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考边塞诗鉴赏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高考边塞诗鉴赏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高考边塞诗鉴赏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高考边塞诗鉴赏中的应用

诗歌赏析是高中语文课堂和考试的重点、难点,我们必须努力引进各种教学理念、技巧,提升课堂效率,切实利用课堂平台引导学生方便、快捷、高效地掌握诗歌赏析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已经被引入各个领域, 它能有效展示放射性思维,在某一方面把有所关联的元素联系起来,它能将图片和文字相结合,易让主题中的关键词分层呈现,把每个主题间的从属关系用层级图直观展示。思维导图在诗歌鉴赏中也有着卓有成效的现实意义,笔者试图将思维导图引入高考边塞诗的鉴赏当中,使考生对边塞诗的认识清晰明了,又能准确把握边塞诗与其它诗歌题材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边塞诗的渊源

以边塞题材为内容的边塞诗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汉魏。先秦,“王国甚多,八百诸侯”不存在秦汉统一政权那样的边塞问题,因此《诗经》中的诸多反映征战戍边的诗歌,如《采薇》、《无衣》、《君子于役》严格上讲并不算边塞诗,秦汉统一以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形成,于是沿长城一线,就形成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所谓的边塞问题。边塞诗发展至唐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盛唐边塞诗最能体现大唐气象,在唐代形成了以边塞为题材写作诗歌的诗人群体,产生了边塞诗派,其中主要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等。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高岑诗派。其后,历朝历代边塞诗吟咏不断。

二、边塞诗的意象群

“意象”是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诗歌鉴赏中以意逆志的钥匙。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胡应鳞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朱光潜先生曾说过:“一首古诗,对于虽识字而不能领略情感和形象的人,永远只是空洞的符号。”因此,要想真正读懂古诗词,领略其丰厚的内涵,就读懂诗歌中意象丰富而又相对稳定的意蕴。新课标

评价学生对诗歌的鉴赏水平,也是根据对作品形象性和情感性的体验、感悟来考察的,而形象和情感的综合体就是意象。

边塞诗人在创作中将文化、心理、情感诸因素积淀到“意象”当中,形成了边塞诗独特的意象群。边塞诗的意象大致可分为一下几类:

(一)常见的自然景物意象

常见的自然景物意象:秋月、枯草、飞雪、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等。边塞诗多紧紧地抓住绝域荒原苦寒的气候环境,来表现将士们不畏艰苦的战斗豪情,或是流露出征戍生活的不易,从而触动征人的思乡之情。如王昌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

(二)常见的战事意象

在频繁的边塞征战中,号角、刁斗、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与战事有关的物品常常出现在边塞诗中,如“角声满天秋色里”、“寒声一夜传刁斗”、“烽火照西京”、“红旗半卷出辕门”。熟知了这些战事意象,读到这些边塞诗句,我们就仿佛亲临了边塞,目睹了激烈的战争场面。

(三)常见的地名

边塞诗有着很强的地域特征,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青海、走马川、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陇头、凉州,这些地方常被战争的阴云笼罩,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其四),2004年高考题选取了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其中就考察了地点意象,金河、玉关、青冢、黑山。

(四)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有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等。“羌笛何须怨杨柳”、“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这些极富地域色彩的乐器,不断唤起戍边将士的离情别绪和思乡之情。

三、边塞诗的思想主题及常用的表达技巧

边塞诗的思想主题是极为丰富的,它常常和送别诗、羁旅行役诗、闺怨诗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谈谈边塞诗的思想主题及表达该主题时常用的表达技巧。

(一)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地风土人情

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地风土人情,诗人们常常调动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采用远及近、由近及远、动静结合等手法来感知边塞的魅力。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通过视觉,远眺来描绘边地高远辽阔,壮丽雄伟的图景;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亦是通过远眺写出了黄河之水天上来,水天相接,群山孤城的粗犷之美。这些边塞风光新奇壮丽,使人视野开阔,心胸爽朗。同时,边塞诗常常涉及羌笛、琵琶、胡笳这些极具民族特色的乐器,如“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岑参)则是通过听觉来描写边地少受民族青年人一同演奏歌唱的热闹场面,让人们感受到了边塞战争之外人民和睦安乐的情景。

