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死亡哲学

庄子的死亡哲学
庄子的死亡哲学

2010年第2期No.2,2010学 术 探 索Academic Exploration 2010年4月Apr.,2010

收稿日期:2010-01-12

作者简介:张尚仁(1942) ),男,广东梅县人,广东行政学院教授,云南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哲学研究。

庄子的死亡哲学

张尚仁

(广东行政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摘要:在中外哲学史上,死亡问题在哲学产生之初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庄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开创者。以往认为,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其实,庄子以/道0本体论解读死亡;将个人生死放在人类世代延续中进行思考;认为只有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还提出了/心死0、/生亡0的死亡观。在庄子的思想中,唯有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死亡。反之,真正认清死亡的人,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对死亡问题作哲学的理性思考,人生境界才能超越生命的自然意义。庄子沉思死亡哲学,是希望大家都能深入理解生命,理解生命才能把握生命,才能主宰生命,使自己真正成为生命的主人。关键词:道家;哲学;生命;死亡

中图分类号:B2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0)02-0013-05

老子的5道德经6提出/死而不亡者寿0(第33

章)的极富哲理的死亡观,庄子则全面而又深刻地展开了对老子哲学死亡观的论述,从而形成早期道家的死亡哲学。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一个开创者。

生死是道家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老子5道德经6第50章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0意思是说,世上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在所有死亡的人中,能顺自然而寿终正寝的大概占三分之一;因自然灾害或疾病等原因而过早死亡的人也占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本来可以达到自然的寿命,却自己把自己搞得早死了。为什么会自己搞死自己呢?因为他们太想长生和太想生活得好而企图用自己的胡乱作为去对抗自然。那些善于顺应自然贵己养生而长寿的人,在陆地上行走时,懂得避开有野牛或猛虎出没的地方,在兵荒马乱的地方他们不穿铠甲。这样,野牛的角顶不到他,猛虎的爪抓不到他,战场上不被当作敌方的战士因而兵器也不会去刺他。这是什么缘故呢?根本原

因在于他们善于避开有死亡威胁的人和事。

老子提出了人的生死问题,认为人人都追求长寿,为了达到长寿的目的,一些人采取的是/生生之厚0的办法;一些人采取的是避开死地的办法。采取/生生之厚0的办法,不仅达不到长寿的目的,反而归入到/动之死地0的人群中去了。他认为,从/生0的方面来说,人不必主动地过多去作为,顺应自然养生是最有益的。人要有所作为的,是尽可能地避开/死地0。/无死地0才是真正的/善摄生0。老子对生死问题提出了原则性的看法,对死亡问题的专门论述并不多。

比之老子,庄子更感叹生命的短促,特别对/死0的感触最深。5庄子6一书,有很多篇谈论到死亡问题。书中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就是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即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是一个生存的过程,这个过程终点是死亡。如果说庄子的哲学是生命哲学的话,那么死亡哲学就是生命哲学的另一面。

5庄子#养生主6篇中有一节写的是:老聃死了,他的好友秦失来吊唁,哭了三声转身就走。老聃的学生认为,别人来吊唁都哭得很伤心,好朋友怎么能哭三声就走呢?秦失说:/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处顺,哀乐不能入也0。意思是:老聃该来时,应时而生;该去时,顺命而死。认识到这一点,听从时间的安排,顺应自然的变化,哀乐的情绪便不能进入人的心中。

13

5庄子#大宗师6中,相同意思的说法再次出现: /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悬解也。0庄子认为,人的降生,是时运来临,人的死亡,是顺应自然;安于时运而顺应自然,喜怒哀乐的情绪就不会侵入心中。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脱束缚。庄子要表述的思想是:生死是自然决定的,人力无法改变,如果我们的情绪被人力无法改变的事情所束缚,除了自寻烦恼外,不会有任何实际的意义。认识到/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0。死生就像黑夜和白天交替出现一样,是完全自然而然的,理解这一点,人也就从精神的烦恼中解脱了。解脱精神烦恼,则是精神养生的关键。5庄子#至乐6也讲了类似的事:庄子的妻子死了,他的好友惠施去吊丧,却见庄子坐在地上一边敲盆一边唱歌。惠施见了很不满地责怪说:你的妻子年老身亡,你不哭也就算了,还鼓盆而歌,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起初我也很难过,但后来想,她来到这世上之前,原本没有生命、形体和气息;自己也不知怎么回事就来到了世上,就有了生命、形体的气息。现在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好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她已经睡到天地这个大房子里了,如果我在旁边哭哭啼啼,不是说明我不懂生命的道理吗?想到这些,我就不仅不哭反而唱起歌来了。

5大宗师6中写到:子杞、子舆、子犁、子来四人因同认为生死存亡本属一体而成为莫逆之交。子来快死时,子梨去探望。子来气息微弱地说:父母命儿子去那里,无论东南西北,儿子都要听从。阴阳对人来说,就像父母对儿子一样,如果要我死,我就得死,要是不听从,就是忤逆不顺。天地给我形体,让我壮时劳苦,老时清闲,死后安息,我既以生为善,也以死为善。另一段写到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因有既不喜欢生存,也不怨恨死亡的共同观念而成为好朋友。子桑户死了,孟子反、子琴张在旁边一人在编织,一人在唱歌。孔子派学生子贡去帮忙料理后事,子贡对孟子反、子琴张的做法很反感,将看到的事情回来告诉孔子。孔子说,他们把生死看作是循环往复,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他们茫然徘徊于尘世之外,逍遥于无为的事业之中,不会拘守于人死后的世俗礼节。我派你去吊唁,说明我对他们的认识太肤浅了。

在5至乐6篇中,庄子更以梦中与骷髅对话,借骷髅之口谈人死后的情形。骷髅说:人死后,上没有国君,下没有臣子,也没有四季要料理的事,自由自在与天地并生并存,就算是南面称王的快乐也不能超过它。在这里庄子并不是有意赞美死亡,只是认为死亡是不必悲伤的。

在5列御寇6中,庄子形象生动地说出了他面对死生的乐观态度:庄子临终时,他的弟子议论要将他厚葬。庄子说:我把天地当作棺材,把日月当作连璧,把星辰当作珠玑,把万物当作殉葬。我的殉葬品已经非常齐备了,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弟子们说:我们是担心乌鸦和老鹰会把你吃掉。庄子说:在地上会被乌鸦和老鹰吃掉,埋在地下会被蚂蚁吃掉。你们想把我从那边抢过来,送给这边吃,这是何等的偏心啊!庄子如此豁达对待死亡,可见在庄子的精神世界中,死亡不像许多人那样成为无法摆脱的精神负担。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死亡意识,才能从这一与生俱来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精神解放和自由。

对于庄子哲学中的生命观和死亡观,有的书将其概括为/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一种个人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0112(P81)在一段时期中,这曾是对庄子思想的主流评价。表面看,庄子确有这样的思想倾向,但从庄子的整体思想看,其生命观和死亡观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庄子以/道0本体论解读死亡。从多角度审视所论的问题,是庄子哲学的一个特点。在5秋水6篇中,庄子提出对一个对象,要/以道观之0、/以物观之0和/以俗观之0,也就是从道的角度、从事物的角度和从俗人的角度分别去认识。这里说的/以道观之0,就是从万物的本原去透视所要考察的对象的本质。对死亡问题,也首先要从/道0本体论去解读。

