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路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混凝土路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混凝土路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混凝土路肩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潭溪山路全场2.633公里,其中村部分和河道部分原路肩为混凝土和石砌路肩,该部分全长为3433.9米,需C30细石混凝土156.84m 3,其他部分农田和土路肩,该部分全长1486.1米,挖除土方116.7m 3,C30混凝土141.65m3,培土44.58m3。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基础开挖——模板支护——混凝土浇筑——养生

二、施工准备

1、机具准备

平板振动夯、混凝土振捣棒、发电机、20cm高钢模板,养生毯,薄膜,竹胶板、洒水车

2、测量放线

组织施工员放出道路边线放线,根据图纸确定每一段的路肩类型,用涂料或木桩标示清楚,根据道路边线确定路肩边线,路肩边线尺寸最小不小于图纸设计值,要求路肩外缘线形順适、流畅。

三、路肩施工

1、基础开挖

本次开挖选择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方式,选用反向铲开挖,开挖时预留10cm,人工清除槽底,用振动夯进行基地夯实。开挖时准备橡胶皮带防止,挖机损坏路面。

2、模板支护

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要求直顺无变形,模板便面干净无污渍,接头处外钉木板拼接牢固,安装前有测量人员给出高程控制线,安装时将模板放在预先标定的位置,俩侧用?16钢筋加斜撑进行固定,侧钢筋间距为1米-2米,外侧钢筋间距为0.5米-1米。模板安装牢固、紧密、直顺。安装完毕后,应检查模板的平面位置、高程、平整度和垂直度。如果模板下出现空隙,可以在木板下放混凝土垫块堵塞。确认正确安装后,在模板侧涂刷脱模剂。按照图纸每隔10米设置一道变形缝,变形缝采用1cm后木模板,并用钢筋进行支撑。

3、混凝土浇筑

路肩浇筑二类采用人工浇筑法,一类采用机械卸料法。将拌和好的混凝土放置到安装好的模具,浇筑时应考虑水泥混凝土真到后的沉降,虚高可高处设计高度的10%左右,使振捣完成后面层标高同设计值相符,变形缝浇筑时,混凝土应两侧同时浇筑。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以混凝土表面出现乳状水泥浆及无气泡冒出为准,做到不漏振、不过振,振捣过程中混凝土补料,以确保混凝土饱满,振捣过程中振捣棒应与模板保持5-10cm距离,且应检查模板有无下沉、变形或松动。振捣结束后用1米铝合金尺刮平,多余混凝土应铲至新水泥混凝土中。待混凝土提浆后,人工进行表面压光,消除表面痕迹。用三米尺检查平整度,若不符合要求时,继续振捣在终凝前抹平。所有路肩要求外观良好,没有露石、蜂窝、麻面、裂缝、脱皮、啃边、掉角、漏浆现象。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自卸车卸料口处下铺设薄膜或竹胶板,防止混凝土滴落在已完成的路面上,如发现滴落混凝土及时铲除,并用清水洗刷路面,不得事混凝土污染沥青路面。在道路边缘铺设薄膜,防止卸料时混凝土飞溅。

混凝土浇筑期间及混凝土初凝前注意天气变化,遇雨时应及时覆盖保护已浇筑的混凝土。

4、拆模

混凝土终凝后8-10小时拆模,拆模过程中,不强行撬、砸混凝土,避免造成边角损坏及模具变形。将拆除的模具仔细清理、检验、刷油,

对变形的模具及时矫正,以备下次周转使用。

5、养生

抹饰平整后进入养生期,养生期至少七天,养生采用养生毯覆盖养生,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四、路肩检测标准

表7.15.2路肩实测项目

五、安全文明施工

1、安全防护

施工期间,所有员工穿反光背心戴安全帽,利用反光锥水码对施工围进行封闭,并在沿线布设交通警示标志,安排专人负责指挥交通。

2、控制扬尘

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除在场地的作业人员配备必须的专用劳保用品外,施工便道及场地随时进行洒水,以避免粉尘影响农作物生长,使灰尘公害减至最小程度。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散料进行遮盖或适当洒水。运输时用帆布或类似物品遮盖。不在工地燃烧各种垃圾及废弃物。

3、减少噪声废气污染

合理分布动力机械设备的工作场所,避免一个地方运行较多的动力机械设备,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用消音器隔音材料、隔音衬、

隔音棚等措施,降低振动部件噪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