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空调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汽车空调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汽车空调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汽车空调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从外部调节变排量压缩机、自动化空气质量调控、CFD 优化及集成系统等方面,对汽车空调系统研究现状进行详细归纳总结后,结合自我工作经验,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汽车空调系统;压缩机;热交换器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的竞争形式也日趋严峻,为了在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生产出安全可靠性较高、经济性能较优越、节能减排的新型美观实用汽车,已成为各大汽车生产厂商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加上人们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等在不断提高,有车一族除了在数量上不断扩大外,对汽车乘驾舒适性、安全性等均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汽车空调系统作为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评估的重要系统,是汽车采暖、制冷、除霜、除雾、空气过滤、温湿度自动控制的核心系统。因此,汽车是否配备高性能的空调设备及调控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被人们的接收程度。环保、节能、新能源代替原动力车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对汽车空调系统的综合运行工况特性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性能要求[1]。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汽车需求量的快速增长,伴随汽车空调也进入一个崭新的研究发展阶段,各种新技术、新控制手段不断涌现,因此,合理掌握汽车空调行业的研究发展趋势,以便准确应用到新车型开发中,有效提高汽车生产厂家的综合竞争力,就显得非常有工程实践应用研究意义。

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docx

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分支学科之一,以岩石圈的各种地质体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组合形式及形成、发育、变形、破坏规律。一般根据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差异,分为狭义构造地质学和广义构造地质学。狭义构造地质学侧重于对中、小型地质体的研究,主要研究这些构造的几何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演化等。广义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范围更加广阔,从地壳演变至岩石圈结构,从重要造山带至板块边界,从显微构造到晶格错位,几乎涵盖了10_8?108cm的所有地质体。近代以来,构造地质学研究获得了空前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板块构造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陆构造研究得到了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点研究岩石圈的演化和三维岩石圈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动力学研究兴起。这些研究使得构造地质学在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1.构造解析构造学本质上是对地质体变形和演化的认识,构造地质学强调野外实地观测,其主要研究方法是构造解析法。构造解析是对地质体空间关系和形成规律的分析解释,内容包括对地质体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气几何学解析是指对地质体的产状、规模、组合形式进行研究,进而概化为构造模式。运动学解析主要研究地质体在构造作用中发生的变形和位移。动力学解析是在几何学解析和运动学解析的基础上,反推构造应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分析和解释该研究区域的构造演化史。 2.研究现状步人20世纪后,构造地质学开始从形态描述逐渐进人对地质体的成因和力学分析研究中,由定性观察转入定量研究,由几何学研究转人运动学、动力学的领域。相关学科的新方法、新思路的引人,使得构造地质学获得了极大地进步,促进了构造地质学和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尤其20世纪60年代后,以板块构造为主的各种新理论的提出,促使构造地质学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2.1板块构造理论体系相关研究1968年前后,地质学家归纳了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从全球统一的角度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该理论将固体地球表层在垂向上划分为刚性岩石圈和塑性软

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摘要】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制动系统对汽车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汽车制动系统中的鼓式刹车、碟式刹车和防抱死刹车系统进行简单的阐述与研究。 【关键词】制动系统、鼓式刹车、碟式刹车、防抱死刹车系统 中图分类号: U4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简述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 制动系统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在种类汽车制动系统中,制动器是汽车制动系中用以产生阻止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目前,种类汽车所使用的制动器都是摩擦制动器,也就是阻止汽车运动的制动力矩来源于固定元件和旋转工作表面之间的摩擦。 制动系统的分类 鼓式刹车 鼓式刹车(图1)是在车的轮毂里面装设两个半圆形的刹车片,利用杠杆原理推动刹车片与轮毂内表面接触发生摩擦,利用摩擦力矩实现轮毂的转速下降,从而实现制动。原理很简单,就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一个水杯表示轮毂,手指表示刹车片,当杯子旋转时,手指紧贴水杯内壁,水杯就会停止旋转,汽车的鼓式刹车原理和这个原理是一样的。 鼓式刹车原理简单,当司机踩下刹车板时,通过杠杆机构推动液压泵,利用液压将刹车片推出,从而实现刹车。鼓式刹车在汽车制动上面已经应用了进一个世纪的历史,在同样的刹车力矩的的情况下,