庄子说:/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0(5齐物论6)就是认为道贯通一切事物而使一切事物构成整体。整体的分化便成为万事万物,而生成的任何事物都必然会毁灭,毁灭意味着复归于道。所以,从总体上来看,也就没有事物的生成和毁灭了,一切都回复到一个整体。在这里,庄子并不是站在俗人的立场来看待生死成毁,而是站在万物之上的/道0的立场上来理解生死成毁。他不仅超越了个人,而且超越了人类和各别的事物。从人或其它事物的立场看,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但从万物本原的/道0的立场看,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和死也就/复通为一0了。庄子的意思是。认识死亡,不能局限于/以物观之0和/以俗观之0,而要/以道观之0,能做到以道观之,/死生无变于

14

己0。(5齐物论6)死生问题不会使自身发生变化,在自己的身上也就不会发生作用了。在5在宥6篇中,庄子又借得道的广成子之口说:众人认为有生有死,人死了,一切也就结束了。而唯有得道之人,才能了解生死如一,既然生死如一,人也就长存了。

怎样才能做到/以道观之0呢?在5大宗师6中,庄子说:/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0这里说的/见独0指洞见独一无二的道。5道德经6第25章说道是/独立而不改0的,道不依赖于它物而存在,超越于一切因果系列之上,是万物齐一的整体,所以是/独0。常人心中不会出现独立的道,所以是/见0不到道的,要经过/外天下0、/外物0和/外生0之后,才能如同早晨太阳升起大地一片光明一样/朝彻0,即领悟到道。领悟到道,就是在精神世界中/见独0。精神世界中/见独0,豁然开朗,就能突破时间限制,把古和今看作没有区别,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统一起来了,这就是/无古今0。突破了时间限制,也就能看破生死,既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精神进入/不死不生0的境界,将生死置之度外了,身处变化中的世界,内心却能排除一切干扰,达到心境宁静,心境达到的这种境界就是/撄宁0。

二是庄子将个人生死放在人类世代延续中进行思考。在5养生主6中,庄子在讲夫子适时来适时去之后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0意思是说,一支烛是会燃尽的,但火却可以传续下去,而且这种传续没有穷尽。在这里,以薪火关系比喻个人与人类的关系。通俗地说,个人是有死亡的,如同一支烛会燃尽;但人类却世代延续下去,如同烛火却可以传续。老子5道德经6第33章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0意思是要将/死0和/亡0区别开来,人的肉体寿命虽然可以延长,但终究是有死的,在肉体消失以后,精神仍可与世长存。这里说明,个人和人类存亡的关系有两个层面:一是从肉体生命来说,个人生命有限而人类生存没有穷尽;二是从精神生命来说,个人的精神汇集到人类精神中,那是可以不亡而长存的。

庄子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熟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0(5知北游6)意思是说:生是死的继续,死是生的开始,谁能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呢?人的生命的形成,是气的聚合,气聚合生命就开始了,气离散死亡就到来了。既然死和生是相互为继,我又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呢!庄子认为,人们喜欢生的神奇,厌恶死的腐臭,岂不知腐臭终会转化为神奇,神奇又将转化为腐臭,因为万物本来就是一体的。由此可见,如果不能清醒认识死亡,那么神奇的生命被死亡的忧患所困扰,生命不再神奇而变得腐臭了;反之,清醒地认识了死亡,解除了生命过程中的精神负担,腐臭的死亡也变得神奇了。

三是庄子认为只有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在5大宗师6中,庄子提出/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0就是认为,善待生命的人,才能善待死亡。/善夭善老,善始善终0,人的一生要妥善安排少年、老年,开始、终结。可见,庄子不是消极厌世以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死亡,恰恰相反,他既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看待生命,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直面死亡。在他看来,不能善待生命的人,是不可能善待死亡的。反过来说,对死亡作深入的思考,形成清醒的认识,在生命过程中排除对死亡的恐惧,正是善待生命。

庄子将死亡放在生命的过程中来理解,他认为人生就是人的生命过程。/一受成其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知能止,不亦悲乎!0(5齐物论6)人生下来有了形体,人的生命活动也就开始了。生命过程是什么呢?不就是不可抗拒地一步步走向死亡吗?在生命的过程中,和外界的尘世事物互相较量磨擦,行动还尽最大努力快速奔驰,脚步总是停不下来,这不是很可悲吗?人一生劳碌奔波,总是希望事业有成前途光明,而更多时候却劳而无功,希望破灭,这不是很可哀吗?就算是有所成就,春风得意,到头来形体还是逐渐衰老,精神还是日益萎缩,生命过程原来是不可逆转地向死亡逼进,结局仍免不了死亡。/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0(同上)想想人生的过程,不过是如此的悲哀,真是越想越胡涂,越想越难受。世上哪有不胡涂不难受的人呢?庄子悲叹人生苦难,悲叹人对生死的困惑。但他认为,这种困惑其实是/以俗观之0的结果。他的哲学,目的就是在于使人通晓大道,从困惑中解脱,达到/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0(5让王6)的境界。

5庄子#盗跖6篇说:/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也。不能说(通悦,引者注)其志者,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0意思是:天地的存在是无穷的,人的死生却是有时限的。以有时限的生命寄托在无穷尽的天地之间,就像快马闪过空隙一样非常短暂。凡是不能让自己的心思情绪

15

快乐,并以此保养寿命的人,都不是通晓大道的人。庄子认为,/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于俗者也。0(5让王6)就是认为天下虽然是最大的东西,但也不能用来和生命作交易。这就是有道的人不同于俗人的地方。生命的价值比拥有天下的国王的价值更高,这才是庄子所要表达的观点。/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也不惑哉!0/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夫生者,岂特随侯之重哉!0(同上)在庄子看来,现在世俗的君子,多半为了追逐外物而危害身体轻贱生命,那是很可悲的。当圣人有所行动时,一定要搞清楚设定的目标和采取的办法。如果有人在这里,用随侯的宝珠去射高飞的麻雀,世人一定会取笑他。为什么呢?因为他所用的东西贵重,而想得到的东西轻贱。谈到生命,难道不比随侯的宝珠更贵重吗!庄子的这段论述是相当精辟的。他认为,真正透彻理解生命的人,必须将养护生命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并且要将这作为选择自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标准。可见,在庄子的思想中,唯有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死亡。反之,真正认清死亡的人,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对死亡问题作哲学的理性思考,人生境界才能超越生命的自然意义。庄子沉思死亡哲学,其实是希望大家都能深入理解生命,理解生命才能把握生命,才能主宰生命,使自己真正成为生命的主人。

四是庄子认为最悲哀的是/心死0。在5田子方6中,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0 5庄子.达生6篇,主要内容讲怎样才叫透彻理解生命。该篇说:/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0就是说,世上的人以为保养形体便是保存生命,可是,保养形体实在不足以保存生命,那么世间还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呢?这里已经提出了将生命只是理解为保存形体是颇为偏颇的观念。/养形必先于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0养形必定要有一定的物质,但有些人物质很丰富形体却保养得不好;保养生命当然不能脱离形体,可是有些人形体并没有离散却已经死亡。这里说的/生亡者0,就是形体有生命而已经死亡的人,即/心死0者。

