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带圆孔平板的均匀拉伸

第17讲带圆孔平板的均匀拉伸
第17讲带圆孔平板的均匀拉伸

§7.6 带圆孔平板的均匀拉伸

学习思路:

平板受均匀拉力q作用,平板内有半径为a的小圆孔。圆孔的存在,必然对应力分布产生影响。孔口附近的应力将远大于无孔时的应力,也远大于距孔口稍远处的应力。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孔口的应力集中,根据局部性原理,影响主要限于孔口附近区域。

根据上述分析,在与小圆孔同心的厚壁圆筒上,应力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沿外圆周作用的不变的正应力,另一部分是以三角函数变化的法向力和切向力。对于前者是轴对称问题;或者根据问题性质可以确定应力函数后求解。

孔口应力分析表明,孔口应力集中因子为3。

学习要点:

1. 带圆孔平板拉伸问题;

2. 厚壁圆筒应力函数;

3. 应力与边界条件;

4. 孔口应力。

设平板在x方向受均匀拉力q作用,板内有一个半径为a的小圆孔。圆孔的存在,必然对应力分布产生影响。如图所示。孔口附近的应力将远大于无孔时的应力,也远大于距孔口稍远处的应力。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孔口的应力集中,根据局部性原理,影响主要限于孔口附近区域。随着距离增加,在离孔口较远处,这种影响也就显著的减小。

根据上述分析,假如b与圆孔中心有足够的距离,则其应力与无圆孔平板的分布应该是相同的。因此

上述公式表明在与小圆孔同心的,半径为b的圆周上,应力可以分为两

部分:一部分是沿外圆周作用的不变的正应力,其数值为;另一部分是随?

变化的法向力cos2? 和切向力sin2?。

对于沿厚壁圆筒外圆周作用的不变的正应力,其数值为。由此产生的应力可用轴对称应力计算公式计算。则

这里,将均匀法向应力作为外加载荷作用于内径为a,外径为b的厚壁圆筒的外圆周处。使得问题成为一个典型的轴对称应力。

对于厚壁圆筒的外径作用随2? 变化的法向外力cos2? 和切向外力sin2? ,如图所示。

根据面力边界条件,厚壁圆筒的应力分量也应该是2? 的函数。由应力函数与应力分量的关系可以看出,由此产生的应力可以由以下形式的应力函数求解,即

将上述应力函数表达式代入变形协调方程

,可得f(ρ)所要满足的方程

上述方程是欧拉(Euler)方程,通过变换可成为常系数常微分方程,其通解为

因此,将其代入公式 ,可得应力函数为

因此,应力分量为

应力分量表达式中的待定常数A,B,C,D可用边界条件确定,本问题的面力边界条件为

将应力分量代入上述边界条件,则

联立求解上述方程,并且注意到对于本问题,a/b≈0,可得

将计算所得到系数代入应力分量公式

,则

将随?变化的法向力cos2? 和切向力sin2? 的计算所得结果与沿外圆周作用的不变的正应力结果相叠加,则

上述应力分量表达式表明,如果ρ 相当大时,上述应力分量与均匀拉伸的应力状态相同。

对于孔口应力,即ρ =a时,有

最大环向应力发生在小圆孔的边界上的? =π/2 和? =3π/2 处,其值为

σ? max = 3q

这表明,当板很大而孔很小时,则圆孔的孔口将有应力集中现象。通常把最大应力与平均应力的比值用于描述应力集中的程度。即

K称为应力集中因子。对于平板受均匀拉伸问题,K=3。

§7.7 楔形体顶端受集中力或集中力偶

学习思路:

本节将推导有关楔形体的几个有实用价值的解答。

对于弹性力学问题的求解,重要的问题是确定应力函数的形式。由于楔形体几何形状的特殊性,本身没有任何描述长度的几何参数,借助于几何特性,可以找到应力函数的基本形式,然后根据变形协调方程得到应力函数。

楔形体弹性力学解答可以推广为半无限平面应力的解答,这对于工程问题的求解具有指导意义。

学习要点:

1. 楔形体作用集中力问题的应力函数;

2. 楔形体边界条件;

3. 楔形体应力;

4. 半无限平面作用集中力;

5. 楔形体受集中力偶作用;

6. 楔形体受集中力偶作用的应力。

讨论题:楔形体顶端应力和无穷远应力分析

设有一楔形体,其中心角为α,下端可以认为是伸向无穷远处。

首先讨论楔形体在其顶端受集中力作用,集中力与楔形体的中心线成β 角。设楔形体为单位厚度,单位厚度所受的力为F,极坐标系选取如图所示。

通过量纲分析可以确定本问题应力函数的形式。由于楔形体内任一点的应力分量将与F成正比,并与α,β,ρ 和? 有关。由于F的量纲为MT-2,ρ的量纲为L-1,而α,β和? 是无量纲的,因此各个应力分量的表达式只能取ρ 的负一次幂。

