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习题和答案

固体废物习题和答案
固体废物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

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

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

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给出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

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2、固体废物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

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3、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或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

者消除其他危害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

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回取的活动。

4、城市生活垃圾——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

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5、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被国家危险废物鉴定

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二、简答题:

1、固体废物的定义?我国将固体废物分为几类?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给出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

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2)我国制定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将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废渣)与城市垃圾和危险废物三类。

城市生活垃圾: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又称工业废渣或工业垃圾。

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被国家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

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2、固体废物的固有特性有哪些?

(1)兼有废物和资源的双重性

固体废物一般具有某些工业原材料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较废水、废气易

收集、运输、加工处理.可回收利用。如前所述.固体废物是在错误时间放在错误地点的资源.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

(2)富集多种污染成分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头

固体废物往往是许多污染成分的终级状态。一些有害气体或飘尘.通过治理. 最终富集成为固体废物;废水中的一些有害溶质和悬浮物.通过治理.最终被分离出来成为污泥或残渣;一些含重金属的可燃固体废物.通过焚烧处理.有害金属浓集于灰烬中。这些“终态”物质中的有害成分.在长期的自然因素作用下. 又会转入大气、水体和土壤.成为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污染“源头”。(3)所含有害物呆滞性大、扩散性大

固态的危险废物具有呆滞性和不可稀释性.一般情况下进入水、气和土壤环

境的释放速率很慢。土壤对污染物有吸附作用.导致污染物的迁移速度比土壤水慢的多.大约为土壤水运移速度的1/(1~500)。

(4)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由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其危害可能在数年以至

数十年后才能发现.但是当发现造成污染时已造成难以挽救的灾难性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讲.固体废物特别是危害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可能要比水、气造成的危害严重得多。

3、什么是固体废物的“三化”处理?

固体废物的“三化”处理.指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无害化.指通过适当的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如热解、分离、焚烧、生化分

解等方法).使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容量。其中.前

者的实施主要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生产源头控制固体废物的产生;后者则包括分选、压缩、焚烧等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利用.从而达到减少固体废物容量的目的。

资源化.指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具有使用价值的物

质和能源.作为新的原料或者能源投入使用。广义的资源化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三个部分。

固体废物的“三化”处理是固体废物处理的最重要的技术政策.其中无害化

是前提.减量化和资源化是发展方向。

4、危险废物具有那些特性?

通常所称的危险废物一般具有以下五种性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1)易燃性

指该废物能够因产生热和烟而直接造成破坏.或者间接地提供一种能使其他

危险废物扩散的媒介.或者能使其他非危险废物等。

(2)腐蚀性

指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人体损伤或者对盛装容器造成腐蚀甚至泄漏。

(3)反应性

指该废物可能通过自动聚合而与水或者空气发生强烈反应.或者对热和物理

冲击无稳定性.或者易反应释放有毒气体和烟雾.或者易爆炸.或者具有强氧化性等。

(4)毒性

指能够对人体、动植物造成毒性伤害.一般分为浸出毒性、急性毒性、水生

物毒性、植物毒性等。

(5)其他有害毒性

除了上述特性以外的有害特性.包括生物蓄积性、遗传变异性、刺激性等。

5、如何进行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

(1)改进生产工艺

通过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选取精料.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等方式.从源

头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2)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和综合利用技术

通过使某种产品的废物成为另一种产品的原料.或者尽量回收固体废物中的

有价值的成分进行综合利用.使尽可能少的废物进入环境.以取得经济、环境和社会的综合收益。

(3)进行无害化的处理和处置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固体废物的二重性?固体废物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的区别是什么?

(1)固体废物是在错误时间放在错误地点的资源.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

特征。从时间方面讲.它仅仅相对于目前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物资源的日渐枯竭.昨天的废物势必又将成为明天的资源。从空间角度看.废物仅仅相对于某一过程或者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而并非在一切

过程或一切方面都没有使用价值。某一过程的废物.往往是另一过程的原料。(2)固体废物问题较之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的环境问题有其独特

之处.简单概括之为“四最”

①最难得到处理:固体废物由于含有的成分相当复杂.其物理性状也千变

万化.因此是“三废”中最难处置的一种。

②最具综合性的环境问题:固体废物的污染.不是单一的环境污染.它同

时伴随者土壤污染、水污染及大气污染等问题。

③最晚得到重视:固体废物的污染问题较之大气、水污染是最后引起人民

重视的污染问题.也是较少得到人民重视的问题。

④最贴近生活的环境问题:西方环境教育往往是从垃圾教育入手.这是因

为固体废物问题.尤其是城市生活垃圾最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与人

类生活最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人们每天都在产生垃圾、排放垃圾.同

时也在无意识地污染我们的生存环境.都会对资源、环境带来不良的影

响。

2、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的目标及污染控制对策是什么?在整治固体废物方面.我们还应该做那些努力?

