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课青春故事知识要点归纳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课青春故事知识要点归纳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课青春故事知识要点归纳

第四课青春故事,

1. 青春期的含义(P36),

人们通常将人生中11岁到17、18岁这段美好的年华称为“青春期”。它是人由少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

2. 青春期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型的变化,身高体重迅速增长、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三个方面,如第二性征开始出现。男同学长出喉结、胡须,女同学开始显露自己的曲线。男同的声音开始变得粗犷,女同学的声音开始变得尖细等等。

3. 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变化的表现。

(1)智力发展进入高峰期。(2)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成人感”逐渐增强。(3)情绪和情感丰富而强烈,但不稳定,有两极性。(4)性发育加速,性意识萌动等。

5. 如何促进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1)在青春期,许多青少年对自己生理和心理发生的巨大变化难以适应,经常会产生心理上的困惑或行为上的问题。(2)针对这些问题,青少年要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认识到这些变化是正常现象,要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力量调控心理矛盾,正确看待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6.青春期易出现的不利心理:

逆反心理闭锁心理肓目从众心理

7.如何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1)青春期心理充满矛盾,这些心理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矛盾有时让我们感到苦闷,但正是它们构成了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

(2)当我们感到很难解决内心矛盾的时候,应该及时向老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自己也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

8. 怎样调适青春期烦恼?

(1)开放自己的心灵世界,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宣泄烦恼,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

(2)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减少和消除盲目的冲动行为。

(3)树立自我完善的意识,对自己提出自我完善的阶段性目标。应该多读书、多运动、多做好事。

如何化解青春期内心情的矛盾?

青春期内心充满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

我们感到很难解决内心矛盾的时候,除了可以向老师、家长及社会寻求帮助外,自己也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保持心理健康有助于我们身心协调发展,顺利地度过青春期。能够自学地遵守合理要求,抵制诱惑,能够向不合理的外在要求说“不”。

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

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求同存异。

9.“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其危害

(1)原因:是独立自主意识受阻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子女有了不同于父母的兴趣和追求,而父母仍希望时时刻刻保护和指导子女,于是子女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会产生反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①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不理解。②青春期的孩子会产生强烈的成人感,想极力挣脱家庭的束缚、学校的管束和社会的约束。③急切要求别人尊重自己,他们希望别人像尊重大人一样尊重他们;享有和大人一样的权利。④家长、老师又对我们严格要求、百般呵护,父母不给子女自由独立的空间和时间。④凡事喜欢自己拿主意和做决定。

逆反心理往往导致逆反行为,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是由客观原因(父母的思想意识,管教方法,严格要求等)导致的,不能用对或错简单评价。

(1)什么是逆反心理: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产生反感,即产生逆反心理。

(2)表现: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

(3)危害:①逆反心理导致子女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父母;②如果任其发展,将有可能造成心理缺陷,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将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③做出违法违规行为,误入歧途,付出惨重代价。总之,逆反心理危害会造成情感伤害、经济损失、阻碍家庭和个人发展等恶果

10.逆反心理对成长的影响有哪些?

答:逆反心理有其积极地正面作用,如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标志着我们自主意识、独立意识、探索意识在明显增强,说明我们再走向成熟。但如果我们一味地逆反下去,对别人的伤害自不必说,自己也可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具体表

现为:(1)影响家庭的和谐,伤害父母,造成亲子隔阂,;(2)造成师生关系紧张;(3)惩罚自己,不利于自身心理健康发展;(4)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5)有可能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危害社会等恶果。

11. 如何正确看待逆反心理?

(1)青春期产生逆反心理,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或多或少地发生在每一个成长中的青少年身上。

(2)从某种意义上讲,逆反是走向成熟的一个关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过好这个关隘。如果过不好,可能会给自己的整个人生道路蒙上阴影。

12. 如何走出逆反困境?走出逆反困境的方法有哪些?(或怎样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P39)。

①培养多向思维,有逆反心理的人,一旦思维被逆反心理所控制,就会变得视野狭隘、行为偏激,在“对着干”的轨道上盲目滑行。因此,努力发散性思维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思路,使我们从偏激的习惯中摆脱出来。

②设身处地地分析。成年人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当我们不能理解他们的做法时,不妨耐心听听他们的理由。③学会控制情绪。事与愿违的时候,让自己的头脑冷静几秒钟,思考一下放任情绪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避免冲动行为的发生。④注意倾听⑤学会沟通⑥善于体谅⑦把握自我⑧主动倾诉⑨第三方立场⑩坦陈意见⑾更换对象⑿以认知化解情绪

13.你认为中学生的风彩可以从哪些方面展示?

