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植物生理学考试习题与答案

大学植物生理学考试习题与答案
大学植物生理学考试习题与答案

植物生理习题

绪论

1. 解释下列名词

1.1 植物生理学

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1.2 自养性

2. 问答题

2.1 植物生理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

⑴研究植物的物质代谢⑵研究植物的能量转换⑶研究植物的形态建成⑷研究植物的信息传递⑸研究植物的类型变异。

2.2 为什么说植物生理学是合理农业的基础?

植物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和了解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理,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一切利用植物生产的事业中。

由此可见,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农业生产和林业生产的中心过程,它为畜牧业和水产业提供了有机物质基础;水土保持和环境净化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植物合成的生物碱、橡胶、鞣质等又是工业原料或药物的有效成分。我们认识了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和本质,就可以合理地利用光、气、水、土资源,发展农(林)业生产,保护和改造自然环境,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解释下列名词

1.1 凝胶与溶胶

1.2 生物膜

细胞中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膜状组分,及细胞内所有膜的总称,包括质膜、核膜、各种细胞器被膜及其他内膜。

1.3 细胞全能性

每一个活细胞都具有产生一个完整个体的全套基因,在合适条件下细胞据哟发育成新的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1.4 质体

1.5 真核细胞

具有典型的细胞核,核质外有核膜包裹,细胞质中有复杂的内膜系统和细胞器。

1.6 原核细胞

无典型细胞核的细胞,其核质外面缺少核膜,细胞质中没有复杂的内膜系统和细胞器。

1.7 初生细胞壁

1.8 内膜系统

在结构、功能上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和细胞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与液泡膜构成的膜网络体系。

1.9 细胞区域化

1.10 原生质体

1.11 细胞骨架

由3种蛋白质纤维(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相互连接组成的支架网络。

1.12 细胞周期

2. 问答题

2.1 典型的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最主要差异是什么?

高等植物细胞都是真核细胞,二者结构和功能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植物细胞具有一些特有的细胞结构与细胞器,如细胞壁、液泡与叶绿体及其它质体,叶绿体使植物能进行光和作用,这是动物细胞无能为力的。动物细胞也具有一些特有的细胞结构,如中心粒。

2.2 影响凝胶与溶胶互变因素有那些 ?

2.3 生物膜有哪些主要的生理功能?

①分室作用:把细胞内部的空间分隔开来,使细胞内部区域化,发生不同的生理生化反应。

②物质运输:膜上有传递蛋白,可调控物质出入细胞。

③信息传递与转换的作用:膜上嵌入膜受体蛋白,有调控外界刺激信号的作用。

④能量转换:膜上可进行光能的吸收、电子传递、光和磷酸化等。

⑤细胞识别:有可感应和鉴别异物的能力。

⑥物质合成:粗糙型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2.4 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是什么?

2.5 为什么细胞具有全能性?

2.6 原生质胶体有什么特点?

2.7 细胞内部的区域化对其生命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及氮素营养

1. 名词解释

1.1 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是指除碳、氢、氧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1.2 灰分元素

1.3 必需元素

指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是19种,包括10种大量元素和9种微量元素。

1.4 大量元素

亦称常量元素,是植物体需要量最多的一些元素,如碳、氧、氢、氮、磷、钾、硫、钙、镁、硅等。

1.5 微量元素

是植物体需要量较少的一些元素如铁、锰、铜、锌、硼、钼、镍、氯、钠等,这些元素只占植物体干重的万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1.6 有益元素

指对植物生长表现有利作用,并能部分代替某一必需元素的作用,减缓其缺乏症的元素。如钠、钴、硒、镓、硅等。

1.7 水培法

也称溶液培养法、无土栽培法,是在含有植物所需的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并具有适宜PH的溶液中培养植物的方法。

1.8 砂培法

也称砂基培养法。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等惰性物质的支持中,加入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

1.9 离子的被动吸收

1.10 离子的主动吸收

又称主动运输,是指细胞利用呼吸释放的能量作功而逆着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离子的过程。

1.11 单盐毒害

植物被培养在某种单一的盐溶液中,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这种现象叫单盐毒害。

1.12 离子拮抗

1.13 平衡溶液

在含有适当比例的多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毒害作用被消除,植物可以正常生长发育,这种溶液称为平衡溶液。

1.14 生理酸性盐

对于(NH

4)

2

SO

4

一类盐,植物吸收NH

4

+较SO

4

-多而快,这种选择吸收导致溶

液变酸,故称这种盐类为生理酸性盐。

1.15 生理碱性盐

1.16 生理中性盐

对于NH

4NO

3

一类的盐,植物吸收其阴离子NO

3

-与阳离子NH

4

+的量很相近,不

改变周围介质的pH值,因而,称之为生理中性盐。

1.17 根外营养

植物除了根部吸收矿质元素外,地上部分主要是叶面部分吸收矿质营养的过程叫根外营养。

1.18 养分临界期

作物对养分的缺乏最敏感、最易受伤害的时期叫养分临界期。

1.19 气栽法

将植物根系置于营养液雾气中培养植物的方法。

1.20 重复利用

1.21 生物固氮:

某些微生物把空气中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2 符号及意义

PC NR NiP AFS

3. 问答题

2.1 植物体内灰分含量与植物种类、器官及环境条件关系如何?

2.2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是根据什么标准来确定的?

(1)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

(2)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

(3)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间接的。

2.3 简述植物必需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

(1)是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部分。

(2)是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参与酶的活动。

(3)起电化学作用,即离子浓度的平衡、胶体的稳定和电荷中和等,有些大量元素不同时具备上述二三个作用,大多数微量元素只具有酶促功能。

2.5 简述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①植物根系吸收盐分与吸收水分之间是不成比例。植物对盐分和水分两者的吸收是相对的,即相关,又有相对独立。

②植物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离子时,还具有选择性,即根部吸收的离子数量不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成比例。

③植物根系在任何单一盐分溶液中都会发生单盐毒害,在单盐溶液中如加入少量其他金属离子,则能消除单盐毒害,即离子对抗。

2.6 简述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2.7 外界溶液的pH 值对矿质吸收有何影响?

(1)直接影响,由于组成细胞质的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弱酸性环境中,氨基酸带正电荷,易于吸附外界溶液中阴离子。在弱碱性环境中,氨基酸带负电荷,易于吸附外界溶液中的阳离子。

(2)间接影响:在土壤溶液碱性的反应加强时,Fe、Ca、Mg、Zn呈不溶解状态,能被植物利用的量极少。在酸性环境中P、K、Ca、Mg等溶解,但植物来不及吸收易被雨水冲掉,易缺乏。而Fe、Al、Mn的溶解度加大,植物受害。在酸性环境中,根瘤菌会死亡,固氮菌失去固氮能力。

2.8 为什么土壤温度过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下降?

温度低时,代谢弱,能量不足,主动吸收慢;细胞质粘性增大,离子进入困难。其中以对钾和硅酸的吸收影响最大。

2.9 硝态氮进入植物体之后是怎样运输的?如何还原成氨的?

2.10 植物缺素症有的出现顶端的幼嫩枝叶上,有的出现在下部老叶上,为什么?列举加以说明。

2.11 合理施肥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合理施肥增产的实质在于改善光合性能(增大光合面积,提高光合能力,延长光合时间,有利光合产量分配利用等),通过光合过程形成更多的有机物获得高产。

2.12 根外施肥有哪些优点?

