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与小说——关于姚雪垠的五卷本《李自成》

观念与小说——关于姚雪垠的五卷本《李自成》
观念与小说——关于姚雪垠的五卷本《李自成》

????观念与小说?——关于姚?雪垠的五卷?本《李自成?》

199?9年8月,?姚雪垠逝?世三个月后?,他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四、五卷终?于杀青付梓?。自196?3年《李自?成》第一卷?问世,历时?三十六年,?这部小说的?五卷共十二?册、约合三?百三十万字?已全部出版?。

?当代中国?小说史上,?没有哪一部?作品经历如?此漫长的时?间。姚雪垠?“一九五七?年秋天动笔?”,19?63年7月?《李自成》?第一卷上、?下册出版;?1976年?12月第二?卷上、中、?下册出版;?1981年?8月第三卷?上、中、下?册出版;8?0年代中期?,作家“完?成了四、五?卷口述录音?书稿,之后?经不断修改?,部分单元?在《小说》?上连载” ?,直到19?99年第四?、五卷(每?卷各上、下?两册)同时?出版,其间?近四十二年?。这还不包?括据姚雪垠?自述,抗战?期间,“即?四十年代开?始时,他就?想到要写历?史长篇小

说?”,萌生?了“写作《?李自成》的?念头、并开?始为此搜集?、研究明末?史料” 。?如果把这前?前后后都加?起来,小说?经历了20?世纪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不仅凝?聚作家大半?生心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小说观念在?现代社会复?杂的变化过?程。

?(一)顾?名思义,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命名?历史小说,?这是把农民?起义作为事?变轴心,表?现王朝更替?、天崩地裂?的历史大变?局。20世?纪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对小说?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受?观念影响的?小说却没被?束缚在观念?预设的小说?框架内,在?讲求观念的?时代,小说?与历史形成?一种张力:?李自成》第?四、五卷终?于杀青付梓?。自196?3年《李自?成》第一卷?问世,历时?三十六年,?这部小说的?五卷共十二?册、约合三?百三十万字?已全部出版?。

?当代中国?小说史上,?没有哪一部?作品经历如?此漫长的时?间。姚雪垠?“一九五七?年秋天动笔?”,19?63年7月?《李自成》?第一卷上、?下册出版;?1976年?12月第二?卷上、中、?下册出版;?1981年?8月第三卷?上、中、下?册出版;8?0年代中期?,作家“完?成了四、五?卷口述录音?书稿,之后?经不断修改?,部分单元?在《小说》?上连载” ?,直到19?99年第四?、五卷(每?卷各上、下?两册)同时?出版,其间?近四十二年?。这还不包?括据姚雪垠?自述,抗战?期间,“即?四十年代开?始时,他就?想到要写历?史长篇小

说?”,萌生?了“写作《?李自成》的?念头、并开?始为此搜集?、研究明末?史料” 。?如果把这前?前后后都加?起来,小说?经历了20?世纪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不仅凝?聚作家大半?生心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小说观念在?现代社会复?杂的变化过?程。

?(一)顾?名思义,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命名?历史小说,?这是把农民?起义作为事?变轴心,表?现王朝更替?、天崩地裂?的历史大变?局。20世?纪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对小说?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受?观念影响的?小说却没被?束缚在观念?预设的小说?框架内,在?讲求观念的?时代,小说?与历史形成?一种张力》?一文写道,?左倾路线“?使学生运动?遭到不必要?的损失”,?“但政治思?想方面的确?教育和锻炼?了一大批青?年”。他参?加文学界正?在“鼓吹”?的“普罗文?学运动”,?从大量介绍?苏联的新作?品和文艺理?论中,“我?对文学的使?命有了新的?认识”,“?我读了一些?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初步掌握?了一些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常识?,对我以后?的学习起了?启蒙和引路?作用” 。?他40年代?的作品《春?暖花开的时?候》(长篇?小说,19?40)、《?牛全德与红?萝卜》(中?篇小说,1?941)、?《差半车麦?秸》(短篇?小说,19?43)和《?长夜》(长?篇小说,1?947)等?,与青年时?期这些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姚雪垠?写“普罗文?学”倾向的?小说,但对?历史学和古?文典籍却情?有独钟。他?读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清代朴学家?们的治学精?神、方法和?严肃态度使?我受到了很?大教育”;?同时“很爱?好古典文学?。我不停留?在一般欣赏?,而能从古?典文学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他?不仅粗通文?言文和骈体?文的写作方?法,写旧体?诗文,“日?后读书渐多?,这方面的?修养也有所?增进” 。?热衷新文化?与热衷古典?并重,投身?革命同时,?对历史和古?典文学也有?浓厚的兴趣?,这种经历?当年也许并?非姚雪垠独?有。但是,?穿越不同的?知识结构,?把新观念和?“老故事”?一起当作欣?赏对象,不?太强调知识?谱系之间明?显的分歧与?界别,这在?姚雪垠经历?中是比较值?得关注的现?象。

?初看起?来,姚雪垠?的选择与新?文化运动倡?导的人性启?蒙是矛盾的?。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常识”的?“启蒙和引?路”,又亲?历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他在学?术倾向和艺?术趣味上却?并不想从旧?文学营垒冲?杀出来。至?少姚雪垠的?自述,很少?有那一时代?青年激烈的?、对旧文化?毅然决绝的?姿态;反倒?像要复兴被?五四新文化?运动声讨

的?“《选》学?妖孽”与“?桐城谬种”?,倾心于《?文学革命论?》批判过的?“古典文学?”、“贵族?文学”和“?山林文学”?。从局部看?,似乎可以?这么说。但?问题是我们?不能不通过?作家广博的?知识兴趣,?向现代思想?史进一步追?寻,重温启?蒙文化赋予?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使命?。

?现代启蒙?运动对作家?和知识分子?的意义,特?别关于人对?“自我觉醒?”的认识,?并不局限于?对个人经验?的描摹或个?人喜怒哀乐?的范围;不?局限在对个?人爱情、婚?姻的想象,?尽管这是一?般印象中的?启蒙文学。?但如果这就?是启蒙时代?的标志,这?种现象却非?现代文学独?有,在古代?社会和古典?文学也屡屡?可见。现代?启蒙运动是?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春?暖花开的时?候》(长篇?小说,19?40)、《?牛全德与红?萝卜》(中?篇小说,1?941)、?《差半车麦?秸》(短篇?小说,19?43)和《?长夜》(长?篇小说,1?947)等?,与青年时?期这些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姚雪垠?写“普罗文?学”倾向的?小说,但对?历史学和古?文典籍却情?有独钟。他?读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清代朴学家?们的治学精?神、方法和?严肃态度使?我受到了很?大教育”;?同时“很爱?好古典文学?。我不停留?在一般欣赏?,而能从古?典文学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他?不仅粗通文?言文和骈体?文的写作方?法,写旧体?诗文,“日?后读书渐多?,这方面的?修养也有所?增进” 。?热衷新文化?与热衷古典?并重,投身?革命同时,?对历史和古?典文学也有?浓厚的兴趣?,这种经历?当年也许并?非姚雪垠独?有。但是,?穿越不同的?知识结构,?把新观念和?“老故事”?一起当作欣?赏对象,不?太强调知识?谱系之间明?显的分歧与?界别,这在?姚雪垠经历?中是比较值?得关注的现?象。

?初看起?来,姚雪垠?的选择与新?文化运动倡?导的人性启?蒙是矛盾的?。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常识”的?“启蒙和引?路”,又亲?历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他在学?术倾向和艺?术趣味上却?并不想从旧?文学营垒冲?杀出来。至?少姚雪垠的?自述,很少?有那一时代?青年激烈的?、对旧文化?毅然决绝的?姿态;反倒?像要复兴被?五四新文化?运动声讨

的?“《选》学?妖孽”与“?桐城谬种”?,倾心于《?文学革命论?》批判过的?“古典文学?”、“贵族?文学”和“?山林文学”?。从局部看?,似乎可以?这么说。但?问题是我们?不能不通过?作家广博的?知识兴趣,?向现代思想?史进一步追?寻,重温启?蒙文化赋予?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使命?。

?现代启蒙?运动对作家?和知识分子?的意义,特?别关于人对?“自我觉醒?”的认识,?并不局限于?对个人经验?的描摹或个?人喜怒哀乐?的范围;不?局限在对个?人爱情、婚?姻的想

象,?尽管这是一?般印象中的?启蒙文学。?但如果这就?是启蒙时代?的标志,这?种现象却非?现代文学独?有,在古代?社会和古典?文学也屡屡?可见。现代?启蒙运动是?这样一个历?史过程》的?“新版引言?”。这本书?初版于19?30年,5?0年代作者?借重版机会?,以“引

言?”的方式,?对二十多年?来自己的史?学经验加以?清理和总结?。30年代?,姚雪垠曾?把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当做“心爱?的书”,以?郭沫若的“?私淑弟子”?自诩。

像?一种历史的?巧合,史学?家和小说家?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连在?一起,不惟?郭沫若一生?走在“今日?之我在和昨?日之我作斗?争”的路上?;姚雪垠的?《李自成》?也体现了不?断否定的现?代逻辑。1?977年,?《李自成》?第一、二卷?出版(其中?第一卷为再?版,两卷共?五册,一百?三十五万多?字,距离五?卷十二册的?《李自成》?已接近半数?),第三卷?正在加紧写?作,姚雪垠?写信对朱光?潜说,“我?的探索尚在?进行,心中?不明确的地?方还很多”?;仍然有“?种种问题,?横在我的面?前,迫使我?通过写作实?践做些探索?,更恰当地?说,一面探?索一面写作?”。这种?“探索”是?不是也包含?“今日之我?在和昨日之?我作

斗争”?呢?答案是?肯定的。?