(二)颂战,建功立业;反战,批评边将无能和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边塞诗当中用典是极为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如“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李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白)这些诗句中的“凌烟阁”、“斩楼兰”都运用了典故,而且格调高昂,气势雄放,从各个方面表达颂战,建功立业的豪情。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王昌龄)“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燕歌行》高适)这些诗句中的“龙城飞将”、“李将军”则是通过典故表达了对边塞没有良将的深深感慨,也有对当时边将所用非人的不满。

(三)征人的思乡念亲和思妇的闺怨情深

边塞诗中有大量描写征人思乡念家的作品,而这一主题常常涉及想象、虚写、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思维导图可编辑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思维导图
观点态度(思想情感)题
语言题
形象题
诗歌鉴赏
1
表达技巧题

先写景后抒情 先记事后抒怀
先扬后抑 卒章显志 开门见山 以景结情 伏笔铺垫 以小见大 曲笔入题
比喻 拟人 借代 夸张 双关 反复 反问 顶真 反语 通感 排比
叠字(词)
对偶 设问 互文
结构技巧 修辞手法
表达技巧
2
抒情
描写
记叙
表达方式
议论
说明
象征
想象
联想
表现手法
曲笔
衬托
烘托
渲染
对比
比兴
用典

抒情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景情关系
间接抒情
物情关系 事情关系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触景生情 情景交融 乐景写哀情 以景结情
3

描写
正面描写 人物 描写
侧面描写
景物
正面描写
描写
侧面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人(次要人物) 物 景 事
描写角度
描写方法
感官 观察 写景 工笔白描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4

记叙角度(人称)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详写
记叙详略
略写
记叙 顺叙
倒叙
记叙方法(顺序)
插叙
补叙
平叙
记叙要素
5

诗歌鉴赏思维导图

砀山二中高三语文专项训练(二十六)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的“蓑笠翁”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诗人刻画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答: 2.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简析上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答: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注)崇光:美艳的光彩。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 4.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步,受封郑国公。箨: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试分析本诗描写了竹子怎样的形象?诗人借竹告诉了我们什么? 答: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 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

而中央低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变述。 答: 7.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答: 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有人说诗里的“凉”字是诗的诗眼,试作赏析。 答: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干行·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答中:

诗歌鉴赏思维导图.

砀山二中高三语文专项训练 (二十六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的“蓑笠翁”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诗人刻画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 答: 2. 阅读下面的宋词 ,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 尘暗旧貂裘。胡未灭 , 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州,水边 ,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简析上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答: 3. 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注崇光:美艳的光彩。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 4. 阅读下面的诗 ,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 ,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 , 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 , 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步,受封郑国公。箨 :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试分析本诗描写了竹子怎样的形象? 诗人借竹告诉了我们什么 ? 答: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后面的问题。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 ,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 , 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 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 :地势周围高

而中央低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答: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后面的题目。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变述。 答: 7. 阅读下面的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 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 , 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 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葛溪驿

文言文知识思维导图

一、文言文知识导图

二、2015-2017年高考真题再现为国而死——孙傅(2015)

