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

————————————————————————————————作者:————————————————————————————————日期:

专题十五----实验专题(一) 教材基础实验

高考目标要求: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 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和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一)观察类实验

通常运用显微镜对目标进行观察、为使观察的结果更清晰,常借助染色技术、玻片标本制作技术等。 1、实验分类

说明:(1)以上实验除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使用低倍镜即可外,其余均需使用高倍镜。(2)鉴定类实验中的“脂肪的切片鉴定”、探究实验中“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等都有显微镜。

2.显微镜相关的知识

(1)观察:高倍镜使用要诀——先低后高,找移转调 (2)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及细胞数目的关系归纳

①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观察方式 实验名称 观察对象 显微镜

玻片标本 染色剂 生物材料

原 色 观 察 观察叶绿体 叶绿体 高倍 临时装片 无 菠菜叶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紫色大 液泡

低倍 临时装片 无 洋葱表皮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细胞 高倍 临时装片 水绵、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等

染 色 观 察 观察有丝分裂 染色体 高倍 临时装片 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洋葱根尖

脂肪的鉴定 脂肪 高倍 切片→临时装片

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花生种子

观察线粒体 线粒体 高倍 临时装片 健那绿(活体染色剂)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DNA 、 RNA 的分布 DNA 、 RNA 高倍 临时装片 甲基绿、比罗红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内表皮细胞

观察减数分裂 染色体 高倍 固定装片 蝗虫精巢固定装片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染色体 高倍 临时装片 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

洋葱根尖细胞

②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与玻片距离越远。

③低倍镜视野中:细胞数多、细胞体积小、视野明亮。高倍镜下:细胞数少、细胞体积大、视野较暗。

④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3、注意事项

(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不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不含DNA、RNA);

(2)不能用观察叶绿体的材料来观察线粒体(叶绿体中的色素颜色会掩盖健那绿染色后的颜色变化);

误区警示:观察叶绿体、观察线粒体、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细胞是活的状态,而观察有丝分裂、、观察DNA、RNA的分布等只是观察一个瞬间状态或一个结构,不需要活的状态

【例1】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 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

的红色染料)的0.3 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

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

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____ _ 、________________ 。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___

答案:①③无色、绿色红色、绿色改变光圈大小,调节反光镜(电光源亮度)

高温下细胞膜、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A处

例2: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和分布、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三个实验中,它们的共同点是(C)

A.实验全过程都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B.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C.都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D.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二)、鉴别类实验

实验名称鉴定

对象

试剂颜色水浴

加热

生物材料

生物组织中糖类的鉴定淀粉碘液蓝色无脱色的叶片

还原糖斐林试剂

(班氏试剂)

砖红色要含糖高的白色或近白色

的植物组织、尿液、血

蛋白质的鉴定蛋白质双缩脲

试剂

紫色无豆浆、牛奶、鸡蛋清、

蛋白质类酶

脂肪的鉴定脂肪苏丹Ⅲ橘黄色无花生种子苏丹Ⅳ红色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四种

色素

提取液:

无水乙醇;

分离液:层析液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a蓝色;

叶绿素b:黄绿色

新鲜的绿

叶(如菠菜

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研

磨得更充分;碳酸钙可

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鉴定类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1)实验结论往往是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来确定(2)此类实验一般不设置对照实验,若需设立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3)注意选择合适的试剂,并注意试剂使用的特殊要求,如水浴加热(4)注意材料选择无色或颜色浅的材料,避免材料本身的颜色掩盖反应产生的物质的颜色。

误区警示: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区别;鉴定脂肪时不是利用反应生成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而是利用苏丹Ⅲ和苏丹Ⅳ可溶于脂肪,使脂肪染色的特性。

例3、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

D.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

(三)、探究性和验证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

验证性实验: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

的关系验证研究对象的已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实验假设假设一般采用“如果A,则B”的形式表述,是

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事实.对所要研究的对象

设想出一种或几种可能性的答案、解释因结论是己知的,因此不存在假设问题

实验原理因探究内容而异因验证内容而异

实验过程应有的实验步骤实际上并未完成,因探究内容而

异应有的实验步骤,可以是曾经做过或尚未做过的,因验证内容而异

实验现象未知,可以不描述已知,应准确描述

实验结果预测对应假设,分类讨论。一般需讨论“如果出现结

果①会怎样,如果出现结果②或③又会怎样”。

但有时也会出现“预测最可能的结果”的问题.此

种情况应根据已有知识推测最合理的结果。

实验结论不同的预测结果有相应的不同结论对应实验目的做出肯定结论

名师提醒:

(1)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必须在达到预设的温度(pH)的条件下,再让反应底物与酶接触。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①新配制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先加热煮沸(杀死里面的微生物、除去溶液中的氧气),等冷却(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后再将食用酵母菌加入;②酵母菌培养液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待酵母菌将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以保证检测到的一定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3)探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①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轻轻振荡几次,使酵母菌均匀分布,以确保计数准确,减少误差。如果酵母菌数量比较多,则要稀释。

②该探究不需要设置对照,因为随着时间的延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实验,求得平均值。

③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算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例4、由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含量极少且提取困难,农业生产上常常使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α-奈乙酸(NAA)、2,4-D、生根粉等。某学生研究小组拟在实验室探究2,4-D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请你参考下图反应的规律,选用下面提供的材料用具(数量不限),补充完成实验步骤。(提示:可以用水培法栽培植物)

材料用具:盆栽植株,2,4-D,清水,500 mL的烧杯,米尺等。

实验步骤:

(1)取5只烧杯,分别编成1、2、3、4、5号;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配置浓度分别为10-12mol·L-1、10-11mol·L-1、10-10mol·L-1、10-9mol·L-1、10-8mol·L-1的2,4-D溶液,分别加入5只烧杯中

(3)从同一植株上剪下长势相同的等长植物枝条若干,平均分成五组,分别插入5只烧杯中

(4)定期测量,记下这些枝条上根的总数量和总长度(或只测总长度)实验结果:10-10mol·L-1的2,4-D溶液中,扦插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目最多,长度最长

(四)、调查类实验

此类实验通过调查法获得信息得出结论。调查对象通常不是所有的相关生物,而是选中其中一部分,所以调查的随机性对调查结论的正确性与普适性有重要意义。调查数据通常用统计法

1.调查类实验归类分析

实习、

研究课题

调查对象统计方法计算公式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动物标志重捕法个体总数(N)= 再次捕获个体数

初次捕获个体数重捕的标志个体数植物样方法所有样方内个体总数

样方的总面积

调查人群中常见遗传病人类某种遗

传病汇总法患

病人数

发病率= 被调查人数×100%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土壤中小动

物类群

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

样地中物种数

目多少

丰富度= 样地面积

2、注意事项

①调查人群中常见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

②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要随机抽样调查,且要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调查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展开调查;

③科学制定记录表格,如调查人类红绿色盲发病率的表格中,应该分别列出男患者人数,女患者人数,男性总数,女性总数,男性发病率,女性发病率。

例5、由实际调查获得的事实证据及数据,经过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可获得一些规律性的结论。下列有关调查、实习的内容正确的一组是()

内容方法实验要点

A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实际调查法一定要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B 种群密度样方调查法随机选取不同大小的样方,统计种群密度平均值

C 土壤中小动物类

群丰富度

目测估计

法、

计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D 调查环境污染

对生物的影响

实际调查、

实验法等

可选择SO2处理植物,

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专题十六----实验专题(二) 综合探究实验

一、实验设计常用的一些基本实验方法及技术

(1)光学显微镜的作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如细胞结构,包括光镜下可看到的各种细胞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术。

(2)临时装片、切片和涂片的制作适用于显微观察,凡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和涂片,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中要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在“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中要制作花生种子的切片等。

(3)研磨、过滤适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研磨过滤的方法,如研磨时要先将生物材料切碎,然后加入磨擦剂(常用二氧化硅)、提取液及其他必要物质,充分研磨之后,往往要进行过滤,以除去渣滓,所用过滤器具则根据需要或根据试题中提供的器材加以选用,如可用滤纸、纱布、脱脂棉、尼龙布等等。

(4)解离技术用于破坏细胞壁,分散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

(5)恒温技术适用于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恒温箱。根据题目要求选用。

(6)纸层折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主要步骤包括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7)植物叶片生成淀粉的鉴定适用于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主要步骤包括饥饿处理、光照、酒精脱色、加碘。

