目标:1。为了呼吁当代青少年关注国家皮影戏文化遗产。 2.通过宣传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3.在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更该具备文化内涵。 假设:高中生对皮影戏文化并非了解,通过这次研究,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皮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进一步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 内容:从皮影戏的起源,发展,现状,艺术价值,前景等方面进行研究。 方法:可以在网上查相关资料,运用调查问卷,图表,统计方法,归纳总结,了解青少年对皮影戏的认识。 人员安排: 制导老师:罗云芳 指定调查问卷:庄淑晔潘雅静 写作:陈秋成 收集资料:林琦竣林航霆 总结排版:王嘉伊 时间安排和活动步骤: 1,2周确定研究课题并写出开题报告 第3周调查问卷的资料总结 第4周将收集的资料整理 第5周写出开题研究报告 可行性分析:我们对皮影戏充满浓厚兴趣,运用业余时间多方面了解这课题所涉及的知识。物质条件:家中有电脑,查阅资料方便。 时间条件:有充裕的时间讨论总结。 预期目标:尽量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皮影戏。 总结:研究性课题涉及课内课外的知识,较为广泛,能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研究各领域课题中,有利于我们掌握运用更多的知识,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我们完成了这次开题报告。

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

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汉语言文学 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 □刘艳娥赵峰 摘要:网络流行语作为新兴的语言现象,对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文化意义、现实意义及学术意义。随着网络语言的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新的热点,语言界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阐释了国内学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在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争议,并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进一步丰富网络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完善网络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也为国内学者今后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网络语言学 一、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语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社会意义:流行语作为一种动态的社会符号表征,它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语言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代变迁。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阐释语言发展与变迁的原因,进而探究语言内部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通过研究语言内部结构、语言发展动态以及语言变迁规律,掌握社会的最新发展趋势,把握社会发展潮流,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2.学术意义:追踪时代前沿,掌握最新的语言文化动态;有助于开拓新的分支学科,对汉语网络流行语进行综述研究,不但有社会语言学意义,还有汉语词汇学价值,可以为网络语言学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其研究成果对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语言规划、语言战略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3.现实意义: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我们能够及时敏锐地了解社会

现实以及把握社会发展潮流,从而有助于指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社会新潮流。4.文化意义:随着网络流行语在大学校园的传播与发展,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特点,探究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与社会文化生活的相互影响,进而可以准确地了解校园文化以及及时敏锐地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价值取向,从而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因此,网络语言的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新热点。在我国,语言学界主要从语义、句法、功能、认知、心理、社会、文化等角度,就网络流行语展开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然而,网络语言的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在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网络流行语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流行语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学随之而生。2000年,中国学者周海中在《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中首次提出了一门新的学科——网络语言学,并就网络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发展方向等稍作阐释;此后,网络语言学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西班牙学者圣地亚哥·珀施特圭罗在2003年出版的专著《网络语言学:互联网上的语言、话语和思想》中,对网络语言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2005年英国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特尔教授发表了《网络语言学的范围》一文,就网络和信息技术对语言产生影响的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究。目前网络语言学已成为当代语言学中最有活力的分支学科之一。近些年,国内语言界学者主要从9个角度对网络流行语展开了研究: 1.语义角度:许多语言学者主要对网络流行语语义的变异现象、语义变异特点、语义变异的原因、语义衍生及泛化过程、流行语语义的不确定性以及导致流行语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评价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评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而作为经济运行的“血液”,金融业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中国互联网金融业自诞生之日起就努力为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而农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腾飞及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的道路,现在的中国农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和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农业科技、经济和各个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选择适合我国实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那么如何让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运用到农业供给侧改革,从而推动农业提速发展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课题。目前,我国著名学者李宏畅与袁娟率先提出来互联网金融与农业相结合的发展的几种模式。(一)农业智能模式 当前在很多先进农场里,奶牛的耳朵上都会有一颗非常精致、特别的“耳钉”,即奶牛的电子耳标,这个“耳钉”里蕴藏着这头奶牛区别于其他奶牛的信息。散养在农场里的奶牛,当它悠闲的进入挤奶大厅时,它身上的所有信息就会被感应器所感应,然后被计算机扫描,进入电脑,信息包括它的所有信息:出生日期、最后一次挤奶日期、交配时间等等,所有信息都一目了然,这些都突出体现出了农业智能模式的优越性。 (二)电商模式 淘宝之所以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站在了顾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顾客所需要的东西当作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将市场划分到最小化,将产品包装减到最轻,而且注重产品特色、模式和内容,把简单的“B2C”模式转化为“B2C2B”,并不断改进产品品质,逐渐实现了电商模式。目前,农村电商逐渐成为巨头们布局的重点。但是由于网络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各种因素限制,农村市场的电商需求远远未被满足,是一个典型的蓝海市场,含金量十足。然而,农村电商市场要被很好地开发出来还是面临着许多挑战,这也与农村市场的特性紧密相关,农民购物的便利性与网购信任度是农村市场电商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产业链模式 一方面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改变了以往农村金融服务方式,采用一对一模式,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平台,采用批量作业、降低借贷双方交易成本的

汉语言文学网络编辑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调研报告doc

汉语言文学网络编辑职业现状及发展前 景调研报告 编辑,是通过文字来进行交流,通过文字来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与情感。作为一名编辑,一般都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而且经常会在作家与出版商之间充当桥梁的作用。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汉语言文学网络编辑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调研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我这次实习的岗位是中学语文编辑,在实习期间我了解到了现在传统编辑受网络编辑的冲击很大。因此,我就利用实习之便,对网络编辑行业进行了一次行业调查。 一、网络编辑 (一)职业简介 网络编辑,是网站内容的设计师分类、编辑、审核,然后通过网络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发布,并且通过网络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网络编辑是指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互联网网站内容建设的人员。网络编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职业,XX年首次被列入国家职业大典。 (二)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网络编辑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网络编辑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网络编