鼓式刹车的车毂的直径可以比碟式刹车小得多,所以重载汽车要获得较大的刹车力矩,就采用鼓式刹车。 碟式刹车 碟式刹车(图2)的工作原理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见到,就如同我们旋转一个盘子,然后用手指去捏盘子,盘子就会慢慢停止旋转。汽车碟式刹车是由一个刹车油泵,一个与车轮相连的刹车圆盘和刹车卡钳组成。刹车时,高压刹车油推动卡钳内的活塞运动,将制动卡片压向刹车盘,从而实现刹车效果。碟式刹车系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见到,有的山地车就采用碟式刹车系统。 鼓式刹车系统(图1)盘式刹车系统(图2)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如图3)是一个闭环的制动控制系统,通常是有电子控制模块(ECU),液压控制单元(液压调节器)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等组成。它可以随时感知汽车制动轮在每一时刻的运动状态,并根据其运动状态相应的调节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以避免车轮出现抱死现象,从而使得汽车在制动时能够有效地缩短制动距离并维持方向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作用就是让车轮在制动时处在转动与不转动之间,靠摩擦与制动鼓之间的摩擦力使汽车减速,同时汽车在转动时仍具有转向能力,摩擦片与制动鼓间的摩擦力随着发热而下降的速度要比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下降缓慢一些,从而增加制动安全性。当在汽车需要全力制动时,通过控制所有车轮的滑移率,以获得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最大纵向附着力,有效缩短制动距离,并保持一定的横向附着力,有效克制紧急制动时的跑偏、侧滑、甩尾等情况的,防止车身失控,提高车辆的制动稳定性。 ABS依靠装在车轮上的转速传感器以及车身上的车速传感器,采集各个车轮的转速等信号,然后传送到电子控制模块(ECU)计算出每个车轮的转速等数据,进而推算出车辆的减速度及车轮的滑移率,ABS电子控制模块根据计算出参数,通过液压制动单元调节控制过程的制动力。在车辆紧急制动时,一旦发现某个车轮抱死,计算机立即

汽车空调系统论文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汽车空调系统论文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2012.05.02

摘要 汽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空调装置已成为衡量汽车功能是否齐全的标志之一。 汽车空调的作用已是众所周知。汽车空调装置已不再是豪华奢侈的象征,不仅轿车、客车上采用空调,货车、工程车上也纷纷安装空调装置。人们对空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汽车空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伴随汽车空调的普及与发展,汽车空调的发展大体上历经了五个阶段:单一取暖阶段、单一冷气阶段、冷暖一体化阶段、自动控制阶段、计算机控制阶段。空调的控制方法也历经了由简单到复杂,在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电路控制方面也在不断更新改进。 关键词:汽车空调,故障诊断,维修,注意事项