考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 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担任)礼部员外郎。时蔡翛 [xiāo] (替,给省略“之”,对他,向他陈述劝告代词,他jí急切,立即)有 变更)指示代词,这样,那样)必败。翛 [xiāo]采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 入朝进贡)所字结构,经过的地方)征调民夫整治)舟, 扰乱,使地方不安宁大量耗费),傅言:索求)相当于而,表结果妨害 (农业生产)却对于古今异义词,中原地区,这里指中华好处),宰相 认为论断,观点等同,相同上奏章贬官,省略“之”)蕲 [qí] 州安置。认为)言论虽然偶尔和,跟)本意)通“无”, 没有其它)按照)评价,评定)责备)过分) 矣,被罢职离开)。靖 征召)晋升)奏章请求恢复)法令制度),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问之,傅曰:使动用法,使……受惠,让……受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认为)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 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抵挡)矢石。鼓噪)而前,兵败退, 掉到)这一天)于是)到… …去任命兼任兼,加倍;二十天)不返,傅屡 送信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下行文种名称之一tòng,大哭) 只称帝)中国(省略“于”,在中原地区如果拥立称帝) 为动用法,为……死放行)。 藏到)之(省略“于”,到另外寻找)状(样子像)宦者二人杀之,并斩 首级dài,古同“诒yí”,欺骗;欺诈)金人曰:“宦者欲 私下,暗中京城人于是率领 作乱的人,造反的人停止),(太子用继续抵抗经 过,过了宾语前置, 索要我),吾当与(他出发)长官,敌帅名作状,当面希望) 或许能够对事情有益)于是跟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 子,为什么,何必参与)?”傅曰:“我宋之大臣, 且太子傅也(判断句),誓死追 随)。”这天)夕,省略“于”,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 在追赠赠谥号)曰忠定。 志气英远——来护儿(2015) “懂事”幼年丧父称作“孤”。这里指父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思维导图及讲解)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观句式、辨用法

观句式——特殊句式要留意 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的重要区别,对特殊句式的考查往往放在翻译中进行。特殊句式往往都有特殊的词语标志,只要抓住这些标志便可判断出来。而无标志的判断句和被动句,尚需借助语意、语境作出判断。特殊句式都有特殊的翻译要求,译时要把这些要求体现出来,如判断句要加“是”或“不是”,被动句要加“被”或“受”,倒装句式要回归到现代汉语语序中。 [边练边悟]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特殊句式的落实。 张昉,字显卿,东平汶上人。金亡,还乡里。严实行台东平,辟为掾。乡人有执左道惑众谋不轨者,事觉逮捕,诖误甚众,诸僚佐莫敢言。昉独别白出数百人,实才之,进幕职。 (节选自《元史·张昉传》,有删改) 译文: 答案:有用歪门邪道蛊惑人心图谋不轨的乡里人,事情败露后被捕,牵连的人很多,各位幕僚没有人敢说话。(采分点:“乡人有执左道惑

众谋不轨者”定语后置,“事觉逮捕”被动句,“诖误”,大意对)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特殊句式的落实。 宗越,南阳叶人也。家贫无以市马,常刀楯①步出,单身挺战,众莫能当。每一捷,郡将辄赏钱五千,因此得市马。臧质、鲁爽反,越率军据历阳。越以步骑五百于城西十余里拒战,大破斩胡兴、蜀等。爽平,又率所领进梁山拒质,质败走,越战功居多。又逼略南郡王义宣子女,坐免官系尚方②。寻被宥,复本官,追论前功,封筑阳县子,食邑四百户。 (节选自《宋书·宗越传》,有删改) 注:①楯:盾牌。②尚方:服苦役的监所。 (1)家贫无以市马,常刀楯步出,单身挺战,众莫能当。 译文: (2)又逼略南郡王义宣子女,坐免官系尚方。 译文:

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模板

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关注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为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课堂的双主体,即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本文致力于用思维导图这一全新的图形技术,开发学生的大脑,并重点研究思维导图在学生文言文阅读中的运用。增加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让枯燥难懂的文言文阅读文章成为鲜活的、可被快速记忆并理解的内容。 关键词:思维导图文言文快速阅读超级记忆 1 思维导图如是说 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mind map)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过程也就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 由东尼?博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是一种图形技术,可以打开人们的大脑。“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 思维导图的构建原理 它遵循了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因为思维导图更接近大脑的工作方式。就像树干和树枝一样,从脑细胞中央向四周发散。其实脑细胞的潜力是巨大的。“当一个给定的信息,或思想,或重新激活的记忆在脑细胞之间传递时,就建立起了一个生化电磁通道。这些神经细胞通道就叫作’记忆轨迹’。”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帮助学生主动搭建这种完全个性化的轨迹。 思维导图的实质与特点 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左右大脑同时运作,将思维痕迹在纸上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极大地提高智力技能和智慧水准。思维导图最大的特点是图文并用,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主题位于导图中心,可称为“中心主题”。②从中心主题延伸出由粗到细的线条,第一阶段的线条则称为“主干”。③从主干分支出去的细线条称为“支干”。 ④线条周边和支点画有简易的关键图形或写有关键词,并带有色彩。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让学生自己绘出所学相关文本的思维导图。 2 学生出现的文言文阅读障碍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思维导图

文言知识 字 通假字 同音通假 例:蚤-早 加部首通假 例:从-纵 换部首通假 例:振-震 词 实词一词多义 例:兵(有兵器、士兵、军队、战争等义) 虚词一词多义 例:而(表并列、顺承、递进、修饰、因果、假设) 古今异义 词义扩大 例:河(由特指黄河到泛指河流) 词义缩小 例:亲戚(由内亲外戚到只指外戚) 词义转移 例:走(由跑、逃跑到指慢行) 词类活用 活用作名词 动作名 例:王无罪岁 形作名 例:小学而大遗 活用作动词 名作动 例:左右欲刃相如 形作动 例:谨庠序之教 使动 例:以愚黔首 意动 例:吾从而师之 名作状 表时间、方位、方式、态度、比喻等,如“卒廷见相如”(廷)、“间至赵矣”(间)、“赢粮而景从”(景) 句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标志:“者……也”“此则/诚……也”“是……也”等 省略句 省略主语、宾语、介词“于”(地点名词前面常常省略“于”,如“大王见臣列观”) 被动句 常见标志:为、为所、见、于等,如“见犯乃死”“不拘于 时”“而君幸于赵王”。无标志的如“举孝廉不行” 状语后置 常见标志:以、于、乎与名词词组构成状语后置,如“其闻 道也固先乎吾” 定语后置 公式有:名词+之+形容词(筋骨之强), 名词+动词性词组+者(求人可使报秦者) 宾语前置 否定句 否定词+代词+动词 如“未之有也” 疑问句 疑问代词+介词/代词(安在,谁为) 如“子卿尚复谁为乎” 以“之”为标志 如“句读之不知” “鸡豚狗彘之畜” 固定句式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与……,与……比谁更……)、“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独畏廉将军哉”(独……哉,难道……吗)

诗歌鉴赏思维导图

羁旅诗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野菊、梅花……)形象? 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人物形象)? 题型 手法 形象 情感 大方向 描写 手法 抒情 手法 小方向 1、这首诗(某句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2、简要赏析这首诗(某句诗) 1、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海棠、红梅、月色、雪景……)的? 2、分析这首诗描写景物的特点? 3、同样写海棠,这两首诗在描写海棠上有何不同? 4、请从动和景(虚和实)的角度赏析诗歌。 1、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2、这首诗在表达情感上有何特色? 3、同样是思乡怀人,这两首诗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 4、请从情和景的关系分析这首诗 点出手法+分析手法+手法效果+(诗人情感) 意象 物象 人象 1、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诗眼 概括画面内容+结合诗句分析 +概括意境特点+(诗人情感) 概括形象特点+结合诗句分析 +诗人情感 语言 1、请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这首诗。 2、一般认为顾炎武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 炼字 炼句 风格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是哪个字(一句)?为什么 2、某字(某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 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释义+翻译+点出手法+分析手法+手法效果 判断风格+结合诗句分析 找出诗眼(一般是形容词或动词)+炼字答题模式 提问方式 答题模式 题材 诗歌鉴赏思维导图 咏物诗 边塞诗 田园诗 送别诗 怀古诗 闺怨诗 标志 梅、兰、竹、 菊、莲、柳、松、柏、蝉、鹰、雁…… 情感 ①不愿媚俗、同流合污,坚守节操,保持清白 ②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③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愤慨 金陵、台城、石头城、乌衣巷、赤壁、乌江、…… ①对朝代兴亡,物是人非的感慨 ②借古讽今,批判统治者荒淫无度、劳民伤财 ③追念古人,自伤身世,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愤慨 ①孤独、寂寞之情 ②思乡怀人 ③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愤慨 月、霜、驿站、江、船、孤雁、沙鸥、蟋蟀、飘蓬、节日 ①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②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③环境的恶劣,思家之情 金鼓、旌旗、 烽火、胡、羌、楼兰、大漠、烽烟、黄沙、孤城、雪山 ①依依不舍深情厚意 ②情真意切的劝勉、安慰 ③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金鼓、旌旗、烽火、胡、羌、楼兰、大漠、烽烟、黄沙 ①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②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③厌弃官场,不与时同流合污 斜阳、炊烟、 草屋、、 白云、绿树、 山川、松、竹 ①对远方恋人或丈夫的思念 镜、窗台、屏风、红豆、闺中物品、亭 意象 意境 1、描写那些景物;找出诗歌中的意象。 2、分析某个意象的作用或内涵。 罗列意象(名词) 意象作用或内涵+诗人情感

