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变更管理程序

服务变更管理程序
服务变更管理程序

服务变更管理程序

文档编号:

密级:

版本信息:V1.0

建立日期:

创建:

审核:

批准:

版权声明: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公开信息,未经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明确作出的书面许可,不得传播。

文档修订记录

*变化状态:C――创建,A——增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1简介 (3)

1.1 目的 (3)

1.2 适用范围 (3)

1.3 术语表 (3)

1.4 引用文件 (4)

2 职责 (4)

2.1 项目经理 (4)

2.2 变更委员会(CAB) (5)

2.3 变更实施人员 (5)

3 流程图 (6)

4 具体内容 (7)

4.1 变更请求 (7)

4.2 记录和过滤变更 (7)

4.3 评估紧急程度 (7)

4.4 确定风险变更等级 (7)

4.5 影响和资源评估 (7)

4.6 批准 (7)

4.7 计划变更 (7)

4.8 构建/测试和实施变更 (7)

4.9 测试 (8)

4.10 发布 (8)

4.11 评估变更 (8)

4.12 关闭变更 (8)

4.13 紧急变更 (8)

4.14 变更管理过程的KPI (9)

5输出的文件和记录 (10)

1简介

1.1 目的

通过变更管理流程,可以帮助所有实施IT变更的人员有一套规范的分步流程去更新或升级IT 系统。从而保证由于变更而引起的对IT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提高IT系统和服务的质量,为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更优质的IT服务。

1.2 适用范围

适用于IT服务项目有关的一个或多个特定配置项(CI)实施变更的管理。变更管理流程涵盖客户IT系统的所有变更,包括:

●主机系统;

●PC服务器;

●业务系统;

●所有中间件,包括数据库;

●客户端(客户端相关设备的批量变更,遵循本变更过程;单个客户终端的变更,授权

工程师直接执行变更);

●网络设备(直接连接客户端的桌面端网络设备的变更,授权工程师直接执行变更);

●相关安全系统;

●通信设备及其软件;

不包括:

●尚处于开发阶段的IT系统的变更;

●不需要服务项目组介入的由用户控制的行为动作;

●已有固定流程的轻微变更,包括口令更改,PC申请维护升级报废,个人用户IP地址申请

更改,INTERNET申请,EMAIL申请等;

●不包括变更所需要的开发。变更的部署将由发布管理过程管理。

●单个客户终端的变更,授权工程师直接执行变更;

●直接连接客户端的桌面端网络设备的变更,授权工程师直接执行变更

1.3 术语表

变更分类:

是指在维护过程中对系统或服务做出的各种改变,包括增补、移除和其他修改。

变更按照设备及技术类型进行分类,以便分配任务。

变更分级

根据变更的风险大小,给变更分级,以保证项目组对变更必要的重视,以下是变更分级的参考原则。当变更符合高级别的某一项或多项时,即应该按该级别进行处理。

紧急变更

变更必须很快得以实施,否则将严重影响服务的提供或SLA的达成。所有必须在2天内完成的变更,视为紧急变更。

正常变更:

为满足一项或多项业务要求,可以在预定的期限内完成的变更。通常要求的期限超过2天。

1.4 引用文件

【1】《ISO/IEC 20000-1》

【2】《IT服务管理手册》

2职责

2.1 项目经理

●接受变更请求(RFC),并做初步筛选。

●确保变更请求(RFC)得到评估、授权、控制和计划。

●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足够程度地引入到变更请求的评估中。

●确保管理层得到足够关于变更的数量,影响度和成本的信息。

●成立变更委员会,并领导和主持变更委员会(CAB)。

●确保变更在符合组织风险和需求的情况下,并在适当的时间内实施。

●协调变更的构建/测试和实施。

●确保变更管理流程,制定相关工作步骤及准则。

●提供复杂变更请求(RFC)的项目管理。

●生成有效的管理报表。

●制定变更项目计划和时间规划等。

●更新项目记录,生成变更工单。

●在整个变更中协调各工单,以维护变更项目的整体性。

●确保变更在预定的时间,资源和成本内完成。

●在必要时,确保恢复计划(Fallback Plan)得以正确实施。

2.2 变更委员会(CAB)

●评审所有提交的RFC,并确保它们的潜在影响和风险得到评估。

●针对具体变更请求,评估并分派相应资源。

●回顾所有已执行的变更,确保满足变更目的。

●参加CAB会议和紧急CAB会议。

●协助项目经理确定变更优先级及变更规划。

2.3 变更实施人员

●根据项目经理制定的变更实施计划。

●执行分派的任务以推进变更项目。

●向项目经理汇报工作进程。

●现场负责变更实施。

3流程图

4具体内容

4.1 变更请求

4.1.1 请求者确定变更请求,填写《变更请求表》提交给项目经理。

4.2 记录和过滤变更

4.2.1 项目经理接受变更请求,检查变更请求的完整性和正确性,项目经理根据需要确定是否接

受变更,项目经理接受变更请求之后,将变更请求登记到《变更管理表》当中。

4.3 评估紧急程度

4.3.1 项目经理和变更提交者一起按照1.3节“变更分级分类”判断所提交的变更是否为紧急变

更。如果为紧急变更,则按紧急变更流程执行。

4.4 确定风险变更等级

4.4.1 项目经理和变更提交者一起按照1.3节“变更分级分类”判断所提交的变更的风险等级。

如果为一般变更,则由项目经理负责批准和授权。如果为重大变更则由项目经理负责召集变更委员会进行讨论。

4.5 影响和资源评估

4.5.1 对于轻微和一般变更,由项目经理确定变更对服务的影响以及变更使用资源的估计。4.5.2 对于重大变更,由项目经理召集变更委员会讨论,确定变更对服务的影响以及变更使用