目录 摘要...................................................................................................I 第1章绪论 (1) 1.1汽车空调发展历史 (1) 1.2近年来汽车空调的前期发展 (1) 第2章汽车空调组成及工作原理 (2) 2.1汽车空调的组成 (2) 2.2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 (2) 2.3汽车空调的作用 (3) 第3章汽车空调故障诊断与排除 (4) 3.1汽车空调常见故障现象及排除方法 (4) 3.2汽车空调检漏的5种方法 (5) 第4章汽车空调实例故障检测维修 (7) 4.193款宝马525I暖风频繁失控 (7) 4.2奥迪1002.2E空调制冷效果差 (7) 4.393款雪佛兰子弹头水温高,风扇运转不正常 (8) 第5章汽车空调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0) 5.1汽车空调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10) 5.1.1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0) 5.1.2空调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10) 5.2汽车空调的使用知识及注意事项 (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是比重最大的一类。进入21世纪,中国要实现对WTO缔约国全面开放服务业的承诺,物流服务作为在服务业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服务门类,肯定会首先遭遇国际物流业的竞争。 物流的配送方式从手工下单、手工核查的方式慢慢转变成现今的物流平台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得配送流程管理自动化、一体化。 当今出现一种智能运输系统,即是物流系统的一种,也是我国未来大力研究的方向。它是指采用信息处理、通信、控制、电子等先进技术,使人、车、路更加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交通事故、阻塞和污染,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及生产率的综合系统。我国是从70年代开始注意电子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工作的,相应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科技情报信息、交通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迄今为止以取得了以道路桥梁自动化检测、道路桥梁数据库、高速公路通信监控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交通与气象数据采

集自动化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成果。尽管如此,由于研究的分散以及研究水平所限,形成多数研究项目是针对交通运输的某一局部问题而进得的,缺乏一个综全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恰恰是覆盖这些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将原来这些互不相干的项目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公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协调发展,使公路交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1.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国内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 5%,占GDP的比重为6. 6%。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 2.物流专业化水平与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十五”期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6年的18. 3%;2007年这一比例则下降到18. 0%,标志着我国物流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物流

汽车制动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汽车制动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要对路面的附着系数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避免汽车车轮发生滑动,必须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本文对汽车制动进行了简要的动力学分析,并对汽车制动的理想条件进行简要的探讨,分析了具体的汽车制动系统设计方法,希望对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标签:汽车;制动系统;设计方法 对汽车的制动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非常重要,通过EBD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和ABS 制动防抱死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作用在车轮上的力矩,避免由于左右道路不同的附着系数引起的附加转向力矩,使汽车的方向出现失控。 1 对汽车制动进行动力学分析 1.1 分析汽車行驶受力下图1为汽车行驶时的整车受力分析,其中车轮滚动半径为r、轮缘对地面的作用力为Ft、传动系机械效率为ηT、变速器速比为ig、主传动器速比为i0、飞轮角加速度为dωe/dt、飞轮转动惯量为If、发动机曲轴输出转矩为Ttq、经传动系传至车轮轮缘的转矩为Tt、空气阻力为Fw、前轴对车身的阻力为Fp1、后轴对车身的推力为Fp2、加速度为du/dt、车身质量为m3。 <E:\书\排版\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文件\236-1.jpg> 图1 汽车行驶受力图 1.2 分析附着力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之间的关系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附着力、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图2其中制动器制动力为Fμ、地面附着力为Fφ、地面制动力为Fxb。在忽略其他阻力的情况下,如果具有较小的踏板力,并且没有完全消除制动器的间隙,那么制动器制动力为0,地面制动力为0,地面制动力等于制动器制动力。如果地面制动力达到了最大值,与制动器制动力相等,那么地面制动力达到最大值时会与地面附着力相等。如果制动器制动力大于地面附着力,地面制动力与地面附着力相等,那么当制动器制动力不断增加时地面制动力不会随之增加[1]。 <E:\书\排版\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文件\236-2.jpg> 图2 附着力、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之间的关系图 1.3 分析滑移率与制动力系数通过分析汽车制动过程中轮胎胎面在地面留下的印记,能够对滑移率进行分析。从滚动到抱死,轮胎胎面会在地面上留下3个阶段的印记。第一阶段留下的印记基本相同于轮胎花纹,说明车轮基本为单纯

