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与交换平台功能要求.

数据采集与交换平台功能要求.
数据采集与交换平台功能要求.

一、数据交换平台的主要功能

运用数据交换平台,主要是为了适应信息共享的发展趋势,具有内部不同业务系统间、内部与外单位不同业务系统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功能。内部各业务系统间如:地税系统与财政系统;内部与外部业务系统间如:地税与工商、银行、社保、质监、土管、城建等。数据交换平台的建立应为今后业务系统的升级、扩展提供基础平台,大大缩短并减少管理系统的开发、部署周期和投资。

数据交换平台,提供定义和配置内部数据集成与协同的方法,对每次数据交换请求,能根据数据报特征计算与之相匹配的数据路由,并按数据路由的定义次序依次调用相应的数据处理服务,从而实现不同数据库间的数据与信息共享。

二、数据交换平台的主要功能要求

1、支持主流硬件厂商的硬件平台及操作系统平台,支持IBM AIX, HP UX11以更高版本,其他主流的UNIX或LINUX操作系统;支持多种客户机访问模式,如Java、Delphi、C++Builder、Visual C++、Visual Basic、PowerBuilder、C#、ASP、PHP等。

2、数据交换平台能集中管理、控制各交换结点间数据交换规则和路径。提供数据交换全过程的配置方法,实现、松耦合零编程、强扩展的目标。

具体配置交换任务时,从前置机数据包(或数据库到各应用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及分发均可自定义。针对不同的交换任务,可自行定义数据采集、业务逻辑处理、数据存放等多个步骤。其中业务

逻辑处理应以SQL语句或存储过程的形式体现,并嵌入到数据交换过程。中间交互过程和数据对象均应透明。在联网业务变化时,只要通过常用的数据库编程,即可完成任务的新增和修改,不需要掌握相关的编程技术,进行任务编程和编译发布。

3、数据交换平台对外部数据交换采用前置联网服务器方式。联网前置机能与主流中间件产品进行直接联接,支持多协议接入,如SOCKET、TUXEDO、MQ、

TCP/IP、FTP、NOTES等。联网时可根据接入点情况,通过联网属性定义(无需编程完成联网的要求。同时还需要提供采用FTP或邮件形式进行数据交换的技术手段。最大程度降低接入点的成本投入,保证扩展的便捷性和兼容性。

4、平台必须支持主流的数据库,如Oracle、Sybase、SQL Server 等,支持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集成与协同,并保证多数据库(异构或同构之间的全局事务一致性。具有数据同步/异步调用和交易冲正机制等功能。针对不同数据库分别提供相匹配的高效数据处理引擎;支持多结果集的数据处理,支持对多媒体等多种数据格式的读取、更新等处理能力。

5、数据交换平台,能支持64位技术;能与64位版本的数据库系统集成。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可提供一致的缓冲区、消息的持久化;具有交易的调度功能,支持路由规则的动态变更;支持提供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多种通讯方式:会话、广播通知、管道、发布/订阅;提供多种接收通知消息的机制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联网报文采用字符串报文、二进制流、XML格式报文、文件等形式。

6、数据交换平台能支持不同地域的服务器进行服务端连接,能够进行连接策略和加密的配置;支持跨越广域网的服务器间进行透明的请求转发和内容依赖路由机制;提供服务器间的连接保持机制,保证连接不会因为短暂的空闲被断开;提供网络传输压缩功能,以减少应用在网络上的传输量,压缩功能必须是可配置的,对应用透明。

7、数据交换平台要提供多种高可用性,能够在服务节点间进行请求转移;支持在单机模式和多机模式下,提供多种不同的负载均衡算法,包括轮训、权值等;支持有计划的停机,提供工具将业务组件迁移到其他节点,对节点维修后,可以将原有组件迁回,并正常运行。

8、数据交换平台必须具备事件触发、定时任务、数据触发(当某些敏感数据发生变化时主动触发数据交换的发起数据交换请求的技术性能。数据触发服务,即数据交换过程中,可根据特定情况进行特殊处理的服务(如业务高峰期间,外单位向交换平台发送了大批量数据处理请求,为了保证内部核心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交换平台接收请求后并不及时处理,而是在业务空闲期再响应外单位请求。等

9、数据交换平台,应具备完善的日志管理机制。对交换任务全过程进行监控和日志管理。具备直观、详细的运行与状态日志,同时还具有日志分析功能,帮助用户调整优化平台运行性能。

三、数据交换平台的性能要求

1、对简单的实时交易,数据交换平台能在1秒内完成交易从接受请求到处理完成。

2、数据交换平台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10万次以上的连续请求

处理无故障。

3、对实时或批量的数据交换业务请求予以响应,支持至少10个并发请求的响应,具备大并发量处理机制,支持实时与批量数据的均衡调度。

4、对大数据包的处理,记录量在100万条左右,能在10分钟以内完成交易从接受请求到处理完成。

5、运行环境说明如下:

⑴网络环境:2M光纤网

⑵数据交换平台服务器配置:

System Model:IBM,9113-550

Number Of Processors:4

Processor Clock Speed:1502MHz

CPU Type:64-bit

Memory Size:7744MB

Good Memory Size:7744MB

Operate System:AIX5.3.0.0

⑶地税方前置机配置:

操作系统:Microsoft(RWindows(RServer2003,

Enterprise Edition

操作系统版本:5.2.3790Build3790

系统制造商:Dell Inc.