(1)作物在生育后期根部吸肥能力衰退时或营养临界期时,可根外施肥补充营养。

(2)某些肥料易被土壤固定而根外施肥无此毛病,且用量少。

2.13 支持矿质元素主动吸收的载体学说有哪些实验证据?并解释之。 2.14 N 肥过多时,植物表现出哪些失调症状?为什么?‘

2.15 为什么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NH4+-N 时,作物的长势较施用NO3--N 的好?

因为在石灰性土壤的高pH 条件下,磷和大部分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很低,而4NH N +-一般为生理酸性盐,它可使根际的pH 下降,增加这些元素的有效性,

3No N --一般为生理碱性盐,它可使pH 上升,进一步降低这此无元素的有效性,

所以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4NH N +-时,作物的长势较施用3No N --的好。

2.16 为什么在生产实际中常将磷肥,特别是过磷酸钙或钙镁肥作为基肥或种肥

而不作追肥?

因为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效很慢,一进难于被植物吸收利用,但磷肥易于吸附在土壤胶体上而不易被淋失,其有效性可以保持很长时间。所以,磷肥特别是肥效很慢的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在生产实际中常用用基肥或种肥而不用作追肥。 2.17 肥料适当深施有什么好处?

2.18 为什么叶中的天冬酰胺或淀粉含量可作为某些作物施用N 肥的生理指标?

2.19 Na+、K+、Rb+同是第一主族元素的+1 价离子,为什么Na+对K+的吸收无拮

抗作用,而Rb+对K+的吸收则存在着拮抗?

2.20 为什么水稻秧苗在栽插后有一个叶色先落黄后返青的过程?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1. 解释下列名词 1.1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CO 2和H 2O ,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O 2的过程。 1.2 光合速率

1.3 光合生产率

1.4 净光合强度

1.5 原初反应 1.6 光化学反应

1.7 反应中心

由中心色素、原初电子供体及原初电子受体组成的具有电荷分离功能的色素蛋白复合物。

1.8 光合电子传递Z 方案

1.9 同化力

1.10 光呼吸

植物的绿色细胞依赖光照,吸收O

2和放出CO

2

的过程。

1.11 C4 途径和C4 植物

其CO

2受体是PEP,固定后的初产物为四碳二羧酸,即草酰乙酸,故称C

4

途径

或四碳二羧酸途径。

1.12 代谢源与代谢库

代谢源是指产生和供应有机物质的部位与器官。代谢库是指储藏与消耗有机物质的部位与器官。

1.13 光饱和现象

1.14 光饱和点:

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1.15 光补偿点

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1.16 CO2 饱和点

1.17 CO2 补偿点

当光合吸收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时,外界的CO2浓度。

1.18 光能利用率

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相同面积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百分比。

1.19 光合色素

植物体内含有的具有吸收光能并将其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等。

1.20 作用中心色素

又称反应中心色素,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

1.21 天线色素

1.22 荧光现象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成为荧光现象。

1.23 磷光现象

当去掉光源后,叶绿素溶液还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它是由三线态回到基态时所发出的光。这种发光现象称为磷光现象。

1.24 希尔反应

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

1.25 光合磷酸化

叶绿体(或载色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并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1.26 光合链

1.27 C3 途径与C3 植物

以RuBP为二氧化碳受体,二氧化碳固定后的最初产物是PGA的光和途径。

1.28 红降现象

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现象。

1.29 双光增益效应

1.34 同化力

1.35CAM 途径与CAM 植物

2 符号及意义

2.1 何为光合作用?其有何重要意义?

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CO

2和H

2

O,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O

2

的过

程。

(1)光合作用是制造有机物质的重要途径。

(2)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可贮存的化学能。

(3)可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2.2 何谓光能利用率?目前一般作物光能利用率是多少?光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何在?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2.4 植物体内水分亏缺使光合速率减弱的原因何在?

(1)水分亏缺常导致叶片萎蔫,不能保持叶片正常状态。保卫细胞膨压降低,

气孔关闭,CO

2从叶表面透过气孔扩散到叶内气室及细胞间隙受阻,CO

2

吸收标减

少,影响光合速率。

(2)水分亏缺,气孔关闭,蒸腾减弱,叶温升高,从而降低酶活性和破坏叶绿素,使光合速率降低.

2.5 为什么说光呼吸与光合作用是伴随发生的?光呼吸有何生理意义?

光呼吸是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的,也有害处:

(1)有害的方面:减少了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累积,不仅不能贮备能量,还要消耗大量能量。

2.6 叶绿体有那些色素?它们的理化性质(包括光学性质)有何异同?

2.8 简述光和作用分那三大过程?简述各个过程的特点和联系?

(1)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变为电能过程。(2)电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过程。(3)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过程。

2.9 为什么说C3 途径是光和碳同化的最基本途径?

2.10 如何证明光合电子传递有两个光系统参与?

2.11 为什么C4 植物的光呼吸速率低?

C3植物PEP羧化酶对CO2亲和力高,固定CO2的能力强,在叶肉细胞形成C4二羧酸之后,再转运到维管束鞘细胞,脱羧后放出CO2,就起到了CO2 泵的作用,增加了CO2浓度,提高了RuBP羧化酶的活性,有利于CO2 的固定和还原,不利于乙醇酸形成,不利于光呼吸进行,所以C4植物光呼吸测定值很低。

而C3植物,在叶肉细胞内固定CO2,叶肉细胞的CO2 /O2的比值较低,此时,RuBP加氧酶活性增强,有利于光呼吸的进行,而且C3植物中RuBP羧化酶对CO2亲和力低,光呼吸释放的CO2 ,不易被重新固定。

2.12 影响光能利用率的因素有那些?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

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

(1)增加光合面积:①合理密植;②改善株型。

(2)延长光合时间:①提高复种指数;②延长生育期③补充人工光照。

(3)提高光合速率:①增加田间CO2 浓度;②降低光呼吸。

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1. 解释下列名词

1.1 呼吸作用

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质,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1.2 有氧呼吸

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CO

2

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1.3 无氧呼吸:

指在无氧条件下,细胞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亦称发酵作用。

1.4 呼吸电子传递链

又称为呼吸链。在有氧过程中,呼吸底物脱下的氢原子(或电子),沿着排列有序的、镶嵌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传递体,最终传递到分子氧上的整个体系称为链或呼吸电子传递链。

1.11 呼吸商

的摩尔数与吸收氧的又称呼吸系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植物组织释放CO

2

摩尔数之比。

1.12 温度系数

表示生物体内生化反应与温度关系的指标,常用Q

表示,即温度增加到10℃

10

=V(t+10)℃/Vt℃. 通常为2-2.5倍

时反应速率增长的倍数,Q

10

1.13 最适温度

1.14 呼吸跃变

是某些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呼吸形式。果实在成熟初期呼吸略有降低,随之突然升高,然后又突然下降,经过这样的转折,果实进入成熟。果实成

熟前呼吸速率突然增高的现象称为呼吸跃变(或跃迁)。

2 符号及意义

EMP 糖降解 TCA PPP 戊糖磷酸途径 COA P/O Cyta3

3. 问答题

2.1 什么是呼吸作用?有何重要的生理意义?

2.2 说明呼吸代谢多样性及其生理意义?

