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往返小车制

自动往返小车制
自动往返小车制

自动往返小车的制作

本设计采用单片机作为自动往返小车的检测和控制核心。路面黑线检测用发射式红外传感器,行使距离用霍耳元件进行检测行使距离,利用高低电平来控制继电器,达到电动机的转速控制。

二、关键字:电刹车自动往返光电检测霍尔元件动态显示

三、方案论证

根据题目要求,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电动小气车在规定的行使路线中速度的控制,根据不同的行使路段要求不同的行使速度,并对行程中的有关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

1、数据采集方案的选择

(1)、使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和接收管组合。

(2)、使用发光二极管的光敏三极管组合。

本设计是近距离探测,故采用(1)来完成数据的采集。考虑环境光干扰主要是直流分量,如果采用带有交流分量的调制信号,则可大幅度的减少外界干扰;另外,红外发射管的最大工作电流取决于平均电流,如果使用占空比小的调制信号,在平均电流不变的情况下,瞬时电流可以很大,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信噪比。

2、电源选择

(1)所有器件采用单一的电源控制,这样控制比较简单,但电动机启动时瞬间电流很大,会造成整体电路的电压不稳定,严重时可能会使单片机掉电。

(2)双电源供电。将电机驱动电源和单片机供电电源分开,这样虽然不如(1)方便灵活,但可以避免电机驱动造成的干扰,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故

设计中选择此方案。

3、电机驱动调速方案的选择

(1)采用继电器对电机的驱动电压进行调整,在高速时进行全速运转,低速时用精密电阻控制小车的速度,并进行调速来达到要求。这样电路比较简单,且

容易实现。

(2)采用555振荡器调脉宽的方式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后级采用三极管D882推动,此方案虽工作很稳定,但电路较复杂,给整体设计带来不便。

四、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

(二)电源部分

本设计牵扯到电机和继电器,启动和运转时需要大电流,如果和单片机共用一个电源会使单片机两端的电压降低,影响单片机的正常工作 ,选用内阻小,供电电流强,质量轻,可反复使用的经济型电池是必然之选(我们选用镍铬电池组)。为使单片机工作稳定,这里采用了两个电源,电机独自用一个,单片机和继电器共用一个,可使三两部分都能正常工作。 VC C

图1

(三)单片机控制基本系统

1、小车基本功能的实现 (1)光电检测黑带

当小车检测到黑带时输出低电平,从单片机的P3.4端口输入,记录小车过黑带数目,达到控制在不同时期小车的运动状态。

图2

(2)车速、正反转、停车控制系统

用P3.0,P3.5,P3.6输出的高低电平分别来控制3个继电器的闭合,控制电

路如下:

C P3.0

图3

P3.0 控制电机的高低速,在进入限速区时,给该口输出高电平,继电器吸合,在可调电阻调至和电机阻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参与电机的分压,从而减小电机上

的电压,实现电机的转速降低,达到减速的目的。反之为进入高速区。

P3.5和P3.6分别控制另外的两个继电器,开始时分别给P3.5、P3.6赋高低电平,

此时电机按照一定速度和方向转动,为正转。同理两个端口分别被赋予0和1时,

这两个端口上的两个继电器同时吸合,电机反转,即小车沿原路返回。

在终点停车时,两个端口同时被赋予高(或低)电平,从而实现电机被短路(电刹车),小车瞬间停止。

(3)单片机控制电路、显示部分

数码管显示小车在终点线停车10S到计时,采用静态显示。当小车检测到一条黑线时,发光二极管闪烁一次。

VC

图4

2、小车行使距离的测量

采用霍耳元件检测,每检测一次小车行使路程加周长12 cm。

(四)显示部分:

采用两种显示方式:一是小车在进入限速区时的8秒倒计时显示和在停止区的10秒计时,一是小车行驶距离和行驶时间的动态显示,利用两个单片机分别对小车的状态和动态显示的控制。小车控制部分为4图,数码管动态显示见图5,DS1、DS2用来显示时间,DS3、DS4、DS5、DS6用来显示距离。

P0.0

P0.1

P0.2

P0.3

P0.4

P0.5

P0.6

P2.5

P2.4

P2.3

P2.2

P2.1

P2.0

图5

五、小车安装与调试

自动小汽车是玩具汽车的改装,重要的是找对小车光电检测在小车上的位置。

根据设计的需要,此设计将光电检测置于小车的中心位置。在调整过程中,不断对光电管位置调整,倾斜角度的调整,得到设计需要的黑带数目。再次需要考虑的是小车在慢速区的形式速度,由于小车在2m的限速区内不允许停车,且用时不的低于8s,所以必须小车的速度很低。但从高速区到低速区的速度变化较大,利用高速区行使的惯性,让小车在低速区有400ms的刹车,实现小车从高速到低速的快速转换,从而使小车能在低速区用时不超过8s,且能保持小车不停车。

为了小车碰到墙壁不至于停车,我们在小车的四角上都加上了导向轮,导向轮用随身听上的压带轮制作即可。其它电路板用铜支架层叠式固定。

六、实验数据

场地总长设置为18m,小车的周长为12 。限速区用时为8s,小车往返行使时间为34s行使路程为16.32m,达到设计要求。

七、软件部分

(一)设计思想

基本功能部分用C语言编程实现,将黑带检测输出的低电平直接送入p34,同时记录黑带检测数目count,并根据count值对小车速度控制,即送入不同的高低电平。

对小车行使时间和行使距离的记录采用汇编语言,时间的记录用定时器定时50ms,产生20次达到1s的定时,然后用动态显示随时显示时间,当检测黑带数目到9次时,清中断标志,显示总的用时时间。当检测到霍耳元件输入信号时触发外部中断,每次中断加一次小车的周长12cm,得到行使路程,并显示。

(二)设计流程图

八、参考文献:

