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与否定观-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政治专题练习(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与否定观

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1.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应对挑战,使中国经济这艘巨轮破浪远航。这告诉我们,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①要创造条件,防止矛盾双方的不利转化②要把握重点,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困难

③要明确趋势,抓住事物发展的主流④要明确思路,把坚定发展信念作为成功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德国、英国、美国和南非等国家的社区关系进行了为期十年的跟踪考察发现,相比住在高度种族隔离区的人,居住在种族混杂地区的人,由于彼此更多接触,更容易消除种族偏见,提高社会宽容度。这项研究结果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C.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意义重大。要让“容错”成为改革创新的“护身符”与“发动机”,我们应该有的哲学思考是()

①坚持两点论,既要鼓励改革创新又要敢于包容各种错误

②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要在“容错”过程中及时“纠错”

③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坚持民主集中,反对拍脑袋决策

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明确“容错”的界限、级别和对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中国在哪里?我想,中国在屈夫子的峨冠中,在太史公的竹简中,在李太白的潇洒诗篇中,在文天祥的浩然正气里,在黄土高原的秦腔怒吼中,在江南小桥的吴侬软语中,在谭嗣同的琴里,在梅兰芳的戏,这说明()

①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②个性决定共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③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④共性起主导和支配作用,个性依赖共性

A.③④B.①④C.①③D.②③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最热经济关键词。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变为偏重供给侧调控。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

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同一事物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实现同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这一古语所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赖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矛盾的同一性往往是寓于矛盾的斗争性之中的

7.下面漫画《诱惑》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重视量的积累,防止事物相互转化

B.要全面看问题,注意事物的两面性

C.分清主次矛盾,把握住问题的关键

D.坚持群众观点,作出正确价值选择

8.我国国家领导人表示,对过去既定的目标任务和行之有效的决策部署,都要扎实推进,决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而朝令夕改。同时要着眼于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已有的东西,不断开创新的局面。这因为()

①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事物发展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中国的名言警句和成语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中成语与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③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④真金不怕火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0.“是药三分毒”,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认识到了中药的毒副作用。中医讲究辩证论治,强调因病、因症、因人的个性化治疗,如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体内的热毒已清已解,就应该停止使用,否则就会出现毒副作用;如体内原本没有热毒,我们错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同样也会产生毒副作用。中医的上述理念告诉我们应该()

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不能讳病忌医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对症下药

③抓住事物主流,发挥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决定性作用④重视矛盾的次要方面,防止向不利方面转化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1.“低头族”是形容那些无时无刻不低头盯住屏幕而冷落面前亲友的人。手机填满了人们的时间却也阻断

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和有效的沟通。这一担忧是对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深层忧虑。对此,从哲学角度来看,我们应该()

①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②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事物的主要矛盾④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确事物性质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2.你总是仰望别人的生活,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谁的生活值得羡慕。就像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纹理的树叶,你的生活别人不能复制,别人的生活也未必适合你。材料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

A.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盲目攀比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汲取别人经验才能进步

C.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2分。

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诺基亚公司是芬兰曾经享誉世界的著名通讯公司。但近年来,在市场竞争中逐步走向衰弱。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诺基亚的衰落拯救了芬兰经济。诺基亚公司不断裁员,被裁员工从诺基亚出走后。并未失业,他们在手机制造和无线通讯领域都有很深的技术积累,于是组建了无数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初创公司,诞生的知名公司包括“愤怒的小乌”、“部落冲突”“JollyA.”等移动互联网析贵。盘活了就业和芬兰经济。在这个过程中,诺基亚充分发挥了大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对这些初创企业进行了大力扶持。加上政府的支持,使得芬兰的创业氛围空前高涨。

材料二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将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相结合,通过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自然“海绵体”和广场、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人工“海绵体”实现雨水的城区自然循环,海绵城市建设不是否定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进行“减负”和补充,充分发挥城市自身的功能,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材料三

“创断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发展理念,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理论突破和实践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其有重大指导意义。“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发展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基础,坚持创断发展要遵循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分析法解读为什么“诺基亚的衰落拯救了芬兰”?(9分)

(2)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并结合材料二,简述海绵城市建设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8分)

(3)结合材料三,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创新发展理念”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

大发展理念之首的理论依据。(9分)

14.(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平1月,为纪念遵义会议80周年,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到贵州为老区人民进行慰问演出。在此次演出中,一位著名歌唱家演唱了遵义本地作者创作、在遵义本地广为传唱的《十谢共产党》。这首歌表现了当地老百姓勤劳致富后对党表达谢意的心声、歌词朴实、传神。这位歌唱家说:“为了这次演出,特意提前来和当地的百姓沟通交流学习,学会了这首歌觉得真的非常好。作为一个艺术家只有从人民群众中学习更多更好的元素,才能有受欢迎的作品。”艺术团的演出受到了老区人民的热烈欢迎,纷纷表示“真希望他们能多来,常来,演这种我们看得懂,听得懂的好节目”。艺术团成员也是表示作为文艺工作者要扎根基层、创作精品、服务群众。