(1)固体废物管理的目标: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提出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固体废物污染

控制原则。

减量化: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和减小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一方面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另一方面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利用。

资源化:采取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

无害化:将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环境的目的。技术上问题不大.关键是经济问题。

(2)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对策:

①从污染源头开始改革或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少排废物。

②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第一种产品的废物作为第二种产品的原料

③强化对危险废物污染的控制实行从产生到最终无害化处置全过程的严格管理.即从摇篮到坟墓(Cradle-to-Grave)的全过程管理模式。

④把固体废物纳入资源管理范围制定固体废物资源化方针和鼓励利用固体废物的政策。垃圾发电优惠

⑤制定固体废物的管理法规

⑥提高全民认识.做好科学研究和教育

(2)自由发挥

3、固体废物污染危害有哪些?

(1)侵占土地

固体废物产生以后.须占地堆放.堆积量越大.占地越多。

(2)污染土壤

废物堆置.其中的有害组分容易污染土壤。当污染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于

其他有害物质随天然降水径流火神流进入水体后就可能进一步危害人的健康。(3)污染水体

垃圾在堆放腐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

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是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水体污染源. 任意堆放或简易填埋的垃圾.其内部所含水量和淋入堆放垃圾中的雨水产生的渗滤液.流入周围地表水体和渗入土壤.会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致使污染环境的事件屡有发生。废渣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能造成更大的水体污染。

(4)污染大气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解.能释放出有害气

体.以细粒状存在的废渣和垃圾.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扩散到远处;固体废物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也能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

(5)影响环境卫生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很低。城市垃圾、粪便清运能力不高.很

大部分工业废渣、垃圾堆放在城市的一些死角.严重影响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 对人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第二章固体废物的收集和运输

一、简答题

1、废物的收集类型有哪些?

⑴混合收集:混合收集是指统一收集未经任何处理的原生废物的方式。

⑵分类收集:分类收集是根据废物的种类和组成分别进行收集的方式。

⑶定期收集:定期收集是指按固定的时间周期对特定废物进行收集的方式.适用于危险废物和大型垃圾的收集。

⑷随时收集:对于产生量无规律的固体废物.如采用非连续生产工艺或季节性生产的工厂产生的废物.通常采用随时收集的方式。

2、固体废物收集的原则和一般要求是什么?

固体废物收集总的原则是:收集方法应尽量有利于固体废物的后续处理.同

时兼顾收集方法的可行性。

一般来说.固体废物的收集应该满足以下几种要求:①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

分开收集;②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分开收集;③泥状废物和固态废物分开收集;

④污泥应该进行脱水处理后再收集;⑤根据处理处置方法的相关要求.采取具体的相应的收集措施;⑥需要包装或盛放的废物.应根据运输要求以及废物的特性. 选择合适的包装设备和容器.并且附以确切明显的标记。

3、中转站的作用及功能?中转站如何选址?在规划和设计中转站时.考虑因

素?(1)中转站的作用及功能:

①集中收集和储存来源分散的各种固体废物;

②对各种废物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③减低运输成本。

(2)选址原则:

①选择靠近服务区的中心或废物产量最多的地方;

②选择靠近干线公路或交通方便的地方;

③选择基建或操作最方便的地方。

(3)考虑因素:

①每天的转运量;

②转运站的结构类型;

③主要设备和附属设施;

④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收运系统的优化分为几个阶段?

收运系统的优化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居民将垃圾从家庭运到垃圾桶的过程;

第二阶段.垃圾装车的过程.对于有压缩装置的车辆还包括压缩过程;

第三阶段.垃圾车按收集路线将垃圾桶内垃圾进行收集;

第四阶段.垃圾由各个垃圾存放点运到垃圾场或中转站的过程;

第五阶段.垃圾由各中转站运送到处理处置设施的过程。

5、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分为哪几类及影响收集成本的因素?

生活垃圾的收集系统一般分为拖曳容器系统和固定容器系统两种。

(1)拖曳容器系统是指将某集装点装满的垃圾连容器一起运往中转站或处

理处置场.卸空后再将空容器送回原处(传统法)或下一个集装点(改装点);拖曳容器收集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收集时间长短.因此对收集操作过程的不

同单元时间进行分析.可以建立设计数据和关系式.求出某区域垃圾收集耗费的

人力和物力.从而计算成本。可以将收集操作过程分为四个基本用时.即装载时间、运输时间、卸车时间和非收集时间(其他用时)。

(2)固定容器收集操作法是指用垃圾车到各容器集装点装载垃圾.容器倒

空后固定在原地不动.车装满后运往转运站或处理处置场。固定容器收集法的一次行程中.装车时间是关键因素。

6、压实的原理及固体废物压缩后的优点?

