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圆柱体公差配合及其标准化

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 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 4.图样标注0

021.020-φmm 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 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

6.某孔要求尺寸为046

.0067.020--φ,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19.962mm ,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 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

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 ) 9.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 10.孔和轴的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 11.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 )

12.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是间隙配合,也可以是过盈配合。( )

13.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

14.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这尺寸必是合格。( ) 15.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 16.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值愈大,公差等级愈高。( )

17.不论公差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 18.?75±0.060mm 的基本偏差是 +0.060mm ,尺寸公差为0.06mm 。( ) 19.因JS 为完全对称偏差,故其上、下偏差相等。( )

20.基准孔的上偏差大于零,基准轴的下偏差的绝对值等于其尺寸公差。( )

21.?60-0.019

-0.006mm 。( )

22.因配合的孔和轴基本尺寸相等,故其实际尺寸也相等。( ) 23.由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上偏差绝对值大于下偏差绝对值。( ) 24.尺寸偏差可以正值,负值或零。( )

25.尺寸误差是指一批零件上某尺寸的实际变动量。( )

26.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小的公差等级。( ) 27.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20μm ,配合公差为30μm ,则该配合一定是过渡配合。( ) 28.孔与轴的配合性质用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来表示。( )

29.基孔制就是孔的精度一定,通过改变轴的精度来获得不同配合的制度。( )

(T f =S max -?,?= S max -T f =+0.020-0.030=-0.010μm)

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4.图样标注0021.020-φmm 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 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6.某孔要求尺寸为046

.0067.020--φ,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19.962mm ,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

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 9.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10.孔和轴的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11.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

12.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是间隙配合,也可以是过盈配合。(×)

13.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14.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这尺寸必是合格。(×)

15.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16.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值愈大,公差等级愈高。(×)

17.不论公差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18.?75±0.060mm的基本偏差是 +0.060mm,尺寸公差为0.06mm 。(×)

19.因JS为完全对称偏差,故其上、下偏差相等。(×)

20.基准孔的上偏差大于零,基准轴的下偏差的绝对值等于其尺寸公差。(√)

mm。(×)

21.?60-0.019

-0.006

22.因配合的孔和轴基本尺寸相等,故其实际尺寸也相等。(×)

23.由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上偏差绝对值大于下偏差绝对值。(×)

24.尺寸偏差可以正值,负值或零。(√)

25.尺寸误差是指一批零件上某尺寸的实际变动量。(√)

26.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小的公差等级。(×)

27.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20μm,配合公差为30μm,则该配合一定是过渡配合。(√)

(T f=S max-?,?= S max-T f=+0.020-0.030=-0.010μm)

28.孔与轴的配合性质用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来表示。(√)

29.基孔制就是孔的精度一定,通过改变轴的精度来获得不同配合的制度。(×)

选择题(将下列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

1.配合的松紧程度取决于。

A.标准公差

B.基本偏差

C.孔与轴实际尺寸之差

D.极限尺寸

2.比较相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比较不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

A.基本偏差值的大小

B.公差值的大小

C.标准公差等级大小

D.公差等级系数的大小

3.下列有关公差等级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A.公差等级高,则公差带宽。

B.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级。

C.公差等级的高低,影响公差带的大小,决定配合的精度。

D.孔、轴相配合,均为同级配合。

E.标准规定,标准公差分为18级

4.国标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是。

A.因为孔比轴难加工

B.为了减少孔和轴的公差带数量

C.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

5.当轴的基本偏差为 A 时,与H基准孔形成间隙配合。

A.a~h

B.j~n

C.p~zc

6.当孔的基本偏差为 A 时,与h基准轴形成间隙配合。

A、A~H

B、J~N

C、P~ZC

(还有教材P48~49页的选择题)

选择题(将下列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

1.配合的松紧程度取决于 B 。

A.标准公差

B.基本偏差

C.孔与轴实际尺寸之差

D.极限尺寸

2.比较相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 B ;比较不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 C 。

A.基本偏差值的大小

B.公差值的大小

C.标准公差等级大小

D.公差等级系数的大小

3.下列有关公差等级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B 、C 。

A .公差等级高,则公差带宽。

B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级。

C .公差等级的高低,影响公差带的大小,决定配合的精度。

D .孔、轴相配合,均为同级配合。

E .标准规定,标准公差分为18级

4.国标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是 C 。

A.因为孔比轴难加工

B.为了减少孔和轴的公差带数量

C.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

5.当轴的基本偏差为 A 时,与H 基准孔形成间隙配合。

A.a ~h

B.j ~n

C.p ~zc 6.当孔的基本偏差为 A 时,与h 基准轴形成间隙配合。 A 、A ~H B 、J ~N C 、P ~ZC (还有教材P48~49页的选择题)

填空题

1.实际偏差是指_实际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_,极限偏差是指_最大(或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_。

2.孔和轴的公差带由标准公差_决定大小,由_基本偏差_决定位置。 3.基本偏差是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4.尺寸公差带具有大小和位置两个特性。尺寸公差带的大小由公差值决定;尺寸公差带的位置由基本偏差决定。

5.为了以尽可能少的标准公差带形成最多标准配合,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配合制,即基孔制和基轴制。

6.配合公差带具有大小和位置两个特性,配合公差带的大小配合公差值决定,配合公差带的位置由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决定。

7.轴φ50js8,其上偏差为_+0.019_mm ,下偏差为_ -0.019_mm 。

8.孔042

.0072.065--φmm 的公差等级为_IT7_,基本偏差代号为_S _。

9.尺寸φ80JS8,已知IT8=46μm ,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_Ф80.023_mm ,最小极限尺寸是_Ф79.977_mm 。

10.孔尺寸φ48P7,其基本偏差是_-17_μm ,最小极限尺寸是_Ф47.958_mm 。 11.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0.100mm ,其ES=_+0.100_mm ,EI=_0_mm ,es=_+0.050_mm ,ei=_-0.050_mm 。

12.已知基本尺寸为φ50mm 的轴,其最小极限尺寸为φ49.98mm ,公差为0.01mm ,则它的上偏差是_-0.01_mm ,下偏差是_-0.02_mm 。

13.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_增大_,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_减小_。

14.005.0045+φ mm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0,050

.0112.050--φmm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0.050mm 。 (还有教材P49页的填空题)

综合题

1.公差与偏差有何区别和联系?

