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及其标准答案

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及其标准答案
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及其标准答案

数学课程标准》试题

2007-03-04 20:28

一、填空(每格1分,共42分)

1、义务教育时期的数学课程,其差不多动身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进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动身,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进展。

2、义务教育时期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进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看、实验、推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4、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5、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进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6、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7、评价的要紧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8、现代信息技术的进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阻碍。

9、义务教育时期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考虑、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

10、《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③)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进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进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制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②)。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

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②)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①要求②不要求]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③)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进展]

5、依照《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①)的教学。

[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

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考虑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

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究”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①)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

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③)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进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爽朗的、主动的和(②)的过程。

[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

10、“用数学”的含义是(②)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进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进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制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

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①要求②不要求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③一切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进展

5、依照《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的教学。

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

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考虑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

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究”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

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进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爽朗的、主动的和()的过程。

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

10、“用数学”的含义是()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

生活数学

11、下列现象中,()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

B、改日有人走路

C、天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天天都在转动

1 2、《标准》安排了()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

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要紧条件是()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批阅和分析教学理论与

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时期的数学课程分为()个时期。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15、下列讲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差不多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进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

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

(二)多项选择

1、义务教育时期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普及性 D、进展性

2、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爽朗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同意学习外,()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究

C、合作交流

D、适度练习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评价者

4、符号感要紧表现在()。

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5、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学习领域。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实践与综合应用

二、是非题

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

2、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味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3、《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制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4、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5、《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非凡需要的学生留出进展的时刻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6、数学学习的要紧方式应由单纯的经历、模拟和练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7、教师应由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合作者。()

8、学生是知识的同意者,不需要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9、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进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进展。()

10、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11、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12、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13、《课标》中,关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虚拟性、趣味性和可探究性。()

14、新课程从第二学段(4——6年级)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15、在内容的选择上,课程标准刻意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

16、课标对教学要求有所提升的内容有: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

17、合理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

18、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量与计量”的内容并入“统计与概率”或“数与代数”等领域。()

19、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应用题”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差不多的运算中,结合“数的运算”抽象和理解数量关系。()

20、经验既是知识构建的基础,知识是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填空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和进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 )和一般能力的进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要紧采取的“()——定理——

小学教师数学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数学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 )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 )、(持续 )、(和谐发展 )。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 )、(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 )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4、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哪六个方面?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高一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 测试题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U =R ,A ={x |x >0},B ={x |x >1},则A ∩U B =( ). A .{x |0≤x <1} B .{x |0<x ≤1} C .{x |x <0} D .{x |x >1} 2.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以x 为自变量的函数的图象是( ). A B C D 3.已知函数 f (x )=x 2+1,那么f (a +1)的值为( ). A .a 2+a +2 B .a 2+1 C .a 2+2a +2 D .a 2+2a +1 4.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log 2(8-4)=log 2 8-log 2 4 B .4 log 8log 22=4 8log 2

C .log 2 23=3log 2 2 D .log 2(8+4)=log 2 8+log 2 4 5.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f (x )=|x |,g (x )= 2 x B .f (x )=lg x 2,g (x )=2lg x C .f (x )=1 -1-2 x x ,g (x )=x +1 D .f (x )=1+x ·1-x ,g (x )=1-2x 6.幂函数y =x α(α是常数)的图象( ). A .一定经过点(0,0) B .一定经过点(1, 1) C .一定经过点(-1,1) D .一定经过点(1,- 1) 7.国内快递重量在1 000克以内的包裹邮资标准如下表: 如果某人从北京快递900克的包裹到距北京1 300 km 的某地,他应付的邮资是( ). A .5.00元 B .6.00元 C .7.00元 D .8.00元 8.方程2x =2-x 的根所在区间是( ). A .(-1,0) B .(2,3) C .(1,2)