而根据应力函数表达式,其ρ的幂次应比各应力分量ρ 的幂次高两次。因此可以假设应力函数为? 的某个函数乘以 ρ 的一次幂。有

将上述应力函数表达式代入变形协调方程

,可得f ( ) 所要满足的方程。即

求解上式,可得

其中A,B,C和D为待定常数,将上式代入应力函数表达式可得,

由于为线性项,不影响应力分量的计算,因此可以删去。因此应力函数为

由应力分量表达式,可得楔形体的应力分量

现在的问题是利用面力边界条件确定待定常数。楔形体左右两边的面力边界条件为

已经自然满足。此外还有一个应力边界条件:在楔形体顶端附近的一小部分边界上有一组面力,它的分布没有给出,但已知它在单位宽度上的合力为F。

如果取任意一个截面,例如圆柱面ab,如图所示。

则该截面的应力分量必然和上述面力合成为平衡力系,因此也就必然和力F 形成平衡力系。

于是得出由应力边界条件转换而来的平衡条件

将应力分量表达式代入上式,则

积分可得

将常数C和D代入应力分量表达式

,则本问题的解答为

上述楔形体应力在 等于0时,将趋于无限大。即在载荷作用点的应力无限大,解答是不适用的。但是如果外力不是作用于一点,而是按照上述应力分布作用于一个小圆弧区域,上述解答则为精确解。

根据圣维南原理,除了力的作用点附近,解答是有足够精度的。

在上述楔形体问题中,如果令α=π,β=0,则转化为弹性半无限平面作用集中力问题。

将α=π,β=0代入楔形体应力表达式

,则弹性半无限平面作用集中力作用的应力表达式为

弹性半无限平面作用集中力作用的应力场具有以下特点:

1. σρ为主应力,其余主应力为0。

2.在直径为d,圆心在x 轴并且与y 轴相切于原点O的圆上,由于该圆上任意一点满足ρ = d cos?,

所以,圆上任意一点应力为σρ=-2F/πd。这就是说,圆上任意一点应力,除载荷作用点以外,各点应力和σρ相同。

此圆为等径向应力的轨迹线,称为压力泡。

3. 由于此圆最大切应力τmax=σρ /2=const,因此在光弹性实验中,又称为等色线。

4.主应力轨迹为一组以坐标原点为中心的放射线。

5.最大切应力轨迹为一组与主应力轨迹夹45度角的曲线,其轨迹为对数螺线。

以下讨论楔形体的顶端受有集中力偶作用问题,如图所示。

设单位宽度的力偶矩为M。

根据和楔形体受集中力相同的量纲分析,可见在各应力分量的表达式中,只能是以 ρ 负二次幂出现,因此应力函数表达式应该与 ρ 无关。也就是

将上式代入变形协调方程

,可得所要满足的方程

求解这一关于? 的常微分方程,可得

其中A,B,C和D为待定常数。

求解前,首先作结构分析。由于楔形体顶端作用集中力偶,因此为反对称结构。其正应力应为? 的奇函数,而切应力分量应为? 的偶函数。

由此可见,A = D = 0,则应力函数简化为

则由极坐标应力分量表达式,楔形体的应力分量为

对于楔形体问题,边界条件要求

由应力分量表达式可见,前一条件总能满足,而后一条件要求

C = -2B cosα

同样考虑ab以上部分的平衡条件,则

积分后可得

将计算所得的系数回代应力分量表达式,可得

大家可以自己证明上述应力分量也可满足以上部分的另外两个平衡条件,即

在楔形体问题中,我们曾假定楔形体顶端所受的力或力偶是集中作用的,因此计算所得的应力分量在 =0处成为无限大。实际上,集中在一点的力或力偶是不存在的,因此也就不会发生无限大的应力。而且,只要面力的集度超过楔形体材料的比例极限,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将不再适用,因此上述解答也不适用。

因此应该这样来理解:楔形体受有一定的面力,这个面力的最大集度是不超过比例极限的,而面力的合力是集中力F或集中力偶M。当然面力的分布方式不同,应力的分布也不同。但是,按照圣维南原理,不论这个面力是如何分布的,在离开楔形体顶端稍远处,应力分布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和以上所得应力分量表达式相同。

必修3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的试验:(19世纪末) (1)实验过程: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结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4、温特的试验:(1928年)

试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实验结论: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 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5、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的尿液中分离出具有生长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 1942年,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定是吲哚乙酸(IAA) 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出IAA外,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 6、小结: (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二看能 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 →生长素) 2、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向光侧→背光侧 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非极性运输:自由扩散,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3、生长素的分布: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015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题库:必修3第1单元第5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第一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5讲植物的激素调节 1.实验表明,乙烯能抑制根系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系生长,稍高 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根系生长。有关解释合理的是() A.生长素与乙烯相互转化 B.生长素可诱导乙烯的合成 C.生长素与乙烯的化学本质相同 D.生长素对乙烯进行负反馈调节 解析相关激素之间可以相互作用,但不能相互转化,A错误。由题干信息可以推测,生长素浓度升高可能促进乙烯的合成,故稍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根系生长可能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来实现,B正确。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乙烯的化学本质是烃类,C错误。如果生长素对乙烯进行负反馈调节,应当是生长素含量升高抑制乙烯的合成,题干提供的信息与之不符,D错误。 答案 B 2.分析如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A.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解析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受单侧光 照影响,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生长素 的运输有“就近运输”的特点,所以浓度大小顺序为B>C>D>A;生长素的运输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即从形态学的上端到形态学的下端,根部生长也有顶端优势现象。 答案 C 3.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

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处理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胚芽鞘尖端一段时间后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答案 C 4.为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取若干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培养相同时间,然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先后进行了两次(实验一、实验二),结果如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浓度为0.1 mg/L时两组数据偏差较大,对推导实验结论有干扰,应 该舍弃 B.两次实验结果有明显差异,原因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具有两 重性 C.当浓度大于10 mg/L时,生长素会抑制燕麦胚芽鞘的生长且抑制越来越强 D.要确定促进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1~10 mg/L之间减小浓度 梯度继续分组实验 解析生长素浓度为0.1 mg/L时两组数据偏差较大,但应如实记录;两次实验结果有明显差异,可能是实验材料等造成的,不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具有两重性造成的;当浓度大于10 mg/L时,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减弱,但仍是促进作用而不是抑制作用。要确定促进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1~10 mg/L之间减小浓度梯度继续分组实验。 答案 D

