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海鸥回来了 教学设计资料

一年级数学:海鸥回来了 教学设计资料
一年级数学:海鸥回来了 教学设计资料

一年级数学:海鸥回来了教学设计资料

1、结合详尽的情境,能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的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和+,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详尽实例,能正确口算出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单元知识技能目标:

1、能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位置。

2、认识><=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的数大小。

3、能说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含义。

单元教学建议:

1、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2、提倡算法多样化。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初步数感和估计的意识。

4、本单元的评价,要注意考查学生能否正确的数、读、写11~20各书,是否掌握了数的顺序,会不会比较大小。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在详尽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填写算式。

3、在教学中渗透数的顺序,并进行社会秩序教育。

4、学会与人合作,体会计算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抓问题,用多种游戏,把抽象的数位详尽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个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文字题练习,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进行本单元学习成果的自我评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二、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 四、单元教学难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六、单元课时安排:17课时 第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能熟练计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4、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1—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过程与方法:经历识认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具:语数教科书、铅笔盒及练习题挂图。 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一、 创 设 情 境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做 动作。(学生笑有部分 同学弄不清手忙脚乱 的。)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做一 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 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 你的右肩;左手摸左耳右 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 摸左耳。 刚才有些小朋友弄错了左 右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左右”。 (板书:左右) 从学生的年龄特 点和心理发展规 律而言这样的游 戏情境设计最能 吸引他们的注意 力让他们积极投 入到“左右”的 学习中来。伸 二、 体 验 感 悟黑板的左边有值日表。 黑板的右边有镜框。 红旗的左边和右边都有 字。 我的左边是小明。 这是我的左耳这是我的 右手我的左边有一只脚 右边有一只脚。1、理解左边与右边。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 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请你用左或右说一句话。 那你自己身上有没有 “左”和“右”呢? 请大家每个把课桌上的数 学书、语文书和铅笔盒按 照从左至右依次在课桌的 摆好。 用左右来描述教 室中的物体和学 生自已身上的各 个器官是学生乐 于参与的数学活 动交流时可不必 拘泥于坐姿鼓励 学生用各种方式 表达。 通过学生的亲自 操作活动让学生 再次体验“左 右”的位置关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一分 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分一分 教学内容启慧 教科书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备基础。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和学生学习的探索性。首先通过整理文具和学具,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初步学习把一些物体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初步认识整理物品的常用方法。“想想做做”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操作练习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择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过程启慧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样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兰的星期天是怎样过的。 学生观看动画片《小兰的星期天》:小兰早餐后在认认真真地做作业。一会儿,小兰完成了作业,当她整理东西时却犯愁了…… 提问:哪些东西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又应该放在学具盒里呢?你能把它们分出来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评:在这里,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出示一个问题,而是把要解决的问题有机地融于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仿佛身临其境。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生活经验,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愿望和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离自己并不远,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启慧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三、教学进度 一认识图形(二) 4课时左右 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5课时左右 三分类与整理 5课时左右 四 100以内数的认识 13课时左右 五认识人民币 8课时左右 六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9课时左右 七找规律 7课时左右 八总复习 12课时左右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优质教案

课题分一分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材分析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难点使学生能选择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教具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小朋友喜欢跟爸爸妈妈到商场的超市去买东西吗?你能说说商店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出示主题图) 老师这里有商店的一幅售货图,大家能说说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吗? 二、自主探究 1.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1)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2)集体反馈,指名回答。 (3)引导学生分析分类的标准,讨论如何分类。 商场售货架上的物品是按照玩具、书本、食物进行分类的。 2.做一做 (1)学生检查自己的文具盒、学具盒里的文具和学具有没有放错,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汇报。 (2)四人一小组把桌上混合在一起的文具和学具分别装在文具盒和学具盒里。做完后各组汇报操作的情况。(有边装边分,有分了再装)再让学生说说这样分类的好处。