(8)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或观测指标

光合速率-- O2释放量(用产生气泡数量或排出体积表示)或CO2吸收量或有机物的生成量

呼吸速率--- CO2释放量(用产生气泡数量或排出体积表示)或CO2释放量

原子转移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

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细胞质流动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动物的耗氧量、发育速度、精神状况等

生长激素的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

胰岛素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状态、血糖的高低、尿糖情况等

生长素的作用---弯曲程度、生长速度、根的长度等

(10)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增加水中溶氧量-----吹气、放入绿色植物、泵入空气

减少水中溶氧量----密封、油膜覆盖、凡士林覆盖、用凉开水

除去水中CO2-----NaOH溶液维持CO2浓度----NaHCO3溶液

除去叶中原有的淀粉----置于黑暗环境饥饿处理除去叶中叶绿素-----酒精水浴加热

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物遮光

(11)实验中常用器材和药品的使用

NaOH溶液:用于吸收CO2或改变也的PH 澄清的石灰水:鉴定CO2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实验专题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 围绕一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少讲精练 坚持二原则:充分利用教材与学生已有的资料; 充分研究海南生物高考考纲与高考真题 明确三(考试)方向:实验设计(整体); 实验分析(现象结果); 实验评价(方法过程) 第1讲必修教材实验概述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将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 (2)转动[7]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11]光圈和[13]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2]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2.在显微镜操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①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反比(正比或反比),物镜 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正比;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如果某显微图标明“放大倍数:640”,这里的“640”是 指长度(长度或面积)放大了640倍。 ②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若希望把视野左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 央,应将玻片移向左上方。 ③异物位置的判断:异物存在的位置可能在玻片标本、目镜、物镜等;转动目镜,异物不动,转动转换器,异物仍在,则异物可能在玻片标本。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目的要求:①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如酵母菌、水绵、叶的保卫细胞、蛙的皮肤上皮细胞等),比较几种细胞的异同点。②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可以看到叶绿体、液泡等细胞器,从而能够区别不同的细胞。 临时装片的制作(以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为例) 擦: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目的要求:①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②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1.实验原理 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膜之间的细胞质,它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二者就会逐渐分离开来。 2.选材 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外(内或外)表皮作实验材料,理由是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注意所选细胞必须为有大液泡的活的植物细胞,否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3.方法步骤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用低倍镜观察细胞中紫色的液泡的大小及原生质层的位置)→滴加蔗糖溶液(注意从盖玻片一侧滴入,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液泡变小,细胞液颜色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细胞大小基本不变)→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用清水做复原试剂) (1)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外因是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内因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性不同。 (2)相对细胞膜,细胞壁具有什么特性?全透性。 (3)实验常用0.3g/mL的蔗糖溶液。若浓度过高,细胞质壁分离速度很快,但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若浓度过低,则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或速度太慢。 (4)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尿素等也能导致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但随后植物细胞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目的要求: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1.实验原理: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液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实验材料: 可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3.实验步骤: 取材制片→水解(用8%的盐酸溶液)→冲冼涂片→染色→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观察)(1)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①载玻片要洁净,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②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

江苏省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10)

设计案例分析(二) 【考纲要求】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并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正。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知识梳理】 一、该类试题题材来源广泛,通常是一些简单的生物学原理和生命现象的验证(如物质的运输,酶促反应及其特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与作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条件与产物及其变化,激素的生理作用,遗传实验,环境条件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等)对知识的要求很低(范围可拓展至初中或大学,但无知识障碍),一般给出实验目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实验条件,要求设计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达到实验目的、预期将产生的结果并能作出相应的分析;除考查中学生物实验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运用能力外,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即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解题的基本思路 (一)明确实验目的(明确该实验要验证的内容),如果是未学过的(未知的)生物学现象还需提出假设; (二)分析实验原理; (三)分析给定的已知条件(如果条件不足,须补充相应的条件),确定实验组与对照组,排出合理、简单可行的实验步骤(即实验方案);注意常用的实验方法:对比(对照)实验。 1、须设置对照组。 2、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注意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即除实验研究的一项差异外,其他实验条件都须相同),排除一切干扰因素。 (四)预期实验结果,有些实验可能有多种结果,尽量考虑全面;在多组比较的实验中还须设计结果记录表; (五)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有些实验结果需用曲线或图进行表达。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第2节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Word版含答案

