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

第1课时

课题:数一数

教学内容:第2—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2.初步学会用数学的严管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实物。

教学方法:合作讨论引导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

教师: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那你能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二、探索新知

1. 激发观察兴趣

教师:这是一所漂亮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自己先看一看。

教师: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教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 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1~10的人和物

教师:大家都会数啊!真不错!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里有几面国旗?( 配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

教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教师: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一位老师、一栋教学楼、一个足球……)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告诉学生,它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注意此时要帮助学生梳理语言,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呢?( 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4~5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吗?

教师:如果以后让你数数,你打算怎么数?(适时渗透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3. 认读1~10各数

(1)教师领读各数,同桌互相读一读。

(2)教师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为了了解学生认识这10个数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可安排一些游戏:如接龙数数游戏、跳数10个数等。)

4. 数身边的数

教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周围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的事物呢?

学生不会说的话教师启发:数教室里的数(如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一行有几个课桌……);数自己身上的数(如你有几只手?你有几只眼睛……)。

5. 课后延伸

教师:下课后数一数校园里的事物,看看有多少。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三、全课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数了漂亮的小学校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第2课时

课题:比多少

教学内容:教材6-8页,练习一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同样多”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

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

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怎么说?(放录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呢!)小朋友,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学生数一数)

B: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4 学生书空并齐读、老师介绍等号

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A:问: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C: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师:小免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3 老师介绍大于号,学生书空

问:你能读这个算式吗?

师:小免比小猪多还可以怎么说?

板书:3<5 介绍小于号、学生书空,再齐读

4.小于号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5.现在,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

三、巩固

1.说一说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

2.猜一猜

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

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

B:指名一个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看谁猜得对

3.填一填:

A:7○3 4○9 3○3 5○8 10○1

B:2>□6>□6=□□=8 □<9(学生抢答)

4.试一试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5.学生完成第11页的1~4题。

第3课时

课题:数一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补充习题

教学目标:

1. 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通过练习,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练习题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数一数,照样子用“○”画一画

指导孩子认真读题,仔细观察,按顺序数出每种事物后画出相应数目的○。

白云:○○花:玉米:人:

树:小鸭:辣椒:汽车:

二、巩固练习:

1.看数圈图,指导孩子读懂题目,根据图左边数字,圈出相应数目的物体图。

9 3 7

8 4 5

2.看图数数,连一连。指导学生读题,然后用直尺连线。

3.数一数,连一连

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题意,用直尺连线。

三、拓展练习:

1.你能给数字娃娃找到他们的相邻数吗?

()4()()8()()5()()9()()7()()6()()2()()()6()8()()

2.

(1)□里一共有()颗星星。

(2)△里一共有()颗星星。

(3)○里一共有()颗星星。

(4)既在○里,又在△里的星星有()颗。

(5)既在□里,又在○里的星星有()颗。

2 3 4 9

第4课时

课题:比多少练习

教学内容:补充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投影,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把同样多的画“√”,不是同样多的画“×”。

(1)○○○○(2)●●●●●●

△△△△△()☆☆☆☆☆☆()

2.(1)在多的后面画“△”(2)在少的后面画“√”。

☆☆☆☆☆()◎◎◎◎◎◎()

◆◆◆◆()○○○○○()二、巩固练习:

1.哪种少,在少的那种图形上涂颜色

2.你会画什么,就在右边空框里画什么,要画得与左边同样多

3.想一想,哪幅图里的水果个数和图前面的珠子数一样多,就在那幅图的下面画“√”

4.在正确答案的()里画“√”。

三、拓展练习:

(一)按要求画一画。

(二)有两杯同样多的水,第一杯给小光喝,第二杯给小丽喝,他俩都没喝光。想一想,谁喝得多?

第二单元位置

第1课时

课题: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辩别一定的空间方位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水彩笔、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这个学期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你们愿意和他们成为朋友吗?(愿意。)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步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

学生指并回答:鼻子下面是嘴巴。

“嘴巴上面有什么”?(可以是鼻子,眼睛等。)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二、探究新知

1.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互相讨论一下。学生可能会说:课桌上面有什么,黑板上面有什么,我们教室在二楼,楼上面是几班,楼下面是几班,等等。

师: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有很多,你们说的都很好。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含义。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知道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南京长江大桥去开开眼界,想去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朋友们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图上有火车、大卡车、轮船、白云等。还可能会说:火车的下面有轮船,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等。

师: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那谁能说出,汽车的下面有什么?可以是火车、轮船、江水、桥墩等。

师:你们想问什么呢?学生提问题,其余同学解决。

3.观察主题图桥上三种车的位置关系,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是怎么排的呢?