2.什么叫做“未注公差尺寸”?这一规定适用于什么条件?其公差等级和基本偏差是如何规定的?

3.何谓最大、最小实体尺寸?它和极限尺寸有何关系?

答:最大实体尺寸指孔、轴允许材料量最多状态下的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等于其最大极限尺寸,孔的最大实体尺寸等于其最小极限尺寸。最小实体尺寸指孔、轴允许材料量最少状态下的尺寸。轴的最小实体尺寸等于其最小极限尺寸,孔的最小实体尺寸等于其最大极限尺寸。

4.公差与偏差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有实际偏差和极限偏差之分。公差和极限偏差都是设计时给定的,前者是绝对值,后者是代数值,有正负号。公差用于控制一批零件实际尺寸的差异程度,反映加工难易程度。极限偏差是判断完工零件尺寸合格与否的根据,是决定切削工具与工件相对位置的依据。在数值上,公差等于两极限偏差之差的绝对值。

5.什么叫做“未注公差尺寸”?这一规定适用于什么条件?其公差等级和基本偏差是如何规定的?

答:图样上没有注出公差的尺寸称未注公差尺寸。这一规定,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l )非配合尺寸的限制要求很低。 (2)由工艺方法保证公差的尺寸。 (3)为简化制图,使图面清晰。

标准规定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为IT12~IT18。基本偏差孔用H ,轴用h ,长度用±IT/2,也可不分孔、轴和长度,均按±IT/2。

6.什么是基孔制配合与基轴制配合?为什么要规定基准制?广泛采用基孔制配合的原因何在?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基轴制配合?

(1)基孔制配合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而基轴制配合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2)因为国家标准规定的20个公差等级的标准公差和28个基本偏差可组合成543个孔公差带和544个轴公差带。这么多公差带可相互组成近30万种配合。为了简化和统一,以利于互换,并尽可能减少定值刀具、量具的品种和规格,无需将孔轴公差带同时变动,只要固定一个,变更另一个,便可满足不同使用性能要求的配合,且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因此,国家标准对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即基孔制和基轴制。 (3)因为采用基孔制可以减少定值刀、量具的规格数目,有利于刀量具的标准化、系列化,因而经济合理,使用方便,能以广泛采用基孔制配合。

(4)选择基轴制配合的情况如下:a 、由冷拉棒材制造的零件,其配合表面不经切削加工;b 、与标准件相配合的孔或轴;c 、同一根轴上(基本尺寸相同)与几个零件孔配合,且有不同的配合性质。 7.根据孔?25+0.021 0与?25-0.020 -0.033的轴配合,分别写出孔和轴的上偏差、下偏差、基本偏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标准公差,孔和轴配合的最大间隙或过盈、最小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画出孔、轴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说明其配合采用基孔制还是基轴制、以及配合的类型。

8.根据孔?10-0.015 -0.037与?100

-0.022的轴配合,分别写出孔和轴的上偏差、下偏差、基本偏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标准公差,孔和轴配合的最大间隙或过盈、最小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画出孔、轴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说明其配合采用基孔制还是基轴制、以及配合的类型。

9.查表确定各配合的公差,并画出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

(1)?25F7/h6 孔?25+0.041 +0.020 轴?250

-0.013 (2)?25H7/f6 孔?25+0.021 0 轴?25-0.020 -0.033

(3)?25H7/p6 孔?25+0.021 0 轴?25+0.035 +0.022

(4)?25P7/h6 孔?25-0.014 -0.035 轴?250

-0.013

10.下面三根轴哪根精度最高?哪根精度最低?

(1)?70+0.105 +0.075 (2)?250-0.015 -0.044 (3)?100

-0.022 解:(1)由Td=∣es-ei ∣得

Td 1=∣es 1-ei 1∣=∣+0.105-(+0.075)∣=0.030mm

查表得:轴的公差等级为IT7。 (2)由Td=∣es-ei ∣得

Td2=∣es 2-ei 2∣=∣(-0.105)-(-0.044)∣=0.029mm

查表得:轴的公差等级为IT6。 (3)由Td=∣es-ei ∣得

Td3=∣es 3-ei 3∣=∣0-(-0.022)∣=0.022mm

查表得:轴的公差等级为IT8。

由此观之,第二根轴精度最高,第三根轴轴精度最低。

12. 有一组相配合的孔和轴为?30N8/h7,作如下几种计算并填空:

查表得N8=( -0.003 -0.036 ), h7=( 0

-0.021 )

(1)孔的基本偏差是 ES=-0.003,轴的基本偏差是 es=0。 (2)孔的公差为0.033mm,轴公差为0.021mm 。 (3)配合的基准制是基轴制;配合性质是过渡配合。

(4)配合公差等于0.054mm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2011)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 主编:唐芬南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目录 实验一: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轴的直径 (1) 实验二:用内径指示表测内孔 (7) 实验三:直线度误差测量 (10)

实验一、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轴的直径 线性尺寸可以用相对测量法(比较测量法)进行测量。相对测量常用的量仪有机械、光学、电气和气动比较仪等几种,本实验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外尺寸,用比较仪测量时,先用量块(或标准器)调整量仪示值零位,测量工件所得的示值为被测尺寸相对于量块尺寸的偏差。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比较仪的结构并熟悉它们的示值零位调整方法和使用方法; 2.熟悉量块的使用与维护方法。