第2节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 1、下列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操作顺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C.若用H2O2和过氧化氢酶来探究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2、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最严谨的一项是( )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步骤 A 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实验组:2mL3%H2O2+1mL过氧化氢酶保温5min 对照组:2mL3%H2O2+1mL蒸馏水保温5min B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实验组:2mL3%可溶性淀粉+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碘液检验 对照组:2mL3%蔗糖+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 碘液检验 C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 温度5mL3%可溶性淀粉+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C,观察溶液蓝色变化 D pH影响酶的催化 活性向三支试管中依次各加入:2mL3%H2O2、1mL不同pH缓冲溶液和1mL过氧化氢酶,在适宜温度下保持5min,观察气体产生速率 A.A B.B C.C D.D 3、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HLA抗原和H-2抗原均为蛋白质)进行融合实验,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和小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不属于细胞膜的结构成分

B.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体现了细胞膜的分子能够运动 C.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D.若在0℃下培养40 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体现 4、在探讨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时,唯一假设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 B.整个实验过程中,保证酵母菌能正常生活的重要条件是加入足量的培养液 C.研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需通入空气,以保证酵母菌正常代谢 D.该实验中不通入空气的装置属于空白对照组,整个实验属于对照实验 5、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产生情况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恒定水平。下列几种实验结果(给予相同的环境条件),你觉得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甲、乙装置水滴都左移 B.甲、乙装置水滴都右移 C.甲装置水滴不动,乙装置水滴左移 D.甲装置水滴右移,乙装置水滴左移 6、艾弗里及其同事为了探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下列叙述中有误的是( ) A.肺炎双球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无成形的细胞核) B.该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C.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单独观察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的作用 D.在培养R型菌的培养基中添加S型菌的DNA后,观察发现只有S型菌落 7、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及方法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及方法 时间:2009-11-02 11:24 来源:互联网作者:转载点击: 2002次 (一)二轮复习的时间 二月底四月底 (二)二轮复习应达到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三)二轮复习的形式和内容 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建议分8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包括: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膜有结构和功能(含生物膜系统)、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本专题知识是其它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应细一点、慢一点,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结构和

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细胞分裂专题、细胞工程专题、细胞的全能性专题。如水专题为例可包括水的存在、水的来源、水的排出、水的调节、水的标记、水的生态、水的污染。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固氮 包括:光合作用、C3、C4植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代谢的基本类型。 本专题知识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如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植物的整体性、动物的整体性。可以分出酶和ATP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 题、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在植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课本中有关植物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实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综合题、实验设计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动物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应给学生归纳整理出高中生物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别是课本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如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产甲烷杆菌、 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05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出现用小麦、洋葱作为背景材 料,要求考生回答一系列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实验知识,题目很好。要加强这类题的训练,如水稻、玉米、蘑菇等。 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包括: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和动物的体液调节、人和动物的神经调节、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内环境与稳态、水盐平衡及调节、血糖平衡及调节、人的体温调节、免疫。 本专题中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可以给学生补充教参中的部分内容(如植物的向性运动实验设计等)、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转台、宇宙飞船上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问题。体液调节中补充内分泌系统的基础知识、整理高中课本上提到的各种激素的分泌器官、化学本质、生理作用、病症,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性激素、孕激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肾上腺素。 在复习免疫时要归纳总结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 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的形成、特点和功能。 专题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包括:植物的个体发育、动物的个体发育。

(完整word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重点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的八个大专题 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建议分8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包括: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膜有结构和功能(含生物膜系统)、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本专题知识是其它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应细一点、慢一点,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细胞分裂专题、细胞工程专题、细胞的全能性专题。如水专题为例可包括水的存在、水的来源、水的排出、水的调节、水的标记、水的生态、水的污染。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固氮 包括:光合作用、C3、C4植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代谢的基本类型。 本专题知识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如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植物的整体性、动物的整体性。可以分出酶和ATP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题、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在植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课本中有关植物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实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综合题、实验设计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动物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应给学生归纳整理出高中生物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别是课本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如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产甲烷杆菌、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05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出现用小麦、洋葱作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回答一系列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实验知识,题目很好。要加强这类题的训练,如水稻、玉米、蘑菇等。 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生物实验设计教案

