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复习题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复习题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复习题

关系数据库理论

第4部分关系数据库理论 复习习题与讲解资料 【主讲教师:钱哨】 一.考试大纲考点要求 1 了解关系模式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以及解决的途径。 2 掌握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的定义,能计算属性的封闭集,并由此得到关系的候选键。 3 掌握第一范式( 1NF )、第二范式( 2NF )和第三范式( 3NF )的定义,能判别关系模式的范式等级。 4 掌握关系模式的分解(规范到 3NF )的步骤、分解的原则和分解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 为了设计出性能较优的关系模式,必须进行规范化,规范化主要的理论依据是()。 A. 关系规范化理论 B. 关系代数理论 C.数理逻辑 D. 关系运算理论 2. 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每一个属性都是()。 A. 长度不变的 B. 不可分解的 C.互相关联的 D. 互不相关的 3. 已知关系模式R(A,B,C,D,E)及其上的函数相关性集合F={A→D,B→C ,E→ A },该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是()。 A.AB B. BE C.CD D. DE

4. 设学生关系S(SNO,SNAME,SSEX,SAGE,SDPART)的主键为SNO,学生选课关系SC(SNO,CNO,SCORE)的主键为SNO和CNO,则关系R(SNO,CNO,SSEX,SAGE,SDPART,SCORE)的主键为SNO和CNO,其满足()。 A. 1NF B.2NF C. 3NF D. BCNF 5. 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表示课程,P表示教师,S表示学生,G表示成绩,T表示时间,R表示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D={ C →P,(S,C)→G,(T,R)→C,(T,P)→R,(T,S)→R },关系模式W的一个关键字是()。 A. (S,C) B. (T,R) C. (T,P) D. (T,S) 6. 关系模式中,满足2NF的模式()。 A. 可能是1NF B. 必定是1NF C. 必定是3NF D. 必定是BCNF 7. 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全是主属性,则R的最高范式必定是()。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8. 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9. 如果A->B ,那么属性A和属性B的联系是()。 A. 一对多 B. 多对一 C.多对多 D. 以上都不是 10. 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可以有1个或多个,而主关键字有()。 A. 多个 B. 0个 C. 1个 D. 1个或多个 11. 候选关键字的属性可以有()。 A. 多个 B. 0个 C. 1个 D. 1个或多个 12. 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A. 不可再分 B. 可以再分 C. 命名在关系模式上可以不唯一 D. 以上都不是 13. 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表示课程,P表示教师,S表示学生,G表示成绩,T表示时间,R表示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D={ C →P,(S,C)→G,(T,R)→C,(T,P)→R,(T,S)→R },若将关系模式W分解为三个关系模式W1(C,P),W2(S,C,G),W2(S,T,R,C),则W1的规范化程序最

第7章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复习题

第7章关系规范化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关系规范化中的删除操作异常是指①,插入操作异常是指②。 A.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 B.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 C.应该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 D.应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 答案:①A ②D 2.设计性能较优的关系模式称为规范化,规范化主要的理论依据是。 A.关系规范化理论 B.关系运算理论 C.关系代数理论 D.数理逻辑 答案:A 3.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其每一属性都是。 A.互不相关的 B.不可分解的 C.长度可变的 D.互相关联的 答案:B 4.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解决关系数据库中问题而引入的。 A.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 B.提高查询速度 C.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 D.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答案:A 5.规范化过程主要为克服数据库逻辑结构中的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以及的缺陷。 A.数据的不一致性 B.结构不合理 C.冗余度大 D.数据丢失 答案:C 6.当关系模式R(A,B)已属于3NF,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它一定消除了插入和删除异常 B.仍存在一定的插入和删除异常 C.一定属于BCNF D.A和C都是 答案:B 7. 关系模式1NF是指_________。 A. 不存在传递依赖现象 B. 不存在部分依赖现象

C.不存在非主属性 D. 不存在组合属性 答案:D 8. 关系模式中2NF是指_______。 A.满足1NF且不存在非主属性对关键字的传递依赖现象 B.满足1NF且不存在非主属性对关键字部分依赖现象 C.满足1NF且不存在非主属性 D.满足1NF且不存在组合属性 答案:B 9. 关系模式中3NF是指___________。 A.满足2NF且不存在非主属性对关键字的传递依赖现象 B.满足2NF且不存在非主属性对关键字部分依赖现象 C.满足2NF且不存在非主属性 D.满足2NF且不存在组合属性 答案:A 10.关系模型中的关系模式至少是。 A.1NF B.2NF C.3NF D.BCNF 答案:A 11.关系模式中,满足2NF的模式,。 A.可能是1NF B.必定是1NF C.必定是3NF D.必定是BCNF 答案:B 12.X→Y为平凡函数依赖是指__________。 A.X