教学过程 (3)小结:按同标准分类结果相同。 三、巩固深化、提高能力 想想、做做。 第1题让学生说出所有动物的名称,说说在水里生活的动物的名称,最后再按书上要 求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把自己带来的“交通工具”玩具拿出来,大家议论“哪 些是天上飞的?哪些是地上行驶的,哪些是水上行驶的?然后完成第3题,再指名说说。 第3题出示茄子先生的问题:把这些树叶放在三个盘子里,怎样放合适?各小组说说 盘子里怎样放合适?各小组说说,然后汇报。老师小结: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不一 样。 四、游戏 大家一起来分一分。 找8位同学上台,让大家来给他们分分组,并说说是按什么分的。(小结: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不一样。) 五、课堂小结 给物品分类的方法很多,要按分类的标准进行。 布置作业《课程与探究》P2 板 书 设 计 分一分 分类: 玩具、书本、食物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全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四、全册教学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一分》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一 分》教案 第1课时分一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第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观察和分一分活动中认识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课前准备: 课件、挂图、一些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都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吧。今天老师在超市买了一些东西。(出示零食和日用品)但不知道装袋,聪明的你能帮老师分一分吗?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二、思索探究 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指名上台演示。 3、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所买的东西整理好了,谢谢你们。 4、小结。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两类。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

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5、观察书中例题,问:图中物品有没有整理好,为什么? 6、练一练 “想想做做”第1题。 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 圈一圈,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 说一说,其余的动物生活哪里? 三、交流共享 1、想想做做第2题。 老师所买的东西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放的很有条理,可是老师家中的小弟弟很调皮,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1)说说它们各在哪里行驶。 (2)根据刚才那些玩具在哪里行驶的特点来分一分。 (3)同桌互相检查。 (4)你还能按别的特点来分一分吗? 2、想想做第3题。 学校的科学小分队收集了一些树叶,想考考我们小朋友,这些树叶真美呀!你会分吗? (1)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 (2)小组活动: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书上。 (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 3、想想做第4题。 国庆节快到了,许多班级已开始排练节目。瞧,这是四2班的学生正在彩排呢,你能帮他们分一分吗? 先独立分,再指名交流,说出理由。 四、课堂总结 1.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谈感想及收获,老师再作概括总结。 2.要求学生回家后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 3.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分一分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教学反思: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渗透德育教育,和学生一起想办法分类整理物品的时

2020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目标: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 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1. 想象印证 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 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 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5. 发明设计 (1)请小小设计师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组合,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品(电脑演示:情景激发)。 (2)评选比赛(四人小组互评,选出小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前后 (第2页) 教学目标:

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一分

分一分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能按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正确计算。 2.能简单口述分类的理由和过程。 二、能力目标: 知道组内交流要有序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有不同意见。 三、情感目标: 1.养成他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自己回答时要先举手,声音响亮的习惯。 2.学会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意乱放。 3.能在愉悦的数数活动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分类与表达。 2.难点:6-10物体个数的计数。 【教学过程】 意图: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在行为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可塑性,许多好习惯都尚未养成,他们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教育者在上面勾勒出丰富的内容。所以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一、信息交流。 1.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学生了,从今天起,我将和你们一起在这个教室里学本领,长智慧。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教室”(出示课题)。 2.说说教室里的物品。 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物品,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表述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并及时加以纠正。) 3.说说家庭的物品。 师: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的物品(举例),那么你家庭有些什么呢?谁愿意向大家介绍? 【意图:学生通过说一说教室、家庭中的具体物品,既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为