1、《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第五版)张友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模拟电路技术基础》(第三版)童诗白华成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8051单片机课程设计实训教材》陈明荧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附录:程序

1、基本功能实现部分

#include

sbit p30=P3^0; //控制小车速度

sbit p32=P3^2; //显示过黑带

sbit p34=P3^4; //光电检测输入端口

sbit p35=P3^5;

sbit p36=P3^6; //控制小车正反转、停止和行使

unsigned char code tab[]={0x3f,0x06,0x5b,0x4f,0x66,

0x6d,0x7d,0x07,0x7f,0x6f}; //显示段码0--9

void delay1s(unsigned char k)

{

unsigned char i,j;

for(;k>0;k--)

for(i=20;i>0;i--)

for(j=248;j>0;j--); }

void main()

{

unsigned int i;

unsigned int count;

P1=0x00;

p30=0;

p33=0;

p35=0;

P0=tab[i];

while(1)

{ while(p34==1);

if(p34==0)

{ while(p34==0);

count++;

}

while(count==3)

{ p35=0;

p36=0;

p30=1;

P0=tab[8];

delay1s(40);

p35=0;

p36=1;

for(i=7;i>0;i--)

{

delay1s(100);

P0=tab[i];

p32=1;

}

delay1s(100);

P0=tab[i];

while(p34==1);

if(p34==0)

{

count++;

p30=0;

p32=0;

delay1s(100);

p32=1;

}

自动往返小车的制作

自动往返小车的制作 本设计采用单片机作为自动往返小车的检测和控制核心。路面黑线检测用发射式红外传感器,行使距离用霍耳元件进行检测行使距离,利用高低电平来控制继电器,达到电动机的转速控制。 二、关键字:电刹车自动往返光电检测霍尔元件动态显示 三、方案论证 根据题目要求,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电动小气车在规定的行使路线中速度的控制,根据不同的行使路段要求不同的行使速度,并对行程中的有关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 1、数据采集方案的选择 (1)、使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和接收管组合。 (2)、使用发光二极管的光敏三极管组合。 本设计是近距离探测,故采用(1)来完成数据的采集。考虑环境光干扰主要是直流分量,如果采用带有交流分量的调制信号,则可大幅度的减少外界干扰;另外,红外发射管的最大工作电流取决于平均电流,如果使用占空比小的调制信号,在平均电流不变的情况下,瞬时电流可以很大,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信噪比。 2、电源选择 (1)所有器件采用单一的电源控制,这样控制比较简单,但电动机启动时瞬间电流很大,会造成整体电路的电压不稳定,严重时可能会使单片机掉电。 (2)双电源供电。将电机驱动电源和单片机供电电源分开,这样虽然不如(1)方便灵活,但可以避免电机驱动造成的干扰,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故 设计中选择此方案。 3、电机驱动调速方案的选择 (1)采用继电器对电机的驱动电压进行调整,在高速时进行全速运转,低速时用精密电阻控制小车的速度,并进行调速来达到要求。这样电路比较简单,且 容易实现。 (2)采用555振荡器调脉宽的方式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后级采用三极管D882推动,此方案虽工作很稳定,但电路较复杂,给整体设计带来不便。

C题 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

C题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能自动往返于起跑线与终点线间的小汽车。允许用玩具汽车改装,但不能用人工遥控(包括有线和无线遥控)。 跑道宽度0.5m,表面贴有白纸,两侧有挡板,挡板与地面垂直,其高度不低于20cm。在跑道的B、C、D、E、F、G各点处画有2cm宽的黑线,各段的长度如图1所示。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车辆从起跑线出发(出发前,车体不得超出起跑线),到达终点线后停留10秒,然后自动返回起跑线(允许倒车返回)。往返一次的时间应力求最短(从合上汽车电源开关开始计时)。?(2)到达终点线和返回起跑线时,停车位置离起跑线和终点线偏差应最小(以车辆中心点与终点线或起跑线中心线之间距离作为偏差的测量值)。

(3)D~E间为限速区,车辆往返均要求以低速通过,通过时间不得少于8秒,但不允许在限速区内停车。 2.发挥部分?(1)自动记录、显示一次往返时间(记录显示装置要求安装在车上)。 (2)自动记录、显示行驶距离(记录显示装置要求安装在车上)。 (3)其它特色与创新。 三、评分标准 四、说明 (1)不允许在跑道内外区域另外设置任何标志或检测装置。?(2)车辆(含在车体上附加的任何装置)外围尺寸的限制:长度≤35cm,宽度≤15cm。 (3)必须在车身顶部明显标出车辆中心点位置,即横向与

纵向两条中心线的交点。 开关稳压电源(E 题)【本科组】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如图1所示的开关稳压电源。 R L U 1=开关稳压电源 图1电源框图 二、要求 在电阻负载条件下,使电源满足下述要求: 1.基本要求 输出电压U O可调范围:30V~36V ; 最大输出电流IO max:2A; U2从15V 变到21V时,电压调整率SU ≤2%(I O=2A ); IO 从0变到2A 时,负载调整率SI ≤5%(U2=18V); 输出噪声纹波电压峰-峰值U OPP≤1V(U2=18V ,UO=36V ,IO=2A ); DC-DC 变换器的效率 ≥70%(U2=18V ,UO=36V,IO=2A ); 具有过流保护功能,动作电流I O(th)=2.5±0.2A; 2.发挥部分

自动往返小车制

自动往返小车制

————————————————————————————————作者:————————————————————————————————日期:

自动往返小车的制作 本设计采用单片机作为自动往返小车的检测和控制核心。路面黑线检测用发射式红外传感器,行使距离用霍耳元件进行检测行使距离,利用高低电平来控制继电器,达到电动机的转速控制。 二、关键字:电刹车自动往返光电检测霍尔元件动态显示 三、方案论证 根据题目要求,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电动小气车在规定的行使路线中速度的控制,根据不同的行使路段要求不同的行使速度,并对行程中的有关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 1、数据采集方案的选择 (1)、使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和接收管组合。 (2)、使用发光二极管的光敏三极管组合。 本设计是近距离探测,故采用(1)来完成数据的采集。考虑环境光干扰主要是直流分量,如果采用带有交流分量的调制信号,则可大幅度的减少 外界干扰;另外,红外发射管的最大工作电流取决于平均电流,如果使用占 空比小的调制信号,在平均电流不变的情况下,瞬时电流可以很大,这样可 以大大提高信噪比。 2、电源选择 (1)所有器件采用单一的电源控制,这样控制比较简单,但电动机启动时瞬间电流很大,会造成整体电路的电压不稳定,严重时可能会使单片机掉电。 (2)双电源供电。将电机驱动电源和单片机供电电源分开,这样虽然不如(1)方便灵活,但可以避免电机驱动造成的干扰,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故 设计中选择此方案。 3、电机驱动调速方案的选择 (1)采用继电器对电机的驱动电压进行调整,在高速时进行全速运转,低速时用精密电阻控制小车的速度,并进行调速来达到要求。这样电路比较简单,且 容易实现。 (2)采用555振荡器调脉宽的方式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后级采用三极管D882推

单片机自动往返小车

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 (高级组) 设计报告 部门院系: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录

1、设计任务 (3) 1.1基本要求 (3) 1.2发挥部分 (3) 2、方案论证与选择 (4) 2.1、系统总体框图 (4) 2.2、各模块硬件选择 (4) 2.2.1、控制模块 (4) 2.2.2、外部传感器模块 (5) 2.2.3、电机驱动模块 (5) 2.2.4、电源模块 (5) 2.2.5、显示模块.................................................................... (5) 3、系统硬件原理与实现 (6) 3.1、系统总体电路图 (6) 3.2、系统各模块设计介绍 (7) 3.2.1、单片机控制模块 (7) 3.2.2、外部传感器模块 (8) 3.2.3、电机驱动模块 (8) 3.2.4、LCD液晶显示模块 (9) 4、统软件设计 (10) 4.1 系统软件设计框图 (10) 4.2 系统软件设计代码 (12) 5、设计数据测量 (19) 1、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能自动往返于起跑线与终点线间的小汽车。允许用玩具汽车改装,但不能用人工遥控(包括有线和无线遥控)。 跑道宽度0.5m,表面贴有白纸,两侧有挡板,挡板与地面垂直,其高度不低于20cm。在跑道的B、C、D、E、F、G各点处画有2cm宽的黑线,各段的长度如图1所示。 1.1基本要求 1)车辆从起跑线出发(出发前,车体不得超出起跑线),到达终点线后停留10 秒,然后自动返回起跑线(允许倒车返回)。往返一次的时间应力求最短(从合上汽车电源开关开始计时)。 2)到达终点线和返回起跑线时,停车位置离起跑线和终点线偏差应最小(以车 辆中心点与终点线或起跑线中心线之间距离作为偏差的测量值)。 3)D~E间为限速区,车辆往返均要求以低速通过,通过时间不得少于4秒, 但不允许在限速区内停车。 1.2发挥部分 1)自动记录、显示一次往返时间(记录显示装置要求安装在车上)。 2)自动记录、显示行驶距离(记录显示装置要求安装在车上)。 3)其它特色与创新。 2、方案论证与选择

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设计报告

中国海洋大学课程设计报 告 告 题目: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 组员:莫锦河、李鹏飞 指导教师:谷健 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 摘要 本设计以一片单片机AT89C52作为核心来控制自动往返小车,加以控制芯片L298N和单片机联合控制小车的前进与后退。路面的黑带检测使用光电传感器,通

过AT89C52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通过PWM调制使电机转速能自动调节,从而实现电动小汽车的快慢速行驶,以及自动停车、往返的控制要求。 关键字:电动小车、AT89C52单片机、光电传感器、PWM调速 一、系统方案论证 1.1最小系统控制器的选择方案 方案一:AVR ATMEGA16单片机。AVR系列单片机采用RISC结构,执行速度较快,并且内部资源丰富,可以方便的使用C语言编程,并且开发环境很方便,但是功耗较高,在超低功耗方面明显不能满足题目要求。 方案二:MSP430G2553系列超低功率微控制器包含几个器件,这些器件特有针对多种应用的不同的外设集。这种架构与5种低功耗模式相组合,专为 在便携式测量应用中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优化。MSP430G2X13 和 MSP430G2X53系列是超低功耗混合信号微控制器,具有内置的16位定时器、多达24个支持触摸感测的I/O引脚、一个通用型模拟比较器以及采用通用串行通信接口的内置通信能力。此外,MSP430G2X53系列成员还具有一个10位模数(A/D)转换器。 方案三:典型的51系列单片机AT89C52。51系列单片机操作较为简单,程序简单易学,开发非常方便。 综合比较,我们采用方案三,采用典型的51系列单片机AT89C52,方便实现。1.2电动机模块 方案一:选用步进电动机,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步进电机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 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方案二:选用伺服电动机,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

