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新教材的使用标志着课程改革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对新课标的学习与认识,在新课标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程改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改革的主阵地,而当前老师们感到困惑的是课堂教学该怎样进行?怎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呢?现将在实

践中几点认识和体会介绍如下。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聚焦教学改革与创新,首先必须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观念,接着运用教育的新定义、新内涵来指导生物课堂教学,才能使生物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到实处。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变革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彻底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生物教师要以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

二、改进教学方式,倡导教学方式的多样法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长期而单一的采用死记硬背、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授- 受”模式的教学会使学生思想僵化、能力低下,所以在新课程生物课堂教学中应该教学方式多样化。

(一)语言的诱导法与多媒体设境法融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首先讲一段与生物课堂教学有关的故事,引导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通过录像、录音等多媒体的手段来创设图、文、声、像并

探讨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崔卫国 吕 敏

探讨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崔卫国吕敏 发表时间:2015-02-03T10:50:38.660Z 来源:《素质教育》2014年12月总第167期供稿作者:崔卫国吕敏 [导读]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是不断追求常态课中的高效教学。 崔卫国吕敏山东省寿光市第二中学262713 摘要:高中生物是一门较为基础的课程,它能够帮助学生以更加科学、客观的眼光认识生活中的常见生物现象,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加强高中生物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要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生物能力得到快速、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是不断追求常态课中的高效教学,显而易见,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成了目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面临的主要任务。在新课程改革之下,最重要的是改善传统教学,构建高校课堂,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进行详细的设计,逐步构建高效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高效、成熟的学习环境。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病 1.教师教学理念传统保守,课堂教学方法落后。现如今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默契问题。课堂教学氛围不浓,缺乏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缺乏深层次的思想碰撞与情感交流,缺乏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导致以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解读不够彻底,依旧秉承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教学研究,不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2.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学生学习生物热情丧失。新课程标准的主要核心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创新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教学目标,挣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重视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合理引导,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但是现阶段生物教学却暴露出严重的课堂教学“反噬”现象,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置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于不顾,学生学习热情逐渐丧失。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亟待反思。 3.实验教学定义模糊,多以观摩实验为主。高中生物课程作为一门理科课程,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实验课程的教学.然而,由于生物课程的开课阶段较晚,学校、教师与学生的重视程度都远低于物理、化学等学科。虽然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生物实验课程,却是名存实亡,实验课程被当作理论课程开展教学的现象屡屡存在,本来的动手实验教学变成了“黑板实验教学”、“多媒体投影教学”、“录像演示实验教学”等.这使得原本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实验课成了学生被动接受实验数据的讲授课。不仅严重妨碍学生动手创新能力的发展,而且其学习兴趣也在反复与枯燥中逐渐消耗殆尽。 二、生物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改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动性。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是为生命意义而发展,并不是为传授知识而存在。因此,要变权威型的师生关系为伙伴关系,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发现学习,即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让学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师的指导帮助在后,使教师的“教”由学生的“学”来安排确定,真正把课堂变为“学堂”。教师应经常树立这样的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所想、所乐、所忧心中有数,通过认知引导、个体疏导、情感诱导、操作指导等方法,以宽容之心、鼓励之态尽到自己“导”的职责。同时,也正是在参与中,教师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新东西,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 2.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课堂活力。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3.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生物作为一门建立在实验实践基础上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促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生物实验操作的技巧,形成一定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的思维逻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往的高中实验教学中,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教学也多是教师做、学生看的教学模式,学生自己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难以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进去,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同时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实验不具备确定性,需要学生切实的实验,才能得出结论,这就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思考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探究性实验具有相对的灵活性,有利于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培养,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增加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海防优化教学,赢得高效———浅析新课程下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177-178。 [2]赵素格怎样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4):13O。 [3]孟晓红高效生物课堂模式浅淡[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6):124。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 王利芬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生物教学。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现在有些生物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有效备课 1、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的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需要准确了解。备课时应尽量用知道、说出这样的动词。 2、有效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并不只是一张白纸。