系统型号:PowerEdge2950

系统类型:X86-based PC

处理器:4CPU(x86Family6Model15

Stepping6GenuineIntel~1595Mhz物理内存总量:2,047MB

可用的物理内存:1,389MB

⑷针对上述涉及的业务逻辑举例如下:

将工商局的业务库数据交换到地税业务库中。从工商局取到前置机上的1000条记录称为结果集A,将地税业务库中的行业对应表称为结果集B。结果集A中的HYBM需要转换成结果集B中HYBM。结果集B字段HYBM_GS是结果集A的外键。最后将转换后的结果集按表C的数据结构存入表C。

结果集A格式如下:

QYNM QYMC JJXZ HYBM……

1390000125*********10……

结果集B格式如下:

HYBM HY HYBM_GS……

1制造业10……

2纺织业20

存到表C的结果如下:

QYNM QYMC CZRQ HYBM……

1390000125*********1……

⑸数据库说明:

工商局业务数据库为Oracle,对外联网模式采用Socket技术。地税局业务数据库为Sybase。

四、其它要求

1、本项目必须有1个以上(含1个数据交换项目案例或类似项目成功案例(2006年1月1日以后;

2、负责提供数据交换平台涉及整合其他公司的中间件,中间件的最终用户为采购单位;

3、提供数据交换平台的三年免费维护和升级,终身维护等良好的服务。免费服务期满后,提供终身维护等良好的服务承诺;

4、在服务期内,能协助采购方编写业务逻辑存储过程;

5、服务响应时间。帮助热线与服务:服务时间:7×24; 响应时间:1 小时给予解决方案; 紧急支持服务:服务时间:7×24;响应时间:1 小时给予解决方案;2 小时到达湖州现场;

6、成交供应商负责系统的安装、调试、验收、培训;

7、成交供应商应自行承担选派专业人员的住宿、就餐和交通等费用;

8、成交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必须符合谈判文件及其竞标文件规定的要求,如有不

符,采购人可以无条件退货,造成的损失由成交供应商承担; 9、成交供应商必须有可靠的售后服务保障服务点,能提供正常的技术服务。(提供湖州市本地化服务的,以本地化服务公司协议为准);

数据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1. 概述 在我国,政府职能正从管理型转向管理服务型,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部门宏观管理、综合协调的职能,如何更加有效地向公众提供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打破信息盲区、加强廉政建设 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部门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十五”计划纲要要求“政府行政管理 要积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进程”。各级政府、行政管理部门都面临着利用 信息技术推动政务工作科学化、高效率的新局面。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发展,政府拥有越来越多的应用数据,如何建立政府信息资源采集、处理、交换、共享、运营和服务的机制和规程,实现分布在各类政府部门和各级政府机关 的信息资源的有效采集、交换、共享和应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更高级的阶段和核心任务。 信息资源只有交流、共享才能被充分开发和利用,而只有打破信息封闭,消除信息“荒岛” 和“孤岛”,也才能创造价值。目前各级政府都在进行政务资源数据的“整合”,但“整合”什么? 如何“整合”?“整合”后做什么?将是摆在政府各级领导面前的首要问题。 北京华迪宏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凭借自身丰富的电子政务建设经验、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优势,为各级政府机构的实际需求提供了政务资源整合的综合解决方案——华迪宏图数据共享 交换平台。 2. 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华迪宏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总体框架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华迪宏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交换体系共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安全和标准体系、网络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中心、共享交换平台、应用层和展示层。 (1)展示层 通过建立综合信息集成门户系统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用户界面,信息和应用通过门户层实现统一的访问入口和集中展现。 (2)应用层