压实是一种通过机械的方法对固体废物实行减容化.降低运输成本.便于装

卸、运输、储存和延长填埋场寿命的预处理技术。

压实的原理是减少空隙率.将空气挤掉。采用高压压实.在分子间可能产生

晶格的破坏使物质变性。

固体废物压缩后的优点:

①压缩捆包后填埋更容易布料更均匀.将来场地沉降也较均匀.捆包填埋也大大

减少了飞扬碎屑的危害;

②城市生活垃圾经高压压实处理.由于过程的挤压和升温.可使垃圾中的BOD5、COD降低.大大降低了腐化性;

③用惰性固体废物压缩作为地基.上面只需覆盖很薄土层.所填埋地不需作其他

处理或等待多年的沉降.即可利用;

④不再滋生昆虫等.可减少疾病传播与虫害.从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二、论述题:

1、论述收运线路的优化的目的、设计法则和一般步骤

(1)目的:使空载行程最小.即整个收集过程最有效、最经济。消除空载行

程的研究.国外早在1736 年便已开始。

(2)设计法则:每个作业日每条路线限制在一个地区.尽可能紧凑.没有断

续或重复的线路;平衡工作量.使每个作业、每条路线的收集和运输时间都合理地大致相等;收集路线的出发点从车库开始.要考虑交通繁忙和单行街道的因素;在交通拥挤时间.避免在繁忙的街道上收集垃圾;环绕街区尽可能采用顺时针方向。

(3)一般步骤:准备适当比例的地域地形图.表明垃圾清运区界边界、道口、

车库和通往各个垃圾集装点的位置.容器数、收集次数等;资料分析.将资料数

据概要为表格;初步收集路线设计;对初步收集路线进行比较.通过反复试算. 进一步均衡收集路线.使每周各个工作日收集的垃圾量、行驶路程、收集时间等大致相等.最后将确定的收集路线画在收集区域图上。

对于移动容器收集法.要求每天行驶的距离应大致相同;对于固定容器收集

法.要求每天收集的垃圾量基本相同(各垃圾收集点收集频率不同).若每个点每天都需要收集.则考虑每个车收集的区域。计算收集时间时用前述公式。

2、如何进行城市垃圾收集路线的设计?

进行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路线的设计.首先应该确定垃圾收集的操作方法、收

集车辆的类型、收集的劳动量以及收集的次数和时间。目前.尚没有确定的规则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收集路线的设计.一般常采用反复试算的方法。路线设计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使整个行驶距离最小.或者说空载行程最小。目前比较先进的设计方法是利用系统工程采取模拟的方法.求出最佳收集路线。

以拖曳容系系统为例简单介绍路线设计的步骤如下。

(1)在商业区、工业区或者住宅区的大型地图上标出每个垃圾桶的放置点、垃圾桶的数量以及收集频率.根据面积大小和放置点的数目将地区划分

为长方形的小面积。

(2)根据上述的平面图.将每周收集频率相同的收集点的数目进行分析.将

每天需要出空的垃圾桶数目列成表格。

(3)从调度站或者垃圾车停车场开始设计每天的收集线路.主要考虑因素有:

①收集地点和收集频率应与现存的法规制度一致;

②收集人员的多少应与车辆的类型和其他现实条件相协调;

③线路的开始与结束应该力求临近主要道路.尽可能利用地形和自然疆

界作为线路的疆界;

④在陡峭地区.线路开始应在道路倾斜的顶端.下坡收集便于车辆滑行;

⑤交通拥挤地区和垃圾量最大的地区的垃圾应该安排在一天的开始进

行收集;

⑥线路上最后收集的垃圾桶应该离垃圾场最近;

⑦收集频率相同而垃圾量较小的收集点应该在同一天或者同一路程中

收集。

(4)在初步路程设计好以后.应对垃圾桶之间的平均距离进行计算.使每条线

路所走的距离基本相等或接近。如果相差太大应该重新进行设计。

三、计算题:

1、从一新建工业园区收集垃圾.根据经验从车库到第一个容器放置点的时

间( t

1)以及从最后一个容器到车库的时间( t

2)分别为20min和25min。假设容

器放置点之间的平均驾驶时间为10min.装卸垃圾容器所需的平均时间为30min.

工业园区到垃圾处置场的单程距离为35km(垃圾收集车最高行驶速度为

88km/h).试计算每天能清运的次数和每天的实际工作时间(每天工作时间8h.

非工作因子为0.15.处置场停留时间为0.15h.a为0.012h.b为0.022h/km)。

解:①装载时间hcs c c bc P = p + u + d

p u h d h P h c c bc hcs + = 0.5( ), = 0.17( ), = 0.5 + 0.17 = 0.67

②每趟需要时间

T (P s a bx) 0.67 0.15 0.012 0.022 (35 2) 2.37(h) hcs hcs = + + + = + + + × × =

③每天能够清运的次数

[8(1 0.15) (0.33 0.42)]/ 2.37 2.55( / )

[ (1 ) ( )]/ 1 2

d

N H w t t Td hcs

= ?? + = 次

= ?? +

取整后.每天能够清运的次数为2 次/d

④每天实际工作时间

6.46( )

2 [ (1 ) 0.75]/ 2.37

H h

H w

=

= ??