后续数数作铺垫。】 二、自主探究。 1.出示小胖的书桌(堆满书、本子、铅笔、玩具等) 师:明天就要开学了,小胖的书桌乱七八糟,书包还没有整理,谁来帮助他? (铅笔、尺、橡皮放入铅笔盒,本子、书、垫板、铅笔盒放入书包)剩下的玩具汽车和足球怎么办? (放到玩具橱里) 2.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分类,我们要把自己的物品分类摆放,不能像小胖那样随便乱放。 【意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自己的良好生活习惯。】 3.观察图1。 左边的菊花图,请学生观察后思考:按什么分?分的结果怎么样? (强调先观察,找出分类的标准后再分一分:按功能分,4只篮球,4只足球。) 4.集体说图2。 按性别分:4个男生,3个女生。 按大小分:3本大的练习本,5本小的练习本。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可大胆举手发表不同的意见。) 5.任选图3中的一幅图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按状态分:3只关上的铅笔盒,2只打开的铅笔盒。 按颜色分:1只黄色的书包,4只红色的书包。 【意图:引导学生在同桌交流时互相尊重,声音要轻】 6.观察图4。 师:两幅图怎么是一样的?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先试做后汇报。) 得出:同一副图,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 (前后左右四人小组讨论时,每位组员的发言要有序,允许有不同意见。)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 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 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 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点:共同 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 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 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 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 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 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二课时:拼一拼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 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分一分》教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分一分》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学会分数的读写,从中感受分数与平均数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教学难点: 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用具: 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为别人分过东西吗?你是怎样分的?(板书:分一分)现在,我们来帮助鼠妈妈、淘气、笑笑分东西,要分得公平合理。 1、出示情境图。(课件) (1)鼠妈妈分饼:鼠妈妈做了4张饼,整分给两只小老鼠,要这两只小老鼠得到的饼一样多,应该怎么分呢?你来帮帮她好吗? 生汇报,师板书:42=2(张)师指出:当我们分东西分得一样多的时候,我们就叫平均分。如果一只鼠分1张饼,另一只鼠分3张饼,是平均分吗? (2)淘气、笑笑分苹果。 a、(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看淘气、笑笑在分两个大苹果,他俩平均分几个苹果?怎样列式?(22=1个) b、(课件出示第二幅图)现在少了一个苹果,现在淘气、笑笑平均分几个苹果?怎样列式?(12= )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怎样表示这一半的苹果呢?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在本子上画一画,写一写。 指名汇报,上前展示自己表示一半的不同方法。 3、引入。 用了这么多方法来表示这一半的数,我们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生看完后,师指出:一半可以用表示,并说明所表示的意义。 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学生举身边的事例来说明。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几分之一。 (1)涂一涂,感受。 (课本53页下)提示:涂之前要先找出什么?生试着涂,师巡视指导。 (2)折一折,加深理解的含义。 生汇报不同的方法,师相应点拨。 2、认识几分之几。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把他平均分成4份,然后按54页的要求去做,看看你又认识了哪些分数。 生边涂色边做书上的填空题,然后集体汇报交流。 3、加深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人教版新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目标: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 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1. 想象印证 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 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 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5. 发明设计 (1)请小小设计师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组合,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品(电脑演示:情景激发)。 (2)评选比赛(四人小组互评,选出小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第二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前后 (第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分一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分一分》教案分一分教学简单的分类活动。分类是把研究对象按某种标准分成几部分。按照某一标准,凡分在同一部分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点;凡分在不同部分的物体,都具有相异点。分类和比较是相随相伴的,分类离不开比较,分类能促进比较。所以,教材在比一比之后及时安排分一分的教学。分类也是认识事物、现象本质特征的思维方法,没有分类就没有整体与部分,就没有加减乘除;没有分类就无法研究几何形体,也无法进行统计。 本单元把学生熟悉的物体作为分类的对象,如食品、玩具、书本、动物、交通工具、树叶等。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用途和特点,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验简单的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1.例题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分类的思想。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

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例题呈现一幅商店里摆放商品的图片,其中的许多商品不仅摆放得整齐,而且是相同的商品摆在一起,不同的商品分开摆放。让学生观察这些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并思考这样摆放的好处,从中初步体会什么是分类、为什么分类和怎样分类。尽管教学中不出现分类这个词语,也能实现这种数学思想的教学目的。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例题的教学要通过你能说说商店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这 个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首先看到图中把玩具、书、食品分别放在三个柜上。而且在玩具中,把两种车放在最上面一层,盒装的其他玩具放在另两层;在书中,童话、数学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套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 教学计划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教养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 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一分第