小车自动往返装卸料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2012级 小车自动往返装卸料控制 学生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目录....................................................................................................................................................................... I 1. 引言 (1) 2. 设计任务 (1) 2.1 设计内容 (1) 2.2 控制要求 (1) 1)手动控制方式 (1) 2)单步运行方式 (2) 3)单周期运行控制要求 (2) 4)自动循环控制方式要求 (2) 3.总体方案的确定 (2) 3.1 小车自动往返装卸料控制系统的构成 (2) 3.2 工作过程 (2) 3.3 方案设计 (3) 1)小车自动控制主电路图 (3) 2)PLC装卸料小车接线示意图 (3) 3)总体设计方案 (4) 4.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 4.1小车自动往返装卸料控制流程图 (4) 4.2 I/O分配表 (5) 4.3 PLC程序设计 (5) 1)主程序中调用运行方式子程序 (5) 2)手动子程序运行 (6) 3)单步子程序运行 (7) 4)单周期子程序运行 (8) 4)自动子程序运行 (9) 4.4组态软件的界面设置 (10) 4.5 组态与PLC通信 (12) 4.6 程序调试与运行 (14) 1)手动方式 (14) 2)单步方式 (14) 3)单周期方式 (15) 4)自动方式 (15) 5.程序调试心得与建议 (15) 参考文献 (15)

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一、 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能自动往返于起跑线与终点线间的小汽车。允许用玩具汽车改装,但不能用人控括有线和无线遥控)。跑道宽度0.5m ,表面贴有白纸,两侧有挡板,挡板与地面垂直,其高度不低于20cm 。在跑道的B 、C 、D 、E 、F 、G 各点处画有2cm 宽的黑线,各段的长度如图1所示。 二、设计的基本要求 (1)车辆从起跑线出发(出发前,车体不得超出起跑线),到达终点线后停留1 0秒,然后自动返回起跑线(允许倒车返回)。往返一次的时间应力求最短(从合上汽车电源开关开始计时)。 (2)到达终点线和返回起跑线时,停车位置离起跑线和终点线偏差应最小(以 线或起跑线中心线之间距离作为偏差的测量值); (3)D ~E 间为限速区,车辆往返均要求以低速通过,通过时间不得少于8秒, 但不允许在限速区内停车; (4)自动记录、显示当前的行驶距离(记录显示装置要求安装在小车上); ( 5)自动记录、随时显示当前的行车时间(记录显示装置要求安装在小车上); (6)其它特色与创新。 图1 预设跑道的视图

三、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根据题目要求,系统可以划分为几个基本模块,如图 2所示。 图 2 对各模块的实现,分别有以下一些不同的设计方案: 1. 电动机驱动与调速模块 方案一:采用电阻网络或数字电位器调整电动机的分压,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但是电阻网络只能实现有级调速,而数字电阻的元器件价格比较昂贵。更主要的问题在于一般电动机的电阻很小,但电流很大;分压不仅会降低效率,而且实现很困难。 方案二:采用继电器对电动机的开或关进行控制,通过开关的切换对小车的速度进行调整。这个方案的优点是电路较为简单,缺点是继器的响应时间慢、机械结构易损坏、寿命较短、可靠性不高。 方案三:采用由达林顿管组成的H型PWM电路。这种电路由于工作在管子的饱和截止模式下,效率非常高;H型电路保证了可以简单地实现转速和方向的控制;由于在本设计中小车速度有两种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直流电源来控制电动机的驱动。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拟选择方案三。 2. 路面黑线探测模块

自动往返小车控制系统plc

中州大学毕业设计 学号:201025090206 设计题目:自动往返小汽车的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10级对口2班 姓名:杨丽丽

指导教师:上官同英 日期:2013 年3 月5 日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并撰写完成的,郑重确认没有剽窃、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侵权行为。文中除已经标注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指导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签字日期:

毕业设计任务书 班级:10机电对口2班学生:杨丽丽学号201025090206 设计题目:自动往返小汽车的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设计一个能自动往返于起跑线与终点线之间的小汽车的控制系统。但不能用人工遥控(包括有线和无线)。跑道宽度0.5m,表面贴有白纸,两侧有挡板,挡板与地面垂直,其高度不低于20cm。在跑道的A、B、C、D各点处画有2cm 宽的黑线,各段的长度与下图所示: 设计内容及要求: 1.设计完成的功能要求: 1)、车辆从起跑线出发(出发前,车体不得超出起跑线),到达终点线后停留10秒,然后自动返回起跑线(允许倒车返回)。 2)、BC间为限速区,车辆往返均要求低速通过,但不允许在限速区内停车。 3)、在往返过程中随时显示当前行车时间和路程,直接回到终点。(显示装置应安装在小车上面。) 2.设计内容要求 (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系统中输入/输出信号的种类、数量和特点。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往返小车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往返小车 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往返小车 摘要:本设计以一片单片机STC89C52作为核心来控制自动往返小车,其中控制芯片L298N和单片机联合控制小车的前进与后退。路面的黑带检测使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并通过STC89C52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行驶距离使用霍尔元件进行检测。最后以动态显示的形式通过一个LCD液晶显示即时黑带个数,运行时间,实时路程等。 关键词:微控制器 L298N电机控制霍尔检测液晶显示 The Automatic round-trip car based on SCM Abstract:This design use a microcontroller STC89C52 as the core to control the automatic round-trip car, the control chip L298N and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o control the car forward and backward together. The reflective infrared sensor detection the black belt on the road surface, then deal with input signal processing through the STC89C52. Using the hall element to test the distance. At last displaying instant black belt, running time, real-time distance, etc through a number of LCD liquid crystal in the form of dynamic display Keywords:MCU L298N Motor control Hall detection LED display