圆孔孔边应力集中

4.8 半无限平面边界上受法向集中力作用的问题一 弗拉芒一布辛涅斯克问题 没有边界的无限大物体称为无限体。将它用平面分成两半,每一半就称半无限体。本节分析的是半无限的弹性平面体在边界上受一法向集中力作用的问题(图4-8)。这一问题在实际工程问题中会经常遇到,如建筑物地基的应力和沉陷问题等。最近发展起来的边界元数值计算法也利用这问题的解答。 假定在边界面上沿半无限平面厚度上分布有均匀压力P。这样,半无限体就处于平面应变状态,单位厚度上分布的压力就可视为集中力P,其量纲为[力×长度-1] 解题:如图4-8所示,估计应力呈扇形分布,因此采用极坐标。为解题方便,取X轴方向向下,y轴方向向右,相应地极坐标r方向向外,θ方向由x轴逆时针旋转。 图4-8半无限平面边界受法间集中力 (1)初定应力函数:根据应力的函数形式决定应力函数的形式,而应力的函数形式是根据估计的应力分布情况面定。本题中估计σr的

分布与P ,r ,θ都有关系,与P 成正比,与r 成反比。 故σr 的函数形式估计为 )(θσF r P r = (a ) 式中σr 与P ,r 都是一次幂关系,这是因为只有这样,等式两边的量纲才能相等(皆为[力×长度-2])。 列出应力函数与应力分量的关系式,即(4.18)式的第一式 22211θ??σ??+??=r r r r 由此式可见,为使等式两边r 的幂次相等,应力函数中的r 的幂次应当比应力分量中r 的幂次高两次,所以初选应力函数的形式为 )(θ?rf = (b ) 式中f (θ)可通过双调和方程得到。将(b )式代入双调和方程(4.17)式得 )(1)(11122 22222=????????+??+??+??θθθθf r f r r r r r )( 即 0)]()(2)([122443=++θθθθθf d f d d f d r (c ) 删去因子3 1r ,(c )式为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其通解为 ) sin cos (sin cos )(θθθθθθD C B A f +++= (d ) 代入(b )得 )] sin cos (sin cos [θθθθθ?D C B A r +++= (e )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知识点填空

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1)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 最敏感, 居中, 最不敏感 (2)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所起作用不同:低浓度 ,高浓度 。“高浓度”是指分别大于 点对应的浓度,“低浓度”是指分别小于 点对应的浓度,高和低是相对而言。 (注:不要将AA′、BB′、CC′段理解为抑制阶段。A′、B′、C′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1、作用特点: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比较敏感程度: 细胞:幼嫩细胞 衰老细胞 器官:根 芽 茎 侧芽 顶芽 植物种类: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3、顶端优势 (1)概念: 优先生长,而 受到抑制的现象 (2)原因: 。 (3)解除方法: 。应用: 。 (4)产生原因的实验探究 实验过程: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随机均分为3组: A 组自然生长→ 优先生长, 受抑制。 B 组去掉顶芽→ 生长快,成为侧枝。 C 组去掉顶芽,切口处放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生长受抑制。 结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使侧芽生长受抑制。 4、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分析:(1)生长情况:A 与B________长得快、C 与D_______长得快。 (2)生长素含量情况:A_____B ;C_____ D 。 (3)ABCD 四点生长素的作用A_______ B______ C______D____(填促进或抑制) (4)分析出现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的原因 : 根向地生长的原因: 。 茎背地生长的原因: 。 二、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1、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2、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3、可做除草剂,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庄稼地里的双子叶杂草。 3.3 其他植物激素 2、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有的相互促进,有的相互拮抗。 七、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成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2、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3、应用: (1)用乙烯利催熟 (2)用赤霉素处理芦苇增加纤维长度 (3)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在无须发芽时就可产生a-淀粉酶,可简化酿酒工艺、降低成本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高考题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复习 一、单选题 1.(2012安徽卷)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喷施赤霉素和2,4-D 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喷施赤霉素和2,4-D 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 B .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 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C .喷施赤霉素和2,4- D 能等级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 D .赤霉素、2,4-D 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2.(2012全国卷新课标版)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 、b 、c 、d 四组,将a 、b 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 、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 、b 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A . c 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 d 组尖端不能 B .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 .c 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 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 .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3.(2012山东卷)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B .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C .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D .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4.在太空船上做如下实验处理,有关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长素浓度:a >b >c = d ,①②③④胚芽都出现生长现象 B .生长素浓度:a >c =d >b ,①生长最快 C .生长素浓度:a >d >c =b ,③生长最快 D .生长素浓度:a =b =c =d ,①②③④生长状况基本相同 5.下图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A .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B .生长素的化学成分为吲哚乙酸 C .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6.(2011年安徽马鞍山调研)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B .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C .植物的向光性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 7.(2011年南京第一次模拟)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一位同学用几种不同浓度的α-萘乙酸(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图甲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生根的促进作用的示意图,图乙为α-萘乙酸促进枝条生根的情况,请据两图判断,在下列各浓度值中,最好选用 A .3 mg·mL -1 B .6 mg·mL -1 C .9 mg·mL -1 D .4.5 mg·mL -1 8.(2010·浙江理综)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 9.(2010·重庆理综)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如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A .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 B .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C .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D .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 10.(2009·江苏)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5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九) (建议用时:45分钟) [命题报告] 1.(2017·武汉市一模)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a、b,分别进行下图所示实验,其中实验一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实验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受琼脂块c和d中均可检测到IAA B.接受琼脂块c和d中均检测不到IAA C.接受琼脂块c中检测到IAA,d中检测不到 D.接受琼脂块d中检测到IAA,c中检测不到 C[从图中可知胚芽鞘a的尖端和胚芽鞘b的尖端都能产生生长素,a和b的区别是b 的胚芽鞘是倒置的。由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因此据图中的实验处理结果为:接受琼脂块c中检测到IAA,d中检测不到。] 2.(2016·四川高考)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 B.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C.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D.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 D[据图分析可知,与根长相对值100相比,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A选项正确;0~20 ppm范围内,甲曲线的根长相对值始终大于丙,因此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B选项正确;乙的浓度为20 ppm时,根长相对值为100,此时乙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根长相对值小于100,即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C选项正确;植物根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大于芽,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根时根长相对值大于100,因此仍然促进根的生长,只是促进作用减弱,用其处理幼芽时也会促进生长,D选项错误。] 3.(2017·威海市二模)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B.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C.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既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也能促进果实成熟 D.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调节细胞分裂方面表现为拮抗作用 C[植物生命活动的进行,需要植物激素的调节,A正确;植物激素起调节作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B正确;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但不能促进果实成熟,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能抑制细胞的分裂,二者在调节细胞分裂方面表现为拮抗,D正确。] 4.(2017·湖南省雅礼中学模拟)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时,得到如图所示实验结果。针对该结果,进一步实验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所使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 B.去掉枝条上所有幼芽、幼叶 C.向培养液中通入更多的空气 D.延长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浸泡的时间 A[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所使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过高,导致生根数受抑制,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最适浓度,应降低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A正确。] 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孔边应力集中 由于开孔