资源的估计。

4.6 批准

4.6.1 对于轻微和一般变更,由项目经理决定是否批准该请求变更。

4.6.2 对于重大变更,由项目经理召集变更委员会讨论,是否批准该请求变更。

4.6.3 如果批准,则进入制定变更计划阶段。如果拒绝变更请求,则由项目经理与变更请求者

进行沟通。

4.7 计划变更

4.7.1 项目经理安排人员与发布管理、配置管理协同工作确定变更计划,并在《变更管理表》

中确认变更计划的执行日期。

4.8 构建/测试和实施变更

4.8.1 构建阶段所需要完成的主要内容:

4.8.1.1新的版本;

4.8.1.2新的文档和手册;

4.8.1.3安装程序;

4.8.1.4备份计划;

4.8.1.5变更的硬件;

4.8.1.6回退计划;

4.8.1.7变更计划;

4.8.2 变更管理在创建阶段负责控制、协调相关工作,必须完善《变更请求表》及相应的说明

文件;

4.8.2.1完整的《变更请求表》应传递给发布管理,并与发布管理及相关部门协调完成各项工作。

发布管理及相关部门必须确保有足够的资源分配给已经计划的变更。

4.9 测试

4.9.1 测试内容可以包括:支持文档、备份计划、恢复程序、回退计划、变更实施、变更预期

结果。

4.9.2 通过全面的测试改进并确定后续实施计划。

4.9.3 对于因资源问题,不能进行测试的,应在变更前提供必要的回退措施或应急预案。

4.10 发布

4.10.1 将经过测试的变更发布到实际运行系统,项目经理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发布计划。

4.11 评估变更

4.11.1 在变更实施后,按变更的风险级别由项目经理或变更委员会对变更的绩效和改进记录进

行评审,评审结果应妥善保管并作为服务改进计划的输入。

4.12 关闭变更

4.12.1 变更成功后,更新变更记录并通知配置管理。

4.12.2 从配置管理得到关于本次变更的配置变更确认后关闭变更请求。

4.13 紧急变更

4.13.1 项目经理和变更提交者一起按照1.3节“变更分级分类”判断所提交的变更是否为紧急变

更。如果为紧急变更,则按紧急变更流程执行。

4.14 变更管理过程的KPI

4.14.1 变更管理流程设定如下几个方面的衡量标准:4.14.1.1每季度处理的每一类型的变更数量

4.14.1.2每季度执行恢复计划(Fallback plan)的变更数量4.14.1.3变更实施的成功率

4.14.1.4紧急变更所占的比率

4.14.1.5被拒绝的RFC的数量或比例

4.14.1.6由变更引起的非计划宕机时间

4.14.1.7项目经理就以上信息形成《服务月报》。

5输出的文件和记录《变更请求记录》

《变更管理表》

《服务月报》

《发布计划》

行政日常管理的工作内容及流程

新乡863日常行政管理的工作内容及流程 一、办公用品及日常用品的采购、发放管理 月末行政部要根据其他部门的请购计划及库存情况,并要根据相关规定作适当储备以备不时之需,作好请购计划单经主管审批后,及时保质保量地采购办公用品和日常用品,采购物品应当定价定点,保证质优价廉。要作好物品出入库登记,每月盘存,确保帐物相符。 二、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 对于公司所有的固定资产以及低值易耗品,需要建立台帐清单,监督各部门于每月25日进行盘点,办公室会根据各部门盘点情况进行抽查,核对帐物是否相符,对需要报废的资产按照相关程序申请报废,及时跟进各部门资产调动、出入库单据的核对,做到帐物相符。对于资产管理不当、帐物不符,应进行相应处罚。 三、各部门基础设备、设施维修管理 行政部负责根据维修要求协调或外请技术人员维修、对维修全过程进行控制;各部门对维修质量监督、确认。 所有维修要求做好记录、跟踪维护结果及完成状态;对未按要求完成的维修事项、及时了解情况并报告负责人。 四、文件档案的归档管理 根据不同种类档案的特点,做好系统编目、使用/传阅控制、分类存放、排

列有序,定期收集各类文件资料,并整理立卷归档。 各部门往来的备忘录、文档、资料等按类别、内容、时间顺序等存档管理。 五、文件资料收发、传真管理 各类文件资料收发、传真均需在登记薄上作好详细登记、记录,及时将各类信息(通知、文件)进行上传下达,特别是各类客户信息应登记后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 六、各种费用的支付、控制 按时申请、交纳、控制公司各项费用,例如:车辆保养费、水电费等;并将所要交纳的各项费用进行审核记录,对各项资金审批单归类管理。做到资金审批的及时、准确,以确保各职能部门工作的正常开展。 七、对外关系建立维护 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平台,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经常保持与已有关系的联系与沟通,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新的公共关系。在对外交往中要自觉维护公司形象,要将对外关系维护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以便作出符合公司利益的调整。

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司 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积极推进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建立,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行政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是为企业各项决策提供参谋建议,对领导提议的方案进行优缺点分析,确保最终实施方案都是最优的。目前公司对行政管理工作不是很重视,行政管理工作参照政府机关模式,没有考虑到公司实际需要和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形式大于实用,行政管理仅限于完成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很少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谋建议。 二是行政人员流动速度较快,使得行政管理人员对自己所在企业的业务不了解、不熟悉,管理容易脱离业务部门实际,发布的规定不宜推行或根本无法推行,从而容易引起其它部门的反感和排斥,直接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 三是行政管理中未能将计算机技术发挥到最大。将计算机技术引入企业管理,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企业的必然要求,也可以提高行政管理质量、效率和水平。目前公司大量日常办公事务都还沿用以前的流转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同时也不便于日后的保存和查找。 在目前的状态下,要提高公司行政管理工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一是建立健全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提高行政效率,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以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形式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二是行政管理工作应时刻以服务公司经济利益为着手点,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灵活变通地开展。同时,还应联系实际,构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忠诚度和责任意识。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行政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对人的管理,而行政管理的最佳化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管理者的积极有效的配合和实施,因此公司应该因势利导,建立起一套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对人的有效管理。 四是将企业管理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企业行政管理之中,可以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五是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作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是知识水平高,各方面素质优良的公共管理者。企业行政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能够实现科学而又艺术的管理。