自动往返小车报告

自动往返小车 指导老师:赵建 作者:陈波杜金鑫马洁司芳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教研中心 摘要 本小车以MSP超低功耗单片机系列MSP430F14为核心,完成检测黑线判断车体位置,检测轨道挡板,测速等功能。采用PWM驱动芯片控制电机,红外传感器检测黑线,红外LED和一体化接收头来检测挡板。基于可靠的硬件设计和稳定的软件算法,实现题目要求。而且附加实现显示起跑距离、行驶时间等扩展功能。 关键词:MSP430 寻迹避障 1.系统设计 1.1基本要求 (1)车辆从起跑线出发(出发前,车体不得超出起跑线),到达终点线后停留10秒,然后自动返回起跑线(允许倒车返回)。往返一次的时间应力求最短(从合上汽车电源开关开始计时)。 (2)到达终点线和返回起跑线时,停车位置离起跑线和终点线偏差应最小(以车辆中心点与终点线或起跑线中心线之间距离作为偏差的测量值)。 (3)D~E间为限速区,车辆往返均要求以低速通过,通过时间不得少于8秒,但不允许在限速区内停车。 2.发挥部分 (1)自动记录、显示一次往返时间(记录显示装置要求安装在车上)。 (2)自动记录、显示行驶距离(记录显示装置要求安装在车上)。 (3)其它特色与创新。 1.2方案论证与比较 1.控制系统

方案一控制部分的核心采用传统的数字逻辑芯片来实现。该系统共有启动、加速前进/后退、限速前进/后退、暂停、等待等几个状态。各个状态保持或者转移的条件依赖于外部传感器送来的信号。由于外部传感器数目比较多,需要比较多的传感器接口电路。系统的逻辑状态以及相互转移更是复杂,用纯数字电路或者小规模的可编程逻辑电路实现该系统有一定的困难,需要用中大规模的可编程逻辑电路。这样,系统的成本就会急剧上升(相对于方案二)。因此,本设计未采用这种方案。 方案二该小汽车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这样的系统用单片机来实现比较合适。 选用一片MSP430F149作为MCU,与L298一起控制电机。还处理光电传感器送来的地面标志信号,该信号主要控制小车的加速、减速、限速、惯性行驶、刹车、倒车等状态;另外,它利用DS1302计时,芯片驱动LCD显示,很方便的就显示行车时间。由小汽车轮胎后轮旁边的干簧管的导通次数直接送到它的CA0(P2.3),这样,小车的实际行驶距离就很方便能测量出来。 2.传感器的选择 本实验使用光电传感器和干簧管。 (1)检测黑线的传感器本设计采用红外线光电反射传感器,鉴于车底盘低,采用近距离有效的光电传感器(LTH1550)。 (2)检测挡板的传感器本设计采用反射式红外线光电传感器。能够检测10cm—20cm距离。并且找到一种接收头,持续接受能够保持低电平,可以比较准确的分辨出是否走偏。另外由于用电动小车改装而成,小车行驶基本成直线,更加减少了撞上挡板的可能。 (3)测量车行程、速度传感器我们通过测量小汽车驱动轮转动的圈数来间接换算小汽车的行程,并且记录每圈的时间,换算出速度v,实时显示。关键就是测量车轮的转动,有几个办法。 首先,可以选择透射式光电传感器或者反射式光电传感器。这样需要在车轮上做较大的机械加工(打孔或者黏贴白纸),而且市场上能买到的可用光电传感器体积较大,不易安装,故没有采用。 我们采用干簧管,该传感器体积小,可以装在车轮附近的车身上,在车轮上安装一块小磁铁,每转动一圈,闭合一次,并且精度比较高,是个不错的选择。故选用。 3.执行部件的选择 执行部件分为驱动部件和方向控制部件两个部分。比较好的方案是在方向控制部分使用步进电机,这样可以由MCU比较精确的控制前轮转向的角度和持续时间,结合传感器传来的信号,便可以非常精确地控制小汽车行驶的方向。但是,由于该系统的控制对象是由玩具电动车改装,其电动机和变速系统已经无法更换。故只能使用该玩具汽车自带的两个电动机。实际使用时,用PWM信号驱动电动机,控制电机的输出功率和转速。 4.电源 由于该系统用电池供电,对电路功耗的要求比较严格。该电路中耗电量大的就是电动机和MCU。但是主要是电动机,功耗无法消减。另一方面,该系统为数字与模拟混合系统,要求使用多档不同的电压供电,比较理想的办法是使用DC-DC变换器来产生系统所需要的各种电压。但是考虑到小车跑的距离不是很长,干电池可以支撑系统的稳定,再加上成本、体积、效率、噪声干扰一

基于PLC小车自动往返控制2组

项目课题: 基于PLC小车自动往返控制 2015年8月 项目一:基于PLC小车自动往返控制 利用PLC完成小车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1、按下正转启动按钮→正转接触器线圈得电吸合→电动机正向连续运转→小车右行;小车右行碰到SQ1→小车右行停止,延时1s后小车左行。

2、按下反转启动按钮→反转接触器线圈得电吸合→电动机反向连续运转→小车左行;小车左行碰到SQ2→小车左行停止,延时1s后小车右行。 3、按下停止按钮后,电动机停止运转。 4、SQ3、SQ4为小车运行的左右行极限位开关。 5、控制线路具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等完善的保护措施。 6、各小组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共同设计出PLC的I/O分配表,电气原理图、正确选择安装所需要的电器元件、规范完成线路的安装与配线、正确编制出PLC程序,并下载到PLC内,完成任务运行调试(空载与带载实验)。 一、电动机继电器控制线路 二、PLC基本知识 一、根据控制要求,首先确定I/O的个数,进行I/O的分配。本案例需要8个输入点,2个输出点,如表2-1所示。 二、根据控制要求分析,设计并绘制PLC系统接线原理图,如下图2-1所示。 1.设计电路原理图时,应具备完善的保护功能,PLC外部硬件也具备互锁电路。 2.PLC继电器输出所驱动的负载额定电压一般不超过220V,或设置外部中间继电器。 3.绘制原理图要完整规范。

图2-1 plc系统接线原理图 三、安装与接线 1.材料准备:根据接线原理图,列出需要的所有材料清单,如表2-2所示。 (2)检测元器件的质量好坏。 (3)PLC的选型要合理,在满足要求下尽量减少I/O的点数,以降低硬件的成本。 表2-2 材料清单

