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行为理论探讨

攻击行为理论探讨
攻击行为理论探讨

攻击行为

周建文

“人际行为是人类社会中最奇怪、最不可预测和最难以解释的现象,而自然界中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恰是人类本身。(刘易斯〃托马斯Lewis Thomas)”医学对攻击行为有很多研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一)生物学理论

1.本能论和进化心理优势

弗洛伊德和洛伦兹认为攻击行为的能量来自本能,这种能量如果得不到释放,就会越积越多。攻击行为对于获得资源、抵抗攻击、威吓乃至干掉情敌、防止配偶的不忠都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2.神经系统的影响

研究者在动物和人类身上发现了一些能够促进攻击行为的神经机制。对杀人犯和死囚的研究证实:脑区异常可能导致异常的攻击行为。

3.基因的影响

遗传因素影响神经系统对暴力线索的敏感性。

相对于异卵双胞胎来说,同卵双胞胎更可能在“脾气很大”或者“经常打架”的问题上给出一致的回答。如果同卵双胞胎中的一个被判有罪,那另一个双胞胎有一半的可能也有犯罪记录,而在异卵双胞胎中这一比例仅为五分之一。

4.生物化学因素

研究表明: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同样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对攻击性的

敏感性。

酒精可以降低人们的自我知觉和考虑后果的能力,进而增加暴力行为发生的可能。酒精使人们的个性弱化,降低我们的抑制能力。

研究还表明:暴力行为和雄性激素(睾丸激素)也有关系。雄性激素可以促进支配欲和攻击行为的产生。

(二)挫折——攻击理论(frustration-aggression theory)

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当我们达到一个目标的动机非常强烈,或当我们预期到满意的结果,却在行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挫折便产生了。

攻击的能量并非直接朝挫折源释放。我们会克制直接的报复,特别当别人会把这种行为表示反对或者进行惩罚时;相反,我们会把我们的敌意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

踢猫效应就是转移理论的最好解释。

(三)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1.攻击行为的回报

人类可以习得攻击行为的回报,儿童一旦成功地使用武器胁迫了其他儿童,他很可能会越来越富于攻击性。如球场上犯规得到的收益也会增加其攻击性。

2.观察学习

人们对攻击行为的学习不仅发生在亲身体验其后果时,通过观察别人,人们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学习。对成年人攻击行为的观察降低了他们对自己的抑制,而且,孩子常常重复示范者的动作和话语。所以,

观察攻击性行为不仅降低孩子对自我的控制,还教给了他们怎样去攻击。一般地,我们受到来自家庭、文化和大众媒体的攻击性榜样的影响。在家庭,暴力的结果往往是新的暴力,对孩子尖声训斥和拳打脚踢,从而塑造了他们的攻击性行为。

另外,较高的犯罪率与缺少父亲的家庭密切相关。美国司法统计局的报告显示,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占了青少年拘留案件中的70%。研究还发现:相比其他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不在身边的孩子被虐待、辍学、离家出走、成为未婚少年父母、暴力犯罪的可能性要高出7倍。

在崇尚“男子汉气概”的社会里,攻击行为可以很容易地传递给下一代。来自崇尚荣誉的文化的人,会有攻击性的心理倾向。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及矫正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指的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踢,咬,大声叫嚷,叫喊名字,骂人,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种类 依据不同的角度,人们对攻击行为提出了不同的分类,得到了较广泛认可的是把攻击性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是指孩子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一个主要的目标或某一物品的获取。敌意性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目的,其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二)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幼儿期攻击性行为存在如下特点: 1、幼儿攻击行为的发生 2、幼儿攻击行为方式的改变。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攻击性行为呈现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3、幼儿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在幼儿园里,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卷入攻击性事 件中。 二、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一)父母的因素 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父母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父母经常使用暴力及攻击性言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模仿的对象。儿童往往不是在惩罚中受教育,而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攻击性行为。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极大地依赖着他们的父母如何对待他们和父母自己如何表现。一个在家里因侵犯性行为而受到严厉惩罚的孩子,在外边往往有更大的侵犯性。惩罚使孩子在家里限制了侵犯行为,但却等于鼓励了他在外面的侵犯行为,因为孩子模仿的是父母的侵犯行为。惩罚教育孩子在家里要老老实实,等于告诉他们,如果干了坏事不被发觉是不会被惩罚的,这样使儿童不是减少了侵犯行为,而是加剧了这一行为。 另外,经常在孩子面前暴露矛盾,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放纵、宽容和无所谓的态度,也能使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得到强化而增强攻击频率。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榜样的作用 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过多的电视暴力还能影响儿