软件项目变更管理流程

变更管理流程 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2变更流程 .. (2) 2.1摘要 (2) 2.2提交变更申请 (2) 2.3审核变更申请 (2) 2.4识别变更可行性 (2) 2.5批准变更申请 (3) 2.6实施变更申请 (3) 3变更任务 (3) 3.1变更申请人 (3) 3.2变更经理 (3) 3.3变更可研小组 (3) 3.4变更审批小组 (4) 3.5变更实施小组 (4) 4变更登记 (4) 5变更模板 (4)

1 概述 描述变更管理的目的。就项目中变更管理的总体流程提供一份概述,如: 变更管理流程是成功交付项目的基础。变更管理流程确保对在项目环境中的每个变更在实施以前都得以恰当的定义、评估和审批。 对项目的变更管理是通过对以下五个关键步骤的实施引入的。,: 提交和接收变更申请 审核和记录变更申请 确定变更申请的可行性 批准变更申请 实施和结束变更申请 2 变更流程 对将要执行的流程和程序做一个图表概述,以启动、实施项目中的变更并审核其效果。例如:Provide a diagram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processes and procedures to be undertaken in order to initiate, implement and review the effects of changes within the project. An example follows: 2.1 概要 下图对将要执行的变更流程和程序做了一个概述,以有效地管理与项目相关的变更。同时也明确的变更管理中的职责分工。 2.2 提交变更申请 本步骤中项目团队中的任何成员都可以提交项目变更申请,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变更申请人识别项目中任何方面的变更需求(如范围、可交付成果、时限、组织). 变更申请人完成变更申请表(CRF),并将其呈交变更经理。变更申请表对需要进行的变更做一概述,包括: ?变更描述 ?变更原因(包括商业驱动) ?变更利益 ?变更成本 ?变更带来的影响 ?支持性文件 2.3 审核变更申请 本步骤授权变更经理对变更申请表进行审核,以决定是否需要一份充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供变更批准小组评估变更可能带来的全部影响。做出上述决定的基本依据是: 呈交的可选择变更数目Number of change options presented 申请变更可选反性的复杂程度Complexity of the change options requested 提出的变更解决方案的衡量Scale of the change solutions proposed 变更经理将不会在变更日志中打开一份变更申请并记录是否需要一个变更可行性研究。The Change Manager will open a 慍hange Request’ in the Change Log and record whether or not a change feasibility study is required. 2.4 识别变更可行性 本步骤涉及完成一份完整的变更可行性研究,以确保对所有的变更可选项进行调查并上报,变更可行性研究包括对以下各项的定义: 变更需求 变更可选项Change options 变更成本及利益 变更风险及事项Change risks and issues 变更带来的影响

行政管理的主要工作流程

行政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执行办公设备、公共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执行办公用品及日常用品的采购、发放管理;执行档案的归档管理;执行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执行各种费用的控制交纳;执行公司对外关系建立维护;执行突发事件处理;执行后勤管理;执行行政日常事务处理;执行上级交办事务等。 具体工作流程 一、执行办公用品及日常用品的采购、发放管理 月末行政部要根据其他部门的请购计划及库存情况,并要根据相关规定作适当储备以备不时之需,作好请购计划单经主管审批后,及时保质保量地采购办公用品和日常用品,采购物品应当定价定点,保证质优价廉。要作好物品出入库登记,每月盘存,确保帐物相符。 二、执行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对于公司所有的固定资产以及低值易耗品,需要建立台帐清单,监督各部门于每月25日进行盘点,办公室会根据各部门盘点情况进行抽查,核对帐物是否相符,然后根据各部门盘点状况及调动增加状况制作《固定资产、低耗品清单》报表发放各部门;每季度组织财务部对各部门进行全面盘点,核对帐物。对需要报废的资产按照相关程序申请报废,及时跟进各部门资产调动、出入库单据的核对,做到帐物相符。对于资产管理不当、帐物不符,应进行相应处罚。 三、执行各部门基础设备、设施维修管理 行政部负责根据维修要求协调或外请技术人员维修、对维修全过程进行控制;

各部门对维修质量监督、确认。 所有维修要求做好记录、跟踪维护结果及完成状态;对未按要求完成的维修事项、及时了解情况并报告负责人。 四、执行文件档案的归档管理 根据不同种类档案的特点,做好系统编目、使用/传阅控制、分类存放、排列有序,定期收集各类文件资料,并整理立卷归档。 各部门往来的备忘录、文档、资料等按类别、内容、时间顺序等存档管理。 六、文件资料收发、传真管理 各类文件资料收发、传真均需在登记薄上作好详细登记、记录,及时将各类信息(通知、文件)进行上传下达,特别是各类客户信息应登记后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 七、执行各种费用的支付、控制 按时申请、交纳、控制公司各项费用,例如:车辆养路费、车船税等;并将所要交纳的各项费用进行审核记录,对各项资金审批单归类管理。做到资金审批的及时、准确,以确保各职能部门工作的正常开展。 八、执行对外关系建立维护