汽车空调系统论文

汽车电子电器论文——汽车空调系统 汽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空调装置已成为衡量汽车功能是否齐全的标志之一。 随着此前几年汽车业尤其是轿车的快速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汽车空调作为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的一种重要部件已被广大汽车制造企业及消费者所认可,至2013年8月止,在国内,国产轿车空调装置率已接近100%,在其它车型上的装置率也在逐年提高,汽车空调汽装置已成为汽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功能部件。我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国内汽车空调市场需求持续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汽车空调市场规模约为60亿元人民币,预计2012年我国汽车空调市场规模将达到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约为15%。我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空气压缩机生产基地,近几年来,受益于国民经济和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汽车空调行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基本上形成了门类齐全,大、中、小配套的汽车空调生产体系,具备了年产轿车空调500-600万套,中、重型汽车空调40万套,大客车空调20万套的生产能力,不仅能完全满足我国汽车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部分企业已具备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尽管中国汽车空调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全球原料价格上涨给行业带来巨大成本压力;在产品方面,货车及一些专用车的空调生产较少,市场需求还不能满足;在技术方面,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给行业提出新的挑战。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未来消费者将更多地注重汽车的安全性、稳定性、舒适性、娱乐性、辅助性和节能减排性,一些更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新型汽车空调产品将更受欢迎;在技术发展趋势方面,汽车空调将会向环保空调、绿色空调,小型节能化、舒适、自动化方向发展。 汽车空调分类: 按驱动方式分为:独立式(专用一台发动机驱动压缩机,制冷量大,工作稳定,但成本高,体积及重量大,多用于大、中型客车)和非独立式(空调压缩机由汽车发动机驱动,制冷性能受发动机工作影响较大,稳定性差,多用于小型客车和轿车)。 按空调性能分为:单一功能型(将制冷、供暖、通风系统各自安装,单独操作,互不干涉,多用于大型客车和载货汽车上)和冷暖一体式(制冷、供暖、通风共用鼓风机和风道,在同一控制板上进行控制,工作时可分为冷暖风分别工作的组合式和冷暖风可同时工作的混合调温式。轿车多用混合调温式)。 按控制方式分为:手动式(拨动控制板上的功能键对温度、风速、风向进行控制)和电控气动调节(利用真空控制机构,当选好空调功能键时,就能在预定温度内自动控制温度和风量)。 按调节方式分为:全自动调节(利用计算比较电路,通过传感器信号及预调信号控制调节机构工作,自动调节温度和风量)和微机控制的全自动调节(以微机为控制中心,实现对车内空气环境进行全方位、多功能的最佳控制和调节)。

机器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机器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引言: 机器能否象人类一样能具有学习能力呢?1959年美国的塞缪尔(Samuel)设计了一个下棋程序,这个程序具有学习能力,它可以在不断的对奕中改善自己的棋艺。4年后,这个程序战胜了设计者本人。又过了3年,这个程序战胜了美国一个保持8年之久的常胜不败的冠军。这个程序向人们展示了机器学习的能力,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与哲学问题。 机器学习的研究是根据生理学、认知科学等对人类学习机理的了解,建立人类学习过程的计算模型或认识模型,发展各种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研究通用的学习算法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建立面向任务的具有特定应用的学习系统。这些研究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机器学习是关于理解与研究学习的内在机制、建立能够通过学习自动提高自身水平的计算机程序的理论方法的学科。近年来机器学习理论在诸多应用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及热点之一。 机器学习是继专家系统之后人工智能应用的又一重要研究领域,也是人工智能和神经计算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没有什么学习能力,至多也只有非常有限的学习能力,因而不能满足科技和生产提出的新要求。对机器学习的讨论和机器学习研究的进展,必将促使人工智能和整个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一.机器学习的发展史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研究较为年轻的分支,它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4个时期。 第一阶段是在50年代中叶到60年代中叶,属于热烈时期。…> 第二阶段是在60年代中叶至70年代中叶,被称为机器学习的冷静时期。 第三阶段是从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称为复兴时期。 机器学习的最新阶段始于1986年。 机器学习进入新阶段的重要表现在下列诸方面: (1) 机器学习已成为新的边缘学科并在高校形成一门课程。它综合应用心理学、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以及数学、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形成机器学习理论基础。 (2) 结合各种学习方法,取长补短的多种形式的集成学习系统研究正在兴起。特别是连接学习符号学习的耦合可以更好地解决连续性信号处理中知识与技能的获取与求精问题而受到重视。 (3)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各种基础问题的统一性观点正在形成。例如学习与问题求解结合进行、知识表达便于学习的观点产生了通用智能系统SOAR的组块学习。类比学习与问题求解结合的基于案例方法已成为经验学习的重要方向。 (4) 各种学习方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一部分已形成商品。归纳学习的知识获取工具已在诊断分类型专家系统中广泛使用。连接学习在声图文识别中占优势。分析学习已用于设计综合型专家系统。遗传算法与强化学习在工程控制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与符号系统耦合的神经网络连接学习将在企业的智能管理与智能机器人运动规划中发挥作用。 (5) 与机器学习有关的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国际上除每年一次的机器学习研讨会外,还有计算机学习理论会议以及遗传算法会议。 二.机器学习分类 1、基于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过程中系统所采用的推理策略。一个学习系统总是由学习和环境两部分组成。由环境(如书本或教师)提供信息,学习部分则实现信息转换,用能够理解的形