生物实验设计 一. 教学内容 生物实验设计 二. 学习重点 了解有关高考生物实验设计的题型,一般的解题方法。 三. 学习过程 (一)考试说明 要求考生能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包括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所谓设计型实验题,就是题目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现象,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况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二)生物高考实验设计基本题型 1. 续写实验步骤的题型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已经提供了比较多的信息,基本上划定了答题的模式,目的明确,前面的方法步骤等信息已为续答作了铺垫,只要明确题目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然后设计对照组,再根据有关原理分析,一般就能比较正确地写出答案。 2. 评价和纠正给定的实验步骤的题型 试题中既有合理成分,又有不合理成分,干扰因素较多,要求在吸取原有设计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这表面上是考查对实验设计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实质上是全面检测设计生物学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还考查考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水准。 3. 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题型 这类题型是与研究性学习相配套的,要求学生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过程有所体验,考查的过程性要求主要体现在课题的选择及理由阐述、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研究成果的类型选择等。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发挥个性特长。 (三)生物实验设计题应对策略 1. 生物高考实验设计的三种题型虽然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在答题中却有共同点,先要认真研究课题,找出其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其次是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捕获手段,最后再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在注意实验步骤关联性的前提下表达实验的方法步骤。在实验方法和步骤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变量控制。 2. 重视课本实验的复习。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了,要求“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这一要求,在2003年高考中也得到了体现,如第33题,考查的就是对课本实验的理解。 3. 挖掘课本知识点中所蕴含的实验因素。生物学的每一个知识结论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都包含培养实验能力的基点,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多挖掘知识结论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涉及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光的部位、反应

【2019最新】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二)

【2019最新】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1.(2015·吉林长春质检)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本身不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B.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的 C.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酶的种类有差异,数量也不同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解析:选B。溶酶体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这些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正确;激素调节细胞代谢是通过影响酶的合成来实现的,B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同一个体内的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会有差异,C正确;酶具有催化作用,但一部分酶本身也是蛋白质,又可作为反应底物参与反应,D正确。 2.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 C.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 D.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解析:选B。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中的A代表腺苷,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两部分。在叶绿体基质中ATP分解产生ADP,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参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3.(2015·甘肃兰州调研)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B点后,适当升高温度,曲线将出现c所示变化 C.酶量增加一倍,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解析:选D。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测定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若温度、pH发生变化,酶促反应速率会降低。酶量增加一倍,酶促反应速率会变大。 4.研究人员从木耳菜中提取过氧化物酶(POD),分别与四种不同酚类物质及H2O2进行催化反应,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酚类物质的浓度对POD活性的影响 B.当底物浓度为0.08 mmol·L-1时,POD催化酚类2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催化酚类3的反应速率 C.由图2可知,H2O2浓度过高会抑制POD的活性,降低浓度后POD活性就会恢复 D.H2O2对POD活性的影响与温度和pH对POD活性的影响相同 解析:选A。由图1可知,横坐标代表不同酚类物质的浓度,纵坐标代表POD的活性,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实验专题训练一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实验专题训练一 1.(22分)回答下列I、II小题: I.如下图所示,甲图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 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乙图所示。丙图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位 置的_______侧。 (2)在乙图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植物l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________毫升(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3)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的字母有________,图中c不可以表示葡萄糖去向的原因是(4)丙图中可表示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的产物依次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化合(5)在夏季晴天的正午,玉米叶片固定14 2 物和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上。 Ⅱ.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B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是(正、负或零) ____________电位。 (2)如果用食物刺激甲图中A.则E分泌胃液,此反应为___________ (条件/非条件)反射。 (3)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__________ (填标号)。 (4)乙图是甲图中①的一段,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a—b之间会产生的膜外电流,其方向是_______;电流计c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_________ (填” 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5)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下图),从而测量出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速度。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计划 生物学科的学习特点 生物作为高考理科综合中的一门学科,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用生物学知识来说,学习就是建立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是需要强化的,因为总有些不可避免会遗忘,所以在考前的突击,是有很好效果的。 生物学科的内容要求记忆的比较多,遗忘性也比较大。在复习时可以查找知识上的盲点,有针对性的复习,并编织好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对知识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点特别多又特别杂,主干的知识又非常重要,所以考生在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重点知识重点读。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近几年来生物的重点内容主要集中在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与变异、生态等主干知识章节中,这些知识点需要重点掌握。 生物学科知识在高考中的要求 高考考试说明中对生物学科要求:“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高考题目年年有变化,但考查考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没有变化。从试题来看,高考有些试题直接来源于教材。复习要回归教材,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一定要扎实、准确、熟练,准确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基础知识学好了,复习时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 生物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所以考生在读书时应特别注意教材中对生物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的描述。在考试时用准确的生物