孔边应力集中由于开孔,孔口附近的应力将远大于无孔时的应力,也远大于距孔口较远处的应力 圣维南如果把物体的一小部分便捷上的面力变换成分布不同,但静力等效,那么近处的应力分布将有显著变化,但远处所受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简化局部边界上的应力边界条件 小挠度薄板弯曲问题的三个基本假设1垂直于中面方向的线应变,即可以不计2应力分量和z相关的3个、、,远小于其余三个应力分量,因而是次要的,他们所引起的形变可以不计3薄板中面内的各店都没有平行于中面的位移 弹性常数无关?具有相同的应理解常体力/在单连体的应力边界问题中,两个弹性体具有相同的边界条件,受同样分布的外力。 极小势能原理在给定的外力作用下,在满足位移边界条件的所有各组位移状态中,实际存在的一组位移应使总势能成为极值,如果考虑二阶变分总是大于或等于0.即()就可以证明:对于稳定平衡状态,这个极值是极小值 平面应变物体截面形状、面力、体力、约束、沿z 方向均不变,只有平面应变分量()仅为xy函数的弹性力学问题 对称如果弹性体的几何形状、约束情况、以及所受的力都是对称于某一轴,则所有应力、应变、位移、也都对称于这一轴。 平面应力只有平面应力分量()存在,仅为xy函数的弹性力学问题、深梁平板坝的平板支墩 逆解法先设定各种形式、满足相容方程的应力函数、并求得应力分量,然后再根据应力边界条件和弹性体边界形状看这些应力分量对应边界上什么样的面力,从而得知所选取的应力函数可以解决问题。 半逆解法针对所要求解的问题,根据弹性体的边界形状和受力情况,假设部分或全部应力分量的函数形式,得出应力函数形式。带入相容方程求解应力函数,求解应力分量,看是否满足应力边界条件,是即可,不是另作假设。 孔边应力集中由于开孔,孔口附近的应力将远大于无孔时的应力,也远大于距孔口较远处的应力 圣维南如果把物体的一小部分便捷上的面力变换成分布不同,但静力等效,那么近处的应力分布将有显著变化,但远处所受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简化局部边界上的应力边界条件 小挠度薄板弯曲问题的三个基本假设1垂直于中面方向的线应变,即可以不计2应力分量和z相关的3个、、,远小于其余三个应力分量,因而是次要的,他们所引起的形变可以不计3薄板中面内的各店都没有平行于中面的位移 弹性常数无关?具有相同的应理解常体力/在单连体的应力边界问题中,两个弹性体具有相同的边界条件,受同样分布的外力。 极小势能原理在给定的外力作用下,在满足位移边界条件的所有各组位移状态中,实际存在的一组位移应使总势能成为极值,如果考虑二阶变分总是大于或等于0.即()就可以证明:对于稳定平衡状态,这个极值是极小值 平面应变物体截面形状、面力、体力、约束、沿z 方向均不变,只有平面应变分量()仅为xy函数的弹性力学问题 对称如果弹性体的几何形状、约束情况、以及所受的力都是对称于某一轴,则所有应力、应变、位移、也都对称于这一轴。 平面应力只有平面应力分量()存在,仅为xy函数的弹性力学问题、深梁平板坝的平板支墩 逆解法先设定各种形式、满足相容方程的应力函数、并求得应力分量,然后再根据应力边界条件和弹性体边界形状看这些应力分量对应边界上什么样的面力,从而得知所选取的应力函数可以解决问题。 半逆解法针对所要求解的问题,根据弹性体的边界形状和受力情况,假设部分或全部应力分量的函数形式,得出应力函数形式。带入相容方程求解应力函数,求解应力分量,看是否满足应力边界条件,是即可,不是另作假设。 孔边应力集中由于开孔,孔口附近的应力将远大于无孔时的应力,也远大于距孔口较远处的应力 圣维南如果把物体的一小部分便捷上的面力变换成分布不同,但静力等效,那么近处的应力分布将有显著变化,但远处所受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简化局部边界上的应力边界条件 小挠度薄板弯曲问题的三个基本假设1垂直于中面方向的线应变,即可以不计2应力分量和z相关的3个、、,远小于其余三个应力分量,因而是次要的,他们所引起的形变可以不计3薄板中面内的各店都没有平行于中面的位移 弹性常数无关?具有相同的应理解常体力/在单连体的应力边界问题中,两个弹性体具有相同的边界条件,受同样分布的外力。 极小势能原理在给定的外力作用下,在满足位移边界条件的所有各组位移状态中,实际存在的一组位移应使总势能成为极值,如果考虑二阶变分总是大于或等于0.即()就可以证明:对于稳定平衡状态,这个极值是极小值 平面应变物体截面形状、面力、体力、约束、沿z 方向均不变,只有平面应变分量()仅为xy函数的弹性力学问题 对称如果弹性体的几何形状、约束情况、以及所受的力都是对称于某一轴,则所有应力、应变、位移、也都对称于这一轴。 平面应力只有平面应力分量()存在,仅为xy函数的弹性力学问题、深梁平板坝的平板支墩 逆解法先设定各种形式、满足相容方程的应力函数、并求得应力分量,然后再根据应力边界条件和弹性体边界形状看这些应力分量对应边界上什么样的面力,从而得知所选取的应力函数可以解决问题。 半逆解法针对所要求解的问题,根据弹性体的边界形状和受力情况,假设部分或全部应力分量的函数形式,得出应力函数形式。带入相容方程求解应力函数,求解应力分量,看是否满足应力边界条件,是即可,不是另作假设。孔边应力集中由于开孔,孔口附近的应力将远大于 无孔时的应力,也远大于距孔口较远处的应力 圣维南如果把物体的一小部分便捷上的面力变换 成分布不同,但静力等效,那么近处的应力分布将有 显著变化,但远处所受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简化 局部边界上的应力边界条件 小挠度薄板弯曲问题的三个基本假设1垂直于中面 方向的线应变,即可以不计2应力分量和z相关的3 个、、,远小于其余三个应力分量,因而是次要的,他 们所引起的形变可以不计3薄板中面内的各店都没 有平行于中面的位移 弹性常数无关?具有相同的应理解常体力/在单连 体的应力边界问题中,两个弹性体具有相同的边界条 件,受同样分布的外力。 极小势能原理在给定的外力作用下,在满足位移边 界条件的所有各组位移状态中,实际存在的一组位移 应使总势能成为极值,如果考虑二阶变分总是大于或 等于0.