健康的体魄,充沛的体力,活泼的性格,丰富的知识,大方的仪表,心理健康,品德高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做事耐心、细心,更有自制力等方面展示。

14. 偶像崇拜的含义及追星的好处(P43)。

(1)含义: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青少年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偶像的认同,进而仿效其行为方式、仪表特征等。

(2)好处:帮助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产生自觉向偶像学习的动力;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等。

15.同学们追逐流行风的原因有哪些?

①显示自己的时髦,赢得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②更好的凸显个性,焕发青春光彩;③树立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

④好奇心的驱使,喜欢新鲜事物,喜欢美,喜欢追求新奇事物;⑤攀比、虚荣心理作怪,怕同学瞧不起自己⑥青少年的思想是开拓的,大胆创新不安分,富有冒险精神。⑦猎奇心理喜欢以新面貌出现的东西,被新奇的观念所左右⑧随大流,跟风从众心理;

16.你认为盲目追逐流行风有哪些危害?

(1)引发虚荣攀比的后果,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一些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上追风以炫耀自己,即使自己不太需要也不惜购买,造成时间与金钱浪费。甚至有些学生由于个人经济条件不允许而做出偷盗行为。

(2)迷失方向,丧失自我、丧失个性流行就像一阵风,盲目的去追求流行,只会让我们忽高忽低的漂浮,会使我们活得很累,常常有挫折感和种种焦虑心理,甚至还会有“东施效颦”的效果。

(3)偏离正道当把流行语用于与长辈交流的时候,往往弄得长辈不知所云。有的学生把一些网络语言用到作文、考试试卷上,因而影响自己的成绩。(4)影响学习,荒废学业(5)作出伤害别人的事,丧失理智,做出违法的事情

或①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引发虚荣、攀比的后果;②丧失个性;③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对人格发展不利,过度爱慕虚荣,丧失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浪费大好时光④偏离正道,影响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7. 怎样对待偶像崇拜,不迷失自我?(P44到45)。

(1)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青少年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偶像的认同,进而仿效起行为方式、仪表特征。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追逐的“星”,追“星”是青春期少年正常的心理需要。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星光”,不应该简单地表现为华丽的外表、狂热的掌声以及娱乐媒体的追逐与炒作,应该是汗水的闪烁和内在美的光华,这才是激励青少年成长的榜样。

(2)喜好追“星”的男孩女孩,可别望着天上的“星星”,却掉进地上的“坑里”。

(3)偶像崇拜要把握好度,不盲目追“星”。“星光”灿烂,但可不能让这些灿烂的“星”占据我们的全部心灵。一旦让他们占满了整个心灵,我们的自我和尊严就无处安身了。(4)择其善者而从之,学习明星的内在美。

18. 如何看待流行风?

(1)青少年年被流行事物吸引在所难免。流行风源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流行事物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积极向上的,也有消极颓废的。我们不必一味反对,也不能在流行风中迷失了自我我们应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适合自己的、积极向上的流行事物,摒弃不健康的低俗的,不适合自己的,切勿肓从。(2)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清楚自己真正适合什么,需要什么。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东西(3)提高自己的控制和辨别能力,理智有度,择其善者而从之。(4)不要迷失和淹没在各种外在的诱惑之中,很多人活得很累,往往是因为他们迷

失和淹没在流行风里。(5)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有益活动。

19.怎样正确对待追星现象?

答: (1)追“星”是青春期少年的正常心理现象,但真正的“星光”应该是汗水的闪烁和内在美的光华。

(2)“星光”灿烂,但可不能让这些灿烂的“星”占据我们的心灵。一旦让他们占满了整个心灵,我们的自我和尊严就无处安身。

(3)我们应善于从不同的“星”身上学习不同的优点,不断完善自我,绝不能因为追星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0,盲目追星会造成什么危害?