数据采集系统简介研究意义和应用.doc

一前言 1.1 数据采集系统简介 数据采集,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集信息的过程。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微处理器)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该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基于TLC549模数转换芯片和单片机的设备,可以把ADC采集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微处理器的简单处理而交予数码管实现电压显示功能,并且通过与PC的连接可以实现计算机更加直观化显示。 1.2 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意义和应用 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今天,数据采集的在多个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它是计算机与外部物理世界连接的桥梁。利用串行或红外通信方式,实现对移动数据采集器的应用软件升级,通过制订上位机(PC)与移动数据采集器的通信协议,实现两者之间阻塞式通信交互过程。在工业、工程、生产车间等部门,尤其是在对信息实时性能要求较高或者恶劣的数据采集环境中更突出其应用的必要性。例如: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各行业中,常常利用PC或工控机对各种数据进行采集。这其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如液位、温度、压力、频率等。现在常用的采集方式是通过数据采集板卡,常用的有A/D 卡以及422、485等总线板卡。卫星数据采集系统是利用航天遥测、遥控、遥监等技术,对航天器远地点进行各种监测,并根据需求进行自动采集,经过卫星传输到数据中心处理后,送给用户使用的应用系统。 1.3 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TLC549的工作时序控制,常用的单片机编辑C语言,VB 串口通信COMM控件、VB画图控件的运用等。 本课题研究目的主要是设计一个把TLC549(ADC)采集的模拟电压转换成八位二进制数字数据,并把该数据传给单片机,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在实验板的数码管上实时显示电压值并且与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示波器连接,实现电压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报告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报告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平台数据分析报告 二○一一年十月 平台数据分析报告 一、办学基本情况综述 通过对学院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分析,可以看到,学院从建校至今,共设置了39个高职专业,2010年招生34个高职专业,2011年计划招生36个专业。共有8届毕业生,截止2011年8月31日,学院在校生数11242人。 表1办学基本条件统计表 践场所占有面积平方米;生均学生宿舍面积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新增设备比例%;生均纸质图书册、电子图书;生

均年进书量册;百名学生教学用计算机台;百名学生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个。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5人,校内兼课人员56人,校外兼职教师141人,校外兼课教师42人,学生与教师(折合后)比:1。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对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的标准,学院在生均占地面积、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学生宿舍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值以及生师比、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和新增生均图书量、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等方面已符合国家的要求,说明目前学院这些方面已能够满足办学的需要。 此外,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学院生均纸质图书距离80册的标准尚有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不断改善。 二、对专项数据的分析 (一)院领导班子情况分析 截止2011年8月31日,院领导共8位,2人具有党政行政工作经历,6人长期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大学本科以上学历7人,专科学历1人;高级职称7人。平均年龄岁。平均兼课量学时,听课次,走访学生寝室次,走访校外实习点次,参与学生社团文体活动次。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设计方案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 设计方案 1.1应用场景 ?场景一:电子业务统一平台与其它单位的信息交换 由于各单位信息化进程不同,特别是一些垂直管理单位已经建立起了自己专门的网上办公系统,这些单位如果要接收市公文,都必须通过手工录入,无法进行信息的自动交换,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结合简单的接口开发,能使市电子业务统一平台与已有业务系统之间实现信息的自动对接和交换,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场景三:基础信息库 基础信息库包括:人口基础信息库、企业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基础信息库、地理基础信息库。这些基础信息是**重要的信息资源,但这些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独立存储,信息不全,也不具备权威性. ?场景四:领导决策支持 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各级**的重要理论指导依据,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求有科学的决策,正确的决策需要有科学准确的数据作为支撑,但现阶段大量的数据分散在各个单位业务系统中,各自通过纸质进行报送,一方面这些数据缺乏准确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不同单位数据之间无法产生在的联系,不利于正确的决策。要建立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自动从各单位系统中采集数据,然后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比如房地产,涉及国土、税务、房管、银行、运输、电力等。利用数据交换平台可很好的从不同系统中采集信息,使开发者不需要关心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问题,只需要解决与决策有关的业务问题。 ?场景N:…… 随着电子业务的深入,数据交换平台的利用会越来越多,好比是经济发展需要修建高速公路一样……

1.2术语介绍 (1)企业基础信息 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涉及到企业注册登记、变更、注(吊)销、年检、税务登记、组织机构代码登记等业务容的基础信息,具有跨部门共享需求的特征。 (2)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 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之间进行企业基础信息交换的通讯、传输与管理系统。 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是指成熟的应用集成和数据交换中间件产品。 (3)交换前置机 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中与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交换节点进行信息交换连接的交换前置服务器。 (4)信息交换桥接 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业务应用信息库与前置交换信息库之间信息安全交换的连接通道。 (5)企业基础信息库 存储、管理企业基础信息的数据库。 (6)前置交换信息库 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与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平台之间共享信息双向交换的中转数据库。 (7)业务数据库 业务数据库是指各个委办局保存业务数据的数据库,运行在委办局的网中。如税务部门的税务征管数据库,工商部门以“经济户口”为主要容的工商业务数据。 (8)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是指本项目开发的部署在各委办局节点前置机上的桥接系统、中心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比对和整合系统等应用的总称。 (9)中心数据管理系统 中心数据管理系统是指本项目开发的实现交换数据查询和管理等功能的应用系统。 (10)数据比对整合系统