即()就可以证明:对于稳定平衡状态,这个 极值是极小值 平面应变物体截面形状、面力、体力、约束、沿z 方向均不变,只有平面应变分量()仅为xy函数的 弹性力学问题 对称如果弹性体的几何形状、约束情况、以及所受 的力都是对称于某一轴,则所有应力、应变、位移、 也都对称于这一轴。 平面应力只有平面应力分量()存在,仅为xy函 数的弹性力学问题、深梁平板坝的平板支墩 逆解法先设定各种形式、满足相容方程的应力函 数、并求得应力分量,然后再根据应力边界条件和弹 性体边界形状看这些应力分量对应边界上什么样的 面力,从而得知所选取的应力函数可以解决问题。 半逆解法针对所要求解的问题,根据弹性体的边界 形状和受力情况,假设部分或全部应力分量的函数形 式,得出应力函数形式。带入相容方程求解应力函数, 求解应力分量,看是否满足应力边界条件,是即可, 不是另作假设。 孔边应力集中由于开孔,孔口附近的应力将远大于 无孔时的应力,也远大于距孔口较远处的应力 圣维南如果把物体的一小部分便捷上的面力变换 成分布不同,但静力等效,那么近处的应力分布将有 显著变化,但远处所受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简化 局部边界上的应力边界条件 小挠度薄板弯曲问题的三个基本假设1垂直于中面 方向的线应变,即可以不计2应力分量和z相关的3 个、、,远小于其余三个应力分量,因而是次要的,他 们所引起的形变可以不计3薄板中面内的各店都没 有平行于中面的位移 弹性常数无关?具有相同的应理解常体力/在单连 体的应力边界问题中,两个弹性体具有相同的边界条 件,受同样分布的外力。 极小势能原理在给定的外力作用下,在满足位移边 界条件的所有各组位移状态中,实际存在的一组位移 应使总势能成为极值,如果考虑二阶变分总是大于或 等于0.即()就可以证明:对于稳定平衡状态,这个 极值是极小值 平面应变物体截面形状、面力、体力、约束、沿z 方向均不变,只有平面应变分量()仅为xy函数的 弹性力学问题 对称如果弹性体的几何形状、约束情况、以及所受 的力都是对称于某一轴,则所有应力、应变、位移、 也都对称于这一轴。 平面应力只有平面应力分量()存在,仅为xy函 数的弹性力学问题、深梁平板坝的平板支墩 逆解法先设定各种形式、满足相容方程的应力函 数、并求得应力分量,然后再根据应力边界条件和弹 性体边界形状看这些应力分量对应边界上什么样的 面力,从而得知所选取的应力函数可以解决问题。 半逆解法针对所要求解的问题,根据弹性体的边界 形状和受力情况,假设部分或全部应力分量的函数形 式,得出应力函数形式。带入相容方程求解应力函数, 求解应力分量,看是否满足应力边界条件,是即可, 不是另作假设。 孔边应力集中由于开孔,孔口附近的应力将远大于 无孔时的应力,也远大于距孔口较远处的应力 圣维南如果把物体的一小部分便捷上的面力变换 成分布不同,但静力等效,那么近处的应力分布将有 显著变化,但远处所受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简化 局部边界上的应力边界条件 小挠度薄板弯曲问题的三个基本假设1垂直于中面 方向的线应变,即可以不计2应力分量和z相关的3 个、、,远小于其余三个应力分量,因而是次要的,他 们所引起的形变可以不计3薄板中面内的各店都没 有平行于中面的位移 弹性常数无关?具有相同的应理解常体力/在单连 体的应力边界问题中,两个弹性体具有相同的边界条 件,受同样分布的外力。 极小势能原理在给定的外力作用下,在满足位移边 界条件的所有各组位移状态中,实际存在的一组位移 应使总势能成为极值,如果考虑二阶变分总是大于或 等于0.即()就可以证明:对于稳定平衡状态,这个 极值是极小值 平面应变物体截面形状、面力、体力、约束、沿z 方向均不变,只有平面应变分量()仅为xy函数的 弹性力学问题 对称如果弹性体的几何形状、约束情况、以及所受 的力都是对称于某一轴,则所有应力、应变、位移、 也都对称于这一轴。 平面应力只有平面应力分量()存在,仅为xy函 数的弹性力学问题、深梁平板坝的平板支墩 逆解法先设定各种形式、满足相容方程的应力函 数、并求得应力分量,然后再根据应力边界条件和弹 性体边界形状看这些应力分量对应边界上什么样的 面力,从而得知所选取的应力函数可以解决问题。 半逆解法针对所要求解的问题,根据弹性体的边界 形状和受力情况,假设部分或全部应力分量的函数形 式,得出应力函数形式。带入相容方程求解应力函数, 求解应力分量,看是否满足应力边界条件,是即可, 不是另作假设。 孔边应力集中由于开孔,孔口附近的应力将远大于 无孔时的应力,也远大于距孔口较远处的应力 圣维南如果把物体的一小部分便捷上的面力变换 成分布不同,但静力等效,那么近处的应力分布将有 显著变化,但远处所受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简化 局部边界上的应力边界条件 小挠度薄板弯曲问题的三个基本假设1垂直于中面 方向的线应变,即可以不计2应力分量和z相关的3 个、、,远小于其余三个应力分量,因而是次要的,他 们所引起的形变可以不计3薄板中面内的各店都没 有平行于中面的位移 弹性常数无关?具有相同的应理解常体力/在单连 体的应力边界问题中,两个弹性体具有相同的边界条 件,受同样分布的外力。 极小势能原理在给定的外力作用下,在满足位移边 界条件的所有各组位移状态中,实际存在的一组位移 应使总势能成为极值,如果考虑二阶变分总是大于或 等于0.即()就可以证明:对于稳定平衡状态,这个 极值是极小值 平面应变物体截面形状、面力、体力、约束、沿z 方向均不变,只有平面应变分量()仅为xy函数的 弹性力学问题 对称如果弹性体的几何形状、约束情况、以及所受 的力都是对称于某一轴,则所有应力、应变、位移、 也都对称于这一轴。 平面应力只有平面应力分量()存在,仅为xy函 数的弹性力学问题、深梁平板坝的平板支墩 逆解法先设定各种形式、满足相容方程的应力函 数、并求得应力分量,然后再根据应力边界条件和弹 性体边界形状看这些应力分量对应边界上什么样的 面力,从而得知所选取的应力函数可以解决问题。 