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 ---蔡久凤(20110020/茅机一班) 目录 (1)汽车制动性能检验的意义·····················(2)常见的汽车制动系统性能检验的原理··········· 2.1三种基本检测平台的原理分析 2.1.1平板式制动试验台 2.1.2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 2.1.3惯性式制动检测平台 (3)现今已有汽车制动系统结构···················(4)总结体会·····································(5)参考文献····························· 摘要:自从汽车诞生时起,车辆制动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就扮演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这种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汽车制动系统种类很多,形式多样。传统的制动系统结构型式主要有机械式、气动式、液压式、气—液混合式。它们的工作原理基本都一样,都是利用制动装置,用工作时产生的摩擦热来逐渐消耗车辆所具有的动能,以达到车辆制动减速,或直至停车的目的。伴随着节能和清洁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汽车动力系统发生

了很大的改变,出现了很多新的结构型式和功能形式。新型动力系统的出现也要求制动系统结构型式和功能形式发生相应的改变。 一、汽车制动性能检验的意义 汽车检测行业在近年来随着汽车制造技术和检测技术的进步,也不 断发展壮大,在汽车运行管理部门动态监督汽车技术状况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公路建设和道路运输业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要求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检测已成为维护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课题。 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迅速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在下长 坡时能维持一定安全车速,以及在坡道上长时间保持停驻的能力称为汽车的制动性。汽车制动性能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重大交通事故往往与汽车制动性能差有关。制动距离太长或者紧急制动时发生侧滑等都会造成交通事故。在现有路况标准下,随着汽车行驶速度提高,汽车制动性能对保障交通安全尤为重要。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人为地使汽车受到一个与其行驶方面相反的外力,汽车在这一外力作用下迅速地降低车速以至停车,这个外力称为汽车的制动力。制动力是评价汽车性能的基本因素,制动力便于在制动试验台上测量,制动力测量是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动力检测不仅可以测得各车轮制动力的大小,还可以了解汽车前、后轴制动力合理分配,以及各轴两侧车轮制动力平衡状况。若同时测得制动协调时间便能较全面地控测车辆的制动性能。 二、常见的汽车制动系统性能检验的原理

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毕业设计论文]

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修复 系部现代制造工程系 专业名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班级汽车11201 班 姓名黄菊 学号201319229 指导教师新 2015 年09 月22 日

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修复 摘要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车型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一些先进的新兴技术和新兴材料也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也给汽车的故障诊断和排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汽车空调已成为现代轿车的基本配备。汽车空调作为汽车舒适性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汽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空调装置已成为衡量汽车功能是否齐全的标志之一。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会给汽车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还有可能会造成事故。因此,本文通过介绍空调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进一步分析,判断故障原因部位,从而解决空调系统出现的实际问题。论文理论结合实践,较好的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更好的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关于空调故障的问题。