图1-2 光学比较仪系统的光学 二、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光滑极限塞规 1.量仪说明和测量原理 立式光学比较仪也称立式光学计,是一种精度较高且结构不复杂的光学仪器,用于测量外尺寸。 图1-1为量仪外形图;量仪主要由底座12、立柱16、横臂14、直角形光管4和工作台10等几部分组成。 量仪的光学系统安装在光管内,光学系统如图1-2所示。光管工作时的测量原理是光学杠杆放大原理。光线经反射镜6、棱镜7投射到分划板4上的刻度尺9(它在分划板左半面)。分划板位于物镜2的焦平面上。当刻度尺9被照亮后,从刻度尺发出的光束经直角转向棱镜3,物镜2形成平行光束,投射到平面反射镜1上。光束从反射镜1反射回来,在分划板4右半面形成刻度尺9的影象,从目镜5可以观察到该影象和一条固定指示线。刻度尺上有一条零刻线。它的两侧各有100条均布的刻线,这些刻线与零刻线构成200格刻度间距。零刻线位于固定指示线上。 测量时,若反射镜1垂直于物镜2的主光轴,则分划板右半面胸刻度尺影象与其左半面的刻度尺的上下位置是对称的,即零刻线影象位于固定指示线上。如果反射镜1与物镜2 的主光轴不垂直,则分划板右半面的刻度尺影象就相对于其左半面的刻度尺上下移动。 参看图1-3所示的光学比较仪测量原理图(图中没有画出图1-2中的直角转向棱镜),从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总复习题(答案)

1.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 mm,圆锥素线直线度公差为 mm。 (2)圆锥轴线对φd1和φ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同轴度为 mm。 (3)端面Ⅰ对φd1和φ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 mm。 (4)φd1和φd2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分别为 mm和 mm。 (5)φd1和φd圆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值不允许大于0.8μrn,其余表面R a值不允许大于μrn 。 ? 2.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2-φd轴线对其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mm。 (2)φD轴线对2-φd公共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100 :0.02 mm。 (3)槽两侧面对φD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4 mm。 3.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1 mm,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4 mm。 (2)φ70H7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02mm。 ( (3)φ210h7轴线对φ70H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3mm。 (4)4-φ20H8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第一基准)和φ70H7孔轴线的位置度公差为φ0.15mm。

4.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图上,要求 (1)用任何方法加工圆柱面φd3,R a最大允许值为μm。 (2)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孔φd1,要求R a最大允许值为μm。 [ (3)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A,要求R z最大允许值为μm。 (4)其余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要求R a允许值均为25μm 。 5、试将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图中 (1)Φd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12mm; (2)右端面对Φd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mm; (3)Φd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为Φ0.008mm; (4)圆锥面A的圆度公差为0.006mm; 】 (5)圆锥面A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05mm。 (6)Φd圆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值不允许大于μrn,其余表面R a值不允许大于μrn 。

化工分离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试题库(复习重点)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 2、分离因子是根据(气液相平衡)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板效率)来表示。 3、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汽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4、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 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7、吸收有(轻)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8、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吸收蒸出塔)的流程。 9、对宽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进料热焓)决定,故可由(热量衡算)计算各板的温度。 10、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方程)计算各板的温度。 11、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级效率)表示。 12、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或(最困难)的组分最后分离。 13、泡沫分离技术是根据(表面吸附)原理来实现的,而膜分离是根据(膜的选择渗透作用)原理来实现的。 14、新型的节能分离过程有(膜分离)、(吸附分离)。 15、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16、分离剂可以是(能量)和(物质)。 17、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逸度)。 18、设计变量与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 Ni=Nv-Nc即设计变量数=独立变量数-约束关系 ) 19、设计变量分为(固定设计变量)与(可调设计变量)。 20、温度越高对吸收越(不利) 21、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22、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V = SL)。 23、精馏有(两个)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双向传质)的缘故。 24、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通过一定压力梯度的动量传递),(通过一定温度梯度的热量传递或不同温度物流的直接混合)和(通过一定浓度梯度的质量传递或者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混合)。 25、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级效率)加以考虑。 27、常用吸附剂有(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 28、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低温度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顶)出来。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

五、按要求进行标注(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将下列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下图上。 ⑴φ505.003.0+-mm 孔的圆度公差为0.004mm ,圆柱度公差0.006mm ; ⑵B 面对φ505.003.0+-mm 孔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mm ,B 面对C 面的平行度公差 为0.03mm ; ⑶平面F 对φ505.003.0+-孔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mm ; ⑷φ1805.010.0--mm 的外圆柱面轴线对φ505.003.0+-mm 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8mm ; ⑸90°30″密封锥面G 的圆度公差为0.0025mm ,G 面的轴线对φ505.003.0+-mm 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12mm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复习与练习 一、 判断题 1.(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2.( )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3.( )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4.( )Φ10E7、Φ10E8、Φ10E9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5.( )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6.(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0.06mm ,则该平面对基准的平行度误差一定小于0.06mm 。 7.( )若某平面对基准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 ,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小于等于0.05mm.。 8.( )只要离基准轴线最远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公差值,则该端面的端面圆跳动一定合格。 9.( )轴上有一键槽,对称度公差为0.03mm ,该键槽实际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0.02mm ,它是符合要求的。 10.( )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11.( )某轴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现改用圆柱度公差标注,能达到同样技术要求。 12.( )最大实体要求既可用于中心要素,又可用于轮廓要素。 13.( )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14.( )测量仪器的分度值与刻度间距相等。 15.( )若测得某轴实际尺寸为10.005mm ,并知系统误差为+0.008mm ,则该尺寸的真值为10.013mm 。 16.( )在相对测量中,仪器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值。 17.( )量块按“级”使用时忽略了量块的检定误差。 18.( )零件的尺寸公差等级越高,则该零件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轮廓数值越小,由此可知,表面粗糙度要求很小的零件,则其尺寸公差亦必定很小。 19.( )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时,若两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很均匀,则可以选取一个取样长度作为评定长度。 20.( )平键联结中,键宽与键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21.( )螺纹中径是指螺纹大径和小径的平均值。 22.( )对于普通螺纹,所谓中径合格,就是指单一中径、牙侧角和螺距都是合格的。 23.( )螺纹的单一中径不超出中径公差带,则该螺纹的中径一定合格。 24.( )内螺纹的作用中径不大于其单一中径。 25.( )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不相同的两种螺纹,螺纹精度等级却可能相同。 26.( )圆锥配合的松紧取决于内、外圆锥的轴向相对位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主编:胡凤兰》课后习题答案 P39第1章课后作业 1.1 (1)正确。原因:一般情况下,实际尺寸越接近基本尺寸说明制造的误差越小。 (2)错误。原因:规定的是公差带的宽度,不是位置,没有正负。 (3)错误。原因:配合是由孔、轴的配合性质、装配等综合因素决定,不是由零件的加工精度决定。但在通常情况下,加工精度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配合精度。 (4)正确。原因:过渡配合必须保证最大过盈量和最小间隙的要求。 (5)错误。原因:可能是过渡配合,配合公差是孔、轴公差之和。 1.2 (1)①28,②孔,③下偏差为零,④正值,⑤轴,⑥上偏差为零,⑦负值 (2)①基孔制,②基轴制,③基孔制,④定值刀具、量具的规格和数量 (3)①20,②01,③18,④5到12级 (4)①间隙,②过盈,③过渡,④间隙 1.3 基本尺寸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公差 孔+0.050 +0.032 0.018 轴+0.072 +0.053 0.019 孔-0.041 -0.060 0.021 轴+0.005 -0.034 0.039 1.4 (1)+0.0390 0.039 -0.025 -0.064 0.039 +0.103 +0.025 +0.064 0.078 间隙 (2)-0.014 -0.035 0.021 0 +0.013 0.013 -0.014 -0.048 -0.031 0.034 过盈 (3)+0.005 -0.041 0.046 0 -0.030 0.030 +0.035 -0.041 -0.003 0.076 过渡 1.5 (1),(2),(3),(4),(5),(6),(7),(8) 1.6 (1),(2),(3),(4)