(1)会失去自己的个性。(2)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学习、浪费时间,危害青春。(3)会影响身心健康。(4)会散失理智和尊严。(5)破坏家庭的和谐,不同程度上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6)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对人格发展不利。甚至做出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情。

21.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追星?

①不疯狂盲目追星。②摒弃狭隘心态摆正自己与明星的关系。③学习他们的内在美。

22.我们应该学习明星什么呢?(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追星?)p44

①不疯狂盲目追星,理智有度,择其善者而从之。②摒弃狭隘心态摆正自己与明星的关系。③学习明星的成就和内在美,比如:事业心、责任感、智慧经验、他们的努力、付出和毅力,高超的技能,专业知识等。④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真正的“星光”应该是汗水的闪烁和内在美的光华。

23. 如何跳出流行风的旋涡?

(1)明确理想、目标,坚定信念。(2)学会拒绝诱惑。(3)克服贪婪、虚伪、争强好胜心理。(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

24. 如何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1)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现象的很好说明。(2)从众心理的两种反映方式:不希望比别人差;避免不合群。

25. 如何正确认识好奇心?

(1)好奇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之一。好奇心强的人,兴趣广泛,对生活有热烈的情感,用强烈的好奇心去接触社会,感受生活。

(2)把兴趣发展为高雅的生活情趣,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可以开阔青少年视野,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但对好奇心把握不好也容易误入歧途,沾染一些不良行为。好奇是兴趣的开始,我们应该由好奇开始,培养广泛而有益的兴趣爱好,进而发展为高雅情趣,促进自己身心健康。

26. 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1)独立思考能力的要求:全面、发展地思考问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并能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能够随时检查和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时发现错误或不恰当之处,并予以调整。

(2)自我控制能力的主要表现:善于根据长远目标或社会要求来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够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侵扰和诱惑,能够克制自己的冲动。

27. 为什么要提高和发展自己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了避免因从众和好奇心染上不良嗜好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未成年人必须提高和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符合社会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中考思想品德知识点归纳

中考思想品德知识点归纳 一、列举我国的制度类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3、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我国的民主监督制度包括: 1、党的监督 2、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3、人民群众的监督 4、社会组织的监督 二、列举我国的基本国策、发展战略类 1、基本国策:1对外开放 2计划生育 3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发展战略:1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2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节约战略 3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 三、列举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类 1、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3、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1、从总量上看,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是一个资源大国。2、从相对数 来看,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一个资源小国。 4、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四、区别:依法治国的前提、中心环节、有力保障 1、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2、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3、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五、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六、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基础工程、重要任务 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2、优先发展教育与科学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 七、区别: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核心、原则、重点 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重点是:诚实守信。 八、区别: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宗旨、指导思想{行动指南}和历史使命。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指导思想(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九、区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三大职能、两大主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团结和民主。 十、区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一、区别:我们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要求、动力源泉、政治基石;我国的兴国之要、强国之路、立国之本。 1、党的基本路线——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久之安的根本要求。 3、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动力源泉,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4、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是我们的党、我们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石。 十二、区别: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内涵、我们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内涵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力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人民的构成: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1)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2)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3)分裂国家的人 (4)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什么是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由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4.公民权利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公民的具体权利。⑴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由宪法规定的;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⑵公民的具体权利是由普通法律规定的。 5.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⑴性质不同:人民是政治词汇;公民是法律概念。 ⑵范畴不同: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人民的敌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人)人民不包括敌人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⑶含义不同: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人民是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人民群众。 6.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的权力;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 7.我们享有的权利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法律保障。 8.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是什么?⑴以宪法为核心;⑵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 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9.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10.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 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 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 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 ⑤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 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 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 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⑧妇女的权 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 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受到国家保护。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 证书,我国的普通法律则依据宪法进 一步规定公民的具体权利。 11.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人 民法院提取诉讼,要求恢复侵害的权 利,赔偿造成的损失,惩罚侵权者, 讨回公道。①政治、经济、文化各 个方面;②家庭、学校、社会各 个领域。 12.我们怎样正确行使权利?(1) 公民在行使权力是要尊重他人权利;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 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3)要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力;(4) 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力。 13.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第 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 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 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 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 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第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1.公民的义务分为道德义务和法定 义务。 2.法定义务: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3.道德义务: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 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 社会的道德责任。 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1) 密切联系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 序、尊重社会公德等道德义务被法律 规范,即成法定义务;(2)区别,法 定义务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道德义务 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法定义 务以国家强制力做后盾确保履行,道 德义务靠舆论、习惯和社会成员自愿 来履行。 4.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宪法规定 的公民义务。 5.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②保守国家秘密;③维护祖国的安 全、荣誉和利益;④爱护公共财物, 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 社会公德;⑤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 组织,⑥依法纳税 6.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 一致性的表现):⑴在我国,公民 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⑵我们 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 行义务的主体。⑶我们不仅增强权 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 务。 7.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 须履行义务?①我们不能只获得 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 义务。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 履行,因为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③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 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 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8.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⑴有利 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⑵ 能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9.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 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 自强;敬业奉献。 10.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 系是怎样的?⑴我国法律与社会 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 补充。⑵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 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⑶ 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 主义道德的要求。 11.如何忠实履行义务?①法律 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例如:从 事义务劳动,植树造林,培养五爱情 感,自愿献血,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例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全册