关键词: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修复

目录 1前言 (1) 2概述 (2) 2.1汽车空调系统的定义 (2) 2.2汽车空调系统的容 (2) 3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类型工作原理 (4) 3.1汽车空调系统的机构组成 (4) 3.2汽车空调系统的类型 (6) 3.3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7) 4 汽车空调系统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10) 5汽车空调系统检修的基本操作 (12) 5.1制冷系统的工作压力检测 (12) 5.2制冷系统管路的安装要求 (12) 5.3制冷系统检测 (13) 5.4制冷剂排空 (15) 6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和检测 (17) 6.1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方法 (17) 6.2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18) 6.3案例一 (20) 6.4案例二 (21)

汽车空调系统

毕业论文 学院名称:烟台职业学院系别:汽车工程系 专业:汽车电子技术 论题:汽车空调系统 姓名:闫茂更 班级:08汽车电子 学号:2008104003 指导老师:孙春燕

汽车空调系统 摘要:其实汽车空调和我们熟悉的家用空调制冷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R12或是R134a压缩释放的瞬间体积急剧膨胀就要吸收大量热能的原理制冷。(由于R12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出于环保的要求发达国家从1996年开始改用R134a 做制冷剂汽车空调的构造和家用的分体空调类似) 【关键词】空调系统工作原理特点日常维护 汽车空调的组成 汽车空调一般主要由压缩机(compressor)、电控离合器、冷凝器(condenser)、蒸发器(evaporator)、膨胀阀(expansion valve)、贮液干燥器(receiver drier)、管道(hoses)、冷凝风扇、真空电磁阀(vacuum solenoid)、怠速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汽车空调分高压管路和低压管路。高压侧包括压缩机输出侧、高压管路、冷凝器、贮液干燥器和液体管路;低压侧包括蒸发器、积累器、回气管路、压缩机输入侧和压缩机机油池。 贮液干燥器——实际上是一个贮存制冷剂及吸收制冷剂水分、杂质的装置。一方面,它相当于汽车的油箱,为泄露制冷剂多出的空间补充制冷剂。另一方面,它又像空气滤清器那样,过滤掉制冷剂中掺杂的杂质。贮液干燥器中还装有一定的硅胶物质,起到吸收水分的作用。

冷凝器和蒸发器——它们虽然叫法不一样,但结构类似。它们都是在一排弯绕的管道上布满散热用的金属薄片,以此实现外界空气与管道内物质的热交换的装置。冷凝器的冷凝指的是其管道内的制冷剂散热从气态凝成液态。其原理与发动机的散热水箱相近(区别只在于水箱的水一直是液态而已),所以它经常被安装在车头,与水箱一起,共同享受来自前方的习习凉风。总之冷凝器是哪里凉快哪里去,以便其散热冷凝。蒸发器与冷凝器正好相反,它是制冷剂由液态变成气态(即蒸发)吸收热量的场所。 压缩机——是空调制冷系统的心脏,它是一种使制冷剂在系统内 循环的动力源。 管道——由于要注入一定压力的制冷剂,所以必须采用金属管道。特别是从压缩机到冷凝器到制冷剂瓶到膨胀阀这段,由于属系统的高压段,所以比其它管道有更高的耐高压要求。 压缩机——顾名思义,压缩机就是起压缩的作用,它的作用是使制冷剂完成从气态到液态的转变过程,达到制冷剂散热凝露的目的。同时在整个空调系统,压缩机还是管路内介质运转的压力源,没有它,系统不仅不制冷而且还失去了运行的动力。 压缩机的分类: 活塞式:活塞式压缩机的结构酷似发动机,有曲轴、连杆、活塞、气缸等,但因为它并不产生能量,所以喷油咀、火花塞等就没有了。