数据库设计理论

数据库的设计理论 第一节,关系模式的设计问题 一概念: 1.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集,用外键来表示实体间的联系,这样的数据模型,叫做关系数据模型。 关系模型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外延:就是关系或实例、或当前值。它与时间有关,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主要是由于元组的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引起的) 内涵:内涵是与时间独立的,它包括关系属性、以及域的一些定义和说明。还有数据的各种完整性约束。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分为静态约束和动态约束。 静态约束包括数据之间的联系(称为数据依赖),主键的设计和各种限制。 动态约束主要定义如插入、删除和修改等操作的影响。 通常我们称内涵为关系模式。 2. 关系模式:是对一个关系的描述,二维表的表头那一行称为关系模式,又称为表的框架或记录类型。 关系模式的定义包括:模式名、属性名、值域名和模式的主键。关系模式仅仅是对数据特征的描述。 关系模式的一般形式为R ( U , D , DOM , F ) R 是关系名。 U 是全部属性的集合。 D 是属性域的集合。 DOM 是U 和D 之间的映射关系,关系运算的安全限制。 F 是属性间的各种约束关系,也称为数据依赖。

关系模式可以表示为: 关系模式(属性名1,属性名2 ,……,属性名n ) 示例: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 当且仅当U 上的一个关系r 满足 F 时,r 就称为关系模式R(U,F)上的一个关系,R是关系的型,r 是关系的值,每个值称为R 的一个关系。 关系数据库模式: 一个数据库是由多个关系构成的。 一个关系数据库对应多个不同的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模式是一个数据库中所有的关系模式的集合。它规定了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 关系数据库模式可以表示为: S = { Ri < Ui , Di , DOM , Fi > | i = 1,2,…, n } 3. 关系子模式 关系子模式是用户所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外模式是关系子模式的集合。 4. 存储模式 存储模式及内模式。 关系数据库理论的主要内容: (1)数据依赖。数据依赖起着核心的作用。 (2)范式。 (3)模式的设计方法。 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数据库模式: (1)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泛关系模式:把现实问题的所有属性组成一个关系模式 泛关系:泛关系模式的实例称为泛关系。 泛关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a 数据冗余 b 更新异常, c 插入异常 d 删除异常。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练习题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 S Q L练习题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第3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一.单项选择题 1.SQL语言是▁▁▁▁▁的语言,易学习。 A.过程化 B非过程化 C.格式化 D导航式 B 2.SQL语言是▁▁▁▁▁语言。 A.层次数据库 B.网络数据库 C.关系数据库 D非数据库 3.SQL语言具有▁▁▁▁▁的功能。 A.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 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 4.SQL语言的数据操纵语句包括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等。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使用最频繁的语句是▁▁▁▁▁。A.SELECT B.INSERT C.UPDATE D.DELETE 5.在关系代数运算中,五种基本运算为▁▁▁▁▁。 A.并、差、选择、投影、自然连接 B.并、差、交、选择、投影 C.并、差、选择、投影、乘积 D.并、差、交、选择、乘积 6 .SQL语言中,实现数据检索的语句是▁▁▁▁▁。 A.SELECT B.INSERT C.UPDATE D.DELETE 7.下列SQL语句中,修改表结构的是▁▁▁▁▁。 A.ALTER B.CREATE C.UPDATE D.INSERT 第8到第11题基于这样的三个表,即学生表S、课程表C和学生选课表SC,他们的结构如下: S(S#,SN,SEX,AGE,DEPT); C(C#,CN); SC(S#,C#,GRADE) 其中:S#为学号,SN为姓名,SEX为性别,AGE为年龄,DEPT为系别,C#为课程CN为课程名,GPADE为成绩。 8.检索所有比“王华”年龄大的学生姓名、年龄和性别。正确的SELECT语句是▁▁A▁▁。 A.SELECT SN,AGE,SEX FROM S WHERE AGE>(SELECT AGE FROM S WHERE SN=“王华”) B.SELECT SN,AGE,SEX FROM S WHERE SN=“王华” C.SELECT SN,AGE,SEX FROM S WHERE AGE>(SELECT AGE WHERE SN=“王华”) D.SELECT SN,AGE,SEX FROM S WHERE AGE>王华.AGE 9.检索选修课程“C2”的学生中成绩最高的学生的学号。正确的SELECT语句是▁▁D▁▁。 A.SELECT S# FORM SC WHERE C#=“C2”AND GRADE>=(SELECT GRADE FORM SC WHERE C#=“C2”) B.SELECT S# FORM SC WHERE C#=“C2”AND GRADE IN(SELECT GRADE FORM SC WHERE C#=“C2”) C.SELECT S# FORM SC WHERE C#=“C2”AND GRADE NOT IN(SELECT GRADE FORM SC WHERE C#=“C2”) D.SELECT S# FORM SC WHERE C#=“C2”AND GRADE>=ALL(SELECT GRADE FORM SC WHERE C#=“C2”)