/心死0、/生亡0是庄子死亡哲学很有特色的观点,这个观点和庄子的性命观密切相关。5庄子.天地6篇对/命0和/性0是分别加以界定的。/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0意为从原始无形的混沌状态分化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畅通流转不间断(如呼吸),这就叫做/命0。/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0意为得到形体保护的精神,决定每一个个体不同特性的,就是/性0。/命0是身体,/性0是精神,/形体保神0则是二者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命使人成为活的机体,性才使人具有人的特性。性和命在人身上虽然是统一的,但含义和作用又有所不同。对于死,从/命0或/身0来说是不必悲哀的,人更应关注的是不能/心死0。这里说明庄子对人的心灵、精神的关怀,对/心0的关怀才是对人的最高关怀。

庄子的死亡哲学,对指导人的生存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人生哲学的研究又有其深远的理论意义。

从现实意义来说,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关注生死,的确抓住了困扰人类心灵难于解脱的永恒心结。生存本能一直是人类心头萌动的最主要的欲望,对死亡的恐惧成为人类最古老、最深沉而又无法摆脱的忧患,而尘世的快乐又进一步加重了这种恐惧的分量。其实,就人的本性而言,即使明知死亡不可避免,在潜意识中,大概无不怀着长生不老的不言愿望。但人人心里都很清楚,死亡是无法逃脱的。人面对死亡,产生过多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企图抗拒死亡,梦想长生不老。我国一直流传秦始皇派人到海外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故事,历代皇帝和信奉仙丹的人士中,也有多人服用江湖术士胡诌的长生不老药而丧命的。道教也相信人经过长期修炼,有可能成仙而不死。即使在科学昌明的现代,现代科学仍不乏对人生而不死的研究。

第二种是对死亡极度恐惧,受到死亡的威胁或想到死亡时,便惶惶不可终日,整天为死亡的来临而忧心忡忡,似乎即将大难临头,活着也得不到安适自得,甚至本来死亡并未到来,却生生给吓死了。

第三种是知道死亡不可避免,背着这种精神包袱,千方百计地想要延缓死亡的到来,甚至将延缓死亡当作活在世上的唯一内容和目标,盲目地运用各种道听途说的可以延缓死亡的办法。尽管活在世上,却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感受不到任何生活的乐趣。

16

第四种是认为反正人终有一死,不如不把它当回事,不去想它,不去管它,该怎么活着还是怎么活着,只要有可能,就活得更好一些,对死亡基本上持一种无可奈何的消极态度。

庄子的死亡哲学,探讨的是在人生中,怎样形成清醒的死亡意识,从而从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中解脱出来,使人生获得更大的自由。

从理论意义来说,人类思考死亡的历史,大概和人类本身一样古老。死亡是人类中每一个个体都无法逃避的事实。在原始宗教、艺术和礼仪中,已经反映出原始人对死亡的看法。对死亡作哲学的思考,也几乎和哲学本身一样古老。中外哲学史中,论述死亡的内容极为丰富。死亡本来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柏拉图在5斐多篇6中给哲学下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定义:/哲学是死亡的练习0;现代哲学家叔本华在5爱与生的苦恼6中说:/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苏格拉底所以说哲学的定义是-死亡的准备.,即是如此。诚然,如果没有死亡的问题,人们便几乎不会进行哲学思考了0;卢梭在病重时说过:/死亡的逼近不但没有削弱我研究学问的兴趣,反而似乎更使我兴致勃勃地研究起学问来。0122(P289)马克思曾断言:/辩证法是死0。132(P145)中国哲学也有对死亡作哲学思考的传统,老子有/死而不亡者寿0的名言。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0。他的学生子贡发出/大哉死乎0的感叹。5易传.系辞上传6说:/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0。

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死亡现在已经是一个综合学科研究的问题。对死亡作哲学的思考,和其它学科不同。哲学不像宗教那样具体地讨论或描述死后天国的生活图景,也不具体讨论其它具体科学要处理的/临床死亡0或/安乐死0的具体措施。哲学所要讨论的是死亡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终极性与非终极性、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死亡不可避免与人生自由等超越经验的问题。哲学的死亡观,直接讨论的是死,实质上是讨论生。人死观其实是人生观的深化、延续和扩展。这是因为,人只有具备了死亡意识,才可能获得人生的整体观念和有限观念,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哲学的死亡观,不仅具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和本体论的意义。庄子阐述的死亡观,和他的/齐物论0的世界观和玄道本体论就是一体的。庄子用安时处顺法解决困扰精神世界深层的死亡问题,从养生学来说,实在是精神养生的一个典范。从哲学来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对死亡作哲学思考虽然并非自庄子始,但他对死亡问题的重视和论述的深度,则是独树一帜的。

庄子开创的死亡哲学的研究,后世将其荒废了。我们今天研究道家哲学,应将死亡哲学的研究深入下去。

1参考文献2

112中国哲学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

122卢梭.忏悔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1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Chuang-Tzu.s Philosophy of Death

Z HANG Shang-ren

(Guangdong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Guangzhou,510631,Guangdong,China)

Abstract:In the philosophical history at home and abroad,death has al w ays been an important topic.Chuang-Tzu is the pioneer in the studies of death philosophy in China.It was once believed tha t Chuang-Tzu tended to be pessimistic and nihilistic in life.Actually he interpreted de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Ta oist0ontology,reflec ting on the individual.s life and death in the c ontinuance of human being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Chuang-Tzu held that one c ould not properly face death unless one harbored a proper attitude to ward life,as revealed in his ideas of/the death of the heart0and/being dead though alive.0In other words,only when one understands life can he meet with death in a proper attitude or one understands the value of life only when he understands death properly.Reflections on death from th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will promote the transcendence over natural life. Chuang-Tzu.s philosophical ideas of death mean to promot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e ventually a control of life.

Key words:Taoism;philosophy;life;death

1责任编辑:李官2

17

庄子生命哲学研究一 与世俯仰_顺世安命

第四章庄子生命哲学思想的实践庄子的生命哲学阐释了生命自然的机缘,启示人们坦泰、安然地应对人生种种不期而至的偶然,惜生而安死,存有和保全现世的生命。庄子将自我生命哲学的思想付诸于实践:保身、全生、以尽其寿。 第一节安其所处,尽其天年 庄子生命哲学指出,生命源于自然的大“道”。“生”偶得于自然的恩赐,“死”同样会因于自然不期而至。自然的冷峻法则主宰着一切的生丧、得失,人力难以违拗。“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①,生于凡尘俗世,必须遵循自然之“道”,不为喜怒、哀乐之情所摆布。世事虽然艰难,无可奈何,但应谐于世道,安于处境、顺应自然,保身、全生,及尽天年。 一、与世俯仰——顺世安命 生命存在于现实世界,与世事相交触。“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②。庄子把生命的保全与世事的往来相关联,主张顺应现实的世俗自然,与世俯仰,随俗沉浮,顺世而安命。 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 。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③ 处于现世之中,起居、饮食,劳作、歇息随顺宇宙万物的自然和四季 ①《庄子·内篇·人间世》,同上注,第26页。 ②《庄子·外篇·天道》,同上注,第72页。 ③《庄子·杂篇·让王》,同上注,第145页。 48