法律规定的分类

法律规定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法律规范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按照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1、授权性规范 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可以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的法律规范。 2、义务性规范 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必须积极作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 3、禁止性规范 禁止性规范,是规定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或者必须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禁止性规范也可以说是一种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的区别在于:义务性规范是设定作为义务,禁止性规范却是设定不作为义务。 二、按照法律规范强制性的程度,可以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1、强制性规范 强制性规范,是指法律规范所确定的权利和义务十分明确、肯定,不允许有任何方式的变更或违反的法律规范。强制性规范表现为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两种形式,或者说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绝大部分都属于强制性规范。 2、任意性规范 任意性规范,是指法律规范允许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 三、按法律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确定性规范、委任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 1、确定性规范 确定性规范,是指法律规范直接而明确地规定了行为规则的内容,适用时无须再援用其他的法律规范来补充或说明的法律规范。大多数法律规范是确定性规范。 2、委任性规范 委任性规范,是指法律规范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而是授权由某一专门机构加以规定的法律规范。 3、准用性规范 准用性规范,是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则内容,但明确指出可以援引其他的规则是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 四、按照法律规范所调整的行为是否可能发生在该规则之前,可以分为调整性规范和构成性规范 1、调整性规范 调整性规范,是对已经存在的各种行为方式进行评价,并通过设定权利和义务来调整相关行为的法律规范。 2、构成性规范 构成性规范,是以规则的产生为基础而导致某些行为方式的出现,并对其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与调整性规范的不同,在构成性规范产生以前,该规则所涉及的行为不可能出现.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与处理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与处理策略攻击性行为指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进行直接破坏或攻击的行为,包括殴打、伤人、破坏物品、虐待他人或动物、抢劫等行为。在4—6岁时可表现为咬人、咬物、打人等,是儿童、青少年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它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又是衡量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儿童攻击行为和将来犯罪行为的关系上,有关研究认为:习惯性的攻击行为可用来解释和预测犯罪行为;年龄越小就具有攻击行为的幼童,未来发展成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在各种情境中都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比在特定情境之中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将来更可能发展成为发社会行为和行为偏差。虽然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一般没有成人那样残暴,比较容易受到忽视。但是随着社会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发展和电视等宣传媒介的不良影响,社会中的暴力和其他形式的攻击现象正在以各种形式和途径逐渐向幼儿园、学校中渗透。再加上幼儿园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某些局限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特点,现在的儿童、青少年正在受到攻击现象的侵蚀,尤其是暴力行为正在逐年增加。据《中国青年报》1997年6月25日报道,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有50%以上的学生有过被校内同学或外校学生敲诈、勒索、抢劫、欺侮和其他滋扰的经历。成都的调查也表明,有三成以上的同学曾受到过同校学生不同程度的骚扰,五分之一的学校存在学生勒索钱财等恶性事件。来自瑞典的卡罗琳斯应激研究室的研究者对北京267名12—13岁小学生欺侮行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6.7%的小学生回答在上学期中,每周至少一次受人欺侮过。因此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必须引起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近期,笔者对一个四岁半的小班男孩进行了攻击性行为的跟踪观察,以案

法律行为的分类

通俗说法:法律行为都有哪些分类? 法律行为,在法学上,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在人的意志下,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产生法律关系、或者导致法律关系消灭的行为。 举个例子说:张三是一个孤寡老人,但是有些房产,李四呢,是他的陪护,由于时间久了,张三觉得李四对自己很好,于是临终的时候,立下遗嘱,让李四继承他的房产。 在这个例子里,张三的行为,就属于法律行为——他把家产,通过遗嘱方式,留给了李四,这个法律行为,导致了法律关系的产生, 一般来说,法律行为大体上分为这些种: 1、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相信这个不用我解释,都能理解; 2、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积极行为,可以理解成这么做,消极行为,可以理解成不做。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张三赡养自己的父母,在法律上,这就是积极行为——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而赡养这一行为,就是积极行为。 消极行为呢,就是禁止做什么,比如说张三不喜欢自己的儿子,想虐待,但是,在法律上,他不能这么做,这就是消极行为。 3、意思表示行为和非意思表示行为。这个取决于主观和

客观的区别。比如说主观上,张三想把家产留给李四,这个,叫意思表示行为,意思是源自张三的意志,并由此产生法律行为; 而非意思表示行为,比如李四在街上捡到一个钱包,这个不是由李四的意志决定的,但是李四确实捡到钱包了,并由此引起一系列法律关系。 而这个捡到钱包的行为,就是非意思表示行为; 4、单方行为和多方行为。这个顾名思义,涉及到参与方多少的问题,不用过多解释; 5、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这个是从形式和程序上做出的分野。要式行为,指的是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程序或者法定形式才能生效的行为。 比如前文说的张三立遗嘱,这个立遗嘱,也是有一定的法定程序的,如果没有相应的程序,这遗嘱只怕也生效不了。 而非要式行为则不同。比如说你上街买菜,你把钱给人家人家把菜给你,这个没有严格的形式上或者程序上的规定。 6、自主行为和代理行为。比如说,张三想起诉王五,如果他自己亲自起诉,那么,这就叫自主行为,倘若张三花钱请律师起诉那么,律师的这个行为,叫做代理行为。