现?代启蒙运动?就像索罗门?的瓶子,瓶?盖一旦打开?,那个背信?弃义、僭越?一切规范和?准则的“魔?鬼”就收不?回去了。现?代反思和批?判的矛头不?仅指向传统?和历史,也?包括对于当?下,对现代?定义中的现?行法则。

?(二)?就这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而言,不?断反思和“?斗争”的现?代逻辑,主?要不体现为?一种抽象的?理论表达,?也不是简单?化的否定之?否定: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当做“?心爱的书”?,以郭沫若?的“私淑弟?子”自诩?。像一种历?史的巧合,?史学家和小?说家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连在一起,?不惟郭沫若?一生走在“?今日之我在?和昨日之我?作斗争”的?路上;姚雪?垠的《李自?成》也体现?了不断否定?的现代逻辑?。1977?年,《李自?成》第一、?二卷出版(?其中第一卷?为再版,两?卷共五册,?一百三十五?万多字,距?离五卷十二?册的《李自?成》已接近?半数),第?三卷正在加?紧写作,姚?雪垠写信对?朱光潜

说,?“我的探索?尚在进行,?心中不明确?的地方还很?多”;仍然?有“种种问?题,横在我?的面前,迫?使我通过写?作实践做些?探索,更恰?当地说,一?面探索一面?写作” 。?这种“探索?”是不是也?包含“今日?之我在和昨?日之我作斗?争”呢?答?案是肯定的?。

?现代启蒙?运动就像索?罗门的瓶子?,瓶盖一旦?打开,那个?背信弃义、?僭越一切规?范和准则的?“魔鬼”就?收不回去了?。现代反思?和批判的矛?头不仅指向?传统和历史?,也包括对?于当下,对?现代定义中?的现行法则?。

(?二)就这?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而言?,不断反思?和“斗争”?的现代逻辑?,主要不体?现为一种抽?象的理论表?达,也不是?简单化的否?定之否定》?决非如此。?

?姚雪垠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关于?这一点,首?先要说作家?对历史小说?所下的苦

功?。姚雪垠把?大半生心血?都奉献给这?部三百多万?字的文学巨?着:“许多?年来我没有?假日,没有?节日,不分?冬夏,每日?凌晨三时左?右起床,开?始工作,每?日工作常在?十个小时以?上” 。1?997年初?春,姚雪垠?“因写作过?于紧张劳累?而突发中风?倒在书桌旁?”,当家人?把他抬到病?床上,他说?:

?“我要起来?写《李自成?》,写不完?对不起读者?”。小说?家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劳作,最终?如愿以偿,?他的执着与?勤奋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对现代观念?与小说艺术?关系敏锐的?感悟,还有?在此基础上?卓越的见识?与才情,也?是不能不说?到的。?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史料如山?、史笔如椽?的史学大国?。这部小说?写作之前,?已经有比较?确定的材料?摆在那里。?明末农民起?义于164?4甲申年(?即崇祯十七?

年)初**?**明王朝?,同年四月?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李?自成刚刚建?立的大顺朝?在与清军交?战中一败涂?地,军队溃?散后一路逃?亡,最后他?本人死于湖?北通山县境?内的九宫山?。但历史也?有不那么确?定的一面。?比如,史家?采取什么角?度,怎样讲?述,孰详孰?略,这中间?有许多缝隙?和富于弹性?的地带,使?后来者可以?不断地继续?发挥。《李?自成》以多?角度的小说?布局,复杂?的人物心理?刻画和汪洋?恣肆的细节?描写,让那?些被重新组?织起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更典?型、更传神?、更清晰地?映入当代接?受者的脑海?,并形成小?说与历史的?一种张力。?

?小说向故有?的历史挑战?,并不意味?着小说家存?心要和历史?作对。小说?毕竟是小

说?,它似乎在?不经意间,?对原有的历?史观念及其?定义形成游?离或僭越的?倾向。姚雪?垠在《李自?成》第一卷?1978年?版《前言》?中把这种“?不经意”所?体现的艺术?必然

性,概?括为历史小?说家“深入?”和“跳出?”的关系。?他说:李自?成》,写不?完对不起读?者” 。小?说家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劳作,最?终如愿以偿?,他的执着?与勤奋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对现代观?念与小说艺?术关系敏锐?的感悟,还?有在此基础?上卓越的见?识与才情,?也是不能不?说到的。?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史料如?山、史笔如?椽的史学大?国。这部小?说写作之前?,已经有比?较确定的材?料摆在那里?。明末农民?起义于16?44甲申年?(即崇祯十?七年)初*?***明王?朝,同年四?月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李自成刚刚?建立的大顺?朝在与清军?交战中一败?涂地,军队?溃散后一路?逃亡,最后?他本人死于?湖北通山县?境内的九宫?山。但历史?也有不那么?确定的一面?。比如,史?家采取什么?角度,怎样?讲述,孰详?孰略,这中?间有许多缝?隙和富于弹?性的地带,?使后来者可?以不断地继?续发挥。《?李自成》以?多角度的小?说布局,复?杂的人物心?理刻画和汪?洋恣肆的细?节描写,让?那些被重新?组织起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更?典型、更传?神、更清晰?地映入当代?接受者的脑?海,并形成?小说与历史?的一种张力?。

?小说向故?有的历史挑?战,并不意?味着小说家?存心要和历?史作对。小?说毕竟是小?说,它似乎?在不经意间?,对原有的?历史观念及?其定义形成?游离或僭越?的倾向。姚?雪垠在《李?自成》第一?卷1978?年版《前言?》中把这种?“不经意”?所体现的艺?术必然性,?概括为历史?小说家“深?入”和“跳?出”的关系?。他说》参?与了这一意?识形态的文?化建构。?但结构的复?杂性在于,?历史小说描?写的一系列?“事件”和?“必须符合?思维法则地?加以认识的?行为,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确定?的” 。规?约在创作中?不断实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撒?播与移植中?不断变形的?过程,正如?小说家关于?只有“深入?历史”和“?跳出历史”?才能完成“?艺术使命”?的比喻。因?此,无论从?小说的整体?布局还是具?体描写,《?李自成》实?际上要比意?识形态规定?的范围丰富?、复杂得多?。

?《李自成?》第一卷分?上、下两册?,所写故事?发生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到第二年?夏。其时农?民战争处于?低潮,李自?成在潼关附?近陷入明军?包围,几乎?全军覆没,?妻女失散。?为彻底镇压?农民起义,?明王朝调集?最优势的兵?力,像洪承?畴、孙传庭?、曹变蛟、?贺人龙等朝?廷重臣都分?别率领各路?人马,对活?跃在川陕鄂?交界的农民?起义军进行?围追堵截。?重压之下,?起义军败的?败,降的降?,名噪一时?的义军领袖?张献忠、罗?汝才(外号?曹操)一时?都归顺了朝?廷。小说开?始就把李自?成放在严峻?的政治和军?事形势下,?突出他的胆?识,以及作?为一位农民?出身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个人素质?:李自成》?实际上要比?意识形态规?定的范围丰?富、复杂得?多。

?《李自?成》第一卷?分上、下两?册,所写故?事发生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到第二?年夏。其时?农民战争处?于低潮,李?自成在潼关?附近陷入明?军包围,几?乎全军覆

没?,妻女失散?。为彻底镇?压农民起义?,明王朝调?集最优势的?兵力,像洪?承畴、孙传?庭、曹变蛟?、贺人龙等?朝廷重臣都?分别率领各?路人马,对?活跃在川陕?鄂交界的农?民起义军进?行围追堵截?。重压之下?,起义军败?的败,降的?降,名噪一?时的义军领?袖张献忠、?罗汝才(外?号曹操)一?时都归顺了?朝廷。小说?开始就把李?自成放在严?峻的政治和?军事形势下?,突出他的?胆识,以及?作为一位农?民出身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个人素?质》文章特?别称赞的。?名为“大战?”,实际上?是李自成几?乎全军覆没?的一次“突?围”。小说?描写崇祯九?年至十一年?,义军领袖?高迎祥战败?被朝廷杀害?后,李自成?继任闯王,?被朝廷军队?堵截在陕西?潼关,眼看?就要被势力?强大的官军?消灭,他不?得不率领人?马“从潼关?突围”。结?局是悲惨的?,起义军上?千人从潼关?突围,最后?冲出去的只?有十八个人?。但小说描?写这一过程?却极为壮观?,全没有凄?惨哀怨的情?绪,是全书?塑造这支农?民军队的点?睛之笔。比?如,写大战?前紧张的气?氛:

?“张鼐和?