野外数据采集与巡护信息系统

5.5.1.2 野外数据采集与巡护信息系统 5.5.1.2.1 需求分析 野外考察是获取数据资源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免受 人为破坏和开展大熊猫等物种的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卧龙及周边其它大熊 猫自然保护区每年都需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野外调查,以获取物种分布和人 为干扰等数据。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调查分为野外监测和野外巡护,获取的数据 包括动物生境信息、大熊猫粪便咬节、样线调查、竹子样方和植被样方等。 目前,卧龙以及其它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调查数据获取方式是科研人 员提前准备好一定格式的纸质报表,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手写录入。待回到办公 室后,再将获取的数据录入计算机系统。这种方法的缺点:(1)需要录入两次,效率较低,而且容易出错;(2)实时性差;(3)格式不规范;(4)无法集成采集多信息源(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5)纸质材料在野外环境下容易破损和丢失,不便保存,也影响到数据的有效长期保存。另外在卧龙保护区 的保护和科研工作中,都要进行野外巡护,通常来说工作人员都是携带相关的 设备去野外进行调研,然后记录下这次野外巡护过程中经过的地点,在这些地 点拍的照片或者记录的信息,作为这次巡护过程的信息保存下来。目前这种记 录过程都是靠人工完成,而且无法把巡护的路径和照片等信息进行自动集成整合,实现野外巡护多源信息的自动化集成和保存。所以需要一套野外观测数据 的自动化采集与巡护信息系统。 5.5.1.2.2 标准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 17942-2000)》 《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GB/T 18315-2001)》 《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 部分(GB/T 1794.1-2000)》 《软件工程术语(GB/T 11457)》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8566)》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 8567)》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 12504)》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 12505)》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CADCSC)》 5.5.1.2.3 建设方案 野外数据采集与巡护信息系统主要是根据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野外监测和巡护的需求,能够动态定制数据采集信息,在野外考察过程中通过携带的移动 设备实现数据的数字化采集,并能够将采集到的科学数据通过网络或者存储卡自动导入后台数据库系统中。同时实现巡护路径和巡护信息获取与保存、无缝集成和可视化展现,实现保护区巡护信息的有效管理,为巡护工作提供参考,更好的促进保护工作。该系统应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1)野外数据采集: 1)基础数据维护:维护野外采集点的信息。 2)采集任务管理:生成采集任务,并将其发送到采集终端上。 3)采集数据管理及分析:接受采集到的信息,并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分析和管理。 4)身份认证:完成野外作业人员的身份认证管理。保证调查结果真实有效。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填报指南(一) 评建办咨询电话 综合楼304 8715(1850)朱晓峰张磊 综合楼302 8715(1858)殷锐

一、 注释 例一 (一) 注释类别一 1. 院校名称若同时使用两个以上院校名的请一并填写。 2. 建校时间指院校独立设置具有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资格的时间(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时间)。 3. 建校基础指高职学院的筹建基础,具体包括哪几所学校。 4. 举办方(单一选项):省级政府/地市级政府/行业/企业/其他 5. 院校性质(单一选项):公办/民办 6. 院校类别(单一选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综合 7. 立项部门(单一选项):国家/省/未立项 8. 每位院校领导信息占一行。 9. 性别(单一选项):男/女。 10. 每兼一门课即填一行

11.一体化教室是指兼具理论教学与动手能力培养功能的教室。(有待学院相关部门认定) 12.每个校内实践基地(含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填一行。 13.主要面向专业填制不超过5个。 14.支持部门(单一选项):国家/省 15.社会(准)捐赠设备值泛指社会各方的捐赠,包括为学校所用,不为学校所有的可称为“准 捐赠”的仪器设备等;实物资产折算为资金统计。 16.大型设备指单价≥5万元的设备。 17.所列主要项目一般不超过5项。 18.专职管理人员,当其承担多个实验实训室管理时,以某个实验实训室为专职,其它都为兼 职。并在填写是表明“兼”。(有别于指导实训的教师) 19.每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填制一行格。其它校外教育资源,可以用“补充说明”形式表达。 20.是否有住宿条件(单一选项):是/否 21.基地是否发放学生实习补贴(单一选项):是/否 22.级别(单一选项):省/市 23.部门(单一选项):中央部委/省市部门/行业/企业/其他 24.日常教学经费包括实验实习费、教学仪器维修费、教学差旅费、资料讲义费、体育维持费 和聘请兼职教师费等。 25.校内专任教师可包括正式签约聘用的非在编的全职教师。 26.学历(单一选项):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学/专科/专科以下 27.学位(单一选项):博士/硕士/学士 28.专业特长指教师在专业领域某一方面的优势和专长。 29.专业技术职务指教师获得的人事部门认定的职称,包括教师系列职称、工程系列职称、研 究员系列职称等;B1.技术职务等级(单一选项):高级/中级/初级。(原中专的高级讲师也可计入高级职称人数,改制超过6年的高级讲师不再计入。) 30.职业资格等级指教师获得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其他部委、行业、企业等颁发的各类职 业资格证书。各类技能证书也在本栏填写。 31.本学年所授课程全部列出 32.是否为专业带头人(单一选项):是/否(有待学院相关部门认定) 33.是否为骨干教师(单一选项):是/否(有待学院相关部门认定) 34.是否为双师素质(单一选项):是/否。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又具备下列条件 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⑴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