现代社会中,孩子在信息渠道中已有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 3、有效备课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并“再度开发”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但传统备教材中,教师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教材重难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而有效备课应更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即对教材内容重新选择、组织和排序,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有效讲授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12-04-19T10:44:40.417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2年第03期供稿作者:朱辉平[导读] 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善于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想法。 朱辉平 (丹阳市司徒中学,江苏镇江21230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教学效益。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 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要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的目标,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有效备课 1.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需要准确了解。备课时应尽量用“知道”、“说出”这样的动词。 2.有效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现代社会中,孩子在信息渠道中已有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 3.有效备课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并“再度开发”。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但传统教材中,教师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教材重难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而有效备课应更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 二、有效讲授 1.有效讲授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讲授首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方法一是创设情境;方法二是把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一般不会将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而有效讲授要求教师告诉学生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因为学生只有知道自己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2.有效讲授要求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只有讲到重难点内容时,才会提醒一下。但由于目前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可能会造成学生只关注形式的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却抓不住核心内容,所以有必要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时、进行中和结束时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 3.有效讲授要求保持一定的节奏。好的讲授总是保持一定的节奏,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且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 4.有效讲授要求控制教学过渡。当教师在改变话题、活动时出现的教学过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顺利进行,不好的过渡会极大地妨碍教学时间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师应保证过渡、有条理,并且要预先准备好与过渡有关的材料。 三、有效提问 1.有效提问要求问题保持大众性。提问能引起大多数同学的思维共鸣,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要求回答,课堂气氛可立即活跃,要向全体学生发问,抽答面要广,这就必须要求所提问题必须具有大众性。提问之后要留有时间给学生思考,在适当的时候(如课堂气氛活跃时),可以适当增加提问的难度,但难度不可过高。 2.有效提问要求问题有一定的价值。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材中找出标准答案的问题是常见的。有效提问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问题提有所用,有学习价值。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有效提问要求避免“满堂问”。曾经的教学是“满堂灌”,新课程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满堂灌”的现象少了,但我们的课堂又遭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教师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诸如“对不对”“是不是”等低级问题充斥课堂,这种课堂气氛可能是活跃了,但学生收益不多,虽然在形式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没变,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 四、有效倾听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希望学生学会倾听,那么也必须从教师的耐心倾听开始。教师在提问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等待和倾听。在传统的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是教师提问后马上就叫学生回答,而且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或错误时,教师马上打断,叫另一位学生回答或教师代为说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他要么没有机会说出完整的答案,要么就会意识到他的答案是错误的,以至于根本不值得听完。也许教师不是有意的,但挫伤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仅仅满足于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在倾听时察言观色,了解学生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有回应,比如对对方说的问题点头示意或做出相应的反应。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善于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展,这样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生物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迁安二镇中林桂霞 生物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新课改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堂上教师讲多练少,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太小 虽然新课改实施多年了,通过深入课堂听课,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师课堂教学理念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更新,教学观念陈旧老套,“一言堂”、“满堂灌”依然存在,而且很严重,有的教师课堂上自己讲课时间将近30分钟,留给学生自由可支配的时间还不到10分钟,这与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格格不入的,课改要求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等新课程理念很难得到落实。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理解不透、认识也不到位,对课程教学目标把握必然会失之偏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二、教师包办代替多,学生主动归纳少 初中生物教学概念多、规律多和需要记忆和总结的也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敢放手,也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无论哪个年级的教师,都是把概念图、规律和方法总结好,然后交给学生记忆,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任务布置较少,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得不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这与新课改是不协调的。 三、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激发没有良策 新课程课堂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毫无疑问是非常正确的。但师生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认识不尽一致,以致于很多学习活动都流于形式。有的老师动辄组织学生讨论,讨论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造成了学生的“无效参与”;有的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现在课堂一放开,让他自主学习,则显得无所适从,不知自己应该干什么学什么,学习效率很差,因而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大。我听了一节《人类遗传病》的课堂教学,上课伊始,教师提出三个问题:1、什么叫遗传病?2、遗传病有哪些常见类型?3、怎样才能预防遗传病的发生呢?然后让学生开始自学,最后教师就这三个问题简单做以讲解。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四、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操作问题认识不清