三、?四百名身经?百战、犷悍?异常的骑兵?紧紧地跟着?他。举在手?中的刀和剑?在阳光下闪?着寒光”,?“马蹄猛烈?地踏着山石?和坚硬的红?色土地,像?海潮,又像?狂风暴

雨”?;写大战中?起义军将领?刘宗敏擒贼?先擒王,冒?着疾雨似的?箭矢,连换?三匹坐骑,?“稳如砥柱?,竭力要看?清官军的主?将是谁?在?什么地方??”写李自成?身先士卒,?英勇过人,?和袁宗第“?率一小队骑?兵杀开一条?路,直冲进?官军的方阵?中心”,从?祖大弼手里?夺回张鼐;?写高夫人胆?大心细,运?筹帷幄,带?领义军的老?幼妇孺趁机?突出重围;?写孩儿兵在?闯王义子双?喜带领下,?像突然插入?敌阵的一把?尖刀,打乱?了左光先部?队的阵脚。?其中既有敌?对双方斗智?斗勇,布阵?周旋;也有?贺国英(贺?人龙之侄,?外号万人敌?)与郝大勇?(即郝摇旗?)捉对厮杀?……这些场?面有声有色?,扣人心弦?。诚如茅盾?所言:

?“第一?卷写战争不?落《三国演?义》等书的?旧套,是合?乎当时客观?现实的艺术?加工,这是?此书的独创?特点。以潼?关南原之战?为例,有时?写短兵相接?,有时写战?局全面的鸟?瞰,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义军分?兵两路同时?突围而略有?先后,写了?李自成一面?,接写高夫?人一面,重?点在李自成?,而高夫人?一面仍然声?势不凡。”?把惨烈?的突围描写?成起义军所?向披靡的“?潼关南原大?战”,以突?显李自成和?农民起义军?的英雄形像?。对此,可?以理解为小?说家实践其?历史观念使?然。但另一?方面,小说?中起义军有?那么高的起?点,会不会?影响李自成?最终归于失?败的事实呢??60年代?,阿英看过?《李自成》?第一卷就提?出这个问题?:三国演义?》等书的旧?套,是合乎?当时客观现?实的艺术加?工,这是此?书的独创特?点。以潼关?南原之战为?例,有时写?短兵相接,?有时写战局?全面的鸟瞰?,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义军分兵?两路同时突?围而略有先?后,写了李?自成一面,?接写高夫人?一面,重点?在李自成,?而高夫人一?面仍然声势?不凡。” ?把惨烈的?突围描写成?起义军所向?披靡的“潼?关南原大战?”,以突显?李自成和农?民起义军的?英雄形像。?对此,可以?理解为小说?家实践其历?史观念使然?。但另一方?面,小说中?起义军有那?么高的起点?,会不会影?响李自成最?终归于失败?的事实呢??60年代,?阿英看过《?李自成》第?一卷就提出?这个问题》?第一卷对这?次战争场面?也没做什么?修改。姚雪?垠的坚持,?除了要表现?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小说?家从青年时?代即热心新?史学运动的?历史情结,?他曾有

志于?明史研究,?并一直怀有?重述历史的?雄心。如果?仅仅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作家尽可以?在相对完整?的历史观念?中构筑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如果?承认“擦粉?”也是一种?虚构方式,?那么只写成?功,不写失?败;只写李?自成“过五?关斩六将”?,不写“败?走麦城”也?无不可,尽?管阿英不赞?成这种写法?。值得留意?的是,姚雪?垠在这一点?上与阿英没?有分歧,他?不打算在一?种类似新历?史主义的虚?拟轨道上走?得更远,而?倾向于以现?实主义的结?构方式重写?明末历史,?把向来被忽?略、或受到?轻视的农民?起义作为重?要的历史因?素之一。唯?物史观使姚?雪垠增强了?重新讲述明?史的信心,?但他不是按?观念亦步亦?趋地图解历?史的思想的?侏儒,而是?领时代风气?之先、富于?艺术个性的?历史小说家?。他从这里?打开缺口,?突出农民起?义军由弱到?强的经历,?但笔墨又不?局限于此,?为的是通过?描写明末农?民起义、明?王朝和清王?朝三股政治?势力,展示?明末社会的?总体政治环?境与历史格?局。

?这三股?政治势力在?明末历史舞?台上既彼此?排斥又彼此?依存,此消?彼长,此长?彼消,最终?“天下归一?”的过程,?不仅提供了?能够支撑五?卷十二册写?作的广大空?间,而且使?历史小说的?描写更加五?彩斑斓,仪?态万方。这?种写法有一?个重要的前?提:

?向来被历?史所忽视的?农民和农民?起义一定要?成为势均力?敌的一方,?与明、清王?朝形成鼎足?之势。小说?以潼关南原?大战先声夺?人,对势若?星火的农民?起义军施以?浓墨重彩,?便是要从小?说结构上,?扭转以往历?史叙述对农?民起义轻视?和忽略的倾?向。在此意?义,小说《?李自成》既?不是传统的?王朝兴衰、?帝王将相史?;也不是阵?脚分明的地?主与农民两?大阶级对抗?史;更不是?异族入侵中?原、宣扬爱?国主义的反?侵略斗争

史?。虽然它们?各有表现,?却都无法总?揽全局。?

这?还不仅是一?种主观推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悲剧结?局直到第三?卷中、下册?“洪水滔滔?”和“慧梅?之死”才越?来越清晰起?来。《李自?成》第三卷?1981年?8月出版,?阿英已于四?年前(19?77年6月?)逝世,没?能看到悲剧?全过程。小?说家以作品?回答读者(?文学史家和?批评家也是?读者)的问?题是常有的?事。但值得?重视的是,?姚雪垠并不?打算回避阿?英的“重要?意见”。他?说,第一卷?“敢于放开?手写潼关南?原大战”,?的确采用了?“夸张”的?笔法。关于?李自成,实?际上“将古?代别的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才干集中?到他的身上?。虚构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好使他?的形象丰满?而典型化”?。关于潼关?南原大战,?“根据我的?研究,根本?没有发生过?这次战争,?但在写小说?的时候,我?从完成小说?的使命着眼?,采用了这?个传说” ?。小说的“?使命”与他?所说的“不?跳出历史就?完不成艺术?使命”应该?是一致的。?这一“使命?”的目的,?是让李自成?和农民起义?军“在小说?一开始就成?为崇祯皇帝?的主要对手?”,所以他?要“将李自?成在崇祯十?三年冬天以?前的重要性?作些夸张”?。也就是说?,在第二、?三卷描写起?义军破洛

阳?,杀福王?,将明末农?民战争推进?到新的阶段?之前,作家?已经在整体?上有了“三?分天下”的?历史考虑和?小说布局。?

(四?)《李自?成》是当代?第一部以如?此众多篇幅?、详细描写?古代帝王和?宫廷生活的?长篇历史小?说。不仅对?明王朝的朝?廷政治决策?;对崇祯与?周皇后、田?妃和袁妃的?后宫私人生?活,小说也?有生动的描?写。对清王?朝,小说通?过“燕辽纪?事”、“甲?申初春”等?篇章,重点?刻画了皇太?极、多尔衮?、庄妃和大?学士范文程?的人物形象?,还有对洪?承畴受降、?多尔衮专权?、福临发蒙?读书等事件?的大段铺陈?。李自成做?大顺朝皇帝?时间很短,?登基与逃亡?几乎同时。?虽然大顺朝?一切朝政按?牛金星、宋?献策等人的?建议沿袭明?制,但动荡?的时局,加?上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的?读书人不仅?没有朝政经?