2、某住宅区生活垃圾量约350m3/周.拟用一垃圾车负责清运工作.实行改

良操作法的拖曳容器系统清运.该垃圾车车库位于住宅区内。已知该车每次集装

容积为8m3/次.容器利用系数为0. 7.垃圾车采用8 小时工作制。试求为清运

该住宅区垃圾.该垃圾车每周需工作多少小时?每日最多能清运多少次?经调查

已知:平均运输时间为0.52h/次.容器装车时间为0.033h/次;容器放回原处时

间0.033 h/次.卸车时间0.012 h/次.非生产时间占全部工时的25%。

解:装载时间: P p u d 0.033 0.033 0 0.066(h /次) hcs c c bc = + + = + + = 清运一次所需时间: ( ) 0.066 0.012 0.52 0.598( / ) hcs hcs T = P + s + h = + + = h 次

每天可清运的次数: N [H(1 w)]/T 8 0.75/ 0.598 10.03( / d) d hcs = ? = ×

= 次

取整后.每天能够清运的次数为10 次/d

每周需要的清运次数:N = V /(cf ) = 350/(8× 0.7) = 62.5(次/周) w w

取整后.每周能够清运的次数为62 次/周

每周需要的工作时间为: D N T 62 0.598 37.08(h /周) w w hcs = = × =

3、某地拟建一高级住宅区.该区有1000 套别墅。假设每天往处置场运送垃

圾2 趟.试选择垃圾车并计算每周需要的工作时间。

其中:垃圾产生量为0.025m3/(户.d);每个收集点设置垃圾箱2 个;收集频

率为1 次/周;垃圾车压缩系数为2.5;每天工作时间8h;每个收集点装载时间

为1.43min;每车配备工人2 名;住宅区距垃圾处置场距离为18km;速度常数a

和b分别为0.08h和0.0156h/km;处置场停留时间s=0.083h;非工作因子为0.15;t1 和t2 分别为0.3h和0.4h。

解:由(2-15)可得

[( ) ( )]/(1 ) 1 2 H t t N P s a bx w d scs = + + + + + ?

则每趟的装载时间为

[(1 0.15) 8 (0.3 0.4)]/ 2 (0.083 0.08 0.0156 18 2) 2.325( )

[(1 ) ( )]/ ( ) 1 2

h

P w H t t N s a bx scs d

= ? × ? + ? + + × × =

= ?? + ? + +

根据(2-16)计算每一行程清运的收集点数量

= 60 / = 60 × 2.325× 2 /1.43 = 195(个) p scs p N P n t

根据(2-18)计算需要的收集车辆的容积

v V N / r 0.025 7 195/ 2.5 13.65(m3 ) P P = = × × =

每周需要收集的次数

= 1000/195 = 5.13(次) w N

根据(2-16)计算每周需要的工作量为

4.79( / )

2 [5.1

3 2.325 6 (0.083 0.08 0.0156 36)]/[(1 0.15) 8]

2 [ ( )]/[(1 ) ] s

d 周

T N P t s a bx w H w w cs w

=

= × × + × + + × ? ×

= × × + + + ?

4、比较拖曳容器系统和固定容器系统

在一个商业区计划建一废物收集站。试比较废物收集站与商业区的距离不同

时拖曳容器系统和固定容器系统的费用。假设每一系统只使用一名工人.行驶时间t1 和t2 包括在非工作因子中。废物量为229m3/周.容器大小为6.1m3.容器容积利用系数为0.67.速度常数a为0.022h.b为0.01375h/km;废物收集点之间

的平均距离为0.16km.两种系统在收集点之间的速度常数a0为0.06h.b0为

0.042h/km.非工作因子为0.15。

(1) 拖曳容器系统:容器装载时间为0.33h.容器卸载时间为0.033h.处置

场停留时间为0.053h.该系统间接费用为400 元/周.运行费用为15 元/h。

(2) 固定容器系统:废物收集车容积23m3.废物收集车压缩系数为2.废物

容器卸载时间为0.05h.处置场停留时间为0.10h.该系统间接费用为750 元/ 周.运行费用为20 元/h。

解:(1) 拖曳容器系统

①根据(2-8)计算每周需要运输废物的次数.次/周

N = V /(cf ) = 229 /(6.1× 0.67) = 56 w w

②根据(2-5)计算每趟平均装载时间.h

0.033 0.033 0.06 0.042 0.16 0.133

0 0

= + + + × =

P = p + u + d = p + u + a + b hcs c c bc c c

③每周需要工作的时间.d/周

x

x

T N P s a bx H w w w hcs

1.71 0.113

56(0.133 0.053 0.022 0.01375 ) /[8 (1 0.15)]

( ) /[ (1 )]

= +

= + + + × ?

= + + + ?