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

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它是以总经理为最高领导、由行政副总分工负责、由专门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操作,其触角深入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的方方面面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网络。行政管理体系担负着企业的管理工作;企业中除行政管理之外的工作,都是某个方面的"业务"。行政管理体系推动和保证着企业的技术(设计)、生产(施工)、资金(财务)、经营(销售)、发展(开发)几大块业务的顺利、有效进行和相互之间的协调。 一、企业行政管理概述 企业行政管理是指依靠企业行政组织、按照行政渠道管理企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所谓企业行政组织,是指企业的行政组织机构。行政渠道则主要指企业行政组织机构内上下级的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如厂长→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或公司总裁→部门经理→项目负责人等的等级系列关系。行政管理的手段通常包括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奖惩条件等。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主要特点 1 权威性。企业行政管理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企业内 部组织机构的上级权力与权威基础上的,上级行政机构没有相应的权力和权威就不能下达命令、指示或规定等。但是,还要指出的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有效性还要取决于上级权力是否运用得当和下级的是否服从等诸因素。 2 及时性。由于企业行政管理是用命令、指示等来 调整人、财、物、产、供、销等生产经营活动,故其手段和方式直接具体,而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又配以对违抗管理的惩罚措施,因而能迅速发挥作用;而通过经济手段进行管理或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达到管理目的时,则必须有执行→反馈→调整执行的操作过程,因而常发生滞后。因此,在企业大量日常性经营处理及人事处理中,或企业遇到突发事件以及企业环境不稳定时,行政管理就能发挥重大作用。 3 纵向性。因为企业行政管理主要是通过企业行政 组织内部的隶属关系进行自上而下的纵向指挥和协调,往往是企业上级行政机构对下级的指令性要求,因此主要是纵向性的。 (二)企业行政管理的作用和内容 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及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分工日趋专业化,这就要求一个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最大可能协调一致。因此要有效地组织企业生产经营,就必须有一定强制力的权威与服从机制——即行政管理,否则,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目标就可能因缺乏组织性而不能实现。企业内以经理或厂长为首的行政管理系统运用行政手段,把企业各环节、各部门联结成一个健康运行的有机整体,并通过各种行政管理手段及时有效地组织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保证企业生存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 具体而言,企业行政管理是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的: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13118)

*****科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文件修订记录

1.目的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生产活动中发生变更时的操作程序/方法,使相关部门彻底了解变更的容,并切实有效的实施。同时,防止因变更而发生品质问题,确保生产活动顺利进行。 2.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销售活动相关的设计、材料、生产场所、生产设备/治工具、生产方法/生产条件、检查试验方法/条件的变更以及客户要求的变更。产品试做阶段的变更不在此围。 3.定义 变更:是指变更现有的状态 4M: Machine (指生产工厂、工程、设备、治具等) Material(指公司直接采购的材料及供应商生产使用的原材料) Method (指生产方法、条件、规格等) Man (指相关的人员) 4.变更管理的原则 所有变更在检讨容未得到承认之前严禁实施。 5.变更管理围 变更管理围如下: 5.1设计变更 由技术部·工程提出的变更主要涉及材料变更、产品式样变更、SOP变更、检查 规格变更 5.2材料变更或材料供应商/加工厂家变更(包含成型、加工模具的变更) 由材料供应商提出变更申请,采购部作为对应联络窗口 5.3生产部门、生产场所变更 由生产部提出变更申请 5.4生产活动中使用的生产设备/治具变更 由生产部或技术部·工程提出变更申请

5.5生产条件/方法/工序变更 由生产部或技术部·工程提出变更申请 5.6检查/实验方法及条件变更 由生产部、品质部、技术部·工程提出变更申请 5.7客户要求的变更 销售部根据客户的要求提出变更申请 6.变更管理流程 6.1变更的起草 为达到提高品质、提高生产性、降低成本等目的而发生变更时,提出部门要提前检 讨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 提出部门认为变更为需要时,将变更目的、理由、变更容、日程计划等容填写到《4M 变更事前联络书》中。 另外,当发生品质问题,需要紧急变更时,可先采取措施,事后务必按程序要求做 成书面文件。 提出部门责任者确认变更容后,进行容承认。 6.2变更的承认 变更申请部门将《4M变更事前联络书》提交技术部·工程、品质部等相关部门进行确认,检讨是否可行。工程部/品质部根据变更要求容,结合其他部门的意见,确 定变更验证项目并实施验证。验证结果数据要保留作为判断依据。 技术部·工程从技术层面确认变更可行,品质部从品质管控角度确认变更可行,经 相关各部门责任者承认,在《4M变更事前联络书》上签字承认,判定为“可变更”。 若判定为不可变更,则将理由记入《4M变更事前联络书》,返还提出部门 ※与客户相关的变更需要得到客户的最终承认才能实施变更。 ※与材料供应商相关的变更,变更结果由采购部通知供应商。

产品安全管理办法

4.1 公司技术、品管、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进行相关的培训,以使企业了解产品责任为原则,了解与其产品 1 目的 通过对产品安全性的评价和控制, 以达到提高产品安全性, 减少产品责任的目的。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安全性的产品。 3 职责 3.1 技术部负责与项目小组一起识别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关键特性),并使用与顾客规定的特殊特性符 号进行标识。 3.2 技术部负责收集安全特性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并确保能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3.3 发生了安全问题时品管部负责进行反应汇报,并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事态的升级。 3.6 相关资料由文控中心负责保存。 4 管理内容 有关的法律义务,尤其是失效产品的责任。 4.1.1 技术部在产品开发时, 对涉及有关安全性的产品特性和使用标准进行标识,以便使产品规范,更加完善、有效,在标识后还必须识别法律法规和监管有关的产品安全要求。 4.1.2 技术部在识别了该要求后必需通知顾客/或顾客确认我们所识别的安全特性及监管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2 技术部还需要对顾客指定的安全特性进行识别,当顾客指明是安全件时, 合同评审时必须注明, 若所购材料委外加工也涉及产品安全性时,也必须在采购订单(合同)中以及其它采购资料(比如:质量协议) 中明确,其中包含各自的责任。 4.3 在 APQP 阶段, 确定的安全特性必须在所有文件中予以标识, 如控制计划、作业/检验作业指导书等相应的文件。 4.4 所有参与安全件生产、计划、采购、检验等与产品质量构成过程有关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性及法规培训,公司规定在合同评审及 APQP 确定安全特性之后,由技术部通知管理部,管理部负责组织培训。 4.5 针对安全性的 FMEA 、OTS 及试生产和批产时的安全件涉及的尺寸报告、原材料性能报告、型式试验报告等所有涉及的文件均应予以标识, 标识的要求按顾客的规定;所有涉及到安全特性的 FMEA 必需由技术总监(主管)进行审核和批准,顾客有要求的时候交顾客进行批准;对于标识当顾客没有规定时技术 部自行决定采用标识符号,记录于特殊特性清单。凡经特别标识的与产品安全性有关的所有文件,均由专 人专柜进行特别存档,存档期限最低为 15 年。 4.6 涉及到安全特性的产品的控制计划、该工序的作业指导书也需要由技术总监(主管)进行审核批准,