生物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xxxxxxxx 生物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新课改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堂上教师讲多练少,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太小 虽然新课改实施多年了,通过深入课堂听课,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师课堂教学理念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更新,教学观念陈旧老套,“一言堂”、“满堂灌”依然存在,而且很严重,有的教师课堂上自己讲课时间将近30分钟,留给学生自由可支配的时间还不到10分钟,这与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格格不入的,课改要求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等新课程理念很难得到落实。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理解不透、认识也不到位,对课程教学目标把握必然会失之偏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二、教师包办代替多,学生主动归纳少 初中生物教学概念多、规律多和需要记忆和总结的也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敢放手,也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无论哪个年级的教师,都是把概念图、规律和方法总结好,然后交给学生记忆,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任务布置较少,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得不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这与新课改是不协调的。 三、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激发没有良策 新课程课堂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毫无疑问是非常正确的。但师生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认识不尽一致,以致于很多学习活动都流于形式。有的老师动辄组织学生讨论,讨论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造成了学生的“无效参与”;有的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现在课堂一放开,让他自主学习,则显得无所适从,不知自己应该干什么学什么,学习效率很差,因而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大。我听了一节《人类遗传病》的课堂教学,上课伊始,教师提出三个问题:1、什么叫遗传病?2、遗传病有哪些常见

浅谈初中生物复习方法和策略

浅谈初中生物复习方法和策略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中考生物复习困难的主要问题不是智力因素,而是复习方法和策略。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基础起步,搭建知识网络,逐步提高技能,往往会取得满意的复习效果。下面谈谈我校的作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教学安排,我校的复习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学~4月30日)归纳知识要点,形成知识网络,辅以基础训练; 第二阶段(5月4日~5月30日)进一步夯实基础,完成县市资料; 第三阶段(6月1日~6月18日)学生查漏补缺,落实知识。教师精心选题,学生做最后三份试题。 二、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一)重视复习课的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导入复习,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上午第四节课复习《人体营养》时,通过一连串发问:同学们,饿吗?今天早晨吃了什么,这些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为什么我们吃了早饭,到第三、四节课时,就感到饿了呢?由于同学们都很饿,因此能联系感官,积极思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还有在复习《细菌》时,先讲述巴斯德发现细菌的故事及“巴斯德”实验,使枯燥的东西变得有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生动的直观教学 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形式辅助教学,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增加学习兴趣和知识性,提高效率。在复习《心脏》时,心脏模型每一组一个,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很快认识了心脏的各个结构。在复习《人的生殖》时,采用挂图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男女生殖系统的各器官,以及生殖的全过程。利用实物,让学生分清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强化记忆,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有些老师认为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把重点段落章节划出来,让学生背与记就可以了,如果这样,就很难取得好成绩。生物课本中概念繁多,知识零碎,要记的东西太多,常常是记了这,忘了那。我觉得应先理解后记忆,不但易记,而且记忆时间长。 除了理解记忆外,还有对比记忆、口诀记忆、分类记忆、联想记忆等。像《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这一章中藻类、苔藓、蕨类、裸子、种子植物从生活环境、结构特点、与人类的关系是可采用列表格比较分析,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记忆也深。又比如在复习三种血管时,我们从三种血管功能、结构特点、血流速度、分布情况、瓣膜有无、出血颜色等方面对比来记忆。 我们还可以口诀记忆,如记忆心脏四个腔时,口诀为“心尖朝左,上房下室,房静室动”。在记血循环时,口诀为“先室后房,不同侧,先动后静,细中间”。在记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时,总结为“擦、滴、取、展、盖、染、吸”七个字,大大提高了记忆效果。 四、重视落实,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 为了学生更快的全面掌握全部内容,复习中要注意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把重要知识点印下来,分发给学生,做到人手一份,要求背会记牢,并安排小组长检查督促,将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老师则有针对性地抽查,每天抽1~2个人,使复习落到实处,从而提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导入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导入 ——王世兴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白起到激起学生兴趣,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就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如对初一新生上第一堂课,一般可采用先松后精,即先来段精彩的开场白,讲神秘的奇花异草,动物一些特殊行为及仿生学在军事和民用的发展前景,其间穿插一些有些生物学家的趣闻秩事。这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的意义 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导课技能,可以达到如下的教学功能: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利用各种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惊奇疑惑,造成“概念冲突”或悬念,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由此引导学生思维“上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准备。 2、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是保证听好课的首要条件,新课引入的好,可以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在刚上课时,学生学习成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为在学生动脑过程中往往有好多个兴奋中心,它们之间相互干扰,影响学习效果。运用恰当的手段或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对知识的学习上来,使学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为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3、承上启下好的新课导入,应该起到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的作用,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明确目标,打下基础。复习旧知识,为理解新知识作了铺垫,可自然顺畅地把新知识“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同时也巧妙地引出了新课的知识内容,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使新知识更易被理解。 4、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论文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蒸馒头和面时,为什么加入酵母粉蒸出的馒头总是喧软多孔?天冷和面时,为什么就不容易发开?讲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大分子不能通过后,我提出淹姜时加入醋和白糖为何糖可进到细胞内部?做酸菜时为何要密封?种菜时为何施肥前一般要松土?当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领悟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强烈的兴趣。 二、新课导入的类型 (一)、置疑导入法 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导入新课或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悬念中既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又创设出探索知识的良好情境。悬念的设置要适度,不悬会使学生一眼望穿,则无念可思;太悬学生则无从下手,则会无趣可激;只有在悬中寓实,才能引起学生开动脑筋,琢磨思考,兴趣盎然地去探索未知。 如在讲述“光合作用”时,这样设疑导入:同学们想一想公共汽车如果没有油会怎么样?“不能开动”“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会怎么样呢?”“后果不堪设想”“那么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为什么如此重要呢?”这一设问立即引起学生