膜分离试题及答案

膜分离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膜分离?膜材料为什么会有选择渗透性? 答:膜分离(Membrane Separation)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在膜两侧一定推动力的作用下,使原料中的某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从而使混合物得以分离,以达到提纯、浓缩等目的的分离过程。 膜材料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因:一是膜中分布有微细孔穴,不同的孔穴有选择渗透性;二是膜中存在固定基团电荷,电荷的吸附排斥产生选择渗透性;三是被分离物在膜中的溶解扩散作用产生选择渗透性。 2、膜分离设备的主要类型,其主要结构和优缺点? 答:①管式:管式膜组件由管式膜制成,管内与管外分别走料液与透过液,管式膜的排列形式有列管、排管或盘管等。内压式:膜涂在管内,料液由管内走;外压式:膜涂在管外,料液由管外间隙走。

空纤维膜,0.25-2.5mm膜称毛细管膜。前者耐压,常用于反渗透。后者用于微、超滤。料液流向:采用内压式时为防止堵塞,需对料液预处理去固形微粒,采用外压式时,凝胶层控制较困难。 优点:设备紧凑,单位设备体积内的膜面积大(高达16000~30000 ) 缺点:中空纤维内径小,阻力大,易堵塞,膜污染难除去,因此对料液处理要求高。 ③平板式:这类膜器件的结构与常用的板框

压滤机类似,由膜、支承板、隔板交替重叠组成。滤膜复合在刚性多孔支撑板上,料液从膜面流过时,透过液从支撑板的下部孔道中汇集排出。为减小浓差极化,滤板的表面为凸凹形,以形成湍动。浓缩液从另一孔道流出收集。 优点:组装方便,膜的清洗更换容易,料液流通截面较大,不易堵塞,同一设备可视生产需要组装不同数量的膜。 缺点:需密封的边界线长 ④卷式(螺旋式):将膜、支撑材料、膜间隔材料依次叠好,围绕一中心管卷紧即成一个膜组。料液在膜表面通过间隔材料沿轴向流动,透过液沿螺旋形流向中心管。 优点:目前卷式膜组件应用比较广泛、与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一、填空题 1.公差标准是对几何量误差的限制性措施,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轴φ50js8,其上偏差为+mm,下偏差为mm。 3.由于径向全跳动误差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径向全跳动误差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4.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相同,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固定的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浮动的。 5.φ30 + 0mm的孔与φ的轴配合,属于基孔制间隙配合。 6.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7.当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必为最大极限尺寸。 8.孔、轴的ES<ei的配合属于过盈配合,EI>es的配合属于间隙配合。 9.某轴尺寸为Φmm,被测要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采用最小实体要求,则垂直度公差是在被测要素为最小实体状态时给定的。当轴实际尺寸为Φmm 是,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mm。 10.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配合公差为40μm,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过渡配合。 11.在产品设计中,尺寸链计算是根据机器的精度要求,合理地确定有关尺寸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12.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基孔制原因是加工孔比加工轴要困难,所用刀具量

具尺寸规格也多,成本大。 13.配合公差是指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它表示配合精度的高低。14.国家标准中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Re 、Ry、Rz三项。 15. 含义是给定方向上元素相对基准元素A的垂直度公差是Φ,且遵循最小实体要求。 16.φ45+ 0mm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0,φ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 mm。 17.完全互换是指零部件在装配或换前,不做任何的选择;装配时不做调整或修配;装配后能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8.孔尺寸φ48P7,其基本偏差是-17μm,最小极限尺寸是Φmm。19.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其ES= +mm,EI= 0mm,es= + mm,ei= mm。 20.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公差带形状相同,不同点是前者公差带轴线位置浮动而后者轴线的位置是固定的。 21.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个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22.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是控制传递运动准确性的指标,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Ew)是控制齿轮副侧隙的指标。 23.当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必为最大极限尺寸。 24.孔、轴的ES<ei的配合属于过盈配合,EI>es的配合属于间隙配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量块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能正确进行量块组合,并掌握量块的正确使用方法; 2、加深对量值传递系统的理解; 3、进一步理解不同等级量块的区别; 二、实验仪器设备 量块;千分表;测量平板;千分尺校正棒。 三、实验原理 1量块的测量平面十分光洁和平整,当用力推合两块量块使它们的测量平面互相紧密接触时,两块量块便能粘合在一起,量块的这种特性称为研合性。利用量块的研合性,就可以把各种尺寸不同的量块组合成量块组。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实验内容 采用合理的量块组合,测量千分尺校正棒。 (二)实验步骤 1 用千分表测量千分尺校正棒 2 据所需要的测量尺寸,自量块盒中挑选出最少块数的量块。(每一个尺寸所拼凑的量块数目不得超过 4~5 块,因为量块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误差,量块的块数越多,便会积累成较大的误差。) 3量块使用时应研合,将量块沿着它的测量面的长度反向,先将端缘部分测量面接触,使初步产生粘合力,然后将任一量块沿着另一个量块的测量面按平行方向推滑前进,最后达到两测量面彼此全部