学术语回答描述,最好能够做到用教材的描述答题——“知识回归考纲、描述回归教材”。 生物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实验与探究能力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实验与探究能力包括能独立完成生物课本上的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如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现在的高考,与以前的高考不同,以前的高考记忆的内容多,而现在的高考题却是以知识的运用为主,因此,要在高考中获得高分,死记硬背是肯定行不通的,要进行适度训练。通过训练,可以检查知识的漏洞,检查知识的熟练程度,并且能学会一些解题技巧。通过训练,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同样,通过训练,能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因此进行适度训练有必要,但一定要记住:训练要适度,题海战术有害无益。在平时应适度进行一些这方面的训练,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获得相应的能力。生物实验题在高考中几乎年年出现,分值也越来越大。生物考试成绩差距较大,主要是因为实验得分率相差较

高考生物实验专题复习(完整版)

高考生物实验专题 【知识联系框架】 【重点知识联系与剖析】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学的基础理论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实验的重视和复习是高考复习的重要一环。从对近几年上海、广东的高考生物试卷和全国的理科综合试卷分析中发现:有关实验能力的试题,从所占的比例来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从题目设计的认知层次来看有逐渐提高的趋势;从覆盖的知识范围来分析,有涉及高中课本内的知识,也有不涉及高中所学的内容,所要验证的生物学事实是由题目提供的;从知识内容分析,试题涉及生物学基本原理、概念、解剖和生理知识。实验目的、材料的使用、实验操作、方法步骤、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设计和结果预测等多个方面。 一、按照认知层次设计实验试题 从设计实验试题的认知层次分析,一般分为3个层次:识记、理解和综合运用。 1.识记层次的实验试题 一般都是以高中生物教材上的内容作为命题的基本素材,不要求考生有一个复杂的推理过程,只要求学生能在问题情境中识别它们即可。 如:(1995年上海高考试题)通过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结果在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为(A) 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B.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 C.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D.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 这道题只要求学生对已做过的实验结果进行回忆,即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2.理解层次的实验试题 一般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的推理,才能导出正确的实验步骤或实验结果。 如:(1995年上海高考试题)将制作的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细胞的透明度较大,为便于观察,应采取下列何种措施(A)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学法指导

2014级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学法指导 高三生物组 同学们,紧张而漫长的一轮复习已经结束。一轮复习时间跨度长,重在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在一轮复习中我们把目标定位在梳理课本知识,加强和巩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上,但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一般不跨章节复习,前后知识也没有进行联系,再加上复习时间又长,所以导致不少同学复习着后面的知识同时又忘着前面的。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一下二轮生物复习: 一、第二轮复习的方法和策略 针对同学们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特制订了第二轮复习的方法和策略 1、进一步夯实基础 高考命题的突出特点是“注重基础,重视能力”,常常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在高考中很难遇到做过的原题。高考题虽然都是思路新颖、考查逻辑推理能力的试题,但对能力的考查也离不开教材,而且在考试命题要求中也指出: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能否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所以注重教材、抓好基础是复习的根本;灵活运用,提高技能是学习的目的;应对高考,提高分数是圆梦的前提。 因此同学们要回归教材:阅读前言和小结,减少知识漏洞;阅读正文,画出关键,减少易错易混点,减少错别字;浏览辅助资料,关注了生物热点前沿。总之再次回扣教材,可以熟练掌握生物学主干知识、生物学术语、名词概念、结论性语句、经典实验原理、研究方法等,减少会而用词不当造成的失分。 2、构建知识网络,提升能力 知识网络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通过多维度的联系所构成的开放性知识系统。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联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 因此同学们应该完成对每个模块概念图的构建,然后再通过列表法、辐射法、分支法、注释法等对概念图进行拓展延伸,使孤立的知识点串联到一块,形成知识网络。在应用的时候做到呼之即出,用之即来,为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条件。 3、研究易错题,突破得分瓶颈 做错的题中错点必然是自己知识、思维、技巧等的盲点,研究错题能更快地查漏补缺、更深刻地理清思路、更直接地提高技巧和克服过失。所以纠错是提升解题能力的捷径。其实,纠正错题并不难,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认真收集错题,建立错题集。方法有错题本法——用专用笔记本摘抄自己的错题;试卷标记法——在试卷上用红色标记自己的错题,写好反思及解答此题的要点,并编号整理好试卷;裁剪法——将试卷的错题剪下来,贴在错题本上。