2019年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和( 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安徽省合肥市高一数学入学考试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入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是1的() A.倒数 B.相反数 C.绝对值 D.立方根 2.下列各式的运算正确的是() A . 3 a a a = B.23 2 a a a += C.22 (2)2 a a -=- D.326 () a a = 3.已知// a b,一块含30o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245 ∠=o,则1 ∠=()A.0 100 B.135o C.155o D.165o 4.据媒体报道,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8亿元,将6.8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9 0.6810 ? B.7 6810 ? C. 8 6.810 ? D.9 6.810 ? 5.积极行动起来,共建节约型社会!某居民小区200户居民参加了节水行动,现统计了10户家庭一个月的节水情况,将有关数据整理如下: 节水量(单位: 吨) 0.5 1 1.5 2 家庭数(户) 2 3 4 1 请你估计该200户家庭这个月节约用水的总量是() A. 240吨 B. 360吨 C. 180吨 D.200吨 6.如图是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是() A. 5个 B.6个 C. 7个 D.8个

7.2015年某县GDP 总量为1000亿元,计划到2017年全县GDP 总量实现1210亿元的目标,如果每年的平均增长率相同,那么该县这两年GDP 总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 A .1.21% B .8% C. 10% D .12.1% 8.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4,4,6,在ABC ?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ABC ?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几条( ) A . 3 B .4 C. 5 D .6 9.已知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正比例函数()y b c x =+与反比例函数a b c y 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像是( ) A . B . C. D . 10.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60A ∠=o ,点M 是AD 边的中点,连接MC , 将菱形ABCD 翻折,使点A 落在线段CM 上的点E 处,折痕交AB 于点N ,则线段EC 的长为( ) A 71 B 7151 D 51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1.函数1y x =+x 的取值范围为 . 12.分解因式:22288x xy y -+-= .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选择题。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③)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②)。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③自己创造教材 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③)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4、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 容中,不再单独出现(①)的教学。 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 5、“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 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 数学活动水平的(①)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7、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③)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 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 8、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②)的过程。 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 9、“用数学”的含义是(②)。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 10、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④)。 ①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②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③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④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 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二、填空题 1、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

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态度)、( 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2、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 学习)的指标。 3、《新课程标准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 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4、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5、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 性)(层次性) (发展性)(开放性)。 6、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 导者)和合作者。 7、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 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

最新-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数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限定用时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の姓名、座号、考籍号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の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参考公式: 1.锥体の体积公式1 ,,.3 V Sh S h =其中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 2.球の表面积公式2 4S R π=,球の体积公式3 43 R V π=,其中R 为球の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の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の. 1.已知全集{0,1,2,3},{1,3}U A ==,则集合U C A = ( ) A .{}0 B .{}1,2 C .{}0,2 D .{}0,1,2 2.空间中,垂直于同一直线の两条直线 ( ) A .平行 B .相交 C .异面 D .以上均有可能 3.已知幂函数()α x x f =の图象经过点? ?? ?? 2, 22,则()4f の值等于 ( ) A .16 B.116 C .2 D.1 2 4. 函数()lg(2)f x x =+の定义域为 ( ) A.(-2,1) B.[-2,1] C.()+∞-,2 D. (]1,2- 5.动点P 在直线x+y-4=0上,O 为原点,则|OP|の最小值为 ( ) A B .C D .2 6.设m 、n 是两条不同の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の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の是 ( ) A .若m ∥n ,m ∥α,则n ∥α B .若α⊥β,m ∥α,则m ⊥β C .若α⊥β,m ⊥β,则m ∥α D .若m ⊥n ,m ⊥α, n ⊥β,则α⊥β

最新最新小学数学教师入编考试试题资料

2015年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第二部分(教学运用能力)总分题号一二三小计一二小计 得分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60分) 一、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 数学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 、。 2. “问题解决”的教学要增强学生与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乘法口诀有和两种,小学教材一般用后者,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4. 小学阶段“简易方程”的教学,以往《大纲》强调利用 解方程,现在《课标》提出利用解方程。 5. 在“上、下、前、后、左、右”中,和是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 6. 小学阶段所学的统计图主要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如果要表示连续量的变化,一般用统计图。 7. 在抛一枚质量均匀的硬币的实验中,统计出正面向上的次数占实验总次数的50.36%,这里的50.36%叫做“正面向上”这个事件发生的,在大量的重复实验中发现它在0.5左右摆动,这个0.5叫做“正面向上”这个事件发生的。 8. 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在中国古代叫做。 9. 《墨经》中提到“一中,同长也”,小学教材中符合这一特征的图形有 (写两种)。