学生交流。(货车的前面是小轿车,小轿车的后面是货车;货车的后面是大客车,大客车前面货车。)学生交流中出示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联系实际问:汽车有前、后位置关系,(板书:前后)你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______,在这个同学的______(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从前往后数,他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呢?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三、活动:

1.拍手游戏。a.师发口令,上、下拍手。b.听反语,师说“上”生在下面拍,师说“下”生在上面拍。

2.小组活动。小组长发口令,其余小朋友动手摆,如把语文书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

3.一切行动听指挥

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四、小结: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高兴吗?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上下前后的知识?

五、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课题:左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

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3.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条,体验其相对性。

4.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三者相比的相对性。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水果图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楼梯图,交通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

问: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

2.体验左、右。

(1)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小手。

(3)说一说。

师:谁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

(4)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5)生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6)揭示课题。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

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拍一拍:

在身体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

二、感知群体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

(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__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__个同学又是谁?

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

(4)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

(5)全班交流。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一只小猪找不到回家的路,请小朋友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猪找家。

(2)学生展开讨论。

(3)计算机演示结果。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加强理解

1.创设问题情境。

(1)师: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请你判断:老师举得是哪只手呢?

(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全班交流、验证。

师小结: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

2.游戏巩固认识。

(1)师生齐举左手。

(2)师与生演示。

老师的右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老师的左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学生的右手搭在老师的右肩上。

学生的左手搭在老师的左肩上。

(3)两生演示。

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自己的右手褡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

(4)全班齐做。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判断:上楼、下楼的同学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汇报:计算机演示结果。

师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运用

1.计算机演示:小白兔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自己的卧室。

2.学生运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生活中的情境。

3.师小结,全课结束。

五、板书设计:

第3课时

课题:位置(练习课)

教学内容:补充习题

教学目标:

1.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辩别一定的空间方位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看图填空

(1)下楼的小朋友是靠()边走,

上楼的小朋友是靠()边走。

(2)上楼、下楼和在路上行走我们

都应靠()边走。

2.

(1)小鸟在小狗的()面。

(2)小猴在小老鼠的()面。

(3)小老鼠在小狗的()面。

二、巩固练习

1.

(1)老虎排第()。

(2)松鼠排在()的前面。

(3)猴子排在()的后面,在()的前面。

(4)大象排在()的前面。

(5)()在()的前面,()在()的后面。

2.照样子填()。

(1)5号车排第()。

(2)4号车排第()。

(3)2号车前面有()。

(4)1号车后面有()。

3.♀☆★○●◎◇◆□

(1)一共有()个图形。

(2)从左边数,☆是第()个,◎是第()个,○是第()个。

(3)从右边数,★是第()个,●是第()个,□是第()个。

(4)把左边的6个图形圈起来。

(5)从右边数起,把第4个涂上颜色。

三、拓展练习:

8个同学排成一行往前走,小明排在第6个。老师发令“向后转”后,小明排在第几?

第4课时

课题:位置(练习课)

教学内容:补充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会正确使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辩别一定的空间方位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看图填上“前”、“后”。

2.按要求填一填。

3.看图填上“左”、“右”。

二、巩固练习

1. ○○○○○○☆☆☆☆☆

(1)一共有()个图形。

(2)从左边数起,把第5个图上颜色。

(3)☆有()个,从左边数是第()个到第()个。

2. ○△□◇☆△□○☆

(1)把左边的7个图形圈起来。

(2)从右边数起,把第7个涂上颜色。

(3)从左边数,☆排在第()个和第()个。

3. ○○○○○○

○○○○○○

涂色:从左边数起,第一排涂4个,第二排涂第4个。

三、拓展练习:

1.

杨树从左数是第()棵,从右数是第()棵,这行里一共有()棵树。

2、小朋友排队去公园,小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5个人。小华排在第()个,一共有()个小朋友去公园。

3、一共9个五角星,把中间的一个五角星涂上颜色,中间的五角星是第几个?

4、张华左边有5个同学,右边有3个同学,这一排共有几个人?

四、教后记: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课时

课题:1~5的认识及书写

教学内容:第14~16页

教学要求: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

师:各种动物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感知数的顺序)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5

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

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

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1. 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有那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你

周围的小伙伴。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

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

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

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他

数字吗?为什么?