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 研究对象描述:李苛,2006年12月生,是个特别淘气的男孩子,经常有意无意的打伤和撞伤同伴,在班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就连我们 班从未谋面的家长都知道他的大名,因为,他的名字以最高频率通过自己孩子的嘴巴出现在家长们的面前。李苛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情绪变化的比较快,高兴了会大喊大叫,不如意了,就乱扔玩具,自控能力较差,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强烈的占有欲,经常因为争抢小朋友的玩具而起争执,甚至攻击别的小朋友。另外,他的动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经常有意无意推倒小朋友,有时还会冷不丁的突然撞到老师的身上,要你抱他,他会显得特别高兴和兴奋。他的攻击性行为与恶意攻击和伤害别人的行为有本质上的不同,他的攻击性行为常常伴有较强烈的情绪变化,这一行为称之为情绪攻击性行为。因此,我将李苛作为个案,进行观察、引导和疏通,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减少直至杜绝情绪攻击性行为对其他孩子的伤害。 典型事例描述: 幼儿园的第一天,李苛就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来,别的孩子在因为 父母的离开而哭闹时,他尤其活跃,一会跑到玩具角玩玩玩具,一会左冲右撞、跑来跑去,他特别的高兴和兴奋。正当老师为他的出色表现和他那高兴劲而表扬他时,情况不妙了,李苛手舞足蹈的高兴忘了形,将坐在旁边的小朋友撞翻在地,被撞翻在地的幼儿号啕大哭,老师拉着叫他给小朋友道歉,他挣脱了老师的手,跑到一边玩玩具去了,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才短短的半天工夫,前后就有6名孩子告他的状,都是反映李苛打到他了或是推到他了。此后,李苛经常无缘无故地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搞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分类

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分类 从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角度分析,教育研究方面对幼儿攻击性发展的特点有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学者比较广泛认可的是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两种不同的类型。工具性攻击主要是指幼儿为了获得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而作出的抢、夺、推、摔等动作,以毁坏物品为目的。而敌意性的攻击是指以身边的人为对象作出的打、踹、骂、咬等行为动作,伤害他人,有报复性、嫉妒性和迁怒性攻击行为。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危害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发生,容易形成习惯。主要是幼儿处于年龄小,与他人的交流接触缺少一定的社会经验,加上长辈的溺爱导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对心中的不满会体现出攻击性行为,比如争抢玩具零食,破坏物品,踢打长辈等来表现。孩子的精力充沛,总是喜欢制造一些小麻烦,一下打人,一下推人,行为控制能力差,家长、教师也非常头疼,讲道理时好像很明白,保证不再犯错,结果“屡教不改”,时常发生。 2、幼儿攻击性行为语言攻击较少,大多依靠身体的攻击来表现。幼儿的语言能力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在表现方式上更多是用抓、打、踹、咬等肢体语言来表达。在幼儿园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回家跟父母告状,说被谁咬了,打了之类的,幼儿的是非观念模糊,很多都是无意识的行为,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行,不明白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 3、幼儿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差异。通过平时的观察和数据表明,男孩子的攻击性倾向比女孩子的更为突出,由于生理雄性激素水平的原因,男孩子身体强壮、性格易怒,所以更加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幼儿攻击性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不但会给同伴、家长造成危害,更会影响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对社会的认知。一般而言,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的人际关系较差,不受大家的欢迎,甚至对其避而远之。在幼儿

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

遇到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8514637279.html, 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 核心内容:民事法律行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分类方式,那么,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标准呢?在其标准下,民事法律行为又有哪些分类呢?下面,赢了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标准。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标准: 一、以构成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的个数为标准,可分为双方行为、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单方行为是指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是指须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是指两个以上的多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 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也称为合致行为。 二、以行为效果所处领域为标准,可分为财产行为与身份行为。

财产行为是指发生财产关系变动效果的行为,身份是指发生身份关系变动效果的行为。 三、根据其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关系,可分为双务法律行为与单务法律行为。 双务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双方均负担相应义务的法律行为,一方的义务也就是另一方的权利。单务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仅负担义务而另一方仅享有权利的法律行为。 四、以有无对价为标准,可分为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 有偿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享有利益必须给付对方相应代价的法律行为;无偿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享有利益不需要支付任何对价的法律行为。 五、以是否必须具备某种特别形式才能成立为标准,可分为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 必须具备某种特定形式或履行某种特定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是要式法律行为;不必具有特定形式或履行特定程序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是不要式法律行为。

引发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1)

校园暴力 (一)校园暴力事件产生的因素: 一、人的潜在本能——攻击性是校园暴力的渊源 在校园暴力中,我们会发现产生校园暴力的主要诱因之一是青少年的个体攻击性太强。根据心理专家的研究,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冲动和愤怒,因而产生对一定的对象报复和攻击的行为。各种导致挫折感的动因,如受欺辱、遗弃、排挤、自卑等都容易引发攻击性的行为。据1996年、1997年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的调查发现,80%以上的城市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宠爱,极易染上心胸狭隘、自私、任性、万事以我为中心的毛病。所以在学校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一遇冲突就会把这种不良的心理带出来,酿成校园暴力。 二、家庭因素 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康地形成与家庭的教育很有关系。如果家庭成员文化素质低下、道德品质败坏;父母的管教方法过严或者过于溺爱或者父母疏于管教;家庭气氛紧张、不和谐,使孩子缺少关爱和安全感等情况都会对孩子的健全人格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父母本身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成长也极其重要。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许多父母在社会经济文化转轨中自身产生的社会心理疾病,例如紧张、恐惧、冷漠或不安全感等,潜移默化地传染给了孩子,使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人格障碍,这也是校园暴力的诱因之一。 三、学校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偏重于知识教育。教师被沉重的教学任务以及升学率压着,学生也被老师布置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师生间处于一种紧张的关系中,很少有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由于他们学习不好,自然而然地被别人贴上“坏学生”或“差学生”的标签,时时处处地受到别人的歧视。在这种情景下,这些所谓“坏孩子”、“差学生”从内心经常会产生不平衡的感觉。他们认为,老师和同学这样对待他们是不公平的,这样做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所以从行动上自觉不自觉地站到老师和同学的对立面,尤其在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时,行动上易出现攻击性。校园里师生间的暴力行为的发生,即学生打老师的情节大多发生在学习不好的学生与老师之间。此外,个别素质低下的老师对待学生不是以身作则,而是以打骂、讽刺、挖苦或体罚的形式替代教育,致使某些学生身心受到严重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民法《法律行为类型》知识点