公司行政管理体系构建运营提案完整篇.doc

公司行政管理体系构建运营提案1 公司行政管理体系构建运营提案 : 一、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功能 一个好的企业,首先要有一个坚实、高效的团队。 企业行政管理体系,可以说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它以总经理为最高领导,由行政总监分工负责, 由行政各个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操作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企业管理的具体工作的广度涉及到企业的全部运作过程,其深度设计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的 方方面面以及局外人难以想象的细微末节。 。企业行政管理体系担负着企业的管理工作;企业中除行政管理之外的工作,都是某个方面的“业务” 、发展(营销)几大块业务的、资金(财务)、工程(服务)行政管理体系推动和保证着企业的技术(设计) 顺利、有效进行和相互之间的协调。 企业行政管理体系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企业行政人员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琐碎的、 不起眼的事务。但是,这些事务只不过是行政管理这颗大树上的枝枝叶叶而已。

概括起来说,行政管理的企业中主要有管理、协调、服务三大功能:其中管理是主干,协调是核心, 服务是根本。究而言之,行政管理的实质是服务。 二、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职能 行政部门应该兢兢业业、认真细致地做好种种行政事务工作,把领导和员工从繁重、琐碎的行政事务 和生活琐事中解脱出来,可以集中精力、轻装上阵,研究市场形势,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探讨公司的组 织架构,任用公司的各级干部,实施公司的经营方针,解决公司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专心做好每一笔 重要业务等等。 岗位责任制度、就必须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 制度、为了做好纷繁复杂的行政工作, 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 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行政人员队伍:同时要搞好科学分工、管理层次和合理授权。一旦行政系统的一系 、人员队伍、分工协作和管理层次等等、软件(如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列硬件(如办公设施、生活设施)

变更管理程序79473

变更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了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场所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及时进行控制,规范相关的程序和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防止因为变更因素发生事故,制定本制度。 为消除或减少由于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根据公司《变更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钢管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各单位及其承包商、供应商。 3术语和定义 工艺设备变更 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如压力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人员变更 是指员工岗位发生变化,包括永久变动和临时承担有关工作。表现形式有:调离、调入、转岗、替岗等。 关键岗位 指与风险控制直接相关的管理、操作、检维修作业等重要岗位。此类岗位会因人员的变动而造成岗位经验缺失、岗位操作熟练程度降低,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不可逆的健康伤害、重大财产损失、严重环境影响等事故。 4 职责 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公司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执行本规定,并提供培训、监督与考核。 公司各基层单位负责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的执行,并对本规定提出改进建议。 5管理要求 工艺设备变更 工艺设备变更范围包括: 生产能力的改变。 物料的改变(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 化学药剂和催化剂的改变。 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 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 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 工艺参数的改变(如温度、流量、压力等)。 安全报警设定值的改变。 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 软件系统的改变。 安全装置及安全联锁的改变。 非标准的(或临时性的)维修。 操作规程的改变。 试验及测试操作。 设备、原材料供货商的改变。 运输路线的改变。 装置布局的改变。 产品质量的改变。 设计和安装过程的改变。 其他。

(完整版)IATF16949产品安全性管理程序

产品安全性管理程序修订版次 1.0 生效日期 1 目的 通过对产品安全性和安全性有关的过程的管理,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减少产品责任。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涉及安全和责任的产品。 3 术语 3.1 产品安全:与产品设计和制造有关的标准,确保产品不会对顾客造成伤害或危害。 3.2 产品风险:是指产品为满足自身功能而具有的风险,包括总体产品上的部分所引起的风 险。 3.3 产品责任:描述生产者或他方因其产品造成与人员伤害、财产损坏或其他损害有关赔偿 责任的通用术语。 3.4 安全性包括两方面内容:产品安全性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本程序特指产品安全性。 4 职责 4.1 技术部是产品安全性理解和确认的责任部门。 4.2 质量部是产品安全性试验及试验记录的存档管理部门。 4.3 采购部是产品和原材料可追溯性标识的责任部门。 4.4 销售部是产品紧急召回的责任部门。 4.5 综合办(人力资源)负责对从事产品安全性有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5 管理内容 5.1 识别产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 按照《与顾客有关要求的过程控制程序》规定,销售部接到顾客所有图样、电子数据、 样件和规范资料后,送交技术部,由技术部负责将顾客提交的所有资料(如图样、标准、规 范、质量协议以及查核中发现并自行收集到的相关标准、规范)索引查核并收集有关法律法 规(包含政府监管机构发布的有关产品安全监管的要求规定)、产品标准/规范、以及顾客确定的产品安全性要求。 技术部评审顾客提供的资料,查阅并识别在上述资料中涉及产品安全性的特殊特性符号,供相关部门识别和使用。 5.2 通知顾客上述要求; 对已识别出的法定和监管有关的产品安全要求,技术部应回复给销售部销售人员通知顾 客,以便顾客了解并同步按时执行。如要求来自于顾客则不需要通知。

ISO45001相关方管理控制程序

相关方管理控制程序 (ISO45001-2018/ISO14001/ISO9001) 1.0目的 对相关方施加影响,使其了解本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方面的事宜,以促使其自觉保证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和减少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如物料供应商、外包商等相关方进行评估并对其施加影响。 3.0引用标准 3.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2《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3.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4.0职责 4.1安委会、采购部、工程部、人事行政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相关方进行评估并对其施加影响。 4.2各部门参与相关方进行评估并对其施加影响。 5.0管理内容 5.1公司可望施加影响的相关方主要有: a) 提供产品外协外包服务的承包方; b) 提供物资供应商主要有油品、化学品、劳动保护用品、防护用品、有毒有害物资的供方;