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

师: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

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六、课堂作业:

练习二的第1、2、4、5题,学生做在书上

七、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课题:比大小

教学内容:第17页的内容

教学要求: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梨桃香蕉)

3 4 3 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 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练习二第3、6题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第7、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四、板书设计:

第3课时

课题:第几

教学内容:第20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具准备:挂图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

吗?

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票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师:问:小朋友,你知道

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

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3.“做一做”的第2题

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4.老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着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引导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5.开火车游戏。

注意观察“火车”的人数及教师和每位学生在队列中的位置。改变“火车”前进的方向,再观察。引导学生明白,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四:作业:练习四,第1、2题

第4课时

课题:分与合(一)

教学内容:第21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2、3、4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

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2、3、4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挂图、数字卡片、4根小棒、4个方块、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1)先拔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

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学习新知:

(一):主动探索:4 的组成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

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

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 4 4

1 3

2 2

3 1

4.读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组成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然后再发言)

(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我们在记得的

时候可以只需要记2个就可以了)

三、练一练:21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体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第5课时

课题:分与合(二)

教学内容:第22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

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

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挂图、数字卡片、5根小棒、5个方块、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数数。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谁能数组大家听?

2.复习比较大小出示数字卡片1-5,谁能给大家提问题?

二、学习新知:

1.创设游戏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

a.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想不想做?准备5根小

棒,看谁动作又轻又快。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导。)

b.交流展示。

指名分法不同的学生到前面来展示。

①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又有点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个好办法:怎

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又一个也不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

②(教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有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教

大家。

c.全班学生再自己边说边按顺序分一分(板书分合式)。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d.小结。通过分小棒我们得到了5的组成。

2.读一读

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

大家读,好不好?

(1)小老师带读(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4)同桌对口令(5)试着背一背

3.猜一猜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可直接打印)

第二课时11~20各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准备:小棒若干根、数位筒、计数器,投影仪(片),学生准备自制数位筒、小棒和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拍手数数。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 (1)一根一根数下去。 (2)先把10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 3.下面每堆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 4.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 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写法。 二、讲授新课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往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 边数:“1根、2根……9根,再放1根是几根?” 教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 表示这10根。教师:在右边筒里再放4根小棒,谁能告诉 老师现在表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4个一。) “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 “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14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出示计数器。 教师:这是计数器,请同学们观察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起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在写数时,有1个十就在十位写1;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例3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先摆小棒再写数。 讨论:“20”个位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 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单位也没有。) 三、巩固练习

2018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任教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改革确定的三个维度的具体教学目标,但从整体上看,“三维”教学目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还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关注了前两个方面就弱化了另一方面,而关注了后两个方面又弱化了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呢? 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是教师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气氛可以感受。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趣化、多样化、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思维的提升,实现体验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统一。 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时,为了让学生理解2+3和3+2是相等的,我创设了多种情境,我曾经让两个小朋友站在不同位置分别观察出2+3和3+2;也曾经让学生动手操作,前后两人面对面摆一组小棒,按教师指令分两堆,由于两人观察方法不同,也分别得出3+2和2+3;最后我还设计成操作游戏:“掷积木”,同桌两人中的一个用两块正方形积木,六个面上分别都写上1、2、3、4、5、0这六个数,由一人掷一次,告诉同桌,两块积木最上面的两个面上的数合起来是5,这时让对对方猜一猜,这两个面上的数分别是多