辑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网络编辑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三)职业待遇 全国网络编辑平均月薪可达到XX元左右,不同城市略有差距。站点越小工资越少,大型的门户网站的编辑月薪可达到5000元以上;频道主编可达到8000元以上。 (四)网络编辑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 1.需要懂得SEO的基础知识 对于网编人员来说不一定要很精通SEO,但是要知道SEO 是怎么一回事,包括内容的标题的设计、关键词加粗、文章内部锚文本的设置、关键词的布局等等,这些基础知识还是要懂得,虽然我们说用户体验最关键,但是如何然个搜索引擎更好的理解我们的内容也是关键的一环。 2.懂得线上营销的知识 对于一名合格的网编来说在编辑文章的时候不能就只是生搬硬套的,像木头似的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假如网编都不知道目,消费者读了这篇文章,能产生消费欲望吗?能给我们的站点带来实质的价值吗?能给站点带来用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否则,写了没人看,那为何还写?所以,对于一名网编来说还是需要懂得一些线上营销的只是,要懂得抓住用户的心理,一步步将访客转换为我们的客户。 3.要知道怎样获得自己需要的写作材料

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了各种举措,其中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切入口。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为基础的课程在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笔者通过在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基础教育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输入研究性学习检索词,共筛选、查阅电子期刊33篇文献,通过阅读、合并、整理形成此文。 本文对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且对我国现阶段的研究性学习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现状分析 一、国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渊源和发展历程 世界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叶。德国现代教育 制度奠基人洪堡的教育改革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强调科学研究的自由性与独立性;强调教学和科研是统一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发展科学的合作关系。他主持创办的柏林大学的教学理念就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1] 1909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批判了单纯教受学生大量科学知识和理论的教育方法,提出重视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思想。[2]1916年,杜威发表了教育哲学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在该书中,他从理论上论证了科学探究的必要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问题教学法”理论。杜威把教学理解为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取经验的过程,几乎同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一样。他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从而发挥自身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他的这些积极的教育理论观点,在今天看来,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思想雏形。 20世纪中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教学理论。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儿童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从而学会“如何学习”。[3]布鲁纳发扬了杜威教学理论中的积极因素,提出了“发现法”,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学生自身的发现、探索活动来掌握知识、发展智慧,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利的,对今天的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起着指导作用。

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008年第9期 山东社会科学 No.9  总第157期 S HANDONG S OCI A L S CI E NCES General No.157 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刘春丹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济南 250023) [摘要]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网络语言已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近十年来,网络语言的研 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收集整理网络语言,分析其特点、类型、成因,认识其表现形式,提出规范的对 策建议等方面收获较大。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探讨,以便更为有效地指导网民利用网络 语言这一交际工具进行网络人际交流,从而提高网民的网络文化意识与素质。 [关键词] 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研究;现状;意义;研究态势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08]09—0155—04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现象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同时,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绩,尤其在网络语言的收集、构成、特点、产生原因及规范等方面探讨颇多。仅以目前查见的资料统计,就有于根元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网络语言概说》等研究专著和词典,以及大量研究论文。本文拟对近年来专家、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作一个综析,以观照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与进展,评析其意义,揭示网络语言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语言研究缘起及发展 众所周知,网络最早产生于美国。因此,最早对网络语言进行研究也源自美国。由于当时网络远未普及,最初关注并研究网络语言现象的学者,绝大多数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他们曾对计算机的语言交际功能进行过研究。虽然他们对网络语言现象的探讨与分析还不具备语言学家的专业眼光,但他们开创性的研究为后来的网络语言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普及,网络语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不仅语言学界关注网络语言,其他领域的学者也纷纷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将新的研究方法与新的语言实践结合起来,研究这种新兴的语言现象。 国内在研究网络语言方面具有开拓意义的代表文章有周保国的《有趣的Cyber s peech新词汇》、徐仲翰的《信息时代最活跃的英语前缀“cyber-”》、刘凯芳的《关于当代英语中以-friendly构成的复合形容词》、金筑云的《从“信息高速公路”这一词语谈起》、康言午的《电脑专家为什么惊呼象形文字卷土又重来》等,这些文章紧跟时代发展,关注网络时尚,并注意从网络文化的实践中收集鲜活的语言材料,从语言学的角度透视网络文化,开国内网络语言研究之先河。此外,国内还有文章从语法学、修辞学、语境学、语体学,以及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等角度研究网络语言现象。 二、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 学界对网络语言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说,一般是指“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主要用于网络论坛、网络留言板、虚拟聊天室等”。①网络语言不是一种新兴语言,而是网络技术环境下传统语言的一种变体,是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近十年来,人们对网络语言现象已经由漠视到关注,由陌生到熟悉,由简单的斥之为“语言垃圾”到理解、宽容,到理性地对其进行研究。具体而言,可以将我国近十年来网络语言研究的状况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成绩显著。为了了解网络交际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对传统语言的影响,更好地、深入地理解网络文化的本质,研究者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科学、认真、严谨的态度研究网络交际中的种种语言现象,对于新兴的网络语言进行着创造性的探索和建设性的研究”。②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关于网络语言的专著、词典有近10种,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指导人们进行网络交际,了解网络文化和阅读已经出版的纸质网络文章,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专著、辞书类如于根元的《网络语言概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和《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6月),刘海燕的《网络语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李康、张阳的《网络流行风———网上聊天词语妙 551 ①收稿日期:2008-06-20 作者简介:刘春丹,山东莱阳人,山东交通学院副教授。 ①吴传飞:《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概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②马静:《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