研合在一起。 4正常情况下,在研合过程中,手指能感到研合力,两量块不必用力就能贴附在一起。如研合立力不大,可在推进研合时稍加一些力使其研合。推合时用力要适当,不得使用强力特别在使用小尺寸的量块时更应该注意,以免使量块扭弯和变形。 5如果量块的研合性不好,以致研合有困难时,可以将任意一量块的测量面上滴一点汽油,使量块测量面上沾有一层油膜,来加强它的黏结力,但不可使用汗手擦拭量块测量面,量块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煤油清洗。 6量块研合的顺序是:先将小尺寸量块研合,再将研合好的量块与中等尺寸量块研合,最后与大尺寸量块研合。 7. 记录数据; 六思考题 量块按“等”测量与按“级”测量哪个精度比较高?

分离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分离技术的三种分类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答:(1)按被分离物质的性质分类分为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法、物理化学分离法。 (2)按分离过程的本质分类分为平衡分离过程、速度差分离过程、反应分离过程。 (3)场流分类法 2.分离富集的目的? 答:①定量分析的试样通常是复杂物质,试样中其他组分的存在常常影响某些组分的定量测定,干扰严重时甚至使分析工作无法进行。这时必须根据试样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把干扰组分分离除去,然后才能进行定量测定。②如果要进行试样的全分析,往往需要把各种组分适当的分离,而后分别加以鉴定或测定。③而对于试样中的某些痕量组分,进行分离的同时往往也就进行了必要的浓缩和富集,于是就便于测定。因此物质的化学分离和测定具有同样重要意义。 3.什么是直接分离和间接分离? 答:直接分离是将待测组分从复杂的干扰组分分离出来;间接分离是将干扰组分转入新相,而将待测组分留在原水相中。 4.阐述浓缩、富集和纯化三个概念的差异与联系? 答:富集:通过分离,使目标组分在某空间区域的浓度增大。浓缩:将溶剂部分分离,使溶质浓度 提高的过程。纯化:通过分离使某种物质的纯度提高的过程。 根据目标组分在原始溶液中的相对含量(摩尔分数)的不同进行区分:

(方法 被分离组分的摩尔分数)富集 <0.1;浓缩 0.1-0.9;纯化 >0.9。 5.回收因子、分离因子和富集倍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1)被分离物质在分离过程中损失量的多少,某组分的回收程度,用回收率来表示。 待测组分A 的回收率,用RA 表示,QA °---为富集前待测物的量;QA---富集后待测物的量。%100?=οA A A Q Q R (2)分离因子:两组分的分离程度。用SA , B 表示。B A B A B A B ,//R R Q Q Q Q S A =??= A —待测组分; B —干扰组分。如果待测组分A 符合定量要求,即可认为QA ≈ Q oA ,SA,B ≈ Q oB/QB = 1/RB ,常量组分测定:SA,B ≈103;分离因子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3)富集倍数:目标组分和基体组分的回收率之比,用F 表示,οο M M T T M T Q Q Q Q R R F //== RT 为组分的回收率;RM 为基体的回收率; QT °为富集前待测物的量; QT 为富集后待测物的量;QM °为富集前基体的量;QM 为富集后基体的量。 第二章 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 2.气体分子吸附在固体吸附剂表面时,某吸附等温线可以由朗格缪尔吸附方程得到。试分析吸附物质的吸附平衡常数K 与该气体物质在气相的分压p 需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朗格缪尔吸附等温线近似为直线。 答:溶质吸附量q 与溶质气体分压p 的关系可以用朗格缪尔吸附方程表示:p K p K q q A A +=1max ,式中qmax 为溶质在固相表面以单分子层覆盖的最大容量;KA 为溶质的吸附平衡常数。在低压时,p K q q p K A A max 1=,《。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复习

互换性与测量基础课程复习 第一章绪论 习题: 1—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以“√”或“×”填入括号内): (1)不经挑选和修配就能相互替换、装配的零件,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2)互换性原则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按完全互换性的原则组织生产。(√) (4)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规定得越小越好。(×) (5)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是必须执行的,而推荐性标准执行与否无所谓。(×) (6)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层次低,在标准要求上可稍低于国家标准。(×) 1—2 填空: (1)互换性的定义是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要挑选、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并且符合使用要求。这种特性就叫互换性。 (2)完全互换适用于使用要求与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时。 (3)我国标准按颁发级别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4)优先数的基本系列有R5、R10、R20和R40,它们的公比分别约为1.60、1.25、1.12和1.06。 1—3 设首项为100,按R10系列确定后5项优先数。 解: 后5项优先数为125,160,200,250,315(化简值为320)。 1—4 下列三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为多少? (1)电动机转速有(单位为r/min):375、750、1500、3000、……。 解: (1)是派生系列(倍数系列)R40/12。 (2)摇臂钻床的主参数(最大钻孔直径,单位为mm)有:25、40、63、80、100、125、 解: (2)是混合系列,前面三项为R5系列,后面为R10系列。 (3)国家标准规定的从IT6级开始的公差等级系数为:10、16、25、40、64、100、……。 解: (3)是R5系列。 思考题: 1—1 什么叫互换性?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中有何重要意义? 1—2 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各应用于什么场合? 1—3 公差、检测、标准化与互换性有何关系? 1—4 为什么要规定优先数系? 补充习题: 例题1—1某机床主轴转速为50、63、80、100、125、…单位为r/min,它们属哪个系列? 解:属R10系列。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刘惠娟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2004

学生实验须知 1.在规定时间准时进入实验室,入室前必须更换拖鞋, 除有关书籍和文具外,其它物品一侓不准带入实验室。 2.进入实验室后,严禁随地吐痰;严禁吸烟和乱抛纸屑, 保持室内清洁和安静。 3.凡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均不得乱动。 4.实验前,首先预习实验指导书,在指导老师的同意下 方可使用仪器。 5.严格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操作要细心。仪器的光学 镜头严禁用手模或用手帕檫模。 6.实验时如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告诉指导老师,不得自 行拆修。 7.实验完毕,将仪器、被测工件整理好,认真填写实验 报告,并将实验报告交指导老师审阅后才可离室。 8.实验成绩为期终考查之一,必须保存全部实验报告。 9.凡遇不遵守实验规则时,指导教师可随时停止其实验。