植物呼吸代谢多条路线论点是汤佩松先生提出来的,其内容是是:

(1)呼吸化学途径多样性(EMP、PPP、TCA等);(2)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的多样性(电子传递主路,几条支路,如抗氰支路)。(3)末端氧化酶系统的多样性(细胞色素氧化酶,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乙醇酸氧化酶和交替氧化酶)。这些多样性,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表现,其要点是呼吸代谢(对生理功能)的控制和被控制(酶活牲)过程。而且认为该过程受到生长发育和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这个论点,为呼吸代谢研究指出了努力方向。

2.3 戊糖磷酸途径在植物呼吸代谢中具有什么生理意义?

戊糖磷酸途径中形成的NADPH是细胞内必需NADPH才能进行生物合成反应的主要来源,如脂肪合成。其中间产物核糖和磷酸又是合成核苷酸的原料,植物感病时戊糖磷酸途径所占比例上升,因此,戊糖磷酸途径在植物呼吸代谢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2.4 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有何异同?

2.5 举例说明需要由呼吸作用直接提供能量的生理过程和不需要由呼吸作用直接提供能量

的生理过程。

2.6 温度高低对作用有何影响?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否对植物生长也最适宜,为什么?

2.7 氧气和CO2 浓度高低是怎样影响呼吸作用的?

2.8 呼吸作用对农业实践,有何重要的作用?

2.9 测定呼吸速率的主要方法和原理是什么?

2.10 长时间无氧呼吸植物为什么会死亡?

(1)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使细胞质的蛋白质变性。(2)氧化1mol葡萄糖产生的能量少。要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就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物,这样体内养分耗损过多。(3)没有丙酮酸的有氧分解过程,缺少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

2.11 植物组织受到损伤时呼吸速率为何加快?

原因有二:一是原来氧化酶与其底物在结构上是隔开的,损伤使原来的间隔破坏,酚类化合物迅速被氧化。二是损伤使某些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形成愈伤组织以修复伤处,这些生长旺盛的细胞当然比原来的休眠或成熟组织的呼吸速率要快得多。

2.12 低温导致烂秧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低温破坏了线粒体的结构,呼吸“空转”,缺乏能量,引起代谢紊乱的缘故。

2.13 呼吸作用与粮食的储藏的关系如何?降低呼吸速率。

因为呼吸速率高会大量消耗有机物;呼吸放出的水分会使粮堆湿度增大,粮食“出汗”,呼吸加强;呼吸放出的热量又使粮温增高,反过来又促使呼吸增强,同时高温高湿使微生物迅速繁殖,最后导致粮食变质。

2.14 呼吸跃变与果实贮藏的关系如何?在生产上有何指导意义?

2.15 果实成熟时产生呼吸跃变的原因是什么?

第五章植物生长物质

1.名词解释

1.1 植物生长物质

是一些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1.2 植物激素

是由植物本身合成的,数量很少的一些有机化合物。它们能从生成处运输到其他部位,在极低的浓度下即能产生明显的生理效应,可以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

是由人工合成的,在很低浓度下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它们具有促进插枝生根,调控开花时间,塑造理想株形等作用。

1.4 极性运输

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

1.5 乙烯的“三重反应”

1.6 偏上生长

植物在含有乙烯的环境中,往往发生叶枘弯曲,叶片下垂的现象,这种异常的形态学现象称为偏上生长。它是植物接触乙烯所发生的特征性反应之一。

1.7 生长延缓剂

抑制节间伸长而不破坏顶芽的化合物。其作用可被GA所恢复。

1.8 生长抑制剂

1.9 激素受体

是能与激素特异结合,并引起特殊生理效应的物质。

2 符号及意义

IAA吲哚乙酸 NAA -萘乙酸 2,4D 2,4-二氯苯氧乙酸GA赤霉酸 CTK细胞分裂素ABA -脱落酸 Eth乙烯

BA ACC 1-氨基环丙烷-1-羧酸

3.问答题

2.1 简述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的机理。

2.2 将植株连根拔出平放于潮湿的地面,一定时间后发现,根总是向下弯曲生长,

而茎则总是向上弯曲生长,试解释之。

2.3 尽管吲哚乙酸是植物的天然生长素,但为什么在农业生产上一般不用吲哚乙酸而用其它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药剂代替?

这是由于植物体内存在着吲哚乙酸氧化酶。当对大田作物施用吲哚乙酸(IAA)后,吲哚乙酸氧化酶会自动地催化进入体内的IAA氧化分解,使体内的IAA保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此外,IAA在体外还会被光分解。所以,外用IAA 的效果较差,且持续的时间很短。(3分)

2.4 五大类激素合成的前提物质各是什么?

2.8 IAA、GA、CTK 生理效应有什么异同?ABA、ETH 又有哪些异同?

2.9 农业上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有哪些?在作物生产上有哪些应用?

2.10 如何用生物测试法来鉴别生长素、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怎样鉴别脱落酸和乙烯?

2.11 乙烯是如何促进果实成熟的?

乙烯可增加果实细胞膜的透性,使气体交换加速,呼吸代谢加强,还使得处理前被膜所分隔开的酶在处理后能与底物接触。

2.12 要配制1L MS 培养基,其中6-BA 浓度为10-5mol/L,NAA 浓度为10-7mol/L。应加入10-3mol/L 的BA 和10-4mol/L 的NAA 各多少毫升?在这种培养基上培养烟草愈伤组织,可能会得到什么结果?

2.13 将2mg IAA 配成1000ml 的水溶液,分别处理豌豆的离体根和茎,可能会产生什么结果?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10及答案教学内容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10及答案

1、乙烯的三重反应2、光周期3、细胞全能性 4、生物自由基5、光化学烟雾 1、植物吸水有三种方式:____,____和____,其中____是主要方式,细胞是否吸水决定于____。 2、植物发生光周期反应的部位是____,而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____。 3、叶绿体色素按其功能分为____色素和____色素。 4、光合磷酸化有两种类型:_____和______。 5、水分在细胞中的存在状态有两种:____和____。 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大致可分为三大过程:⑴_____,它的任务是____;⑵________,它的任务是_________;⑶________,它的任务是_________。 7、土壤水分稍多时,植物的根/冠比______,水分不足时根/冠比_____。植物较大整枝修剪后将暂时抑制______生长而促进______生长。 8、呼吸作用中的氧化酶_________酶对温度不敏_________酶对温度却很敏感,对氧的亲和力强,而______酶和______酶对氧的亲和力较弱。 9、作物感病后,代谢过程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概括起来 ⑴_________,⑵__________ , ⑶_________。1、影响气孔扩散速度的内因是()。 A、气孔面积B、气孔周长C、气孔间距D、气孔密度

2、五大类植物激素中最早发现的是(),促雌花是(),防衰保绿的是(),催熟的(),催休眠的是()。 A、ABAB、IAAC、细胞分裂素D、GAE、乙烯 3、植物筛管中运输的主要物质是() A、葡萄糖B、果糖C、麦芽糖D、蔗糖 4、促进需光种子萌发的光是(),抑制生长的光(),影响形态建成的光是()。 A、兰紫光B、红光C、远红光D、绿光 5、抗寒性较强的植物,其膜组分中较多()。 A、蛋白质B、ABAC、不饱和脂肪酸D、饱和脂肪酸 四、是非题:(对用“+”,错用“-”,答错倒扣1分,但不欠分,10分)。()1、乙烯利促进黄瓜多开雌花是通过IAA和ABA的协同作用实现的。 ()2、光合作用和光呼吸需光,暗反应和暗呼吸不需光,所以光合作用白天光反应晚上暗反应,呼吸作用则白天进行光呼吸晚间进行暗呼吸的节律变化。 ()3、种子萌发时,体积和重量都增加了,但干物质减少,因此种子萌发过程不能称为生长。 ()4、细胞分裂素防止衰老是在转录水平上起作用的。 ()5、在栽培作物中,若植物矮小,叶小而黄,分枝多,这是缺氮的象征。 五、问答题(每题10分,30分)