10.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cm、4cm、5cm。一刀把这个长方体切成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切面是一个长方形。切面最大是c㎡。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中)(10分,每题2分) 1. 小数乘法教学中最关键的是()。 A 相同数位对齐 B 小数乘法的意义 C 计算每个分步积 D 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2. 教学“圆的面积”时,渗透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是()。 A 分类 B 集合 C 极限 D 函数 3. “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中随机撒一大把豆子,计算豆子落在正方形的内切圆中的概率。”这个实验属于()。 A 古典概型 B 统计概型 C 几何概型 D 无法确定 4. 教学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概念时,渗透的是()。 A 交集思想 B 并集思想 C 差集思想 D 补集思想 5. 甲、乙、丙、丁四人进行了象棋比赛,并决出了一、二、三、四名。已知:(1)甲比乙的名次靠前;(2)丙、丁都爱踢足球;(3)第一、三名在这次比赛时才认识;(4)第二名不会骑自行车,也不爱踢足球;(5)乙、丁每天一起骑自行车上班。甲的名次是()。 A 第一名 B 第二名 C 第三名 D 第四名 三、解答题(30分,每题5分) 1. 在一条长800m的环形公路的两边安路灯,每隔25m安一盏。一共要安多少盏?

高中高一入学考试数学试卷试题.docx

任丘一中 2017 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 数学试卷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 求的一项 .) 1.﹣的倒数的绝对值是() A. ﹣ 2017 B. C. 2017 D. 2. 下列计算中,结果是a 6 的是() A. a 2 +a 4 B.a 2 ?a 3 C.a 12 ÷a 2 D.( a 2 ) 3 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外表面展开图,则这个正方体是() A. B. C. D. 4.世界上最小的开花结果植物是澳大利亚的出水浮萍,这种植物的果实像一个微小的无花果,质量只有 0.000000076 克,将数0.000000076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7.6 × 10﹣9 B. 7.6× 10﹣8 C. 7.6 × 10 9 D. 7.6× 108 5.已知点P( a+1 ,﹣+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则 a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 C.D.

6.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用投掷一元硬币的方法估算正面朝上的概率,其实验次 数分别为10 次、 50 次、 100次, 200次,其中实验相对科学的是() A. 甲组 B.乙组 C.丙组 D.丁组 7.如图,从①∠ 1= ∠2 ②∠ C= ∠ D③∠ A= ∠ F三个条件中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所组成的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0 B.1 C. 2 D.3 8.如图,PA 、PB 是⊙O 的切线,切点分别为 A 、 B,若 OA=2 ,∠ P=60 °,则劣弧 的长为() 高一数学试题第 1 页(共4页)第7题图

小学数学教师考试试卷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和( 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 展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 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 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 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 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 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 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 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 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4、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哪六个方面?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高一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D C A B 8 8 8 8 4 4 4 4 x x y y y y O O O O 数学部分 一、选择题 1、如图,两直线a ∥b ,与∠1相等的角的个数为(C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A ) A 、 B 、 C 、 D 、无解 3、如果,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D ) A 、 B 、 C 、 D 、 4、如图所示,由∠D=∠C,∠BAD=∠ABC 推得△ABD ≌△BAC ,所用的的判定定理的简称是( A ) A 、AAS B 、ASA C 、SAS D 、SSS 5、已知一组数据1,7,10,8,x ,6,0,3,若=5,则x 应等于( B ) A 、6 B 、5 C 、4 D 、2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B 、三棱住的侧面是三角形; C 、六棱住有六个侧面、侧面为长方形; D 、球体的三种视图均为同样大小的图形; 7、△ABC 的三边为a 、b 、c ,且 ,则( D ) A 、△ABC 是锐角三角形; B 、c 边的对角是直角; C 、△ABC 是钝角三角形; D 、a 边的对角是直角; 8、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C ) A 、中位数; B 、平均数; C 、众数; D 、加权平均数; 9、如右图,有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都按照相同的顺序,依次标有1,2,3,4,5,6这六个数字,并且把标有“6”的面都放在左边,那么它们底面所标的3个数字之和等于( A ) A 、8 B 、9 C 、10 D 、11 10、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北京市出台了新的居民用水收费标准:(1)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不超过4立方米,则按每立方米2米计算;(2)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超过4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4.5米计算(不超过部分仍按每立方米2元计算)。现假设该市某户居民某月用水x 立方米,水 1 a b 4 1 3 2 1 2 6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师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 )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 )、(持续 )、(和谐发展 )。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 )、(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 )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 A课程标准部分(35分)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15分) 1、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2、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7.在数学课标中,对总体目标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⑴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⑵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⑶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⑷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2、“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基本运算、简单的数量关系。 3、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4、简要说明第一学段的评价建议是什么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恰当评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四、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五、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5、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上的一种学习方式,谈谈在哪些情况下适合进行小组学习