八年级上册思品教案 全册备课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是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等。俗话说:“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所以,思想品德这一课程的教育在整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套教材主要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优秀的品德素质。知识方面有: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等;能力方面有: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等;情感方面有热爱生命、自尊自信、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等。下面,我主要就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来谈谈我对教材的感受。 八年级上册教材主要是围绕交往合作这一主题,遵循由近到远(如从亲人到朋友到网络)、由浅到深(如从交往的对象深入到具体方法)的逻辑来安排,同时,接近实际,贴近生活,按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设计了《相亲相爱一家人》、《师友结伴同行》、《我们朋友通天下》和《交往艺术新思维》四个单元。主要对我与他人的关系和交往的具体方法这两块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让学生深刻了解自己与周围亲人、朋友、老师等亲密关系,同时学会与之正确的相处之道。 在本册中,我最喜欢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本课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平等尊重你我他”三小课。着重围绕“人际关系”介绍了几种比较重要的交往方法,如宽容。 在我们生活中,宽容是一种境界,是高尚的道德,有的学生存在自我中心、心胸狭隘的心理,缺乏谦让,对他人缺乏包容之心。不善于宽容、体谅,就无法适应人际关系的要求,更无法形成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团队精神,所以,针对学生中的问题,有必要进行宽容教育。本人也一直觉得“宽容”是中华美德的重要品德之一,学会了宽容,在生活中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以,让学生们了解宽容,教会他们宽容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宽容,本课还介绍了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等交往的“良方”,我将会和他们一同深入学习并实践。 以上就是我对八年级上册教材的一些浅谈,望老师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加指导,我定虚心学习,并希望在以下问题中得到帮助。 1、课堂纪律是高校课堂的关键,作为初任教初中的我,又面临叛逆期的学生们,如何掌握好课堂纪律可能是个大问题,我想请问是不是有一些特殊方法,望指导。 2、在教材的处理上没有很多经验,希望在师傅的指导下和实践中得到提升,我必虚心学习。 3、新文学校学生个性张扬,群体较特殊,我该如何与她们更好的相处。 4、思想品德这一科的任教需要注意一些什么?有无特殊要求。 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单元备课 单元内容分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伴随着父母的呵护和关爱,青少年得以不断成长和进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为孩子付出了精力和心血,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作为青春期的中学生,感受着家长的呵护、享受着家庭的亲情,但随着自身独立性的不断增强,又容易与家长产生矛盾,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对于青少年成长是不利的,更容易伤害父母和长辈的感情。所以学会同家长沟通,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对青少年来说是必要的。这同时也是在锻炼中学生的交往能力,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提高道德水平,受益终身。所以说:要让中学生学会与父母交流、沟通,体会家长的辛苦,孝敬父母和长辈,处理好同父母的关系,解决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让中学生在家庭的关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 子女与父母交往、沟通能力的培养;尊长作为子女要孝敬。 单元难点:代沟和逆反心理的产生及危害,家庭关系的确立。 学法指导 学习本单元时要注意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把平时习以为常的父母长辈的呵护予以总结和重新回味,要根据教材中提供的案例、消除日常生活中同父母相处的隔阂和误解,理解父母对子女的扶养和爱护,学会关心和孝敬自己的父母、擅于与父母沟通。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第一框:我知我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家庭的特点和一般概说;b、家庭关系的确立;c、子女与父母之间关系的不可选择;d、家人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辩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分析家庭关系的确立和家庭结构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按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确立家庭; 子女和父母的血缘亲情无法改变,必须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家庭,热爱自己的家庭。 本框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什么是家庭?②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③家庭的结构类型。 2、难点: a、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改变 b、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热爱自己的家庭。 教学准备:图片、多媒体、粉笔,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好自我介绍卡片 教法学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 课时划分:一框一课 教学过程: 三、教学设计 1、情景导入 鲜花、彩车、礼炮、大红的“喜”字,亲朋好友的祝福……盛装的一对新人,这是和婚礼联系在一起的字眼,这两个人没有血缘关系,从此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一个新的家庭产生了。也许你就曾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你也可以描述一下这样的场面。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十一章 三角形 一、三角形的边 三角形: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 形。 注意点: (1)三条线段(2)不在同一直线上(3)首尾顺次相接 三角形的表示: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记作“△ ABC ”, 读作“三角形ABC ”,除此△ ABC 还可记作△BCA, △ CAB, △ ACB 等. 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 按边分 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都叫腰,另一边叫做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在做题时,不仅要考虑到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还必须考虑到两边之差小 直角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于第三边.) 二、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这边的高,简称三角形的高。 1、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同一点。三条高都在 三角形的内部。 2、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 3、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不相交于一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 直线交于一点。 总结: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高在三角形内部的数量 3 1 1 高所在的直线是否相交 相交 相交 相交 高之间是否相交 相交 相交 不相交 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的位置 三角形内部 直角顶点 三角形外部 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 做这个三角形这边的中线. 三角形中线的符号语言: ∵AD 是△ABC 的中线 ∴BD=CD =1/2 BC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AD 是 △ ABC 的角平分线 ∴∠BAD = ∠CAD =1/2∠BAC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三、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初中思品知识点的总结