关于数据采集技术的内容

关键词:声卡数据采集MATLAB 信号处理 论文摘要:利用数据采集卡构建的数据采集系统一般价格昂贵且难以与实际需求完全匹配。声卡作为数据采集卡具有价格低廉、开发容易和系统灵活等优点。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开发背景,软件结构和特点,系统地分析了数据采集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在此基础上以声卡为数据采集卡,以MATLAB为开发平台设计了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本文介绍了MATLAB及其数据采集工具箱, 利用声卡的A/ D、D/ A 技术和MATLAB 的方便编程及可视化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卡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案,该方案具有实现简单、性价比和灵活度高的优点。用MATLAB 语言编制了相应软件,实现了该系统。该软件有着简洁的人机交互工作界面,操作方便,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功能扩充。最后给出了应用该系统采集数据的应用实例。 1绪论 1.1 课题背景 数据也称观测值,是实验、测量、观察、调查等的结果,常以数量的形式给出。数据采集,又称数据获取,就是将系统需要管理的所有对象的原始数据收集、归类、整理、录入到系统当中去。数据采集是机管理系统使用前的一个数据初始化过程。数据采集技术广泛引用在各个领域。比如摄像头,麦克风,都是数据采集工具。 数据采集(Data Acquisition)是将被测对象(外部世界、现场)的各种参量(可以是物理量,也可以是化学量、生物量等)通过各种传感元件作

适当转换后,再经信号调理、采样、量化、编码、传输等步骤,最后送到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或存储记录的过程。 被采集数据是已被转换为电讯号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水位、风速、压力等,可以是模拟量,也可以是数字量。采集一般是采样方式,即隔一定时间(称采样周期)对同一点数据重复采集。采集的数据大多是瞬时值,也可是某段时间内的一个特征值。准确的数据测量是数据采集的基础。数据测量方法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检测元件多种多样。不论哪种方法和元件,都以不影响被测对象状态和测量环境为前提,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数据采集含义很广,包括对连续物理量的采集。在计算机辅助制图、测图、设计中,对图形或图像数字化过程也可称为数据采集,此时被采集的是几何量数据。 在智能仪器、信号处理以及自动控制等领域,都存在着数据的测量与控制问题,常常需要对外部的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量进行采集。数据采集技术是一种流行且实用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信号检测、信号处理、仪器仪表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数据采集技术也呈现出速度更高、通道更多、数据量更大的发展态势。 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模拟量测量设备,其基本任务是把信号送入计算机或相应的信号处理系统,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处理。它将模拟量采集、转换成数字量后,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出所需的数据。同时,还可以用计算机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储存、显示和打印,以实现对某些物理量的监视,其中一部分数据还将被用作生产过程中的反馈控制量。

基于爬虫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

基于爬虫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 摘要:顾名思义像一个蜘蛛一样,在互联“网”上那么你需要把所有的网页都看一遍,那么我们怎么办你得从某个角落开始慢慢的爬取。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它成为了一个拥有成千上万信息的载体。如何高效的获取这成千上万的信息,最先出现的是搜索引擎,它作为一个人们日常查找互联网信息的工具的指南针和快速入口。随着信息的高速发展,它的出现也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返回了很多虚假和用户不相关的信息出来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定向的获取网页信息技术,即爬虫技术就产生了,他主要解决了3个大问题,对抓取的事物进行了定义和描述,对信息网页等进行了过滤,还有就是对地址的搜索策略,随着发展人们又发明了分布式爬虫技术,更加高效的获取数据。 关键词:爬虫;分布式爬虫;搜索引擎 Abstract:As the name suggests, like a spider, you need to see all the web pages on the Internet. So what do you have to start slowly from a corner, with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it has become a carrier of thousands of information, how to efficiently get the thousands of information, the first is the search engine, as a tool for people to find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tools and fast. Speed entranc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it still has some limitations, such as the return of a lot of false and unrelated information out of the user.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directional access to web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at is, the crawler technology is produced, he mainly solved 3 major problems, to grab things. A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on, filtering of information pages, and a search strategy for the addr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distributed crawler technology, and more efficient access to data Key words:Crawler; Distributed crawler; Search engine.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The Design Of 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STM3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指导教师 2013.3.31