目录 1实验二用光切法测量表面粗糙度 2实验三形状误差的测量 2实验四位置误差的测量 3实验五在工具显微镜上测量外螺纹的各项参数4实验六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4实验七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变动的测量 4实验八齿轮周节偏差及周节累积误差的测量 4实验九在双啮仪上对齿轮的综合测量 5实验十产品质量检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二用光切法测量表面粗糙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应用光切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基本原理。 2.练习用9J光切显微镜测量Rz、Ry及S的方法。 二、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应用光切原理设计而成的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仪器称为光切显微镜(或双管显微镜)。我国生产的光切显微镜有JSG—I型和9J型,光切显微镜适于测量微观不平度+点高度Rz 、轮廓的最大高度 Ry,以及较规则表面(如车、下、铣、刨等)的轮廓单峰平均间距S和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值。 9J型光切显微镜的外型如图3—1所示,仪器测量的微观不平高度范围为(0.8—63)um,其工作原理如图3—2所示。

膜分离复习题答案

一.什么是膜分离,膜材料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 膜分离:借助膜的选择渗透作用,对混合物中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 膜材料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因: 1.膜中分布有微细孔穴,不同孔穴有选择渗透性。 2.膜中存在固定基团电荷,电荷的吸附,排斥产生选择渗透性。 3.被分离物在膜中的溶解,扩散作用产生选择渗透性。 二.膜分离设备的主要类型,其主要结构和优缺点。 膜分离设备类型主要结构优缺点 板框式由导流板、膜和多孔支撑板 交替重叠组成。优点:膜的组装方便、清洗更换容易,不易堵塞。 缺点:对密封要求高、结构不紧凑。 卷式膜器将膜,支撑材料,膜间隔材 料依次叠好,围绕一中心管 卷紧即成一个膜组优点:结构紧凑、单位体积膜面积很大、透水量大、设备,费用低; 缺点:浓差极化不易控制,易堵塞,不易清洗,换膜困难。 管式膜器由管式膜组装而成,膜器与 列管式换热器结构类似。 根据膜的位置分为内压式和 外压式,外压式需耐高压的 外壳,应用较少。优点:能有效地控制浓差极化,流动状态好,能大范围的调节料液的流速。膜生成污垢后容易清洗,对料液预处理的要求不高并可处理含悬浮固体的料液。 缺点:投资与运营费用较高,单位体积内膜的面积较低。 中空纤维膜器由数百上万根中空纤维膜固 定在圆形容器内形成优点:设备紧凑、单位体积的膜表面积大,不需要支撑材料 缺点:中空纤维内径小,阻力大,易堵塞,对料液的预处理要求高。

三.电渗析工作原理。 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溶液中的离子选择性地通过离子交换膜的过程。利用直流电场的作用使溶液中阴阳离子定向迁移以及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即阳膜具有选择透过阴离子而阻挡阳离子),使原水在通过电渗析器时,一部分水被淡化,另一部分则被浓缩,从而达到分离溶质、溶剂的目的。 四.膜污染产生的原因,减小膜污染控制方法以及膜的清洗。 膜污染产生的原因: 1.膜表面的沉积,膜孔内的阻塞,这与膜孔结构、膜表面的粗糙度、溶质的尺寸和形状等有关。 2.膜表面和膜孔内的吸附,这与膜表面的电荷性、亲水性、吸附活性点及溶质的荷电性、亲水性、溶解度等有关。 3.微生物在膜运行过程或停运中的繁殖和积累造成 控制方法: 1.进料液的预处理:预过滤,PH,溶液中盐浓度,溶液浓度,离子强度的处理。 2.选择合适的膜材料(膜孔径或截留分子量的选择,膜结构的选择)以减轻膜的吸附。 3.改善操作条件:加大流速,温度,压力与料液流速,溶液与膜接触时间的改善。 清洗方法: 1.物理清洗:等压清洗、反洗、气水双洗、海棉球擦洗。 2.化学清洗:碱、酸、酶、络合剂、表面活性剂。 3.电清洗。 4.其它方法-电场过滤、脉冲电解清洗、电渗透清洗等。 五.制备无机膜常用方法。 固态离子烧结法、溶胶—凝胶法﹑薄膜沉淀法﹑阳极氧化法﹑水热法﹑分相法﹑热分解法﹑CVD法﹑悬浮粒子法﹑浸浆法。 六.膜集成技术对海水淡化的示意图,每一操作单元所引起的作用。 海水→预处理→微滤超滤→反渗透膜→杀菌消毒→淡水 预处理过滤,软化,杀菌,防氧化 微滤超滤去除有机物,降低浊度 反渗透去离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期末复习Word版

一、填空题 1.被测量的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在实际测量中常用_ 测量值 _代替。2.现代工业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归纳起来有四项,分别为传动的准确性、传动的平稳性、载荷分布的均匀性、侧隙的合理性。 3.检验孔、轴尺寸是否合格使用的量具称为光滑极限量规。 4.公差带形状为两同心圆环之间区域的几何公差项目一定是圆度公差。5.零件精度设计时,对零件上所有表面都要进行标注的参数是表面粗糙度。6.在平键连接的3种配合类型中,键的公差带代号都是h8。 3.从加工过程看,随着材料的被切除,孔的尺寸由小逐渐增大。 4.一般地,基准孔与基本偏差为j、js、k、m、n的轴相配,可以形成过渡配合。5.对于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因其间隙和过盈的变化对定位精度及连接强度很敏感,故应选择较高的公差等级。 8.为了减少量块组合的累积误差,应使用最少的块数,一般量块组合不超过4块。 9.优先数R5系列中每隔4位,第5位数的数值将增加到10倍。 10.公差带形状为一圆柱区域的被测要素一定是轴线(空间直线)。 11.端面圈跳动公差是控制端面对基准轴线的垂直度误差。 13.能全面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参数是R a(轮廓算数平均偏差)。 二、判断题 1.公称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2.?35T6、?35T7、?35T8、?35T9公差带的基本偏差相同。(×)3.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尖端应从材料的外面指向被注表面。 (√) 4.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5.光滑极限量规是通用量具。(×) 6.?50E7、?50E8、?50E9三种孔的上偏差不同、下偏差相同。(√)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学院