初中生物情景教学的方式方法论文.doc

传统教育主要以文字形式传输给学生,而情景教育模式更多地将文字转化成图像,或者转化为学生更易于接受的表现形式,更具生活化与生动性,促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体验 中接受生物知识。 二、生物课程中运用情景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将生物进行分门别类,简化属性研究。初中生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僵硬地生搬课本内容,要注意灵活调度,将生物种类按照不同属性分门别类,总结其相同性与差异性,化繁为简,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生物老师以这样的方式对自然界生物物种进行归类与定性,使学生对繁复驳杂的生物物种有了清晰明了的认识,为学生扫清了不少学习障碍,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使生物课程具有故事性、活泼性。生物学科属于理科范畴,具有理科学科的特性,知识点繁杂且没有人文联系。实验研究表明,人的右脑对人文思维具有很大的敏感性,虽然人的左右脑有着不同类型的分工,但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同时调动左右脑工作,那么学生的学习将会事半功倍。所以生物老师不妨将生物知识要点融于故事中,充分调动学生大脑思维,而且学生都有爱听故事的天性,以讲故事的形式教学,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普及生物研究史。初中生物教学缺乏对学生普及生

物研究史方面的重视,在教学资源方面,没有一个系统的生物研究史,所以教师要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多向学生渗透人类的生物研究历史。普及生物研究历史,是开展情景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讲解学者对生物领域的不断钻研及积极探索的经历,向学生展示一幅生物研究史的漫长画卷,实现教育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学生从一个个研究故事中体会到生物研究的乐趣,对生物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四)开展生物实践活动。生物学课由于本身的物质属性,因此有很多实验实践机会,但是在以往学校教学中,过多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生物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低下。所以如今学校要多鼓励学生进行生物实践活动,运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两种手段,双管齐下,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实践活动可以从微观到宏观,从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表皮细胞到长期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观察对象可以从鱼类、鸟类、两栖类升级到哺乳类动物,总之,生物学涉及方方面面,老师要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使学生向综合素质型人才转变。 三、情景教学的作用 情景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是应试型人才,知识认知只停留于知识表面,但是运用情景教学手段开展的教学模式培养的是综合性的素质型人才,不管从动手能力方面,还是从创新意识方面,都比传统方式培养的学生更胜一筹。