分一分(一)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能按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正确计算。 2.能简单口述分类的理由和过程。 能力目标:1.知道组内交流要有序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有不同意见。 情感目标:1.养成他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自己回答时要先举手,声音响亮的习惯。 2.学会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意乱放。 3.能在愉悦的数数活动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教学重点:分类与表达 教学难点:6-10物体个数的计数。 教学准备: 在每个小组的桌上、教师讲台上以及教室周围的墙上布置一些学生熟悉的物品(如:积木等);每个小组一张动物园的情景图,每位学生有10片双色片。 教学过程: ★习惯培养之一:让孩子懂得同学之间需要友爱互助。 【意图: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在行为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可塑性,许多好习惯都尚未养成,他们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教育者在上面勾勒出丰富的内容。所以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一、信息交流 1.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学生了,从今天起,我将和你们一起在这个教室里学本领,长智慧。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教室”(出示课题)。 2.说说教室里的物品 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物品,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表述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并及时加以纠正。) 3.说说家庭的物品 师: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的物品(举例),那么你家庭有些什么呢?谁愿意向大家介绍? 【意图:学生通过说一说教室、家庭中的具体物品,既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为后续数数作铺垫。】 二、自主探究 1.出示小胖的书桌(堆满书、本子、铅笔、玩具等) 师:明天就要开学了,小胖的书桌乱七八糟,书包还没有整理,谁来帮助他?(铅笔、尺、橡皮放入铅笔盒,本子、书、垫板、铅笔盒放入书包)剩下的玩具汽车和足球怎么办? (放到玩具橱里) 2.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分类,我们要把自己的物品分类摆放,不能象小胖那样随便乱放。 【意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自己的良好生活习惯。】

2017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目标: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 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 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 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1. 想象印证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 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5. 发明设计 (1)请小小设计师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组合,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品(电脑演示:情景激发)。 (2)评选比赛(四人小组互评,选出小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前后(第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一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

一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备基础。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和学生学习的探索性。首先通过整理文具和学具,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初步学习把一些物体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初步认识整理物品的常用方法。“想想做做”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操作练习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择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样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兰的星期天是怎样过的。 学生观看动画片《小兰的星期天》:小兰早餐后在认认真真地做作业。一会儿,小兰完成了作业,当她整理东西时却犯愁了……

提问:哪些东西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又应该放在学具盒里呢?你能把它们分出来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评:在这里,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出示一个问题,而是把要解决的问题有机地融于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仿佛身临其境。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生活经验,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愿望和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离自己并不远,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同桌合作把这些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3.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兰也把东西整理好了,你们和她分得一样吗?(媒体演示) 4.小结。 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学具和文具两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 教学目标: 1.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拼一拼讲课教案: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拼一拼讲课教案 教法设计: 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一年级《分一分》教案

《分一分》教案 护国中心校:周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 (1)实际经验入手,根据事物的特点,学习分类的方法 (2)悟分类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2、过程与方法 (1)验入手,通过物体外观的颜色、形状、大小、用途等,对具有相似点的物体进行分类; (2)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生活实践,让学生初步了解到分类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从个人操作到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勇于探索的治学态度; (2)能在比较中肯定的评价他人和自己; (3)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发现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例,体会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分类的意义,学习分类的方法。 难点:学会对同一事物进行不同标准的分类。 三、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启发提问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动手实践法、合作交流法、讨论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用具:课件等 学具:小棒,《喜羊羊与灰太狼》主角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曲。 师:孩子们,刚才老师播放的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 生:《喜羊羊与灰太狼》 师:今天青青草原上正在举行“清洁小家庭”评选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边出示课件边问)这是懒羊羊的家,感觉怎么样呢? 生:太乱了。 师:懒羊羊家因此没有评上“清洁小家庭”。你们愿意帮帮他吗?展示汇报 生:愿意。 师:你准备怎样帮呢?(生说师课件显示整理过程) 师:同学们真能干,把懒羊羊的房间整理的既整洁又美观。我们把笔放在一起,把玩具放在一起,把书放在一起,像这样把同样的东西摆放在一起,就是分类。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一分。(板书、齐读课题) 一、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分学具) 1、导入 师:看到大家这么能干,聪明的喜羊羊要和我们一起分5根红色小棒,4根黄色小棒,大家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