数据库原理期中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同一个关系模型的任意两个元组值(A )。 A. 不能全同 B. 可全同 C. 必须全同 D. 以上都不是2.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全部是主属性,则R的最高范式必定是(B )。 A. 2NF B. 3NF C. BCNF D. 4NF 3.下列哪个不是数据库系统必须提供的数据控制功能(B )。 A. 安全性 B. 可移植性 C. 完整性 D. 并发控制 4.若关系R的候选码都是由单属性构成的,则R的最高范式必定是(B )。 A. 1NF B. 2NF C. 3NF D.无法确定 5.下列哪些运算是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D )。 A. 交、并、差 B. 投影、选取、除、联结 C. 联结、自然联结、笛卡尔乘积 D. 投影、选取、笛卡尔乘积、差运算6.SQL语句的一次查询结果是(D )。 A. 数据项 B. 记录 C. 元组 D. 表 7.在关系R(R#, RN, S#)和S(S#,SN, SD)中,R的主码是R#, S的主码是S#,则S#在R中称为(A )。 A. 外码候选码 C. 主码 D. 超码 8.在DBS中,DBMS和OS之间关系是(D )。 A. 并发运行 B. 相互调用 C. OS调用DBMS DBMS调用OS 9.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的划分根据是(D )。 A. 记录长度 B. 文件的大小 C. 联系的复杂程度 D. 数据之间的联系 10.下列哪个是单目运算(C )。 A. 差 B. 并 C. 投影 D. 除法 11.采用SQL查询语言对关系进行查询操作,若要求查询结果中不能出现重复元组,可在SELECT子句后增加保留字( A )。 A. DISTINCT B. UNIQUE C. NOT NULL D. SINGLE 12.下列SQL语句中,能够实现“给用户teacher授予查询SC的权限”这一功能的是(A )。 A. GRANT SELECT on SC to teacher B. REVOKE SELECT on SC to teacher C. GRANT SELECT on TABLE to teacher D. REVOKE SELECT on TABLE to teacher 13.设有关系S (SNO,SNAME,DNAME,DADDR),将其规范化到第三范式正确的答案是( B )。 A. S1(SNO,SNAME)S2(DNAME,DADDR) B. S1 (SNO,SNAME,DNAME)DEPT(DNAME,DADDR) C. S1(SNO,SNAME,DADDR)S2(SNO,SNAME)

关系数据库设计

目录 一 Codd的RDBMS12法则——RDBMS的起源 二关系型数据库设计阶段 三设计原则 四命名规则 数据库设计,一个软件项目成功的基石。很多从业人员都认为,数据库设计其实不那么重要。现实中的情景也相当雷同,开发人员的数量是数据库设计人员的数倍。多数人使用数据库中的一部分,所以也会把数据库设计想的如此简单。其实不然,数据库设计也是门学问。 从笔者的经历看来,笔者更赞成在项目早期由开发者进行数据库设计(后期调优需要DBA)。根据笔者的项目经验,一个精通OOP和ORM的开发者,设计的数据库往往更为合理,更能适应需求的变化,如果追其原因,笔者个人猜测是因为数据库的规范化,与OO的部分思想雷同(如内聚)。而DBA,设计的数据库的优势是能将DBMS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能够使用SQL和DBMS实现很多程序实现的逻辑,与开发者相比,DBA优化过的数据库更为高效和稳定。如标题所示,本文旨在分享一名开发者的数据库设计经验,并不涉及复杂的SQL语句或DBMS使用,因此也不会局限到某种DBMS产品上。真切地希望这篇文章对开发者能有所帮助,也希望读者能帮助笔者查漏补缺。 一?Codd的RDBMS12法则——RDBMS的起源 Edgar Frank Codd(埃德加·弗兰克·科德)被誉为“关系数据库之父”,并因为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杰出贡献于1981年获图灵奖。在1985年,Codd 博士发布了12条规则,这些规则简明的定义出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的理念,它们被作为所有关系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指导性方针。 1.信息法则?关系数据库中的所有信息都用唯一的一种方式表示——表中的值。 2.保证访问法则?依靠表名、主键值和列名的组合,保证能访问每个数据项。 3.空值的系统化处理?支持空值(NULL),以系统化的方式处理空值,空值不依赖于数据类型。 4.基于关系模型的动态联机目录?数据库的描述应该是自描述的,在逻辑级别上和普通数据采用同样 的表示方式,即数据库必须含有描述该数据库结构的系统表或者数据库描述信息应该包含在用 户可以访问的表中。 5.统一的数据子语言法则?一个关系数据库系统可以支持几种语言和多种终端使用方式,但必须至少 有一种语言,它的语句能够一某种定义良好的语法表示为字符串,并能全面地支持以下所有规 则:数据定义、视图定义、数据操作、约束、授权以及事务。(这种语言就是SQL) 6.视图更新法则?所有理论上可以更新的视图也可以由系统更新。 7.高级的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把一个基础关系或派生关系作为单个操作对象处理的能力不仅适应 于数据的检索,还适用于数据的插入、修改个删除,即在插入、修改和删除操作中数据行被视 作集合。 8.数据的物理独立性?不管数据库的数据在存储表示或访问方式上怎么变化,应用程序和终端活动都 保持着逻辑上的不变性。 9.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当对表做了理论上不会损害信息的改变时,应用程序和终端活动都会保持逻辑 上的不变性。 10.数据完整性的独立性?专用于某个关系型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必须可以用关系数据库子语言定 义,而且可以存储在数据目录中,而非程序中。