大学物理试卷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2003—2004学年度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卷) 《A 卷参考解答与评分标准》 一 填空题:(18分) 1. 10V 2.(变化的磁场能激发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能激发涡旋磁场). 3. 5, 4. 2, 5. 3 8 6. 293K ,9887nm . 二 选择题:(15分) 1. C 2. D 3. A 4. B 5. A . 三、【解】(1) 如图所示,内球带电Q ,外球壳内表面带电Q -. 选取半径为r (12R r R <<)的同心球面S ,则根据高斯定理有 2() 0d 4πS Q r E ε?==? E S 于是,电场强度 204πQ E r ε= (2) 内导体球与外导体球壳间的电势差 22 2 1 1 1 2200 01211d 4π4π4πR R R AB R R R Q Q dr Q U dr r r R R εεε?? =?=?==- ????? ? r E (3) 电容 12 001221114π/4πAB R R Q C U R R R R εε??= =-= ?-?? 四、【解】 在导体薄板上宽为dx 的细条,通过它的电流为 I dI dx b = 在p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02dI dB x μπ=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电流I 在p 点产生的总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22000ln 2222b b b b dI I I dx B x b x b μμμπππ===? ? 总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五、【解法一】 设x vt =, 回路的法线方向为竖直向上( 即回路的绕行方向为逆时

针方向), 则 21 d cos602B S Blx klvt Φ=?=?= ? ∴ d d klvt t εΦ =- =- 0ac ε < ,电动势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相反,即沿顺时针方向(abcd 方向). 【解法二】 动生电动势 1 cos602 Blv klvt ε?动生== 感生电动势 d 111 d [cos60]d 222d d dB B S Blx lx lxk klvt t dt dt dt εΦ=- =?=--?===?感生- klvt εεε==感生动生+ 电动势ε的方向沿顺时针方向(即abcd 方向)。 六、【解】 1. 已知波方程 10.06cos(4.0)y t x ππ=- 与标准波方程 2cos(2) y A t x π πνλ =比较得 , 2.02, 4/Z H m u m s νλνλ==== 2. 当212(21)0x k ππΦ-Φ==+合时,A = 于是,波节位置 21 0.52k x k m += =+ 0,1,2, k =±± 3. 当 21222x k A ππΦ-Φ==合时,A = 于是,波腹位置 x k m = 0,1,2, k =±± ( 或由驻波方程 120.12cos()cos(4)y y y x t m ππ=+= 有 (21) 00.52 x k A x k m π π=+?=+合= 0,1,2, k =±± 20.122 x k A m x k m π π=?=合=, 0,1,2, k =±± )

同济大学体育考试题库(满分)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题) 1 .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每4年举行一次。 错误正确 2 . 进行体育锻炼要注意饮食规律,一般进食后1小时以上再运动,运动后半小时以上才进食。 错误正确 3 .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成立。 错误正确 4 . 俗话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是符合人体能量代谢规律的。 错误正确 5 . 柔韧性对人体在运动时的速度、力量等其他身体素质发挥、提高动作质量没有很大影响。 错误正确 6 . 肌肉损伤、踝关节扭伤时,首先采用热敷或理疗。 错误正确 7 . 人体进行体循环时,血液从右心室始航,经过主动脉,流入各个大小分枝动脉,最后到达毛细血管。 错误正确

8 . 神经症是一种病理性疾病。 错误正确 9 . 夏季是减肥的大好季节,以选择大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佳。 错误正确 10 . 供给机体新陈代谢的能量物质中,采用脂肪氧化分解供能的比率最高。 错误正确 11 . 每搏输出量的大小是衡量心脏功能好坏的又一因素,也反映无氧耐力水平。 错误正确 12 .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错误正确 13 . 国际奥委会成立以来,至今共举办了29届夏季奥运会。 错误正确 14 . “网球肘”、“摔跤耳”是网球、古典式摔跤的专项损伤,且属于急性损伤。 错误正确

15 . 体育锻炼是人们达到健身、健心、健美的最佳途径。 错误正确 16 .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姿势、运动方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错误正确 17 . 中国国家足球队2002年首次参加世界杯比赛。 错误正确 18 . 首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1960年在法国夏蒙尼举行。 错误正确 19 . I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与遗传及肥胖有关。 错误正确 20 . 发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机体伤害,就是运动损伤。 错误正确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 . 神经症患者最好参加()锻炼活动。 A.集体性 B.个人

植物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一、1、植物细胞与土壤溶液水势得组成有何异同点? (1)共同点:土壤溶液与植物细胞水势得组分均由溶质势、衬质势与压力势组成. (2)不同点: ①土壤中构成溶质势得成分主要就是无机离子,而细胞中构成溶质势得成分除无机离子外,还有有机溶质; ②土壤衬质势主要就是由土壤胶体对水分得吸附所引起得,而细胞衬质势则主要就是由细胞中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亲水胶体物质对水分得吸附而所引起得; ③土壤溶液就是个开放体系中,土壤得压力势易受外界压力得影响,而细胞就是个封闭体系,细胞得压力势主要受细胞壁结构与松驰情况得影响。 2、一个细胞放在纯水中其水势及体积如何变化? 水势升高,体积变大。 3、植物体内水分存在得形式及其与植物代谢强弱、抗逆性有何关系? 束缚水,自由水. 植物体内自由水与束缚水得比例越高,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植物体内自由水与束缚水得比例越低,代谢越弱,抗逆性越强。 4、试述气孔运动得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淀粉-糖转化学说,无机离子吸收学说,苹果酸代谢学说。 凡能影响光合作用与叶子水分状况得各种因素:光照(主要因素)、温度、二氧化碳(影响显著)、叶片含水量。 5、哪些因素影响植物吸水与蒸腾作用? 外界得气温,植物得呼吸作用强弱。根毛得表面积,叶得面积,,大气湿度,土壤溶液得渗透压等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植物吸水与蒸腾作用. 6、试述水分进出植物体得途径及动力. 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共质体途径。 上端原动力-蒸腾拉力。下端原动力-根压。中间原动力-水分子间得内聚力及导管壁附着力。 7、如何区别主动吸水与被动吸水? 主动吸水不需要消耗能量,被动吸水需要消耗能量. 二、8、人工培养法有哪些类型?用人工培养植物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水培法、砂培法、气培法。 药品纯度、培养液PH值、浓度、通气、光照、温度。 9、如何确定植物必需得矿质元素?植物必须得矿质元素有哪些生理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31937