c) 为公司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承包方; d) 个人,组织的员工、顾客、访问者、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 e) 合同方、有关政府部门。 5.2 与相关方的评估 5.2.1安委会负责组织各有关部门对相应相关方进行评估: 与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健康安全风险相关联的,或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或重大健康安全事故,确定相关方环境、安全问题,制定出应重点施加影响的内容(其中供方可分为施加影响的单位和暂不施加影响的单位),填写“重点施加影响相关方一览表”; 5.3 对相关方的影响 5.3.1对需重点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由采购部对物资供应商、为公司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承包方等相关方施加影响主要通过以下方式: 5.3.1.1安委会负责对固体废弃物处置的承包方进行评估确认并施加影响,要求固体废弃物处置的承包方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处理符合法规要求。确保对垃圾的处理不会造成新的污染。 5.3.1.2采购部对为本公司提供产品的供方进行评价、审查、监督、管理并要求供方执行下述环保措施: a) 供方的评价:供方提供资料。 b) 组织有关生产单位参加,对供方的安全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有条件的进行现场评价。 c) 对供方评价的内容: (1) 供方的环境状况及生产工艺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HK/QP-514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控制和减少变更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组织机构、人员、关键供方、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的变更管理。 设计和开发更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更改执行《HKQP-503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HKQP-505 生产控制程序》,不适用本程序。 3.职责 3.1.经营管理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3.2.行政部负责组织机构的变更管理。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关键和重要人员的变更管理。 3.4.采购组负责关键供应商的变更管理。 3.5.经营管理部负责管理体系程序的变更管理,包括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变更。 4.工作流程

5.工作程序 5.1.变更的产生 5.1.1产生变更的因素有: a)组织结构上的变更; b)关键或重要人员的变更; c)关键供应商的变更; d)管理体系的程序的变更,包括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变更; e)其它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等。 5.1.2对变更的管理,各责任部门应在计划和实施变更前对变更进行策划,包括: a)明确变更目的; b)确定变更的实施方案; c)识别变更的潜在风险与机遇 d)所需的相关资源; e)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 f)应对潜在风险的措施 g)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等。 5.2.变更的申请、审批 5.2.1当计划或实施变更前,由变更因素所属部门通过办公平台【发文办理】流程,填写《变更申请审批单》(格式见QP514-B1),启动变更审批,变更申请的信息应包括: a)变更的项目; b)变更的目的; c)涉及的相关部门、单位; d)变更所需的资源; e)变更的依据; f)变更的实施方案及各阶段的完成时限; g)变更的潜在风险、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h)变更机遇分析等。 5.2.2组织机构的变更、关键或重要人员的变更提交行政总监审核、关键供应商的变更提交生产总监审核、管理体系的程序的变更提交变更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审核通过后提交管理者代表审批。 5.2.3管理者代表根据提交的变更申请信息,组织总经理办公会及与变更相关的部门负责人评审,评审变更实施方案、风险及措施等,评审通过后由变更责任部门组织实施。 5.2.4评审形式由管理者代表视变更因素决定采取会议评审或流程评审,评审应形成评审记录并在[变更申请审批]流程中保存。 5.3.变更的实施 5.3.1.变更实施部门应按照评审通过的变更实施方案实施,如实施方案更改,则应重新对实施进行评审。 5.3.2.在变更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变更潜在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防止不期望结果的发生。 5.3.3.变更实施完成后,由变更实施部门填写变更实施情况,风险措施的控制情况,并评价变更实

测绘生产、安全控制程序

测绘生产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测绘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按期完成生产任务,实现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勘察测绘部测绘产品生产提供过程、放行与交付的控制。 3、职责 3.1 本程序由勘察测绘部负责编制,并指导和监督相关科室实施。 3.2 经理负责测绘生产过程和服务的组织管理和协调,相关部门负责归口管理。 3.3 总工批准《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3.4 测绘处职责: (1)编制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2)按批准的设计进行外业测量、内业成图和项目成果报告编制等生产过程的控制; (3)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负责测绘项目技术成果报告的印刷、装帧; (5)负责产品防护和技术成果资料管理; (6)负责测量仪器设备的管理。 3.5 公司办公室负责测绘生产所需材料的采购与供应。 4、程序活动 4.1 出测前的准备 4.1.1组建项目管理机构 1)测绘处负责组建项目组,确定项目负责人,规定其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并配备测绘管理所需的工作设施。 2)配备满足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符合相应资格/能力要求的作业人员,并按期进入施工现场。 4.1.2 编制《项目技术设计书》 4.1.2.1项目负责人负责收集测区资料,进行实地踏勘,编制《项目技术设计书》。 4.1.2.2《项目技术设计书》应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策划,包括: 1)设定项目的质量、安全目标、施工进度计划和生产技术要求。 2)规定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 3)明确施工管理依据的文件、规范、标准、图纸和作业指导书,确定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 4)识别并提供过程所需人的人员、技术、施工机具等资源需求和配置。

公司行政管理体系文件

行政管理体系手册 行政部门的工作职责 行政部门的工作职能 三、行政部门的工作流程 四、车辆管理 五、设备维修及网络管理流程 六、行政部门的各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一、行政部门的工作职责 1.服务:各部门的后勤服务工作; 2.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组织工作; 3.监督:公司行政制度的执行及监督工作; 4.管理:公司员工符合岗位各方面要求的管理及沟通工作; 5.成本控制:公司物资采购及各项运营成本控制; 6.固定资产:公司所有固定资产管理、盘点清查工作; 7.负责本部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协助总经理做好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落实公司规章制度,沟通内外联系,保证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负责对会议文件,决定的事项进行催办、查办和落实,负责全公司组织系统及工作职责研讨和修订; 8.负责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制定及检查监督;运用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运用权力和组织系统,强行进行指挥、控制、命令、硬性(原则性)、运营管理来达到目的; 9.负责总务管理 没有后勤的保障,就保证不了公司稳定正常的进行, 首先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加强对办公室、住房、水电、物业、印章、证照的保管,办公用品、合同、文档、另行修缮、固定资产、卫生、环境、车辆的管理等等; 安全保卫 加强对人员进出、公务访客、车辆物品出入、消防安全、防盗防灾、职业安全防护等的管理,同时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贯彻“安全第一”,“防护为主”的指导思想,创造一个安宁祥和的工作、生活环境,保证公司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强调企业精神,创建公司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但能反映出企业文化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还能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