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民法《法律行为类型》知识点 希律法考为大家整理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民法《法律行为类型》知识点,民法精讲系列教材将知识点分章节逐一解析,将知识融会贯通,高效提分。 (一)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 1.负担行为。是指以发生债权债务为内容的法律行为,亦称为债权行为。负担行为包括单独行为及契约,如捐助、买卖、租赁等。 2.处分行为。是指直接使某种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行为。处分行为包括物权行为和准物权行为。物权行为如所有权的移转、抵押权的设定、所有权的抛弃;准物权行为如债权让与、债务承担与债务免除等。 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别:(1)法律效果不同。前者只是产生债务或变更债务,后者则直接导致权利的转移和消灭。(2)对标的是否特定要求不同。前者不要求标的物特定化,后者最迟在处分行为生效时,具体的标的物必须特定。(3)对行为人是否具有处分权的要求不同。行为人即使没有处分权,负担行为也可以有效;处分人必须有处分权,处分行为才能有效,否则为效力待定。(4)对法律行为是否需要公示的要求不同。负担行为一般不要求公示,而处分行为一般要求公示。 我国学界通说并未完全接受德国法上的物权行为独立性和无因性理论,但是已经接受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概念。现行立法强调债权合同与物权变动结果的区分,但并未明确承认后者为独立的法律行为,即处分行为。事实上,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之区分,是在物、债二元立法模式下区分对世权和对人权的逻辑结果,并非立法是否愿意承认或采纳的问题。亦即物权行为独立于债权行为是客观的逻辑产物,而是否承认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则属于立法政策的选择,与逻辑无关。这点恰恰被我们忽略。 在无权处分人所缔结的合同效力分析中,处分合同(如出卖他人之物的合同)的效力并非效力待定,而是确定有效;真正效力待定的是处分人履行合同的行为以及履行合同的结果(如果认为这也是一个独立的法律行为的话),即无权处分行为效力待定。在我们现行立法没有明确承认处分行为为独立的法律行为的背景下,上述问题被我们描述为:出卖他人之物的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但该出卖之标的物所有权是否发生移转,则处于效力待定的状态。 【典型真题】 甲与同学打赌,故意将一台旧电脑遗留在某出租车上,看是否有人送还。与此同时,甲通过电台广播悬赏,称捡到电脑并归还者,付给奖金500元。该出租汽车司机乙很快将该电脑送回,主张奖金时遭拒。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2-03-04,单) A.甲的悬赏属于要约 B.甲的悬赏属于单方允诺

攻击性行为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个案

---------------------------------------------------------------最新资料推荐------------------------------------------------------ 攻击性行为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个案攻击性行为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个案中四班张任弛家长一、个案研究背景随着独生子女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最为明显的是家长对子女的百般溺爱和过多保护。 如今的家庭中,除了孩子的父母亲,还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等,都围着孩子转。 孩子想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久而久之,孩子便形成一种理应被包容、被关爱、被保护的依赖型人格。 当孩子碰到困难时,家长连忙帮孩子包办解决;当孩子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孩子就会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 而家长因为溺爱孩子,将其视为孩子的可爱之处,没有及时采取教育。 时间一久,便滋长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家庭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儿童生命的摇篮;而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所以家长对儿童进行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 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 3-6 岁的幼儿时期,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我国古谚有: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1 / 9

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语言表达、基本动作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 因此,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影响,更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影响。 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对家庭中教育进行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个案基本情况个案姓名: 昊昊(化名)性别: 男民族: 汉出生年月: 2008 年 9 月 2 日三、个案主要问题昊昊是一个攻击系性行为非常典型的孩子。 平时一贯自私、任性、我行我素,不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样样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如不称他的意,就会大哭大闹,损坏公物或攻击其他的小朋友,有时还会把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所以小朋友都很害怕和他交往。 案例描述: 这是发生在中班的一件事。 一天早上,奇奇带来了一个新的奥特曼。 区域活动时,老师在认真地辅导美工区的孩子。 这时康康和昊昊都想玩,康康先拿到了奥特曼,昊昊马上跑过