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通过分析、猜测得出1和4、4和1、2和3、3和2。这三种游戏逐层递进,创设了源于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清晰地思考的能力,有效交流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的积极有效的参与为主线,体现了师生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方面的交流和互动,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主体成长过程中生机勃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基本行为和认识取向,三维目标系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方式是“组合变量”,直接影响着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当今的课堂教学应当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采取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知识、文化得到积累。 我曾经看到一个“循环小数的认识”教学片段,课伊始,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出示的两个算式:①64.1÷9.99;②1÷3。算着算着,安静的教室渐渐“乱”了起来。有的学生一边计算一边嘟囔,有的与自己的同桌议论起来,有的干脆停下来对着题目出神。教师微微一笑,示意大家都停下来观察、分析题目里出现的状况。等学生基本弄清了商(循环小数)的特征,教师问大家:“既然循环小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用数学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用数学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7页及练习七第13、14题。 设计意图: 本节的用数学是让学生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计算出结果,侧重通过计算得出,而不是去数未知数的数量,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文应用题。所以,本节课力图基于传统教学手段,体现尊崇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情境和时空,着力指导学生运用所获知识,看图解决问题,找出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用加法解决,而求剩下几个向日葵?用减法解决,让学生初步知道求整体,用加法计算,求部分,用减法计算。以一同去郊游为主线,创造性地拆分情景图,努力做到情景图动态化,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够,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引领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欢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创设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时空,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3.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欢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良学习习惯。 5.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心爱我们的大自然,心爱我们的生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康健发展。 教学关键: 知道图上大括号和?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画面内容表达的意思,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活动式的情景图、小黑板、《一同去郊游》乐曲、录音机、图卡、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题 1、谈话: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对了,秋天的天是那么高,那么蓝。学校组织大家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想)但有个条件,就是必须闯过两个数学大关,你们敢闯关吗?(敢)那就来吧! 2、闯关。 第一关:快速抢答。(卡片出示) 3+4= 1+6= 7-3= 4+2= 1+5= 7-5= 5+2= 6-2= 6-3= 7-1= 第二关:方框再现。(小黑板出示) 3、师:好,大家都闯过了关,我们现在就出发吧!请闭上你的小眼睛,拍起你的小手掌,摇起你的小脑袋,不一会儿,我们就会到达目的地的,走吧! 4、播放《一同去郊游》的歌曲并出示挂图美丽的郊外秋天景色。 5、师:睁开眼睛,多美的乡村风光,你们看到了什么?(生答略) 6、揭示课题。 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到草地上玩儿,不过要请大家用数学帮助老师解决实际问题,你们能做到吗?(能)(出示课题:用数学)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 全册教案最新

人教版 一年级册数学上册教学 计划和全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2)班有42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从“游戏”到“学习”的转变,使他们对“学习”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别是在新鲜感过后,同时也对学习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这些孩子大部分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习惯。大部分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习惯比较随意,有的上课把脚放在凳子上的。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这一学期以在课堂上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

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知识结构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总复习。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重、难点: 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五、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61课时 1、准备课数一数比一比……………………约3课时 2、位置………………………………约3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三维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三维目标小学数学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三维目标是指《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确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仍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放在突出地位,后面两个目标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特征(可称之为“过程性目标”)三维目标的确立为基础教育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科学的目标定位小学数学教学要实施“三维目标,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发展,培养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又有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归根到底,学习是学生内部的活动,谁也不能替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一、在教学设计中整合三维目标,真正体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教学的基石,同时,它又是裁体学生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必须依托教学活动

的过程来实现,没有过《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三个目标中把知识与技能放在了教学目标的第一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由以“知识为本”转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特征,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正视的课题三维目标的确立为基础教育顺应时代发展作出了科学的目标定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从而适应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使数学教学目标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将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而决定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浅谈几点看法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理解课程目标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根据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将三维目标进行了分解和重组,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这就是说,一方面,知识技能目标是实现发展性目标的基础和依托;另一方面,过程性目标是实现知识技能目标的中介数学教学过程要把这四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整体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我们应该牢固树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意识,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并在教学活动中努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

小学教师备课簿 数学(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二、揭示新课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4.数一数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知道,学校。) 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预设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预设2:这里有一座大楼。)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数一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 2 ?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 1 ?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 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生3:这里有一面国旗。 生4:这里有小朋友在踢球,有小朋友在跳绳 [此处,先给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然后按要求去观察,去数数。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数数活动之中。] 先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随意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然后指定内容请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老师要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及时表扬。 2.数图中的数量。教师说明:我们在数图中这些人或者物体的个数时,先数比较少的,再数比较多的,也就是说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通过画面美丽的校园,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注意培养学生