基于STM32控制的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

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STM32控制自动往返小汽车》 设计报告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二班 姓名:曾有根 学号:0904030218 指导教师:罗朝辉

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 本设计民用STM32作为自动往返小汽车的检测和控制核心,辅以传感器、控制电路、显示电路等外围器件,构成了一个车载控制系统。路面黑线检测使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利用PWM技术动态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基于这些完备而可靠的硬件设计,使用了一套独特的软件算法,实现了小车在限速和压线过程中的精确控制。电动小汽车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在直线方向上完成调速、急刹车、停车、倒车返回等各种运动形式;这辆小车还可以自动记录、显示一次往返时间和行驶距离,并用蜂鸣器提示返回起点。另外,我们经过MATLAB仿真后,成功地实现了从最高速降至低速的平稳调速。 本系统主要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进行速度调节。通过模糊控制和PWM脉宽调制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对车位置控制精度,并且实现了恒速控制。 关键词:PWM,STM32F103,电机,传感器 前言 嵌入式技术依靠其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等特点,适应了智能化发展的最新要求。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微处理器,在数据处理和代码存储等方面都已经无法满足系统的要求,ARM微处理器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通用性。Cortex-M3是ARM公司最新推出的第一款基于ARMv7体系的处理器内核。它主要针对MCU领域,在存储系统、中断系统、调试接口等方面做了较大的改进,有别于过去的ARM7处理器;Cortex-M3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极低成本、稳定等诸多优点,非常适合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系统、医疗器械、玩具等领域。基于Cortex-M3内核的STM32系列处理器于2007年由ST公司率先推出,它集先进Cortex-M3内核结构、出众创新的外设、良好的功耗和低成本于一体,极大的满足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要求。作为先进的32位通用微控制器的领跑者,STM32以其出众的性能、丰富且灵活的外设、很高的性价比以及令人意外的功耗水准,使其自面世以来得到众多设计者的青睐,众多行业领导者纷纷选用STM32作为新一代产品的平台。因此将STM32F103应用于智能小车的控制系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智能小车系统设计方案。整个小车系统以STM32F103芯片为控制核心,附以外围电路,利用红外探测器、触角传感器采集外界信息和检测障碍物;充分利用STM32F103的串口、并口资源和高速的

自动往返小车设计

题目自动往返小车设计 目录

自动往返小车设计 一、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根据题目要求,系统可以划分为几个基本模块,如图 1所示。 图 1 对各模块的实现,分别有以下一些不同的设计方案: 1. 电动机驱动调速模块 方案一:采用电阻网络或数字电位器 调整电动机的分压,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但是电阻网络只能实现有级调速,而数字 电阻的元器件价格比较昂贵。更主要的问题在于一般电动机的电阻很小,但电流很大;分压不仅会降低效率,而且实现很困难。 方案二:采用继电器对电动机的开或关进行控制,通过开关的切换对小车的速度进行调整。这个方案的优点是电路较为简单,缺点是继电器的响应时间慢、机械结构易损坏、寿命较短、可靠性不高。 方案三:采用由达林顿管组成的H型PWM电路。用单片机控制达林顿管使之工作在占空比可调的开关状态,精确调整电动机转速。这种电路由于工作在管子的饱和截止模式下,效率非常高;H型电路保证了可以简单地实现转速和方向的控制;电子开关的速度很快,稳定性也极强,是一种广泛采用的PWM调速技术。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拟选择方案三。

2. 路面黑线探测模块 探测路面黑线的大致原理是:光线照射到路面并反射,由于黑线和白纸的反射系数不同,可根据接收到的反射光强弱判断是否到达黑线。 方案一:可见光发光二极管与光敏二极管组成的发射-接收电路。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其他环境光源会对光敏二极管的工作产生很大干扰,一旦外界光亮条件改变,很可能造成误判和漏判;虽然采取超高亮发光管可以降低一定的干扰,但这又将增加额外的功率损耗。 方案二:不调制的反射式红外发射-接收器。由于采用红外管代替普通可见光管,可以降低环境光源干扰;但如果直接用直流电压对管子进行供电,限于管子的平均功率要求,工作电流只能在1OM左右,仍然容易受到干扰。 方案三:脉冲调制的反射式红外发射-接收器。考虑到环境光干扰主要是直流分量,如果采用带有交流分量的调制信号,则可大幅度减少外界干扰;另外,红外发射管的最大工作电流取决于平均电流,如果使用占空比小的调制信号,在平均电流不变的情况下,瞬时电流可以很大(50-100mA),这样也大大提高了信噪比。 基于上述考虑,拟采用方案三。 3. 车轮检速及路程计算模块 方案一:采用霍尔集成片。该器件内部由三片霍尔金属板组成,当磁铁正对金属板时,由于霍尔效应,金属板发生横向导通,因此可以在车轮上安装磁片,而将霍尔集成片安装在固定轴上,通过对脉冲的计数进行车速测量。 方案二:受鼠标的工作原理启发,采用断续式光电开关。由于该开关是沟槽结构,可以将其置于固定轴上,再在车轮上均匀地固定多个遮光条,让其恰好通过沟槽,产生一个个脉冲。通过脉冲的计数,对速度进行测量。 以上两种都是比较可行的转速测量方案。尤其是霍尔元件,在工业土得到广泛采用。但是在本题中,小车的车轮较小,方案一的磁片密集安装十分困难,容易产生相互干扰。相反,方案二适用于精度较高的场合,可以车轮上加较多的遮光条来满足脉冲计数的精度要求,因此拟采用方案二。 4. 电源选择

自动往返运料小车控制系统设计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设计(论文) 自动往返运料小车控制系统设计 系部:自动控制系 专业: 电气自动化 班级: 自 124 姓名: 张晓需 学号: 指导老师: 赵新蕖 二零一五年五月