变替、日夜更迭的规律,顺应于自然的存有而变换,使生命安享于宇宙自然之中。这里隨缘自然的超凡,不是对神或天的敬畏,而是对现实生活必然性的顺从。面对世间常存的险恶,庄子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行莫如就,心莫若和”①处乱而不惊。如果他像个天真的孩子一样,你也姑且跟他一样像个无知无识的孩子;如果他同你不分界线,那你也就跟他不分界线;如果他跟你无拘无束,那么你也姑且跟他一样无拘无束。这样随机达化,心安理得地周旋世事,就自然可以免于“中于机辟,死于网罟”枉费心机的悲剧了。 “草食之兽不疾易薮,水生之虫不疾易水”②,它们并不担忧生活境遇的改变,因为只是表面上细小的变化,而没有失去惯常的大的环境,这样喜怒哀乐的情绪就不会侵入而烦扰到内心了。“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③,天下莫不是万物共同生息的环境,混同于其间。人的四肢以及众多的躯体都最终将变为尘埃细垢,而死亡、生存的终结与开始也将像昼夜一样的更替往复地变换,任何力量都不能扰乱和阻止。 人生的得失和祸福就更不必要去介意了。“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于隶也”④丢弃得失、祸福这些附赘于己的东西如同甩掉溃烂的泥土,因为自己的身形远比这些更为珍贵,珍贵的关键在于自身不会因为外在的变化影响而丧失。宇宙间的千变万化从来就没有过终极,怎么值得人们整日忧心忡忡,为患不已呢?“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⑤日夜更替于眼前,人的智慧却难以窥见其初始。自然就不足以侵扰人们的内心,搅乱本性的谐和。处于尘世,随于万物,心境平和安适,通畅而不失怡悦,忘却物我之分,丢弃利害得失,一切听顺 ①《庄子·内篇·人间世》,同上注,第27页。 ②《庄子·外篇·田子方》,同上注,第108页。 ③《庄子·外篇·田子方》,同上注,第108页。 ④《庄子·外篇·田子方》,同上注,第108页。 ⑤《庄子·内篇·德充符》,同上注,第34页。 49

从庖丁解牛看庄子的人生哲理

从庖丁解牛看庄子的人生哲理 班级:13会计(1)班 学号:1311124 姓名; 张如意 摘要: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本文从不同角度剖析解读庄子的哲学思想 关键字:精神物质环境完美 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思想的高度精神的一种崇高的境界,那么我们的人生不免就会太过于空虚玄幻飘忽不定;假如我们太过于执着物质生活追逐名与利,我们是否会过于势利枯燥现实。 在庄子的《养生主》里有这么一个大家都学过的故事,叫做庖丁解牛,以往教学者都是把这篇文章当作如何养生如何保全性命的来理解的较多可是如果我们从其他角度剖析这个故事我们就会开阔许多不一样的视野。 (一)如何在精神与物质中取得平衡 庖丁是怎么解牛的呢?这样一个优秀的庖丁,他在君王面前的表演。在表演的时候,他的手臂抵着,膝盖倚着,人整个动作象舞蹈一样解剖一头牛。整个这个过程中,觉得他下刀姿势,他的节奏,合乎古代的很多乐章,既合桑林之舞,又合经首之乐,这简直就是一场表演,就是一个行为艺术。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时的庖丁是非常幸福的他可以骄傲的说我这把刀用了19年还像新的一样。他也可以深入浅出的解释到“以无厚入有间”引得众人惊叹,欢呼。文章中没有说庖丁最后的结局但是稍微推想一下肯定是得到了文慧君的赏赐,衣食无忧的生活下去。由此庖丁得到了物质上的富足。“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说他的技艺如此高超是因为遵循着道,在解牛的过程中,庖丁是自由地遨游在道人合一的境界里。他的精神层次早已超越了一般的世俗之人。我们可以说庖丁在精神与物质双方面都收获了成功。 身处现代文明世界中我们,看到的是物质世界的飞速建起,精神世界却是显得有些荒芜。有什么能把那些逝去的时光,残忍的,美好的,痛苦的,幸福的,全都找回来。只有当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去寻找精神世界的满足,毕竟有些精神世界层面的东西是物质世界所不能解决的,这就造成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或是追求物质的或是追求精神的。也许可以学习庖丁的处事方法好道进技从而得生。 (二)认清周围的环境 其实当我们把这个故事用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发现人人做成这样一个庖丁,让我们的灵魂上有这样的一把可以永远锋利的刀子,让我们迷失在大千世界中的生活轨迹变成一头整牛,让我们总能看到那些缝隙,能够准确地解清它,而不必说去砍骨头,去背负担,大家不必是每天在唉声叹气中做出一副悲壮的姿态,让人生陨落很多价值,那么我们获得的会是人生的效率 胡文英对庄子这样说道: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牵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庄子在那个时代其实是处于一种困境,他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个社会的黑暗,可是却无可奈何他像蛇一样冷酷犀利又像鸽子一样充满怜悯关爱面对文慧君的以相位相许他宁

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作者:————————————————————————————————日期: 2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至今仍被深深推崇。庄子的思想以他的人生观为核心而展开,继而阐述了他对自然、生活、学习、善恶和死生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既有着消极的态度,也有积极的理想。他不仅推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提出了人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的方法,以及怎样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可以从庄子积极的人生观中汲取精华,努力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要以史为鉴,在成长中避免一些错误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庄子、人生观、无为、自然、生死、善恶、 【正文】: 于丹老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提到圣人,无疑大家都会想到孔子,那么,至人,南华真人呢?又有几人说的出来。这就是庄子,一个乐安天命,淡泊自然的思想家。他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着,用寓言记录人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纷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战国时代,烽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并没有阻止庄子快乐的活着。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至,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死,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眼中的自己! 在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尤其推崇孔孟。然而,道家却给了我们更多的心灵感悟。在历史文化中,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来界定人生在世的处世与自处。

第一节 先秦诸子哲学概述

第一节先秦诸子哲学概述 一、背景分析 参考书目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许倬云作品) 背景分析胡适先生说:“政治那样黑暗,社会那样纷乱,贫富那样不均,民生那样困苦。有了这种形势,自然会生出种种思想的反动。”(《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P42) 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生产关系的变化 《春秋》鲁僖公四年(前656)“蔡溃。”《公羊传》云:“溃者何?下叛上也。” 《春秋》鲁文公六年(前624)“沈溃。”《左传》说:“凡民逃其上曰溃。” 《春秋》鲁僖公十九年(前641)“梁亡。”《公羊传》说:“鱼烂而亡”。 3、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礼法之争,由此产生了哲学上的天人之辩。 二、先秦诸子的思想先驱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是在“一部分较开明之思想”和“人之发现”中阐述的。所谓“开明”是在“开明之士,渐不信鬼神及所谓天道”。“人之发现”在“渐有人试与各种制度以人本主义(Hum a ni st ic)的解释”。以为各种制度皆人所设,且系为人而设。而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则是在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转变”的第五节“春秋时期意识形态方面 的斗争——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的初步发展,‘法’与‘礼’的斗争”中作了阐述。 而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则是专用一章的内容阐发春秋思想的先驱,不过,他用的是“春秋时期的思想”,而文中所体现出来以及作者着意去阐述的也是春秋初期思想上 的“新旧交替”的特点。(见p p118-119) 早在西周末期,就出现了对社会现实不满的思想和情绪。所有这些都成了春秋时期思想家们得以前进的最为基本的条件。 1、批判的天命神权观 (1)普遍的对“天”的怀疑。《诗经》中有“昊天不惠”、“昊天不平”等对“天”的公平性的怀疑和关心人间疾苦的怀疑。 (2)在神民关系上,出现了重民轻神的思想 随国大夫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虢国大夫史嚚对祭神提出了激烈的批评,他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3)在天人关系上,出现了天人相分的思想萌芽。 鲁僖公时,出现五陨、六鷁;宋、卫、陈、郑大火等现象。有人对此很是恐惧,以为是天对人的惩罚。