-2018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2018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 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8513303859.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2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数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限定用时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籍号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参考公式: 1.锥体的体积公式1,,.3 V Sh S h =其中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 2.球的表面积公式2 4S R π=,球的体积公式343 R V π=,其中R 为球的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0,1,2,3},{1,3}U A ==,则集合U C A = ( ) A .{}0 B .{}1,2 C .{}0,2 D .{}0,1,2 2.空间中,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 ( ) A .平行 B .相交 C .异面 D .以上均有可能 3.已知幂函数()αx x f =的图象经过点? ?? ??2,22,则()4f 的值等于 ( ) A .16 B.116 C .2 D.1 2 4. 函数()lg(2)f x x =+的定义域为 ( ) A.(-2,1) B.[-2,1] C.()+∞-,2 D. (]1,2- 5.动点P 在直线x+y-4=0上,O 为原点,则|OP|的最小值为 ( ) A B .C D .2 6.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若m ∥n ,m ∥α,则n ∥α B .若α⊥β,m ∥α,则m ⊥β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最小的十位数是(),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万。 2、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 3、△+□+□=44 △+△+△+□+□=64 那么□=(),△=()。 4、汽车站的1路车20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15分钟发一次车,车站在80同时发车后,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 5、2/7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6、有一类数,每一个数都能被11整除,并且各位数字之和是20.问这类数中,最小的数是() 7、在y轴上的截距是l,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 8、函数的间断点为 ( ) 9、设函数,则 ( ) 10、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大值为( )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写在题干后的括号。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 ( ) A.合数 B.质数 C.偶数D.奇数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 A.长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圆 3、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A.1/20 B.1/16 C.1/15 D.1/14 4、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3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 等于 A.2 B.4 C.6 D.8 5、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是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根。 A.208 B.221 C.416 D.442 6、“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是“棱柱为直棱柱” 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有限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 ) A.十进分数 B.分数 C.真分数 D.假分数 8、() A.-2 B.0 C.1 D.2 9、如果曲线y=xf(x)d 在点(x, y)处的切线斜率与x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则此曲线方程为()。 A.y= -2 B.y=2 -5 C.y= -2 D.y=2 -5

2017-2018学年高一入学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是1的() A. 倒数 B. 相反数 C. 绝对值 D. 立方根 【答案】B 故选B. 2. 下列各式的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A.,故原题计算错误; B. 和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原题计算错误; C.=,故原题计算错误; D. ,故原题计算正确; 故选:D. 3. 已知,一块含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则() A. B. C. D. 【答案】D 【解析】如图,过P作PQ∥a,

∵a∥b, ∴PQ∥b, ∴∠BPQ=∠2=, ∵∠APB=, ∴∠APQ=, ∴∠3=?∠APQ=, ∴∠1=, 故选:D. 4. 据媒体报道,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8亿元,将6.8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6.8亿= 元。 故选C. 5. 积极行动起来,共建节约型社会!某居民小区200户居民参加了节水行动,现统计了10户家庭一个月的节水情况,将有关数据整理如下: 请你估计该200户家庭这个月节约用水的总量是()

A. 240吨 B. 360吨 C. 180吨 D. 200吨 【答案】A 【解析】根据10户家庭一个月的节水情况可得,平均每户节水: (0.5×2+1×3+1.5×4+2×1)÷(2+3+4+1)=1.2(吨) ∴200户家庭这个月节约用水的总量是:200×1.2=240(吨) 故选A 6. 如图是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是()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答案】A 【解析】由题中所给出的主视图知物体共2列,且都是最高两层;由左视图知共行,所以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的几何体为:第一列第一行1个小正方体,第一列第二行2个小正方体,第二列第三行2个小正方体,其余位置没有小正方体。即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为:1+2+2=5个。 故选A. 7. 2015年某县总量为1000亿元,计划到2017年全县总量实现1210亿元的目标,如果每年的平均增长率相同,那么该县这两年总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设该县这两年GDP总量的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 得:1000=1210, 解得:=?2.1(舍),=0.1=10%, 即该县这两年GDP总量的平均增长率为10%, 故选:C. 8. 已知的三边长分别为4,4,6,在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几条() A. 3 B. 4 C. 5 D. 6