暴力行为的防范及处置措施1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一、概念 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患者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以攻击行为较突出,具有极强的爆发生和破坏性,会对攻击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可能发生在患者家里、社区、医院等,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危害及严重后果。 二、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评估 1.行为:兴奋激动可能是暴力行为的前奏。一些早期的兴奋行为包括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鄂或面部的肌肉紧张等。 2.情感:愤怒、敌意、异常焦虑、易激惹、异常欣快、激动和心不在焉不稳定可能表示患者将失去控制。 3.语言:患者在出现暴力行为之前可能有一些语言的表达,包括对真实或想象的对象进行威胁,或提一些无理要求,说话声音大并具有强迫性等。 4.意识丧失: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记忆力损害也提示暴力行为的可能发生。 三、预防暴力行为发生的措施 对有多次或恶性暴力行为史或现在具有某些暴力行为征兆的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1. 适宜的环境:将患者要安置在安静、宽敞、温度适宜的环境

中,关掉音响、电视等可能产生的噪音,减少环境的刺激作用。 2. 减少诱发因素:适当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如吸烟、打电话、吃小零食;提前或退后一些打扰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项目,如留取检验标本、注射、处理个人卫生如洗澡理发等;暂不安排这类患者参加竞争性的工娱疗活动;不与患者争执等。 3. 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鼓励患者以适当方式表达和宣泄情绪,明确告知患者暴力行为的后果;设法提高患者的自信;设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转移患者的暴力意图;告知患者觉得无法自控如何求助等。 4. 加强对精神症状的控制:保证药物的供给;把患者可能的暴力倾向及时告诉医生,以便做出及时有效的医疗处理。 四、发生暴力行为时的措施 1. 寻求帮助:当有攻击他人或破坏物品等暴力行为出现时,首先要呼叫其他人员帮助,以便能尽快控制场面。 2. 控制场面:疏散围观病员,转移被攻击对象,维持周围环境的安全与安静。 3. 解除武装:以坚定、冷静的语气告诉患者,将危险物品放在一旁,然后将其移开,同时向患者解释此物品是暂时保管,以后归还,以取得病人信任;如语言劝说无效,一组人员转移病人注意力,另一组人员趁其不备快速夺取危险物品。 4. 转移病人:将患者转移到安静的房间,减少外界干扰。 5. 身体保护:患者无法控制自己行为时,可采用保护性约束方式协助患者控制自己。保护过程中需告知其约束的目的、陪伴在旁与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每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个体发展的一种不良倾向,往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形成人际间的良好关系。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通过观察、了解、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日活动安排不科学、不合理。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 这是根据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疲劳特点决定。而有时在幼儿园却看到这种现象,由于种种原因,孩子常趴在桌上静息或长时间在户外“放羊”,这种长时间的抑制和长时间的兴奋,使孩子的情绪极为不稳定并出现了较多的攻击性行为,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六一”前的节目排练,班里没有节目的孩子终日无事可做,便以打闹等各种不良方式发泄其烦燥的消极情绪。 二、祖辈过度溺爱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是家庭的中心,更是祖辈眼中的“小皇帝”。由于父母工作忙,孩子从小基本由爷爷姥爷两家老人带,此时正是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形式的奠基时期。而老人带孩子常常有这样的传统,当小孩子不小心摔跤,老人便赶忙说:“都是这条路不好,把我孙子摔倒了,”甚至还踩踩石头说“石子不好,谁让你把我孙子摔倒的!”采用这种方法,当时还真能奏效,小孩不会更哭泣,因为他的注意转移了,但时间一久,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则易怒、发脾气,觉得什么都是别人的不对,没有自己不对的。到了幼儿园,与同伴有了纠纷时,总责怪别人,不能协商解决问题时,攻击性行为就产生了,此时如果被欺负者退缩,则更助长了他的攻击性行为。 三、教育误导 家庭对独苗过多关注,顺从多、宠爱多,要求少、教育少,常常是爸爸“得罪”了孩子,妈妈出来“赔礼”,妈妈批评几句,爷爷姥爷都成了孩子的“后台”,这就造成孩子骄横、任性、自私、事事“唯我独尊”以致养成孩子独占,独霸的习惯,在家什么好东西都是他一人的,容不得别人,他要什么,就得给他,不许别人有,也不会与别人分享,在幼儿园常发生争玩具,抢座位等现象,不讲道理,也不会讲道理。有的父母对孩子攻击性行为不仅不制止,还听之任之,甚至有助长苗头。他们认为,未来社会充满竞争,要使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站得住脚,从小就应培养孩子不能吃亏的意识,有时还教孩子:“别人攻击你,你一定要还击”,使孩子从“以牙还牙”发展到欺负弱小。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出人头地”,对孩子的任性,粗暴表现视而不见不加以约束,以致出现了错误引导。 在幼儿园,有的教师也缺乏对孩子基本的尊重和理解,经常用严厉、强硬的态度来要求他们,孩子一出问题,轻则批评、否定,重则训斥、指责,甚至讽刺,挖苦、恐吓,长期处于这种缺少接纳、关爱、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中,幼儿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产生自