验,为人行?事也忒心胸?狭隘,目光?短浅,或攀?龙附凤,或?但求自保,?使大顺朝与?明、清王朝?相比,最为?荒唐、草率?和混乱不堪?。

?表现明末?总体政治格?局的小说,?却不以王朝?史一类的标?题命名,这?种看似名实?不符的矛盾?,其实包括?另一层巧妙?的蕴意,即?小说构思上?多维互动的?艺术格局。?实际上,作?品无论突出?哪一方面,?都以一种反?衬的方式在?突显对方,?对其它两方?面的描写也?是有力的引?导和铺垫。?小说题目正?是这种小说?结构的体现?,李自成农?民起义是明?王朝岌岌可?危的政治局?面的爆发点?,明、清朝?代易位正是?明王朝自身?矛盾、自我?崩溃的必然?结果。深入?描写明王朝?内部矛盾,?不仅有利于?了解明末农?民起义何以?剿而不衰、?愈演愈烈,?而且揭示了?农民起义中?诞生的新王?朝与旧王朝?在政权文化?上的同构倾?向,从而进?一步理解大?顺朝迅速崩?溃的原因。?同时小说对?新兴的清王?朝的关注和?描写,它一?系列的政治?举措,野心?勃勃,充满?进取的活力?,对于成熟?到逐渐衰朽?的中原文化?是一股巨大?的冲击力,?这又使作品?富于文化反?思的品格。?“李自成”?不是孤立的?,而是明、?清朝代转换?之际的历史?产儿。换句?话说,没有?明王朝积重?难返的政治?危机,就没?有李自成农?民起义;没?有李自成农?民起义,就?没有明朝的?灭亡和清军?入主中原;?没有大顺朝?的覆灭,就?没有清王朝?的一统天下?。促成明末?历史大变局?的这三者之?间,缺一不?可。如果说?,小说描写?李自成、牛?金星、李岩?、宋献策等?人被“逼上?梁山”、投?身农民起义?,与《水浒?传》相似;?那么由于明?、清王朝在?小说描写中?所占的分量?,特别对各?方高层人物?的着意刻画?,使这部看?似表现农民?革命的“水?浒传”,毋?宁是一部描?写明末历史?的“三国演?义”。

?

李自成小议

李自成小议 作者:李翰霆明末农民战争,是我国封建社会里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反抗地主阶级暴虐统治的武装斗争。 历史上溯三百六十八年,即1644年,风云突变,闯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经过16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以摧古拉朽之势横扫大半个中国,顺利攻占北京,结束了明王朝的黑暗统治,建立了大顺农民政权。但也就在这一年,由于李自成没有处理好与吴三桂的关系,致使吴三桂投靠了满清。李自成农民军在山海关惨败于清军,1644年4月26日李自成败逃回北京城,4月29日匆忙称帝,次日便放弃北京城逃往西安,仓皇逃出北京后一蹶不振,一败再败,最后李自成也身死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附近。当然也有传说其出家为僧,隐居石门夹山,终老于此。这样一位转战十余年,能够胜任一支与官军对抗的农民军领袖,明王朝“万金之赏莫能购,十道之师莫能征”的杰出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没有达到他的前辈刘邦和朱元璋的高度,他一度成功,却又迅速失败,他的力量可以摧毁一个腐朽绝望的旧时代,却没法催生一个鲜活的新时代,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迅速获胜而又骤然败亡的悲壮历史,向来为人们所谈论不倦。 农民出身的闯王,始终不忘本色,性格中有艰苦朴素,淡泊财色,宽以待人等许多优点,这是他能够领导并快速发展壮大这支农民起义军的重要因素,另外李自成有不屈不挠,战斗到底的精神,在好几次惨烈的战斗中,他几乎是全军覆没,一次只剩下刘宗敏、李过、高一

功等18人,另外一次最后只剩下50多人突围成功,这要换作别人早就玩完了,可李自成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竟一次次的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最后拥军百万,并占领了北京。由于没有认清形势,没有能很好地巩固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李自成的大顺皇帝昙花一现,功败垂成,以悲剧英雄结束了人生。 那么,是什么导致李自成最终失败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政治谋略失误 二.军事指挥失当 三.人才缺乏,用人不当 四.流寇作风,忽视建设 归根到底,李自成的悲剧,不仅仅是胜利,是骄傲那么简单,更与其在犬牙交错的政治力量中不能准确为自己定位有关,对一只没有航向的船,任何方向都是逆风。极其偶然杀进北京的李自成一定感觉到了意外,而这种意外,迟钝了他的反应能力,对李自成来说,他能够胜任一支与官军对抗的农民军的领袖。却无法胜任治理一个幅员辽阔国家的君主,更不用说这个君主还需要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环境下游刃有余地解决各种敌对力量的威胁。 一言以蔽之,李自成适合征战,不适合治国。他是将才而非帅才,更非帝王之才。他趁乱做大了家业,但做大不等于做强。他既无战略规划,又不能有效用兵,走上了楚霸王的老路,终于众叛亲离,越打越小,最后连一伙地主都能轻取其性命,岂不悲哉!——这就是李自成。

浅说张献忠大西军的失败

73 2010年第3期·总第147期 上个世纪末,笔者在写《张献忠——大西皇帝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时,为了得到更多的实感,便去距成都百里开外的广汉房湖公园参观记录有大西政权历史的张献忠“圣谕碑”。“圣谕碑”的质地是红砂石,通高210厘米,宽100厘米,厚19厘米。在一道黑漆栅栏的包围中,它俨然伫立在那里,头顶着一个形似草帽的石亭,脚蹬着朝靴般厚重的石墩。整体看,恍若是一个从乡间走出来的帝王,端坐在那里,隔着历史烟云望着我,显出几分神秘和扑朔迷离。碑眉两边,镌刻装饰着龙纹,很是飘逸。史载:张献忠于大西大顺三年(1646年)焚烧成都后,即引60万大西军,向川北方向败退。一直踞嘉定(乐山)地区与张献忠长期抗衡、对峙的残明大将杨展,则领兵一直追到汉州(今广汉)。那时,偌大个四川,最后只剩下区区八万多人,而这些人又大都集中于嘉定二峨山下的洪雅和川东石柱一带。前者,有号称骁勇的残明大将杨展率家乡子弟兵与之对峙;后者有“巾帼英雄”秦良玉率白杆兵保卫家乡。这样,张献忠两边都过不去。巴蜀大地上的区区八万多人算是硕果仅存。除此而外,在号称“天府之国”的巴山蜀水间的数百万生灵几乎被张献忠斩尽杀绝。 巴蜀书社出版有《张献忠剿四川实录》(2002年)。光看一个“剿”字、一个“实录”,就让人胆战心惊,毛骨悚然。书中有实录多篇。作者大都是过来人,述说得非常具体,详细。有的还是当过张献忠的俘虏,侥幸逃生者。其中的情节凶险万端,是那些非经历者绝对想像不出来的。我还在相关的史料中看到张献忠因为一味嗜杀,迷信武力,到后来饥饿流行,仍不思悔改,竟下令打“人粮”(让他的部队将俘虏和搜捕来的和平居民杀了吃人肉),心灵为之震颤。 当杨展率兵追击张献忠到汉州之时,目睹这里被 破坏得一片狼藉,尸横遍野而不忍,下令不再追击,命部下挖出一个大坑,埋葬了陈尸万人,并亲笔撰写《万人坟记》,要手下匠人勒石于“圣谕碑”后。 圣谕碑上,张献忠下的圣谕是:“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在我看来,这里就反映了张献忠的世界观、人生观,也是他杀人理论的根据。这里,他以天子自居。他对他仇恨的人类社会发出了警告,要人们“自思自量”,要小心了!据说成都人民公园(原少城公园)先前曾长期存有张献忠的七杀碑:“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它与这圣谕碑当不仅是一脉相承,而且是张献忠杀人理论的发展、延伸和完善。 明末动乱年间,与李自成、张献忠同时在陕北那片贫瘠的土地上举旗造反,后来成了气候的共有36家,著名农民起义领袖人物多人。然而,最终成了正果的只有李自成、张献忠两人。这两个年龄相近,经历相仿,暗中较劲的农民起义领袖人物,最终命运亦颇相似。当李自成率兵杀进北京,推翻明朝,南面称帝时,张献忠也率军杀进他梦寐以求的成都而称帝。李自成的皇帝梦只做了很短时间——因明朝大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在吴三桂与清军夹击下溃退出北京,最后在湖北九宫山,莫名其妙地、近乎滑稽地死于一个老农锄下。无独有偶。张献忠兵退四川西充凤凰山时,于一个浓雾弥漫的早晨,清军由叛将刘进忠带领前来偷袭。张献忠被清军雅布兰一箭射中,洞穿左乳陨命,年仅41岁。 当李自成保持着头脑清醒时,能节节胜利。特别是他公开打出“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旗帜,这就从根本上喊出了几千年来占中国绝大多数的贫苦农民的心声,顺应了他们的要求,必然得到最广大的 浅说张献忠大西军的失败 田闻一 万方数据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情况,深刻理解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明朝灭亡的必然 性;正确认识“均田免赋”的口号,识记明朝灭亡的时间和原因;知道清朝的建立 者和建立时间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明朝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执政者的所作所为将影响国家政权 的稳固,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历史上崇祯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但也无法挽救明朝的覆灭,从中认识到明朝 腐败政治的巨大破坏力,从而可以理解现阶段为什么我国反腐力度如此之大;从吴 三桂引清兵入关中得出一个较为正确的历史、人生、民族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 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了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这本书主要描述了明朝发生的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际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书中开篇说道:“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明朝中后期的腐败 1.教师讲述:明朝中后期腐败的基本情况。 (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学生根据教材说说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后果。 答案提示: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土地的高度集中与田赋剥削的苛重;李自成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口号与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推翻明朝。了解满洲的兴起、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军人关和农民军的失败。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朽的表现,提髙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的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加深,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是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李自成起义推翻明王朝,满洲的兴起。 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口号,丰富了农民战争的反封建内容。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理解满汉地主联合镇压是农民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教学准备】 《流民图》、李自成像、《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等图片、音像资