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张少斌 本课题主要研究高中重要概念的教学策略,并对不同的概念采取怎样教学方法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课题研究背景 生物学概念是支撑生物学科科学体系的关键所在,学好重要概念是学生学好生物学知识,建立自我生我学体系的根本。介于此原因初中新课程标准已经对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而高中目前还没相应的提法,这是本课题组最初确定这个课题为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求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说明概念教学无论在初中还是高中都很重要。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还指出:要“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高中生物新教材重视以生物学概念构建知识体系。在课本的章末自我检测中都要求学生在理解本章概念的基础上画概念图,这是旧教材中没有的。 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比较重要的概念约有450个,有具体定义的概念有近200个,平均每节课中都要涉及4~5个重要概念。特别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特别重视回归课本,避免学生陷入题海战术,而是更加注重考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呢?经多年调研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概念记忆不牢,理解不清,概念的应用能力差,生物基础不差,生物学科素养低下。 2.课题研究的意义 生物的概念教学是生物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它能深刻地体现生物教学过程最本质的特征。对于生物概念的正确理解和运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同时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也是教学大纲的基本能力要求,同时搞好生物学概念教学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学生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生物学概念,才能构建良好的生物学知识结构,才能在考试中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在生活实践中学以致用。更进一步完成课标提出的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这个目标。 3.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马朝芬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实验教学作为中学阶段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舞台,在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努力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做好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自己经过多年的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实验目的要明确、课前准备要充分。 教育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指导,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实验目的明确了,就会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行动才会有动力,实验效果就会很好。每次实验之前,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所做的准备不宜面面俱到,而是要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很好的满足本实验的实际需要,以便课堂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另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腹泻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指导学生规范操作,把握每个“细节”。 实验教学是由一个个“实验细节”组成的,生物实验步骤是学生进行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每个“实验细节”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胡秀芝 初中生物教材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教材中充满了问题、观察、实验、探究、讨论和信息浏览的任务,如何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根据生物教材的特点,使初中生物课堂符合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交流合作为形式,让初中生物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思维的交融,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走向高效的课堂,是我们课堂教学探索的重要课题。我初步探索了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五环节范式”,即:问题呈现、对话交流、情境探究、信息阅读、反馈评价。 下面以五个环节中的问题呈现、对话交流、情境探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1、问题呈现:问题呈现就是教师通过某种方式和情景引出文本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重中之重。问题提出应重点呈现学生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提炼问题,学会归纳问题,学会解决问题。 案例1 七年级《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生物课上,我首先出示了这样一份问题表格: 生物体的结构由什么构成的 1 如何使用显微镜? 2 你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 3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什么差异? 4 细胞中指导和控制生命活动的中心在哪儿 5 什么是dna? 这些问题主要根据学生学习生物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欲望设计的,符合学生生物课上探究规律。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问题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以让学生寻找解决的办法。问题1让学生学会了制作临时装片;问题2让学生画出了细胞结构图;问题3 让学生明白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与不同;问题4 让学生知道了细胞核的作用;问题5 让学生初步明白了dna的主要作用。 通过问题呈现,学生找到了学习生物的路径,把握了生物的知识,激活了课堂的活力。 2、对话交流:教育本质是一种交往,一种对话。课堂上,应让教师与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对话,使问题解决逐步引向深入。“对话交流”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捷径和平台。教师要从合理营造对话环境,有效构建对话关系,有序组织对话交流,及时进行归纳整合,让问题进一步凸现和明了,使对话层层深入,实现对话效益最优化。 案例2 七年级《植物体的组成》 生物课本p25页有一个讨论题:通过观察,你发现叶片是由哪几种组织构成的?每种组织的功能一样吗?在观察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相互交流看法,接着我们师生展开了如下对话: 师:如果一棵树的树皮被剥了,这棵树能活吗? 生:不能活了。 师:你有什么依据吗? 生:树皮是植物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它的作用就是保护、控制植物体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停止了这种保护和物质交换,树的生命就会衰竭,最后死亡。 师:真聪明。 这种对话,跳跃了书本情景,又切合了书本原理,在更高层次上显现了学生的理解,在实际情景里,体现了学生生物基本知识的运用。这种对话视角独特,让学生品尝了生物学习的价值。