暴力行为的防范及处置措施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一)预防暴力行为发生的措施 对有多次或恶性暴力行为史或现在具有某些暴力行为征兆的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1、适宜的环境:将患者要安置在安静、宽敞、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关掉音响、电视等可能 产生的噪音,减少环境的刺激作用。 2、减少诱发因素:适当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如吸烟、打电话、吃小零食;提前或退后一 些打扰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项目,如留取检验标本、注射、处理个人卫生如洗澡理发等; 暂不安排这类患者参加竞争性的工娱疗活动;不与患者争执等。 3、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鼓励患者以适当方式表达和宣泄情绪,明确告知患者暴力行为的 后果;设法提高患者的自信;设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转移患者的暴力意图;告知患者觉得无法自控如何求助等。 4、加强对精神症状的控制:保证药物的供给;把患者可能的暴力倾向及时告诉医生,以便 做出及时有效的医疗处理。 (二)发生暴力行为时的措施 1、寻求帮助:当有攻击他人或破坏物品等暴力行为出现时,首先要呼叫其他人员帮助,以 便能尽快控制场面。 2、控制场面:疏散围观病员,转移被攻击对象,维持周围环境的安全与安静。 3、解除武装:以坚定、冷静的语气告诉患者,将危险物品放在一旁,然后将其移开,同时 向患者解释此物品是暂时保管,以后归还,以取得病人信任;如语言劝说无效,一组人员转移病人注意力,另一组人员趁其不备快速夺取危险物品。 4、转移病人:将患者转移到安静的房间,减少外界干扰。 5、身体保护:患者无法控制自己行为时,可采用保护性约束方式协助患者控制自己。保护 过程中需告知其约束的目的、陪伴在旁与其谈话,以降低其焦虑。 6、药物治疗:当患者出现躁动不安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如氟哌啶醇,地西泮(安定)等肌注来控制患者的情绪,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用药反应.

攻击性行为

3~6岁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分析 【摘要】:通过故事评定法分析了 3~ 6岁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 ,结果表明 :①此年龄段的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已经达到一定的成熟度 ,开始考虑攻击性行为的条件与方式 ;②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 ,主要表现在受到言语侵犯时的攻击性行为 ;③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的年龄差异突出表现在 5岁与 6岁之间。④采用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实验班幼儿 ,对攻击性行为比非实验班幼儿评价得更消极。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认知评价 【正文快照】: 1 引言攻击性行为 (侵犯行为 ) ,是指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1] 。攻击性行为最早出现于婴儿期 ,在幼儿社会化的过程中 ,由于社会的要求 ,幼儿逐步学会了控制攻击性行为。可以认为 ,婴幼儿期的这种早期攻击性行为 ,是日后侵犯、欺负 ,乃至伤害的最早雏形 ,这些行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前1条 1何一粟;李洪玉;冯蕾;;中学生攻击性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前1条 1古秀蓉;理解情境:走近幼儿的伦理视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前1条 1王素丽;小学高年级学生攻击行为研究及教育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前2条 1王美芳,张文新;中小学中欺负者、受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2张文新,张福建;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前10条 1徐云,周宗奎;受欺负中小学生的应对策略与干预措施[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2李闻戈;工读学生与普通学生攻击性行为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特点的比较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3张文新;学校欺负及其社会生态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4纪林芹,张文娟,张文新;学校欺负与同伴背景的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5冯夏婷;3-7岁攻击性儿童的攻击性意图认知和行为预期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6陈日响;;论竞技运动攻击性行为形成的社会性因素与控制[J];湖北体育科技;2007年01期7何进军;中小学生欺侮行为方式与特点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3期8朱观明;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及其教育控制[J];教学与管理;2001年11期9王后雄;从社会学视角看弱势群体“差生群”生成原因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5年05期10张文新,纪林芹;关注学校中的欺负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前1条 1李建荣;钱成宏;;体育教学中“攻击性行为”的判断与预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前2条 1冯夏婷;关于3-7岁攻击性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状况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2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前10条 1任丽娜;初中生受欺负者的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2邬洁妮;华人中学生欺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跨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3闫美丽;4-5岁儿童欺负行为与儿童气质、母亲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4陈立民;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5陈巍;3-5岁儿童自主性与母亲心理控制水平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