料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法) 二、讲授新课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明朝中期以后,君主不问政事,导致奸臣把持朝政。奸臣把持朝政,又加深了政治腐败,加深了社会危机。宦官刘瑾、魏忠贤势倾天下,严嵩把持朝政,都是生动的例证。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怨声载道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2.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人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3.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人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攻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阅读答案及分析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20分)》阅读答案 及分析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20分)》阅读答案及分析失败不是成功之母(20分) 阿元 ①“失败是成功之母”可能是中国最著名的一句格言,它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的高。原因之一 是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失败,原因之二是在失败之后人 们需要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破碎的心灵。 ②但阿元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用来自 我安慰当然不错,但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就未必有效。 ③其实,失败和成功之间,绝对没有无法割裂的联系。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比如 说项羽,从江东起来,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但垓下 之败让他永无翻身之地,因为他自杀了。还有李自成, 现在的历史学家研究表明,李自成占领北京之后,至少 有五次机会可以战胜满清,过足当皇帝的瘾,但最终他 被杀掉了。可能有人会说,这些人的失败之所以没有成 为成功之母是因为,他们失败之后就死了,根本没有机会。那么咱们就举一个失败之后没死的,世界上最著名 的军事统帅——拿破仑。在拿破仑的一生中有两次致命 的失败,一次在莫斯科,一次在滑铁卢。两次失败的主

要原因也差不多,因为拿破仑的扩张让他成为了欧洲的 公敌。就像俗话说的,双拳难敌四手,好虎难顶群狼, 拿破仑的两次失败都是败在了欧洲其它国家的联合上, 一代天骄拿破仑最终是死在了圣赫勒拿岛上。 ④以上的例子充分地证明,失败并不必然就是成功 之母。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是需要一些条件的,比如说 失败的当事人要能正确认识失败,合理评估自己。 ⑤美国一个非常著名的推销员在谈到他为什么会成 功的时候,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在推销《幼儿百科全书》时对一家人说,他的这套书能解答孩子们提出的任何问题。然后他又对那家的孩子说:“小朋友,你随便 问我一个问题,看我怎么从书上找到你想知道的答案。”这个小朋友的问题是:“上帝坐的是什么牌子的车子?”这个推销员说,当时他是面红耳赤,只能收拾起他的书,灰溜溜地走了。 ⑥从这次经历,这个推销员总结出一个经验,话不 能说得太满,牛皮不能吹得太爆,从而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⑦这个故事说明了,如果你对于失败能够有个理性 的分析.那么失败为成功之母。而在生活中,如果不能 正确认识失败,不能合理评估自己,失败只能带来更大 的失败。

浅析国民党解放战争失败之原因

得民心者得天下 ——国民党解放战争失败之原因及启示1946年6月至1950年5月,国共两大阵营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战线之间进行殊死较量,在中国这块舞台上演绎出一幕波澜壮阔、充满传奇的历史大剧,短短三年时间,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国民党在大陆政权土崩瓦解,其原因是什么?他的失败给了现在的我们哪些启迪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让我们警醒的。 一、领导无方指挥失策 蒋介石是靠军事起家,打了几十年的仗,但是他没有形成概念的军事思想,而毛泽东有“十大军事原则”。他的军事素质跟毛相比一个地一个天。从纯军事的角度看,蒋的领导无方、指挥失策确是国民党每战必输的主要原因。表现在 (一)错判形势骄傲轻敌。抗战结束,蒋介石拒绝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民主”的主张,匆忙发动内战,扬言五个月消灭解放区,八个月到十个月消灭共军。他错误的认为,其一抗战胜利,国民党军队官兵士气高涨。可以一鼓作气,乘胜出击,解决共产党这个心腹之患,其二,日寇投降留下大批武器,美国的支持,其三,对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估计过高。其四、1934年第五次围剿逼迫红军向西突围,1946年春,国名党攻占四平,林彪败退四平街,一直退到哈尔滨。不仅蒋介石,其实国民党许多将领轻视共产党的思想非常严重。他的错误在于只看表面,未见本质,只重有形,忽略无形,他所谓的这些优势在懂辩证法的毛泽东看来,只有一句话,“一切反

动派都是纸老虎”。 (二)防城守地丧失主动。蒋介石非常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及国际观感,这种保城守地、延线据点的战略战术教条死板,造成兵力分散,顾此失彼,成为套在他脖子上的绳索,背在身上的包袱。而共产党正相反,失地存人,在运动战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 (三)越级指挥错着连连。蒋一向喜越级直接指挥,但只要他参与的基本上没有不失败的。白崇禧当时就批评道:蒋“远离前方,情报不确,判断往往错误”,但是军师长因怕受军法审判,有时明知蒋的指令有错也执行。比如四平战役,林彪向北撤退,原想一鼓作气达到哈尔彬的杜聿明被蒋介石的突然下了停战命令。把准备调往东北的两个军调到山东战区。多年以后,国民党军将领一提起内战,都慨叹当年没有乘胜追击林彪将其彻底消灭,以致最终是国民党的政权自东北开始倾覆。 (四)、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士兵士气高,原因是有拯救民族危亡的使命感,有保家卫国的目标,内战爆发,他们不知道为了谁去打仗,没有目标。而且许多士兵是被抓壮丁抓来的,所以当逃兵、当俘虏、不会出现向董存瑞那样的战士就很正常了。加之经济崩溃,军官克扣军饷,后勤保障不到位,前线的战士缺衣少吃,到解放区打仗,老百姓坚壁清野,抢也抢不到,这些情况与共产党支部建在连上,进行了诉苦三查新式整军相比,国民党军士气低落,军心涣散,焉能不败。 (五)谍影重重,防间不力。间谍战在国共内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一个有用的间谍胜过百万雄兵,很多战争的结局根本就是靠间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明末农民起义,明末实际人口已经过亿,陕西、河南、山东等北方各省由于人口太多,已经超出当地土地的供养能力,而两湖产出的粮食倒是可以供应北方,在和平时期问题还显现不出来,当北方遇到天灾粮食减产的时候,南方的粮食供应立刻吃紧,加上落后的道路交通更是使问题雪上加霜,当北方农民为了吃不上饭起来造反的时候,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对国家基层组织破坏极大,大批官员被杀,这一情况反过来更加重和社会的混乱。 当时明王朝的主要精力、人力、财力全部集中在辽东,起义爆发的时候没有及时的做出正确的部署,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但是一个王朝的力量还不是一伙农民能抗拒的,李自成反复失败。但是前面我已经说了,主要问题没有解决,李自成虽然失败了,但是北方流民没饭吃的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所以李自成才能屡败屡战。 李自成最后发展成气候也是北方知识分子看到明王朝大势已去,转投李自成,给李自成带去了发展总战略,李自成才能得到北京,进北京后士人集团对李自成的态度也能证明这一点。至于满清只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在中原王朝处于内乱的时候浑水摸鱼,结果运气好到爆棚,北方被李自成折腾的不成样子,南方由于长年供养北方,牢骚满腹。加上士人集团对李自成在北京搞清算失去信心。种种原因加到一起造就了后来的清王朝。