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及答案

理论知识(20分) 一、综合知识(每小题1分,共12分) 1.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作为()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 A.法制教育 B.重点教学 C.主要教学 D.法治教育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是()开始实施。 A.1992年3月14日 B.1992年2月29日 C.1995年3月18日 D.1995年3月14日 3. “不要认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育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他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教育意义。”马卡连柯的这些话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 A.教书育人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为人师表 4.“活的教育学”指的是()的著作。 A.陶行知 B.苏霍姆林斯基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5.“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所含的内容。 A.培养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针 D.课程目标 6.()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A.练习法 B.参观法 C.并行法 D.实践法 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所学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提问属于()。 A.绝对性评价 B.相对性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①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②体罚学生,经教育后不改正的③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④无故旷工多次者,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的处分包括()。 ①警告、记过②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③开除或者解除聘用同④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在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全党牢牢坚持()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A.群众路线 B.四项基本原则 C.党的基本路线 11.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依靠()。 A.法治 B.法制 C.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1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 A.一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二、课标知识(每小题1分,共8分) 1.《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动词。 A.过程性目标 B.知识技能目标 C.探究性目标 D.发展性目标 2.()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A.数形结合 B.模型思想 C.几何直观 D.创新意识 3.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的过程。

2020-2021高一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2020-2021高一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函数1 ()ln(1)f x x x = +-;则()y f x =的图像大致为( ) A . B . C . D . 2.已知奇函数()y f x =的图像关于点(,0)2π 对称,当[0,)2 x π ∈时,()1cos f x x =-,则当5( ,3]2 x π π∈时,()f x 的解析式为( ) A .()1sin f x x =-- B .()1sin f x x =- C .()1cos f x x =-- D .()1cos f x x =- 3.已知函数()()2,2 11,2 2x a x x f x x ?-≥?=???-

2121 ()() 0f x f x x x -<-,则( ). A .(3)(2)(1)f f f <-< B .(1)(2)(3)f f f <-< C .(2)(1)(3)f f f -<< D .(3)(1)(2)f f f <<- 5.把函数()()2log 1f x x =+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所得图象与函数()g x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已知偶函数()h x 满足()()11h x h x -=--,当[]0,1x ∈时, ()()1h x g x =-;若函数()()y k f x h x =?-有五个零点,则正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log 2,1 B .[ )3log 2,1 C .61log 2, 2?? ??? D .61log 2,2 ?? ?? ? 6.已知函数()()y f x x R =∈满足(1)()0f x f x ++-=,若方程1 ()21 f x x = -有2022个不同的实数根i x (1,2,3,2022i =L ),则1232022x x x x ++++=L ( ) A .1010 B .2020 C .1011 D .2022 7.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满足:(1)(3)0f x f x ++-=,且(1)0f ≠,若函数 6()(1)cos 43g x x f x =-+?-有且只有唯一的零点,则(2019)f =( ) A .1 B .-1 C .-3 D .3 8.已知全集为R ,函数()()ln 62y x x =--的定义域为集合 {},|44A B x a x a =-≤≤+,且R A B ?e,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10a -≤≤ B .210a -<< C .2a ≤-或10a ≥ D .2a <-或10a > 9.设函数()f x 是定义为R 的偶函数,且()f x 对任意的x ∈R ,都有 ()()22f x f x -=+且当[]2,0x ∈-时, ()112x f x ?? =- ??? ,若在区间(]2,6-内关于x 的方程()()log 20(1a f x x a -+=>恰好有3个不同的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2 B .()2,+∞ C .( D . ) 2 10.若函数y a >0,a ≠1)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0,1],则log a 56+log a 485 =( ) A .1 B .2 C .3 D .4 11.已知函数f (x )=x (e x +ae ﹣x )(x ∈R ),若函数f (x )是偶函数,记a=m ,若函数f (x )为奇函数,记a=n ,则m+2n 的值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