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思路及策略

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思路及策略 孟宪英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生物教学的信度,使生物教学真正做到“高效”,是我们生物教师首要的思考问题,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 要构建高效课堂,首要要明白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追求,就是要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主动思维,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评价高效课堂的基本原则不是看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而是要看学生意义建构情况,要看单位时间内真正学到的有用知识,要看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要看学生精力投入与学业收获之间的效益比。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 摘要:从教师的课程前导、组建实验小组、选择教学方式、作业设计四个方面,浅谈了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 生物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注重观察、调查等探究性学习方法,提高其有效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提问技巧,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有技巧地提出问题,学生才能顺利打开思路。教师应联系实际精心设计问题,找到生活与教材知识的联系点,展开探讨。例如,在讲到“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时,可以联系家庭住宅楼里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道,设计相应问题,引导学生嫁接旧知识、理解新知识。教师应通过设计问题串,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由浅入深的小问题,使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并在足够的思考时间里独自形成答案。教师还应当充分理解和欣赏学生的回答。 二、组建科学实验小组,合作探究 实验小组以4人左右为宜,应当将性格、能力特征不同的学生分为一组,以扬长避短、互相学习。教师应选取

适合探究的教学内容,比如,合作总结出食物链的正确书写方式,或者作出种子萌发与某一自然特征有关的假设,合作完成对照试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如,由表及里观察法、对比观察法。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做好记录,及时整理观察结果。教师还应做好合作探究中课堂秩序的管理工作。 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适度利用投影、幻灯和电视录像进行教学,将原本抽象、微观的生理过程直观地展现出来,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讲授“植物的生长发育”时,教师可通过影像,使学生快速观察到植物生长发育的漫长过程。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与学生的直接互动,不容忽视。例如,在学习“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时,具有高度立体感的生物模型更加实用,应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以“板书教学”为主,综合使用视频短片、挂图等教学工具。 四、设计多样化的课堂作业,培养学习兴趣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概念类的作业设计,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每一个概念的本质属性,区分和感知它们的内涵和外延。游戏类的作业设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在趣味的游戏中获取知识。观察类的作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要求学生认真观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录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录《生态系统》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放松并感受一下《美丽的大森林》。(播放一段视频) 师(强调):在观看影片的同时大家要认真听里面的解说,并思考森林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关系? 师(看完影片并经学生思考后总结):这片森林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张无形的网,牵一而动全身。无论是非生物因素的变化,还是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都会有许多种生物受到影响。因此,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像这样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该怎么称呼呢? 二、联系实际,探索新知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知道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个池塘,一片草地等,都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师:同学们看完了《美丽的大森林》的影片,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水的世界。(课件展示:一个水族箱)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水族箱,你们认为这个水族箱能称做一个生态系统吗?为什么?(学生回答,老师进行总结) 师(强调):同学们一起分析一下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之网”,这样你们对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将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课本第23页插图,并讨论其中的思考题。老师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师: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组成有共同的地方吗? 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播放《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影片录像。要求学生观看后分组讨论问题: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细菌和真菌: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把动物的残体及其他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除了有生物以外,还有非生物部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呢? 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它们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三、列举实例,加强说服力 师(举例说明):我们知道,动物都是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总是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当然这边的泥巴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泥巴,它实际上是一种藻泥。像这样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食物链。我们用箭头把它们连起来,注意箭头要指向捕食者,而且链头都是生产者。

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有哪些

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有哪些 摘要: 在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形式出现多元化。在教育多元化的形式下,高效课堂成了学校课堂教学的主流。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在普通高中建立起有效而又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去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策略 引言: 在当今和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为此要求学校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在这个过程中,要求从多方位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升和挖掘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能够不断改进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全面创新,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学生还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5]。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1.定义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