1. 雅典奥运会举行的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A )年。 A .1896 B .1897 C .1898 D.1899 2. 以自我(B)为基本活动方式来实现对自身的改造,是体育的特有属性。 A. 体育锻炼 B.身体活动 C.强体健身 3. 体育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教会人们去(A)利用、保护和促进身体发展, 它是一种用身体而又去完善身体的活动过程。 A. 合理有效地 B.循序渐进地 C.持续不断地 D.周而复始地 4. 体育是(B)的结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社会化进程。 A. 物质文明 B.人类文化 C.历史发展 5. 体育属于文化的范畴,是(D)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A. 中华文化 B. 民族文化 C. 各国文化 D. 大众文化 6. 全面提高大学生(B)水平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 A.身体健康 B.身心健康C体质健康 7. 大学体育对大学生(C)教育培养以及人格、品质的陶冶塑造的积极、独特的作用。 A.文化、专业的 B.思想、道德的 C.身体、心理的 8. 大学体育的(A)与育人功能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推崇。 A.健心功能 B.锻炼功能C教育功能 9. 身体活动不仅能够(C)、提高素质,还可以消除紧张情绪、调节心理状态。 A.体育锻炼 B.活动筋骨C增强体质 10. 大学体育的目标之一是进一步理解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B),培养合 作精神、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A. 意义 B. 关系 C. 涵意 11. 现代社会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A)、社会 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A.心理健康 B.身体健康C体质健康 12. 健康的水平可分为:最佳健康、一般健康、(C )。 A.不健康 B.次健康 C.亚健康 13. 目前危害人类的三大杀手:(A )。 A. 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 B. 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精神病 C.心血管病、恶性肿瘤、流行病

大学体育考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1.走和跑的区别在于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 。 3欢迎下载 17.肌肉痉挛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准备活动不充分 B.肌肉受到热刺激 C.长时间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答案:B 18.肌肉痉挛处理方法不包括 A.牵拉屈曲肌肉使其伸展 B.局部按摩冷敷 C.离开冷环境 D.喝盐开水 答案:B 19.肌肉痉挛预防方法不包括 A.运动前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B.冬季注意保暖 C.夏天喝些盐开水 D.不剧烈运动 答案:D 20.运动中腹痛原因不包括 A.准备活动不充分 B.长时间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C.开始运动过于剧烈 答案:B 21.运动中腹痛处理方法不包括 A.深呼吸或暂停运动 B.热敷 C.对胀痛的腹部揉按 D.减速 答案:B 22.运动中腹痛预防方法不包括 A.合理安排体育锻炼时间 B.充分做好放松活动 C.注意运动节奏 答案:B 23.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处理方法不包括 A.马上热敷 B.控制肿胀和疼痛 C.用绷带或布条等进行加压包扎 答案:A 24.《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照( )记分。 A.百分制 B.等级制 C.百分制和等级制 答案:A 25.奥运会的发源地是: A.伦敦 B.亚特兰大 C.悉尼 D.古希腊雅典 答案:D 26.要获取健康,首先应: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 。 5欢迎下载 34.健康的关键因素包括: A.合理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情绪 B.合理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睡眠 C.合理的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状态 D.合理的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体态 答案:A 35.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因素包括: A.人体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生活行为方式因素;卫生保健因素。 B.人体生物学因素;睡眠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卫生保健设施因素。 C.人体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体育锻炼。 D.人体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饮食方式因素;卫生保健设施因素。 答案:A 36.人体进行长时间中等强度活动时主要的供能系统是: A.磷酸原系统(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ATP -CP ) B.有氧氧化系统 C.乳酸能系统(无氧糖酵解系统) D.磷酸原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答案:B 37.在50米短距离跑的比赛中,运动员的能量供应主要是由( )直接供能。 A.磷酸原系统(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ATP -CP ) B.乳酸能系统(无氧糖酵解系统) C.有氧氧化系统 D.磷酸原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答案:A 38.由于精神压力引起的皮肤系统疾病有 ( ) A.肥胖症 B.胆结实 C.冠心病 D.斑秃 答案:D 39.运动处方的主要对象是: A.从事体育锻炼者 B.专业运动员 C.任何人 D.残疾人 答案:A

最新植物生理学研究生考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2015年研究生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8分) 1、海芋植物的佛焰花序比一般植物的呼吸放出的热量比一般植物高,是因 为存在抗氧呼吸的缘故。 2、与植物耐旱性有重要相关性的氨基酸是,它能增强细胞 的。 3、植物叶绿体的丙酮提取液透射光下呈,反射光下 呈。 4、根据种子的吸水量,可将种子的萌发分为吸胀吸水阶段、停止吸水阶段,重 新吸水阶段。 5、GA和ABA生物合成的前体是甲瓦龙酸,在短光照下形成ABA。 6、膜脂的组成与膜脂的抗冷性有关,不饱和程度,固化温度 高,不利发生膜变相,植物的抗冷性越小。 7、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全能性,用来培养的植物体部分叫外植 体。 8、保卫细胞质的膜上存在着 H+ATP 酶,在光照下,将H+分泌到保卫细胞外, 使保卫细胞 HP升高,驱动 H+ 进入保卫细胞,导致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 9、跨膜信号传导主要是通过和完成。 10、土壤缺氮时,根冠比高,水分过多时,根冠比低。 11、具有远红光和红光逆转效应的是,它的生色团与叶绿体 的 结构相似。 12、成熟的水果变甜,是因为淀粉转化成糖,未成熟的水果有涩味是因为 含有单宁。 13、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细胞全能性,用来培养的植物的部分叫外 植体。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计20分) 略!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 1、次级共运转(次级主动运输):以质子动力作为驱动力的跨膜离子运转,使质 膜两边的渗透能增加,该渗透能是离子或者中性分子跨膜转运的动力。 2、细胞信号传导:偶联各种胞外刺激信号与其相应的生理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分 子反应。 3、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 4、渗透调节:植物细胞通过主动增加溶质降低渗透势,增强吸水和保水能力, 以维持正常细胞膨压的作用。 5、交叉适应: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之后,能提高对另一逆境的抵抗能力,对不 同逆境间的相互适应作用。 6、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光合速率 不再继续增加是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7、光的形态建成:依赖光控制细胞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 和器官的建成,就称为光形态建成。 8、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反之。 9、单盐毒害:植物培养在单盐溶液中所引起的毒害作用. 10、水孔蛋白:存在于生物膜上的一类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功能的内 在蛋白。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计42分) 1、生物膜结构成分与抗寒性有何关系。 生物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镶嵌而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生物膜对低温敏感,其结构成分与抗寒性密切相关。低温下,质膜会发生相变,质膜相变温度随脂肪酸链的加长而增加,随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所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不饱和脂肪酸越多,越耐低温。在缓慢降温时,由于膜脂的固化使得膜结构紧缩,降低了膜对水和溶质的透性;温度突然降低时,由于膜脂的不对称性,膜体紧缩不均而出现断裂,造成膜是破损渗漏,透性加大,胞内溶质外流。生物膜对结冰更为敏感,发生冻害时膜的结构被破坏,与膜结合的酶游离而失去活性。此外,低温也会使膜蛋白质大分子解体为亚基,并在分子间形成二硫键,产生不可逆的凝聚变性,使膜受到伤害。经抗寒锻炼后,由于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增多,膜变相的温度降低,膜透性稳定,从而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同时,细胞内的NADPH/NADP的比值增高,ATP

东华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排球部分)