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习题

规范化理论习题1. 解释下列名词: 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候选关键字、主关键字、全关键字、1NF、2NF、3NF、BCNF、多值依赖、4NF、连接依赖、5NF、最小函数依赖集、无损分解 函数依赖:FD(function dependency),设有关系模式R(U),X,Y是U的子集, r是R的任一具体关系,如果对r的任意两个元组t1,t2,由t1[X]=t2[X]导致t1[Y]=t2[Y], 则称X函数决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为X→Y。X→Y为模式R的一个函数依赖。 部分函数依赖:即局部依赖,对于一个函数依赖W→A,如果存在X W(X包含于W)有X→A成立,那么称W→A是局部依赖,否则称W→A为完全依赖。 完全函数依赖:见上。 传递函数依赖:在关系模式中,如果Y→X,X→A,且X Y(X不决定Y), A X(A不属于X),那么称Y→A是传递依赖。 候 选关键字:设K 为关主关键字:若关系模式R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作为主关键字 (Primary Key),有时也称作为主码。 全关键字:若关系模式R整个属性组都是码,称为全关键字(All Key)或全码。 1NF:第一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的值域中每一个值都是不可再分解的值, 则称R是属于第一范式模式。如果某个数据库模式都是第一范式的,则称该数据库存模式属于第一范式的数据库模式。第一范式的模式要求属性值不可

再分裂成更小部分,即属性项不能是属性组合和组属性组成。 2NF:第二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为第一范式,并且R中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R的某个候选键,则称是第二范式模式;如果某个数据库模式中每个关系模式都是第二范式的,则称该数据库模式属于第二范式的数据库模式。 (注:如果A是关系模式R的候选键的一个属性,则称A是R的主属性,否则称A是R 的非主属性。) 。 3NF:第三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是第二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则称R是第三范式的模式。如果某个数据库模式中的每个关系模式都是第三范式,则称为3NF的数据库模式。 BCNF:BC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是第一范式,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 的候选键,那么称R是BCNF的模式。 多值依赖:设R(U)是属性集U上的一个关系模式,X,Y,Z是U的子集,并且Z=U-X-Y, 用x,y,z分别代表属性集X,Y,Z的值,只要r是R的关系,r中存在元组(x,y1,z1)和(x,y2,z2)时,就也存在元组(x,y1,z2)和(x,y2,z1),那么称多值依赖(MultiValued Dependency MVD) X→→Y在关系模式R中成立。 4NF:第四范式。设R是一个关系模式,D是R上的多值依赖集合。如果D中成立非平凡多值依赖X→→Y时, X必是R的超键,那么称R是第四范式的模式。 连接依赖:关系模式R(U)中,U是全体属性集,X,Y,…,Z是U的子集,当且仅当R是由其在X,Y,…,Z上投影的自然连接组成时,称R满足对X,Y,…,Z的连接依赖。记为JD(X,Y,…,Z)。 5NF:关于模式R中,当且仅当R中每个连接依赖均为R的候选码所蕴涵时,称R属于5NF。