当前,文艺市场存在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社会效益的现象,这背离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如果文艺产品和文化及服务在市场上不受欢迎,其经济价值就无法实现,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l)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文艺作品的经济放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10分)(3)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请为我国文艺创作从“高原”爬上“高峰”提出建议。(4分)

高考政治专题练习(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与否定观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CDCC 6~10 ABCAB 11~12 DD

二、非选择题

13.(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现点看问题。诺基亚在手机行业自巅峰走向衰落。但作为大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对被裁员工初创企业进行了大力扶持,使得芬兰的创业氛围空前高涨,从而拯救了芬兰。(3分)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被裁员工从诺基亚出走后,利用很深的技术积累组建了无数个移动互联网公司,盘活就业和芬兰经济。(3分)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诺基亚的衰落对于芬兰来说,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噩梦,现在看反而是拯救了芬兰。(3分)

(2)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统筹全局;(2分)

②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利用各种“海绵体”的共同作用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净化;(2分)

③协调城市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2分)

④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充分发挥城市自身的功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2分)

(3)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若答“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亦可)。(3分)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和起着决定作用。要求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创新发展理念”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理论突破和实践突破是发展的重点。(3分)

③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3分)

14.(1)①文艺工作者应该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4分)②文化创新必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4分)③文艺工作者应该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4分)(2)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文艺作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分)②文艺作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存在对立的一面。两者的价值取向有差异。有时追求一个效益会影响另一效益的实现。(2分)③文艺作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依赖。文艺作品越受群众欢迎,经济效益就越好,社会效益也会扩大;一部社会效益低的作品,其文化市场也会有限,经济效益也很难实现。(3分)④文艺作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优秀的文艺产品只有通过市场,转化为广大群众所认同的文化消费品,它所蕴涵的思想和价值被广泛接受和传扬,实

现两个效益的双增长,才能促进文艺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3分)

(3)①在国家层面上,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2分)

②文艺工作者要投身人民群众的实践,扎根于群众之中,有生活积淀才能产生精品。(2分)

高考政治专题练习(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与否定观

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要应对条件,防止经济倒退,可见创造条件,防止矛盾双方的不利转化,故①正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见把握主要矛盾,妥善应对挑战,可见要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困难,故②正确;材料不涉矛盾的主次方面,排除③;尊重规律是办事情成功的前提,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2.C

3.D

【解析】要让“容错”成为改革创新的“护身符”与“发动机”,我们应该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在“容错”过程中及时“纠错”,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容错”的界限、级别和对象,②④符合题意。①中包容各种错误的说法不对。③中“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材料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D。

4.C

5.C

【解析】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这说明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适合题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变为偏重供给侧调控,这说明同一事物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适合题意;①④本身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6.A

7.B

【解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根据漫画中的“最诱人处最危险”可以知道,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这要求我们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选项B适合题意;漫画没有体现量变与质变、主次矛盾、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知识,排除选项A.C、D。8.C

【解析】材料观点体现了辩证否定观,“对过去……都要扎实推进,同时着眼于当今时代……”这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一个联系的环节,他把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不断开创新的局面”这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一个发展的环节,②正确;既对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加以肯定,又对不符合时代的东西加以否定,这体现了它是一个“扬弃”的过程,④正确,①③观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择C。

9.A

10.B

【解析】①材料没有体现,排除;中医讲究辩证论治,强调因病、因症、因人的个性化治疗,这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做到对症下药,②适合题意;发挥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决定性作用说法是错误的,排除③;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体内的热毒已清已解,就应该停止使用,否则就会出现毒副作用;如体内原本没有热毒,我们错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同样也会产生毒副作用。这说明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要重视矛盾的次要方面,防止向不利方面转化,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11.D

12.D

【解析】就像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纹理的树叶,你的生活别人的不能复制,别人的生活也未必适合你。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这启示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D正确且适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与材料主旨不符,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二、非选择题

13.

(3)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三,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创新发展理念”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的理论依据,属于依据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即辩证法的知识。考生思考时,要紧紧扣住创新一词,首先可以从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其次可以从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角度分析说明;再次可以根据材料,从抓主要矛盾的角度分析说明创新发展理念”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理论突破和实践突破是发展的重点;最后可以从创新的作用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14.

(2)本题要求运用矛盾的基本展性的知识,分析文艺作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本题为指定原理类的题目,首先应该提取矛盾的基本属性相关原理,理清知识脉络。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注意这一原理的下位知识,不能遗漏,分析材料,注意文艺作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既有对立,又有统一。文艺作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价值取向不同,同时二者又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答好本题的关键是对两个效益的关系要进行辩证全面的分析,特别注意要准确描述两者是如何相互依赖、如何

体现相互贯通的。

(3)本题为开放式设问,作此类题目不能拘泥子课本原理,那样就失去了开放类设问的特点,容易导致失分,也不能完全脱离课本,否则就体现不出考生的政治学科素养。本题可以从国家和文艺工作者两个主体角度去组织答案,注意角度间要有对比,为我国文艺创作从“高原”爬上“高峰”提出建议应该具体;解答这类题目还要注意语言的简练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