初中思品知识点的总结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处理台湾的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人教版)

政治知识点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二、社会对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三、社会化对一个人的影响。 1、使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 2、能力不断提高。 3、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4、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5、使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什么离不开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五、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 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 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七、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1、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塑造健康的人格。 3、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4、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一、网络对我们的影响。 正面影响: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2、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3、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4、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5、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6、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7、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8、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负面影响:1 网络是把双刃剑。 2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3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4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二、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与人为善 学 案 学校:玉溪市江川县龙街中学 教师:赵秀全

2.3 《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认识助人为快乐之本,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2.过程与方法 课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方式(上网、看书、询问长辈等)收集与人为善的事例,为开展课堂教学做准备。课堂上,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创设活动情境,如小品表演、开展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善待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处世之道,并且把这种感受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等高尚品德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拒绝,使学生懂得善良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规范,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善良是什么、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 2.难点:如何理解与人为善是付出也是收获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景体验法、故事讲析法、角色扮演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工具] 黑板、粉笔、多媒体等 [课前准备] 教师:研读教材、搜集相关资料、编写教案、制作课件等 学生:认真预习、自检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做到与人为善。 [教学过程]

附: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善良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美德。归结起来,善良就是() A.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B.一颗善意理解的心 C.一颗善良的心 D.一颗宽容的心 2.“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这句话说明() A.帮助别人就意味着自己吃亏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 D、善良要见诸行动 3.雨果说:“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下列行为不符合这句话意思的是() A.某校成立“爱心社”,为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 B.某市出租车司机组成“爱心车队”,免费搭乘无助老人 C.某女郎用高跟鞋踩死一只猫 D.班上同学利用周末时间打扫街道 4.小明考试成绩很差,心情很糟。一直不如他的小强这次却考得很好,想帮他找出失败的原因,反而遭到小明的拒绝,但小强不跟小明计较。 你认为小强的做法() A.对的,这是大人不计小人过 B.对的,这是与人为善的表现 C.错的,应跟小明理论,从此不再理会小明 D.错的,怪他多管闲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英语所有必考知识点大汇总 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重点语法】 不定代词:不指名代替任何特定名词或形容词的代词叫做不定代词。 用法注意: 1. some 和any +可数名/不可数名。 some 多用于肯定句,any多用于否定句、疑问句和条件从句。有些问句中用some,不用any, 问话者希望得到对方肯定回答。 2. 由some, any, no, every 与body, one, thing构成的复合不定代词作主语时,其谓语动词用三单。 3. 不定代词若有定语修饰,该定语要置于其后:如:something interesting 【重点短语】 1. buy sth for ab./ buy sb. sth 为某人买某物 2. taste + adj. 尝起来…… 3. nothing...but + V.(原形) 除了……之外什么都没有 4. seem + (to be) + adj 看起来 5. arrive in + 大地方/ arrive at + 小地方到达某地 6. decide to do sth. 决定做某事 7. try doing sth. 尝试做某事/ try to do sth. 尽力做某事8. enjoy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9. want to do sth. 想去做某事10. start doing sth. 开始做某事=begin doing sth. 11. stop doing sth. 停止做某事区分:stop to do sth. 停下来去做某事 12. dislike doing sth. 不喜欢做某事14. so + adj + that + 从句如此……以至于…… 16. tell sb. (not) to do sth. 告诉某人(不要)做某事17. keep doing sth. 继续做某事 18. forget to do sth. 忘记去做某事/ forget doing sth 忘记做过某事 【词语辨析】 1. take a photo/ take photos 拍照 quite a few+名词复数“许多…” 2. seem + 形容词看起来…... You seem happy today. seem + to do sth. 似乎/好像做某事I seem to have a cold It seems + 从句似乎..…. It seems that no one believe you. seem like ... 好像,似乎….. It seems like a good idea. 3. arrive in +大地点= get to= reach+地点名“到达......” arrive at +小地点 (注:若后跟地点副词here/there/home, 介词需省略,如:arrive here; get home) 4. feel like sth 感觉像… feel doing sth. 想要做某事 5. wonder(想知道)+疑问词(who, what, why)引导的从句。 