数据库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 课程,P 教师, S 学生,G 成绩,T 时间,R 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 D={C->P ,( S,C )->G , ( T , R)->C , (T , P)-> R,( T,S )->R} 关系模式W的一个关键字是( ) A (S ,C ) B ( T, R) C) (T ,P ) D) (T ,S ) 2 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中各属性的 含义是:C课程,P教师,S学生。G成绩,T时间,R教室,根据主义有如下依据赖集:K={C→P,(S,C)→G,(T,R )→C,(T,P)→R,(T,S)→R} 关系模式W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3规范化理论中分解()主要消除其中多余的数据相关性。A关系运算 B 内模式 C外模式 D 视图 4现有职工关系W(工号,姓名,工程,定额),其中每一个工号(职工可能有同名), 每个职工有一个工程,每个工程有一个定额,则关系W已达到() A 1NF B2NF C3NF D4NF 5现有职工关系W(工号,姓名,工程,定额),其中每一

个职工有一个工号(职工可能有同名),每个职工有一个工程,每个工程有一个定额,则关系W已达到() A1NF B2NF C3NF D4NF 6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其每一属性都是() A、互不相关的 B、不可分解的 C、长度可变的 D、互相关联的 7、在一个关系R中,若每个数据项都是不可再分割的,那 么关系R 一定属于() A、1NF B、2NF C、3NF D、BCNF 8、根所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关系数据库的关系要满足 1NF,下面“部门”关系中,因()属性而使它不满足1NF。 A、部门号 B、部门名 C、部门成员 D、 部门总经理 9、设有关系模式R(S,D,M)。其函数依赖集F={S->D, D->M},则关系R的规范化程序至多达到() A、1NF B、2NF C、3NF D、BCNF 10、下列关于函数依赖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A、由X->Y,X->Z,有X->YZ B\由XY->Z,有 X->Z,Y->Z C、由X->Y,WY->Z,有xw->z D、由X->Y,Y->Z,有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常见试题及答案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常见试题及答案 1.关系规范化中的操作异常有哪些?它是由什么引起的?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答:关系规范化中的操作异常有插入异常、更新异常和删除异常,这些异常是由于关系中存在不好的函数依赖关系引起的。消除不良函数依赖的办法是进行模式分解,即将一个关系模式分解为多个关系模式。 2.第一范式、第二范式和第三范式的关系的定义是什么? 答:不包含非原子项属性的关系就是第一范式的关系;对于第一范式的关系,如果此关系中的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主键,则此关系属于第二范式;对于第二范式的关系,如果所有的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主键,则此关系就是第三范式的。 3.什么是部分依赖?什么是传递依赖?请举例说明。 答:部分依赖关系是指某个属性只由构成主键的部分列决定,而和另一些列无关。例如对关系:学生选课(学号,姓名,课程号,成绩),此关系的主键是(学号,课程号),而“姓名”列只由“学号”决定,与“课程号”无关,这就是部分依赖关系。 传递依赖指的是某个非主键属性是由另一个非主键属性决定的,而这个非主键属性再由主键决定。例如对关系:学生(学号、姓名、所在系,系主任),此关系的主键为(学号),而“系主任”由“所在系”决定,“所在系”又由“学号”决定,因此“系主任” 对“学号”是传递依赖关系。 4.第三范式的表是否一定不包含部分依赖关系? 答:是的。 5.对于主键只由一个属性组成的关系,如果它是第一范式关系,则它是否一定也是第二范式关系?答:是的。因为如果一个关系的主键只由一个属性组成,则此关系中一定不会存在部分依赖关系。 6.设有关系模式:学生修课管理(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成绩)。设一名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被多名学生选修。一名学生有唯一的所在系,每门课程有唯一的课程名和学分。请指出此关系模式的候选键,判断此关系模式是第几范式的;若不是第三范式的,请将其规范化为第三范式关系模式,并指出分解后的每个关系模式的主键和外键。 答:候选键为:(学号,课程号),它也是此关系模式的主键。由于存在函数依赖:学号→姓名,课程号→课程名 因此,存在非主属性对主键的部分函数依赖关系,因此它不是第二范式的表。分解如下:学生表(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主键为“学号”,已属于第三范式。 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主键为“课程号”,已属于第三范式。 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成绩),主键为(学号,课程号),已属于第三范式 7.设有关系模式:学生表(学号,姓名,所在系,班号,班主任,系主任),其语义为:一名学生只在一个系的一个班学习,一个系只有一名系主任,一个班只有一名班主任,一个系可以有多个班。请指出此关系模式的候选键,判断此关系模式是第几范式的;若不是第三范式的,请将其规范化为第三范式关系模式,并指出分解后的每个关系模式的主键和外键。