【教师资格证】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二课时:6和7的组成及其加减法 教学内容:第45-46页做一做练习七,第4-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副图写出两到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计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6、7的组成及加减法 一、6和7的组成: (1)拿出6个门个类似学具,让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分一分,另一个人写一写,写出6的组成,然后集体汇报。 (2)教师提供1至7的物体图片,让学生将合起来是6的图片用线连一连,如1和5合起来是6。然后再小结6的组成。 (3)教师提供点子图,有的有1点,有的有3点,让学生继续画点子,要合起来是6。然后再小结6的组成。 注意:在小结6和7的组成,要简洁有序。 练习巩固: (1)师生对口令。 (2)同桌互相拍手,记组成。 (3)在方块里填数 (4)填表: 小明参加套圈比赛,每人6个圈,套上的如下表,请学生说说没套上的。 套上的圆圈数 3 5 1 2 4 没套上的圆圈数 二、6和7的加减法 (1)复习 6和7的组成 (2)请学生拿出总数是6(7类似)的红花、黄花 以小组为单位,看图相互说说得数是6的加法。集体汇报 (3)根据6的组成直接说得数是6的算式。 (4)从数字卡片中找数字,编编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 注意:学生的汇报,教师要引导他们有序地说,同样教师的板书也要简洁有序在加法的基础上,再来写减法算式 三、练习巩固提高: 1、(1)看图,说说图意,再写算式。 (2)口算,其中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算理。 (3)游戏:找朋友等 (4)听算式,举得数卡片。 ( 5)同桌相互出题,考考对方 2、写算式:教师范写,学生在本子上练习。 四、实践活动:老师请7个学生上台,请他们去给花圃的花浇水,锄草等,想一想有几种分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数数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2----5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2、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等。 单元课时安排:约1课时。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胡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二、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课件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课件\数一数课件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教学设计

基于互联网搜索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数一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背景 这节课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在这节课里要体现以下几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通过看图、数数、游戏、动手摆实物来激发学习兴趣。 2.在这节课的开头设计了分清方位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逐步分清方位。 3.在练习数数上,除了数课本上的图片还设计了数周围的实物。目的是不仅了解学生是否能抽象的数数。还要了解每个学生能否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4.在学习分类这个环节,不但要求学生能把同类的圈起来。而且还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圈。从而体现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27名,15男12女。平均年龄不到6.5岁。22名来自本校学前班,3名来自校外学前班,降级2名。通过学前班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数数识数能力,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同时通过网络,激发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我相信,只要教师引导得当,达成本内容的教学目标会顺利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和认数情况。 (二)使学生初步了解分类的含义,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三)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学校的教育。 (四)让学生感知网络的便捷和奇妙,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类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观察比较,讲授法。 教学准备:

(一)教具:三幅教学图及1~10数字卡片。 (二)学具:10根小棒。 (三)相关网址。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上数学课。我们在数学课上会学到好多好多知识,比如:认识数字、认识图形、会计算等等。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https://www.360docs.net/doc/857717766.html,/u76/v_NTY0MzIxNDQ.html】 (二)学习新课 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 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https://www.360docs.net/doc/857717766.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 C8%CB%BD%CC%B0%E6%D2%BB%C4%EA%BC%B6%CA%FD%D1%A7%C9%CF%B2%E1%CA%FD%D2% BB%CA%FD%B2%E5%CD%BC&in=11038&cl=2&lm=-1&pn=17&rn=1&di=130906675140&l n=1280&fr=&fm=&fmq=1323868839406_R&ic=0&s=0&se=1&sme=0&tab=&width=&he ight=&face=0&is=&istype=2#pn17&-1&di130906675140&objURLhttp%3A%2F%2Fv https://www.360docs.net/doc/857717766.html,%2Fvrw%2Fsc%2Fsctx%2F790178166099.jpg&fromURLhttp%3A%2F%2 https://www.360docs.net/doc/857717766.html,%2Fxzy%2Fsctx%2F92858.htm&W675&H480】 图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边是什么? 右边是什么?中间是什么? 数一数:图的上面有几架飞机?下面有几辆汽车?图的左边有几个萝卜?右边有几棵白菜?中间有几只灯笼? 小结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不但能认真看图,还能分清上、下、左、右。今后我们看图、看书、做事都用得上这些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做“认识新朋友”的游戏:说一说:你座位四周的同学都是谁?(要说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谁)2.学习数数:(板书课题——数一数) 出示“学校新学年开学”图。 【https://www.360docs.net/doc/857717766.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 C8%CB%BD%CC%B0%E6%D2%BB%C4%EA%BC%B6%CA%FD%D1%A7%C9%CF%B2%E1%CA%FD%D2% BB%CA%FD%B2%E5%CD%BC&in=11038&cl=2&lm=-1&pn=17&rn=1&di=130906675140&l