排球试题 选择题 排球比赛是由两队各( 6)名队员,分别站在长 18 米、宽 9 米,用网隔开的排球场内 进行的体育项目。 排球比赛场上 6 名队员分前后排站立,前排( 3)人、后排 3 人。 排球比赛是由( 后排 )右边队员在发球区内用手将球击过球网开始的。 排球比赛中队员可以 用( 身体 )任何部位将球击入对方球区。 排球运动的特点之一是技术的( 全面 )性。 排球比赛是( 集体 )比赛项目 比赛时每方最多击球( 3)次(拦网触球除外)使球过网。 比赛时,一名队员不能连续击球( 2)次(拦网除外) 。 排球运动 1895 年起源于( 美国 )。 在 1964 年( 东京 )举行的第十八届奥运会上,首次进行了排球比赛。 排球运动自 1895 年创始以来,迄今已有( 一百 )多年的历史。 1897 年美国首次公布的 10 条排球比赛规定中规定,球是一个外面包有皮套或帆布套 的( 橡皮)胆。 英文 VOLLEYBALL 形象地概括了排球运动的性质,取( 空中飞球 )之意。 我国的排球运动 历史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 国际排联于( 1949 )年在布拉格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 为了进一步推动排球运动的发展, 1988 年( 世界排联 )制定了《世界排球发展计划》 排球 传入( 亚洲 )较早,通过基督教青年会的传播。 排球直到( 1964 )年才被列为奥运会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新的排球规则规定,球的重量为(260-280 )克。 20. 新的排球规则规定,球的圆周为(65-67 )厘米。 21. 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是(墨西哥)人。 22. 沙滩排球起源于(20 )年代的美国。 23. 1987 年2 月国际排联认可的“第一届世界沙滩排球锦标赛”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 24. 首届奥运会沙滩排球比赛于1996 年7 月在(亚特兰大)举行。 25. 中国排球协会在(1994 )年开始正式举办全国沙滩排球比赛。 26. 国际排联规定正式沙滩排球比赛的细沙至少(40 )公分深,其砂子是筛选的。 27. 沙滩排球场地没有(中)线。 28. 沙滩排球比赛出场队员固定,每队(2 )名队员必须一直在场上,没有换人,也不允许更换运动 员。 29. 排球比赛中,接发球队胜一球后,全队6 名队员必须向(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 30. 正式排球比赛采用(5 局3 胜)制。 31. 排球技术包括:准备姿势和移动、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网。 32. 奥运会排球比赛参赛队一般男女各(12 )队。 33. 准备姿势和(移动)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是完成发球、垫球、扣球和拦网等各项击球技术的 前提和基础。 34. 成年男子排球比赛网高为(2.43 )米。 35. 成年女子排球比赛网高为(2.24 )米。 36. 发球是排球技术中唯一不受(对方)制约的技术。 37. 学习排球技术,应先学习准备姿势和移动,然后学习发球、 垫球)、传球技术。 38. (扣球)是排球技术中攻击性最强的一项技术,是进攻中最积极

四川大学体育考试试题2

、判断题:审美心境是提高体育观众和审美修养的先决条件。(分) . 正确. 不正确 、判断题:在国际舆论中,经常宣传体育超脱政治的观点,是基于体育和政治本身无关(分) . 正确. 不正确 、判断题: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是国际网球四大公开赛之一(分) . 正确. 不正确 、判断题:北京年残奥会吉祥物叫冬冬(分) . 正确. 不正确 、判断题:锻炼中精神意志因素与疲劳没有关系。(分) . 正确. 不正确 、判断题:恶性或良性肿瘤、急性炎症及任何部位的脓肿都可以进行按摩(分) . 正确. 不正确 、判断题:气功的主要功效是保精、练气、养神。(分) . 正确. 不正确 、判断题:球类馆球场边线至墙壁的距离最少不小于(分) . 正确. 不正确 、判断题:有氧耐力是耐力素质的主要方面,发展有氧耐力是提高心肺功能水平。(分) . 正确. 不正确 、判断题:某同学患有疾病,但不影响上游泳课,可以不向教师说明自己的病情,而进行低强度、长时间的游泳练习(分) . 正确. 不正确 、单选题:根据目的、对象和社会施予的影响不同,目前通常认为体育可由哪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分) . 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 娱乐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 . 社会体育,娱乐体育和学校体育. 娱乐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 、单选题:“”字形包扎法适用于()的包扎(分) . 踝关节. 小腿 . 上臂. 手指 、单选题:北京奥运会男子米赛事冠军得主是(分) . 鲍威尔. 博尔特 . 刘翔. 盖伊 、单选题:经常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主要是发展(分) . 绝对力量. 速度力量 . 爆发力. 力量耐力 、单选题:经原始教育提炼和改进后的身体运动,由于增添了强身手段,使之有可能通过提高各种身体效能和活动技巧的训练,为学习和掌握生存的本领提供了方法。但其根本目的仍在于(分) . 强身健体. 维持生存 . 消遣娱乐. 技巧训练 、单选题:人体从事体育锻炼时,是全身各器官系统在什么系统指挥下实现的协调整体活动?(分) .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3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3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 C02补偿点 2. 植物细胞全能性3、氧化磷酸化 4、源-库单位 5. 乙烯的三重反应6、P680; 7、PEP;8、RQ 9、逆境蛋白 10、冻害与冷害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RUBP羧化酶具有______ 和______ 的特性。 2.赤霉素和脱落酸生物合成的前体都是甲瓦龙酸,它在长日照下形成______ ,而在短日照下形成______ 。 3.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在______ 中合成。 4.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多而使根系呼吸困难,造成植物体内缺水,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5.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______,感受春化作用的部位是______ 。 6.促进器官衰老、脱落的植物激素是_____ 和______ 。 7.光合作用中,电子的最终供体是______ ,电子最终受体是______ 。 8.根系两种吸水动力分别是______ 和______ 。 9.光敏素最基本的光反应特性是照射______ 光有效,______ 光即可消除这种效果。 10、组成呼吸链的传递体可分为______ 传递体和______ 传递体。 11、植物光周期现象与其地理起源有密切关系,长日照植物多起源于高纬度地区;在中纬度地区______ 植物多在春夏开花,而多在秋季开花的是______ 植物。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果胶分子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葡萄糖; B、果糖 C、蔗糖; D、半乳糖醛酸; 2、C4途径中CO2受体是()。 A、草酰乙酸;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天冬氨酸; D、二磷酸核酮糖; 3、光呼吸是一个氧化过程,被氧化的底物一般认为是( )。 A. 丙酮酸 B. 葡萄糖 C. 乙醇酸 D.甘氨酸 4、下列波长范围中,对植物生长发育没有影响的光是()。 A、100~300nm; B、500~1000nm; C、300~500nm; D、1000~2000nm; 5、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某些氨基酸含量发生变化,其中含量 显著增加的氨基酸是()。 A、脯氨酸; B、天冬氨酸; C、精氨酸; D、丙氨酸 6、促进叶片气孔关闭的植物激素是()。 A、IAA; B、GA; C、CTK; D、ABA; 7、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分化根或芽取决于培养基中下列哪 两种激素的比例()。 A、CTK/ABA B、IAA/GA C、CTK/IAA D、IAA/ABA 8、叶绿体色素中,属于作用中心色素的是( )。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乒乓球部分)