庄子的哲学与美学

《庄子的哲学与美学论述》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庄子》无疑是最富有美学意味的。 庄子的哲学主题是“生命哲学”,现实人生、个体生命始终是其关注的焦点。闻一多先生曾说庄子是“最真实的诗人”,“他的思想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庄子》的许多哲学命题也可视为美学命题。 庄子的生命哲学以“道“为基础,以“逍遥游“为核心,为我们呈现一个心灵绝对自由的大美至乐的境界,在美学视域下,逍遥游的境界又是审美的最高理想。虽然庄子无意于美学,但是其具有审美艺术的哲学却对中国的古典美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格,具有其他任何艺术品都无法比拟的特性,只一点不可不说与庄子息息相关。 在哲学思想上,庄子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有限,为此庄子通过自然逍遥之道,通过审美超越等手段解决了生命的有限性问题,但要完成这种超越,人还必得以现实的生命为基础,正因为现实生命的存在,人的超越才成了可能,由此庄子重视现实生命。但庄子毕竟和儒家等别的哲学有所不同,他所重视的现实生命是排弃了存在着的现实社会的,庄子的现实生命只是那个活泼的原始生命本身以及和谐而自由的精神世界,由此推衍出庄子重自然,因而保真养性成了实现现实生命的根本。 在死亡问题上,庄子一反悲观的色彩,认为生死均属自然气化,故而应该乐观的生、超逸地死。 其次,探讨了庄子哲学对人们的影响,通过对魏晋玄学的产生到庄子哲学的最大实现者陶渊明的分析,我们看到庄子人生哲学作为一种思想对社会发生的巨大作用,并对中国古代文学、美学和人们的情性产生影响。纵观庄子的人生哲学,我们可以觉察到它是反社会、反历史的,它极力排斥以儒家为代表的现实历史社会,认为现实的历史社会不可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幸福。庄子哲学也是反文化的。一切文化的结果都会化作对人们理性的约束,这是违反庄子哲学的本质的,因为庄子倡扬一切都应自然的存在。我们还看 到庄子哲学是一种对人的关怀,不论这种关怀是否完善,而人总是需要某种关怀的,因而庄子哲学必然具有存在的价值。 在庄子看来,我们能感知有限,是因为我们离现实太近,为了增大和现实世界的距离,能达到逍遥于物外,任天而游于无穷,首先要坚持无为,要达到无名、无功、无用、无己,超越一切名誉和功利之上,如果不能超于功名利禄,那么心意就不能自正,就会使自己的生命意向受到拘束而丧失其真性,这样,不但不能达于逍遥,而且最终会被外物所累而使自己的原始生命本身受到损害。 “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这便是无才之德,是无为之德的具体表现。其次还必须无待,鹏之九万里虽 为大,但必待大风而后行,此为有待,不能达于逍遥。等待其实就是一种希望,起码可以说,等待就是因为希望的存在。庄子在无为之后接着无待,就是要人们放弃对于一切现实希望的追求,放弃对于外在的 一切感受,泯情弃知,最后达到“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其味”,这不是愚者形象吗?而这却是 庄子极力塑造的所谓智者,“无知之知,是为真知”,在庄子的眼中,这是放浪形骸者的风度。 在美学观点上,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美的本源 在于自然本性,自然之美在于事物朴素、率真的情态。但基于其万物齐一的哲学思想,庄子所建立的是一种 相对主义美丑观。 从形式上看,审美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着的世界与一个自由地流露着的真性完全“化合”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然的生命突破了一切固有的限制和束缚,成为一种游离状态,“与造物者为人, 而游乎天地之一气”,从山水之中、林气之末,我们找到了久已遗忘的真性,本然的生命复归到圆满状态。 从本质上看,审美是一种手段,他走进了为自己设置的那个天地之中,那奇幻的景象足于使人产生迷狂,使人忘却一切曾经遭遇过的不安和焦虑,排除一切非生命的东西的拘役。“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以致“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始终,不知端倪,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庄子,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哲学追求与他的存在方式,往往都呈现内在的一致性。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作为形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于人之“在”。在当代这个普遍缺乏信仰的时代,或许哲学能够慰藉一下我们的心灵。我们或许可以从庄子的思想中寻找到或多或少的启示。 关键词:庄子;哲学;当代社会;启示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一个重要概念,就其本质而言,道不是人的认知对象, 而是需要用人的整个生命去直觉体悟的存在者; 换句话说, 道并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客观实体, 而是就存在于人自身和万事万物之中的自在者。人对这一自在者的把握不是通过理性思维, 而要凭借超理性的直觉。而怎么样才能获得这样的直觉呢?在庄子看来,第一步是“外天下”,即忘却纷繁的世俗杂务,将他们排除在心灵之外,使人的本心不要为俗物所缠绕,以便静心息虑。第二步是外物, 即忘却外在事物, 让心灵不要为外物所役使。心役于物, 则心念外驰, 不能专心自守, 容易导致本心的迷失。第三步是外生, 即忘却自己的生命。 人生而有命, 所以常常会执着生而厌恶死。但人本来和宇宙万物是一体的, 并没有生命。以庄子齐物论观之, 人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 而死亡只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状态。人活着时恋生恶死, 死后反而会恋死恶生。1因此, 生和死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存在状态, 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需要执着生, 也不需要害怕死, 生死本为一体。由此言之, 所谓外生也就是齐死生、泯物我, 达到一种物我两忘、浑然一如的境界。 庄子哲学虽然注重对得道和体道境界的精神追求,但同时并不认为理想的人生是空中楼阁, 而是应该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因此, 庄子并没有将得道境界和日常生活的技艺割裂开来, 认为道就在技艺当中, 道和技艺是一体的。在人的精神世界中, 直觉成为沟通道和技艺的桥梁, 将人生命中的形上追求( 道) 和日用生活( 技艺) 结合在一起, 成就了一种高超而平凡的人生样态。 对比与庄子生活的社会,现在的社会有了极大的不同。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如今的社会依然是人与人打交道,依然是人来统治这个世界。尽管各种各样的制度、政策是那么的先进,但是人与人之间也做不到完全平等。庄子眼中的理想社会是保持着原始、淳朴自然的“至德之世”。庄子崇尚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我们 正在构建一个民族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教化为基础的。因此,“至德之世”的理想之国最终必然获得它的现实状态。 庄子也崇尚无为。无为的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是存在的。例子就不用多说了。可是庄子的无为却不能理解为“什么都不做”。庄子的无为更多的是在强调一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要在自己去努力尝试过后才能“知其不可奈何”,“安之若命”则是劝诫在遇到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别钻牛角尖,坦然处之。 庄子也在他的思想中描绘了理想的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在《逍遥游》篇中,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凭借天地之正道,驾御“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 以遨游乎无穷者,是无所待的至人、神人、圣人。他们已然达到了“与造物者为偶,而游乎天地之一气”的神秘境界。因超越了“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道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与道合一,故无功。他也许治理天下,但他听其自然,让每个人自由发挥其能力,因此圣人无名。庄子的“圣人”、“神人”、“真人”拥有神与人的双重性格,他们成为以后道教构造神仙形象的原本。庄子的理想人格对于我们个人价值自由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讲《太一生水》与诸子学研究