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的教学活动。 2.包含 主要有以下两点:(1)效益最优,是指教育教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程度。主要体现在品质、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兴趣方面。 (2)效率最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所接受的效益程度。主要体现在课堂的容量。 (二)教学策略 1.定义 在教育心理学中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广义的理解是指教学上所考虑采用的教学取向。狭义的理解是指用于某种科目的教学方法。从教学取向来说,教学策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取向策略,另一种是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1]。 2.高中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2] (1)概念图策略 (2)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4)科学-技术-社会教育(STS)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策略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策略 发表时间:2019-08-22T15:40:19.83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总第313期作者:钟化龙 [导读] 科学素养往往是指学生在学习一些基础性概念的时候,经过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引导以后。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塘湖学校514400 摘要:课程改革给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要求,将提高初中生的生物素养作为宗旨。科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生物素养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出发,寻找一些合理的教学方法,用于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从四个方面出发,探讨了初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方法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初中生物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科学方法教学策略 科学素养往往是指学生在学习一些基础性概念的时候,经过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引导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科学且严谨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在新课程指导下,教师也应该转变当前的教育理念,选择采用科学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本文选择采用观察法、实验法、逻辑思维法和数学法,尽量让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去探究问题,真正领悟到事物发展的本质所在。 一、观察法的应用 观察法一般是指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中,采用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去研究相关的事物。这是生物学研究中最为基础的一项内容,学生观察的对象包含了生物学的现象、变化和模型等。在具体实践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观察的目的所在。其次,教师还可以秉承着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让学生掌握一些正确的观察方法。最后,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仅要教授给他们科学的观察方法,还应该让他们按照基本的要求去分析和记录,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讨论,为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提供理论性的依据,将这些知识真正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实验法的应用 实验法是人们研究的主要目的,充分利用一些科学仪器,探究一些自然现象。而且实验法也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方式。在生物课程的实验中,会使用到许多的仪器,这些实验设备,学生可能在书本上见过,但是没有具体触碰过。所以,在第一次见到这些实验仪器的时候,学生就会对整个实验都充满兴趣。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向他们讲解仪器的使用规则,帮助其掌握一些核心的技巧,为之后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例如,在“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选择以水果保鲜方法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自己来设计一套科学的水果保鲜方式。当学生制作完成以后,教师就可以对他们的实验结果进行适当的点评,最后让他们明白气温、温度等因素对于水果的保鲜具有一定的影响。要尽量给予他们一些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实验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生物学科的乐趣。同时,在具体教学的时候,教师还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中都有操作能力不同的学生。在分组完成以后,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合作。 三、逻辑思维法的应用 观察和实验的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生物这门学科的时候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基础的证据,而逻辑思维法的应用则是让学生可以真正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逻辑思维法中又包含了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法等。就以归纳法为例,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式,从许多同类的事物中概括出其中的一般原理。在“动物的社会行为”这一小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蚂蚁、羊群各自的群体特征,还应该对这些特点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出动物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初中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对于生物的整体认知。逻辑思维法的应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时候还能提升他们的观察、想象和记忆能力,让他们将自身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地利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数学法的应用 数学是进行理论思维的一种方式,而且科学思维往往是采用数学方式来表述的,利用数学形式来刻画事物的潜在联系。学生应该充分地了解到,生物不仅仅是一些基础性概念,其中也会涉及到许多和数学公式相关的内容,如呼吸、光合作用等。这就要求初中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对生物中的一些规律进行具体性的分析与探索。就以概率为例,这是一种对随机事件发生时的度量,当实数增大的时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利用数学中的概率,可以很好地解决生物遗传部分对于基因型概率的计算难题。在具体应用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时常强调这些简单且方便的解题方法,让学生理清这些题目正确的解题思路。在课堂以外,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可以就此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教师也要经常和学生一起沟通,谈论这些方法在做题以及在学习中的优势,让初中生真正学会运用这些方式。 新形势背景下,教师对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合理化的科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就应该充分地意识到整个年龄阶段学生的个人特点,然后选择一些科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初中生的生物素养。参考文献 [1] 柯顺德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J].中学生物教学,2018,(2X),19-20。 [2] 范发元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教学”[J].未来英才,2016,(14),79-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