第4章+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答案

第4章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 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B (4) A (5) D (6) B (7) C (8) B (9) B (10) C (11) D (12) A (13) D (14) D (15) B (16) B (17) D (20) C (21) C (23) A (26) B (27) B (28) B (29) B (30) B (31) D (33) B B D 一、选择题: 1. 为了设计出性能较优的关系模式,必须进行规范化,规范化主要的理论依据是()。 A. 关系规范化理论 B. 关系代数理论C.数理逻辑 D. 关系运算理论 2. 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每一个属性都是()。 A. 长度不变的 B. 不可分解的 C.互相关联的 D. 互不相关的 3. 已知关系模式R(A,B,C,D,E)及其上的函数相关性集合F={A→D,B→C ,E→A },该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是()。 A.AB B. BE C.CD D. DE 4. 设学生关系S(SNO,SNAME,SSEX,SAGE,SDPART)的主键为SNO,学生选课关系SC(SNO,CNO,SCORE)的主键为SNO和CNO, 则关系R(SNO,CNO,SSEX,SAGE,SDPART,SCORE)的主键为SNO和CNO,其满足()。 A. 1NF B.2NF C. 3NF D. BCNF 5. 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表示课程,P表示教师,S表示学生,G表示成绩,T表示时间,R表示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D={ C→P,(S,C)→G,(T,R)→C,(T,P)→R,(T,S)→R },关系模式W的一个关键字是()。 A. (S,C) B. (T,R) C. (T,P) D. (T,S) 6. 关系模式中,满足2NF的模式()。 A. 可能是1NF B. 必定是1NF C. 必定是3NF D. 必定是BCNF 7. 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全是主属性,则R的最高范式必定是()。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8. 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9. 如果A->B ,那么属性A和属性B的联系是()。 A. 一对多 B. 多对一C.多对多 D. 以上都不是 10. 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可以有1个或多个,而主关键字有()。 A. 多个 B. 0个 C. 1个 D. 1个或多个 11. 候选关键字的属性可以有()。 A. 多个 B. 0个 C. 1个 D. 1个或多个 12. 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A. 不可再分 B. 可以再分 C. 命名在关系模式上可以不唯一 D. 以上都不是 13. 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表示课程,P表示教师,S表示学生,G表示成绩,T表示时间,R表示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D={ C→P,(S,C)→G,(T,R)→C,(T,P)→R,(T,S)→R },若将关系模式W分解为三个关系

数据库关系模式 练习题

已知关系模式R(city, street, zip)其中city为城市编号,street为街道编号,zip为邮政编码,一个城市的一条街道只有一个邮政编码,一个邮政编码只属于一个城市。请写出R上成立的所有函数依赖及所有候选键,并说明R最高就是第几范式。 现有某个应用,涉及到两个实体集,相关的属性为: 实体集R(A1,A2,A3,A4),其中,A1为码 实体集S(B1,B2,B3),其中B1为码 从实体集R到S存在一对一的联系,联系属性就是C1与C2。 1、设计相应的关系数据模型; 2、如果将上述应用的数据库设计为一个关系模式,如下: RS(A1,A2,A3,A4,B1,B2,B3,C1,C2) 这种设计就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3、上述第2题的关系模式RS满足第二范式不?为什么? 4、如果将上述应用的数据库设计为两个关系模式,如下: R1 (A1,A2,A3,A4,B1,C1,C2) R2 (B1,B2,B3) 假设存在函数依赖A2→A3,B2→B3 指出关系模式R1、R2最高满足第几范式?(在1NF~BCNF之内)。 设基商业集团数据库中有商店、商品、职工三类实体。其中商店的属性有:商店编号、商店名称、地址;商品的属性有:商品号、商品名、规格、单价;职工的属性有:职工号、姓名、性别。 每个商店可销售多种商品,每种商品也可放在多个商店销售。 每个商店聘用多名职工,每名职工只能在一个商店工作。 根据上面叙述,解答以下问题: (1)设计E—R模型,要求标注连通词,可省略属性。 (2)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标出每一个关系的主码与外码(如果存在)。 (3)写出定义参照完整性的SQL子句,要求满足“当参照表中数据更新时,外码也自动更新”。 关系模式中R(B,C,M,T,A,G),根据语义有如下函数依赖集: F={ B-C, (M,T)-- B,(M,C)-T, (M,A)-àT ,(A,B)- G } 关系模式R的码就是( D ) A、(M,T) B、(M,C) C、(M,A) D、(A,B) R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 B ) A、1NF B、2NF C、3NF D、4NF 描述学生的关系模式r(sno,sd,mn,cno,g),其中sno表示学号,sd表示系名,mn表示系主任姓名,cno表示课程号,g 表示学生成绩。其数据语义就是:一个系有若干学生,但一个学生只属于一个系;一个系只有一名系主任;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每个学生所学的每门课程都有一个成绩。完成如下要求: (1)给出关系模式r上的所有函数依赖;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学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原理》学位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数据库三级模式间引入二级映象的主要作用是( A ) A.提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B.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安全性 C.保持数据与程序的一致性D.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可移植性 2.如何构造出一个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是(C )主要解决的问题。 A.关系系统查询优化B.数据字典 C.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D.关系数据库查询 3.如果事务T已在数据R上加了X锁,则其他事务在数据R上( D ) A.只可加X锁 B.只可加S锁 C. 可加S锁或X锁 D. 不能加任何锁 4.关系规范化中的删除异常是指 ( D ) A.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B.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 C.应该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D.应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 5.有一名为“列车运营”实体,含有:车次、日期、实际发车时间、实际抵达时间、情况摘要等属性,该实体主码是( C ) A.车次B.日期 C.车次+日期D.车次+情况摘要 6. 对数据库物理存储方式的描述称为( B ) A.外模式B.内模式 C.概念模式D.逻辑模式 7. 关系R与关系S只有1个公共属性,T1是R与S作θ连接的结果,T2是R与S作自然连接的结果, 则(D )。 A. T1的属性个数等于T2的属性个数 B. T1的属性个数小于T2的属性个数 C. T1的属性个数大于或等于T2的属性个数 D. T1的属性个数大于T2的属性个数 8. 一个关系模式R(x1, x2, x3, x4),假定该关系存在着如下函数依赖: x1→x2,x1→x3,x3→x4,则该关系属于(A )。 A. 2NF B. 3NF C. 4NF D. BCNF 9. 把对关系SPJ的属性QTY的修改权授予用户李勇的T-SQL语句是( C ) A. GRANT QTY ON SPJ TO '李勇' B. GRANT UPDATE(QTY) ON SPJ TO '李勇' C. GRANT UPDATE (QTY) ON SPJ TO 李勇 D. GRANT UPDATE ON SPJ (QTY) TO 李勇