第二讲:《太一生水》与诸子学研究 【重点阅读文本】: 1,《太一生水》(《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大一生水[1],水反辅大一[2],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3]。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4]。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寒热。寒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5]。 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寒热之所生也。寒热者[6],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 是故大一藏于水[7],行于时,周而又【始】,囗囗囗万物母[8]。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9]。君子知此之谓 (10) 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亦其字也。请问其名。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天地名字并立,故过其方,不思相【尚[11],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于东南,其上囗囗囗,囗囗囗囗[12],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弱。是故不足于上】者[13],有余于下;不足于下者,有余于上。 【注释】 [1]大一,即太一,指天地形成之前的原初而幽玄状态,和通常所说的“道”相似。《吕氏春秋.大乐》“道也者,……不可为名,强为之谓太一”。之所以说“太一生水”,李二民《读“太一生水”札记》(《简帛研究2001》上册,129-136页,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引《三命通会》引《灵枢经》佚文“太一者,水之尊号也。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说明古代可能有把“水”当作万物天地原初,命名为“太一”的思想。又,如果从五行与五方相配的数术观点来看,太一象征北极,而北方为幽暗与寒冷,属水。[2]辅,相辅相成。[3]神明,幽明。[4]四时,四季。[5]岁,年,指阴阳季节的一个完整循环过程。这一段关于宇宙生成的论述,可以和《列子.天瑞》里面的“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比较,古代中国常常有这种关于宇宙起源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好像都沿着一种从无到有,从虚到实的路子而来。[6]寒热者,下面竹书原文或许脱数字,一般疑当补“四时之所生也”六字,与其他句子相配。[7]大一藏于水,大一是不可感知的,所以这一逆推推至水就无可再推,在感觉上像是大一藏在水里。[8]此处李零疑当为“以己为”三字。以己为万物母,是说大一生成万物。[9]这是说大一的地位高于一切,超越一切存在者。[10]“谓”字下原简残缺。[11]思,令,使。尚,超过,高出,一说即“当”,相当。[12]此句有脱字处,李零以为应当是“其上□以□。不足于上”。[13]此句是后来以意补,故研究者中有多种补法,或作“(责于)□,□于弱,□于□”。 【参考论著】 裘锡圭:《〈太一生水〉“名字”章解释——兼伦〈太一生水〉的分章问题》,载《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伟:《郭店竹书别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庄子生命哲学研究二 安死而不忧死

也”①,无为才是养生重生之道。“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②庄子坦然地把生命交付给自然的大“道”,“惜生”而“不贪生”,超越了世间的一切是非物欲,回返自然生命的本性之真。生命犹如烛薪,虽然终会燃尽,但火种却总是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③ 二、“安死”而“不忧死” 生命是宇宙大化流行的必然。庄子将“死”置于宇宙运转的机制之中去审视,认为“死”是生命无可奈何的必然,自然而然,不可抗拒。只要体认了宇宙的自然之道,就不会困锁于死亡的悲情之中。同时,庄子又赋予“死”以本然的价值,“死”是对现实人生苦难与无奈的超越,是“生”的延续和回归。“其生若浮,其死若休”④“死”不仅可以得到安然的闲歇,更能摆脱世俗的牵累,成为欣然的乐事。 宇宙自然赋予了人们宝贵的生命,生来的时候让人们劳碌、苦累,衰老、死去的时候给人们以安闲和歇息。庄子进而指出了在混乱的现实社会中生的苦楚与无奈。在这里,生命的存在就像是身上赘瘤一样多余,死亡却成为毒痈化脓溃破后的豁然。个体生命的诞生,总是伴随着忧愁一起产生,人的一生中,除去“病、瘦、死、丧”的忧患之外,能够心境坦然,开口而笑的时间,一个月里也不过只有四、五天,长寿的人整日“愍愍”糊糊涂涂,“久忧不死,何之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⑤。人们总是被与之俱来的悲情牢牢地束缚着,生命中充满着无尽的忧患,能够真正快乐的时候少之又少。 ①《庄子·外篇·天道》,同上注,第72页。 ②《庄子·外篇·在宥》,同上注,第59页。 ③《庄子·内篇·养生主》,同上注,第22页。

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① “生”被世俗的苦累牢牢地包围着,“死”却成为一切尘世烦忧的解脱,是久别家园的归返。因此,庄子达观而宽放地对待“死”,把“死”阐释为“气”的离去开散,自然而然,这样死亡就不仅是一种安闲地歇息,更是一种无牵累的快乐。 《庄子》文本中有多处临“死”无悲的记载。在面对亲人、朋友的“死”时,不仅没有常人嚎啕大哭的悲伤,反而相合而歌吟的“庆祝”,正是对“死”的内蕴的彻悟。 庄子的妻子死去,惠施前往凭吊,却见庄子方箕踞鼓盆而歌,愤慨地指责道:“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②。庄子解释道,妻子的死是在宇宙巨室中安然、悠闲的歇息,如果噭噭然地大哭不止,就是“不通乎命”,有违于自然,而不达观于命理。这里,庄子把“死”视作自然“命”的安排,是顺应自然的必然结果;同时“死”又是一种偃然地就寝,自在闲适,当然不必要悲哀痛哭了。 秦失吊唁挚友老聃,仅哭了三声就出来了。面对他人的疑惑,秦失解释道,面对死者无休止地悲嚎,厌恶死亡的到来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是忘掉了人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者谓之遁天之刑”③。夫子适时而来是应时而生,逢时离去就是顺依而死。“生”与“死”都是随顺于自然的结果,都应该坦然接受。 鲁国有名的孝子孟孙才,在母亲死去的时候却“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④,却因善处丧事而闻名于世。这里,庄子借孔子之口道出孟孙氏处“死”的泰然,“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 ①《庄子·外篇·知北游》,同上注,第116页。 ②《庄子·外篇·至乐》,同上注,第94页。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郜捷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本科4班,陕西汉中723001) 指导教师史继东 [摘要]庄子的哲学思想穿越几千年而不朽,并且对于当今现实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庄子继续发扬了道家崇尚自然法则,顺应天命,自在无为的思想。就整个社会来看,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存在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构建整个社会的和谐秩序,不搞盲目的生产和建设。对于社会中的个体而言,虽然崇尚自然与逍遥,渴望安于天命的庄子哲学显得好似在逃避现实,是消极的表现,但这样的思想与当代社会盛行的,也是大众所追求的物欲膨胀的思想形成了制衡,让人能够释怀和减轻压力,庄子“齐生死,等万物”的人生观启迪我们不要过分计较得失成败,而是用相同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这也使我们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庄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于他的寓言之中,他非常善于将深刻的道理隐喻于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让读者从浅显易懂的文字中探究出许多人生感悟,而后获得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庄子哲学思想当代意义自然哲学社会人生哲学个人 当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渐趋浮躁的社会,人类在享受了自然带给我们的丰富资源之后,能够征服自然的渴望开始越来越强烈。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体的物质欲望也在不断膨胀,人们渴望功成名就的心理远远战胜对于悠闲自在生活的享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被激化和扩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显得越发脆弱,在种种不和谐的事件粉墨登场之后,另一种倡导人们价值观念转变以及发展模式转变的声音呼之欲出。 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就为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在他流传于后世的著作《庄子》一书中,分别以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论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通过对世界之本原“道”的辩证思考,阐明了人与自然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以及人与自然应该以怎样的关系和谐共处;又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子“齐物”的哲学世界观。在具有代表性的《庄子·齐物论》一篇中,提出了“世上万物没有共同的标准”,“一切事物都应看作等同”的观点,摒弃由于种种主观原因产生的“是非争执,意气之见”[1]41,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态度。 庄子虽然是东周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但他的生活境遇却不如一个普通人,他一生基本上是在贫穷中度过的。他住在狭小的巷子里,靠编草鞋勉强过活,有时甚至要向邻居借米面救急,但他即使到了饿得面黄肌瘦,只能穿打补丁的粗布衣服的地步,也绝不愿以牺牲自己的自由为代价去贪求高官厚禄。这恰恰体现了他忽视功名利禄,崇尚自然逍遥的人生态度。《庄子·秋水》中记载了楚威王希望委以政事给庄子时,庄子答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1]510表明他宁愿做一只拖着尾巴在泥里爬的快活的乌龟,也不愿意做一只被供奉于庙堂之上的,死了三千年的神龟。他的思想摆脱了现世社会中一些狭隘的束缚,不被世俗所囿,启示了我们不是只有高居庙堂,荣华富贵才是值得追求的,摆脱精神的枷锁或许意味着更广阔的空间。 一、道法自然——庄子自然哲学对社会建设的意义 与以往的各家学派从社会伦理角度出发观察人生的思路不同,庄子的哲学思想开始拓宽路子,