6. because of +名/代/V-ing because+从句 He can’t take a walk because of the rain. I don’t buy the shirt because it was too expensive. 7. enough +名词足够的…... 形容词/副词+enough Unit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重点语法】 1. 频率副词: 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never 频率副词在句中通常放在实义动词之前, be动词或助动词之后。常用于一般现在时态中。2.“次数”的表达方法 一次once,两次twice,三次或三次以上:基数词+ times, 如:three times, five times, 3. how often“多久一次”问频率,回答常含有频率词组或短语。 常见的how疑问词: 1)How soon 多久(以后) —How soon will he be back?他多久能回来? —He will be back in a month. 他一个月后能回来。 2)how long “多久” —How long did it take you to clean the house? 你打扫房子用了多久? —It took me half an hour to clean the house. 我打扫这房子用了半小时。 3)How many+名复 How much+不可名 “多少”问数量(how much 还可问价格) 【重点短语】 1. go to the movies 去看电影 2. look after = take care of 照顾 3. surf the internet 上网 4. healthy lifestyle 健康的生活方式 5. go skate boarding 去划板 6. keep healthy=stay healthy 保持健康 7. eating habits 饮食习惯8. take more exercise 做更多的运动 9. the same as 与什么相同10. be different from 不同 11. once a month一月一次12. twice a week一周两次 13.make a difference to 对......有影响/作用14. most of the students=most students 15. shop=go shopping=do some shopping 购物16. be good for 对......有益 17. be bad for 对......有害18. come home from school放学回家 19. of course = certainly = sure 当然20. get good grades 取得好成绩 21. keep/be in good health 保持健康22. take a vacation 去度假 【词语辨析】 1. maybe / may be maybe 是副词,意为“大概,可能,或许”,一般用于句首。May be是情态动词,意为“可能是...,也许是...,大概是...”. The baby is crying. Maybe she is hungry. The woman may be a teacher. 2. a few / few / a little / little a few (少数的,几个,一些) a little (一点儿,少量) 表示肯定 few (很少的,几乎没有的) little (很少的,几乎没有的) 表示否定 修饰可数名词 修饰不可数名词 People can live to 100, but few people can live to 150. There is little time left. I w on’t catch the first bus. Could you give me a little milk? 3. hard / hardly hard作形容词,意为“困难的,艰苦的,硬的”;作副词,意为“努力地,猛烈地”。hardly为副词,意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整理(全).doc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整理(全)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整理(全)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1、什么是责任? P5 答:既可以说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也可以说责任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总之,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 2、责任的来源 P18 答: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谈谈你对“不同角色,不同责任”的理解。P6-8 答:①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与他人有或远或近的关系,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②在社会的舞台上,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③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④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4、我们为什么要承担责任? P9 答:(1)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2)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3)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5、对自己负责任表现及意义 P9 答: (1) 承认错误并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一种表现。(2) 在人生之旅中,小到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6、谁对我负责任?如何理解“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P9-11 答:(1)自己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我们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2)他人对自己负责。当我们在为他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在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就根本无法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3)(我们要有责任感)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7、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P12或P6) 8、怎样正确认识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为什么说“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P 答:(1)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但同时也是在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2)承担责任的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3)同时,承担责任时也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其至受到处罚。这就是承担责任的代价。 (4)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9、正确选择承担责任P14 答:应该有勇气和信念,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做出最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1、我国的国家性质(p4)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p4)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XX人民的XX公民有: 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 ②拥有XX 国籍的外国人 ③分裂国家的人 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p4)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国家 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4、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 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 民的基本权利5、人民和公民有何异同,我国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必须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能算是中国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国人口没有中国国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国公民)