④每周的运行费用.元/周

Q = 15×8× (1.71+ 0.113x) = 205.2 +13.6x

(2) 固定容器系统

①根据(2-13)计算每趟清运的容器个数.个/次

C = vr /(cf ) = 23× 2 /(6.1× 0.67) = 11.26 t

②根据(2-12)计算每趟的装载时间.h

11 0.05 (11 1) (0.06 0.042 0.16) 1.217

( ) ( 1) ( ) ( 1)( ) 0 0 0

= × + ? × + × =

P = C u + n ? d = C u + n ? a + b x hcs t c p bc t c p ③根据(2-14)计算每周需要运输的次数.次/周

N = V /(vr) = 229 /(23× 2) = 4.98 w w

取整.每周需要运输5 次

④根据(2-16)计算每周需要工作的时间.d/周

x

x

T N P t s a bx H w w w cs w

0.98 0.01

[4.98 1.217 5 (0.10 0.022 0.01375 ) /[8 (1 0.15)]

[ ( )]/[ (1 )] s

= +

= × + × + + × ?

= + + + ?

⑤每周的运行费用.元/周

Q = 20×8× (0.98 + 0.01x) = 156.8 +1.6x

(3) 两系统的比较

两系统费用相等时.有

25.1

400 (205.2 13.6 ) 750 (156.8 1.6 )

=

+ + = + +

x

x x

即单程距离为12.5km 时.两种收集系统的费用相等。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一、名词解释:

1、破碎——破碎是指利用人力或机械等外力的作用.破坏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和分子间作用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破碎成小块的过程。磨碎是指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的过程。

2、低温破碎——低温破碎是利用常温下难以破碎的固体废物在低温时变脆的性能对其进行破碎的方法。

3、湿式破碎——湿式破碎是由从废纸中回收纸浆为目的发展起来的。是利用特制的破碎机将投入机内的含纸垃圾和大量水流一起剧烈搅拌和破碎成为浆液的过程.从而可以回收垃圾中的纸纤维。

4、磁流体分选——磁流体分选是利用磁流体作为分选介质.在磁场或磁场和电场的联合作用下产生“加重”作用.按固废各种组分的磁性和密度的差异.或磁性、导电性和密度的差异.使不同组分分离。当固体废物中各组分间的磁性差异小而密度或导电性差异较大时.采用磁流体可以有效地进行分离。

二、简答题:

1、破碎的原理和目的是什么?

(1)破碎是指利用人力或机械等外力的作用.破坏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和分子间作用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破碎成小块的过程。磨碎是指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的过程。

(2)目的:

①使固体废物的容积减小.便于运输和贮存;

②为固体废物的分选提供所要求的入选粒度.以便有效地回收固体废物种某

种成分;

③使固体废物的比表面积增加.提高焚烧、热分解、熔融等作业的稳定性和

热效率;

④为固体废物的下一步加工做准备;

⑤用破碎后的生活垃圾进行填埋处置时.压实密度高而均匀.提高填埋场的

利用效率;

⑥防止粗大、锋利的固体废物损坏分选、焚烧和热解等设备或炉膛。

2、固体废物破碎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根据固体废物破碎时所使用的外力.可以将破碎分为机械能破碎和非机械能

破碎两种。机械能破碎是利用破碎工具对固体废物施加外力而使其破碎.通常包

括挤压、冲击、剪切、摩擦、撕拉等方式。非机械能破碎指利用电能、热能等非机械能的方式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如低温破碎、热力破碎、减压破碎、超声破

碎等。用于实际生产的破碎设备通常是综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破碎方法.对固

体废物进行联合破碎.这样更能达到良好的破碎效果。

3、固体废物破碎机有哪几种类型?

(1)颚式破碎机

颚式破碎机是利用两颚板对物料的挤压和弯曲作用.粗碎和中碎各种硬度物

料的破碎机械。它的破碎动作是间歇进行的。其具有结构简单、坚固、维护方便、高度小.工作可靠等特点。在固体废物破碎处理中.主要用于破碎强度及韧性高、腐蚀性强的废物。

(2)锤式破碎机

锤式破碎机是利用锤头的高速冲击作用.对物料进行中碎和细碎作业的破碎

机械。固体废物自上部给料口给入机内.立即遭受高速旋转的锤子的打击、冲击、剪切、研磨等作用而被破碎。锤式破碎机具有破碎比大、排料粒度均匀、过碎

物少、能耗低等优点。

(3)冲击式破碎机

冲击式破碎机是利用板锤的高速冲击和反击板的回弹作用.使物料受到反复

冲击而破碎的机械。与锤式破碎机相比.冲击式破碎机的破碎比更大.并能更充

分地利用整个转子的高速冲击能量。

(4)剪式破碎机

剪式破碎机是通过固定刀和可动刀之间的齿合作用.将固体废物切开或割裂

成适宜的形状和尺寸.特别适合破碎低二氧化硅含量的松散物料。

(5)锟式破碎机

锟式破碎机是利用锟面面的摩擦力将物料咬入破碎区.使之承受挤压或劈裂

而破碎的机械。当用于粗碎或需要增大破碎比时.常在锟面上作出牙齿或沟槽以

增大劈裂作用。锟式破碎机的特点是能耗低.产品过度粉碎程度小.构造简单.