半逆解法针对所要求解的问题,根据弹性体的边界 形状和受力情况,假设部分或全部应力分量的函数形 式,得出应力函数形式。带入相容方程求解应力函数, 求解应力分量,看是否满足应力边界条件,是即可, 不是另作假设。 孔边应力集中由于开孔,孔口附近的应力将远大于 无孔时的应力,也远大于距孔口较远处的应力 圣维南如果把物体的一小部分便捷上的面力变换 成分布不同,但静力等效,那么近处的应力分布将有 显著变化,但远处所受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简化 局部边界上的应力边界条件 小挠度薄板弯曲问题的三个基本假设1垂直于中面 方向的线应变,即可以不计2应力分量和z相关的3 个、、,远小于其余三个应力分量,因而是次要的,他 们所引起的形变可以不计3薄板中面内的各店都没 有平行于中面的位移 弹性常数无关?具有相同的应理解常体力/在单连 体的应力边界问题中,两个弹性体具有相同的边界条 件,受同样分布的外力。 极小势能原理在给定的外力作用下,在满足位移边 界条件的所有各组位移状态中,实际存在的一组位移 应使总势能成为极值,如果考虑二阶变分总是大于或 等于0.即()就可以证明:对于稳定平衡状态,这个 极值是极小值 平面应变物体截面形状、面力、体力、约束、沿z 方向均不变,只有平面应变分量()仅为xy函数的 弹性力学问题 对称如果弹性体的几何形状、约束情况、以及所受 的力都是对称于某一轴,则所有应力、应变、位移、 也都对称于这一轴。 平面应力只有平面应力分量()存在,仅为xy函 数的弹性力学问题、深梁平板坝的平板支墩 逆解法先设定各种形式、满足相容方程的应力函 数、并求得应力分量,然后再根据应力边界条件和弹 性体边界形状看这些应力分量对应边界上什么样的 面力,从而得知所选取的应力函数可以解决问题。 半逆解法针对所要求解的问题,根据弹性体的边界 形状和受力情况,假设部分或全部应力分量的函数形 式,得出应力函数形式。带入相容方程求解应力函数, 求解应力分量,看是否满足应力边界条件,是即可, 不是另作假设。 孔边应力集中由于开孔,孔口附近的应力将远大于 无孔时的应力,也远大于距孔口较远处的应力 圣维南如果把物体的一小部分便捷上的面力变换 成分布不同,但静力等效,那么近处的应力分布将有 显著变化,但远处所受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简化 局部边界上的应力边界条件 小挠度薄板弯曲问题的三个基本假设1垂直于中面 方向的线应变,即可以不计2应力分量和z相关的3 个、、,远小于其余三个应力分量,因而是次要的,他 们所引起的形变可以不计3薄板中面内的各店都没 有平行于中面的位移 弹性常数无关?具有相同的应理解常体力/在单连 体的应力边界问题中,两个弹性体具有相同的边界条 件,受同样分布的外力。 极小势能原理在给定的外力作用下,在满足位移边 界条件的所有各组位移状态中,实际存在的一组位移 应使总势能成为极值,如果考虑二阶变分总是大于或 等于0.即()就可以证明:对于稳定平衡状态,这个 极值是极小值 平面应变物体截面形状、面力、体力、约束、沿z 方向均不变,只有平面应变分量()仅为xy函数的 弹性力学问题 对称如果弹性体的几何形状、约束情况、以及所受 的力都是对称于某一轴,则所有应力、应变、位移、 也都对称于这一轴。 平面应力只有平面应力分量()存在,仅为xy函 数的弹性力学问题、深梁平板坝的平板支墩 逆解法先设定各种形式、满足相容方程的应力函 数、并求得应力分量,然后再根据应力边界条件和弹 性体边界形状看这些应力分量对应边界上什么样的 面力,从而得知所选取的应力函数可以解决问题。 半逆解法针对所要求解的问题,根据弹性体的边界 形状和受力情况,假设部分或全部应力分量的函数形 式,得出应力函数形式。带入相容方程求解应力函数, 求解应力分量,看是否满足应力边界条件,是即可, 不是另作假设。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选择题 1.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量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右图。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 ①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②果实色素积累③番茄果实发育④番茄果实成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分析正确的叙述是[] A.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B.若加大琼脂块中IAA的浓度,则上图的胚轴切段一定会更长 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D.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的顶段端 3.以下措施与生长素的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常选用一定浓度的2,4-D除去田间的杂草 B.移栽幼苗时常常选择阴雨天气并且摘去幼苗的部分叶片 C.使青色香蕉加速变成黄香蕉 D.单倍体育种中使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4.植物生长素能促进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促进细胞分裂 B.促进细胞呼吸 C.促进细胞伸长 D.促进光合作用 5.下图所示对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图中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具有