中原民族失去统治地位的主要原因还是李自成的责任,吴三桂在两面夹击下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投降满清,落到李自成手里根本没有活路,吴三桂一家都是李自成杀的,投降李自成根本没有好下场。所以丢失山海关的最大责任人是李自成。在满清进入中原后其实还有两个机会可以光复汉家江山,一个就是满清颁布剃头令,可惜南明没有抓住机会,各路军阀争权夺利。 一个是吴三桂造反,可惜老天对满清太好了,在关键的时期让吴三桂病死,吴氏集团分崩离析,汉族也失去了最后一个光复中原的机会。至于后来的清朝灭亡那就是真正地顺应历史潮流了。所以,明朝亡于粮食,清朝幸于天时,吴三桂倒霉在年龄太大,李自成成功在于满清。明朝8成的国力都在辽东,这就是李自成成功的主要原因,后来崇祯认识到这一点后,调辽东军队入关平叛,但是李自成已经尾大不掉,辽东精锐的辽东铁骑只是暂缓了明朝的灭亡时间而已。

(七年级历史教案)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教案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明朝后期腐朽统治的表现。 2.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了解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和起义军发展壮大以及结果。 【学习重点】李自成起义推翻明王朝。 【学习难点】起义军发展壮大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大家听说过吗?____年3月20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彭山举行“张献忠 江口沉银传说遗址水下考古”的阶段性工作新闻通气会。经过两个多月水下考古,现场出水文物超过10000件。除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还首次出水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张献忠什么人物呢?学完第17课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后你就会得到答案。出示课题。 ●二、学习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并解读。 ●三、一、明朝后期的腐朽统治 (一)、看书P96-97第一个主题,说出明朝后期统治腐朽的表现,按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三个方面,用铅笔在书上把关键词勾划出来,先小组内交流,找一名同学来展示,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板书提纲并适当深化和引申。 ●五、完成学案上的练习。小组内订正。有问题提出。 ●六、看书P97-99第二三主题,说出李自成起义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开始、 领导人、壮大、结果(起义的胜利结果和起义军的结果),用铅笔在书上把关键词勾划出来,先小组内交流,然后由一名同学来展示,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板书提纲并适当深化和引申。 ●七、完成学案上的练习。小组内订正。有问题提出。 ●八、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 探究一:想想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为什么能迅速发展壮大? 自己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展示。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 2.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史实,知道满洲的兴起和入主中原。 【重点难点】 重点:明朝的灭亡。 难点:明朝灭亡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1.讨论明末农民起义顺利进军的原因和失败的原因? 2.李自成起义军最大的功绩是什么?如何评价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 【当堂达标】 1.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陕北的原因是() ①连年发生大旱②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③官府不顾民众死活④宦官专权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他从小喜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长大后,他足智多谋,武艺超群;他经过三十多年征战,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他是() A.铁木真 B.阿保机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3.驻守重镇山海关,明朝灭亡后降清,并引清兵入关的明军将领是()

A.李自成 B.吴三桂 C.多尔衮 D.吴应熊 4.决定李自成成败的关键性战役是() A.山海关战役 B.台州战役 C.澶州之战 D.郾城大捷 5.建立清朝的是()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帝 D.乾隆帝 6.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是() A.崇祯帝 B.明神宗 C.朱元璋 D.朱棣 7.阅读材料: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 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回答问题:(1)上述材料中的“闯王”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2)他领导的农民起义提出什么口号?起义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略。 【合作探究】 1.顺利进军的原因:明末农民战争最典型的战术是流动作战,具有优越性,起义军时分时合,神出鬼没,使明军疲于奔命。明军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因为军政腐败,军队没有战斗力,且分兵作战,常常失败,起义军军纪严明,战斗力较强,与明军形成鲜明对比。 失败原因:同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明末农民起义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进入北京后,军事首领滋长了腐化思想,政治上处理不当,军队纪律松弛,战斗力下降,在明清军队进攻下功败垂成。 2.最大的功绩是推翻了明朝的统治。评价:明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打击了清朝,在中国农民。起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遏制了土地高度集中的发展,起义中提出均田口号,直接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当堂达标】 1.A 2.C 3.B 4.A 5.B 6.A 7.(1)李自成;1643年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1644年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 (2)均田免赋;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与清军夹击李自成起义军。

明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明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兼并严重,造成大量流民 明朝初年,朱元璋对土地的管理是比较紧的,贫寒出身的朱元璋当时已经意识到兼并土地会造成农民变成流民,从而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他曾下达诏令,“耕者验其丁力,计亩给之。使贫者有所资,富者不得兼并。若兼并之徒多占田为己业,而转令贫民佃种者,罪之。”朱元璋限令王公大臣们“其山场水陆田地,亦照原拨赐例为主,不许过分占为己业”,他还铁榜九条申诫公侯,严禁功臣和公侯之家倚势强占官民田产。为了让农民安心耕田,朱元璋制定了“路引制度”。路引相当于通行证,需要向官方申请。没有路引,就不能随便离开土地,这种制度将农民的行动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到了朱元璋的后代统治时期,明朝的土地制度渐渐发生了变化。明朝中期开始出现了太监直接管理、收税的皇庄,这样就出现了大规模强占土地的问题。明孝宗年间,有皇庄四处,官田不到两千顷,后来逐渐发展到五处皇庄,占地一万二千八百顷。明武宗年间,皇庄增加到三十六处,占地五万三千多顷。皇室开皇庄占地之风,其他皇亲贵戚纷纷仿效。据《明会要》记载,洪武二十六年,田地总数是八百五十多万顷,到了弘治十五年,减至四百二十二万顷,这减少的一半就是被皇亲贵戚们兼并了,所以这些数字都不在官册。土地的大量被兼并,使得无数农民无地可种,从而流离失所,又因为明朝的路引制度,这些流亡到外地的农民被官府追捕,自然而然成了所谓的“流民”。明末流民的数量到底是多少无法统计,但有一个数字比较能够说明问题,1639年(崇祯12年),躲在商洛山中的李自成带着只有50来人的队伍重出商洛,轻骑走河南。河南流民听说后,纷纷前来投奔,李自成一下子发展到了七、八万人的队伍。说明当时的流民实在是太多了。 二、朝廷赋税增加,农民苛捐杂税沉重 土地少了,朝廷的赋税反而增加了,有地可种的农民担负着更加沉重的苛捐杂税,于是有田的农民也开始大规模弃田出逃,加入了“流民”的队 伍。明朝由于外忧内患,使得军费大幅度增加,朝廷不得不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而更重要的是增加赋税。万历年间,因明神宗的贪婪而加重了对民间的收括,天启年间更是再加赋税,到崇祯时更是大加特加。崇祯末年,加派辽饷900万两、练饷730余万饷,一年之中,单是军费就达到2000万两,而万历初年全国岁出不过400万两左右,国家财政和全国经济在这样大的压力下已濒于崩溃。从明万历四十八年(1618年)至崇祯十年(1637年),明朝的赋税竟然增加了6倍。据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三》记载:“民田一亩值银七八两者,纳饷至十两。”当时福建的粮食亩产最多三石(不到300公斤),正常年景不过卖一两银子。就算福建粮价疯涨,三石大米也不过卖六两银子,再加上地方各级官员的层层盘剥,一亩产出六两银子的田地,至少要交纳十几两的税。所以到了崇祯末年,盗贼四起,年谷屡荒,人们都以无田为幸运(钱泳《履园丛话》),从而导致流民遍天下的现象。很多史学家认为,过度的征税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另外,由于开支紧张,崇祯皇帝不得不采取紧缩银根的措施。崇祯二年(1629年),崇祯皇帝大规模裁减驿站(相当现在的邮电局兼地方招待所),崇祯三年(1630年),李自成不幸被列入裁员名