乒乓球试题 一、判断题 1.乒乓球是一项集力量、速度、柔韧、灵敏和耐力素质为一体的球类运动。答 案:true 2.乒乓球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供给大脑充分的能量,具有很好的健 脑功能。答案:true 3.乒乓球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答案:true 4.乒乓球运动对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起到积极的作用。答案:true 5.乒乓球比赛实行的是每球得分制。答案:true 6.现行的乒乓球比赛方法,团队赛每场五局三胜,单项赛七局四胜。答案:true 7.乒乓球比赛,每局十一分制,先得11分为胜,但10平以后,净胜2分为胜。 答案:true 8.乒乓球比赛,每2分球换发球,直到一局结束,但10平以后,每1分换发 球。答案:true 9.乒乓球比赛的场地标准,长不小于14米,宽不少于7米。答案:true 10.乒乓球球台,长2.74米,宽1.525米,高76厘米。答案:true 11.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 黑色。答案:true 12.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 答案:true 13.球网高15.25厘米。答案:true 14.击球时,可以用光板(没有覆盖物)将球击过去。答案:false 15.击球时,击在手指上,将球击过去是不可以的。答案:false

16.击球时,击在拍柄上、拍边上,将球击过去是不合法的。答案:false 17.比赛时,可以将球拍扔出去击球。答案:false 18.比赛时,不执拍手可以触及台面。答案:false 19.比赛时,可以移动台面,只要不是故意的。答案:false 20.对方击球后,在比赛台面上方或向比赛台面方向运动的球,尚未触及本 方台区,即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穿戴(带)的任何物品,即为阻挡。答案:true 21.发球时,球必须在球台台面水平面以上。答案:true 22.发球时,可以在端线内发球。答案:false 23.发球时,必须近乎垂直地向上抛球。答案:true 24.发球时,必须等球下落时才能击球。答案:true 25.从发球开始,到球被击出,不能被发球员或其双打同伴的身体或他们所 穿戴(带)的任何物品挡住。答案:true 26.比赛开始时,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选择由运动员商量决定。答案:false 27.双打比赛时,发球只能从右半区发到右半区。答案:true 28.双打比赛,每次换发球时,前面的接发球员应成为发球员,前面的发球 员的同伴应成为接发球员。答案:true 29.双打比赛,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5分时,应交换方位,接发球次序不 变。答案:false 30.乒乓球和羽毛球一样,双打比赛,一名运动员可以连续击球。答案:false 31.乒乓球比赛,发现发球、接发球和方位错误应立即中断比赛,中断前的 比分一律无效。答案:false 32.乒乓球比赛实行轮换发球法,则每人轮发一分球。答案:true 33.实行轮换发球法后,下一局可以不再实行。答案:false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目

1.拦近网扣球时,手臂不能伸过球网,否则判过网击球犯规。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2.在做推铅球练习时,可用前脚掌停球或用手直接接滚动的铅球。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3.体能也叫体适能,主要通过体育锻炼获得。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错误 4.器械对练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组成的器械套路对练形式.( )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5.法国网球公开赛是在硬地网球场进行比赛的。( )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6.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身体部位触接端线或边线均判出界。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错误 7.古代足球游戏起源于中国汉朝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8.在发展体能时,综合练习方法,是指在教学中各种练习方法往往是相互结合起来运用,就形成了综合练习法。( )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错误 9.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由美国麻省奈.史密斯在1891年发明的。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错误 10.一名运动员站在发球线外被发出的球在落地前击到,他将得到这一分。( )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当时为16人制,直到1950年中国才推广6人制排球。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错误 12.马拉松被称为距离最长的田径项目。()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错误 13.武术具有攻防技击和外虚内实,貌似神非等特性.( )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14.为了保持适宜的体重,人体要保持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15.拥有良好的体重和围度,需要一生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16.早期的网球的裹球的布是产自英国的坦尼斯镇,所以英国人称网球为TENNIS.( )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17.一般负荷强度大时,负荷量则应减小;反之负荷强度小时,负荷量则应加大。()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错误 18.运动中运用脉搏控制运动强度,脉搏保持在140 ~ 165之间效果最佳。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19.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错误 20.单局数比赛结束后,运动员要交换场地。( )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错误 二、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 21.下列何种运动,在位置安排会有一个守门员?( ) 错误;正确答案:B A) 手球 B) 以上都是 C) 曲棍球 D) 足球

植物生理学习题及答案(本科考试必备)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一、名词解释 1.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2.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3.渗透作用: 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4.水势(ψw):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符号:ψw。 5.渗透势(ψπ):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符号 ψπ。用负值表示。亦称溶质势(ψs)。 6.压力势(ψp):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势值。一般为正值。符号ψp。初始质壁分离时,ψp 为0,剧烈蒸腾时,ψp会呈负值。 7.衬质势(ψm):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以负值表示。符号ψm 。 8.吸涨作用: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9.代谢性吸水:利用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使水分经过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 10.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11.根压:植物根部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2.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主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13.蒸腾速率:又称蒸腾强度,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通过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分量。(g/dm2·h) 14.蒸腾比率:植物每消耗l公斤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重量(克)。 15.蒸腾系数:植物制造1克干物质所需的水分量(克),又称为需水量。它是蒸腾比率的倒致。 16.内聚力学说:又称蒸腾流-内聚力-张力学说。即以水分的内聚力解释水分沿导管上升原因的学说。 二、填空题 1.植物细胞吸水有、和三种方式。渗透性吸水吸涨吸水代谢性吸水 2.植物散失水分的方式有和。蒸腾作用吐水 3.植物细胞内水分存在的状态有和。自由水束缚水 4.植物细胞原生质的胶体状态有两种,即和。凝胶溶胶 5.一个典型的细胞的水势等于;具有液泡的细胞的水势等于; 形成液泡后,细胞主要靠吸水;干种子细胞的水势等于。 ψπ + ψp + ψm;渗透性ψp + ψm;吸涨作用ψm 6.植物根系吸水方式有:和。主动吸水被动吸水 7.根系吸收水的动力有两种:和。根压蒸腾拉力 8.证明根压存在的证据有和。吐水伤流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西安工业大学试题纸 1.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r 52/2t t i t j =+-+(SI ),则质点的v = 。 2. 一个轴光滑的定滑轮的转动惯量为2/2MR ,则要使其获得β的角加速度,需要施加的合外力矩的大小为 。 3.刚体的转动惯量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 。 4.一物体沿x 轴运动,受到F =3t (N)的作用,则在前1秒内F 对物体的冲量是 (Ns )。 5. 一个质点的动量增量与参照系 。(填“有关”、“无关”) 6. 由力对物体的做功定义可知道功是个过程量,试回答:在保守力场中,当始末位置确定以后,场力做功与路径 。(填“有关”、“无关”) 7.狭义相对论理论中有2个基本原理(假设),一个是相对性原理,另一个是 原理。 8.在一个惯性系下,1、2分别代表一对因果事件的因事件和果事件,则在另一个惯性系下,1事件的发生 2事件的发生(填“早于”、“晚于”)。 9. 一个粒子的固有质量为m 0,当其相对于某惯性系以0.8c 运动时的质量m = ;其动能为 。 10. 波长为λ,周期为T 的一平面简谐波在介质中传播。有A 、B 两个介质质点相距为L ,则A 、B 两个质点的振动相位差=?φ____;振动在A 、B 之间传播所需的时间为_ 。 11. 已知平面简谐波方程为cos()y A Bt Cx =-,式中A 、B 、C 为正值恒量,则波的频率为 ;波长为 ;波沿x 轴的 向传播(填“正”、“负”)。 12.惠更斯原理和波动的叠加原理是研究波动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两列波动的干涉而言,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相同或者相近的振动方向,稳定的位相差,以及 。 13. 已知一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方程为10.06cos(10/5)()X t SI π=+,现在另有一简谐振动,其振动方程为20.07cos(10)X t =+Φ,则Φ= 时,它们的合振动振幅最 大;Φ= 时,它们的合振动振幅最小。 14. 平衡态下温度为T 的1mol 单原子分子气体的内能为 。 15. 平衡态下理想气体(分子数密度为n ,分子质量为m ,分子速率为v )的统计压强P= ;从统计角度来看,对压强和温度这些状态量而言, 是理想气体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完整