不透水性)图中能弯向光源生长的是( ) 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 6.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棉农会适时摘除棉花植株的顶芽,其目的是( ) A.抑制侧芽生长 B.解除向光性 C.解除顶端优势 D.抑制细胞分裂 7.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影响,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是由植物体特定的部位产生,并作用于该部位 B.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说明植物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植物激素的运输都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D.刚收获的种子不易萌发,可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 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同时存在对茎段细胞分裂有增效作用 B.图2中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差异,可作为小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除草剂 C.图3中幼根a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C点,则b侧生长素浓度只能在F点 D.图4中侧芽b和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为A和D 9.如下图所示,相同的甲、乙、丙三株幼苗均被切去茎尖,切面的不同位置上分别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一段时间后,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有限宽中心圆孔板应力集中系数数值实验

有限宽中心圆孔板应力集中系数数值实验 冯美生,张红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辽宁阜新 (123000) 摘 要:在anays 平台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拉伸有限宽中心圆孔板应力集中问题进行了数值实验,定义了应力集中的特征参数,定量分析特征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应力集中系数与孔径尺度的关系见图3,并与解析解比较,给出了解析解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系数,圆孔,特征尺度,数值实验 1 引言 受力的弹性平面板具有小孔,则孔边的应力将远大于无孔时的应力,也远大于距孔稍远处的应力,这种现象称为孔边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现象是局部现象。在几倍于孔径以外,应力几乎不受孔的影响,应力的分布情况以及数值都与无孔时相同。一般来说,集中的程度越高,集中的现象越是局部性的,就是说应力随着与孔的距离增大而越快的趋进于无孔时的应力。应力集中的程度,首先与孔的形状有关,一般来说,圆孔孔边的集中程度最低。另外集中系数还与相对孔径尺度有关。基于ansys 平台,通过数值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板宽,不同孔径时的孔边应力集中问题,并与弹性力学的解析解进行比较,研究应力集中系数与孔径尺度的关系。 2 实例分析 2.1力学模型及假设 如图1所示,平面带孔平板,孔位于板正中,假设板为各向同性完全弹性,板左端固定,右端受均布荷载q 0=10N/mm 作用,长为200mm ,厚为10mm ,泊松比为0.3,E=2.1×1011Pa,板宽和孔径变化,数值实验其应力集中时的特征参数。定义一个描述板宽与孔径的相对尺度的特征参数,0 B R ε=,定义应力集中系数max 0k q σ=,其中B 为板宽,R 0为孔半径,max σ为孔边最大应力,q 0为均布荷载。 2.2数值实验 在ansys 平台上变化各种ε值,计算相应的k 值,进行相应的数值研究。整个过程采用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单选题(2分×10=20分) 1.右图表示用云母片(不透水性)插入掩埋胚芽鞘的尖端的不同部 位,从右边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将是() A.甲和乙都向右弯曲 B.甲和乙都向左弯曲 C.甲向左弯曲、乙向右弯曲 D.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 2.在方形暗箱内罩有放1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口,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暗箱能转动花盆不动),保持每15min匀速1周。1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3.图中琼脂块1和2图中位置被转移至刚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几天后的结果因是() 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 mg/L 5.一只发育着的幼果,虫蛀后不再生长,主要原因是虫蛀食了() A、子房壁 B、受精极核 C、幼嫩种子 D、受精卵 6.对果树进行压条时,需要把压条的树皮环割一圈,环割后剥圈以下的侧芽会迅速发育成侧枝,这是因为() A.顶芽不再会产生生长素 B.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升高