摘要 运料小车在煤矿、仓库、港口车站、矿井等行业中被广泛应用,而其控制系统就是一种典型的PLC系统。传统的运料小车大多是继电器控制,而继电器控制有着接线复杂、易出故障、维护维修不易等缺点。为了降低运料小车的运行成本,实现自动化控制,应用可编程控制技术作为小车的控制系统。 本设计针对电气控制的运料小车系统,利用组态软件和西门子S7200 PLC实现对运料小车系统的监测和控制。通过现场数据采集,进行集中的数据管理,从而实现对自动运料小车系统有效控制,系统状态实时监控,并由上位机生成可视化的动态监控界面。方便管理人员对现场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运料小车;组态软件;PLC;传感器;

Abstract Carriage?is widely used in?coal mine,?warehouse,?station,?port?mine?and other industries,?and its control system?is?a?typical PLC system.?The transport cars?most of the traditional relay control,?relay control?with complex wiring,?easy?maintenance,?fault?repair?defect?is not easy.?In order to reduce the operation cost?of material transport trolley,?automatic control system,?the application of programmable?control?technology as the control?system?of car. The design for the?carriage?of electric control system,?realize the?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material transport trolley?system using configuration software and?S7200?PLC?Siemens.Through the field data acquisition,?data?management,?so as to realize the?automatic?control?of material transport trolley?system,?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status,?and made the dynamic monitoring?interface PC?to generate visual.?Management?to facilitate the management of the site,?improve work efficiency. Keywords:?Material transport trolley;configuration software;?PLC;??sensor;?

小车自动往返电气控制系统

项目一小车自动往返电气控制系统

目录 前言3 项目背景4 控制要求4 完成内容5 电动机自动往返循环控制电路的动作原理6 原器件清单8 实训总结9 、尸■、■ 前言 在生产中,有些机械的工作需要自动往返运动,例如运料的小车、钻

床的刀架、万能铣床的工作台等。为了实现对这些生产机械的自动控制,就要确定运动过程中的变化参量,一般情况下为行程和时间,通常采用的是行程控制。本任务要解决的题就是:熟悉继电器控制系统中运料小车自动往返控制线路主电路的功能,采用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该系统的控制。 某运料小车自动往返工作示意图,如图1 所示,小车由电动机拖动,电动机正转,小车前进;电动机反转,小车后退。 本实验有系统启动、停止以及前进和后退的行程限位开关。为保证电机正常工作,避免发生两相电源短路事故,在电机拖动小车前进、后退的两个接触器线圈电路中互串一个对方的动断触点,形成相互制约的控制,使KM1和KM2线圈不能同时得电,这对动断触点起互锁作用称为互锁触点。这些控制要求都应在梯形图中体现。小车往返控制时,既有行程参量考虑也有时间参量控制。本任务的学习重点是用电气原理实现该系统控制,进一步熟练掌握实践继电器行程控制的应用。 一项目背景

行程开关常用于运料机、锅炉上煤机和某些机床的进给运动的电气控制,如在万能铁床、镗床等生产机械中经常用到。接近开关是以不直接接触方式进行控制的一种位置开关,它可以代替有触点行程开关来完成行程控制和限位保护,在航空、航天技术以及工业中都有广泛应用。在生产中,很多生产机械(如导轨磨床、龙门刨床等)需自动往复运动,不断循环,以使工件能够连续加工。这就需要电动机的自动往复循环控制,如下图1所示。 SQI 二控制要求 接近开关代替行程开关完成相应功能(行程控制及限位保护。) 假设小车左右侧下方装有挡铁,模拟小车往返运动,小车左行,当挡铁将碰到左侧接近开关时,接触器接通自动换接,小车停止10s,电机随之改变方向,小车则开始右行;小车右行,当挡铁碰到右侧接近开关时,接触器又通电自动换接,电机随之改变方向,小车开始左行,小车如此保持在预订行程内往复运动。 三完成内容

工业机器人设计--自动往返小车设计说明书

工业机器人设计(论文) 题 目:自动往返小车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年 月 日

目录 第1章电动小车的改进方案 (1) 1.1设计思想来源 (1) 1.2改进方案 (1) 第2章自动往返小车的结构设计 (3) 第3章制作准备 (4) 3.1工具准备 (4) 3.2材料准备 (4) 第4章制作自动往返小车 (5) 4.1 制作小车底板 (5) 4.2 安装直流电机 (5) 4.3 焊接与安装电源 (6) 4.4 制作与安装活塞式开关 (6) 4.5 组合安装 (7) 第5章自动往返小车的调试 (8) 5.1 小车行驶时的噪声很大 (8) 5.2 小车的活塞式开关反应不灵敏 (8) 5.3 小车的触点不能接触并保持 (9) 参考文献 (10)

第1章电动小车的改进方案 1.1设计思想来源 现实中有很多电机驱动的玩具小车接通电源后只能快速向前运行,当期遇到障碍物时却不能回倒,进行反向运行。因此若想让小车能够在撞到前方障碍物时能够返回,必须对其控制系统进行改进。 1.2改进方案 电机驱动小车改进前是利用单相开关控制3V直流电源的通断,进而控制小车电机的回转运动。 小车基本的改造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即马达的改造、车体的改造、控制系统的改造和电池的使用改造。 (1)马达是小车的核心部分,好比汽车的发动机,因此,马达性能的高低,基本上决定了小车的行驶速度,所以要提升玩具小车的速度,首先就应该从选配高性能的马达开始。 (2)速度提升了,自然车身的强度也要跟上,不然小车的配置可能无法承受高速度带给车身的强大撞击力。 (3)控制系统则是小车运动方向和速度改变的指挥中心。 (4)马达高性能的发挥依赖于能提供充足电力的电池,所以选择高性能的电池也是重要考虑点之一。