中国历史朝代歌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由夏启开创的父死子继的世袭制王朝,历史上称为夏代。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时代。不过,从司马迁开始,史学家们大多将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 西周从文王到幽王,后平王即位,迁居洛邑,从此,历史进入东周时期。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那时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谁就召开诸侯国会议,强迫大家公认他的“霸主”地位。先后起来争当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把他们称为“春秋五霸”。春秋末年,长江下游和钱塘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也参加了争霸战争。起初,吴国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灭掉了吴国。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的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经过春秋长期激烈的争霸战争,到战国开始,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国(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中间三),历史上称之为“战国七雄”。在新兴土地阶级的推动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 秦王嬴政当政以后,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末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继起领导秦末农民战争的是项羽和刘邦。秦朝灭亡后,自公元前206年开始,项羽和刘邦为争做皇帝,进行了将近四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最后,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为了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稳固统治,王莽实行了“改制”。王莽改制加剧了各种矛盾,终于失败。公元17年、18年,爆发了绿林、赤眉大起义。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推翻了王莽的统治。起义军进攻长安时,汉朝皇室刘秀联合地主武装,吞并农民起义军,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公元25年,刘秀自称皇帝,重新建立汉政权。定都洛阳。历史上称为东汉。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幼无知,中央政权实际上控制在外戚、宦官手中,使得东汉后期的统治异常腐朽黑暗。在张角组织的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下,东汉政权瓦解。 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为争夺地盘,各个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相互混战,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大量死亡流徙。黄河中下游的袁绍和曹操,在战争中逐渐发展成为北方两个对立的强大军事集团。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此后几年,曹操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以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占据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和整个四川。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222年,孙权也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渐衰落。 265年,魏国权臣司马炎废魏自立,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末年,许多北方人为逃避战祸,迁往南方。317年,逃到南方的官僚、贵族、大地主,联系江南的大地主,拥戴晋朝皇族司马睿建立政权,建都建康,史称东晋。

历史研究与“反设事实”

历史研究与“反设事实” 摘要对于历史研究而言,反设事实(或称假设历史)在进行因果分析、区分偶然和必然的过程中起着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并且是史学鉴戒功能的逻辑基础。作为一种独立的方法,大胆假设的前瞻分析与固守事实的回顾分析相配合,能够有效地克服事后观察所带来的认识盲区,建立更具普遍性和开放性的社会理论。 关键词反设事实,因果分析,鉴戒,前瞻分析,回顾分析 反设事实,即虚构或思维实验,也就是对历史事实的假设,假设某一事件未发生或以另外的方式发生,历史会如何演变。“反设实事”是西方经济学探索世界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历史学领域,它一向被排除在正式的方法之外。“历史不能假设”是老生常谈。传统“史学崇尚“事实”,致力于恢复“过去的本来面目”,只关心“已经发生的事情”,对“没有发生的事情”不感兴趣。然而, 历史学家的任务是不仅要确定“事实,还要解释它们”,即挖掘事实之间的联系和重建事实背后的“真实结构”。因此,有人戏称“历史学家虽然不编造事实,但编造情节”。在此意义上,历史学与经济学一样,不可避免地要运用反设事实。 本文拟分析反设事实在历史研究中的辅助作用和鉴戒价值,并结合史学的新进展,探讨固守事实的“回顾法”和大胆假设的“前瞻法”相结合的方法论意义。 一 在哲学文献中,反设事实又名“反事实条件”或“颠倒结果的条件”。它受到分析哲学流派的重视,因为哲学家们敏锐地意识到,有关人类活动的因果判断与反设事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联系。对于历史学而言,这一联系同样重要。“史学的任务在于表明事情何以发生,在于表明一件事情怎样导致另一件事情”,或者说对历史事件进行因果分析。于历史具有不可逆和不可重复的特点,研究者无法从事现场观察和可控试验,要从千头万绪的历史进程中分离出某一事件的原因和后果有着极大的难度,因此不得不求助于反设事实。常用的方法是假设事件不存在,看历史会如何演变,与实际的情形之间有多少不同。这个“不同”就被认为是 > 的后果。简言之,要解释某一件事为何会发生,部分地有赖于一种假设:如果某一项重要的因素不存在时,会有何结果发生, 例如:史学家们在研究西方的冲击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影响时,必需探究明清社会自身的发展前途,问如下的问题:没有西方的冲击,中国会向何处去?这样才能确定西方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如果中国无法通过内部的力量发生积极变化,西方的作用就是根本性的和有益的;如果明清社会孕育着近代的因子,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西方的作用就是有限的 在因果分析的基础上,反设事实的另一个活动领域是区分必然与偶然。小至一段历史的变迁、大到社会发展有无必然的趋势?这是历史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史学的追求就在于剔除种种偶然的因素,使纷繁多变的历史进程变得井然有序。在这里,反设事实是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那些假设没有发生也不会改变事件基本进程的因素属于偶然,不会因各种偶然因素而改变的基本进程(可以有局部和暂时的偏离)属于必然。比如:探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就需要假设没有希特勒会怎样?如果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已经决定了下一次大战的出现,大战就是一个必然的事件,而希特勒只是一个重要的偶然因

李自成为什么会败亡

李自成为什么会败亡 在崇祯十六年定都长安(西安)、建立大顺王朝之后,李自成认为只要再攻克北京,江南地区即可传檄而定,此时回过头来再收拾辽东乱局就可以了。这种战略思维,大大高估了自身实力,低估了对手的力量。 首先,他没有考虑到对大顺王朝形成最大威胁的不是明王朝的剩余力量,而是满清。其次,他对明王朝剩余力量的估计也不足,对吴三桂部队的战斗力、对吴三桂可能的投降满清没有充分的认识。第三,李自成对山西、北京地区提供后勤供应的能力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第四,定都长安却要在北京登基为大顺军队进入北京后的短期行为奠定了心理基础。 当然,就战术上考虑,李自成决定通过山西兵分两路进攻北京,较为清楚地判明了山西的敌情。不过,由于大顺占领的陕西、河南和襄阳一带没有经过修生养息,对大顺王朝进军北京提供的后勤和人力支援十分有限,这就使得本来就不多的大顺军队一路分兵,最终只有少数军队进入北京,形成战役上对吴三桂和满清军队的劣势。不仅如此,紧靠北京的山西也属于贫瘠之地,且老百姓没有享受到大顺军事上胜利带来的实际利益,对大顺军队也没有实质上的支持(引人注目的是,李自成攻克太原之后,没有实施传统上开仓济贫的做法,原因是太原官府和晋王储粮不多,供应军粮尚显不足,这就使得大顺的支持者——贫民大失所望。可能同样由于这个原因,进入北京后李自成也没有开仓济贫,因此在北京城也没有受益者,大顺军队也就没有支

持者)。 大顺军队并非没有人才。李自成在襄阳讨论未来发展的方向时,便有部属提出未来的战略方向是顺江而下,先克江南,江南稳定之后,再克北方就是瓜熟蒂落的事情。从战略上看,当时明王朝的军饷和北京的物质供应(漕运)均来自南方,如果大顺能够掌控江南,北方将不战而降。反过来,先克北方,就会遇到后勤供应上巨大的问题。另外一个方面,先克江南,还会避免与满清的直接军事冲突,从而可以赢得战略准备时间。 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军队迅速腐化,文官队伍忙于争权夺利,加速了大顺军队失败的过程。 就当时的形势而言,即使大顺军队保持了破洛阳、长安、太原时的纪律,对待明王朝遗留的官僚机构也采取了正确的做法,也很难在后来的斗争中处于胜算。一则是大顺军队始终没有将满清军队视作最大对手,也不了解对手;二则从兵力上看处于劣势;三则是后勤供应处于劣势,当时的漕运已断半年,北京城已极度缺粮。不过,大顺军队失败得如此迅速,可谓兵败如山倒。首要的问题是军队的迅速腐化,而迅速腐化与决策者仅仅将北京作为“打粮食(搞军饷)”具有重要关系。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的历史是一部失败的历史,也是一部悲哀的历史。从北京退回平阳、再从平阳退回长安、再到长安退至襄阳、最后乘左良玉移兵南下后从襄阳退至武昌。兵败武昌之后,再无退路,李自成很快被清兵偷袭军营得手,身边仅剩的大将刘宗敏,军师宋献策