ISO27001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ISO27001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减少由变更所造成的问题对核心系统及其它基础环境的影响,将由变更所可能导致的服务中断对业务的影响降至最低,特制订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IT基础架构、环境、系统、应用、人员等变更的管理。 3 相关文件 4 职责 4.1 变更需求部门人员负责提出变更请求,需求部门主管审批变更请求; 4.2网管人员(服务台负责人)及接到用户变更请求的系统管理员负责变更过程的策划,并提交相关领导审批; 4.3 信息科技部总经理负责重大变更的审批。 4.4 各系统负责人负责具体变更活动的实施。 5 程序 5.1 变更的范围 在本程序中对变更的定义为:可能影响到银行IT基础环境的一种物理或流程的改变,一般情况下,变更仅仅在必须的情况下才进行实施。 a)解决IT环境现有或未来存在的问题 b)为满足业务需求提供新的或修改的功能 本流程仅仅包括IT基础环境或与基础环境相连的系统,本变更管理流程也由此些内容组成: a)针对物理设备的变更(e.g. 服务器,客户端,网络布线,网络设备,硬盘,路由器 等) b)针对通讯和协议方面的变更(e.g. IP地址,相关变量设置等) c)针对操作系统的变更,包括网络操作系统 (e.g. 安装,版本控制,系统设置等)

d)应用开发上线前的变更 e)任何由外部单位(如IBM)实施的可能会影响到银行IT基础环境的变更必须严格按 照变更管理流程来执行。 5.2 变更分类 根据变更的重要性及变更的类别对变更进行分类。 a)变更的重要性:与变更的紧急程度有关 b)变更的类别:与变更对成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风险有关 5.2.1 变更的严重等级 5.2.2 变更类别 变更的类别是由如下两个方面来判断: a)影响: 变更对业务的影响,如服务的可用性 b)风险: 变更的技术复杂性 下表显示了与这些参数相关的变更的分类: 影响评估 IT变更影响被划分成高,中,低3个类别,变更失败对业务产生的影响是衡量影响的关键因素:

变更管理程序

变更管理程序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变更管理程序 1.目的:适用于本公司在制作及生产中之工艺﹑制程﹑性能等工程规范在投入过程中产生问题时,需由客户提出或工程变更来改善以确保作业,并使变更及时,准确和有效;确保工程变更处于受控状态.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产品在打样过程,生产过程发生的工程变更. 3.术语: 3.1生产场所变更:指各产品的生产制造地点(包括全部产品和部分产品)由“本厂”转移至 “别厂”生产或生产场所搬运或外发生产加工。 3.2机台设备变更:指生产该产品的重主要或关键机器设备(指生产该产品必不可少的设备为重 主要或关键设备)的移动或变更。 3.3生产工艺变更:增加或删除工序及加工先后顺序调整或工艺参数调整。 3.4原材料厂家及材料牌号的变更:指更换购买原材料厂家或产品更换其它材料生产。 3.5重要管理人员的变更:如法人、车间(主任/主管)、品质/工程负责人(经理)的变更。 4.权责: 4.1工艺部/项目小组:为所有变更运作的主导部门,负责对客户所提出变更的评审及实施,召集相关部门的人员对变更进行相关的讨论评审和沟通,确保变更的可行性及有效的转化为内部要求。 4.2其它相关部门:配合变更运作的主导部门对变更的可行性和要求进行评审,对内部变更的提出和评审,确保变更的有效实施。 5.0流程

6补充说明: 6.1设计变更提出的时机 6.1.1外部变更:由客户提出的设计变更,如:产品的性能、功能、规格参数、外形结构等 变更,该类变更通常由客户向本司发出客户变更通知单,由业务部将相关变更通知及料转入工厂内部的工程部/项目小组。 6.1.2内部变更:该类变更由工厂内部的职能部门以《变更申请书》的形式向工艺部/项目小 组提出申请: 1)由生产场所所引起的变更:该产品的生产是在不同的工厂或在一个新增的厂址进行 的;该类的变更通常是由工厂内部的厂务部提出申请; 2)原材料的变更:指用于直接构成产品组成部分的原材料,该产品的生产是用了不同 于生产件批准时的材料,包括:不同的供应商、不同的型号规格等。该类的变更通常来 源于厂务部或采购部分。及环境管理方面的变更申请由厂务部提出. 3)制程及制程参数变更: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制程参数或制程(包括工序的调整、增 减)是不同于生产件批准时流程或参数,该类变更通常由生产部的各个车间提出。 4)检查、判定/试验标准的变更:该用于产品的检查(包括抽样、允许等)、判定/试验 (包括功能、性能等以及新技术的采用)标准不同于生产件批准时的标准。该类变更通常 由各个车间以及品质部提出。 5)模治具的变更:使用了新的或改进的工装(不包括易损工装)、模具、铸模、模型等 不同于生产件批准时的模具。该类变更通常由各个车间提出。 6)人员变更:指环境/品质最高管理者变更以及当制造作业人员变动比例超过50%时,这 类变更通常由厂务部和品质部提出。 7)包装方式的变更:用了不同于客户批准的包装方式或材料等变更,这类变更通常由品 质部和生产部提出。 6.1.3对于上述变更若涉及到产品的环境物质的影响,也需要进行相关变更申请的提出。

产品管理产品安全性控制程序

(产品管理)产品安全性控 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性,识别产品和过程的安全性问题,可靠地避免故障,且于出现问题时,能提供必要的证据证明本厂对涉及产品安全性/产品/过程控制可靠,避免相应的赔偿和责任。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用户和工厂确认的涉及安全/环保的特殊性产品的过程控制活动。 3.定义: 3.1产品责任:用于描述生产者或他方对因其产品造成的和人员伤害、财产损坏或其它损害有关的损失赔偿责任。 3.2产品风险:是指产品为满足自身功能而具有的风险,此外总体产品上的部分产品所引起的风险也属此例。 4.职责: 4.1技术开发部负责产品安全性策划、识别特殊特性,及对涉及产品安全性技术资料的归档工作。 4.2生产部、计划供应部负责对涉及产品安全性的产品/过程进行标识、控制,适时制定限制不合格品损失的应急方案。 4.3质量保证部负责对安全/环保件的检验、试验和内部审核。 4.4厂部办公室负责产品安全性方面的法律纠纷处理,人劳教育室负责产品安全性方面的培训。