高三生物复习专题生物实验专题

高中生物实验概述 知识要点 1、高中生物观察类实验考点整理(显微镜使用,核酸、细胞器、有丝分裂观察等实验); 2、高中生物提取与鉴定类实验考点整理(物质鉴定、色素提取等实验); 3、高中生物调查类实验考点整理(遗传病调查、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等实验); 4、高中生物探究类实验考点整理(酶、半透膜、植物激素等实验、控制变量法)。 基础突破 考点整合一:观察类实验 1.显微镜相关的知识 (1)观察:高倍镜使用要诀——先低后高,找移转调 低——找: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图像,并调节至清晰。移:将观察点“移”到视野中央。 高——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调”节细准焦螺旋及光圈,使图像清晰。 (2)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及细胞数目的关系归纳 ①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②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与玻片距离越远。 ③低倍镜下视野中:细胞数多、细胞体积小、视野明亮。 高倍镜下视野中:细胞数少、细胞体积大、视野较暗。 ④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3)视野中异物的位置判断 只有三种可能——在载玻片的标本上、在目镜上、在物镜上。判断方法如下: ①移动玻片:污点随载玻片的移动而移动,则其位于载玻片的标本上。 ②换目镜: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目镜后消失,则其位于目镜上。 ③换物镜: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目镜后不消失,但换物镜后消失,则其位于物镜上。

2.实验归类 说明:(1)以上实验除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使用低倍镜即可外,其余均需使用高倍镜。 (2)鉴定类实验中的“脂肪的切片法鉴定”、探究性实验中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都需用显微镜观察。 3.注意取材问题 (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不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就几乎不含DNA.RNA);(2)不能用观察叶绿体的材料来观察线粒体(叶绿体中的色素颜色会掩盖健那绿染色后的颜色变化);(3)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时,应注意观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长方形的细胞可能是根尖的伸长区或成熟区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4)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所选的材料可以是动物的精巢和植物的雄蕊,而不宜选用动物的卵巢和植物的雌蕊(雄配子的产生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的细胞); (5)观察叶绿体时,若选用菠菜叶则取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大而数目较少);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应选取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的液泡)。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生物实验设计教案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专题复习生物实验设计教案 一. 教学内容 生物实验设计 二. 学习重点 了解有关高考生物实验设计的题型,一般的解题方法。 三. 学习过程 (一)考试说明 要求考生能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包括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所谓设计型实验题,就是题目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现象,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况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二)生物高考实验设计基本题型 1. 续写实验步骤的题型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已经提供了比较多的信息,基本上划定了答题的模式,目的明确,前面的方法步骤等信息已为续答作了铺垫,只要明确题目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然后设计对照组,再根据有关原理分析,一般就能比较正确地写出答案。 2. 评价和纠正给定的实验步骤的题型 试题中既有合理成分,又有不合理成分,干扰因素较多,要求在吸取原有设计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这表面上是考查对实验设计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实质上是全面检测设计生物学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还考查考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水准。 3. 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题型 这类题型是与研究性学习相配套的,要求学生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过程有所体验,考查的过程性要求主要体现在课题的选择及理由阐述、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研究成果的类型选择等。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发挥个性特长。 (三)生物实验设计题应对策略 1. 生物高考实验设计的三种题型虽然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在答题中却有共同点,先要认真研究课题,找出其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其次是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捕获手段,最后再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在注意实验步骤关联性的前提下表达实验的方法步骤。在实验方法和步骤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变量控制。 2. 重视课本实验的复习。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了,要求“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这一要求,在2003年高考中也得到了体现,如第33题,考查的就是对课本实验的理解。 3. 挖掘课本知识点中所蕴含的实验因素。生物学的每一个知识结论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都包含培养实验能力的基点,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多挖掘知识结论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涉及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光的部位、反应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与功能 【主要知识点梳理】 【习题巩固】 1.如图是组成生物体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e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 H、O、N B.f1、f2、f3……f n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具 有多样性 C.①②⑤分别指:糖原、淀粉、蛋白质 D.③和④的单体是核苷酸