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基本情况: 姓名:小R 性别:男年龄:16岁身体状况:体格健壮家庭状况:父母离异 二、典型事件: 小R脾气暴躁,常为小事与同学大打出手,不计后果。性格倾向属于偏激型,但他冷静清醒后,能认识自己的过错,后悔不该如此粗鲁。且多次逃学,最远的地方逃到过中朝边界的丹东,还与社会上不良人员有染。 做事情我行我素,自诩老子天下第一,不服班干部管理。一次班长因班纪律问题与之发生矛盾,被他打得鼻青脸肿。 平时还好出歪点子,唆使他人干坏事,如班级一次同学生日晚会,当主持人将所有蜡烛点燃后,他叫另一同学突然把电闸关掉,趁教室一片漆黑之际,将溶化的蜡烛洒向周围同学身上,闹得同学不开心。 一次他主动策划同学逃离学校,逃跑的同学逃到苏州,七天后被苏州铁路警署拘留。当老师将其领回时,小R说是其他同学为他出的主意,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他们的诱惑下才去见见世面。 上课故意扰乱纪律,与老师顶撞,辱骂老师,使得教学经常无法正常进行。 三、原因分析 通过与其父亲交谈,向原中学班主任了解,知道小R过去并非这样,小学五年级之前曾一直是班级优秀生,他的变坏主要由三方面原因造成: 1、家庭的变故和教育方式失当 小R年幼时,父母关系良好,虽说双方文化程度不高,但大家都十分疼爱这个独生子。母亲曾下过乡,属回城知青,由于社会变革,母亲所在单位效益日渐不好终被裁员下岗,父亲则赶浪潮先行下海经商做生意。母亲下岗后承包了一个舞厅,由于接触的人多了,思想意识逐渐异化,父亲忙于生意场上奔波,俩人关系日渐疏远,双方感情不断恶化,整天争吵不休,导致最后分道扬镳。其时,小R正逢小学毕业,不安宁的家庭自然给他心灵以沉重打击。虽然他被法院判给父亲,但他有一股很强的恋母情结,周末常去母亲处居住。 由于孩子学习成绩很差,父亲甚为恼火,棍棒相加,体罚替代教育,终无济无事,更助长了他的逆反心理、厌学情绪。 2、学校教育不当

2021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在同伴交往中比较常见的社会性行为,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阻碍了儿童的社会性、个性以及认知的发展,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它还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受个体自身以及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本研究立足于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矫正策略,从而促进儿童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影响成因;矫正策略 一、问题提出 一些心理学工作者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将攻击性行为分为外部攻击和关系攻击。外部攻击是指在挑衅者和受欺者之间用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进行公开、直接的对峙。如:同伴之间的冲突和物品抢夺而引起打、骂。关系攻击是指故意操纵和破坏他人的同伴关系从而伤害他人的行为。如散布谣言、排斥同伴、中止友谊关系等。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在同伴交往中比较常见的社会性行为,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阻碍了儿童的社会性、个性以及认知的发展,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它还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在对儿童的观察、调查以及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

上,分析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特征及影响因素,总结出在家庭、学校、社会对儿童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的策略,为有效的矫正和防止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提供建议,从而促进儿童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学习因素 不论行为适当与否,都是儿童对其周围环境及人的反应而习得;儿童在与伙伴及成人互动时,学会在社会情境中反应、表现方式,也得知他人会如何反应或应对我们的行为。儿童的攻击行为是由于其过去习惯或社会经验受限的无知所造成的。 二)、可改变的因素 1、物的环境 环境会助长或抑制攻击行为视为发生。空旷的教室没有间隔易使儿童相互追逐,室内走道穿越经活动区易造成破坏行为、攻击行为。空间安排也很重要:围坐适合讲故事,排队适合上厕所。若挤在一起会有推挤、攻击等行为。环境中的器材不够会造成争执和攻击,要根据儿童的发展经常评估环境对儿童的影响。需要改变的常常不是儿童,而是物的环境。 2、对刺激过于敏感 学前阶段教学常是紧凑的、规律的、活动的、多姿多彩的,大多儿童适与此环境的刺激;但另一些儿童(如:自闭症儿童)可能因过度的颜色、噪音、活动量、运动量等刺激负荷不了而有攻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一、家园共同分析原因 1、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宝宝生性活泼好动,喜爱表现自己,往往寻找各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但他选择的方式不当,攻击了他人。这表明他的心理发展水平不高,没有掌握正确的交往方式,需要成人加以引导。 2、自我控制能力差。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不顾及他人的习惯。再加上幼儿的认知水平低,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并没有真正理解大人所说的"打人不对的道理"。 二、幼儿园教育措施 1、疏导多余的精力。多给孩子提供活动的机会,让他有事可做,使他多余的精力有"用武之地"。 2、加强注意力的训练。把孩子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到的地方,在各项活动中注意培养他的注意力并多表扬肯定。由于他接受能力较强。在学习活动内容上可适当增加难度,延长活动时间,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 3、在游戏中培养自制力。这样的孩子喜欢游戏,但他常常伴有破坏性、攻击性行为。有意让他在游戏中担当"重任",如让他当组长、裁判或老师、警察的角色,从而逐渐让他学会约束自己,习得内隐的游戏规则。 三、家庭教育措施 1、创设适宜环境进行疏导。 如在家里设置一个"美劳角",提供彩笔、剪刀、颜料及各种结构拼插玩具,这既能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又能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2、以榜样示范,指导幼儿正确行为。 家长在孩子犯错时要事先了解原因,不要用"'打"来解决问题,家长自身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显现出攻击行为。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解决冲突的办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与他人相处时要和气、有礼貌等。 3、淡化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 幼儿辨别能力差,模仿能力强,社会中的各种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不良行为都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较为宽松、温馨的生活环境,尽量避免给孩子提供刀、枪等含有攻击因素的玩具;应避免让孩子看含有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不良行为的影视和图书;当孩子有这些不良行为应马上制止,孩子有悔过之意时应给予表扬。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摘要:攻击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是童年期较为常见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行为,也是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的攻击行为有男女和年龄的差异。同时儿童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了解了儿童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后,进一步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矫正儿童的攻击行为。 关键词:攻击行为性别差异年龄差异 1 引言 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就攻击行为的方式看,它通常划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身体攻击是指攻击者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被攻击者实施的行为,如打人、踢人和损坏、抢夺他人财物等;言语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口头言语形式直接对被攻击者实施的行为,如,骂人、羞辱、嘲笑、讽刺、起外号等;关系攻击则是指攻击者故意操纵和破坏他人的同伴关系从而伤害他人的行为,如为了伤害或控制他人有目的地终止友谊或认同,散布谣言致使同伴排斥或拒绝他人等。 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儿童的一种主要社会行为,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品德和良好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重要指标。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是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危害较大。经常受到攻击的儿童通常会导致情绪抑郁、焦虑紧张、注意力分散、自卑孤僻、厌学逃学、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而对攻击者来讲,攻击他人则可能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或行为失调,因为攻击行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现象。心理学家韦斯特曾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70%的暴力少年犯在13岁就被确认为有攻击性行为,而且儿童的攻击性水平越高,今后的犯罪可能性越大。也就是说,儿童攻击性行为是今后各种行为问题的先兆。 2 儿童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 2.1儿童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一些研究者认为,女性的攻击性低于男性(Ez21。tt,1994:Maeeoby&Jaek一in,1974);而另一些研究者(Cotton,1994:Sheldon&Chesney一1ind,1993)认为性别差异并不存在。但大量研究都表明,男女两性在攻击行为的开端、方式及发展