4.5计划供应部负责对涉及产品安全性分承包方的控制,且就有关产品安全性事宜和顾客联络。 4.6计划供应部负责有关产品的紧急追回;质量保证部负责组织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制订,且对产品安全责任事故提出处理意见。 5.工作程序: 5.1产品安全性策划和确定: 5.1.1按合同评审程序规定,由技术开发部负责将顾客的所有资料(设计图、技 术条件、协议书等)翻译或消化。 5.1.2由技术开发部对顾客提供的资料进行评审,查阅顾客于上述资料中有无标识涉及到产品安全性的特殊特性符号,由技术开发部将顾客标识或通过FMEA 分析,确定涉及产品安全性的特殊特性,编制《产品安全性清单》,注明所有产品安全性项目(包括产品/过程特性)和控制要求。 5.1.3新产品项目小组于进行产品开发和过程策划时,针对所有产品安全性项目采用当今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检测手段,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5.1.4新产品项目小组于产品开发和过程策划时须进行FMEA分析、识别潜于风险和知晓提供的产品于整个系统或车辆中的功能,且通过材质试验、装车试验、消声测试等研究,来识别和估计由于不当的开发、加工而造成潜于风险。所有可能的风险和采用措施均须反映于FMEA分析方案、控制计划和相应作业指导书中,且能于产品说明中予以识别和标注。 5.1.5考虑到由于产品安全性后果可能造成的严重性,由工厂负责聘请熟悉有关

C-TPAT安全控制程序(中英文)

C-TPAT Security Control Procedures C-TPAT 安全控制程序 (C-TPAT/GSV反恐) 1 Purpose 目的 The purpose of these procedures is to ensure that we comply with US Customs CTPAT (Customs-Trade Partnership Against Terrorism) security guidelines in the process of our finished product transport customs in an attempt to avoid delayed customs clearance at transport customs outside USA or to prevent thieves or terrorists from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above aspects to smuggle contraband goods into the United States. 本程序的目的是确保我公司在进行成品运输过程中,遵守美国海关的C-PTAT(海关贸易伙伴防恐)安全指导,以便在美国以外的运输海关结关不会推迟,或由于窃贼或恐怖分子使用以上的环节作为运送违禁物品进入美国的运输工具。 2 Scope 范围 These procedures are applicable to product production,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by manufacturers and warehouse personnel outside USA. 本措施适用于美国境外与生产商和仓库人员进行产品的生产,储存或运输。 3 Reference Documents 参考文件 C-TPAT - US Customs –Trade Partnership against Terrorism Guidelines. C-TPAT 美国海关—贸易伙伴防止恐怖安全指导。 4 Procedures 程序 4.1 Human Resources Security Control 人力资源安全控制 4.1.1 All employees are required to wear their employee cards when entering and going out of the factory area. For those without wearing such cards, security guards should

IT服务变更管理程序

服务变更管理程序 目录 1简介 (4) 1.1 目的 (4) 1.2 适用范围 (4) 1.3 术语表 (4) 1.4 引用文件 (5) 2 职责 (6) 2.1 项目经理 (6) 2.2 变更委员会(CAB) (6) 2.3 变更实施人员 (6) 3 流程图 (7) 4 具体内容 (8) 4.1 变更请求 (8) 4.2 记录和过滤变更 (8) 4.3 评估紧急程度 (8) 4.4 确定风险变更等级 (8) 4.5 影响和资源评估 (8) 4.6 批准 (8) 4.7 计划变更 (8) 4.8 构建/测试和实施变更 (8) 4.9 测试 (9) 4.10 发布 (9) 4.11 评估变更 (9) 4.12 关闭变更 (9) 4.13 紧急变更 (9) 4.14 变更管理过程的KPI (9) 5输出的文件和记录 (11)

ISO20000 IT服务管理体系标准理解与实施 ISO20000 IT服务管理体系标准理解与实施下载报名表内训调查表 【课程描述】 随着IT专业人士对ITIL最佳实践的广泛认可和IT服务理念的不断深入, IT服务管理体系ISO20000标准的实施和认证已成为组织进行IT治理和IT服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而作为IT服务管理体系实施的重要驱动力和手段,内部审核不仅是ISO20000-1:2005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驱动体系有效执行、了解体系差距的重要手段。作为既是体系检查员,又是体系辅导者双重角色的内部审核人员,其能力和表现对体系价值的实现和推广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课程目的就是通过大量的案例练习,对内审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使内审员了解标准的要求和精髓,理解审核的目的和作用,掌握流程审核的技巧和方法,从而在内审工作中实现由符合性检查到增值性流程审核的价值。 【课程帮助】 如果你想对本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请参考 >>> 德信诚ISO20000管理资料手册 【课程对象】 IT服务管理人员,欲将20000导入组织的人员,在20000实施过程中承担内部审核工作的人员,有志于从事IT 服务管理工作的人员。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IT服务管理发展的历程 1、IT服务基本概念和原则:质量、服务、管理体系和PDCA 2、ISO20000标准简介 3、ISO20000标准与ITIL、ISO27001、CMMI、ISO1550 4、COBIT、MOF、ISO9000、6Sigma的关系 4、IT服务管理体系ISO20000标准的架构 第二部分:IT服务管理体系ISO20000-1:2005标准条款(结合案例) - 管理体系要求(条款3) - 策划和实施服务管理(条款4) - 策划和实施新的或变更的服务(条款5) - 解决流程(条款8) - 控制流程(条款9) - 发布流程(条款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