唐末农民战争的特点、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唐末农民战争的特点、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唐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三次大起义之一(另两次为秦末和明末)。唐末农民战争的特点是什么呢?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首先,这次起义明确地提出了“均平”的口号。早在起义之初,王仙芝就已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1,后来黄巢又自称为“天补大将军”2。唐末农民领袖“均平”口号的提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针当时封建社会财富极度不均而提出的反封建的革命性的口号。王仙芝、黄巢提出的“均平”、“天补”具有三方面的经济要求:(一)起义农民农民虽还未认识到封建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造成社会贫困死亡的罪魁祸首,因而他们希望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来达到“天补均平”的目的,推翻腐朽的唐王朝。(二)唐末农民的“均平”愿望,还表现要求在征收赋税和差役方面能够平均地摊派,以改变地主豪绅通过各种途径逃避赋役的不合理现象。(三)“均平”口号也反映了在晚唐时代由于土地占有严重不均而引起的无地少地农民的不满情绪。虽然他们对平均土地的愿望还很模糊,但唐时这个口号的提出,可认为是后来李自成等“均田”政策的起步。王仙芝、黄巢起义提出的“均平”口号,是我国农民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其意义是深远的。更重要的是,在起义中黄巢等农民领袖们还有某些均平的实际行动,例如他们进入长安城内,坚决剥夺达官贵人的财产,“富家皆跣而驱”,称之为“淘物”3。在洛阳,义军也把一些贪官污吏“财产摽掠俱尽”4。他们还在农村驱逐地主,没收土豪劣绅的土地,所以唐大臣郑畋曾辱骂黄巢起义军“广侵田宅,滥渎货 财”5。而对一些贫苦百姓,黄巢则赈济之,“见穷民,抵金帛与之”。黄巢在长安统治的三、四年间,长安城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统(黄巢大齐政权的年号)二年(881年),有人在尚书省门前贴了这样一首诗:“自从大驾去奔西,贵落深坑贱出泥。邑号尽封元谅母,郡君变作士和妻;扶犁黑手翻持笏,食肉朱唇却吃斎。唯有一般平不得,南山依旧与天齐”(无名氏《都堂南门帖诗》)6。这首对黄巢政权无比仇恨的诗,恰恰反映了农民起义军把均平口号在一定程度上付诸了行动。 唐末农民战争的第二个特点是它的流动性。唐末农民战争之所以进行“流寇主义”的游动性,客观原因是唐朝后期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因而引起阶级矛盾的严重不平衡性所造成的。比如,当黄巢起义大军已进攻长安,北方阶级斗争进入高潮时,江南金陵一带却还是“戎马不曾生四鄙”、“湛然一镜平如坻”的一派和平景象7。即使有象阡能、王郢那样的局部起义,但旋起旋灭,未

大顺政权失败原因探究

李自成大顺政权失败原因探究 (彭国春) 公元1644年年初,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从西安出发,三月攻陷北京,灭明朝。但于同年五月始,清军入关,大顺开始走向衰亡。对于大顺政权的快兴快灭,讨论分析的原因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农民阶级局限性。二是清兵太强。三是上层腐化,丧失民心。四是不重视建立根据地,没有稳固的后方。五是战略方针错误。六是瘟疫说。 这些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和根据。但是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笔者认为,导致大顺政权迅速覆灭的根源在于大顺政权没有稳固的支持“势力”。 李自成在初期起事的时候,支持者主要是灾民,崇祯年间,旱蝗连年、天下大灾,农民没有吃的,起义军不需动员,只需登高一呼“跟我干有放吃”,自然得到饥民群起响应,这也是大明王朝十多年间一直不能彻底剿灭民变的根源。 1641年,李自成攻陷洛阳,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获得了广大老百姓的欢迎,此时李自成的支持者除了灾民还有普通农民,地主阶层还与起义军处于对立状态。在1641年之后,起义军在军事上不断取得胜利,地主阶级分子的政治态度也逐渐分化,相当一部分出身地主阶级的生员、举人以至个别进士投靠了起义军,但绝大部分地主阶层还是支持

明王朝的。 1643年底,李自成起义军歼灭明朝最后的希望--孙传庭残余兵力,至此,明王朝的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地主阶级眼见大厦将倾,纷纷选择李自成作为新的代言人。从此时至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大顺政权不仅得到农民们竭诚拥护,也得到绝大多数地主阶层的支持。 1644年5月,李自成退出北京以后,大顺政权控制区的地主阶层纷纷倒戈,转向支持清军,最终李自成兵败湖北。 从李自成起事到失败,明王朝政权的支持者始终为地主阶层,而大顺政权各个时期的支持阶层依次为:灾民(兴起阶段)--灾民、农民(发展壮大阶段)--灾民、农民、地主(鼎盛阶段)--灾民、农民(衰退阶段)。 在兴起阶段,天灾不断、灾民不绝,双方的支持者都没有明显变化,起义军和朝廷谁也没有消灭谁,处于动态平衡期。发展壮大阶段,起义军的支持者增加了农民,支持力量扩大,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改变,起义军不断取得军事胜利,明廷节节败退。鼎盛阶段,大顺政权得到地主阶层支持,而明廷失去部分支持力量,大顺政权用了几月时间就从西安攻到北京,明廷实际灭亡。衰退阶段,大顺政权失去地主阶层支持,清军得到地主阶层支持,大顺政权节节败退,清军入主中原。 在大顺政权兴衰过程中,我们似乎发现地主阶层的支持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2019年春)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集体智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明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李自成起义的原因与失败的原因;满洲兴起与清军入关。 2.能力培养:认识到封建王朝的兴衰更迭是历史的必然,从而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会运用辩证观点评价古代农民起义。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相关史料,说说明末政治腐败的表现,学会“论从史出”。 2.分析李自成起义的原因与推翻明王朝的原因,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3.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 学习重点:李自成起义原因。 学习难点:对李自成起义的评价。 【学生预习指导】 1.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表现在哪些方面? 2.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3.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教学步骤 (一)导: 讲述明宪宗、明熹宗疏于朝政的相关史事及语文教材中关于“魏忠贤连升三级,一群混蛋。”的文章,导入本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表现在哪些方面?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 (二)学: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表现:(1)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2)皇室内部钩心斗角。(3)大臣结党营私。(4)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疯狂兼并土地。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起义原因:明末政治腐败严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 2.经过: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队伍很快壮大。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4月攻入北京城,崇祯帝自缢,推翻明王朝,后来在吴三桂与清军夹击下失败。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2.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

黄巢失败原因:没有根据地只能做流寇(4)

黄巢失败原因:没有根据地只能做流寇(4) 黄巢失败原因之二: 占领长安后不思进取 公元880年黄巢占领长安后,以为起义已成功,忙于建立自己的政权,没有及时追赶向四川方向逃走的唐僖宗,也没有趁热打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放任唐僖宗在四川地区恢复力量,结果没过多义就被已喘过气来的唐王朝打败。 当时留在关中的唐中央禁军尚有数万人,黄巢不仅没有派军消灭他们,还给了他们重新聚集攻打长安的机会。因唐凤翔节度使郑畋及其将佐假投降,黄巢对他们放松了警惕。郑畋暗中同逃往四川的唐僖宗联系,并把分散在关中各地的禁军招集到自己周围,然后“完城堑,缮器械,训士卒”,又密约邻近的藩镇共同抗拒起义军,成为黄巢的大敌。 因起义军杀死所有在长安的唐朝宗室,处死了一些隐匿不降和假投降的唐朝官吏,长安附近的豪强怕被处死,纷纷逃往深山中结寨自保,把粮食收藏起来。这样,起义军的主力就被压缩在长安附近的狭小地区里,粮食供应困难,将士们甚至剥树皮吃。黄巢派使者出城到各地调发粮食,前后派了数百人,使“吏民不胜其苦”。唐将王重荣

本已投降黄巢,因黄巢不断派使者催粮催财而十分气愤,他说:“始吾屈节以纾军府之患,今调财不已,又将征兵,吾亡无日矣!不如发兵拒之。”其将佐皆同意他的意见,于是把黄巢派来的使者全都杀了,并派兵抢了黄巢四十余艘装满粮食的补给船,迫使缺兵缺粮的起义军离开长安。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他(黄巢)于公元880年入西安,据说他拥有兵众60万人,西安也被他占领了两年多。起先他还企图争取一般市民,可是一入国都,黄巢被自己所设的陷阱困住,从此失去流动性,于是被忠于唐室的几个部队集中攻击,对方也有突厥语系的部队。黄的给养既成问题,他就更大开杀戒,因之他和居民的关系日益恶化。”缺粮缺兵的起义军被人民视为仇敌,除撤离长安外别无选择。 [!--empirenews.page--] 成败分析 黄巢失败原因之一: 没有建立起义根据地 自从响应王仙芝聚众起义后,黄巢的起义军纵横大江南北,几乎打遍全国,起义军先后渡过长江四次,黄河两次,屡屡突破唐军防线,占领了很多地区。但黄巢的起义军始终是流动作战,在占领了新的地区后,就把原有的地区放弃了,黄巢从来没有建立一个真正的农民起义根据地,这是黄巢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后来李自成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没有建立根据地,黄巢的起义军只能打到哪里就住在哪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