小说阅读复习思维导图

小说阅读复习思维提纲 第一节小说情节3大考点 考点一梳理、概括情节 考点二分析情节作用2题型 题型一如何解答小说中不同阶段(包括句段)情节的作用 题型二如何分析小说中典型细节或反复出现情节的作用考点三赏析情节与构思 一赏析小说情节的叙述手法 二怎样赏析小说情节的安排技巧 第二节形象考查2大考点 考点一鉴赏人物形象2题型 题型一人物形象的整体概括与分析 题型二人物形象的局部概括与分析 考点二分析形象作用3题型 题型一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8注意3考虑) 题型二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4作用) 题型三分析物象的作用(5方面) 第三节环境描写2大考点 考点一概括环境特点一概括社会环境特点的途径 二概括分析自然环境应注意的问题 考点二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一从哪些方面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3、社会环境作用分析角度(人物方面主体 方面) 二具体场景描写有哪些方面的功能 第四节艺术手法——技巧运用与语言艺术 考点一赏析表达方式2题型 题型一赏析小说的描写手法(3步骤2注意) 题型二赏析小说的细节描写 考点二赏析表现手法(3注意) 考点三品味语言艺术2角度 角度一赏析人物个性化的语言(3角度) 角度二赏析作者语言风格 第五节探究题的5大考点 考点一意蕴启示类 考点二形象解读类(人物形象解读5角度) 考点三情节构思类(情节类探究2步骤) 考点四艺术特色类(艺术特色探究解题3步骤) 考点五标题效果类(4角度4注意)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1、《锄》李锐(2016年全国1卷) 2、《战争》迈尔尼(2016年全国2卷) 3、《玻璃》贾平凹(2016年全国3卷) 4、《马兰花》李德霞(2015年全国1卷) 5、《塾师老汪》(2015年全国2卷) 6、《古渡头》叶紫(2014年大纲全国卷) 7、《鞋》刘庆邦(2014年全国2) 8、《听雨》叶延滨(2014年大纲全国) 9、《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阿根廷]莱巴尔莱塔(2013年全国1卷) 10、《峡谷》阿城(2013年全国2卷)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思维导图(全景式概览)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思维导图(全景式概 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 文言知识 字通假字 同音通假例:蚤-早加部首通假例:从-纵换部首通假 例:振-震 词 实词一词多义例:兵(有兵器、士兵、军队、战争等义)虚词一词多义 例:而(表并列、顺承、递进、修饰、因果、假设) 古今异义 词义扩大 例:河(由特指黄河到泛指河流)词义缩小例:亲戚(由内亲外戚到只指外戚)词义转移 例:走(由跑、逃跑到指慢行) 词类活用 活用作名词 动作名 例:王无罪岁 形作名 例:小学而大遗活用作动词 名作动例:左右欲刃相如形作动 例:谨庠序之教使动例:以愚黔首意动 例:吾从而师之名作状表时间、方位、方式、态度、比喻等,如“卒廷见相如”(廷)、“间至赵矣”(间)、“赢粮而景从”(景)句 特殊句式 判断句标志:“者……也”“此则/诚……也”“是……也”等省略句省略主语、宾语、介词“于”(地点名词前面常常省略“于”,如“大王见臣列观”) 被动句 常见标志:为、为所、见、于等,如“见犯乃死”“不拘于时”“而君幸于赵王”。无标志的如“举孝廉不行”状语后置常见标志:以、于、乎与名词词组构成状语后置,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定语后置 公式有:名词+之+形容词(筋骨之强), 名词+动词性词组+者(求人可使报秦者)宾语前置否定句 否定词+代词+动词如“未之有也” 疑问句疑问代词+介词/代词(安在,谁为)如“子卿尚复谁为乎”以“之”为标志 如“句读之不知”“鸡豚狗彘之畜” 固定句式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与……,与……比谁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独畏廉将军哉”(独……哉,难道……吗)