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

第6章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 本章主要讲解在关系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如何减少数据冗余,避免出现异常,该如何对数据库模式进行中心设计。 1.深入理解函数依赖和键码的概念。学会计算属性的封闭集。 2.模式设计是本章的重点。了解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产生的根源;理解关系模式规范化的途径;准确理解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和BC范式的含义、联系与区别; 深入理解模式分解的原则;熟练掌握模式分解的方法,能正确而熟练的将一个关系模式分解成属于第三范式或BC范式的模式。 3.了解多值依赖和第四范式的概念,掌握把关系模式分解成属于第四范式的模式的方法。 本章主要的知识点包括: 知识点1 函数依赖 知识点2 模式设计 知识点3 多值依赖 学习要点1、函数依赖 1.1函数依赖的定义 如果关系R的两个元组在属性A1,A2,… An上一致(也就是,两个元组在这些属性所对应的各个分量具有相同的值),则它们在另一个属性B上也一致。那么,我们就说在关系R中属性B函数依赖于属性A1A2…An。记做A1A2…An ,也可以说“A1,A2,…,An函数决定B”。A1A2…An称为决定因素。 举例: 在这个关系中,学号确定后,学生的姓名及所在的系就都确定了。属性中的这种依赖关系就是函数依赖。在本例中存在下列函数依赖。 ?Sno SN ame ?Sno S dept ?S dept Mname ?Sno C name Grade 1.2 关系的键码如一个或多个属性的集合{A1,…,An}满足如下条件,称该集合为关系R的键码: 1. 这些属性函数决定该关系的所有其它属性。 2. {A1,…,An}的任何真子集都不能函数决定R的所有其它属性,键码必须是最小的。 1.3 超键码包含键码的属性集称为“超键码” 。

关系数据库试题(英文版以及答案)

关系数据库(高级)01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Once a user enters the data for his transaction, he can either commit the transaction to make the changes permanent 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transaction to undo the changes. 2. SQL consists of three components: 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DDL) 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D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By use of the SQL statement ALTER, delete the column Item_Size from the table ITEMCOP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Using the SELECT option of the SQL statement CREATE TABLE, create a table named ITEMCOPY which is a copy of the table ITE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Create an index for the following column that allows duplicate data to be entered: Table: HOME Column: Home_Name

关系数据库理论

关系数据库理论

————————————————————————————————作者:————————————————————————————————日期:

第4部分关系数据库理论 复习习题与讲解资料 【主讲教师:钱哨】 一.考试大纲考点要求 1了解关系模式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以及解决的途径。 2 掌握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的定义,能计算属性的封闭集,并由此得到关系的候选键。 3 掌握第一范式(1NF )、第二范式( 2NF )和第三范式(3NF )的定义,能判别关系模式的范式等级。 4 掌握关系模式的分解(规范到3NF )的步骤、分解的原则和分解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为了设计出性能较优的关系模式,必须进行规范化,规范化主要的理论依据是( ) 。A. 关系规范化理论 B. 关系代数理论 C.数理逻辑D. 关系运算理论 2. 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每一个属性都是( ) 。 A. 长度不变的B. 不可分解的 C.互相关联的 D. 互不相关的 3.已知关系模式R(A,B,C,D,E)及其上的函数相关性集合F={A→D,B→C ,E→A },该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是( ) 。 A.AB B. BE C.CDD.DE

4.设学生关系S(SNO,SNAME,SSEX,SAGE,SDPART)的主键为SNO,学生选课关系SC(SNO,CNO,SCORE)的主键为SNO和CNO,则关系R(SNO,CNO,SSEX,SA GE,SDPART,SCORE)的主键为SNO和CNO,其满足( )。 A.1NF B.2NF C.3NF D. BCNF 5. 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表示课程,P表示教师,S表示学生,G表示成绩,T表示时间,R表示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D={C →P,(S,C)→G,(T,R)→C,(T,P)→R,(T,S)→R },关系模式W的一个关键字是()。 A.(S,C)B. (T,R) C.(T,P) D. (T,S) 6.关系模式中,满足2NF的模式( ) 。 A. 可能是1NF B. 必定是1NF C. 必定是3NF D. 必定是BCNF 7.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全是主属性,则R的最高范式必定是()。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8. 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 A.1NF B.2NF C.3NF D. BCNF 9.如果A->B ,那么属性A和属性B的联系是( ) 。 A.一对多B. 多对一 C.多对多D. 以上都不是 10. 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可以有1个或多个,而主关键字有( )。 A.多个B.0个 C.1个D.1个或多个 11.候选关键字的属性可以有()。 A. 多个B. 0个 C.1个D. 1个或多个 12. 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A.不可再分 B. 可以再分C. 命名在关系模式上可以不唯一D.以上都不是 13. 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表示课程,P表示教师,S表示学生,G表示成绩,T表示时间,R表示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D={ C→P,(S,C)→G,(T,R)→C,(T,P)→R,(T,S)→R },若将关系模式W分解为三个关系模式W1(C,P),W2(S,C,G),W2(S,T,R,C),则W1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 )。 A.1NFB.2NF C.3NFD. BCNF

关系数据库考试试卷答案2

9.如果A->B ,那么属性A和属性B的联系是()。 A.一对多 B.多对一 C.多对多 D.以上都不是 10.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可以有1个或多个,而主关键字有()。 A.多个 B.0个 C.1个 D.1个或多个 11.候选关键字的属性可以有()。 A.多个 B.0个 C.1个 D.1个或多个 12.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A.不可再分 B.可以再分 C.命名在关系模式上可以不唯一 D.以上都不是 13.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表示课程,P表示教师,S 表示学生,G表示成绩,T表示时间,R表示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D={ C→P,(S,C)→G,(T,R)→C,(T,P)→R,(T,S)→R },若将关系模式W分解为三个关系模式W1(C,P),W2(S,C,G),W2(S,T,R,C),则W1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 A.1NF B.2NF C.3NF D.BCNF 14.在关系数据库中,任何二元关系模式的最高范式必定是()。 A.1NF B.2NF C.3NF D.BCNF 15.在关系规范式中,分解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I.实现无损连接 II.分解后的关系相互独立III.保持原有的依赖关系 A.Ⅰ和Ⅱ B.Ⅰ和Ⅲ C.Ⅰ D.Ⅱ 16.不能使一个关系从第一范式转化为第二范式的条件是()。 A.每一个非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主属性 B.每一个非属性都部分函数依赖主属性 C.在一个关系中没有非属性存在 D.主键由一个属性构成 17.任何一个满足2NF但不满足3NF的关系模式都不存在()。 A.主属性对键的部分依赖 B.非主属性对键的部分依赖 C. 主属性对键的传递依赖 D.非主属性对键的传递依赖 18.设数据库关系模式R=(A,B,C,D,E),有下列函数依赖:A→BC,D→E,C→D;下述对R的分解中,哪些分解是R的无损连接分解()。 I.(A,B,C)(C,D,E) II.(A,B)(A,C,D,E) III.(A,C)(B,C,D,E) IV.(A,B)(C,D,E) A.只有Ⅳ B.Ⅰ和Ⅱ C.Ⅰ、Ⅱ和Ⅲ D.都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