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 趋势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王炳乾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为工业自动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机器人的国内国外的发展历史、状况、应用、并对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现状;应用;发展趋势。 1.机器人的发展史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公开表演。 1738年,法国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机器鸭,它会嘎嘎叫、进食和游泳。 1773年,瑞士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发明了能书写、演奏的玩偶,其体内全是齿轮和发条。它们手执画笔、颜料、墨水瓶,在欧洲很受青睐。 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的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少女形象的玩偶,有200年历史。她可以用风琴演奏。 1893年,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发明家摩尔制造了“蒸汽人”,它靠蒸汽驱动行走。 20世纪以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情况更好,实用机器人问世。 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它是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 1959年第一台可以编程、画坐标的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 现代机器人 有关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计算机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是前提条件。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随后,计算机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1952年,数控机床诞生,随后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同时,各国原子能实验室需要代替人类处理放射性物质的机械。

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研究

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研究 1 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的理论基础和特征 汽车底盘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让汽车按驾驶员的意愿作相应的加速、减速和转向运动。由图1可见,驾驶员是通过汽车里的操纵元件(转向盘、油门和制动踏板)来表达其意向,相应的执行量是前轮的转向角及车轮上的驱动力矩或制动力矩,真正起作用的是轮胎的纵向力和侧向力。汽车轮胎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路面的附着系数、车轮的法向力、车轮滑动(转)率和车轮侧偏角。因此,汽车底盘控制的基本思路和原理就是在给定的路面附着系数和车轮法向力的情况下对车轮滑动(转)率和侧偏角进行适当的影响和控制,来间接调控轮胎的纵向力和侧向力,最大限度地利用轮胎和路面之间的附着力,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机动性和舒适性。 汽车底盘的电子控制是一个多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工程,具有以下特征。 图1 驾驶员、轮胎力和汽车运动的相互关系 (1)不同的控制系统经常共用同一传感器、执行机构、甚至电子控制单元。如轮速传感器的信号几乎被所有。的底盘控制系统所使用。

(2)同一个控制目标可由不同的控制系统单独或者共同来控制。如汽车在离散型路面上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可通过ABS、ESP、AFS和RWS来控制。 (3)同一个控制系统可能会对多个变量同时进行控制,并且拥有多个执行机构。如TCS的控制变量有车轮的滑转率和车轮的角加速度,其执行机构有发动机节气门开度的调节器和轮缸里制动液压的调节装置。 (4)同一个控制变量同时受不同的控制系统所控制。如车轮滑动率同时受ABS和ESP的控制。 2 汽车底盘常见的电子控制系统 2.1 汽车制动和驱动的电子控制系统 2.1.1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antilock brake system)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当车轮滑动率在30%左右时,制动力系数最大(见图2)。此时车轮能获得的地面制动力也最大。当制动力矩进一步增加,车轮滑动率将快速增大,制动力系数不但不再增大了,反而逐渐减小。显然,车轮滑动率在大于入时,制动力系数处于非稳定区域。因此希望将车轮滑动率控制在稳定区域里。从侧向力系数和滑动率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滑动率越小,侧向力系数越大。当车轮完全抱死时,其侧向力系数几乎为零,完全失去了承受侧向力的能力。当这种现象发生在前轮时,汽车失去转向能力;如果发生在后轮,汽车将发生后轴侧滑,失去稳定性。把滑动率保持在稳定区域里就是ABS的主要控制目标。

(完整版)汽车空调制冷不良故障诊断与检修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汽车空调制冷不良故障诊断与检修

摘要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汽车空调已由原来只给高档轿车配置,发展为被各型客车、货车、工程车和特殊用途车辆广泛采用的标准配置汽车空调的普及、发展和不断创新已成为汽车行业的一大亮点。 伴随汽车空调系统的普及与发展,汽车空调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五个阶段:单一取暖阶段、单一冷气阶段、冷暖一体化阶段、自动控制阶段、计算机控制阶段。空调的控制方法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电路控制方面也再不段的更新改进。 本文从实际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诊断维修方法。列举了大量的维修实例,详细地讲解了空调系统故障的现象、原因和排除方法。最后以故障检修深入探讨。 关键词:汽车空调发展检修