语文议论文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凤花 一、课题的提出 (一)理论依据 思维导图将思维可视化,从而清晰再现学习者的思维过程,便于梳理、审视、修改、补充、完善。这一特点正符合高中生作文学习从起步到升级的渐进过程。 思维导图的发散思维,深度思维的理念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学习坐标。 (二)实践依据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分值为60分。作文又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无论是在考试还是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在其他学科的更好更有效地学习中,甚至在生活中,作文在学生分析、理解、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课题的界定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将思维导图所倡导的发散思维方向,延展思维深度,可视思维目标等方法应用到实际的高中语文作文训练的实践中,通过形式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效果挖掘学生需求,有效地指导并促进作文教学,实现增加阅读量、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深入挖掘材料内涵,比较分析寻找核心立意,逻辑清晰、严密,合理谋篇布局的行文目标。 三、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对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的实验研究,基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作文难”的实际问题,牵动的是整个语文学科从字词基础到阅读理解,从记忆储备到实际应用,从知识积累到应用表达的整个教学全过程,带动的是实验教师对作文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发现,辐射到的将是学生课堂学习,课外文化生活,甚至到关涉到终身发展的思维品质的建构和表达交流,协调沟通能力的培养。 作文训练的核心是思维训练,为了帮助学生积极地思考,使他们的思维更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妨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打开想象的空间。近日,邦德华纳教育推出思维导图初中生作文培训,首次将思维导图模式引入我市的作文教学。 据邦德华纳教育有关负责人介绍,思维导图初中生作文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和“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会规划课题”成果。由于学生之间学习能力和个性的差异,传统作文教学往往导致优秀的学生吃不饱、差生消化不良,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采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模式,将有效解决“作文难,作文教学更难”以及随意性、盲目性等中学作文教学的痼疾。 思维导图作文具备六大功效 邦德华纳教育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初中生作文思维导图有六大功效:激发初中生的作文潜能,开启初中生的作文智商;给初中生带来简单作文思维的快乐;交给初中生实用、倍速的学习方法;培养初中生作文思维能力和思维扩展能力;培养初中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增强初中生学习作文的自信心。 在课堂上,这种思维导图教学也给学生们带来很多乐趣。如在面对命题作文“假如我??”,一个调皮的学生在拟题时故意恶作剧地说了这样一个题目“假如我消失了”,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这样的题目是不是就没得写呢?老师通过引导同学们画出思维导图,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能从中发现自己的思维潜力竟这样大,写好作文的信心也会倍增。邦德华纳教育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思维导图,记忆1幅思维导图等于背诵10篇范文,灵活运用思维导图等于增进10倍学习能力,记忆+运用思维导图等于优秀作文100%。 思维导图作文培训设定不同培训层次 据了解,目前邦德华纳教育已经针对初中生各个阶段设定了不同的层次,思维导图初中