小学数学全面落实三维目标

小学数学全面落实三维目标 思索汤春燕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织里实验小学沈霞 教案实录如下: 一:比较活动,渗透思想。 师示一平行四边形的图片:认识这图片吗?说说你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 生: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师:如把这一边作为底,高在哪里? 生: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而且互相平行。 生: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成图形。 师:对,它不是轴对成图形,但它是另一种对称图形,以后学下去你们就知道了。师:刚才同学说到高有无数条。老师就以这一边为底,画一条高。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 1、师:汤老师为你提供数据:底30厘米,邻边20厘米,高15厘米。请你用你的方法计算它的面积。 (生试) 交流: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生1 :30×15=450平方厘米(底×高) 生2:15×15=225平方厘米(高×高) 生3:我把它分成了2个三角形,分别求出2个三角形的面积,再加起来就可以了。 生4: 30×20=600平方厘米(底×邻边) 师:还有吗?(无人再举手)终于没了。怎么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出现这么多方法,这么多答案到底哪个是对的?赞成第一种的请举手…… (学生形成两种意见,底×高与底×邻边) 2、辩论说服 师:汤老师不做裁判,你们分成两方,用你的理由说服对方。 (辩论开始……)

师:当真理偏离轨道时,汤老师要站出来了。 观察课件(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变化:底不边,邻边不变,面积随着运动而变化)师:仔细观察,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所以它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师:所以我们可以擦掉了底×邻边,是吧?否定一种并不说明剩下的是正确的,用你的理由说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生:把它剪成另一张同样大小的高,变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师:这种方法在数学中相当的重要——转化。那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在数学中称为“等积变形”(板书)。 3、动手验证。 疑问: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呢? 动手后看屏幕,同桌讨论三个问题1:你为什么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2: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3:长方形与转化前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粘贴大小不同的图形。展示完后回答三个问题。 师:虽这四张不能代表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那你能否推断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 生:能! 师:那什么样的情况下能转化成正方形呢? 4、总结公式:S=ah。 师:我们通过猜想、验证、辩论总算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什么?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这是一块平地,请你计算它的面积。…… 2.这是山西省的地图,要求它的面积,怎么求?(近似于平行四边形)提供数据:底550㎡,高300㎡。…… 3.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是12平方分米,请你算一算,它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据学生回答板书……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材说明: 1、教科书第2至3页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为的是给数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让学生数同意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 2、教科书第4至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事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学生了解一下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些数。 3、本单元只是让教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 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出示图之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的任务,分散他们的兴趣,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再带着任务去观察。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3、应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如果有的学生有困难,可以给适当的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 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内容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2015年 8 月 14 日星期三第 2 课时课题比多少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资源 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片。 铅笔.橡皮.梨片.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 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 二、探究过程一、听故事,提问题 教师放录音: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三只小 猪分别盖的草房子、木房子、和砖房子) (一)教学“同样多” 请学生听后回答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 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 没有多余的小兔? 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 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 (板书:和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 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 (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 得同样多。 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 片同样多。 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 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 边摆边说。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二、! 三、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第2——3页的图画 )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册(83页)-人教版

第一单元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会学生数数的方法,学会按顺序数数。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二、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四、数身边的事物: 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 五、巩固练习 让小朋友把书翻到2---3页,圈出2个小朋友,1位老师,5朵花,7只鸟……板书设计: 数一数 1、2、3、4、5、6、7、8、9、10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比一比 第一课时:比多少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最新版】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摘要: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设。作为构成教学诸要素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恰当,教学过程中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将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而决定教学质量。在此,本人拟从目前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分析出发,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理解、把握和处理三维目标的有关问题的三个观点。 关键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学思考全面性落实目标 三维目标中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设。作为构成教学诸要素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其中,知识与技能仍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放在了突出地位,后面两个目标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特征(可称之为“过程性目标”)。三维目标的确立为基础教育顺应时代发展作出了科学的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设。作为构成教学诸要素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恰当,教学过程中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将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而决定教学质量。在此,本人拟从目前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分析出发,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理解、把握和处理三维目标的有关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因教师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认识不足;对三维目标间的关系把握失当;教学目标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没有得到落实。 在一些课堂上,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中,教师为了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尽其所能地创设了各种“生动” 的教学情境,安排了大量的游戏、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等活动,并在教学中不时地加入一些贴标签式的“道德情感教育”,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气氛热烈。然而在“热闹”之余,往往看不到教师在知识与技能形成的关键处给学生以必要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在实践活动之后缺乏理性的总结归纳,很多课堂上没有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时间。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成绩检测时,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往往达不到《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基本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回顾本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 一、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怎样才能教好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前、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分析和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增强上课技能——上好课 在上课中,我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我还特别注意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一年级孩子年龄小特别喜欢爱表扬,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越表扬他就会越学越好,在提高兴趣的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认真细致的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在课堂上抓住机会提问他,鼓励他,表扬他,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学的愉快。进步越快。针对各种问题,我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有人说:“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的吸光有积极的意义。”在做数学作业时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