工作可靠等.所以.锟式破碎机的应用十分广泛。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破碎比

小.发展缓慢。

(6)球磨机

球磨机中筒体在电机的作用下产生回转时.研磨体受离心的作用.贴在筒体

内壁与筒体一起回转上升.当物料被带到一定高度时.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被抛出.并以一定的速度降落.在此过程中.筒体内的物料受到钢球的冲击和研磨的

双重作用而被粉碎.从而对筒体内底脚区内的物料产生冲击和研磨作用.使物料

粉碎。

4、破碎比与破碎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1)在破碎过程中.原废物粒度与破碎产物粒度的比值成为破碎比。破碎比表示废物粒度在破碎过程中减少的倍数.也就是表征了废物被破碎的程度。

破碎机的能量消耗和处理能力都与破碎比有关。

(2)固体废物每经过一次破碎机或磨碎机成为一个破碎段。破碎段数是决定破碎工艺流程的基本指标.它主要决定破碎废物的原始粒度和最终粒度。破

碎段数越多破碎流程就越复杂.工程投资相应增加.因此.如果条件允许

的话.应尽量减少破碎段数。

(3)如若要求的破碎比不大.则一段破碎即可。但对有些固体废物的分选工艺. 例如浮选、磁选等.由于要求入料的粒度很细.破碎比很大.所以往往根

据实际需要将将几台破碎机或磨碎机依次串联起来组成破碎流程。对固体

废物进行多段破碎.其总破碎比等于各段破碎比的乘积。

5、浮选中常用哪些浮选药剂?其作用和特点是什么?

(1)捕收剂

作用:能够选择性的吸附在欲选的物质颗粒表面上.使其疏水性增强.提高可浮性.并牢固地粘附在气泡上而上浮

特点:①捕收作用强.具有足够的活性;

②有较高的选择性.最好只对某一种物质颗粒具有捕收作用;

③易溶于水、无毒、无臭.成分稳定.不易变质;

④价廉易得

(2)起泡剂

作用:起泡剂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主要作用在水-气界面上.使其界面张力

降低.促使空气在料浆中弥散.形成小气泡.防止气泡兼并.增大分选界

面.提高气泡与颗粒的粘附和上浮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保证气泡上浮形成

泡末层。

特点;①用量少.能形成量多、分布均匀、大小适宜、韧性适当和黏度不大的气泡;

②有良好的流动性.适当的水溶性.无毒、无腐蚀性.便于使用;

③无捕收作用.对料浆的pH 变化和料浆中的各种物质颗粒有较好的适应

性;

(3)调整剂

作用:主要是调整其他药剂(主要是捕收剂)与物质颗粒表面之间的作用。还可

调整料浆的性质.提高浮选过程的选择性

特点:①活化剂能促进捕收剂与欲选物质颗粒的作用.提高欲选物质颗粒可浮选性的药剂;

②调整剂调整浆料的性质.使料浆对某些物质颗粒的浮选有利.而对另一

些物质颗粒的浮选不利;

③抑制剂削弱非选物质颗粒与捕收剂之间的作用.抑制其可浮性.增大其

与欲选物质颗粒之间的可浮性差异提高分选过程的选择性;

④分散与混凝剂调整料中细泥的分散.团聚与絮凝.以减小细泥对浮选的

不利影响.改善和提高浮选效果。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要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处理?怎样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选择破碎

方法?怎样确定破碎比?选择破碎机时应综合考虑那些方面?为什么?

(1)破碎的目的

①使固体废物的容积减小.便于运输和贮存;

②为固体废物的分选提供所要求的入选粒度.以便有效地回收固体废物种某

种成分;

③使固体废物的比表面积增加.提高焚烧、热分解、熔融等作业的稳定性和

热效率;

④为固体废物的下一步加工做准备;

⑤用破碎后的生活垃圾进行填埋处置时.压实密度高而均匀.提高填埋场的

利用效率;

(2)选择破碎方法时.需视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特别是废物的硬度而定。

对坚硬废物应采用挤压破碎和冲击破碎;对韧性废物应采用剪切破碎和冲击破碎或剪切破碎或碎.对脆性废物则采用劈碎.冲击破碎较好。一般破碎机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破碎方法联合作用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的.例如压碎和折断.冲击破碎和磨碎等。

(3)在破碎过程中.原废物粒度与破碎产物粒度的比值成为破碎比。破碎

比表示废物粒度在破碎过程中减小的倍数。即表征废物被破碎的程度。破碎机的能量消耗和处理能都与破碎比有关。

(4)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粒度大小.要求的破碎比和破碎机的类型.每

段破碎流程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

选择破碎机类型时.必须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①需要的破碎能力;

②固体废物的性质(如破碎特性、硬度、密度、形状、含水率等);

③对破碎产品粒径大小、粒度组成、形状的要求;

④供料方式;

⑤安装操作场所情况等。

2、什么是低温破碎?其优点和主要应用是什么?