思维导图在高考边塞诗鉴赏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高考边塞诗鉴赏中的应用 诗歌赏析是高中语文课堂和考试的重点、难点,我们必须努力引进各种教学理念、技巧,提升课堂效率,切实利用课堂平台引导学生方便、快捷、高效地掌握诗歌赏析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已经被引入各个领域, 它能有效展示放射性思维,在某一方面把有所关联的元素联系起来,它能将图片和文字相结合,易让主题中的关键词分层呈现,把每个主题间的从属关系用层级图直观展示。思维导图在诗歌鉴赏中也有着卓有成效的现实意义,笔者试图将思维导图引入高考边塞诗的鉴赏当中,使考生对边塞诗的认识清晰明了,又能准确把握边塞诗与其它诗歌题材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边塞诗的渊源 以边塞题材为内容的边塞诗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汉魏。先秦,“王国甚多,八百诸侯”不存在秦汉统一政权那样的边塞问题,因此《诗经》中的诸多反映征战戍边的诗歌,如《采薇》、《无衣》、《君子于役》严格上讲并不算边塞诗,秦汉统一以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形成,于是沿长城一线,就形成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所谓的边塞问题。边塞诗发展至唐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盛唐边塞诗最能体现大唐气象,在唐代形成了以边塞为题材写作诗歌的诗人群体,产生了边塞诗派,其中主要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等。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高岑诗派。其后,历朝历代边塞诗吟咏不断。 二、边塞诗的意象群 “意象”是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诗歌鉴赏中以意逆志的钥匙。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胡应鳞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朱光潜先生曾说过:“一首古诗,对于虽识字而不能领略情感和形象的人,永远只是空洞的符号。”因此,要想真正读懂古诗词,领略其丰厚的内涵,就读懂诗歌中意象丰富而又相对稳定的意蕴。新课标

诗歌鉴赏思维导图

砀山二中高三语文专项训练(二十六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的“蓑笠翁”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诗人刻画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答: 2.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州,水边,古时隐 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简析上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答: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注崇光:美艳的光彩。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答: 4.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步,受封郑国公。箨: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试分析本诗描写了竹子怎样的形象?诗人借竹告诉了我们什么? 答: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

而中央低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 的气氛?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变述。 答: 7.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葛溪驿

文言文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思维导图式答题技巧

文言文中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思维导图式答题技巧------以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陈涉世家》为例【教学目标】 1、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归纳总结出《陈涉世家》一课中主要人物陈涉的性格特征及其精神品质的呈现角度。 2、类文比较阅读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另外三篇文言文,归纳总结出每一篇文言文是从什么角度出发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的。 3、归纳文言文中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答题要点。 4、当堂完成针对性练习。 【教学重点】 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类文比较阅读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四篇文言文,归纳总结出每一篇文言文是从什么角度出发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的。 【教学难点】 归纳文言文中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答题要点。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 【教具】针对性小练习31份,白板笔、大白纸若干。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文言文阅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关人物性格特征和

精神品质的题目,很多同学在做题时不知该从什么角度出发去解决这些问题,这节课大家一起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2、小组内自主阅读《陈涉世家》,归纳总结主要人物陈涉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的呈现角度,并把相关内容用白板笔写在大白纸上备用。 3、类文比较阅读。分组分析、讨论,比较阅读第六单元其他三篇文言文,并在大白纸上归纳总结出每一篇是通过哪些描写手段来刻画人物的,展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的?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分析、归纳和书写,并确定小组成员角色,教师巡视,注意观察,适时引导。 2).各小组讲解员上讲台展示。 4、归纳答题要点。 1).小组讨论、归纳 2).大白纸书写、讲解员上讲台展示。 5、针对性练习。 6、总结。 我们学到了什么?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思维导图(全景式概览)