摘要 本文是基于ARM Cortex-M3的STM32系列嵌入式微控制器的应用实践,介绍了基于STM32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数据采集系统是模拟域与数字域之间必不可少的纽带,它的存在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的重点是数据采集系统,而该系统硬件部分的重心在于单片机。数据采集与通信控制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数据采集与通信控制采用了单片机STM32来实现,硬件部分是以单片机为核心,还包括A/D模数转换模块,显示模块,和串行接口部分。该系统从机负责数据采集并应答主机的命令。输入数据是由现场模拟信号产生器产生,8路被测电压再通过模数转换器ADC0809进行模数转换,实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由上位机负责数据的接受、处理和显示,并用LCD数码显示器来显示所采集的结果。软件部分应用Keil uVision4通过C++编写控制软件,对数据采集系统、模数转换系统、数据显示、数据通信等程序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数据采集 89C52单片机 ADC0809 Keil uVision4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n application of STM32 series embedded ARM controller based on Cortex-M3 and it describes the hard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of the data on which based on signal-chip microcomputer .The data collection system is the link between the digital domain and analog domain. It has an very important function. The introductive point of this text is a data to collect the system. The hardware of the system focuses on signal-chip microcomputer .Data coll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use modular design. The data collected to control with correspondence to adopt a machine 8051 to carry out. The part of hardware’s core is STM32, is also includes A/D conversion module, display module, and the serial interface. Slave machine is responsible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answering the host machine.8 roads were measured the electric voltage to pass the in general use mold-few conversion of ADC0809,the realization carries on the conversion that imitates to measure the numeral to measure towards the data that collect .Then send the data to the host machine.the host machine is responsible for data and display, LED digital display is responsible display the data. The software is partly programmed with C++ of the Keil uVision4. The software can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whole system. It designs much program like data-acquisition treatment,data-display and data-communication ect. Keyword: data acquisition AT89C52 ADC0809 Keil uVision4 目录

数据采集系统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012届) 教学部:机电信息工程教学部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肖红杰 班级: 0801 学号 0812140106 指导教师姓名:杨韬仪职称讲师 2011年12 月10 日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1.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查阅文献资料,撰写1500~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近年来,数据采集及其应用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数据采集系统在各行各业也迅速的得到应用。如在冶金、化工、医学、和电器性能测试等许多场合需要同时对多通道的模拟信号进行采集、预处理、暂存和向上位机传送、再由上位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信号波形显示、自动报表生成等处理,这些都需要数据采集系统来完成。但很多数据采集系统存在功能单一、采集通道少、采集速率低、操作复杂、并且对操作环境要求高等问题。人们需要一种应用范围广、性价比高的数据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具有实现处理功能强大、处理速度快、显示直观,性价比高、应用广泛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智能家居等诸多领域。总之,无论在那个应用领域中,数据采集与处理越及时,工作效率就超高,取得的经济效益就越大。 数据采集系统的任务,就是采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信号,并送入计算机,然后将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显示或打印,以便实现对某些物理量的监测,其中一些数据还将被生产过程中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某些物理量。 数据采集系统的市场需求量大,特别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可用数据器为核心构成一个小系统,而目前国内生产的主要是数据采集卡,存在无显示功能、无记忆存储功能等问题,其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开发高性能的,具有存储功能的数据采集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高性能的电子芯片不断推出,为我们进行电子系统设计提供的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方便,单片机具有体积小、低功耗、使用方便、处理精度高、性价比高等优点,这些都使得越来越广泛的选用单片机作为数据采集系统的核心处理器。一些高性能的A/D转换芯片的出现也为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方便,无论是采集精度还是采样速度都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其中一些知名的大公司如MAXIM公司、TI公司、ADI公司都有推出性能比效突出的 A/D转换芯片,这些芯片普通具有低功耗、小尺寸的特点,有些芯片还具有多通道的同步转换功能。这些芯片的出现,不仅因为芯片价格便宜,能够降低系统设计的成本,而且可以取代以前繁琐的设计方法,提高系统的集成度。 数据采集器是目前工业控制中应用较多的一类产品,数据采集器的研制已经相当成熟,而且数据采集器的各类不断增多,性能越来越好,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在国外,数据采集器已发展的相当成熟,无论是在工业领域,还是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美国FLUKE公司的262XA系列数据采集器是一种小型、便携、操作简单、使用灵活的数据采集器,它既可单独使用又可和计算机连接使用,它具有多种测量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资源交换平台解决方案v1

方案概要 本方案主要描述湖南省政务资源交换平台的建设要求而制作的。方案充分结合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标准制订,针对政务资源交换平台的具体需求,利用Java EE应用开发技术、Webservice技术等,提供完整的设计方案。 方案共分为8章,其中: 第2章,项目背景,主要描述本项目的整体应用背景 第3章,需求分析,项目总体实施需求以及各个部分的需求进行了描述 第4章,总体设计,针对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详细说明了整个应用系统的架构以及各个应用子模块的功能,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应用流程。 第5、6、7章,分别对目录体系管理平台、交换体系管理平台、共享数据库建设等应用系统进行了设计。 第8章,对部门应用系统对接方式进行了设计。 项目背景 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服务与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