自动往返小车

《专业实习1》报告 题目:四层电梯 系(院):控制工程学院 班级姓名:自动化B1401 杨瑞龙 日期: 2016年11月21日-12月09日 指导老师:段金英

目录 一.电梯的发展 (1) 二.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 2.1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的优点 (2) 2.2电梯继电器控制的缺点: (2) 2.3PLC控制电梯的优点 (2) 三.四层电梯的设计任务 (3) 四.电梯曳引电机及门电机电路图 (3) 五.输入输出点数的确定 (4) 5.1 I/O点数的估算 (4) 5.2输入输出点分配表 (6) 5.3PLC外部接线 (7) 六.软件设计 (8) 6.1系统结构框图 (8) 七.MCGS设计过程 (9) 7.1设计监控界面 (9)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四层电梯 一.电梯的发展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器,由于它把计算机的编程灵活,功能强大,应用面广等优点与继电器系统的控制简单,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便宜,体积小等优点结合起来,在工业生产控制中广泛地应用。 电梯是一种特殊的垂直运输工具,都市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它。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楼处处可见,而高楼的主要运输工具都是电梯,所以接触电梯的人也越来越多,且随时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因此人们对电梯的安全性,稳定性也越来越高。 从电梯控制统的实现方法分,电梯的控制系统经历了继电器控制、可编程序控制(PLC)、单片微机控制、多微机控制多种形式。继电器控制系统是80年代最广泛的一种电梯控制方式,有控制逻辑线路简单、直接、易于理解和掌握的优点,但由于该类系统是由众多继电器、接触器构成,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接触点往往接触不良,所以电梯故障高,众多的继电器、接触器动作噪声较大,整个控制柜体积大。随着多微机系统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电梯控制发生了限大的变化,因为微机在电梯中的应用不仅取代了大部分继电器和选层器,整个系统更加可靠,灵活性更加提高,功能大增强了。但微机的集成度高,功能项目固化,一般维修人员及工程人员修改或增加不了其功能。如要修改或增加其功能要找回生厂家或用专用的工具。可编程序控制器取代继电器构成的电梯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由继电器实现的逻辑控制功能,而且触点少、可靠高、故障率低、维修方便、噪声小最主要的是可编程序控制系统的"可编程"功能,使得当改变电梯的控制功能时,只要更改程序即可。而PLC的编程语言需不尽相同,但都有通俗易懂,便于自学的优点一般维修及工程人员都能掌握,当然PLC电梯控制系统只适用于小高层的楼房。 PLC可靠性高,程序设计方便灵活。本设计在用可编程PLC控制,不但提高了电梯可靠性、可维护性以及灵活性,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缩短了电梯的开发周期,并提高了电梯的控制水平,改善了电梯运行的舒适感,使电梯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往返小车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往返小车 摘要 本设计以一片单片机STC89C52作为核心来控制自动往返小车,加以控制芯片L298N和单片机联合控制小车的前进与后退。路面的黑带检测使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通过STC89C52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以动态显示的形式通过一个四位的数码管显示即时里程,另外一个四位数码管动态显示小车行驶时间。以红外传感器对路面黑线检测用,行驶距离使用霍尔元件进行检测。 关键词:光电检测霍尔检测动态显示L298N控制电动机 小组成员:李亚昊、陈国翠、成晓斌、丁玉娇 1.电机驱动调速模块 采用L298N来控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来实现小车的前进和后退。加上单片机的程序PWM,实现整车的加速与减速,精确小车的速度。 2.路面黑带检测模块 黑带检测的原理是:红外光线照射到路面并反射,由于黑带和白纸的系数不同,可根据接的红外线的强弱判断是否到达黑带。 反射式的红外发射—接收器。由于采用红外管代替普通可见光管,可以降低环境干扰。

3.电源选择 双电源供电,将电动机驱动电源与单片机以及周边电路电源完全隔离,这样做虽然不如单电源方便灵活,但可以将电动机驱动所造成的干扰彻底消除,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4.控制单元模块 用单片机控制 用光电检测不同的信号,并经单片机对其处理,传送给L298信号,使其控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配合PWM程序控制,来实现加速减速和刹车。通过单片机内部定数器/计数器进行定时、计数,在用单片机串行输入/输出口进行显示控制。 2. STC89C52单片机基本系统 此系统以89C52为核心,每检测到一个黑带由光电检测部分产生一个的脉冲,使单片机产生一个外部中断1,定义检测黑带数的变量加1,同时车轮每转一圈,霍尔元件输出一个脉冲,是安单片机产生一个外部中断0,定义圈数的变量加 1.通过P1.0和P1.1控制L298来控制电机的正转与反转及刹车。当P1.0输出低电平,P1.1输出高电平时,电机正转,相反则电机反转,当P1.0和P1.1都是低电平时,使电动机被短路,提高了刹车效率,基本杜绝了由于制动惯性造成的小车的前冲现象。通过P0口进行两个数码管的位选,P2口进行段码输出,其中一个数码管显示行驶时间,另外一个数码管显示行驶路程。 如图所示: 3. L298N电动机驱动模块部分 该电路采用电动机驱动芯片L298来控制电动机的正转与反转,加以第二路电机电源保证了电动机启动时有足够的电流。在试验中控制电压为单片机输出的高低电平直接控制。 具体电路图连接如下: 4. 电源部分 由于电动机工作电流大,需要选用内阻小,供电电流强,质量轻,可反复使用的经济型电池,我们选用可充电电池组。为使单片机工作稳定,避免电动机开关机和其转动时对其电源的影响,在此用两个电池组和稳压块7805分别为89C52和电动机驱动显示部分分别进行供电。保证小车工作和显示的稳定性。 5.软件设计部分 单片机控制电路主要由一片STC89C52组成,通过P3口控制小车正转与反转,刹车,加速减速,通过两个四联数码管控制显示时间和里程以及小车行驶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