ABSTR ACT A l o n g w i t h a u t o m o b i l e i n d u s t r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p e o p l e l i v i n g s t a n d a r d e n h a n c e m e n t,t h e p e o p l e t o t h e a u t o m o b i l e c o mf o r t a b l e n e s s, t h e s e c u re re q u e s t e n h a n c e d a y b y d a y,t h e a u t o m o b i l e a i r c o n d i t i o n i n g b y o n l y t h e u p s c a l e p a s s e n g e r v e h i c l e d i s p o s i t i o n o r i g i n a l l y,d e v e l o p s f o r t h e s t a n d a r d d i s p o s i t i o n a u t o m o b i l e a i r c o n d i t i o n i n g p o p u l a r i z a t i o n,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w h i c h b y e a c h p a s s e n g e r t r a i n,t h e f re i g h t v e h i c l e,t h e m a c h i n e s h o p t r u c k a n d t h e s p e c i a l u s e v e h i c l e s w i d e l y u s e s a n d i n n o v a t e s u n c e a s i n g l y a b i g l u m i n e s c e n t s p o t. A c c o m p a n y t h e p o p u l a r i z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u t o m o b i l e a i r c o n d i t i o n i n g s y s t e m,a u t o a i r c o n d i t i o n i n g g e n e r a l l y p h a s e s t a g e.A i r c o n d i t i o n i n g c o n t ro l m e t h o d s o f a i r c o n d i t i o n i n g s y s t e m s f a i l u re p h e n o m e n a,c a u s e s,a n d t ro u b l e s h o o t i n g.L a s t t o t ro u b l e s h o o t i n g i n d e p t h. K e y w o r d s: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u t o m o b i l e a i r c o n d i t i o n i n g re p a i r 目录

国内外公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章绪论 1.1我国公路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36.4万公里、2.5万公里和9.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45.3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1.78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吴人韦[1]、汪永华[2]、胡衡生[3]等从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经历了从公园运动(1843~1887)、公园体系(1880~1890)、重塑城市(1898~1946)、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等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城市绿地发展过程,其中“重塑城市”阶段提出了“田园城市”和城市绿带概念,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Green Belt Act)。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英国“绿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连体、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早在1935年,莫斯科进行了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公里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调整城市边界时,“森林公园带”进一步扩大为10~15公里宽,北部最宽处达28公里;1971年,莫斯科采用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目前,德国城市森林建设已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其树种主要为乡土树种,基本上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栎类、栗类、悬铃木、杨树、核桃、欧洲山毛榉等)[4]。在绿化城

汽车空调系统毕业论文.doc

摘要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在一贯追求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的同时,如今也更加注重对舒适性的要求。因而,空调系统作为现代轿车基本配备,也就成为了必然。汽车空调系统作为影响汽车舒适性的主要总成之一,给乘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同时给汽车空调的使用与维修等技术问题带来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研究材料的综合归纳,进一步深刻的对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检测做了简单的介绍。论文最后以汽车空调故障检修的方法,和检修案例对汽车空调进行简单的探讨,达到对汽车空调系统了解,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关键字:汽车空调,系统,结构,检修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ncreasing, automobile began to enter home s. People in consistent pursuit cars at the same time the safety, reliability, now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comfort requirements. Therefor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s the basic equipped with modern cars, also become the inevitable.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s the main ass embly affect auto comfort, one of the passengers ride provides a good environment, and to use and maintenance of the automobile air-conditioning and some other technical problems bring new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related material, summarized study materials, further deep f or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and simply introduces detection. Paper finally to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br eakdown maintenance method, and maintenance of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for simple case to the discussion of automotive air cond itioning system, understand, and use in practical work. Keywords: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omponents, fun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