1. 雅典奥运会举行的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A )年。 A . 1896 B . 1897 C . 1898 D.1899 2. 以自我(B)为基本活动方式来实现对自身的改造,是体育的特有属性。 A.体育锻炼 B.身体活动 C.强体健身 3. 体育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教会人们去(A)利用、保护和促进身体发展,它是一种用身体而又去完善身体的活动过程。 A.合理有效地 B.循序渐进地 C.持续不断地 D.周而复始地 4. 体育是(B)的结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社会化进程。 A.物质文明 B.人类文化 C.历史发展 5. 体育属于文化的范畴,是(D)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A. 中华文化 B. 民族文化 C. 各国文化 D. 大众文化 6. 全面提高大学生(B)水平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 A. 身体健康 B. 身心健康 C.体质健康 7. 大学体育对大学生(C)教育培养以及人格、品质的陶冶塑造的积极、独特的作用。 A.文化、专业的 B. 思想、道德的 C. 身体、心理的 8. 大学体育的(A)与育人功能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推崇。 A. 健心功能 B. 锻炼功能 C.教育功能 9. 身体活动不仅能够(C)、提高素质,还可以消除紧张情绪、调节心理状态。 A.体育锻炼 B. 活动筋骨 C 增强体质 10. 大学体育的目标之一是进一步理解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B),培养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A. 意义 B. 关系 C. 涵意 11. 现代社会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A)、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A. 心理健康 B.身体健康 C 体质健康 12. 健康的水平可分为:最佳健康、一般健康、(C )。 A. 不健康 B. 次健康 C.亚健康 13.目前危害人类的三大杀手:( A )。 A. 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 B. 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精神病

植物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一、1.植物细胞和土壤溶液水势的组成有何异同点? (1)共同点:土壤溶液和植物细胞水势的组分均由溶质势、衬质势和压力势组成。 (2)不同点: ①土壤中构成溶质势的成分主要是无机离子,而细胞中构成溶质势的成分除无机离子外,还有有机溶质; ②土壤衬质势主要是由土壤胶体对水分的吸附所引起的,而细胞衬质势则主要是由细胞中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亲水胶体物质对水分的吸附而所引起的; ③土壤溶液是个开放体系中,土壤的压力势易受外界压力的影响,而细胞是个封闭体系,细胞的压力势主要受细胞壁结构和松驰情况的影响。 2.一个细胞放在纯水中其水势及体积如何变化? 水势升高,体积变大。 3.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形式及其与植物代谢强弱、抗逆性有何关系? 束缚水,自由水。 植物体内自由水与束缚水的比例越高,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植物体内自由水与束缚水的比例越低,代谢越弱,抗逆性越强。 4.试述气孔运动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淀粉-糖转化学说,无机离子吸收学说,苹果酸代谢学说。 凡能影响光合作用和叶子水分状况的各种因素:光照(主要因素)、温度、二氧化碳(影响显著)、叶片含水量。 5.哪些因素影响植物吸水和蒸腾作用? 外界的气温,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弱。根毛的表面积,叶的面积,,大气湿度,土壤溶液的渗透压等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植物吸水和蒸腾作用。 6.试述水分进出植物体的途径及动力。 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共质体途径。 上端原动力—蒸腾拉力。下端原动力-根压。中间原动力-水分子间的内聚力及导管壁附着力。 7.如何区别主动吸水与被动吸水? 主动吸水不需要消耗能量,被动吸水需要消耗能量。 二、8.人工培养法有哪些类型?用人工培养植物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水培法、砂培法、气培法。 药品纯度、培养液PH值、浓度、通气、光照、温度。 9.如何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有哪些生理作用?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题库

1某质点的运动学方程x=6+3t-5t 3 ,则该质点作 ( D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值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值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值 (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值 2一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x v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如图示。设21t t →时间合力作功为 A 1,32t t →时间合力作功为A 2,43t t → 3 C ) (A )01?A ,02?A ,03?A (B )01?A ,02?A , 03?A (C )01=A ,02?A ,03?A (D )01=A ,02?A ,03?A 3 关于静摩擦力作功,指出下述正确者( C ) (A )物体相互作用时,在任何情况下,每个静摩擦力都不作功。 (B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必定静止。 (C )彼此以静摩擦力作用的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所以两个静摩擦力作功之和等于 零。 4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经过时间T 转动一圈,那么在2T 的时间,其平均 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B ) (A ) , (B ) 0, (C )0, 0 (D ) T R π2, 0 5、质点在恒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已知在时间1t ?,速率由0增加到υ;在2t ?, 由υ增加到υ2。设该力在1t ?,冲量大小为1I ,所作的功为1A ;在2t ?,冲量大小为2I , 所作的功为2A ,则( D ) A .2121;I I A A <= B. 2121;I I A A >= C. 2121;I I A A => D. 2121;I I A A =< 6如图示两个质量分别为B A m m 和的物体A 和B 一起在水平面上沿x 轴正向作匀减速直线 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A 与B 间的最大静摩擦系数为μ,则A 作用于B 的静摩擦力F 的 大小和方向分别为(D ) 轴正向相反与、轴正向相同 与、轴正向相同 与、轴正向相反 与、x a m D x a m x g m x g m B B B B ,,C ,B ,A μμT R π2T R π2T R π2t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无氧运动的锻炼方式有()? (A) A短距离疾跑B慢跑C游泳D健身操 2、心率作为反映人体()功能的客观指标之一?(A)A心血管系统B身体形态C身体素质D耐力素质 3、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B) A 6%--7% B 7%--8% C 8%--9% D 9%--10% 4、如果以健身为目的的锻炼,一般人的运动频率应以每周()次以上为适宜?(B) A 2 B 3 C 4 D 5 5、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是:()(B) A心理咨询B健身运动C音乐治疗D社会交往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 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 教育总目的?(B) A合理营养B身体练习C体育竞赛D学习 7、根据目的、对象和社会施予的影响不同,目前通常认为体育可由哪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A) A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B娱乐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C社会体育,娱乐 体育和学校体育D娱乐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 & 在原始社会,体育与生存需要之间的天然联系,主要表现在() (A)A谋生与防卫需要中B宗教与祭奠需要中C娱乐与游戏需要中D战争与掠夺需要中 9、社会环境引起的心理活动因素是复杂的,解决的办法也多种多样,但为了及时排除个人 性格和心理状态中的不健康因素,宜采用下列哪种积极措施?()(C) A采取睡眠疗法缓解精神疲劳B参加社交活动增添生活情趣C通过体育锻炼调节身心健 康D广交知心朋友解除内心烦恼 10、体育作为一种传播体育价值观的理想载体,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及培养社会 公德等方面所引起的教育作用,是要教育人们()(A) A积极参加社会体育B成为社会体育活动家C与社会保持一致性D树立个人奋斗目标 11、体育的娱乐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下列哪方面的需要()(C) A生存和发展需要B提高生物潜能的需要C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要D增强体质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