6、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① 平等权② 政治权利和自由③ 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⑨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8、公民应该这样正确行使权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9、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P11 页)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10、公民的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两大类,什么叫法定义务?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p16)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法定义务,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具体内容在课本上划记,共6 条) 11、什么叫道德义务,道德义务有什么作用,我国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学习知识点归纳(全)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1.家庭的定义: 答: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答: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3.家庭关系的确立分哪几种? 答: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 ②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 ③依照法律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 ④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4.家庭的结构有哪些? 答:①核心家庭,是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②主干家庭,是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 ③单亲家庭,是指由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 ④联合家庭,是指父母与多对己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者 已婚同辈联合组成的家庭 5.为什么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答:对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关系。 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是无可选择、无法改变的。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启示: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家,特别要了解自己的父母。要了解、继承家庭的优良传统,学习家人的优良品质,立志为家庭作出自己的贡献。 6.我们与家庭的关系? 答:①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 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第一任老师; ③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我们,使我们尽享家庭的亲 情和温暖。 7.爱的特点: 答:①是无私的、永恒的、无微不至的、不求回报的爱。 ②母爱如水,往往温柔细腻;父爱如山,往往深沉严格。

8.爱的原因(父母为什么要承担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 答:①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得自然流露,使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 ②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 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9.我们为什么要爱自己的家? 答: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还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我们在家中享受亲情和温暖,我们热爱自己的家。 10.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答:①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 ②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③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和法律义务。 10.孝敬父母的含义? 答:①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②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③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 11.孝敬父母的方法: 答:①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②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的一件件小事上。孝敬父母,要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场 合的具体要求,并按照这些要求去做; ③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表现在各个方面。爱父母,心里 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 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这些都是 孝敬父母的表现 12.对父母的长辈我们应如何对待? 答:我们孝敬父母的长辈,因为他们为社会为家庭作出贡献,对我们倾注了极大的关怀和爱护,甚至较之父母对我们的疼爱有加,在他们年老多病行动不便时,做孙子女的更要献上一片孝心。 13.如果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怎么办? 答:①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这是为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现;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初二数学上上册知识点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 (1)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3)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4)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5)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角形。②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初二数学上上册知识点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整理(全)

九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知识点整理(全)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1、什么是责任? P5 答:既可以说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也可以说责任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总之,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 2、责任的来源 P18 答: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谈谈你对“不同角色,不同责任”的理解。P6-8 答:①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与他人有或远或近的关系,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②在社会的舞台上,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③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④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4、我们为什么要承担责任? P9 答:(1)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2)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3)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5、对自己负责任表现及意义 P9 答: (1) 承认错误并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一种表现。(2) 在人生之旅中,小到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6、谁对我负责任?如何理解“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P9-11 答:(1)自己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我们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2)他人对自己负责。当我们在为他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在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就根本无法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3)(我们要有责任感)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7、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P12或P6) 8、怎样正确认识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为什么说“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P 答:(1)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但同时也是在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2)承担责任的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3)同时,承担责任时也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