庄子的哲学观点

庄子的哲学观点 庄子思想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但在核心学说“道”的认识上完全是一脉相承的。“老庄哲学”最本质的内核,是对宇宙与自然的唯物认识。老子认为,既然有万物,万物必定有他们的由来,于是便把这个“由来”称作“道”。“德”就是事物的本性。庄子对“道”和“德”的看法与老子是相同的。也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而治”,尽管他们所持的理由不尽相同。老子认为物极必反,认为统治者如果一心加强统治,就越是达不到所想达到的结果,老子是把“无为”当作一种手段。庄子强调的是天然和人为的不同,统治者越是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悲惨和不幸就越多,他要达到“无为”的目的,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庄子把“道”的自然观推及到社会生活及人性人格上,突出之处有以下几点: 其一,庄子从“万物一府,生死同状”(《天地》)、“道通为一”(《齐物论》)的认识出发,主张万物平等、物论平等,因而否定人类的自我中心与个人的自我中心,提倡摈除成见,扬弃我执,顺应自然。 庄子认为万物本为一体,生死本无两样。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没有什么“是”与“不是”,“可”与“不可”,所以小草和大木,又丑又癞的女人和美貌的西施,以及其他稀奇古怪的事情,以道的观点看都是可以“通而为一”的,没有什么差别。他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在人与自

然的关系上,庄子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为的一切都是不好的。“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因此他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其二,哲学上的相对主义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无与有、小与大、短与长、柔与刚、弱与强等等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与相互转化的,庄子在此认识基础上,突出了事物之间的共同性以及相异性的相互转化,创建了“相对论”的认识论。他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虚满、生死都只是一时的现象,其形态是绝不固定的。由于他过分强调了绝对运动,导致否定相对静止,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从而形成了相对主义的理论。他认为除了“道”的存在是绝对不变的以外,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生与死是相对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彼与此是相对的,是与非也是相对的,没有一定的准则。“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这中间也包括人的思想观念。庄子认为感觉的经验是千差万别的,是相对的,理性思维更是如此,他在《齐物论》中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从而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标准。这种相对性的认识论,推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入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三,表达了庄子对无限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这一精神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要摆脱矛盾。对于如何跨入这一精神自由之路,《庄子》一书都在诠释,尤其在《逍遥游》一

浅析庄子人生哲学

浅析庄子人生哲学 摘要: 在庄子的哲学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人生哲学,其描述了人如何在不如意的现实环境中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本文从超越自然生死、超越社会环境到超越自我层层递进,进行分析论述,并指出庄子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现代人在迷惘的现实中寻求解脱。 关键字:庄子;人生哲学;精神自由 目录: 一、超越自然死生 二、超越社会 (一)现实社会 1.时代背景 2.所处环境 (二)理想社会 三、超越自我 (一)世人人格 (二)理想人格 1.超越情感和物欲 2.超越自我 3.回归自然 四、现实意义 (一)积极方面 1.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2.强烈的自我批判精神 (二)消极方面

一、超越自然死生 《至乐》描述: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人且俨然侵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命乎,故止也。”与自己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去世,庄子不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从人伦的角度看,这是违背情理的,丧失了一个在社会生活中的人应有的基本情感,故而惠子对此极为不满。然而在庄子眼里,人之生源于自然,人之死又返于自然,相送就要嗷嗷哭泣,岂非不通达明理?妻子睡在天地这个大屋子里即将成为永恒,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不再有痛苦和贫穷,所以当然要为她庆贺。 庄子并非只对他人的死看的开,对于他自身,一样看破死生。《大宗师》描述:庄子将死,弟子们欲厚葬,他立刻予以否定:“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赉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如此!”当弟子们又担心乌鸦老鹰会啄食时,庄子宽慰他们道:“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由此可见,庄子对人的生死抱有非常达观的态度,看淡生死,把生和死当作一个必然要发生的过程,一笑而过。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当人想到稍纵即逝的瞬间,他就把现实事物当作是渐趋死亡的,像所有生命的朝生暮死一样,成为生长、腐朽和再生这一周期的一部分。他承认自己是属于自然的,和自然相认同。”①当庄子面对触目惊心的死亡惨状想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像白驹过隙般不可逆转奔向生命的尽头时,他以“自然之道”的价值尺度否定了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价值。一个人应该因任自然,保持心境或精神上恬静,才是真正的生活。世人多不理解庄子的高义,指责他太过冷漠,以至于后来荀子批评他“不知人”。直至清朝出了一位他的知音,清人胡文英在《庄子独见》中指出:“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② 二、超越社会 (一)现实社会 1.时代背景 (1)战争频发,生灵涂炭。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一降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至“陪臣执国命”。各国诸侯相继称王尊霸,诺大的疆域成为霸主之间争斗逞凶的场所。春秋五霸,或为一己的私利,或为满足好大喜功的心理,连年发动战争。“杀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养吾私。其战不知孰善?”(《庄子·徐无鬼》)。 战国时期更是以“战”而闻名的时代,春秋时代的流弊愈演愈烈,或者内讧,或者变乱,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社会组织处于无序状态。庄子对历史上的种种混战及其所带来的恶果了然于心:“争地之战,杀人盈野;争城之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战争就是人类规模化的相互残杀,一场战争下来,辄有数万人十数万人,丧生于刀光剑影之中。 (2)等级森严,贫富悬殊。 封建领主制社会,等级森严,人有了三六九等分,对资源的利用配置自然会不平等,随之而来的贫富差距是必然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然而,王权何来?凭何以王权凌驾于他人之上,王与众人又有何异?“天地之养一也,君独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日口鼻,夫神者不资许也”(《徐无鬼》)。人的生命是道、天赋予的,是自然造化的结果,天赋的人是平等无差别的,因此人权才是最根本、与人的生命共存的基本属性。而王权却是人造出来,强加于众人头上的,完全是人为的,绝非人类的本质属性,而这种附加的成分,却剥夺了人人共有的尊严和