实验一量块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能正确进行量块组合,并掌握量块的正确使用方法; 2、加深对量值传递系统的理解; 3、进一步理解不同等级量块的区别; 二、实验仪器设备 量块;千分表;测量平板;被测件。 三、实验原理 量块的测量平面十分光洁和平整,当用力推合两块量块使它们的测量平面互相紧密接触时,两块量块便能粘合在一起,量块的这种特性称为研合性。利用量块的研合性,就可以把各种尺寸不同的量块组合成量块组。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实验内容 采用合理的量块组合,测量被测零件尺寸高度。 (二)实验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被测件 2.据所需要的测量尺寸,自量块盒中挑选出最少块数的量块。(每一个尺寸所拼凑的量块数目不得超过 4块,因为量块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误差,量块的块数越多,便会积累成较大的误差。) 3.量块使用时应研合,将量块沿着它的测量面的长度反向,先将端缘部分测量面接触,使初步产生粘合力,然后将任一量块沿着另一个量块的测量面按平行方向推滑前进,最后达到两测量面彼此全部研合在一起。

4.将研合后的量块与被测件同时放到测量平板上,在测量平板上移动指示表的测量架,使指示表的测头与量块上工作表面相接触,转动指示表的刻度盘,调整指示表示值零位。 5.抬起指示表测头,将被测件放在指示表测头下,取下量块,记录下指示表的读数。 6.量块的尺寸与指示表的读数之和就是被测件的尺寸。 7. 记录数据; 五、思考题 量块按“等”测量与按“级”测量哪个精度比较高?

实验二常用量具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正确掌握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对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3、对比不同量具之间测量精度的区别。 二、实验仪器设备 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游标卡尺;轴承等。 三、实验原理 分度值的大小反映仪器的精密程度。一般来说,分度值越小,仪器越精密,仪器本身的“允许误差”(尺寸偏差)相应也越小。学习使用这些仪器,要注意掌握它们的构造特点、规格性能、读数原理、使用方法以及维护知识等,并注意要以后的实验中恰当地选择使用。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一)实验内容 1、熟悉仪器的结构原理及操作使用方法。 2、用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游标卡尺测量轴承内、外径。 3、对所测数据进行误差处理,得出最终测量结果。 (二)实验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轴承外径的同一部位5次(等精度测量),将测量值记入下表中,并完成后面的计算: ⑴平均值:将5次测量值相加后除以5,作为该测量点的实际值。 ⑵变化量:测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入上表中,并完成后面的计算: ⑴平均值:将5次测量值相加后除以5,作为该测量点的实际值。 ⑵变化量:测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⑶测量结果:按规范的测量结果表达式写出测量结果。 3、内径百分表测量步骤: (1)内径百分表在每次使用前,首先要用标准环规、夹持的量块或外径千分尺对零,环规、夹持的量块和外径千分尺的尺寸与被测工件的基本尺寸相等。 (2)内径百分表在对零时,用手拿着隔热手柄,使测头进入测量面内,摆动直管,测头在X方向和Y方向(仅在量块夹中使用)上下摆动。观察百分表的示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问题详解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三版周兆元翔英主编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1-1什么叫互换性?它在机械制造中有何重要意义?是否只适用于大批量生 产? 答: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要做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中去,并达到使用要求,这种特性就叫互换性。 互换性给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维修都带来了很大方便。它不仅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也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互换性已经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企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 1-2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各用于什么场合? 答:互换程度不同:完全互换是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要做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中而满足使用要求;不完全互换是同一规格的零部件,需要经过挑选、调整或修配,再装配到机器中去才能使用要求。当使用要求和零件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即机器部件装配精度不高,各零件制造公差较大时,可采用完全互换进行零件生产;反之,当机器部件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或很高,零件制造公差较小时,采用不完全互换。 1-5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为多少? (1)电动机转速:375,750,1500,3000,、、、 (2)摇臂钻床的主参数(钻孔直径):25,40,63,80,100,125等 (12 答:(1)此系列为派生系列:R40/12,公比为 (2)此系列为复合系列,前三个数为R5系列,后三位为R10系列。 补充题: 写出1~100之的派生系列R20/3和R10/2的优先数常用值。 答:R20/3:1.00,1.40,2.00,2.80,4.00,5.60,8.00,11.2,16.0,22.4,31.5,45.0,63.0,90.0 R10/2:1.00,1.60,2.50,4.00,6.30,10.0,16.0,25.0,40.0,63.0,100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膜分离试卷

膜分离过程期末试题(开卷)(2006 11 29) 一、论述题或计算题(每题10分) 1 咸水淡化的方法有哪些?选择使用这些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如果是海水淡化,请你将这些方法由优至劣顺序排列,并说明原因。在反渗透进行还是淡化的流程中,为了提高海水的回收率,以采用多级还是多段流程?画出流程示意图。 2 相转化法制备分离膜的原理是什么?试用相图说明。相转化法可能制得哪些结构的膜?与其他膜制备方法相比,相转化法的特点是什么? 3 由发酵法制备燃料酒精,有哪些方法可以用于乙醇和水的分离?各有什么优缺点?试设计蒸汽渗透与普通蒸馏耦合制备燃料酒精的流程图,画出示意图,要有主要操作参数。 4 如果从压力8bar(g)的空气中制取95%的富氮空气,如果要求氮气的回收率在80%以上,请问氧气/氮气分离系数是多少? 二、简答题(每题5分) 1 用溶解扩散模型解释为什么高分子膜的氢气和二氧化碳通量都比氧气通量大。 2 为什么反渗透操作中静压差要远大于渗透压差? 3 难挥发组分是否可以优先透过渗透蒸发膜?请简述渗透蒸发过程的主要应用。 4 请画出电渗析过程中的淡室、浓室、阴膜和离子迁移的方向。 5 设计从合成氨尾气中回收氢气的流程,画出示意图,进行简要说明。 6 膜科学技术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请详细举2例说明,从中提出1-2个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7 比较支撑液膜和乳化液膜的优缺点。 8 用于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与其他常见的膜有什么异同 9 论述各种膜分离器的特点。选择膜分离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0 膜接触器中膜的特点是什么?膜精馏的基本流程有哪些种? 11 为什么会出现膜污染和浓度极化?是否可以完全避免?是否可以控制? 12 你学习这门课的收获、体会和建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实验指导书1解析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编 2011.09 目录