低温破碎是利用常温下难以破碎的固体废物在低温时变脆的性能对其进行

破碎的方法。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物质的脆化温度的差异进行选择性的破碎。

低温破碎通常采用液氮作为制冷剂.因为液氮具有制冷温度低、无毒、无爆炸危

险的优点。但由于成本较高.所以地问破碎通常仅用于常温下破碎较困难得废物. 如橡胶和塑料等。

低温破碎相对于常温破碎的优点在于;①对于含有复合材质的物料.可以进

行有效得破碎分离;②同一种材质在破碎后粒度均匀.尺寸大体一致.形状好.

便于分离;③动力消耗较低.噪声水平和振动水平也有所降低;④对于极难破碎

并且塑性极高的氟塑料废物.采用液氮低温破碎.可以获得碎快和粉末;⑤破碎

成品的形状适合于进一步的处理。

目前.由于破碎成本和技术的限制.低温破碎的应用并不普遍.主要有几个

方面:①从有色金属混合物、废轮胎、包覆电线中回收铜、铝、锌等金属;②塑

料的低温破碎;③橡胶轮胎的破碎。

3、什么是湿式破碎?其优点和主要应用是什么?

湿式破碎是由从废纸中回收纸浆为目的发展起来的。是利用特制的破碎机将

投入机内的含纸垃圾和大量水流一起剧烈搅拌和破碎成为浆液的过程.从而可以

回收垃圾中的纸纤维。

湿式破碎的优点;

①使含纸垃圾变成均质浆状物.可按流体处理;

②不孳生蚊蝇、无恶臭、卫生条件好;

③噪声低、无发热、爆炸、粉尘等危害;

④脱水后的有机残渣其质量、粒度大小、水分等变化都小;

⑤适用于回收垃圾中的纸类、玻璃及金属材料等。

湿式破碎可广泛应用于处理化学物质、纸浆、矿物等.也适用于回收垃圾中

的纸类、玻璃、金属材料等。

4、固体废物分选从分选原理上分为几大类.在工程上如何合理选择应用?简述

人工分选与城市垃圾的人工分类收集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意义。

(1)固体废物的分选简称废物分选.目的是将其中可回收利用的或不利于后续处理、

处置工艺要求的物料分离出来。废物分选是根据物质的粒度、密度、磁性、电性、光电性、摩擦性、弹性以及表面润湿性的不同而进行分选的。可分为筛分、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光电分选、摩擦及弹性分选.以及浮

选等。

(2)筛分是利用筛子将物料中小于筛孔的细粒物料透过筛面.而大于筛孔

的粗粒物料留在筛面上.从而使物料分成不同的等级;

重力分选是根据固体废物中不同物质颗粒间的密度差异.在运动介质中受

到重力、介质动力和机械力的作用.使颗粒群产生松散分层和迁移分离.从而得

到不同密度产品的分选过程;

磁力分选是利用固体废物中各种物质的磁性差异在不均匀磁场中进行分选

的一种处理方法;

电力分选是利用固体废物中各种组分在高压电场中电性的差异而实现分选

的一种方法;

浮选是在固体废物与水调制的料浆中.加入浮选药剂.并通入空气形成无数

细小气泡.使欲选物质颗粒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与料浆表面成为泡末层.

然后刮出回收.不浮的颗粒仍留在料浆内.通过适当处理后废弃;

摩擦与弹跳分选是根据固体废物中各组分的摩擦系数和碰撞系数的差异.在

斜面上运动与斜面碰撞弹跳时.产生不同的运动速度和弹跳轨迹而实现彼此分离

的一种处理方法。

(3)人工分选与城市垃圾的人工分类收集.降低了垃圾中塑料、纸张、金

属等的回收价格.增加了可用于堆肥的有机物资源化价值.同时避免大量有害物

质如干电池、废油等进入垃圾.减少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度;分类收集是实现

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的有效途径.世界发达国家把垃圾中的可

以再利用的部分看作是一种资源。分类收集以后.同一类垃圾成分比较单一.性

质相近.因此处理起来技术专一.效率很高。

中国是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成

分有了很大的变化.可以再利用的成分在不断增加。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防

治可回收利用物进入收集、运输、处理的物质流中.提高生活垃圾中有用物的利

用律.应该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处于最优先的地位.将逐步成为一种贯穿

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行动。

5、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有哪些?惯性振动筛与共振筛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区别?(1)筛分是利用筛子将物料中小于筛孔的细粒物料透过筛面.而大于筛孔