2.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脂肪的检测需要使用显微镜 B.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中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到50~65 ℃ C.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方法不相同 D.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均不相同 3.关于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真核生物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外膜、内膜、基质和基粒上 B.与真核生物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的内膜、基质中 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内膜、外膜和基质,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D.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均有叶绿体 4.动物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与其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光面内质网上有酶的分布 B.磷脂双分子层中的任何一层都是生物膜 C.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D.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糖脂和胆固醇等 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中合成的mRNA进入细胞质要跨过2层膜 B.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要跨过0层生物膜 C.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要跨过4层生物膜 D.乙醇和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6.下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温度只影响图中②和③过程的速率 B.吞噬细胞通过④过程吞噬病原体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① D.生长素极性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是③ 7.在新榨取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将成熟的花生种子的子叶做成临时切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橘黄色的颗粒;向新鲜豆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豆浆呈紫色;向马铃薯匀浆中滴加碘液呈现蓝色.上述实验现象证明梨汁、花生种子的子叶、豆浆和马铃薯中主要含有的有机物依次是( ) A.葡萄糖、蛋白质、脂肪、淀粉 B.糖类、蛋白质、淀粉、脂肪 C.淀粉、脂肪、蛋白质、淀粉D.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 8.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淀粉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B.糖原、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都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有机物 C.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体内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共同的终产物 D.在豌豆根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 9.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A. C、H、0;C、H、O、N;C、H、O、N、P B.葡萄糖、蛋白质、DNA 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麦芽糖、多肽、碱基 10.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 A.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11.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2020高三生物实验专题综合练习

一、实验改错题 1.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 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材料用具:略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甲鼠用一定的方法破坏其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可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 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②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 (1)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把它指出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有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并说明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调节体温的中枢,下面给出了四张坐标曲线图,表示小白鼠的 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的耗氧量或酶的反 应速率)。则符合甲鼠生理状况的是_______ ;符合乙鼠生理状况的是_______ 。 (4)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调节体温的中枢,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一方面可通过下丘 脑的调节作用,引起小白鼠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 同时还可促进有关腺体的分泌活动,使___________________ 的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 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此可见小白鼠对体温的调节属于_______ 调节。 (5)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预测甲鼠被破坏了下丘脑后,与乙鼠相比较,除了体温不能保持相 对恒定之外,在实验中还能直接观察到哪些异常生理现象或症状? (至少写出两项)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实验分析题 2.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酸,能专一催化1 mol谷氨酸分解为1mol r-氨基丁 酸和1 mol CO2。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mol/L、最 适温度、最适pH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图1和图2。 图1产物CO: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图2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曲线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实验板块综合练Word版含解析

[实验板块综合练] 1. (2018江苏常州田家炳中学调研)如图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 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 请仔细观察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锻转运向物质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事实。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________________ 。 ⑵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吸收明显减少,但K J C6H12O6的吸收不受 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___________ 的活动。 (3)柽柳是泌盐植物,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柽柳幼苗,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J K +的溶 液中。 第二步: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实验结论: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两组植株对Ca2+> K +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 透过生物膜”,这一事实充分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甲]磷脂分子,磷脂分子为脂质。⑵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吸收明显减少,但对KS C6H12O6的吸收 不受影响,说明不受能量的限制,证明该毒素抑制了转运Ca2+的[乙]载体蛋白的活动。(3)① 根据实验目的,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主要区别是是否需要ATP,故ATP(细胞呼吸条件) 为自变量,吸收速率为因变量。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抑制有氧呼吸。一段时间后 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Ca2S K +的吸收速率。②若两组植株对Ca2J K +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都不需要ATP,为被动运输。若两组植株对Ca2+> K +的吸收速率表现为甲组明显大于乙 组,则说明需要ATP ,为主动运输。 答案:(1)甲磷脂分子(2)乙载体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