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与分析 张改娥攻击性行为指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进行直接破坏或攻击的行为,包括殴打、伤人、破坏物品、虐待他人或动物、抢劫等行为。在4—6岁时可表现为咬人、咬物、打人等,是儿童、青少年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它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又是衡量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儿童攻击行为和将来犯罪行为的关系上,有关研究认为:习惯性的攻击行为可用来解释和预测犯罪行为;年龄越小就具有攻击行为的幼童,未来发展成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在各种情境中都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比在特定情境之中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将来更可能发展成为发社会行为和行为偏差。虽然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一般没有成人那样残暴,比较容易受到忽视。但是随着社会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发展和电视等宣传媒介的不良影响,社会中的暴力和其他形式的攻击现象正在以各种形式和途径逐渐向幼儿园、学校中渗透。再加上幼儿园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某些局限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特点,现在的儿童、青少年正在受到攻击现象的侵蚀,尤其是暴力行为正在逐年增加。近期,笔者对一个四岁半的小班男孩进行了攻击性行为的跟踪观察,以案例形式呈现,以分析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和矫治措施。 事例一:“我要玩毛毛虫” 地点:活动室 手工活动时,王老师正和孩子们商量两个人合作完成作品,薛榆浩根本不听老师在说什么,而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桌子上的袜子,当王老师说开始,薛榆浩小朋友赶快拿起材料制作起来,不让薛懿轩小朋友动手和他一起做。老师再三强调要两个人合作完成,这才让薛懿轩小朋友贴了两个毛毛虫的眼睛。作品完成了,老师让小朋友把作

品拿起来展示。两个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争起来。薛榆浩大喊:“是我先抢到的。”薛懿轩说:“不对,是我先拿到的。”薛榆浩仍大叫:“我要玩。”我轻轻地对他们说:“你们俩商量一下,想个办法,要不,这样下去谁也玩不起来。”于是薛懿轩用商量的口气对薛榆浩说:“我先玩,等会儿交换地时候再给你玩,好吗?”薛榆浩松开拿着毛毛虫的手,我以为他同意了薛懿轩的方法,正想表扬他,没想到他猛地推开薛懿轩,抓起毛毛虫就跑了。 分析: 攻击有多种表现或种类,著名心理学家张春兴认为,攻击有两种表现方式:直接攻击和替代性攻击,直接攻击是对欲攻击的对象直接予以侵害。案例中薛榆浩的表现应属于这类。儿童的攻击行为有自己年龄阶段的特点,即以工具性攻击占优势。儿童具有一定认知能力,在一定情境中,能够对各种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判断,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通过攻击手段产生的结果,因此儿童有时会受到外在诱因的驱动(如玩具、同伴中的领导地位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发动攻击。薛榆浩的攻击性行为其攻击的意图主要不在于伤害他人,而是为了得到“毛毛虫”,他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我推开他,我就能得到毛毛虫。”攻击只是他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 事例二:“他先打我的” 地点:盥洗室 午睡时间到了,小朋友在准备入厕。男孩子有序地站在小便池前排起队,赵秋江站在王烽先后面挨得很紧,两个都想快点上厕所。不一会儿,王烽先抢先站在尿池边上,赵秋江没地方站了,就用手打了王烽先的肚子,王烽先上完厕所拎裤子的时候,就向赵秋江的胳膊上咬了过去,赵秋江哇哇大哭起来,向老师告状,一边观察着赵秋江的胳膊。我问王烽先:“你为什么要咬赵秋江胳膊?”王烽先理直气壮地说:“他先打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