之一,以政务信息资源为基础,依托技术总体架构,通过提供目录服务,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作为基础设施与电子政务的业务应用相对独立,其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中的定位如图2-1所示。 图0-1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定位 依托国家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通过构建覆盖中央、省、市、县的多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技术总体架构,形成政务信息资源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信息共享模式,提供全国范围内跨部门、跨地区的普遍信息共享,方便用户发现、定位和共享多种形态的政务信息资源,支持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中心之间通过互访接口实现互联互通。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建设与应用以支持跨部门业务协同为目的,实现部门间横向按需信息交换与共享,满足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围绕跨部门的业务协同,以部门业务信息为基础,确定部门

野外数据采集方法

野外数据采集方法 野外数据采集包括两个阶段:控制测量、碎部点采集。控制测量的方法与传统的测图中的控制测量基本相似,但以导线测量为主的方式测定控制点位置。碎部点数据采集与传统的作业方法有较大的差别。这里主要介绍采用全站仪进行碎部点数据采集的两种方法。 一、测记法数据采集 碎部点的数据采集每作业组一般需要仪器观测员1人、绘草图领尺(镜)员1人、立尺(镜)员1~2人,其中绘草图领尺员是作业组的核心、指挥者。作业组的仪器配备:全站仪1台、电子手簿1台、通讯电缆1根、对讲机1副、单杆棱镜1~2个,皮尺1把。 数据采集之前,先将作业区的已知点成果输入电子手簿。绘草图领尺员了解测站周围地形、地物分布,并及时勾绘一份含主要地物、地貌的草图(也可在放大的旧图上勾绘),以便观测时标明所测碎部点的位置及点号。仪器观测员在测站点上架好仪器、连接电子手簿,并选定一已知点进行观测以便检查。之后可以进行碎部点的采集工作。采集碎部点时,观测员与立镜员或绘草图员之间要及时联络,以便使电子手簿上记录的点号和草图上标注的点号保持一致。绘草图员必须把所测点的属性标注在草图上,以供内业处理、图形编辑时用。草图的勾绘要遵循清晰、易读、相对位置准确、比例一致的原则。一个测站的所有碎部点测完之后,要找一个已知点重测进行检查。 二、电子平板数据采集 测图时作业人员一般配备:观测员1人、电子平板(便携机)操作员1人、立尺(镜)员1~2人。 进行碎部测图时,在测站点安置全站仪,输入测站信息:测站点号、后视点号及仪器高,然后以极坐标法为主,配合其它碎部点测量方法施测碎部点。例如电子平板测 绘系统中,常用的方法有极坐标法、坐标输入法,它们的数据输入 可以通过通信方式由全站仪直接传送到计算机,也可以采用设计友 好、清晰的图形界面对话框输入,如图6-31。 对于电子平板数字测图系统,数据采集与绘图同步进行,即 测即绘,所显即所测。 图6-31 碎部点测量输入对话框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报告

关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分析报告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标准化、制度化,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2015年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召开会议,对2015年填报要求认真学习和研究,对填报细节工作逐一落实,按照源头录入、规范采集的原则,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填报。以用好数据采集平台为依据,通过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来引导学院的内涵建设,规范学院各单位的日常工作,促进学院办学水平的提升。对各项数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了学院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尚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数据平台培训工作通知要求,我院精心挑选两名责任心强且技术过硬的骨干教师专门负责汇总各项数据。按照填报精神,我院分管院长亲自召开数据填报安排会议,要求各部门高度重视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统一思想,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充分理解新版数据平台中的各项指标内涵,从源头上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切实按照“独立、原始、及时、公开”的原则建设数据平台,充分发挥数据平台在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推进学院各项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院在使用和改进完善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过程中体会到:一是数据采集平台是我院实施人才培养工作动态监测,

及时发现问题,实现科学决策,进行宏观调控,实施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二是数据采集平台不能是应付评估才建设的临时工作,而应该是作为学院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重要部分,建立长效机制,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牵头单位,为学院的科学、规范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为学院决策提供依据。三是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我院发展的风向标,通过对自身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分析,我院能够较为清晰地掌握本校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便于高职院校实现教学质量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有利于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四是有利于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的专家组来我院进行指导时能够准确的指出我院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更有利于我院今后的发展。 我院建立健全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定期分析制度,充分发挥其对学院工作状态的反映和监控作用。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上的信息为引导,推进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等各项建设工作,不断培育特色,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逐步构建学院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机制。 通过对学院2014年—2015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分析,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教发[2004]2号),学院在生师比、实践教学场所、生均占有面积、生均图书量、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等方面已基本达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设题目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汇编语言+微型计算机技术
信息系
2012 年 8 月 28 日~2012 年 9 月 9 日

目录
目录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硬件设计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总体结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各部件端口地址设计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各部件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软件设计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总体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主要程序编写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系统调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调试环境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各部件的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调试方法及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总结与体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技术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协同平台设计

