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身边的“朋友”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身边的“朋友”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身边的“朋友”

鄂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庭

身边的“朋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身边的“朋友”》。本课是在学生全面了解社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社区中的公用设施与人们生活得密切关系,学会爱护社区环境,养成文明生活的习惯。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建设也越来越趋向成熟,社区的配套公共设施,和睦的人际关系,精彩的社区生活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社区的取名来自各行各业,人们受教育水平各不相同,对待公共设施的态度也有所差别。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帮助孩子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学习并开始尝试以热情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乐于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德行引导。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在学生全面了解社区的基础上,引导其进一步关注社区中的公用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调查比较分析,体验社区里的功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了解社区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学会借助相关的社区公共设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文明意识,自觉爱护社区公共设施,自主地去养成一些文明生活的习惯,并试着帮助、影响他人更文明地生活。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孩子感受,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我们的家往往是一个社区中的一户,社区需要大家共同建设和维护。打破狭义的“小家”的认识范畴,建立社区是我们所有居民的“大家”这一概念,克服自私心理,学习在社区大家庭里找到“自我”和“他人”的契合点。引导孩子学会与人沟通,并通过正当的渠道维护社区公共设施。

设计思路

在日常生活中,公共设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爱护公共设施是每个人的基本行为准则。但是,现实生活中也不时出现一些破坏公共设施的现象。因此,培养学生从小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和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以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自然的走入学习状态。将教学生活化的理念贯穿于整堂课,课前收集大量学生生活场景的图片、场景,力求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应用到生活中去,也使教材内容更具有说服力。整堂课在师生共同探究中完成教学任务。逐步引导学生懂得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公共设施给人们带来的帮助,对公共设施产生感激之情。

2.能力:知道如何爱护公共设施,培养爱护公共设施的好品德。

3.知识:知道在我们生活的社区有哪些公共设施,明白公共设施给人们带来方便,带来舒适。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公共设施的重要性,懂得如何爱护公用设施。

教学难点

不损坏公共设施,能自觉,并能影响他人也自觉去爱护公用设施。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12-P13页内容,话题为“他们帮助了我们”。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14-P15页内容,话题为“公用电话的诉说”。

第一课时它们帮助了我们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比较分析, 了解社区的各种设施所在的位置和使用情形。

2.明白社区成员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公共设施,感受社区公共设施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初步树立自觉爱护社区公共设施的意识。

课前准备

1.拍摄有关社区里公用设施的录像,制作“社区公用设施”的课件。

2.社区小小设计师的模型和相关公共设施的图片。

3.学生用的感谢卡。

教学过程

活动一、猜一猜,认一认我们的“朋友”

1.猜谜语,认朋友: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自己生活得社区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社区,去发现我们身边一些不会说话的“朋友”。老师现在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这个谜语就打一种社区公用设施。看谁猜得快!“默默无闻站路旁,每到夜晚放光芒。每天生活都需要,五彩缤纷显时尚。”

2.今天路灯也来到我们中间了,它有好多话要对我们说,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路灯的自述,看看它都说了些什么。(放课件——路灯的自述)

3.谁知道路灯还有什么作用?(能美化城市、美化生活、给我们带来缤纷的色彩、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时尚……)

4.同学们说得真好!路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带来了欢乐!它就是公用设施。凡是修建在公共场所为大家提供方便、供人们使用的设施,都是公用设施。公用设施是大家的公共财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