先秦诸子哲学

往链点点通共享资源,了解更多请登录https://www.360docs.net/doc/856915200.html, 先秦诸子哲学:论析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 一般来说,人们称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哲学为先秦哲学。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基本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哲学思维从原始时代人们对精神和自然界关系问题的两种自发的对立倾向,经过殷周奴隶社会的天命神权论和早期阴阳、五行观念,发展到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之学,在剧烈的社会变动中形成了反映各阶级、阶层利益的各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和哲学派别。它们之间互相辩难,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第一个辉煌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明的开拓、创新时代。当时,礼崩乐坏,天下大乱,诸侯争霸,列国交兵,忧国忧民的学者们有感于时局之不稳,纷纷提出自己的救世主张。他们或周游列国、献计献策,或退隐林下、聚徒讲学,或独善其身、著书立说。一时间,学派峰起,百家争鸣。特别是儒、道、墨、法、阴阳等学派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主张。这是中国古代一次思想大解放、大飞跃,一批哲人迸发出的原创性精神智慧,在中国文化史、东亚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史记·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有载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疆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龄大道之要,去健羡,细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夫儒者以六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

庄子的人生哲学观

唯自然的超越精神 ——论庄子的人生美学 周默 (武汉大学文学院人文科学试验班2010300000013) [摘要]庄子的哲学最终归结于对人性的思考和寻求人生的意义,从庄子的审美视角去解读庄子对人生的看法,不仅是对庄子超越性热生哲学的理解,更是为处于物欲横 流的现实社会的人们寻求的最好的解脱途径。 [关键字] 庄子自然超越审美人生观体道 一.庄子与“道”合一的审美视角 庄子的哲学,始于他对宇宙本体的探索,蔓延于对于“真”的认识,而最终归结于人生哲学。人生哲学是庄子的精神指导,庄子对于人生的探索来源于他哲学观,而他的哲学观又是贯穿他形成自己独特人生美学的始末。因此,庄子的哲学基本观点,也就是庄子理解美的出发点。 庄子眼中的美并不是纯粹的自然美或艺术美,而是与“道”合一的境界美。要想知道什么才是庄子眼中的美,首先要理解其审美的评判标准,即是否与“道”合一。“道”是庄子的核心哲学思想。庄子所言“道”即指为自在自为,先天地而存在的宇宙本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本原。“道”性无为,是自然的法规,合目的性的存在。“道”具有时空上的广延性和无线性,概念上的抽象性和多义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通过“体道”的方式才能把握“道”的存在。而道体的任职方式是渐进的,超越理性的,无为的,对于“道”的感悟是不期而至的:“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北游)。《庄子·大宗师》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莫知其始,莫知终。”《庄子·知北游》曰:“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也。”总其大意是:道是真实可信的,同时又是没有自主意志和行为,也没有形象状貌的。道,可以感知却不可以言传,可以领悟却不可以眼见。道以自身为根本,天地还不存在时道从来就存在。道在鬼神天帝之上,道产生天地万物。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至久无古,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无始无终,无所不在。天地万物都由道衍生而成。《庄子·知北游》曰:“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沈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其大意为:大道神明精妙,内在于宇宙万物的一切生化流转;万物死生转化一直在发生,但无人知晓其根本缘由,自古以来,一切都自然而然地运转变化生灭循环。宇宙巨大无边,却未超出道的范围;鸟的毫毛极为细小,却小不过道的精微。天地万物皆在运转变化,始终处于推陈出新的状态;阴阳、四季循序运行,各有其自然秩序。这一切皆体现出大道的作用。大道浑沌混茫却无时无处不在,无形无象流变不居却神妙无极,万物由大道所繁育却茫然不知。大道是宇

浅谈庄子的人生哲学

浅谈庄子的人生哲学 [内容摘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庄子关于人生的几种观点,进而体现出庄子人生哲学的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即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和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又有消极的一面,即颓废、自欺,只求自身适己的虚无主义和宿命论思想。他对社会现实的根本感受,决定了他的思想中心不是如何维护社会现实或改造社会现实,而是如何“仅免刑焉!”以他对宇宙终极的哲学玄想,对苦难世界的冷峻审视和对人生悲剧的深刻体验,给人类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在文化史上烙下他深刻的印迹。 [关键词] 自然物化悦生恶死庄生梦蝶 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奇迹。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如果摒弃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是实现国家强身的必由之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国情,减少前进过程中的阻碍,而且能够成为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有二,一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另一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儒家以邹鲁文化为中心,注重社会人事,老庄思想则反映了荆楚文化的特点,注重天道自然。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结构中,一般来说,儒家思想构成其现实层面,道家思想构成其超越的层面,“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张力和基本格局。 道家创始阶段以老子为主,以《老子》一书为中心,成为老学。道家发展到战国中期,由于庄子对老学的创造性继承的整体性超越,而与儒家分庭抗礼,并驾齐驱。《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集体著作,基本上可以看做一家之言。《庄子》及其对从《庄子》文学,义理的注释和阐发构成了一门与老学同中有异,自成体系的学说——庄学,庄学作为道家重要组成部分自身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建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自古英才多磨难,古今中外,不少哲人都有过贫困窘迫的生活经历。关于庄子的生平事迹,司马迁的《史记》有他的小传,合在《老子韩非列传》中,这

论庄子的哲学是美学

论庄子的哲学是美学

姓名:000 专业:00000 学号:00000 班级:000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论庄子的哲学是美学”,那么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美学,而美学就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而且庄子的美学思想是与其人生哲学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其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以“道”为生命本源的一种指向对个体生命进行终极关怀的美学。通过对“道”的体悟,庄子将自己对审美境界的体认与追求融入到了自然本真的自由心灵状态的描绘中,从而在其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孕育了深刻的美学思想。

首先,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美的本源在于大美不言、自然本性,自然之美在于事物朴素、率真的情态。庄子对美的论述,突出了个体的存在,重视人或物的个性,认为任何事物只要依于天性、率性纯朴便是美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庄子?山木》),当人们在喧嚣的世界游走奔波,劳心劳力,蓦然而返,会发现生命本初的纯真与安然才是最美的境界。所以庄子说:“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父》)这里的“真”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与“道”、“自然”同义的概念。它也是一种至美的境界。无饰无伪,不拘于俗,是人的自然本性;任何矫饰和伪装,都是伤害人的自然本性的,也就是损害生命之真的。真情的自然流露才能打动人,只有“法天贵真”、“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才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人的生命才不是矫饰的,而是真的,也是美的。总之,庄子认为,美的本源在于自然本性,自然之美在于事物朴素、率真的情态。人们要保有这种美,一方面应该尊重物性,使万物顺其自然天性,不以人害物。另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本真,率性自然。 其次,《庄子》“大美不言”,亦是“返璞归真”之美,《庄子》庖丁解牛这一则寓言,称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技术臻于圆熟,使得“方今之时,臣以神遇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的一把解剖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