的粗粒物料留在筛面上.从而使物料分成不同的等级;

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有:

①固体废物性质的影响

粒度组成:废物中“易筛粒”含量越多.筛分效率越高.而粒度接近筛孔尺

寸的“难筛粒”越多.筛分效率则越低;

含水率和含泥量:废物外表水分会使细粒结团或附着在粗粒上而不易透筛。

当筛孔较大.废物含水率较高时.反而造成颗粒活动性的提高.即湿式筛分法的筛分效率较高;

废物颗粒形状:球形、立方形.多边形颗粒筛分效率较高.而颗粒呈扁平状

或长方块.用方形或圆形筛孔的筛子筛分.其筛分效率低

②筛分设备性能的影响

筛面类型:棒条筛面有效面积小.筛分效率低.编制筛网则相反.有效面积

大.筛分效率高.冲孔筛面介于两者之间。

筛子运动方式:同一种固体废物采用不同类型的筛子进行筛分时.其筛分效

率不同。

筛面长宽比以及筛面倾角。

③筛分操作条件的影响:在筛分操作中应注意连续均匀给料.使废物沿整个

筛面宽度铺成一薄层.既充分利用筛面.又便于细粒透筛.提高筛子的处理能力和筛分效率.并及时清理和维修筛面。

(2)振动筛工作原理:振动筛通过产生振动的振动器.将振动传递给筛箱.

筛箱可以自由振动.使颗粒产生近乎垂直于筛面的跳动或作圆形、椭圆形运动。振动筛适用于细粒废物(0.1-15mm)的筛分.也可用于潮湿及黏性废物的筛分。共振筛工作原理:是利用连杆上装有弹簧的曲柄连杆机构驱动.使筛子在共

振状态下进行筛分。工作原理是当共振筛的筛箱压缩弹簧而运动时.其运动速度和动能都逐渐减小.被压缩的弹簧所储存的位能却逐渐增加。当筛箱的运动速度和动能等于零时.弹簧被压缩到极限.它所储存的位能达到最大值.接着筛箱向相反方向运动.弹簧释放出所储存的位能.转化为筛箱的动能.因而筛箱的运动速度增加。当筛箱的运动速度和动能达到最大值时.弹簧伸长到极限.所储存的位能也就最小。

第四章固体废物的热化学处理

一、名词解释:

1、热解——是将有机化合物在缺氧或绝氧的条件下利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合键断裂.由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转化成小分子量的燃料气、液状物(油、油脂等)及焦炭等固体残渣的过程。

2、气化——是指固体燃料在一定温度、压强和O2 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不完全氧化的热化学反应过程。

3、热值——生活垃圾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生活垃圾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以kJ/kg(或kcal/kg)计。

二、简答题:

1、垃圾焚烧有哪些特点?

⑴垃圾经焚烧处理后.垃圾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消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

害气体和烟尘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无害化程度高。

⑵经过焚烧.垃圾中的可燃成分被高温分解后.一般可减重80%和减容90%

以上.减量化效果好.可节约大量填埋场占地.焚烧筛上物效果更好。

⑶垃圾焚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其热能被废热锅炉吸收转变为蒸气.用来

供热或发电.垃圾被作为能源来利用.还可回收金属等资源.可以充分实现垃圾

处理的资源化。

⑷垃圾焚烧厂占地面积小.尾气经净化处理后污染较小.可以靠近市区建

厂。既节约用地又缩短了垃圾的运输距离.对于经济发达的城市.尤为重要。

⑸焚烧可作全天候操作.不易受天气影响。

⑹随着对城市垃圾填埋的环境措施要求的提高.焚烧法的操作费用可望低

于填埋。

2、去除尾气中重金属污染物质的机理是什么?

(1)重金属降温达到饱和.凝结成粒状物质后被除尘设备收集去除;

(2)饱和温度较低的重金属元素无法充分凝结.但飞灰表面的催化作用会

形成饱和温度较高且较易凝结的氧化物或氯化物.而易被除尘设备收集去除;(3)仍以气态存在的重金属物质.因吸附于飞灰上或喷入的活性炭粉末上

而除尘被设备一并收集去除;

(4)重金属的氯化物为水溶性.即使无法在上述的凝结及吸附作用中去除.

也可利用其溶于水的特性.由湿式洗气塔的洗涤液自尾气中吸收下来。当尾气通过热能回收设备及其他冷却设备后.部分重金属会因凝结或吸附作用而附着在细尘表面.可被除尘设备去除.温度愈低.去除效果愈佳。但挥发性较高的铅、

镉和汞等少数重金属则不易被凝结去除。

3、垃圾焚烧飞灰的综合利用需几个因素?

垃圾焚烧飞灰的综合利用需考虑以下3 个因素:

①适宜性。这是指飞灰进行某一应用的难易程度.它依赖于垃圾焚烧飞灰

的物化特性。适宜性决定了飞灰的利用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