整合协同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从其它子系统中提取共享数据,并对多来源渠道的、相互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基于数据字典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组织,以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并避免数据冗余;以各种形式提供数据服务,采用分层次的方法对各类用户设置权限,使不同用户既能获得各自所需要的数据,又能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及共享数据的互操作性和互用性;维护基础信息、动态业务数据以及系统管理配置参数;支撑系统的网络构架、信息安全、网络管理、流程管理、数据库维护和备份等运维能力。整合协同平台根据功能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数据和共享数据的交换服务和路由流程管理,该部分是交换平台的基础,包括:静态交换数据、动态交换数据、图形数据及表格、统计资料等属性数据。 第二部分,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根据事先制订好的规范、标准,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传输操作。在接入中心平台时,应按系统集成要求设计系统结构,各类数据接口遵循系统集成规范。

第一章中心平台设计 1.1 平台功能结构 整合协同平台服务器是公共基础平台的核心部分,XMA整合协同平台提供一整套规范的、高效的、安全的数据交换机制。XMA整合协同平台由部署在数据中心和各业务部门的数据交换服务器、数据接口系统共同组成,解决数据采集、更新、汇总、分发、一致性等数据交换问题,解决按需查询、公共数据存取控制等问题。 各业务子系统都要统一使用XMA整合协同平台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和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各业务部门通过数据级整合或者应用级整合通过XMA 整合协同平台向数据中心提供数据,也通过XMA整合协同平台访问共享数据。 XMA整合协同平台的基本功能如下: 共享数据库的数据采集、更新、维护。 业务资料库、公共服务数据库的数据采集。 提供安全可靠的共享数据服务。 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 结合工作流的协调数据服务。

LMS-SCADAS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简介

数据采集系统 LMS SCADAS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 当今,产品的研发周期越来越短,用于产品性能测试的时间越来越少。在全 球的各个行业中,试验部门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要用尽量少的时间和资 源配合产品的设计与更新,完成尽可能多的试验任务。LMS SCADAS数据采 集系统能够保证完成各种类型的试验任务,并且其高性能、高效率的特点, 可以让试验工程师更充分地利用资源,同时完成多项试验任务,大大地缩短试验周期。 LMS SCADAS硬件以其卓越的性能和高度的可靠性著称,无论是进行试验室 测试还是现场测试都能保证最优的测试质量和精度。LMS SCADAS硬件与LMS https://www.360docs.net/doc/8514063702.html,b和LMS Test.Xpress软件无缝集成,可以快速完成所有的测试设 置,在保证最佳数据质量和精度的同时,高效地完成测试任务。正由于LMS SCADAS硬件具有如此多的优点,全球范围内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用户正在 使用LMS产品进行着测试工作,采集各种试验数据。 为您量身定制的LMS SCADAS解决方案——保证随时随地的完美表现 LMS SCADAS硬件的最大优点是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有多种型号可供客户选 择-从紧凑的便携式系统,全自动的智能记录仪,直至大通道数的试验室系统。LMS SCADAS硬件支持多种传感器,具有多种信号调理功能,是进行噪 声、振动、声学和耐久性等试验任务的理想前端。最重要的是,LMS SCADAS 注重多功能性,即可以作为一个移动的前端使用,也可以作为独立的记录仪 在外场使用。同时,LMS SCADAS硬件还为在恶劣条件下进行声学测试或耐 久性数据采集提供了统一的测试系统。 “LMS SCADAS系统注重于应用的多样性,使用户 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 ?通用的硬件平台,同时适用于试验室测试、外场测试,并支持记录仪模式,独立地完成数据采集 ?专业用于噪声、振动、声学和疲劳耐久性能测试

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法

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文件要求,认真做好我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称“数据采集平台”)的数据采集与上报工作,及时分析我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数据平台是运用现代数据信息管理技术,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以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从而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益,深化内涵建设。第三条通过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有序运行,实现其“统计汇总、反映现状,管理监控、促进规范,分析开发、提供决策”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组织机构设置 为确保做好数据采集平台的管理和使用,学院成立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公室,设在教育教学督导处。 各部门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具体分工按数据采集平台表格的特征归口负责,由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公室负责分工安排。

第五条职责 1.数据采集平台由学院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具体负责全院数据采集的组织工作,包括数据采集平台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对各部门报送的数据进行最终汇总、审核,形成总的分析报告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并负责上报省教育厅。 2. 各处室、二级学院、系(部)及有关单位指定专人(信息采集管理员,一般由办公室主任担任)负责本单位数据的采集、汇总和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数据填报格式的规范性、数据及字段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 3. 各处室、二级学院、系(部)及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本部门信息数据采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填报单位在完成初始数据的采集、汇总和审核后,连同电子数据报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公室。 4.各处室、二级学院、系(部)对相关条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报送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公室。 第六条数据采集工作实施工作责任制,纳入各部门工作目标考核。 第三章数据采集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数据采集时间 为确保数据采集时效性,各部门要及时更新数据。各部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