C.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 D.剥圈以上的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 7.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集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8.下列各项中,激素和维生素共同具有的特性是() A.都从食物中摄取 B.都是蛋白质 C.需要量很小,作用很大 D.都是由体内细胞产生的9.高等动物激素与植物激素的主要区别在于() A.有无特定分泌腺体 B.是否种类多样和特异性高C.是否微量高效 D.是否有调控代谢活性10.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 法是() A.喷洒N肥B.提高CO2浓度C.喷洒P肥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二、多选题(3分×10=30分) 11.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有关生物学过程,对其曲线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A点时,生长素浓度促进植物生长,C点时,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 B.甲图B点时若为茎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C点时不可能为茎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 C.乙图B点时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点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百分比 D.丙图曲线表示胰麦芽糖酶对淀粉水解为麦芽糖的催化特性 12、(05广东卷)6、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 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A、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B、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C、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D、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13.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单元检测

第三章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 ) A.培育无子番茄B.棉花保蕾、保铃 C.延长种子寿命D.促进插条生根 解析植物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②促进果实发育,农业上运用这种方法获得了无子番茄、黄瓜、辣椒等;③防止落花落果,农业上运用这种方法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达到棉花保蕾、保铃的效果。种子寿命的长短与种子自身新陈代谢强度有关,农业上常常通过晾晒使种子干燥,由于自由水大量减少,种子的代谢减弱,从而延长种子的寿命,与植物生长素无关。 答案 C 2.下列关于果实生长发育与植物激素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天然的无子果实生长过程中不需要生长素的调节 B.果实的生长发育全过程始终以生长素的调节为主 C.果实中激素含量极低,因此其种类和含量的变化不大 D.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解析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而且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答案 D 3.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 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 解析脱落酸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可降低脱落酸的含量,解除其抑制作用。 答案 A

4.绿色开花植物雌蕊受粉后,在子房发育成果实的早期,除去发育着的种子则( ) A.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 B.子房停止发育,甚至脱落 C.子房照常发育成果实 D.子房发育成很小的果实 解析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由种子产生的生长素促进,当种子被除去后,子房将不能发育。 答案 B 5.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解析由于单侧光和该实验的自变量均能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故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的两组构成相互对照,即第一组“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置在切面的左侧”与第二组“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置在切面的右侧”构成对照;该实验可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但不能证明该物质是吲哚乙酸,也不能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答案 A 6.下列有关脱落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脱落酸能促进植物由生长状态进入休眠状态,抑制种子的萌发、花的开放,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B.脱落酸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被赤霉素解除 C.脱落酸在植物某器官中的含量与其生长的活跃程度成负相关 D.脱落酸能促进果实成熟 解析脱落酸能促进果实产生乙烯,但它本身不促进果实成熟,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第5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5讲植物的激素调节 1.如下图1、2为实验的初始状态,以下关于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1和图2的实验结果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而图3则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B.图1的实验结果是a、b都不弯曲,但原因不相同 C.图2中的实验结果是放琼脂块M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琼脂块N的不弯曲 D.图3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 解析图1中,a中生长素不能透过玻璃片,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b中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直立生长,B正确。图2中琼脂块M和N中的生长素含量虽然不同,但放置在不同的胚芽鞘尖端,琼脂块不能感受光刺激,胚芽鞘均直立生长。图3中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多,促进生长作用强,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 B 2.对胚芽鞘做如下图所示处理后,其变化情况将是() A.向左弯曲B.向右弯曲 C.直立生长D.不生长也不弯曲 解析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题图中切取的PQ 段胚芽鞘切段中P点代表形态学上端,Q点代表形态学下端;把PQ段胚芽鞘切段倒置后,Q点代表的形态学下端放到了切段的上方,P点代表的形态学上端放到了切段的下方,所以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从Q点运输到P点及以下,P点下面的一段不能生长也不能弯曲。答案 D 3.甲图是以小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乙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量(N)与小麦胚芽鞘弯曲程度关系的是() 解析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而使胚芽鞘生长速度加快,由于胚芽鞘右侧无生长素,故右侧不生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若起促进作用则胚芽鞘向右弯曲,若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或起抑制作用则左侧也不生长;由以上分析可知,胚芽鞘不可能向左侧弯曲,可排除A、C两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