实验1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 (2) 实验2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 (4) 实验3 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7) 实验4 平行度与垂直度误差的测量 (11) 实验5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14) 实验6 工具显微镜长度、角度测量 (18) 实验1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

2、熟悉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的方法; 3、加深理解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常用术语。 二、实验内容 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 2、由国家标准GB/T 1957—1981《光滑极限量规》查出被测塞规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与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判断其适用性。 三、计量器具及测量原理 立式光学计是一种精度较高而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测量仪。其所用长度基准为量块,按比较测量法测量各种工件的外尺寸。 图1为立式光学计外形图。它由底座1、立柱5、支臂3、直角光管6和工作台11等几部分组成。光学计是利用光学杠杆放大原理进行测量的仪器,其光学系统如图2b 所示。照明光线经反射镜l照射到刻度尺8上,再经直角棱镜2、物镜3,照射到反射镜4上。由于刻度尺8位于物镜3的焦平面上,故从刻度尺8上发出的光线经物镜3后成为平行光束。若反射镜4与物镜3之间相互平行,则反射光线折回到焦平面,刻度尺的像7与刻度尺8对称。若被测尺寸变动使测杆5推动反射镜4绕支点转动某一角度α(图2a),则反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2α角度,从而使刻度尺像7产生位移t(图2c),它代表被测尺寸的变动量。物镜至刻度尺8间的距离为物镜焦距f,设b为测杆中心至反射镜支点间的距离,s为测杆5移动的距离,则仪器的放大比K为 当a很小时,,因此 光学计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2,f=200mm,b=5mm,故仪器的总放大倍数n为 由此说明,当测杆移动0.001mm时,在目镜中可见到0.96mm的位移量。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题解析

一、是非题 1.对2 对3错4错5错6错7对8错9错10错11对12错13错14对 1、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2、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3、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算间隙配合,也可以算过盈 配合。() 4、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5、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6、齿轮传动的振动和噪声是由于齿轮传递运动的不准确性引起的。() 7、零件的加工难易程度取决于公差等级的高低,与基本偏差无关。() 8、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9、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10、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11、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12、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13、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14、可逆要求应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时,当其形位误差小于给定的形位公差,允许实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 二、选择题 1.C 2.D 3.B 4.C 5.C 6.D 7.B 8.C 9.D 10.D 11.D 12.B 13.B 14.A 15.C 1、φ30g6与φ30g7两者的区别在于()。 A.基本偏差不同B.下偏差相同,而上偏差不同 C.上偏差相同,而下偏差不同D.公差值相同 2、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决定于() A.形位公差特征项目B.形位公差标注形式 C.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D.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和标注形式3、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要求,当形位公差前面加注Φ时,则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应为()。 A.两同心圆B.圆形或圆柱形 C.两同轴线圆柱面D.圆形、圆柱形或球形 4、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A.同轴度B.圆度C.圆柱度D.位置度 5、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 A.合格B.尺寸最大C.不合格D.变形最小 6、公差原则是指()。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B.制定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原则 C.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D.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 7、选择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的配合时,首先应考虑的因素是() A.轴承的径向游隙B.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的运转状态和所承受负荷的大小C.轴和外壳的材料和机构D.轴承的工作温度

膜分离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膜分离?膜材料为什么会有选择透过性? 答:膜分离(Membrane Separation )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在膜两侧一定推动力的作用下,使原料中的某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从而使混合物得以分离,以达到提纯、浓缩等目的的分离过程。 2、膜分离设备的主要类型,其主要结构和优缺点? 答:①管式:管式膜组件由管式膜制成,管内与管外分别走料液与透过液,管式膜的排列形式有列管、排管或盘管等。内压式:膜涂在管内,料液由管内走;外压式:膜涂在管外,料液由管外间隙走。 优点: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清洗方便,耐高压,适宜于处理高黏度及固体含量较高的料液。 缺点: 管式膜组件的缺点是单位体积膜组件的膜面积少,一般仅为33~330 ,保留体积大,压力降大,除特殊场合外,一般不被使用。 ②中空纤维式:有数百上万根中空纤维膜固定在圆形容器内构成,内径为40-80um 膜称中空纤维膜,0.25-2.5mm 膜称毛细管膜。前者耐压,常用于反渗透。后者用于微、超滤。料液流向:采用内压式时为防止堵塞,需对料液预处理去固形微粒,采用外压式时,凝胶层控制较困难。 多通道组件 垫圈 内压管式: 料液外压管式: 料液

优点:设备紧凑,单位设备体积内的膜面积大(高达16000~30000 ) 缺点:中空纤维内径小,阻力大,易堵塞,膜污染难除去,因此对料液处理要求高。 ③平板式:这类膜器件的结构与常用的板框压滤机类似,由膜、支承板、隔板交替重叠组成。滤膜复合在刚性多孔支撑板上,料液从膜面流过时,透过液从支撑板的下部孔道中汇集排出。为减小浓差极化,滤板的表面为凸凹形,以形成湍动。浓缩液从另一孔道流出收集。 优点:组装方便,膜的清洗更换容易,料液流通截面较大,不易堵塞,同一设备可视生产需要组装不同数量的膜。 缺点:需密封的边界线长 ④卷式(螺旋式):将膜、支撑材料、膜间隔材料依次叠好,围绕一中心管卷紧即成一个膜组。料液在膜表面通过间隔材料沿轴向流动,透过液沿螺旋形流向中心管。 优点:目前卷式膜组件应用比较广泛、与板框式相比,卷式组件的设备比较紧凑、单位体积内的膜面积大,湍流状况好,适用于反渗透; 缺点:清洗不方便,尤其是易堵塞,因而限制了其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