字通假字 实词一词多义 虚词一词多义 同音通假例:蚤-早 加部首通假例:从-纵 换部首通假例:振-震 例:兵(有兵器、士兵、军队、战争等义) 例:而(表并列、顺承、递进、修饰、因果、假设) 识知言文 古今异义 词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 活用作名词 活用作动词 名作状 判断句 省略句 被动句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例:河(由特指黄河到泛指河流) 例:亲戚(由内亲外戚到只指外戚) 例:走(由跑、逃跑到指慢行) 动作名例:王无罪岁 形作名例:小学而大遗 名作动例:左右欲刃相如 形作动例:谨庠序之教 使动例:以愚黔首 意动例:吾从而师之 表时间、方位、方式、态度、比喻等,如“卒廷见相如” (廷)、“间至赵矣”(间)、“赢粮而景从”(景) 标志:“者??也”“此则 / 诚??也”“是??也”等 省略主语、宾语、介词“于”(地点名词前面常常省略 “于”,如“大王见臣列观”) 常见标志:为、为所、见、于等,如“见犯乃死”“不拘于 时”“而君幸于赵王”。无标志的如“举孝廉不行” 常见标志:以、于、乎与名词词组构成状语后置,如“其闻 道也固先乎吾” 公式有:名词 +之+形容词(筋骨之强), 名词 +动词性词组 +者(求人可使报秦者) 句 宾语前置 否定句 疑问句 否定词 +代词 +动词 如“未之有也” 疑问代词 +介词 / 代词(安在,谁为) 如“子卿尚复谁为乎” 如“句读之不知” 固定句式 以“之”为标志 “鸡豚狗彘之畜”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与??,与??比谁更??)、“不积跬步,无 以至千里”(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独畏廉将军哉”(独??哉,难道 ??吗)

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关注教 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为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课堂的双主体,即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本文致力于用思维导图这一全新的图形技术,开发学生的大脑,并重点研究思维导图在学生文言文阅读中的运用。增加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让枯燥难懂的文言文阅读文章成为鲜活的、可被快速记忆并理解的内容。 关键词:思维导图文言文快速阅读超级记忆 1 思维导图如是说 1.1 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mind map)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过程也就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1] 由东尼?博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是一种图形技术,可以打开人们的大脑。“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2] 1.2 思维导图的构建原理 它遵循了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因为思维导图更接近大脑的工作方式。就像树干和树枝一样,从脑细胞中央向四周发散。其实脑细胞的潜力是巨大的。“当一个给定的信息,或思想,或重新激活的记忆在脑细胞之间传递时,就建立起了一个生化电磁通道。这些神经细胞通道就叫作’记忆轨迹’。”[1]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帮助学生主动搭建这种完全个性化的轨迹。 1.3 思维导图的实质与特点 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左右大脑同时运作,将思维痕迹在纸上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极大地提高智力技能和智慧水准。思维导图最大的特点是图文并用,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主题位于导图中心,可称为“中心主题”。②从中心主题延伸出由粗到细的线条,第一阶段的线条则称为“主干”。③从主干分支出去的细线条称为“支干”。④线条周边和支点画有简易的关键图形或写有关键词,并带有色彩。[2]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让学生自己绘出所学相关文本的思维导图。 2 学生出现的文言文阅读障碍 思维越活跃,那么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就会越紧密而且大脑的神经通道中的生化电磁阻力就会越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敏捷的另一种表述。在阅读中,尤其是艰涩的文言文阅读中,就需要扫除阅读的每个障碍(这里所说的学生都处于认真听课的情况下)。 2.1 文言生词 由于汉语几千年的演变,有很多语法现象需要我们去关注:例如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识记;通假字的解读;一次多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 由于汉字是象形文字,它和英语这种表音文字不同,它属于表义文字。由于构字方式的多样性,造成语法现象的多样性,那么学生的学习困难可想而知。2.2 古代文人的士大夫儒释道的情怀,不为现代学生所熟悉,产生三观上的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